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笛子的由來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03W

笛子的由來

笛子是迄今爲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漢族樂器,也是漢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中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中國竹笛,一般分爲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達到兩個八度多兩個。笛子常在中國民間音樂、戲曲、中國民族樂團、西洋交響樂團和現代音樂中運用,是中國音樂的代表樂器之一。在民族樂隊中,笛子是舉足輕重的吹管樂器,被當做民族吹管樂的代表。大部分笛子是竹製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紅木做的笛子,古時還有骨笛。不過,製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爲竹笛聲音效果較好,製作成本較低。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笛子起源於哪

分類: 文化/藝術 >> 器樂/聲樂

解析:

笛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吹奏樂器之一。1986年5月,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16支豎吹骨笛(用鳥禽肢骨製成),根據測定距今已有8000餘年歷史。豎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與現在我們所熟悉的中國傳統大致相同的音階,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號,有些音孔旁還加打了小孔,與今天的中國音調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現在的民間樂曲《小白菜》。

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着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爲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爲村料是笛制的一大進步,一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併發明瞭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製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笛在古代稱爲“篴”。到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記載。

ke./view/26193

關於竹笛的起源和結構

  笛在漢代前多指豎吹笛,秦漢以來,笛已成爲豎吹的簫和橫吹的笛的共同名稱,並延續了很長時期。它在漢代的鼓吹樂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竹笛的起源,歡迎閱讀。

  竹笛的起源

  笛在漢代前多指豎吹笛,秦漢以來,笛已成爲豎吹的簫和橫吹的笛的共同名稱,並延續了很長時期。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後傳入橫笛,亦稱“橫吹”。它在漢代的鼓吹樂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兩支竹笛,都屬橫吹類的笛樂器。

  北朝時,笛子不僅極爲普遍,而且有所發展,形制、長短、粗細變化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開始有了“橫笛”之名。隋朝後期,出現了能演奏半音階的十孔笛。

  從唐代起,笛子還有大橫吹和小橫吹的區別。同時,豎吹的篪才被稱爲簫,橫吹則稱之爲笛。唐朝呂才,制“尺八”,豎吹,並傳入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倉院中,珍藏着我國盛唐時期製作的4支橫笛。其中有牙和雕石橫笛各一支,竹質的兩支,它們長短不同,但都開有7個橢圓形音孔。劉系作七星管笛,蒙膜助聲,是爲笛加膜的第一人。

  在晉時已有豎笛,吹頭加一木頭,使氣從縫隙中透過,射向兩哨孔邊陵發音。

  宋笛制多樣,有叉手笛、龍頸笛、十一孔的小橫吹、九孔的大橫笛、七孔玉笛等等。

  元朝以後笛子與現在類似,由於戲曲的蓬勃發展,笛子成爲很多劇種的伴奏樂器,並按伴奏劇種不同分爲兩類:梆笛和曲笛。

  20世紀六十年代,趙鬆庭發明排笛,將2至4根不同調的笛子紮在一起,音域可擴大三個八度以上,音樂富於變化,易於演奏。

  笛子是中國廣爲流傳的吹奏樂器,因爲是用天然竹材製成,所以也稱爲"竹笛"。

  竹笛的結構

  笛子由一根竹管做成,裏面去節,在管身上開有一個吹孔、一個膜孔、六個音孔。吹孔是笛子的第一個孔,氣流由此吹入,使管內空氣振動而發音。膜孔是笛子的第二個孔,專用來貼笛膜,笛膜多用蘆葦膜或竹膜做成,笛膜經氣流振動,便發出清脆而圓潤的樂音。

  笛子雖然短小簡單,但它卻有七千年的歷史。大約在四千五百多年前的時候,笛子由骨制改爲竹製。在公元前1世紀末漢武帝時,笛子稱爲"橫吹",它在當時的鼓吹樂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7世紀開始,笛子又有了改進,增加了膜孔,使它的表現力有了很大的發展,並且演奏技術也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到了10世紀,隨着宋詞元曲的崛起,笛子成了伴奏吟詞唱曲的主要樂器,在民間戲曲以及少數民族劇種的樂隊裏,笛子也是不可缺少的樂器。

  笛子的表現力非常豐富,它既能演奏悠長、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現遼闊、寬廣的情調,同時也可以奏出歡快華麗的舞曲和婉轉優美的小調。然而,笛子的表現力不僅僅在於優美的旋律,它還能表現大自然的各種聲音。比如模仿各種鳥叫等。

  笛子不但演奏技巧豐富,而且它的品種也多種多樣,有曲笛、梆笛、定調笛、加鍵笛、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並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南北兩派。

笛子的起源

中國笛子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那時先輩們點燃篝火,架起獵物,圍繞捕獲的獵物邊進食邊歡騰歌舞,並且利用飛禽脛骨鑽孔吹之(用其聲音誘捕獵物和傳遞信號),也就誕生了出土於我國最古老的樂器——骨笛。1977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了骨哨、骨笛,距今約7000年。1986年5月,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16支豎吹骨笛(用鳥禽肢骨製成),根據測定距今已有8000餘年歷史。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與現在我們所熟悉的中國傳統大致相同的音階,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號,有些音孔旁還加打了小孔,與今天的中國音調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現在的民間樂曲《小白菜》。1987年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了7孔賈湖骨笛(距今約9000年),是世界最早的可吹奏樂器。   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着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爲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爲村料是笛制的一大進步,一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併發明瞭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製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Tags:笛子 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