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爲何是至死不渝的信仰|回家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55W

最愛君曾經做過7年記者、採訪過6個春運,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有一年在廣東惠州火車北站,採訪一位老家河南的六十多歲的農民工大叔。

回家,爲何是至死不渝的信仰

那天,他席地坐在火車站廣場上等火車,旁邊放着他大包小包的行李;我蹲在地上跟他聊天,那位大叔突然說了一句:

“我老母親八十多歲了,父母在那裏,那裏纔是我的家。”

那一刻,最愛君突然感覺心裏猛地一顫,近十年過去了,很多細節我都記不太清楚了,唯獨對於他的這句話,最愛君卻一直銘刻在心裏。

是的,這一生,我們不都是要走在回家的路上麼?還有什麼,能比父親母親和故鄉更重要?

所以今天,我們要來講講,關於回家的故事。

1:

縱觀歷史、人生,回家的路,是如此漫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佈投降,此後,隨着內地的光復和接收工作的展開,重慶朝天門碼頭,無數因爲抗戰西遷的人們,洶涌着來到長江邊上,渴望踏上那無比歡欣的歸鄉之路。

此前,大後方的人們並未想到勝利會在突然間到來,所以大後方的民衆,仍然在以各種高價囤積着各種物品,然而,突如其來的勝利,使得物價奇蹟般地降了下來,而最爲緊俏昂貴的商品,變成了:車票、船票和飛機票。

那時候,在經歷八年抗戰的艱辛歲月,無數跟隨國民政府西遷的人們,充滿了對故鄉和新生活的熱烈渴望,人們擠破頭,託着各種關係,付出比原價高出許多倍的價錢,還不一定能搞來一張薄薄的返鄉的票。

面對蜂擁着、急盼着從重慶返鄉的人們,以及暴跌的物價,一位從內地西遷到重慶的小商鋪老闆幾乎哭了出來:

“1000萬元本錢要保得300萬,就費勁得很了。說不定辛苦七八年的結果,怕是一家的路費都籌不出。雙手空空,即便能回去,逾海茫茫,如何生計?”

▲1945重慶朝天門碼頭,無數軍民迴歸故鄉的原點。

那時候,歷經八年抗戰,大後方的民衆幾乎全部赤貧如洗,儘管如此,無數的人們還是洶涌着,渴望踏上返鄉的道路。

著名作家葉聖陶,在他的《東歸江行日記》中,記述了他在重慶朝天門碼頭、坐船返鄉的情境:

“上午,船仍不開,船主與棹夫議工價,攤鈔票若干疊於船頭·····結果,每一棹夫得工價二萬八千元,到宜昌。十一時後,解纜撐篙,自此與重慶別矣。”

在艱難困苦中壓抑了多年的情緒,隨着勝利的資訊傳來,隨着返鄉的步伐前進,開始熱烈奔放出來。

著名演員、作家鳳子,也在抗戰勝利後,回到了仍然混亂不堪的上海,儘管百廢待興,然而鳳子卻難以壓抑回到故土的情感,她在《良友》雜誌上發文,講述自己當時的心情:

“我像一個同風浪搏鬥的舵手,經歷了八年歲月的漂流,船身被風雨吹打得已非舊日面目。我顧不及拂去身上的塵土,顧不及換掉破陋的行裝,我跑向大街,跑遍每條小巷····”

故鄉,儘管飽經滄桑,然而,它卻如此緊密地,連結着我們的生命和靈魂。

2:

伴隨着勝利的喜悅,從九一八事變後,就輾轉內地祕密抗戰的東北人齊世英,卻感覺到了巨大的痛苦。

他本是遼寧鐵嶺大地主出身的公子哥,年輕時到德國留學,1931年後,他開始組織流亡到內地的東北人進行祕密抗戰;1937年抗戰爆發後,齊世英帶着自己的兩個妹夫石志洪、張釀濤一起到重慶參與抗戰,然而,他的老母親和兩個妹妹,卻由於要照顧一大家子人,而被迫滯留在了淪陷區的北平(北京)。

八年抗戰中,齊世英的老母親因病去世,他卻因爲西遷抗戰而無法送終;到達重慶後,他的兩位妹夫先後染病去世,爲此,儘管知道民族大義爲重,然而他心中對兩位滯留北平的妹妹,卻始終懷着強烈的愧疚感:

“如果不是我帶着兩位妹夫到了重慶參加抗戰,大後方缺醫少藥,或許他們也不致於死去;是我害苦了兩位妹妹,讓他們成了寡婦。”

所以,當抗戰的喜訊傳來,想到在北平去世後一直無法安葬、停靈在寺廟的母親,和業已淪爲寡婦的兩位妹妹,齊世英忍不住淚水縱橫,不知道回家,該如何面對她們?

▲家破人亡的齊世英,在抗戰結束後,開始了痛苦的返鄉之旅。

而在晉察冀邊區參與抗戰的作家孫犁,也在抗戰勝利後的1945年,終於回到了闊別七年之久的故鄉:河北安平。

一年前的1944年,他從家人輾轉寄來的家書中獲知,他的大兒子不幸夭折,老父親身體也很不好,他於是趕緊給家裏回了封信,沒想到卻石沉大海、渺無音訊。

如今抗戰勝利,心急如焚的他穿着草鞋,以每日步行百里急行軍的速度,爬山涉水十幾天急匆匆趕回家,孫犁後來回憶說,他歸心似箭,臨近故鄉時,幾乎接近疲憊極限的他,經常感覺自己的身體像是要漂浮起來。

終於,在一個黃昏,他步行到了故鄉的小村莊,孫犁後來回憶說:

他走到家門口時,老父親剛好要去關掩外院的柴門,看見兒子孫犁,他的老父親呆愣了一會,然後轉過身去,忍不住老淚縱橫、不停地抹起眼淚;進屋後,妻子抱來孫犁的小兒子,對這位從來沒見過父親的孩子說:“這就是你爹!”

那一刻,孫犁淚流滿面。

儘管國破家亡、物是人非,然而這故鄉的路,如此沉重,卻又讓人如此魂牽夢縈。

這一生,我們的心,又何嘗不是,一直走在回家的路上?

因爲只有家,纔是我們:永恆的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