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城市容貌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55W

城市容貌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城市容貌是1987年1月1日開始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標準城市容貌標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於1986年6月21日發佈,1987年1月1日實施的標準。

內容:爲了建設清潔、優美、文明的現代化城市,加強城市容貌的管理,特頒佈本《標準》。

本《標準》適用於全國設市城市,縣鎮可參照執行。

各地可根據本標準結合具體情況制訂實施細則。

城市的道路、建築物、公共設施、園林綠地、環境衛生、廣告設定、各種標誌、貿易市場、公共場所等的有關城市容貌,均屬本《標準》管轄範圍。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城市容貌是1987年1月1日開始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標準城市容貌標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於1986年6月21日發佈,1987年1月1日實施的標準。

內容:爲了建設清潔、優美、文明的現代化城市,加強城市容貌的管理,特頒佈本《標準》。

本《標準》適用於全國設市城市,縣鎮可參照執行。

各地可根據本標準結合具體情況制訂實施細則。

城市的道路、建築物、公共設施、園林綠地、環境衛生、廣告設定、各種標誌、貿易市場、公共場所等的有關城市容貌,均屬本《標準》管轄範圍。

城市容貌是1987年1月1日開始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標準城市容貌標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於1986年6月21日發佈,1987年1月1日實施的標準。

內容:爲了建設清潔、優美、文明的現代化城市,加強城市容貌的管理,特頒佈本《標準》。

本《標準》適用於全國設市城市,縣鎮可參照執行。

各地可根據本標準結合具體情況制訂實施細則。

城市的道路、建築物、公共設施、園林綠地、環境衛生、廣告設定、各種標誌、貿易市場、公共場所等的有關城市容貌,均屬本《標準》管轄範圍。

中國城市面貌在哪一個朝代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城市的功能發生變化,對中心依賴性逐漸趨向生產性和商業性;的逐漸放鬆,但“重農抑商”的並沒有放棄;城市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管理不斷的完善;城市的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和經濟格局的變更影響城市的商業活動;江南城市的崛起和發展壯大。

總之,農業、手工業、商業以及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是城市形成的物質基礎;“坊”和“市"界限的打破和崩潰以及廂制的出現爲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條件;的管理和建設爲城市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城市的發展和壯大歸根到底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

中國的城市化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的城市化,是在國民經濟高速增長條件下迅速推進的,城鄉之間的壁壘逐漸鬆動並被打破,特別是鄉鎮企業的發展,使得中國的城市化呈現出以小城鎮迅速擴張、人口就地城市化爲主的特點。

改革開放以前,城市化水平低,發展緩慢。

中國的城市化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論中國城市化發展的三個階段 據國家建設部《2003年城市建設統計公報》顯示,至2003年末,我國設有城市660個,城市人口近3.38億,城市面積39.9萬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爲33%左右。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1998年爲55%。在工業之後,中國的城市化之所以長期處於落後的狀況,是因爲 一個半世紀以來,中國城市發展的進程走的是一條十分曲折,時而又不斷反覆的艱難道路 一、 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第一個階段 近代史之前的中國城市化,因爲它對中國今天城市化的發展不具有現代化意義上的啓示作用,因此本文不予涉及。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這100年內,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具有近、現代意義上的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第一個階段。它的發展呈現出這樣一些特點: 城市化的發展十分不平衡。東南部城市化進程較快,而中西部地區則遠不如 東南沿海,這一現象一直延續到今天。 城市工業化特徵差距懸殊。比如東南沿海的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廣州 等城市不僅在城市規模上迅速擴張,而且其工業化進程也較迅速。而中西部地區的一些城市甚至不處在工業化進程之列。東南沿海城市的建築、通訊、工廠、商業、交通已與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有了相當程度的聯繫。譬如上海外灘一條街的高樓大廈,青島的洋樓區。而其他不發達地區城市則不具備這些工業化的明顯特徵。 城市的商業化功能不顯著。有一種說法,西方資本主義的每個城市都是以市 場爲中心的,而中國城市是以官府、衙門爲中心的,象北京,紫禁城是它的中心。而市場則散佈在四周,比如菜市口、花市、瓷器口都在邊上而不在中心。這一階段的城市中心是屬於官府,城市的、軍事的特徵和意義更爲顯著和重要,也就是說,中國城市形態上商業化的功能不佔主導地位。 城市文化畸形發展。由於列強的入侵,東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已經受到了西方 文化較大的影響。同時,由於長期的封建文化的薰陶,中華民族的一些風俗、傳統習慣、戲劇、本土文化也佔有一定的空間,這二種不同的文化在同一個城市空間裏共存,相互影響但又並行發展着,實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種奇特現象。例如:這一階段的上海已經與傳統的中國城市距離很遠,西方的文化隨處可見,並且佔主流地位,但中國的傳統文化又頑強地在這個城市中生存着。如滬劇、越劇這些地方劇種也擁有大量的觀衆,這種文化畸形發展的現象令人十分費解,不過,人們認爲這個現象與上海日後形成的海派文化卻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二、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第二個階段 這個時期大約是1949年~1980年左右,這30年間,中國的城市化道路走得非常艱難,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處在一種“反城市化”的狀態。例如:對農村與城市在戶口的管理上實行二元分割的社會結構模式,農民向城市的流動,甚至出現過大規模地把城市的人口向農村轉移的現象,這些做法在客觀上使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長期處於停滯、緩慢,有時甚至是倒退的狀態。這一階段的城市化的狀態有如下特點: 城市的發展具有規劃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在30年間實行的是計 劃經濟,因此城市的發展也有了比較明確的規劃性。除了關注東南沿海城市的發展,還考慮國家整體戰略的需要,新建了一些工業城市,另外,還從備戰的角度出發,從一些大城市搬遷了許多工廠和人員,新造了一些三線城市。這些新增的城市在客觀上爲中國的城市佈局,特別是中西部城市化的進程提供了一些積極的因素。 城市的生產功能凸顯。這一階段過程中,城市的建設與工業生產的發展不可 分割,不管是大城市,還是中小城市,辦工業,辦交通運輸業是城市的最主要的任務。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全國的省會城市基本上也是該地區工業生產最發達的城市。消費、商業、第三產業這些功能僅佔城市次要功能的地位。 過分強調生產功能,特別是工業生產的功能給城市化的發展埋下了一個極大的隱患環境污染的問題,給今天的城市化發展遺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包袱。 城市仍然是行政的中心。也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習慣,在這一階段裏,各個 省會城市基本上都是該省最大的城市。以次類推,各級地方所在地也基本上都是該地區最大的城鎮。不僅如此,的辦公地往往還佔有該城市的中心地段、黃金市口。這種現象直到改革開放以後才略有改變。 城市的市區與郊區界限分明。在這30年的時間內,城市的市區與郊區的人 們在戶籍管理上涇渭分明,按計劃供應的商品也有相當的區別,而且在建築物景觀、交通、商業、電訊設施等方面也有着明顯的差異。城市的整體規劃和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制約,某種程度上也妨礙了城市化的進程,而且市區人口、工廠、建築物高度密集,給城市未來的發展增加了很大的麻煩。 可以這樣認爲,這30年間中國城市化的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由於在觀念指導上,具體實施時基本上是一種反城市化的戰略,致使城市化發展的進展緩慢,時而還處於停滯狀態,並且還積累了大量的矛盾,給中國未來的城市化發展留下了許多包袱和難題。 三、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第三個階段 這個階段大約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1982年、明確提出了“允許農民進城”。再加上我國開始逐步地實行市場經濟,推進中國的城市化發展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實踐上被當作國家未來發展的戰略方針得以全面的重視和實施。。因此,這一階段城市化與前二個階段有着不同的特點。 城市化與現代化相聯繫。 一些發達的國家,其城市化程度均80%以上。而且在當代社會中,城市化已成爲一種生活方式,它在市場經濟豐富的商品生產的支援下,由城市居民所創造的一種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它能極大地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某種意義上講,城市化與現代化是同一個詞。一個國家如果有絕大多數的人口都是居住在城市裏,也就意味着這個國家基本上實現了現代化。因此,中國的開始拋棄以往反城市化的觀念,改革並大力推進城市化,而且把它與實現現代化緊密相連。 城市的消費性功能趨強顯現。中國城市以往的主要功能是行政中心,生產中心,也許這些功能在中國城市化的進程中還會存在相當長的時間,但在今天,城市消費性的功能開始顯現,而且有逐步走強的發展趨勢,其標誌是一些大中城市中金融、貿易、通訊、運輸和第三產業服務業開始迅猛的發展,其增長的速度,發展的規模均超過了工業產業。當然各個城市的消費功能所處的地位有着一定的差異,但令人欣慰的是,各級開始清醒地意識到城市的消費性功能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推進中國的城市化發展離不開加強城市消費性功能的建設。 城鄉一體化戰略得以實施。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曾經實施過在世界上少見的嚴格戶籍制度,這個戶籍制度也許在當時因爲某些因素不得已而爲之,但客觀上卻了人與人、人與資源之間的流動關係,對中國的城市化發展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因素,特別是造成了城郊或城鄉之間的巨大差別。 20世紀80年代,戶籍管理制度的社會屏蔽功能大大削弱了。進入21世紀,有的省、市宣佈取消城市戶口與農村戶口之間的差別,也許這不僅僅是對的尊重,同時也意味着長期以來反城市化的終結,中國開始了從人口的城鄉逆向流動轉變爲城市化的正向流動。 這一流動的直接結果,使得城市開始了在規模上的擴張,一些大中型城市開始重視衛星城鎮的建設。在現代化立體交通的基礎上,一些特大型的城市開始出現了發達國家城市化進程中的第二階段“分散化”的特徵。城鄉之間一體化的戰略得以實施,城鄉之間可以共享城市化發展所帶來的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 以大城市爲中心的都市圈逐步形成。前30年間,人們對大型城市的發展一直持批評的態度。但是,在當今世界上,一些國際性大都市,隨着科技的進步,經濟的飛躍,卻呈現出許多令人不可忽視的優越性。 大型城市往往是經濟貿易活動的中心城市,它的集聚效應帶來了經濟上的高度繁榮。而人口的密集與經濟的繁榮同時也創造出無數的就業機會,它的發散效應還形成了連片的城市羣、廣闊的區域經濟增長地帶,其結果還往往帶動了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與騰飛。 中國已初步形成了三個大都市圈、其中以上海爲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大都市圈最有望成爲世界第六大都市圈,這一地區的城市將以上海舉辦2010年世博會爲平臺,共同努力打造上海大都市圈。 這些以大型城市爲中心的都市圈的崛起與以往分散、、規模不大的城市相比較,它能更有效地利用資源和能源,完善交通的設施,提供良好的教育,控制環境的污染,提升人口的質量。而且從全球範圍來看更具備可比較的現代意義 以大城市爲中心的都市圈的逐步形成和不斷地完善發展是我國城市化發展的必經之路。中國要珍惜改革開放以來的城市化發展收穫的成果,堅定地加速推進城市化的進程,增強協調發展,因爲城市化與祖國的現代化緊密相聯,城市和大都市圈代表着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一個國家的綜合競爭力。

城市化是什麼時候開始?

從深圳開放開始,從聯產承包之類的改革開始,從修路架橋開始,全國各地逐漸的開始了最近的城市化進程。城市化的本質是生產關係的變化,而生產關係的變化是由生產力的變化決定的。生產關係對生產力起反作用,改革開放就是對生產關係變革的一種形式,極大的促進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

清明上河圖記錄了中國第幾世紀的城市生活面貌?

12世紀.........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北宋風俗畫作品,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絹本設色,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僅見的一幅精品。屬一級國寶。清明上河圖生動地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這在我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這幅畫描繪的是汴京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透過這幅畫,我們瞭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總之,《清明上河圖》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清明上河圖》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橋和橋頭大街的街面組成。粗粗一看,人頭攢動,雜亂無章;細細一瞧,這些人是不同行業的人,從事着各種活動。大橋西側有一些攤販和許多遊客。貨攤上擺有刀、剪、雜貨。有賣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許多遊客憑着橋側的欄杆,或指指點點,或在觀看河中往來的船隻。大橋中間的人行道上,是一條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轎的,有騎馬的,有挑擔的,有趕毛驢運貨的,有推獨輪車的……大橋南面和大街相連。街道兩邊是茶樓,酒館,當鋪,作坊。街道兩旁的空地上還有不少張着大傘的小商販。街道向東西兩邊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較寧靜的郊區,可是街上還是行人不斷:有挑擔趕路的,有駕牛車送貨的,有趕着毛驢拉貨車的,有駐足觀賞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來往船隻很多,可謂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有的停泊在碼頭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駛。有的大船由於負載過重,船主僱了很多縴夫在拉船行進。有隻載貨的大船已駛進大橋下面,很快就要穿過橋洞了。這時,這隻大船上的船伕顯得十分忙亂。有的站在船篷頂上,落下風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勁撐篙;有的用長篙頂住橋洞的洞頂,使船順水勢安全透過。這一緊張場面,引起了橋上游客和鄰近船伕的關注,他們站在一旁吶喊助威。《清明上河圖》將汴河上繁忙、緊張的運輸場面,描繪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畫作的生活氣息。

張擇端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圖》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清明上河圖》豐富的內容,衆多的人物,規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清明上河圖》的畫面疏密相間,有條不紊,從寧靜的郊區一直畫到熱鬧的城內街市,處處引人入勝。

據齊藤謙所撰《拙堂文話•卷八》統計,《清明上河圖》上共有各色人物1659人,動物209頭(只),比古典小說《三國演義》(1195人)、《紅樓夢》(975人)、《水滸傳》(785人)中任何一部描繪的人物都要多。

《清明上河圖》全圖可分爲三個段落,展開圖,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繪的是上土橋及大汴河兩岸的繁忙景象。後段則描繪了汴京市區的街景。人物大不足3釐米,小者如豆粒,仔細品察,個個形神畢備,毫纖俱現,極富情趣。

據圖後明人李東陽的題跋考據,《清明上河圖》前面應還有一段繪遠郊山水,並有宋徽宗瘦金體字籤題和他收藏用的雙龍小印印記,而今這些在畫上都已不見。原因有兩種,一種可能是因爲此圖流傳年代太久,經無數人之手把玩欣賞,開頭部分便壞掉了,於是後人裝裱時便將其裁掉;一種可能是因宋徽宗題記及雙龍小印值錢,後人將其故意裁去,作另一幅畫賣掉了。

還有許多專家猜想《清明上河圖》後半部佚失了一大部分,因爲畫不應該在剛進入開封城便戛然而止,而應畫到金明池爲止。

【分段詳解】

[編輯本段]

《清明上河圖》以精緻的工筆記錄了北宋末葉、徽宗時代首都汴京(今開封)郊區和城內汴河兩岸的建築和民生。該圖描繪了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和自然風光。作品以長卷形式,採 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面中,畫中人物10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異,其間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戲劇性,構圖疏密有致,注重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全圖分爲三個段落。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在疏林薄霧中,掩映着幾家茅舍、草橋、流水、老樹、扁舟、兩個腳伕趕着五匹馱炭的毛驢,向城市走來。一片柳林,枝頭剛剛泛出嫩綠,使人感到雖是春寒料峭,卻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頂轎子,內坐一位婦人。轎頂裝飾着楊柳雜花,轎後跟隨着騎馬的、挑擔的,從京郊踏青掃墓歸來。環境和人物的描寫,點出了清明時節的特定時間和風俗,爲全畫展開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碼頭:

汴河是北宋國家漕運樞紐,商業交通要道,從畫面上可以看到人煙稠密,糧船雲集,人們有在茶館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飯鋪進餐的。還有“王家紙馬店”,是掃墓賣祭品的,河裏船隻往來,首尾相接,或縴夫牽拉,或船伕搖櫓,有的滿載貨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緊張地卸貨。橫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木質拱橋,它結構精巧,形式優美。宛如飛虹,故名虹橋。有一隻大船正待過橋。船伕們有用竹竿撐的;有用長竿鉤住橋樑的;有用麻繩挽住船的;還有幾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隻透過。鄰船的人也在指指點點地象在大聲吆喝着什麼。船裏船外都在爲此船過橋而忙碌着。橋上的人,也伸頭探腦地在爲過船的緊張情景捏了一把汗。這裏是名聞遐邇的虹橋碼頭區,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名副其實地是一個水陸交通的會合點。

後段,熱鬧的市區街道:

以高大的城樓爲中心,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的專門經營,此外尚有醫藥門診,大車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業,應有盡有,大的商店門首還扎“綵樓歡門”,懸掛市招旗幟,招攬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有乘座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揹簍的行腳僧人,有問路的外鄉遊客,有聽說書的街巷小兒,有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有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備。交通運載工具:有轎子、駱駝、牛馬車、人力車,有太平車、平頭車,形形色色,樣樣俱全。繪色繪形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總計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裏,共繪了五百五十多個各色人物,牛、馬、騾、驢等牲畜五、六十匹,車、橋二十多輛,大小船隻二十多艘。房屋、橋樑、城樓等也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描寫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現實主義的風俗畫,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水平。

重慶市城市容貌管理條例(2002修正)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爲加強城市容貌管理,創建整潔、優美、文明的城市環境,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凡在本市城市範圍內,從事與城市容貌相關活動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均須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城市容貌,是指由城市道路、建(構)築物、施工現場、公共設施、園林綠化、環境衛生、廣告標誌、戶外燈飾、集貿市場、公共場所和居住小區等所構成的城市局部和整體景觀。第三條 城市容貌建設和管理是各級的重要職責。各級應當將城市容貌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組織實施。第四條 城市規劃應注重城市景觀設計,城市建設應與城市容貌建設協調發展,保持城市個性和特色。第五條 城市容貌管理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市應當明確各區、縣(自治縣、市)以及相關市級部門和單位(以下統稱責任人)城市容貌管理的具體目標、職責等,並作爲考覈其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

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城市容貌的統一管理工作。

區、縣(自治縣、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轄區的城市容貌管理工作。

鎮、事處按照職責分工,負責轄區城市容貌的日常管理工作。

臨街單位或經營者負責責任區內的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和容貌管理。第六條 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市政管理監察支隊,負責城市容貌的監察執法工作;區、縣(自治縣、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門可依法委託所屬的監察隊伍,負責本轄區城市容貌的監察執法工作。第七條 建設、規劃、、工商、衛生、園林、土地房屋、環保、交通、旅遊、文化、民政、教育、電業、郵政、電信、民航、港口、鐵路等部門或單位,應按照職責,協同市政()行政主管部門實施本條例。第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享受優美城市容貌的權利,都有維護城市容貌整潔的義務和規勸、檢舉損壞城市容貌行爲的責任。第九條 各級及其市政()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城市容貌知識和法制宣傳教育,加強城市容貌的科學技術研究和推廣工作,提高城市容貌的現代化管理水平。第十條 各級對在城市容貌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未完成當年城市容貌管理目標的責任人,不得授予市級綜合性榮譽稱號。第二章 容貌管理標準第十一條 城市道路容貌標準:

(一)道路平整、完好、整潔,各種井蓋無缺損並與路面標高一致;

(二)電杆、郵筒、消防水樁、電話亭、管線等設定合理,設施整潔、完好;

(三)上下水設施完善,符合衛生要求。排水溝(管)暢通,無積水,窨井蓋、水篦子等設施完整,無缺損,不堵塞。臨街住房、店堂的落水管、污水管採用暗溝、暗管與下水道接通,無污水溢流;

(四)交通標誌、標線完整、清晰、醒目,交通隔離護欄、隔離礅完好、整潔;

(五)公共汽(電)車候車棚(站)、調度亭整潔、美觀、環境清潔。站牌字跡清晰,無損壞鏽蝕;

(六)城市中執行的交通運輸工具,應保持完好、整潔;

(七)在主幹道、主幹道與次幹道連接部二十米範圍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設定臨時停車場(站)和臨時攤點、亭、棚,從事經營活動。第十二條 建(構)築物容貌標準:

(一)臨街現有建築物外形完好、整潔,安裝空調、排氣扇應高於地面二米;

(二)臨街新建房屋不得設定外探陽臺和外探防護網;

(三)臨街屋頂、梯道、立交橋、地下通道無違法搭建;

(四)由確定的具有獨特風格和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含歷史遺蹟、名人故居等),應保持原有風貌特色,並設定專門標誌,不得任意改動或拆除;

(五)主城區幹道兩側臨街建築物前需要設定隔離設施的,應採用透景或半透景的圍牆或者綠籬、花壇、柵欄等作爲分界,高度不得超過二米,其造型、色調應與周圍環境協調;

(六)臨街單位、商店的遮陽篷帳,按統一要求設定,整齊、清潔、美觀。高度不低於二點八米,伸出寬度不超過一點五米,並不得妨礙行道樹綠化和行人通行。第十三條 建設施工現場應設定不低於一點八米的圍牆,主要出入口處應懸掛明顯的施工標牌和行車、行人安全標誌以及門前三包責任書。臨街建築工地材料堆碼整齊,施工圍牆完整,進出車輛乾淨,施工進出口道路經硬化處理。廢水歸溝,道路、管線施工設定隔離護欄,保持道路暢通,場地整潔。

市容市貌是什麼意思

市容市貌就是一個城市的容貌,市容市貌這一說主要是因爲一個城市也會給置身其中的人一個總體的、概括的或者是片面的、模糊的“印象”,而這個印象就被籠統地稱爲“市容市貌”,由於每個的印象都是不同的,都不可避免地帶有主觀的成份,因此需要制定一個相對客觀的市容市貌包含的內容、評價標準等等,至於涉及的職能部門每個地方可能就不太一樣了,基本上一般會有市容局、規劃局、工商局、衛生局、環保局等部門,或者以市容局爲主組成聯合執法實體也有可能。

更多關於市容市貌是什麼意思,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728a4d1616097851.html?zd檢視更多內容

中國城鎮化哪時開始的

中國城鎮化有別於其他國家和地區人類的城市化道路,實際上已經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個大階段是英國的城鎮化,由工業化推動城鎮化。英國的城鎮化用了200年的時間。第二階段是美國和北美的城鎮化,那些城鎮化規模更大,但是用了100年時間;第三階段是拉美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城鎮化,只用了40-50年時間就基本完成了這一進程,然後中國的城鎮化就開始了。中國的城鎮化跟英國、美國、拉美有什麼不同點?從人口規模上講,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個國家的人口轉移的城鎮化國家,在中國整個城鎮化過程中,將從農村向城市轉移高達8億多人口,而且因爲國家大、情況複雜、貧困人口多,城鎮化速度要比其他國家期望的要低,城市化率每年是1%左右,不像非洲3%、5%,我們認爲這個城市化率是合適的。更重要的,大家可以看到,中國幾乎是關起門來搞城鎮化的唯一大國。英國在搞城鎮化的時候有一百多個殖民地,這些殖民地接納了許多英國移民,由此減輕了許多資源、能源和環境的壓力。拉美國家特別是像墨西哥這樣的國家,在城鎮化過程中僅向美國移民就達4000萬。但是中國沒有這個條件,過去曾經這樣說過,中國爲了對全世界負責,我們不會向世界輸出難民。中國努力做到自己關起門來完成城鎮化,而且第一次、第二次城鎮化過程中能源和原材料價格非常低,石油只有兩三美元一桶,但是輪到中國搞城鎮化時石油價格暴漲。

城鎮化的動力和背景也不一樣。第一次和第二次城鎮化依靠工業化推動,但是輪到中國搞城鎮化的時候,全球化、資訊化的影響,包括中國要完成城鎮化需要工業化,所以中國是人口轉移和就業安排比較一致的國家,這是中國製定產生的效果。而美國出現非洲人口轉移在前就業安排之後,出現大量貧民窟。

最後,城鎮化輪到中國了,但是我們城鎮化的時候遇到非常嚴格的環保要求和低碳排放的要求,這是應該的。但是我們回顧過去,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城鎮化的時候,先行國家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現在中國在這上面再疊加大家都覺得受不了,但是城鎮化的過程是一個必然增加能耗和碳排放的過程,中國到現在爲止每年消耗的水泥是世界上所有水泥產量的40%,所有鋼材的35%;每年要蓋20億平方米的房子才能滿足需求,所以在城鎮化過程中需要原材料、能源的消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要完成城鎮化又不能有排放,這是不可能的。這對中國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中國城鎮化的挑戰中國的城鎮化剛剛進行到中期,纔是完成了47%左右,我們還有30年的城鎮化,而且這一個城鎮化過程中,每年還要轉移1500萬人口,二氧化碳排放還沒有達到世界的平均水平,但是中國如果選擇錯誤的城鎮化模式,不久的將來當我們完成城鎮化的時候會出現二氧化碳排放的劇增,這是非常可怕的,沒有一箇中國人願意看到這樣的前景,也沒有人願意中國這樣做,中國人跟所有的世界人民在這個意見上完全一致的,我們應該另闢一條節能減排的生態文明的城鎮化道路。

這樣一來,就可以看到我們現在遇到的挑戰就多了。

第一,中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人地矛盾尖銳的國家。適宜人類居住的土地不到整個土地面積50%,而適應人類居住、適應大規模推進城鎮化的恰恰是優質的耕地,而耕地人均只有1.4畝,每年因城鎮化減少耕地1800萬畝左右;中國人均水資源被國際有關組織列爲貧水國家。大家要注意,我們國家水資源分佈非常不均勻,比如說在華北地區人口占全國的1/3,但是水資源僅僅佔6%,而西南地區,人口很少,但是擁有了大部分的水資源。中國的水土資源和各個大國相比,耕地只有人家的1/20,水資源、森林面積也只有人家的1/20,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到底怎麼辦?在資源問題上我可以這樣說,中國是以全球7%的耕地、7%的淡水資源來支撐全球21%人口的城鎮化,而且還要關起門來搞城鎮化,這樣一個難題我們需要30年時間去應答。

第二,中國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候鳥式”農民工羣體,而且其流向分佈非常不均勻。中國的土地制度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也是屬於全民,而農村土地屬於集體組織,這就使得農民轉移到城裏來,但是土地還保留在那裏,這在經濟學上看來是一個錯誤,但是在中國卻是發揮着有效率的社會保障制度的作用。在這一次金融危機中,中國的出口銳減30%,造成了幾千萬農民工失業,但是這些農民工回去種地,所以沒有出現大的社會問題。但是,這一制度也正在調整之中。中國的大城市裏的城中村扮演着一種“貧民窟”的角色,安排許許多多農民工住在這裏。從2001—2004年農民工進城的就業分佈來說,大城市扮演着越來越大的作用,從57%到62%,小城市吸引力在下降,這有一個很危險的傾向就是北京、上海這樣的超級大城市人口會越聚越多。

第三,中國能源存量結構完全失衡,建築、交通能耗增加很大。中國人均石油和天然氣的儲量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11%和4%,所以當發達國家原來用煤作爲工業燃料的,現在轉成用天然氣了,它的二氧化碳排放就減少了一半,但是中國沒有這個條件,中國還是隻能以其儲量相對豐富的煤,而中國天然氣儲量非常少,不可能像英國、歐洲、美國能源結構的轉移,再加上中國的氣候冬天非常冷,夏天非常熱,與世界上同緯度地區的平均溫度相比,所有城市冬天都偏低了3-15度,所以中國單位建築能耗應該比全世界平均水平高。所以高速城鎮化期間,我們不得不建造20億平方米的新建築,也就是世界上40%的建築量發生在中國,而過去我們所建的400億平方米建築需要簡單改造。大家知道,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空調的消耗量、建築能耗將會逐漸上升,這是一個剛性的消耗,由此造成將來能源問題比產業能耗問題更大,更難克服。中國的人均能耗非常低,就是那麼低的能耗,40%左右是因爲生產外貿產品所產生的能耗,所以中國替發達國家轉移了一部分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人均很低,但是總量很大。

第四,中國的機動化跟城鎮化是同步發生。爲什麼歐洲城市比較密集,而美國城市就出現低密度化,我本人理解歐洲城鎮化在前機動化在後。但是美國是城鎮化和機動化同時發生,除了紐約和波士頓以外,其實城市都出現嚴重的城市蔓延,一旦出現城市蔓延問題就大了。中國非常不幸的是,跟美國一樣也是機動化跟城鎮化同時發生,也就是說中國很有可能出現美國式的城市蔓延,好在中國土地制度是一條“攔水壩”。汽車進入家庭對每個人都有,一旦擁有汽車人們就可以在地理空間上廣泛選擇居住地,這個時候城市蔓延是很難阻擋的,所以說中國在這個時候要保持土地制度的基本穩定,纔是應對機動化和城市蔓延非常關鍵的。

第五,中國城鎮化的推動力失衡。中國依靠工業化來推動城鎮化,導致服務業發展比較滯後。這樣一來,工業排放污染就比較大,我們同樣經歷了發達國家所經歷過的工業化階段的水污染、空氣污染問題,再加上污水收集管網不足,工業和城市污水排放量上升非常快,前兩個五年計劃,中國下決心加強污水處理,污水處理率是世界上城鎮化過程中增長最快的,從1995年20%上升到現在超過了50%。但是,中國沿海和其他河域地帶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突發性的事故非常嚴重。

第六,中國是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衆多的國家,但是整個城鎮化過程中,也遇到一個盲目照搬國外城鎮發展模式的問題。我們嚮往發達國家那種城鎮化的模式,但是那種模式使得我們城市的風格雷同,城市的規劃設計缺乏地方特色,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受到破壞,國家風景區、自然保護區是最精華的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但是保護難度很大。

第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在日益擴大。中國的基尼係數已經超過0.4,這種擴大的趨勢就造成了農村人口快速向城市轉移,同時也造成了不同階層之間的收入差別在擴大。

第八,城鎮化帶來了區域化的發展。也就是城市區域化了,區域又城市化了,城市之間的競爭就出現了,這種競爭有些是良性的,有些是不好的,這些問題中國人從來沒有遇到過,城市羣的集中度在提高,城市的決策不僅對城市產生影響而且會影響周邊的城市。大家都可以看到,在20年前珠三角的廣州、深圳在地圖上只是兩個小紅點,但是現在這些紅點連成一片了,這是一種區域的城鎮化,急需對城市羣綜合進行規劃,綜合進行設計,綜合進行引導。中國的對策這樣一來,我們就要大家都來對中國面臨的挑戰獻計獻策,這不只是中國的問題,而且關係到全人類。我個人想有這麼幾條:

第一,在城市規劃中我們要用強制的管制手段來劃定基本農田的保護區,來有效制止城市的蔓延,這種無序的蔓延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

第二,要堅持緊湊型的城市化發展模式,防止出現美國式的城市郊區化。大家可以看到,美國在100年過程中所經歷的城鎮化,它的人口密度從每平方英里八千人下降到現在只有三千人,而且在繼續下降。中國在過去50年間大中城市的人口密度始終保持在1平方公里一萬人,所以中國所有城市叫緊湊型城市。我們要繼續採取這樣的,而且這個現在是遇到了機動化的挑戰,如果中國走錯了道路,就會出現像美國這樣的結果,低密度的城鎮化就帶來汽車依賴症,就帶來私有依賴症,一個美國人消耗汽油相當於5個歐盟人。

第三,採取農村人居整治,均衡城鎮化的壓力,避免非洲式貧困的城鎮化。我們不能驅趕農民到城裏來,中國投入大量資金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來均衡城鎮化的壓力,這是健康城鎮化的一個需求。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爲,趕快把農民聚集到城裏來,但他們忘記了生態和能源的承載力。說到能源承載力,我們跟國際上發達國家數據完全不一樣,根據我們實際調查,一個城市的居民消耗的能源相當於三個農民,中國農民還是手工勞動爲主,所以消耗能源非常低,中國農民人均耕作的土地不到3畝地,只有美國農莊的1%。

第四,要推行嚴格的節能目標和。建築能耗會出現快速上升,根據我們的測算,如果不進行節能,中國建築能耗將從現在的3.5億噸標準煤上升到2020年的11億噸標準煤;如果推行建築節能我們就有望節約3.5億噸標準煤,這是一個巨大節能減排領域。我們現在對所有新建築都是嚴格執行節能50%的標準,大城市節能65%標準,兩步就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現在可以跟大家說80%以上新建建築已經執行這個標準,但是我們還不滿足,要求更多的公用建築能夠走綠色建築的道路。

第五,要實行自行車和公交優先的交通戰略。中國在未來十年內要修建世界上最多的地鐵,將要投資總數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中國的自行車數量現在正在穩定,而且有望逐步上升;中國的電動自行車已達1.2億輛,而且每年增長30%,已經佔世界的60%以上。各國優惠傾向電動汽車,中國自行車節約空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第六,我們正在實施太陽能屋頂計劃和分配式能源計劃。太陽能屋頂計劃,爲裝上太陽能光電板的,每瓦補貼20塊錢,這使得中國成爲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電板生產國家。目前,我國已有超過三千萬家庭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佔世界使用量的70%。每年光這一項就減排2000萬噸二氧化碳氣體。最近,把太陽能熱水器以國家補貼方式送到農村去。

第七,正在採取大幅度增加城市污水管網和處理廠投資,預計今後五年投資兩千億人民幣,所有城市和縣城都建立污水處理廠。

第八,建立歷史文化名城、名縣的保規。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而且綿綿不斷保留至今,保留了大量的文化遺產,非常珍貴,我們正在着手做這樣的保護工作。

第九,我們要建大量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來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條件。

第十,正在編制區域性規劃,在整個城市羣範圍內來統籌地建設基礎設施,統籌地使資源共享、生態環境共保、污染共治。更重要的,我們正在建設大量低碳生態城。中國每年要建的新衛星城都在50個左右,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新城鎮建設的國家。我們正在跟衆多國家合作來建立生態城,同時又對原有的城市進行生態化改造。比如,在天津我們建設中新(加坡)生態城,花八年時間在鹽鹼地上建設人口30—50萬的新城市,而在這個城市裏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量將超過30%。

我借這個平臺向各位朋友呼籲,正處在城鎮化中的中國,我們必須借鑑先行國家的經驗和教訓,根據中國的實際變革城市規劃和公共,同時使中國城鎮化走對路,堅持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基本原則,全面推行綠色建築、綠色交通和低碳生態城,希望大家都加入我們的隊伍,因爲只有中國走綠色發展道路,世界纔會綠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 仇保興)

城市面貌包括哪些方面?求上海的城市面貌變化的有關數據。急急急!!~~~~

道路、橋樑、河道、綠化、住房、景觀、民生、文化、園區。

駐足上海,看不到波濤洶涌、白帆點點的大海,只見到寬闊的黃浦江靜靜的流過,給大上海帶來了無窮的活力和無盡的魅力。

浦江西岸便是當年的十里洋場,一座座異國風味的建築矗立在美麗的外灘,向人們展示着那遠去的曾經的繁華。自1843年開埠,一百多年的時間,上海始終獨領,這裏是中國實業的發祥地,是對外交往的視窗,是經濟的風向標,是冒險家的樂園。二、三十年代,上海已是中國最大通商口岸,是具有明顯的西方色彩的城市,紙迷金醉,風花雪月,成就了多少文人墨客、戲子名媛。魯迅曾在此捉筆爲,討伐那黑暗的封建制度;孫中山以這裏作爲的中間站,報國思想生長、昇華;梅蘭芳、胡蝶、周璇從這裏脫穎,一代明星名就功成;蔣介石、杜月笙更與這裏有着不解之緣,那時候左右中國全局的極有可能是青紅二幫。解放後,上海作爲全國最早的工業基地,爲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上海牌的手錶、轎車,鳳凰、永久牌的自行車曾經是國人的夢中情人,上海師傅、上海技術支援全國更是上海的驕傲。 浦江東岸是上海最年輕的城區,一九九O年正式開發開放,短短十幾年的時間,浦東經濟高速發展,城市面貌發生了驚人變化,浦東新區已成爲上海新興高科技產業和現代工業基地,成爲上海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爲中國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杆。繁榮與開放在這裏播種,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浦東國際機場,無一不描繪着國際大都市的開闊前景。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7修訂)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爲了加強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創造清潔、優美的城市工作、生活環境,促進城市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內,一切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區負責、專業人員管理與羣衆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第四條 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

省、自治區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

城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第五條 城市應當把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組織實施。

城市應當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積極推行環境衛生用工制度的改革,並採取措施,逐步提高環境衛生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第六條 城市應當加強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科學知識的宣傳,提高公民的環境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應當尊重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人員的勞動,不得妨礙、阻撓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人員履行職務。第七條 國家鼓勵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的科學技術研究,推廣先進技術,提高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水平。第八條 對在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給予獎勵。第二章 城市市容管理第九條 城市中的建築物和設施,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城市容貌標準。對外開放城市、風景旅遊城市和有條件的其他城市,可以結合本地具體情況,制定嚴於國家規定的城市容貌標準;建制鎮可以參照國家規定的城市容貌標準執行。第十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保持建築物的整潔、美觀。在城市規定的街道的臨街建築物的陽臺和窗外,不得堆放、吊掛有礙市容的物品。搭建或者封閉陽臺必須符合城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第十一條 在城市中設定戶外廣告、標語牌、畫廊、櫥窗等,應當內容健康、外型美觀,並定期維修、油飾或者拆除。

大型戶外廣告的設定必須徵得城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第十二條 城市中的市政公用設施,應當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並維護和保持設施完好、整潔。第十三條 主要街道兩側的建築物前,應當根據需要與可能,選用透景、半透景的圍牆、柵欄或者綠籬、花壇(池)、草坪等作爲分界。

臨街樹木、綠籬、花壇(池)、草坪等,應當保持整潔、美觀。栽培、整修或者其他作業留下的渣土、枝葉等,管理單位、個人或者作業者應當及時清除。第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因建設等特殊需要,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臨時堆放物料,搭建非永久性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的,必須徵得城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第十五條 在市區執行的交通運輸工具,應當保持外型完好、整潔,貨運車輛運輸的液體、散裝貨物,應當密封、包紮、覆蓋,避免泄漏、遺撒。第十六條 城市的工程施工現場的材料、機具應當堆放整齊,渣土應當及時清運;臨街工地應當設定護欄或者圍布遮擋;停工場地應當及時整理並作必要的覆蓋;竣工後,應當及時清理和平整場地。第十七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在城市建築物、設施以及樹木上塗寫、刻畫。

單位和個人在城市建築物、設施上張掛、張貼宣傳品等,須經城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批准。第三章 城市環境衛生管理第十八條 城市中的環境衛生設施,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城市環境衛生標準。第十九條 城市在進行城市新區開發或者舊區改造時,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建設生活廢棄物的清掃、收集、運輸和處理等環境衛生設施,所需經費應當納入建設工程概算。第二十條 城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城市居住人口密度和流動人口數量以及公共場所等特定地區的需要,制定公共廁所建設規劃,並按照規定的標準,建設、改造或者支援有關單位建設、改造公共廁所。

城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配備專業人員或者委託有關單位和個人負責公共廁所的保潔和管理;有關單位和個人也可以承包公共廁所的保潔和管理。公共廁所的管理者可以適當收費,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對不符合規定標準的公共廁所,城市應當責令有關單位限期改造。

公共廁所的糞便應當排入貯(化)糞池或者城市污水系統。

Tags:容貌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