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抄手遊廊是通的嗎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94W

抄手遊廊是通的嗎

抄手遊廊是通的嗎:答案是是。

抄手遊廊是通的,遊廊在北京四合院中分爲四種:中門東西兩側轉彎通向東西廂房的是抄手遊廊;東西廂房向北然後拐彎通向正房的是窩角廊;東西廂房和正房前都有檐廊,與抄手廊和窩角廊。

抄手遊廊是中國傳統建築中走廊的一種常用形式,多見於四合院中,與垂花門相銜接。

抄手遊廊的名字是根據遊廊線路的形狀而得名的。

一般抄手遊廊是進門後先向兩側,再向前延伸,到下一個門之前又從兩側回到中間。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文化歷史

四合院,是華北地區民用住宅中的一種組合建築形式,是一種四四方方或者是長方形的院落。

所謂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

老北京人稱它爲四合房。

四合院是以正房、東西廂房圍繞中間庭院形成平面佈局的傳統住宅的統稱。

在中國民居中歷史最悠久,分佈最廣泛,是漢族民居形式的典型。展開剩餘97%

早在商周時代,我們祖先的居住建築就已採取了四合院的形式。

岐山風雛的西周建築遺址平面呈矩形,中軸線由南至北分別爲門道、前堂、後室,前堂與後室之間有廊相通, 院兩側爲前後相連的廂房,中間形成兩組院落,是一座相當工整的四合院,這是迄今爲止發現的最早的一座四合院。

到了漢代,這種四合式院落的發展已很普遍。

成都出土的東漢畫像磚上的庭院,很明顯地看出四合院的格局。

漢代有錢人的第宅常有前堂、後寢、大門、中門以及樓、閣、室、井、竈、廡、囷等內容,由一個或多個四合式院落構成。

在漢明器中還可看到塢堡式四合院落,隋、唐時期四合院式第宅的史料更加豐富,無論從繪畫、明器,還是壁畫、絹畫中,均可看到這種四合院式宅第。

至於宋代留下的有關四合院式住宅的資料就更多了。

無論是宋畫《文姬歸漢圖》中的大型住宅,還是王希孟《千里江山圖》中的中小型住宅,都可以看出四合院式的格局。

可見,四合院這種居住建築形式的形成和發展,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人特別喜愛四合院這種建築形式,不僅宮殿、廟宇、官府使用四合院,而且各地的民居也廣泛使用四合院。

不過,只要人們一提到四合院,便自然會想到北京四合院,這是因爲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規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種各樣的四合院當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點。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衚衕中,坐落着許多由東、南、西、北四面房屋圍合起來的院落式住宅,這就是四合院。

在居住建築類型中北京的四合院可稱爲典型的形式。

北京作爲建城3000多年的古城和建都900多年的五朝古都,獨特的政治文化歷史地位決定了北京都市民居的發達。

長期居住北京的歷代貴族、王公大臣、商賈雅士對家居環境都有相當高的需求,這些都促進了北京民居民宅的發展與完善。

可以說北京四合院住宅的形制是我國自古以來居住建築的延續。

四合院是北京傳統民居形式,西周時,形式就已初具規模,遼代時已初成規模,經金、元,至明、清,逐漸完善,經過數百年的營建,北京四合院從平面佈局到內部結構、細部裝修都形成了京師特有的京味風格。

最終成爲北京最有特點的居住形式。

整體佈局

1.一進院平面佈局

最小的一進院,進了街門直接就是院子,以中軸線貫穿,房屋都是單層,由倒座房、正房、廂房圍成院落,其中北房爲正房,東西兩個方向的房間爲廂房,南房門向北開,故稱爲“倒座房”四合院中植花果樹木,以供觀賞。

2.三進院落佈局分析

完整的四合院爲三進院落,第一進院是垂花門之前由倒座房所居的窄院,第二進院是廂房、正房、遊廊組成,正房和廂房旁還可加耳房,第三進房爲正房後的後罩房,在正房東側耳房開一道門,聯通第二和第三進院。

在整個院落中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間爲大客廳(中堂間),長子住東廂,次子住西廂,傭人住倒座房,女兒住後院,互不影響。

這其中也有反應“男外女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哲學的影響。

▲平面佈局圖

▲立面效果圖

▲帶花園的四合院

構成要素

1、大門

大門又叫街門、宅門,是北京四合院與外界溝通的通道,一般都修築在整個院落的東南側,以取“紫氣東來”之意,也有說法是佔據八卦中的巽位,即風位,是和風、潤風吹進的位置,以引進東南風,擋住冬天的西北風,是吉祥之位,體現“坎宅巽門”的原則。

門是居民的臉面,歷來受到中國人的重視,因爲大門是房主人社會地位的象徵,人們常說的“門第”、“門當戶對”就是用“門”來延伸其內涵,比喻房主人的家庭情況。

根據主人的地位等級不同四合院的街門分爲王府大門、廣亮大門、金柱大門、蠻子門、如意門、牆垣式門(門樓)等幾種不同的形制,隨着西洋式建築圓明園的修建,在民間也出現了大量的中西合壁式的門樓,被百姓形象地稱爲“圓明園式”門樓。

2、王府大門

門的型制有嚴格的等級區別 ,大門的間數、大小、門飾、裝修、色彩都是按照嚴格的等級規制而建造的,其中最高等級是王府大門。

王府大門中最低等級的大門在普通四合院中也不能使用 。

王府大門顧名思義是用於王府,通常是三間房開門一間,大門上有門釘。

按照不同的等級最多有63顆門釘。

3、廣亮大門

北京四合院的大門以廣亮大門最具代表性。

一般來說,北京四合院的大門就是倒座中間開闢一間房屋作爲門,這間房屋頂要比其他房間高出一些,大門兩側的牆壁也向外凸出一些,作爲裝飾,門的地基是被墊高的,這樣大門的地面高出門外的街道,從四合院出來,有居高臨下之勢,而進入四合院,有步步登高之感。

大門是裝在屋脊的正下方,過道里外各佔一半。

4、金柱大門

比廣亮大門更爲講究的是金柱大門。

爲什麼叫金柱呢?作爲大門這間房子最外側的柱子是檐柱,支援屋脊的叫中柱,位於檐柱和中柱之間的便是金柱,把門扇設定在金柱的位置上,叫做金柱大門。

這種大門的過道是,門外淺門內深。

5、蠻子門

比廣亮大門等級略低一等的是蠻子門。

它的門框和門扇裝在檐柱的位置上,這樣門的氣勢顯然要比前兩者要略遜一籌,不過蠻子門過道空間卻很大,與一個房間相等,所以很實用,過道內可以放一些東西。

6、如意門

比前面幾種大門等級更低的是如意門。

它是在蠻子門的基礎上,將大門開間正面全部用磚牆遮擋,只留出兩扇大門,如意門門楣與兩側磚牆交匯處,常常做出如意形狀的花飾,以寓意吉祥如意,所以叫如意門。

如意門裏一般住着地位不高但較爲殷實富裕的士民階層。

不少如意門的兩扇門板上書寫紅底黑字的楹聯,有的上聯曰:天增歲月人增壽,下聯曰:春滿乾坤福滿門。

7、城垣式門

除上述數種屋宇式大門外,在民宅中常採用牆垣式門者也不在少數。

牆垣式門最普遍、最常見的形式是小門樓形式,它的樣式儘管很多,但基本造型大同小異,主要由腿子、門楣、屋面、脊飾等部分組成,一般都比較簡單樸素,也有爲數不多的豪華小門樓,門指以上遍施磚雕,雖不氣派但卻十分華麗,顯示房主人的富有和虛榮。

8、儀 門

儀門也叫屏門,平時不開,出入時從側面經過,遇有家庭家族的重大禮儀活動時,纔開啓儀門。

儀門一般較小,有影壁的作用,也有裝飾的作用。

官府的建築也有儀門。

在平遙縣衙,大門進去之後又有第二道門,也就是儀門。

古時儀門平常關閉,只有知縣第一天上任時才起用儀門。

儀門左右各有一道偏門。

左爲“死門”,死囚拉出去行刑走的就是這個門;右爲“生門”,供知縣和差役平時進出。

也叫做“人門”和“鬼門”。

9、門 環

門環,俗稱響器,是安裝在房屋大門上的拉手,並供叩門之用,中國門環也常被稱爲鋪首或門鈸,但嚴格說來鋪首和門鈸只是門環不同形式的底座。

門環常以金屬製成,在中國古代有嚴格的等級規定,例如據《明史》記載:“親王府四城正門以丹漆金釘銅環;公王府大門綠油銅環;百官第中公侯門用金漆獸面錫環;一二品官門綠油獸面錫環;三至五品官門黑油錫環;六至九品官門黑油鐵環……”

10、護 門 鐵

護門鐵,又稱門鐵、壺瓶葉子,是中國古代建築上用於保護大門用的部件。

護門鐵的材質主要是鐵皮,也有用銅製成,一般位於門下方,佔大門面積的四分之一左右,分左右兩塊,分別位於左側大門的右下和右側大門的左下,大門合攏後組成一幅完整圖案,有葫蘆、瓶、如意等形狀。

11、門 墩

門墩,又稱門座、門臺,是用於中國傳統民居,特別是四合院的大門底部,起到支撐門框,門軸作用的一個石質的構件。

整體稱門枕石,門外部分稱爲門墩,主要有箱形和抱鼓形(抱鼓石)兩種。

門枕石在中間有一個槽用於支撐門框,門內部分有一海窩用於插入門纂(門軸的下端),與固定在中檻上的連楹一起起到固定門軸,便於門的開關的作用。

門墩是門樓中比較有特色的一個組成部件,門礅上通常雕刻一些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因此是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石刻藝術品。

北京的門墩主要以箱形和抱鼓形居多,但還有獅子形,多角柱形,水瓶形門礅。

▲抱鼓形門墩

▲箱形門墩

▲獅子門墩

▲六角形門墩

▲抱鼓的組成部分

門墩通常由須彌座,抱鼓或方箱,以及獸吻或獅子(有說是狻猊)幾部分構成。

根據門樓的形制不同門墩的形制也有差異。

須彌座是整個門礅的基礎,一般會刻有蓮花的形狀,上面通常有錦鋪。

抱鼓是一個豎立着的鼓,在鼓面和鼓的側面通常雕刻有各種吉祥紋樣,有福在眼前,歲歲平安,福祿壽等圖案。

方箱式一立方體,四面都刻有不同的紋樣。

在抱鼓或箱體上面雕刻有獸吻或獅子。

整個門枕石由一塊整石雕刻而成。

12、上馬石、拴馬樁

上馬石、拴馬樁是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地區的傳統建築中常見的一種碑石。

多用漢白玉、花崗岩、大理石或木材等實木材料製成。

置於家戶、寺廟、墓陵、宮殿等莊宿建築羣的正門(即南門)左右兩側,爲人們離走時登馬、栓馬方便而置。

上馬石外形呈“L”狀,爲兩臺階式。

古時稍有身份的人們多使用馬騾交通,臨走外出時,僕人遷領馬騾到上馬石前,主人或客人走上上馬石再登伏馬匹。

拴馬樁外形多呈豎根狀,頂部或身部多有各類各樣的民俗浮雕,頗有藝術價值。

古時稍有身份的人們多使用馬騾交通,登訪家戶時需要拴住馬匹,用麻繩拴牢,以免丟失馬匹。

在府內過夜者會令府中僕人遷走馬騾帶去餵養水飼。

主人或客人走時再將馬匹從拴馬樁上解開拴繩,登馬離別。

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的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藏有8600多根歷代的拴馬樁。

▲上馬石

▲拴馬樁

13、泰山石敢當

石敢當,又稱泰山石敢當,是立於街巷之中,特別是丁字路口等路風水衝處被稱爲兇位的牆上,用於辟邪的石碑。

石碑上刻有“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的字,在碑額上還常有獅首、虎首等淺浮雕。

石敢當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樣式,有淺浮雕的,有圓雕的,有的刻有八卦圖案;有的什麼裝飾也沒有,只刻有“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

古代認爲東嶽泰山之石具有獨特的靈性和神力,因是一種靈石崇拜。

傳說漢朝時漢武帝登泰山,帶回四塊泰山石,置未央宮的四角,以鎮宮辟邪。

泰山被認爲有保佑國家的神功,因此“泰山石”就被認爲有保佑家庭的神力,“敢當”邪祟。

後來泰山石被人格化,姓石名敢當,又稱石將軍,後來還發展出了雕刻有人像的石敢當。

▲泰山石敢當

14、影 壁

合院宅門的影壁,絕大部分爲磚料砌成。

影壁分爲上、中、下三部分,下爲基座,中間爲影壁心部分,影壁上部爲牆帽部分,彷彿一間房的屋頂和檐頭。

合院宅門的影壁,絕大部分爲磚料砌城,硬幣分爲 上、中、下三部分,下爲基座,中間爲影壁心部分,影壁上部爲牆帽部分,彷彿一間房的屋頂和檐頭。

15、照壁

照壁也叫蕭牆,蕭在古代與“肅”相通,有“肅敬”的意思。

蕭牆的功能是阻擋外人的實現,避免外人向大門內窺視,也可以說是庭院的第一道“屏障”,同時也極具文化裝飾的功能。

照壁以前是王侯公卿的專利,明清時期普通人家的居室院落也開始修建影壁,一般認爲是用來辟邪。

根據民間傳說,魑魅魍魎類的東西只能直行,不會轉彎,一堵照壁,足可以抵擋妖邪的侵入。

16、倒 座 房

倒座房是整個四合院中最南端的一排房子,其檐牆臨衚衕,一般不開窗。

因爲門窗都向北,因此採光不好,其間的房子一般爲僕人居住。

17、屏門

進入大門後影壁的左右兩側分別有一道屏門,向東通向“塾”的小院,向西通往有倒座房的外院。

在內外院之間的垂花門內也有屏門。

屏門是用於遮擋視線的門,一般不與牆相連,其功能和影壁和屏風相同。

和屏風不同的是,屏門置於固定的地方,而和影壁不同的是,屏門的門扇可以活動,並可拆卸。

在中國的四合院中,大門內影壁左右各有一扇屏門,垂花門內也設有屏門。

18、垂花門

▲垂花門外側

簡介

垂花門是中國古代建築院落內部的門,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稱爲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繪爲花瓣的形式,故被稱爲垂花門。

垂花門,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講究的門,她是內宅與外宅 (前院)的分界線和唯一通道。

舊時人們常說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門”即指此垂花門。

垂花門是指門上檐柱不落地,而是懸於中柱穿枋上,柱上刻有花瓣聯(蓮)葉等華麗的木雕,以仰面蓮花和花簇頭爲多。

因垂花門的位置在整座宅院的中軸線上界分內外,建築華麗,所以,垂花門是全宅中最爲醒目的地方。

垂花門整座建築佔天不佔地,這是垂花門的特色之一,因此垂花門內有一很大的空間,從而也給家庭主婦與女親友的話別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垂花門是四合院內的一個重要建築,她以端莊華麗的形像成爲四合院的外院與內宅的分水嶺。

垂花門一般都在外院北側正中,與臨街的倒座南房中間那間相對,一般垂花門都建在三層或五層的青石臺階上,垂花門的兩側則爲磨磚對縫精緻的磚牆,垂花門建在四合院的主軸線上,她與院中十字甬路、正房一樣,同在一條南北走向的主軸線上並最先展示在客人面前。

進內宅後的抄手遊廊、十字甬路均以垂花門爲中軸而左右分開。

19、庭院

四合院除了內宅、外宅的主要院落之外,還會形成一些小的院子,如正房兩旁耳房前的小院,以及外院兩側被屏門隔開的小院。

內宅的院落中有正南北十字形的甬道,老北京的住戶大多會在院子裏栽上樹,除了松樹、柏樹和楊樹等因爲多種在墳地而不能栽種外,其他各種樹木都有種植,過去北京有民諺:“桑松柏梨槐,不進府王宅”,說的就是在庭院種樹的禁忌。

比較常見的樹木有棗樹、柿樹等,花木主要有牡丹、芍藥、玉蘭、丁香、海棠、紫藤、石榴等,在四合院內種棗樹、石榴樹寓意“早”生貴子、多子多孫,種柿樹表示事事如意,種丁香、海棠,表示主人有身份和有一定的文化修養。

北京四合院是非常講究綠化的,院內除通向各房間的十字形磚甬路外,其餘都是土地,可以用來植樹、栽花、種草。

在十字形雨路的中心位置,常常放一隻荷花缸或魚缸,缸內植荷養魚。

在正房前的綠地上,一般都植兩株樹,常採用的樹種有海棠、丁香、槐樹、棗樹、石榴等。

春可賞花,夏可納涼,秋季結果,可謂春華秋實。

四合院裏常種的花卉有菊花、牡丹、芍藥、藤蘿、茉莉、黃花、夾竹桃、榆葉梅,背蔭處還可栽玉簪花。

除去種在地上的花卉外,還有很多盆栽,可以任意搬動擺放,點綴庭院。

四合院這一片小小天地,一年之中春、夏、秋三季花木扶疏,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情深味濃。

20、內宅

進入垂花門之後,便是四合院的內宅了。

內宅是由正房、東西廂房、遊廊、倒座房、後罩房、遊廊和垂花門四面建築圍合起來的院落。

21、正房

四合院的正房一般三間,大四合院的正房可以爲五至七間,坐北朝南,是一家之主的居所。

正房的明間(即中間一間)稱爲堂屋,也稱爲中堂,三開間的正房堂屋兩側是臥室和書房,正房的特點是冬天太陽能夠照進屋裏,冬暖夏涼。

通常在明間正中排放一八仙桌,桌子兩旁設兩把椅子,在牆上掛着一幅畫和兩副條幅,或掛四幅中堂畫。

中國傳統合院式建築中,位置處於正中間之廳房,與廂房相對。

《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對着照壁正中,一帶正房。

東西兩路配房。

”亦稱爲“上房”。

正妻,正室,指元配妻子。

有妾的情況下俗稱大老婆。

▲中堂

22、廂房

廂房在等級上低於正房,其尺度、工料、裝修等都要比正房稍差,一般長輩住正房,晚輩住廂房。

廂房,又稱護龍,是指正房兩旁的房屋,在三合院、四合院中,由於正房通常坐北朝南,因此廂房通常爲在東西兩旁相對而立,其中東廂房位於東側,作東朝西,西廂房位於西側,坐西朝東。

東西廂房是子孫們的住房,也常是三間。

以東廂房爲尊西廂房爲卑,北京四合院東廂房一般住長子長媳,因此在建築上東西廂房的高度有着細微的差別,東廂房略高西廂房略低,但由於差別非常細微因此很難用肉眼看出來。

例如石家莊四合院的東廂房比西廂房高二寸。

然而,在中國華北地區,東廂房夏季西曬,冬季直接受到西北冷風吹襲,所以不宜居住,陝西四合院東廂房多被富戶用來存儲糧物,或作廚房、馬廄。

▲東 廂 房

23、耳 房

耳房是指在主房屋旁邊加蓋的小房屋,其高度和體積小於主房,猶如在住房兩側的耳朵,故名耳房。

在四合院中,正房兩側可建耳房,廂房也可設耳房,有的建成平頂,稱爲盝頂。

耳房也可建在城樓上,例如天安門城樓兩側就建有耳房。

24、盝頂、正脊

盝頂爲中國古代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頂部有四個正脊圍成爲平頂,下接廡殿頂。

盝頂在金、元時期比較常用,元大都中很多房屋都爲盝頂,明、清兩代也有很多盝頂建築。

例如明代故宮的欽安殿、清代瀛臺的翔鸞閣就是盝頂。

▲盝頂

▲正脊

正脊,又叫大脊、平脊,位於屋頂前後兩坡相交處,是屋頂最高處的水平屋脊,中國傳統建築的正脊兩端常有吻獸或望獸,中間可以有寶瓶等裝飾物。

漢朝以前,正脊平直,漢朝起正脊開始出現兩端翹起,曲線,這種做法盛行於唐、宋,到了明、清時期,則多恢復直線。

25、廡殿頂、平頂

廡殿頂,即廡殿式屋頂,宋朝稱“廡殿”或“四阿頂”,清朝稱“廡殿”或“五脊殿”,日語稱寄棟造,是中國、日本、朝鮮古代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

在中國是各屋頂樣式中等級最高的,平屋頂常見於無雨水的地區,不過由於防水科學的進步,多雨的國家也出現平屋頂。

現代建築該等屋頂常設定承重層、保溫 層、防水層、找平層、找坡層等。

其中找平層保證屋頂無積水,而找坡層使屋頂微斜讓雨水流走。

承重層即是鋼筋水泥結構。

平屋頂亦常會作爲天台之用。

▲廡殿頂

▲平頂

四合院裏的廊是有頂的建築,用於下雨雪時行走,分爲檐廊和遊廊兩種,前者是指正房和廂房前面有頂的走廊,頂通常是屋檐延長出來的;後者是指沿牆的廊(抄手遊廊)和連接正房與廂房的走廊(穿山遊廊)。

有的檐廊和抄手遊廊用窗戶封起來,成爲室內環境,稱爲暖廊。

廊,又稱廊子,是指有頂的過道,可供遮陽、避雨、休息等用。

廊根據形式可分爲迴廊、遊廊、檐廊等。

其中迴廊成“回”字形圍繞庭院,遊廊連接建築物,檐廊則位於建築物屋檐下。

遊廊又有穿山遊廊、抄手遊廊等形式,著名的遊廊有頤和園長廊。

廊以窗戶封閉起來構成暖廊。

根據廊的造型及其與地形、環境的關係,可將其分爲:直廊、曲廊、迴廊、抄手廊、爬山廊、疊落廊、水廊、橋廊等。

26、抄手遊廊

抄手遊廊,又稱超手遊廊、抄手廊、抄手迴廊,是迴廊的一種,指左右環抱的走廊,因其如兩手作抄手狀,故名抄手遊廊。

四合院的內宅常在垂花門兩側用抄手遊廊連通廂房、正房,多爲捲棚頂,柱間有坐等欄杆,可供人休息。

抄手遊廊和穿山遊廊、檐廊一起構成四合院內宅的迴廊。

27、穿 山 遊 廊

穿山遊廊,又稱鑽山遊廊,是在房屋的山牆上開門連接起來的走廊。

四合院建築中,正房和東西廂房之間常以穿山遊廊相連。

穿山遊廊和檐廊、抄手遊廊一起構成四合院內宅的迴廊。

28、暖廊

暖廊是指用玻璃或窗戶封閉起來的走廊,帶有槅扇或檻牆半窗,因可防風保暖,故名暖廊。

檐廊、抄手遊廊均可封閉構成暖廊。

▲暖廊內部

▲暖廊外部

庭院小品

1、小品景觀

北京四合院最常見的小品就是“天棚,魚缸,石榴樹”,並且只有在四合院中才能有這些陳設。

2、天 棚

搭天棚,也叫搭涼棚、搭彩、搭天花,是北京四合院中消暑納涼的一種理想方法。

每年四五月份的時候就搭建,通常僅用一天的工夫就可搭起。

天棚的四面都留有透氣通風的空當,蓆棚的正中也留有兩三個天棚視窗,天棚口上搭有可拉開關閉的卷席,早晚可拉開通氣納風,午間太陽曝曬或雨天,用繩子一拉關閉上,非常方便。

伏天過去之後,天棚再及時拆除。

夏日的涼棚是大人們乘涼休閒之地,清涼舒適,是調節庭院小氣候的有效手段。

3、魚 缸

魚缸是四合院庭院中不可缺少的擺設和點綴。

養金魚,在老北京意喻“年年有餘”、“富貴有餘”等,養魚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改善庭院環境和身心健康。

魚缸和金魚是老北京乃至現代北京的四合院中不可缺失的物件兒。

4、石榴樹

石榴樹,則是老北京四合院裏種植最多的一種樹。

石榴,又名“安石榴”,據史料記載是漢代的張騫出使西域時從安石國(今伊朗)帶回的。

石榴多爲盆栽,一般在五月開花,八月結果。

石榴果紅似火,象徵着日子紅紅火火,石榴的多子則象徵着多子多福。

老北京的有些人家常用剪紙剪成福祿壽喜字樣,貼在剛成形的果實上,待成熟石榴變紅時,揭去紙樣,福祿壽喜便被拓在上面,將其獻給長輩,非常喜人。

滿樹的大紅石榴成爲夏秋時節四合院裏的一道美麗的景觀。

石榴花開,火紅奪目。

古人有“五月榴花耀眼明”之句,後世遂稱陰曆五月爲榴月。

老北京對石榴樹頗有感情,早年中產以上的宅門兒,多用它點綴庭院,根據院落的大小,置數盆乃至數十盆,並以魚缸雜列其間。

5、綠 化

除了天棚、魚缸、石榴樹,不論四合院的規模有多大,生態綠化都是一個重中之重。

並且院內的植物的種類與種植位置也是非常講究的。

最正宗的四合院內種植的大樹一般是槐樹,石榴,棗樹,柿樹等,花草一般有丁香,紫藤蘿,海棠等等。

四合院中的綠植既有着豐富的含義與祝福,又對庭院小氣候產生了良好的生態多用,吸收廢氣,降溫增溼,觀賞納涼,改善風水,並且四合院內的植物多爲落葉植物,夏季遮陽,冬季卻不遮光。

綠植是形成庭院小氣候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大大深化改善了住宅的生態環境質量。

▲紫 藤 花

▲紫 藤 架

▲棗 樹

▲柿 樹

▲槐 樹

風水佈局

根據八卦的方位,正房坐北爲坎宅,如做坎宅必須開巽門,巽者是東南方向,在東南方向開門財源不竭,金錢流暢所以要做坎宅巽門爲好,因此北京四合院大門開在東南方向。

這是根據風水學說決定的,只有北京周圍纔是這樣做法其它地方並非如此。

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東、西廂房,四周再圍以高牆形成四合院,開個門。

中間是庭院,院落寬敞,庭院中植樹栽花魚缸飼養金魚,是四合院佈局的中心,也是人們穿行、採光、通風、納涼、休息、家務勞動的場所。

各四合院

1.閩 北 四 合 院

風沙大,因此加高了院牆,稱爲莊窠。

2.閩 南 四 合 院

南北窄而東西長,以接受更多日照。

3.山 西 四 合 院

爲減少夏季嚴重日曬把院子南北向加長,爲長方形。

4.雲 南 四 合 院

庭院較小,四周以樓圍成,中央稱爲天井。

本文來源於網絡由景觀微評整理

一切版權歸原作所有

資料用於學習如有侵權立馬刪除!

END...

已報5名滿6人開課,提前報名優惠248元

———————————————

抄手遊廊是通的,遊廊在北京四合院中分爲四種:中門東西兩側轉彎通向東西廂房的是抄手遊廊;東西廂房向北然後拐彎通向正房的是窩角廊;東西廂房和正房前都有檐廊,與抄手廊和窩角廊。抄手遊廊是中國傳統建築中走廊的一種常用形式,多見於四合院中,與垂花門相銜接。抄手遊廊的名字是根據遊廊線路的形狀而得名的。一般抄手遊廊是進門後先向兩側,再向前延伸,到下一個門之前又從兩側回到中間。

關於北京四合院的問題!!!

四合院是由正房(一般是北房)、東西廂房和南房組成的一個的院落,正房旁有時還有東西耳房,有抄手遊廊將四面的房子聯接,可避風雨。

位於海淀鎮彩和坊24號院的清朝大太監李蓮英故宅,是一個三進院落的四合院。現爲海淀區衛生局辦公地。

位於西郊民巷某四合院據說是清代一啤酒商的住宅,是北京儲存非常好的四合院之一,院子的另一個門位於北新華街,在北京的四合院中是面積較大的,院內還有許多假山。

北京的衚衕一般是東西走向的,主要以走人爲主,衚衕北邊的四合院門一般開在院子的東南角,南邊的四合院門一般開在院子的西邊角。四合院是北京地區典型的民居形式。

一般的四合院都有二進院落,大型的有三四進院落和花院,二進院落一般是在東西廂房之間建一道隔牆,外宅一般是工作人員居住的,內外宅之間一般建豪華的垂花門,垂花門內有影壁,只在有重大活動時才開啟,舊時說的大戶人家的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既指此門,家中的男僕一般也不得進此門。街門比較簡單,街門一般建在院子的左邊。大型四合院最後一排正房爲後罩房。

老北京人講究較多,如院門前不能種槐樹,因以前槐樹上會掉下來一種蟲子,俗名吊死鬼,擔心過路人說“這兒怎麼這麼多吊死鬼啊”,因桑樹與“喪”同音,四合院邊也不種桑樹。北京都愛在院子中種夾竹桃

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山西的四合院

四合院,是華北地區民用住宅中的一種組合建築形式,是一種四四方方或者是長方形的院落。這種院落,一般都採用封閉性的組合形式,成爲我國北方農村的代表性院落。

四合院,在山西甚爲普遍,尤其是在晉中地區、太原附近的城鄉中更爲流行,這當然是庭院經濟產生出來的,適宜于山西情況的小農經濟的產物。

一家一戶,住在一個封閉式的院子裏,過着一種安逸、消閒、清靜的日子,享受家庭的歡欣、天倫的樂趣,自然有一種令人悠然自得的氣氛。

這種四合院,是在新中國成立前的舊社會遺留下來的,而且現在仍然沿用着。這種院落,一般採用出入一個院門。平時,院門一關,處於一種完全封閉狀態。四合院的院門,大都採用木板大門。厚厚的木板製成的大門一端,上下都放在軸心裏,左右旋轉,可以關開閉合,安全、可靠。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這是院中的主房,而且,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向南的。東西兩側,爲東西廂房。東西廂房,一般都比較對稱,建築格式也大體相同或相似。南面建有南房,與北房相對應。整個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國傳統的”習慣,採用對稱的辦法建築成。當然,在南北、東西房形成的角落中,也有耳房。這種耳房,有的用來儲存糧食,成爲糧庫及其它庫房,也有的做廚房,還有一個角落,一般是西南角爲廁所,而東南角,則大都是院子的大門,這種四合院子的程式,在山西的縣城及其附近的農村是較爲普遍的。也有一些地方的院落,大門是開在南向的。

有些家庭,爲了把院落裝飾點綴一番,還在院落一進門處的正對面,修建一個影壁,也即是一堵磚牆。在正對大門的這一面,一般都有花卉、松竹圖案或者大幅的書法字樣醒目地放置影壁正面。上書“福”、“祿”、“壽”等象徵吉祥的字樣。也有一部分影壁,繪上吉祥的圖案,如“松鶴延年”、“喜鵲登梅”、“麒麟送子”等等,給四合院內製造了一種書香翰墨的氣氛。也有的農家,採用“五穀豐登”、“吉祥如意”、“福如東海”的字樣或圖畫。這種影壁,設在大門之內的迎門處,有的是單獨建築的,有的是鑲在廂房山牆上的。影壁,也稱照壁,壁身都爲正方形,四周用磚雕裝飾,中間的方塊爲書法或者繪畫。照壁分爲基座和壁身兩個部分,除去給庭院增加氣氛,祈禱吉祥之外,照壁也起到一種使外界難以窺視院內活動的隔離作用。

院內,有用石板鋪設地面的,也有用磚鋪地的,還有用鵝卵石鋪地的,不盡相同。有的是院內地面全部鋪設的,也有把主要通道鋪設的,無論是怎樣鋪,院內總要留出幾塊地方種樹,栽花,作爲庭院的點綴。

隨着時代的發展,如今在建築上已經有很多變化。農村中,大都從原有的四合院基礎上發生大的演變。這就是,擴大正房的房間數,因爲正房——北房採光好。因而,在蓋房時,儘可能地充分利用北邊的空間、地面,這就使院落成爲不規則形,以北房爲主的正房前面形成的一個方或長方形院落。

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

老北京的建築經典——四合院

聊北京少不了四合院,以前沒覺着,到外地念書許多同學都很感興趣的問我, 才知道四合院也成了北京的一景了。

這回就在社區裏灌一筆,不太瞭解的北京哥們兒看看,免得讓人問蒙了,自己家門口兒的事兒再不知道可有點兒……

外地的朋友以後來北京玩兒,逛四合院也不至於覺得冤,走到哪兒也能說出個道道兒來,不比干遛腿兒強嗎。

北京的四合院,始於十二世紀,它符合封建社會宗法制度的要求,是北京城百年 來的傳統住宅形式。

四合,是指東南西北的房子都有,佈局嚴整,院落敞亮,使人有雅靜舒服的感覺,而且長幼有序,各居其室,作息方便。

從前,北京人住房講究很多,俗話說:有錢不住東南房,冬不暖,夏不涼。都樂意住路北的房子,四角整齊的院子,不喜歡倒下臺階,說那是進門跳坑(愚……)。北京人有四句話: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寧住廟左,不住廟友。

院子裏不能種松柏樹和楊樹,因爲那是陰宅種的樹木,現在無所謂,隨您便種, 呵呵。

北京的四合院分大、中、小三種規格。

大四合院:正房是前廊後廈,後邊有罩房。東西廂房南邊的花牆子中間有一座垂花門,門內是四扇木屏風,東西廂房都有抄手遊廊,與垂花門相通。有的花牆子在垂花門兩旁,鑲上兩三個漏窗。

正房與廂房之間,有圓月亮門兒,可以從過道到後院去,有的有過廳,可以穿行 。

外院,東西各有一道花牆,中間是月亮門兒,四扇綠油漆的木屏風,紅斗方字,東邊的是“動壁圖書”,西邊的是“西園翰墨”。可以從這個門兒到跨院去。

南房有穿山遊廊,是以山牆開門,接起來的走廊。 如此佈局,形成了東西南北互相連通的幾個院落。 北京最典型的大四合院是清朝時的那王府(在金魚衚衕)和恭王府(什剎海西街)等幾個,壯觀氣派,還帶花園。

中四合院,中四合院一般是正房五間或七間,屋裏有木隔斷或落地罩,有的正房和廂房帶廊子。

五間的是三間正房兩間耳房,耳房是單開門,所謂“三正兩耳”。

七間的,在正房和耳房之間,有兩個與正房相通的(在山牆開門)套間兒。東西廂房各三間,廂房和耳房之間,有個過道兒,可以通後院。

東西廂房的南邊,有一道院牆,把院子隔成裏外院,都是磚地,雨過天晴的院子,不存水。院牆的正中間有一個月亮門兒,爲了不讓外院兒的人一眼就看見裏院,就在月亮門兒的後邊,立一個磚砌的或木製的影壁。有的在院裏擺幾盆花,擺個大魚缸,夏天支搭天棚,在院裏乘涼。

老北京人說:天棚、魚缸、石榴樹。這是四合院夏天的情景。

外院,東西各有鹿頂一間或兩間。鹿頂的房子比廂房稍小一些,用做廚房或是僕人們住。

南房七間的格局,盡東頭兒的一間是大門洞兒,大門西邊的一間是門房兒,房門開在大門洞的西山牆。

盡西頭兒的一間做車房或是做旁門。

全套房子,講究的是磨磚對縫,黃松木架,風火雙檐,屋裏是方磚地,窗明几淨。除鹿頂、耳房、車房外,都是上支下摘的窗戶。所謂“上支、下摘”就是上邊的是兩扇糊着高麗紙的窗戶,外邊的一扇,可以用兩根細鐵棍兒支起來。夏天,裏面的那扇窗戶,換上冷布用以通風。到了冬天,外邊的那一扇就不支了,擋風避寒。下邊的一扇窗戶,是整扇兒的大玻璃。外邊另有一扇護窗板,晚上把它掛上,早晨再摘下來。

這種四合院解放後就分給幾戶人家住用,剛解放時北京大部分居民都住這種房子,現在北京人口逐年遞增,大夥兒都興高采烈的住樓房去了,這種房子是越來越少了……

小四合院,這種四合院佈局簡單,一般是北房(也叫正房)三間,屋裏有隔斷,分成一明兩暗或是兩暗一明。東西廂房個兩間,南房(也叫倒座)三間,都是臥磚到頂、起脊的瓦房。也有的小四合院是棋盤心的,或是仰瓦灰梗兒的。

一家子兩三輩兒人,住個小四合院,獨門獨院,非常合適。家長住正房(上房、上屋),晚輩住廂房,南房作客廳後書房。 院子裏有磚鋪的十字甬路,通到東西南北房搭理屋門,屋門前都有臺階兒。

街門都是東南方,很少在正南方開門,因爲廟門都是立在南方的正中,全是清水脊的門樓兒,兩扇對着關的街門,各有一個小鐵環兒,用它敲門使。

這種明清時代的主要建築在今天林立的高樓大廈 中越來越少了,不過有一批已經被列爲文物保護單位,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它們是: 西城區西交民巷87號、北新華街112號 西城區西四北大街六條23號 西城區西四北三條11號 西城區西四北三條19號 西城區前公用衚衕15號 東城區東四六條63——65號 東城區禮士衚衕129號 東城區內務部街11號 東城區圓恩寺后街7號 東城區國祥衚衕2號 東城區方家衚衕15號 東城區府學衚衕36號(包括交道口南大街小136號) 崇文區新開路20號。

最近北京城是拆的厲害,如果你有架相機,快去留下那些永不再復的珍貴鏡頭吧,否則以後只能在回憶中重現了。

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垂花門

垂花門,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講究的門,她是內宅與外宅(前院)的分界線和唯一通道。

前院與內院用垂花門和院牆相隔。前院,外人可以引到南房會客室,而內院則是自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外人一般不得隨便出入,這條規定就連自家的男僕都必須執行。

舊時人們常說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門”即指此垂花門。

垂花門是指門上檐柱不落地,而是懸於中柱穿枋上,柱上刻有花瓣聯(蓮)葉等華麗的木雕,以仰面蓮花和花簇頭爲多。因垂花門的位置在整座宅院的中軸線上,界分內外,建築華麗,所以,垂花門是全宅中最爲醒目的地方。

垂花門整座建築佔天不佔地,這是垂花門的特色之一,因此垂花門內有一很大的空間,從而也給家庭主婦與女親友的話別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垂花門是四合院內的一個重要建築,她以端莊華麗的形像成爲四合院的外院與內宅的分水嶺。垂花門一般都在外院北側正中,與臨街的倒座南房中間那間相對,一般垂花門都建在三層或五層的青石臺階上,垂花門的兩側則爲磨磚對縫精緻的磚牆,垂花門建在四合院的主軸線上,她與院中十字甬路、正房一樣,同在一條南北走向的主軸線上並最先展示在客人面前。進內宅後的抄手遊廊、十字甬路均以垂花門爲中軸而左右分開。

垂花門是裝飾性極強的建築,它的各個突出部位幾乎都有十分講究的裝飾。垂花門向外一側的樑頭常雕成雲頭形狀,稱爲“麻葉樑頭”,這種作出雕飾的樑頭,在一般建築中是不多見的。在麻葉樑頭之下,有一對倒懸的短柱,柱頭向下,頭部雕飾出蓮瓣、串珠、花萼雲或石榴頭等形狀,酷似一對含苞待放的花蕾,這對短柱稱爲“垂蓮柱”,垂花門名稱的由來大概就與這對特殊的垂柱有關。聯絡兩垂柱的部件也有很美的雕飾,題材有“子孫萬代”、“歲寒三友”、“玉棠富貴”、“福祿壽喜”等。這些雕刻寄予着房宅主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也將這道頗具地位的內宅門面裝點得格外富麗華貴。

垂花門從外邊看,像一座極爲華麗的磚木結構門樓。而從院內看垂花門,則似一座亭榭建築的方形小屋。四扇綠色的木屏門因爲經常關着,恰似一面牆,增加了垂花門的立體感。垂花門的頂部多爲捲棚式,門外部分的頂部爲清水脊,而門內部分則是捲棚頂,兩頂勾聯搭在一起的交匯處形成了天溝,垂花門所承接的雨水有一半從天溝的兩側流出,大大減少了檐前的滴水,減少了雨水對垂花門階石的侵蝕。

垂花門除了裝飾特點外,它的作用還在於能表現出宅主的財力、家世的繁衍、文化素養的高低,甚至還能看出宅主的愛好和性格。

凡垂花門都有兩種功能,第一是要求有一定的防衛功能,爲此,在向外一側的兩根柱間安裝着第一道門,這道門比較厚重,與街門相彷佛,名叫"棋盤門",或稱"攢邊門",白天開啓,供宅人通行,夜間關閉,有安全保衛作用。

第二是起屏障作用,這是垂花門的主要功能。爲了保證內宅的隱蔽性,在垂花門內一側的兩棵柱間再安裝一道門,這道門稱爲"屏門"。除去家族中有重大儀式,如婚、喪、嫁、娶時,需要將屏門開啟之外,其餘時間,屏門都是關閉的,人們進出二門時,不透過屏門,而是走屏門兩側的側門或透過垂花門兩側的抄手遊廊到達內院和各個房間。垂花門的這種功能,充分起到了既溝通內外宅,又嚴格地劃分空間的特殊作用。

透過一座小小的垂花門,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聰明和智慧,是一幅幅具有濃郁特色的民俗風情畫卷。

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

北京四合院的內宅

進入垂花門之後,便是四合院的內宅了。內宅是由北房、東西廂房和垂花門四面建築圍合起來的院落。

正房——內宅的北房爲正房,座北朝南,它是宅院中最主要的房間,臺基和房屋的尺度都比較高大,一般是三間,大型住宅爲五間。

耳房正房的兩側還各有一間或兩間進深、高度都偏小的房間,如同掛在正房兩側的兩隻耳朵,故稱耳房。如果每側一間耳房,兩側共兩間即稱“三正兩耳”。如果每側兩間,兩側共四間耳房則稱‘三正四耳。小型四合院多爲“三正兩耳”,中型四合院爲“三正四耳”。

廂房——內宅的東、西兩側,各有三間房,分別向院內方向開門,稱爲廂房。如果四合院的規模較大,在廂房的南側,還可以再加廂耳房。

遊廊——正房、廂房與垂花門之間,一般都有遊廊連接。凡有遊廊連接的房子,其前檐都有廊子,在廊子兩盡端的山牆部分留有洞口,通向遊廊,叫做廊門筒子。抄手遊廊都成曲尺形,與北房、東西廂房和垂花門相連接,將內宅串聯成一個整體。遊廊不僅有通行功能,還豐富了內宅建築的層次和空間。

堂屋---在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封建社會,內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嚴格的,內宅中位置優越顯赫的正房,都要給老一代的老爺、太太居住。北房三間僅中間一間向外開門,稱爲堂屋。兩側兩間僅向堂屋開門,形成套間,成爲一明兩暗的格局。

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親戚或年節時設供祭祖的地方,兩側多做臥室。東西兩側的臥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東側爲尊,由正室居住,西側爲卑,由偏房居住。

東西耳房--可單開門,也可與正房相通,一般用做臥室或書房。東西廂房則由晚輩居住,廂房也是一明兩暗,正中一間爲起居室,兩側爲臥室。也可將偏南側一間分割出來用做廚房或餐廳。

後罩房——中型以上的四合院還常建有後軍房或後罩樓,主要供未出閣的女子或女傭居住。

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

北京民居中的磚型

北京平民住房用磚一般多爲整條磚加碎磚尖。什麼叫整條磚呢?這種磚長九寸、寬四寸五、厚寸二。磚的正面正中有一深溝貫穿整個長度,爲什麼要設這條深溝呢,行家人講:爲了抓泥。磚爲深灰色,比現在機制紅磚大而寬,但略薄。除條型磚外,北京房屋建築在不是關鍵部位剛多用碎磚頭或半頭磚。

這些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缺面少角的砝頭瓦塊經過北京泥瓦匠之手,頓時生輝。無論多麼碎小的磚頭瓦塊,在北京泥瓦匠手中都會有用場。我們常見的北京居民小院的山牆、院牆,多爲條磚與碎磚頭砌成。砌這種牆先用條磚砌出四角,中間用碎磚頭與泥塞成,略向裏縮,目的是要在碎破磚頭與泥的外面罩上一層抗風雨雪的白灰膏,一則增加房屋的使用年限,二則美觀大方,三爲省工省料。這種牆一旦完工,在您的面前的這扇牆便是四角整齊如一的青磚,中間則爲雪白的牆體了,讓人們看着十分體面。就有一樣,您得記住,別捅開看。一拆開全是碎磚頭和黃土,兩年以上的磚牆內還有土鱉呢!這種小蟲一動,細細的黃土就像山洞小溪一祥,斷續地流下來。用碎磚頭砌牆表現最好的建築是一進門的影壁,影壁上畫上畫,寫上“平安”或“福”字,影壁前面再墩上幾盆花木,魚缸,夾竹桃,就是孫猴子的火眼金睛,也看不出這繡花枕頭裏的“餡”活啊!

北京人住房中忌諱

如果說:“有錢不住東南房、冬不暖來夏不涼”是老北京人選擇住房的條件外,那麼還有更讓老北京人在住房方面不能接受的,那就是數字和位置及某種特殊的物件在北京居住方面起的作用。

北京人把活人住的院子稱爲陽宅,寓意代表活力和生命力。管已去逝的人存放地點——墳地,稱爲陰宅。陰宅一般都種有松樹、柏樹,象徵着死人的意念永存。此外,種上松柏樹還有水土保持、保護墳冢的作用。當然,人們爲了便於找到自己親人的墳墓而在其旁邊種上樹木,一待長大,數裏之外便可看到自己要祭掃的地方。

與墳地陰宅相反,老北京人從不將松柏樹種進四合院,同樣,即使是結最好吃的桑椹,其樹也不會受到主人的青睞,至於清口爽心的梨,其樹也會拒之於前院、後院。爲什麼呢,大概是“桑”與“喪”,“梨”與“離”諧音罷了。北京人有句俗語:“桑松柏梨槐,不進府王宅”,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北京的宅院裏多種西府海棠、臨潼石榴、春桃棗樹等,真可謂:春可賞花,夏能納涼,秋嚐鮮果,用“春華秋實”來概括北京民宅中的樹木是最恰當不過了。

北京人還忌諱院子裏的地面比衚衕、大街的地面低,原因是一進門就得跳坑,而出門從低向高,如似登山,明顯不吉利。此外,數目字中,單數不吉利,一般人都不能接受。買箱子要買一對,買椅子要買兩把,帽筒要買一對等等。但也有要單數的,那就是北房要單數,或三間,或五間,如果就有四間的地方也要蓋三大間,每邊再蓋半間,美名其曰:“四破五”。至於東西廂房,也多以三間爲準,目的是在院中建築組合裏產生一條中軸線,這條線如似人身上的脊樑,是院落中最重要風水源頭。正因如此,雙數在北京住宅建築方面是不吃香的,所以,北京出現了這麼一句俗語,“四六不成材”。

老北京的門墩

"小小子,坐門墩,哭着喊着要媳婦……"

門墩,又稱門座,門臺, 安置在大門門軸的底部,其作用是承託大門轉軸的底部-下門纂。古時,戰場上常用的兵器底部多有纂,如刀纂、纂、槊纂、矛纂、錘纂等。下門纂因爲承載着一扇門的重量,所以,使用人要求門纂接觸的物件要有一定的硬度。普通的人家多用木製,爲使用的長久和轉動的靈活,人們常常在門纂的轉動處加些油,以促其靈活。一則輕鬆無聲響,二則門纂軸處不易腐蝕。

稍微講究一點的大門,將門纂下面的石頭向外,向後加長。從形狀上看,有做長方形的如似人們睡覺用的枕頭,人們稱這種門墩也叫門枕。如將外面做成鼓形,人們稱之爲門鼓。總的來說,北京人還是總稱它們爲門墩。每到夏天,外面一片火熱,而門道里十分涼快,過堂風使得人們愛在石鼓旁聊天。小孩子怕熱,婦女便抱着孩子在門墩旁涼快或等家人回來。閒來無事,便有了本文一開始的那首兒歌。

因爲門鼓和門枕都有幾個較大的面,人們爲了美化和欣賞,便在上面雕刻出各種圖案。常見的有萬字紋,也有的刻出吉祥圖案。如,雙獅戲水。豹腳紋、榮華富貴、如意頭、竹梅雙喜、竹報平安、雲頭、回紋、八卦圖和太極圖等。

北京民宅中的門枕上刻的石獸以石獅居多,幾乎每座中小四合院前都有。儘管在 ""期間被砸壞了許多,但是,北京的門墩太多了,所以現在在北京市區的大小衚衕都能看到完好的門枕,看到刻得極爲精細的石獅子。爲什麼要在門前刻石獅子呢?獅子爲獸中之王,所以,門枕上刻石獅也顯示出房宅主人的地位。石獅的刻工工藝極高,雄獅、雌獅各具特色,或繡球、或幼獅、或蹲、或坐、或仰、或臥、姿態各異,各有千秋而惹人喜愛。

門枕與門鼓上面的圖案取決於整個房宅的設計,因爲門枕與門鼓是北京民宅大門系列中不可缺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雕刻門枕上面的圖案時,要考慮作品與大門的闊與窄,與影壁、門洞、垂花門、月亮門、門簪的整體組合,只有將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顯示出建築與主人地位的融合,甚至連主人的特點和喜好都表示得淋漓盡致。俗語說得好, "門如其人",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老北京的門神

全國各地民宅多有門神,北京作爲首善文化之區則爲更甚。門神是我國,也是北京市民俗中最多信仰的神祗之一,其歷史之久,流傳之廣,種類之多在民間諸神中是最爲突出的。僅將北京舊時傲立於千家萬戶大門上的門神書錄於後。

一、捉鬼門神 門神多爲神荼和鬱壘,金雞和老虎。傳說桃鬱都山有大桃樹,盤屈3000裏。上有金雞,下有二神,一名鬱,一名壘,並執葦索,伺不祥之鬼,禽奇之屬。乃將旦,日照金雞,雞則大鳴。於是天下衆雞悉從而鳴,金雞飛下,食諸惡鬼,鬼畏懼金雞,皆走之,天下遂安。更有說者,鬱壘二神捉到鬼後,縛以葦索,執以飴虎。北京人舊時在臘月二十三日後,便貼門神、飾桃人、垂葦索、畫虎於門上,門左右置 二燈,象徵虎眼,以祛不祥、鎮邪驅鬼。

二、祈福門神 這種門神並非門戶的保護者,專爲祈福而用,中心人物爲賜福天官。也有劉海戲金蟾,招財童子小財神。供奉、張貼者的家庭多爲商界人物,希望從祈福門神那兒得到功名利祿、爵鹿蝠喜、寶馬瓶鞍、皆取其各、以迎祥祉。

三、 道界門神 北京民宅多不張貼,但在京道觀中有之,山門兩大神,左爲青龍孟章神君,右爲白虎監兵神君。

四、 武將門神 武將門神通常貼在臨街的大門上,爲了鎮住惡魔或災星從大門外進入,故所供的門神多手持兵器。如:刀劍戟、斧鉞鉤叉、鞭鐗錘爪、鐺棍槊棒、柺子、流星等。北京居民院門口的武將門神多爲唐代名將秦瓊與尉遲恭。秦瓊又名秦叔寶,山東歷城人,武藝高強,人稱:賽專諸,似孟嘗,神拳太保,雙鐗大將,鐗打山東六府,馬踏黃河兩岸。尉遲恭,隋唐大將,武藝高強,日佔三城,夜奪八寨,功累封鄂國公。秦、尉遲二將幫助李世民打下天下建立大唐後,被封爲開國元勳爲什麼會充當民間的門神呢?《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唐太宗李世民早年降瓦崗、掃竇建德、鎮杜伏威等起義軍,其間殺人無數。既位後,身體極差,夜間夢寐不寧,多做惡夢,常見崇魔在寢殿內外拋磚扔瓦,鬼魅呼叫,使前後殿宇,36宮,72院夜無寧靜,李世民懼之,告訴羣臣,然宮內殿外上下都全然不知,僅唐太宗李世民一君有感而日夜恐懼。月餘後,太宗終受不住惡鬼的折磨,召衆將羣臣商議。衆將提出讓元帥秦瓊與大將軍尉遲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衛門於宮門兩旁。是夜,果然無事,太宗和朝廷上下文武齊聲喝彩。然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瓊,尉遲恭二將日夜辛勞,便讓宮中畫匠繪製二將之戎裝像,怒目發威,手持鞭鐗,懸掛於宮門兩旁。此後邪崇全消。後世沿襲此法,遂將二將永做門神而使他們在民間得以成爲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威望最高、普及性最強、皆愛的門神,至今長盛不衰。

秦瓊與尉遲恭二門神的神像在北京的民宅中,其樣式也最多,有坐式、有立式、有披袍式、有貫甲式、有步戰、有騎馬、有舞單鞭雙鐗、有執金爪,但絕無手持弓箭之象。持弓箭的門神只有大唐開國元勳神箭手謝映登和金蘭之友溫侯後裔王伯當二神像。宗末明初,又出現梁山伯好漢小溫侯呂方和賽仁貴郭盛。

因爲門聯與門神都貼在門之左右,於是在秦瓊與尉遲恭兩位門神的左右,添上了一副對聯: "昔爲開國將,今作鎮宅神",因以歌頌這對大唐開國元勳和人們喜愛供奉的門神。

明清至期間的武將門神在全國各地各有不同,和北京民居中的門神在人物上是有區別的。如河南人所供奉的門神爲三國時期蜀國的趙雲和馬超。河北人供奉的門神是馬超,馬岱哥倆,冀西北則供奉薛仁貴和蓋蘇。陝西人供奉孫臏和龐涓,黃三太和楊香武。而漢中一帶張貼的多是孟良,焦贊這兩條莽漢子。

北京民居中供奉的除秦瓊,尉遲恭外,還有《水滸傳》裏的解珍、解寶、呂方、郭盛。因爲北京的院落較大,佔地面積往往延至後面的衚衕。所以,在北京的住宅裏,還有一種專貼在後門的門神。不過北京民居的後門門神只貼一位,爲什麼呢?因爲後門一般多爲單扇門。貼誰呢?多爲捉鬼神鍾馗和大唐丞相魏徵。鍾馗是捉鬼神,可謂人人皆知,而魏徵之所以成爲後門門神也有文字記載。小說《西遊記》 中說:唐丞相魏徵斬了涇河老龍王之後,老龍王的鬼魂自覺委屈,便每夜進入內宮找唐太宗李世民索命。無奈宮門外有秦瓊,尉遲恭二將把守,老龍王冤魂自不敢從雙鐗雙鞭下走過,便轉至皇宮的後宰門,砸磚碎瓦。由於秦瓊和尉遲恭已在前門,故丞相魏徵只好親自持誅龍寶劍夜守後宰門,時間一長,老龍王的冤魂漸漸地衰落下去,魏徵手中那把誅龍寶劍便不再呈高揚之狀而垂立一側了。魏徵在隋唐演義中本是一文臣,最早在潞城縣二賢莊三清觀內當道長,後被民間奉爲門神後,其像也仗劍怒目,一派英武氣概。

因爲北京是座古老的城市和元

北京四合院第一進的抄手遊廊是實體牆還是縷空的

實體牆。北京四合院第一進的抄手遊廊是中國傳統建築中走廊的一種常用形式牆。該牆是在古代流傳下來的,在古代是沒有鏤空牆的,因此北京四合院第一進的抄手遊廊是實體牆,用戶可以在北京四合院中看到。

珠海普陀寺一進二進三近分別是什麼?很急很急,求幫忙,謝謝

一進二進三近

這個古代院落的結構的。

1、 一進院落

一進院落又稱基本型院落,這是一種由四面或三面房子圍合組成的四合院或三合院。這種院落的特點是有正房(北房),一般爲三間,正房兩側各有一間耳房,成爲三正兩耳,共五間。如果院落窄小,僅有四間房的寬度時,三間正房的兩側可以各置半間耳房,呈“四破五”的格局。正房南面兩側爲東西廂房,各三間,與正房成“品”字形排列。正房對面是南房,又稱倒座房,間數與正房相同。這樣由四面房子圍合起來形成的院落叫四合院。如果沒有南房,則稱三合院。

這種一進院落的小型住宅,宅門開在東南方向。若是四合院時,宅門一般採取門廡式,佔據倒座房東頭的一間或半間。進門後迎面是鑲砌在東廂房南山牆上的座山影壁(照壁)。向西透過屏門便可進入內院。如果南面沒有倒座房而僅有院牆時,則在東南方位做牆垣式門(又稱隨牆門、小門樓)。這種典型的一進院落,是北京四合院的基本單元。

2、 二進院落

二進院落是在一進院落的基礎上,沿縱向擴展而形成的。四合院由一進院擴展爲二進院時,通常是在東西廂房的南山牆之間加障牆(又稱隔牆),將院落劃分爲內外兩重。障牆合攏處設二門,以供出入。二進院落屬小型四合院,佔地面積一般較小,東西寬度不過十五六米,南北深不過二三十米。這樣的小院沒有抄手遊廊,二門多采用屏門的形式,既很美觀,也很經濟。在二進院落的四合院中,也有規模較大、格局比較講究的。它與上述小型的二進院落相比,主要差別在佔地寬窄的不同。佔地較寬的二進院落(寬22米左右,進深30米左右),北房可以排出七間,即正房三間,兩側耳房各兩間,成爲三正四耳。這種四合院正房、廂房都可設外廊,外廊之間由抄手遊廊連接。如果院落的縱深方向有餘量,還可以在東西廂房南側各設一間廂耳房,分隔內外院的障牆設在廂耳房南山牆一線。抄手遊廊由廂房南側接轉,沿障牆內側延伸並交於二門。二門採用四柱垂花門形式,與兩側遊廊相接。這樣,由正房、廂房的外廊、抄手遊廊和垂花門共同構成內院的環形通道,這是一條可以避雨雪的交通系統。

這種有抄手遊廊的垂花門的四合院,已不是一般平民百姓居住的小型住宅,而是具有一定規模、相當講究的宅院了。

3、 三進院落

三進院落是在二進院落的基礎上再向縱深發展而形成的。一般是在正房的後面加一排後罩房,後罩房與正房形成狹長的後院落。後院與中院之間透過正房東耳房盡端的通道來溝通,主人可以經過這種通道進入後院。這種在正房後面加一排後罩房的佈局,被認爲是比較理想的三進院佈局,被人們稱爲“典型”的或“標準”的四合院,三重院落的四合院屬中型住宅,已經具有相當規模了。

北京的傳統文化

1、四合院,中國傳統合院式建築,其格局爲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

2、衚衕,爲保護古都風貌,維護傳統特色,北京城區劃定了二十餘條衚衕爲歷史文化保護區,像南鑼鼓巷、西四北一條至八條等就被定爲四合院平房保護區。

3、京劇,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透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4、木偶戲

木偶戲是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普遍的觀點是:"源於漢,興於唐"。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代則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5、捏麪人

捏麪人也稱麪塑是一種製作簡單但藝術性很高的傳統民間工藝品。中國的麪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捏面藝人根據所需隨手取材,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髮飾和衣裳,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北京四合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北京胡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京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木偶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捏麪人

古代建築提問

每個朝代都不盡相同的,就拿四合院做版本吧

暖房是地下設坑道燒火取暖的房子

四合院面積大時,要建跨院

跨院一般是家廟、祠堂(家庭祭祀的地方)。

家族繁盛時,便於分宅居住。

來客居住。

學館、廚房、庫房、花園等其他用途。

古代的客廳叫做“堂屋”

中間的正房是給長輩住的,耳房是小輩人住的,有地位的差別。現在,正房用來居住,耳房用來放東西。

北京的四合院分大、中、小三種規格。大四合院的正房是前廊後廈,後有罩房。東西廂房南邊的花牆子中間有一座垂花門,門內是四扇木屏風,東西廂房都有抄手遊廊,與垂花門相通。正房與廂房之間,有圓月亮門兒,可以穿行。外院,東西各有一道花牆,中間是月亮門兒,四扇綠油漆的木屏風,紅斗方字,東邊的是“動壁圖書”,西邊的是“西園翰墨”。可以從這個門兒到跨院去,南房有穿山遊廊。如此佈局,形成了東西南北互相連通的幾個院落。過去能住大四合院的多爲皇親國戚,或者是有相當身份的。解放後,這種院子有的成爲領導人的住處,有的是單位的辦公用房或宿舍。中四合院一般是正房五間或七間,屋裏有木隔斷或落地罩,也有的正房和廂房帶廊子。五間的是三間正房兩間耳房,耳房單開門。七間的,在正房和耳房之間,有兩個與正房相通的套間兒。東西廂房各三間,廂房和耳房之間,有過道兒,可通後院。東西廂房的南邊,有一道院牆,把院子隔成裏外院。院牆的正中間有月亮門兒,月亮門兒的後邊,立一個影壁。外院,東西各有鹿頂一間或兩間。鹿頂的房子比廂房稍小一些,用做廚房或是僕人們住。南房七間的格局,盡東頭兒的一間是大門洞兒,大門西邊的一間是門房兒,房門開在大門洞的西山牆。盡西頭兒的一間做車房或是做旁門。中四合院多爲一般的,或者有一定財力的文化人及做買賣的商人。解放後,北京大部分居民住這種房子,逐漸成爲大雜院。小四合院佈局簡單,一般是北房三間,分成一明兩暗或是兩明一暗。東西廂房各兩間,南房三間,都是臥磚到頂、起脊的瓦房,清水脊的門樓兒,兩扇對着關的街門,各有一個小鐵環兒,用來敲門。也有的小四合院是棋盤心的,或是仰瓦灰梗兒的。一家兒兩三輩兒人,住小四合院,獨門獨院,非常合適。解放後,一部分小四合院依然延續獨門獨院的格局,大部分成爲有三、四戶人家居住的小雜院。

大四合是府邸、官衙用房

大四合院習慣上稱作“大宅門”,房屋設定可爲5南5北、7南7北,甚至還有9間或者11間大正房,一般是複式四合院,即由多個四合院向縱深相連而成。院落極多,有前院、後院、東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書房院、圍房院、馬號、一進、二進、三進……等等。院內均有抄手遊廊連接各處,佔地面積極大。 如果可供建築的地面狹小,或者經濟能力無法承受的話,四合院又可改蓋爲三合院,不建南房。

參考資料:http://ke.baidu.com/view/13973.htm?fr=ala0_1

什麼是廂房?東廂房和西廂房各是做什麼用的?

廂房:在正房前面兩傍的房屋。

在舊時的四合院裏,北房是正房住主人,並且不是正北,主人的臥室在正北偏東的位置,正北是主人的起居室,也就是客廳的意思,兩間屋子是連着的。東廂房是主人的兒子的房間,

地勢比北房略偏低,西廂房是女兒的房間(例:《西廂記》中鶯鶯待月西廂下),地勢又比東廂房略低。南面是下人住的房子,地勢最低。以此來說明在家中的地位。 女兒出嫁後,西廂房用來住客人。

四合院是以正房、東西廂房圍繞中間庭院形成平面佈局的中國傳統住宅統稱。四合院在中國民居中歷史最悠久,分佈最廣泛,是中國民居形式的典型。

擴展資料

可以從這個門兒到跨院去,南房有穿山遊廊。如此佈局,形成了東西南北互相連通的幾個院落。過去能住大四合院的多爲皇親國戚,或者是有相當身份的。解放後,這種院子有的成爲領導人的住處,有的是單位的辦公用房或宿舍。中四合院一般是正房五間或七間,屋裏有木隔斷或落地罩,也有的正房和廂房帶廊子。五間的是三間正房兩間耳房,耳房單開門。

七間的,在正房和耳房之間,有兩個與正房相通的套間兒。東西廂房各三間,廂房和耳房之間,有過道兒,可通後院。東西廂房的南邊,有一道院牆,把院子隔成裏外院。院牆的正中間有月亮門兒,月亮門兒的後邊,立一個影壁。外院,東西各有鹿頂一間或兩間。

鹿頂的房子比廂房稍小一些,用做廚房或是僕人們住。南房七間的格局,盡東頭兒的一間是大門洞兒,大門西邊的一間是門房兒,房門開在大門洞的西山牆。盡西頭兒的一間做車房或是做旁門。中四合院多爲一般的,或者有一定財力的文化人及做買賣的商人。

解放後,北京大部分居民住這種房子,逐漸成爲大雜院。小四合院佈局簡單,一般是北房三間,分成一明兩暗或是兩明一暗。東西廂房各兩間,南房三間,都是臥磚到頂、起脊的瓦房,清水脊的門樓兒,兩扇對着關的街門,各有一個小鐵環兒,用來敲門。也有的小四合院是棋盤心的,或是仰瓦灰梗兒的。一家兒兩三輩兒人,住小四合院,獨門獨院,非常合適。解放後,一部分小四合院依然延續獨門獨院的格局,大部分成爲有三、四戶人家居住的小雜院。

參考資料廂房_百度百科 

有關北京四和院的資料

一樓的回答問題不註明出處,維基百科的內容是允許隨便使用的,但是轉載必須著名來源,否則便是侵權,作爲該條目的參與者之一,對一樓的侵權行爲表示!

看這個條目,點連結進去可以看到相關的資料圖片

四合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俯瞰四合院

放大

俯瞰四合院

四合院是中國一種傳統民居建築形式,四合院通常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從四面將庭院圍在中間,形成一個院落,因此得名。 四合院通常爲一大家子人提供居所,按照中國的傳統長幼有序, 內外有別,提供了比較隱密的庭院空間。

四合院在中國的華北地區和西北地區建造得較多。北京是四合院最常見也最有特色的一個城市,因此人們提起四合院常常就是指北京四合院。北京城保持了元大都時期的很多街道和建築,其中就包括了四合院。因此可以說,四合院積澱了幾百年來深厚的北京文化。從空中俯瞰北京城,可以看到一片灰瓦的房屋圍着一個四方的院子。院子裏綠蔥蔥的樹木給灰色的房屋做點綴,也給四合院院裏的人們提供了樹蔭。北京的四合院現在已經和北京胡同一起,成爲北京傳統文化和民俗的代表,成爲北京城市的明信片。

四合院的平面格局可大可小。房屋主人可以根據土地面積的大小、家中人數的多少來建造。四合院小到可以只有一進,大可以到三進或四進,還可以建成兩個四合院寬的帶跨院的。從制式上來說,許多王府和寺廟也是按照四合院的佈局進行設計和建造的。

除北京外,中國北方其他地方也以四合院爲主要的民居形式。由於氣候、建築材料、文化傳統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的四合院也有不同的特色。著名的山西平遙的喬家大院就是山西風格的四合院。更廣義地說,黃土高原上由窯洞圍合而成的院落也是四合院的一種。此外,雲貴的“一顆印”和東北的大院與四合院也有相似之處,不過又有着本質的不同。

目錄

[隱藏]

* 1 歷史

* 2 特徵

* 3 概況

o 3.1 門樓

o 3.2 影壁

o 3.3 倒座房

o 3.4 屏門

o 3.5 垂花門

o

o 3.7 廂房

o 3.8 耳房

o 3.9 後罩房

o 3.10 裙房

o 3.11 走廊

o

* 4 結構

o 4.1 花園

* 5 室內陳設

* 6 主要優點

* 7 今天的四合院

o

o 7.2 四合院現狀

o 7.3 四合院的保護

o 7.4 新建四合院

* 8 遊覽四合院

* 9 其它地方的四合院

o 9.1 山陝四合院

o 9.2 四川四合院

* 10 參見

[編輯]

歷史

北京四合院建築規格早在遼代時就已經初步形成,後經金、元、明、清歷代完善,逐漸形成北京特有的建築風格。現在,四合院和衚衕一起被認爲是北京市井文化的象徵。

[編輯]

特徵

與其他省份的四合院一樣,北京四合院的基本結構也是四面住房包圍的庭院,但在很多細節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北京的衚衕大多爲東西走向,因而四合院多爲南北向,這一特點在北京內城尤爲明顯。北京四合院的院落非常寬敞,且比較方正,這一點與山西四合院有着顯著的區別,包圍庭院的四組建築相互,僅僅有轉廊聯繫,這也是北京四合院的特點,此外,門樓、影壁、門墩等建築細部也都有濃郁的北京特色。

[編輯]

概況

所謂四合院,即是一個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爲院,這就是四合院。

正式的四合院,一戶一宅,一宅有一個或幾個院。四合院以中軸線貫穿。北房爲正房。東西兩個方向的房屋爲廂房。南房門向北開,故稱爲“倒座房”。如果一家人經濟狀況好,人口又多,可建前後兩組南北相連的四合院,甚至多至三個或四個四合院。四合院中植花果樹木,以供觀賞。

四合院小者,房間爲13間;一院或二院者,房間爲25間到40間。房屋都是單層。廂房的後牆爲院牆,拐角處再砌磚牆。大四合院從外邊用牆包圍,牆壁高大,不開窗戶,以顯示其隱祕性。

老式中國家庭居住在四合院時,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間爲大客廳(中堂間),長子住東廂,次子住西廂,傭人住倒座房,女兒住後院,互不影響。

老式的北京四合院的設計與施工較容易。所用材料也很簡單,不需要鋼筋和水泥,僅用青磚灰瓦,磚木結合的混合建築,以木結構爲主體標準結構,重量輕。遇到地震,也不易損壞。整體建築色調灰青,給人以十分樸素和舒適的印象。

以北京爲主的周圍地區的四合院,大門通常開在四合院的東南方向,而不與正房相對。

四合院是由許多單體建築組合而成,包括大門,正房,廂房等等。

[編輯]

門樓

門樓又叫街門、宅門,是北京四合院與外界溝通的通道,一般都修築在整個院落的東南側以取“紫氣東來”之意(也有說法是佔據八卦中的巽位)根據主人的地位等級不同四合院的街門分爲王府大門、廣亮大門、金柱大門、蠻子門、如意門、牆垣式門等幾種不同的形制,隨着西洋式建築圓明園的修建,在民間也出現了大量的中西合壁式的門樓,被百姓形象地稱爲“圓明園式”門樓。

王府大門顧名思義是用於王府,通常是三間房開門一間,大門上有門釘。按照不同的等級最多有63顆門釘。廣亮大門和金柱大門都是有官的人家使用。廣亮大門通常站房一間,門設於山柱的位置;金柱大門規格上略小,門設於金柱的位置。蠻子門和如意門是一般人家使用的。蠻子門的門更爲靠前,設於檐柱位置;如意門通常在檐柱的位置砌一堵牆,門很小。如意門上面的門頭通常是磚雕,也有用瓦片堆成鍊形,砂鍋形圖案。

王府大門(大門五間,啓門三,醇王府)

廣亮大門(門框設於中柱位置)

金柱大門(門框前移,設於金柱位置)

蠻子門(門框進一步前移,設於檐柱位置)

如意門(在檐柱位置砌一堵牆,牆上開一小門)

中西合璧門(南鑼鼓巷)

清水脊街門

門樓的屋頂通常鋪瓦有筒瓦和板瓦(又稱仰合瓦)兩種,前者用戶正式場合,後者用於一般人家。屋頂有清水脊和捲棚(又稱元寶脊)等幾種。清水脊通常在兩邊有兩塊向上的瓦,稱爲蠍子尾,鴟尾,朝天笏,在蠍子尾下面有花磚。房檐位於墀頭牆的位置通常裝有博風起到保護墀頭牆的作用,博風也可以由磚雕。

雀替是位於檐柱和檐枋之間的木構件,在力學上有一定的作用,但雀替和三幅雲更多地是官品的象徵。通常只有廣亮大門和金柱大門纔有雀替

門簪是把楹固定在門中門檻上的木結構,大門用四顆門簪,小門用兩顆門簪。門簪露於門外的部分用門簪帽來裝飾,門簪帽一般是帶有曲線的六角形。門簪帽上雕通常刻有跡象的圖樣和文字。

大門的門板有很多種,在門板上的通常還雕刻有門聯,比較講究一些的街門都雕刻有門心,一般比較常見的聯句是“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門上在中間裝有門鈸,用於叩門。

墀頭牆是指山牆突出檐柱以外的部分,墀頭牆上的盤頭(又稱爲戧檐和拔檐)以及如意門的門頭的磚雕都是精美的工藝品。墀頭牆叢上往下是戧檐,兩層拔檐,蓮花墩,貼花等部件。如意門門頭從上往下是欄板和望柱、冰盤檐、梟混、連珠、掛落板等部件。

門墩是指門枕石位於門外部的部分,通常有箱形和抱鼓形兩種,門枕石的內部有一石窩用於插入門樞。門墩是門樓中比較有特色的一個組成部件,通常由須彌座,抱鼓或箱形,以及獸吻或獅子(有說是狻猊)幾部分組成。根據門樓的形制不同門墩的形制也有差異,出現在門墩上的雕刻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文化重要的資料,也是精美的石刻藝術品。

在門旁通常還有上馬石和拴馬樁等設施,有的還有泰山石敢當。

筒瓦及勾頭滴水

仰合瓦

清水脊

清水脊上的蠍子尾和花磚

捲棚又稱元寶脊

雀替

如意門磚雕

山牆內的多子多福磚雕(葡萄)

墀頭牆上的戧檐和兩層拔檐

花籃墊花

博風

門簪

門聯

門鈸(鋪首銜環)

護門鐵

抱鼓形門墩

箱形門墩

六角柱形門墩

獅子門墩

上馬石

[編輯]

影壁

影壁,也稱照壁,是一堵牆,在四合院中通常用於遮擋視線,美化實現和突出大門的作用。在大門外的街道中,正對大門的位置通常修建一個影壁,稱爲外影壁,外影壁可以分的還是非的,從形式上有一字形式,三段形式和八字形式;四合院的大門有時候向後退後幾步在大門左右修建八字牆,稱爲燕翅影壁,撇子影壁。四合院大門內一般也有一個影壁,一般鑲嵌在東廂房盝頂的山牆上,也有規格高一些的院落,採用影壁。

影壁通常是由磚砌成,由座,身,頂三部分組成,座有須彌座,也有簡單的沒有座;

牆身的中心區域稱爲影壁心,通常由45度角斜放的方磚貼砌而成,簡單一點的影壁可能沒有什麼裝飾,但也必須磨磚對縫非常整齊,豪華的影壁通常裝飾有很多吉祥圖樣的磚雕。影壁牆上的磚雕主要有中心區域的和四角,在與屋頂相交的地方也有混梟和連珠。 中心方磚上面一邊雕刻有中心花、岔角在影壁牆的還鑲嵌有福壽字的磚匾或者是帶有吉祥一味的磚雕,

影壁牆的頂一般和屋頂一樣,雖然是磚砌,影壁的頂也用磚雕出椽子,並在上設清水脊或捲棚脊的屋頂。

外影壁

撇子影壁

內影壁

內影壁(須彌座)

內影壁(屋頂形式)

影壁正中精美的磚雕

[編輯]

倒座房

倒座房是整個四合院中最南端的一排房子,因其門窗都向北,採光不好,因此一般作爲客房或者下人居住的房屋。南側的街門、倒座房、北側的垂花門和遊廊共同圍成四合院的前院,前院是主人會客辦公的場所,透過垂花門之後纔是內宅,即四合院的生活區。

在講究的人家,連接內外宅的垂花門內也有一道可以移動的木質影壁,實際就是一道屏風,通常這道屏風是不開啟的,日常進出都是繞過屏風兩側行走,只有當貴客來臨的時候主人才會開啟屏風迎客。

[編輯]

屏門

屏門是進入大門後向左一轉遇到的門。

[編輯]

垂花門

郭沫若故居內的垂花門

放大

郭沫若故居內的垂花門

垂花門又稱二門,開在內外院之間的隔牆上,位於院落的中軸線上。垂花門的外檐柱不是從地上立起的,而是懸在中柱的橫木上,稱爲垂柱,垂柱的下端有一垂珠,通常彩繪爲花瓣的形式,因此稱爲垂花門。垂花門是四合院中裝飾富麗的建築。

垂花門內部與遊廊相接

垂蓮柱

垂花門的屋頂通常是捲棚式,或一殿一卷式,即門外爲清水脊式,門內爲捲棚式。垂花門的門有兩道,一道是在中柱位置上,白天開啓,夜間關閉;另一道是在內檐柱位置上,平時關閉,起到隔絕內院視線的作用稱爲屏門。垂花門進入內院是透過垂花門兩側內檐柱與中柱之間空間進出,通常與抄手遊廊相銜接。

舊時說的大戶人家的閨女“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是指不邁垂花門。

[編輯]

正房

四合院的正房一般三間,大四合院的正房可以爲五至七間,坐北朝南,是一家之主的居所。 的房間稱爲堂屋,三開間的正房堂屋兩側是臥室和書房,正房的特點是冬天太陽能夠照進屋裏,冬暖夏涼。

[編輯]

廂房

東西廂房是子孫門的住房,一般以西廂房爲尊東廂房爲卑,因此在建築上東西廂房的高度有着細微的差別,西廂房略高東廂房略低,但由於差別非常細微因此很難用肉眼看出來。廂房一般也是三間

[編輯]

耳房

正房兩側的兩間房間高度低於堂屋,且佈局頗似人的雙耳,故而被稱作耳房。如果院子狹長,廂房通常也會有耳房,通常是平頂的,因此廂房的耳房被稱爲盝頂。

盝頂上的排水孔

[編輯]

後罩房

後罩房通常是最裏一進院子的,靠近院落邊界的房子,通常主人的女兒居住。

[編輯]

裙房

裙房通常在院子的東側或西側的一排房子。

[編輯]

走廊

四合院裏的走廊是有頂的建築,用於下雨雪時行走。走廊分爲檐廊和遊廊兩種,前者是指正房和廂房前面有頂的走廊,頂通常是屋檐延長出來的;後者是指沿牆的廊(抄手遊廊)和連接正房與廂房的走廊(穿山遊廊)。有的檐廊和抄手遊廊用窗戶封起來,成爲室內環境,稱爲暖廊

檐廊

抄手遊廊

穿山遊廊

爬山廊

暖廊(外)

暖廊(內)

《紅樓夢》中有在林黛玉初進賈府時,有如下描述: “衆婆子步下圍隨至一垂花門前落下。衆小廝退出,衆婆子上來打起轎簾,扶黛玉下轎。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進了垂花門,兩邊是抄手遊廊,當中是穿堂,當地放着一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轉過插屏,小小的三間廳,廳後就是後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樑畫棟,兩邊穿山遊廊廂房,掛着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

[編輯]

庭院

庭院,內宅的院落中有正南北十字形的甬道,老北京的住戶大多會在院子裏栽上樹,除了松樹、柏樹和楊樹等因爲多種在墳地而不能栽種外,其他各種樹木都有種植,過去北京有民諺:“桑松柏梨槐,不進府王宅”說的就是在庭院種樹的禁忌。比較常見的花木有海棠樹、丁香樹、棗樹、石榴樹等。此外民間還有養魚的習俗,多用直徑超過一米的大缸養着各色金魚或種着碗蓮,不僅能夠美化院落還有防火的作用。 除了主要的庭院,往往還會形成一些小的院子,如耳房與廂房之間的院子,倒座房西面的院子等。

多進四合院的基本形制也是如此,只是在正房兩側多了連接各進院落的月亮門或者垂花門。

[編輯]

結構

三進院落的平面圖

放大

三進院落的平面圖

四合院的進深與城市的規劃有關,最大的進深爲兩個衚衕之間的距離,約77米左右。完整的北京四合院分爲前院和後院,後院又叫做內宅,前院由門樓、倒座房和遊廊圍成,連接前後院的一般爲垂花門,一些相對樸素的住宅則用月亮門,一些小四合院則乾脆沒有前院,進了街門直接就是院子。內宅的基本建築單元是由四面房子圍成的院落,每一個這樣的建築單元被稱爲一進院落,小的四合院僅由一進院落組成,而大的四合院常有三進四進甚至跨着旁院,一些比較奢華的院落甚至還有花園和假山。一些比較大的院落在整個院子的最後面,還有專供女眷居住的後罩樓。規格高一些的四合院還設有廁所,這些內設的廁所一般都被安排到西南角,但大多數居民如廁大多在衚衕裏的“官廁”即現在說得公共廁所。

[編輯]

花園

大一些的四合院通常會有花園

[編輯]

室內陳設

中堂

放大

中堂

四合院的正房是一家之主居住的地方,正房的明間(即中間一間),也稱爲中堂。通常在明間正中排放一八仙桌,桌子兩旁設兩把椅子,在牆上掛着一幅畫和兩副條幅,或掛四幅中堂畫。

[編輯]

主要優點

四合院有很多優點,比如庭院給人們帶來的私密空間,走廊給人們一種室內與室外的轉換等等。

[編輯]

今天的四合院

[編輯]

現代生活中的四合院

四合院基本上滿足了過去一家人生活的需要,那時兩進四合院以及更大的四合院通常是官宦和士紳的住所。而今天,一方面,四合院基本上都沒有上下水、暖氣等衛生設施,此外,隨着科技的發展,出現了汽車,空調等設備,原來的四合院很難滿足現代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像四世同堂那樣的大家庭也比較少見,有錢的人家通常願意在交通方便的郊外購置別墅,而不是生活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市區。因此作爲民居的四合院是否還存在價值,也是近代以來,一個爭論的問題。

有人認爲東廂房不好住,因此修建的四合院沒有東廂房,東廂房處爲貫穿南北的走廊。有一些新修建的四合院基本上考慮了車庫的位置,有的還在地下修建兩層結構,包括地下游泳池,有的給檐廊和抄手遊廊裝上玻璃,使走廊變爲室內,在其中行走不受天氣的影響,更爲舒適。

除了一些成爲大雜院的四合院外,一些保留完好的四合院通常成爲公司和組織單位辦公的場所,失去了居住的意義。有的甚至在四合院裏辦起了賓館,如史家衚衕的好園賓館,後圓恩寺的友好賓館等等。

[編輯]

四合院現狀

四合院本來是爲一戶人家設計的。但是因爲衆所周知原因,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文化大以後,隨着四合院原主人被和抄家,以及那個時代的住房壓力,四合院被強佔,或重新分配給多戶人家。由於不適應多戶人家,因此各家在院子裏蓋起了廚房、儲物間等建築,四合院也淪落成了大雜院。

由於四合院不再屬於一戶人家,以及維修不善,造成了北京老城區出現了很多危房。 除了危房的問題,還有老城區基礎設施的陳舊,以及人口增長帶來的住房壓力的問題,北京市開始了危舊房改造(簡稱危改)的工程,把危改和房改結合在一起,引入了房地產商進行商業開發。

四合院裏搭滿了小屋

破舊失修的四合院

依稀可見的垂花門早已失去了當年的光彩

大門內的影壁已經被小屋遮蓋住

大門內安裝的電錶

廣亮大門外又安裝了鐵柵欄

除此以外,加密路網、拓寬道路、增建綠地等工程,都在擠壓着四合院的生存空間。從此,四合院開始成片成片地被拆毀,即使儲存下來的四合院,也在高樓大廈四面的圍合之中,成爲現代化城市中的孤島。

[編輯]

四合院的保護

目前,傳統的四合院正在以加速度消失,因此一些文化人士奔走疾呼希望能夠保留下這些重要的文化遺產,目前已經有一批四合院被列爲文物保護單位:

* 西城區西交民巷87號

* 北新華街112號

* 西城區西四北大街六條23號

* 西城區西四北三條11號

* 西城區西四北三條19號

* 西城區前公用衚衕15號

* 東城區東四六條63—65號

* 東城區禮士衚衕129號

* 東城區內務部街11號

* 東城區後圓恩寺衚衕7號

* 東城區國祥衚衕2號

* 東城區方家衚衕15號

* 東城區府學衚衕36號(包括交道口南大街小136號)

* 崇文區新開路20號等。

此外列入北京市和各區縣級的保護院落還有很多,但是迫於地產開發商的壓力,並沒有公佈這些保護院落的名單,以至於很多有着極高保護價值的院落已經消失在開發商的推土機下。

許多四合院被以遷建的名義拆毀,如孟端衚衕45號的果郡王府。

[編輯]

新建四合院

隨着老城區保護的開展,又新建了許多四合院,這些四合院有的採用水泥結構,有的還採用仿古的木結構,但是由於施工工藝的失傳,新建的四合院在制式和工藝上已經大失水準。

[編輯]

遊覽四合院

遊覽北京的衚衕和四合院已經成爲北京旅遊的一個獨具特色的內容之一。但是絕大多數四合院都是宿舍和單位,謝絕參觀,一些開放的名人故居成爲了解四合院的主要途徑。

* 茅盾故居,位於交道口後圓恩寺衚衕13號。

* 魯迅故居,位於阜成門內西三條21號魯迅紀念館院內。

* 老舍故居,位於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衚衕19號。

* 郭沫若故居,位於什剎海前海西街。

[編輯]

其它地方的四合院

[編輯]

山陝四合院

[編輯]

四川四合院

[編輯]

參見

* 三合院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5%9B%9B%E5%90%88%E9%99%A2"

Category: 四合院

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圖是怎樣的?

見賈母:敕造寧國府大門→榮國府(從西角門進)→垂花門→(進門,拜見賈母、見過邢夫人、王夫人、李紈)→(大家送至)穿堂前→ 垂花門(與邢夫人一起去見賈赦)見賈赦:出西角門→出榮國府正門進寧國府→入一黑油大門中(即東角門)→ 至儀門前→賈赦院內見賈政:出東角門→過榮國府正門→西角門(進入榮國府)→過東西穿堂 ,向南大廳之後, 儀門內大院落→賈政院內 見鳳姐:從後房門由後廊往西出了角門(與王夫人一起) →鳳姐院內再見賈母:穿過東西穿堂→賈母后院→從後房門進入賈母院內

檢視全部5個回答

相關問題全部

林黛玉進賈府路線圖

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 1、見賈母:敕造寧國府大門→榮國府從西角門進→垂花門→進門,拜見賈母、見過邢夫人、王夫人、李紈→大家送至穿堂前→ 垂花門。 2、與邢夫人一起去見賈赦見賈赦:出西角門→出榮國府正門進寧國府→入一黑油大門中→ 至儀門前→賈赦院內。 3、見賈政:出東角門→過榮國府正門→西角門進入榮國府→過東西穿堂 ,向南大廳之後, 儀門內大院落→賈政院內 4、見鳳姐:從後房門由後廊往西出了角門與王夫人一起→鳳姐院內再見賈母:穿過東西穿堂→賈母后院→從後房門進入賈母院內。 擴展資料: 黛玉進入賈府,透過她一路目中所見,耳中所聞,不僅詳盡描寫了榮寧二府的格局佈置,亦即人物的活動環境。 而且第一次生動刻畫了賈母、賈氏三姐妹、鳳姐、邢王二夫人、寶玉和黛玉等好幾個主要人物。如果說第二回演說榮府僅僅只是透過冷子興的口頭敘述。 使讀者對榮寧二府的主要成員及其相互關係有一個大概的瞭解,那麼這一回則是透過具體生動的描寫,使幾個主要人物以各自不同的聲音笑貌,栩栩如生地走到了讀者的面前。 因此可以說這方是正文起頭處,此後筆墨與前兩回不同。作者透過記敘林黛玉初進賈府的見聞感受,展現了封建大家族賈府的富貴豪華。 生動地描寫了賈府這一鐘鳴鼎食之家,詩書簪纓之族的奢侈生活,初步揭示了《紅樓夢》中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賈母等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林黛玉進賈府

18 瀏覽161012019-06-22

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圖是怎樣的?

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圖: 1、見賈母:敕造寧國府大門→榮國府從西角門進→垂花門→進門,拜見賈母、見過邢夫人、王夫人、李紈→大家送至穿堂前→ 垂花門。 2、與邢夫人一起去見賈赦見賈赦:出西角門→出榮國府正門進寧國府→入一黑油大門中→ 至儀門前→賈赦院內。 3、見賈政:出東角門→過榮國府正門→西角門進入榮國府→過東西穿堂 ,向南大廳之後, 儀門內大院落→賈政院內 4、見鳳姐:從後房門由後廊往西出了角門與王夫人一起→鳳姐院內再見賈母:穿過東西穿堂→賈母后院→從後房門進入賈母院內。 擴展資料: 黛玉進府按照封建貴族家庭的禮規,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長輩。同輩姊妹也都要見見面。作者選擇這個機會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場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 黛玉進入賈府,透過她一路目中所見,耳中所聞,不僅詳盡描寫了榮寧二府的格局佈置,亦即人物的活動環境。 而且第一次生動刻畫了賈母、賈氏三姐妹、鳳姐、邢夫人、寶玉和黛玉等好幾個主要人物,因此可以說這方是正文起頭處,此後筆墨與前兩回不同。 從藝術結構來看,此回情節的設計同樣體現了作者的匠心。如果說第二回“演說榮府”僅僅只是透過冷子興的口頭敘述。 使讀者對榮寧二府的主要成員及其相互關係有一個大概的瞭解,那麼此回則是透過具體生動的藝術描寫,使幾個主要人物以各自不同的聲音笑貌,栩栩如生地走到了讀者的面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林黛玉進賈府

47 瀏覽19652019-06-26

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圖

瀏覽115482020-03-31

誰有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圖啊? 要圖!!

林黛玉進賈府順序 :“棄舟登岸”後由東向西先後經過“寧國府”—“榮國府”—“西邊角門”—“一射之地”—“垂花門”—“抄手遊廊”—“穿堂”—“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三間廳”—“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 擴展資料: 賈府環境: 1、宏偉的外觀: 處於繁華街市、阜盛人煙之中的賈府建築,在林黛玉的眼中,僅就外觀,就突出地感覺到它“大”:門前蹲着兩個大石獅子;門是三間獸頭大門;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寫着五個大字。幾個“大”字不但表現了賈府建築的宏偉富麗,而且也暗示了賈府顯赫高貴的社會地位。 2、講究的佈局: 賈府建築的佈局十分講究,比如賈母所住的正房大院,就設定了一個垂花門、兩邊抄手遊廊和一個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空堂做掩映,既莊嚴肅穆,又表現出豪門貴族氣派。就是賈赦的住處,雖不似賈母正房那樣,卻也有儀門和廂廡遊廊作映襯。至於“榮禧堂”的五間大正房,被儀門、耳房、穿堂、甬道簇擁着,更是軒昂壯麗。 3、華貴的陳設: 賈府華貴陳設,無論是匾的質地花紋,匾上大字的規格,還是匾上的題字與印璽,都顯示着主人的社會地位;室內陳設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綠古銅鼎、待漏隨朝墨龍大畫、金屏彝、玻璃盒、楠木交椅以及鑲着鏨銀字跡的烏木對聯,都說明了主人的富貴豪華。

2 瀏覽155832019-08-07

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

林黛玉進賈府【課文情節介紹】第一部分(開端)林黛玉到榮國府。第二部分(發展)透過林黛玉所見所聞,介紹賈府環境和人物。第三部分(結尾)安排林黛玉住處。課文以林黛玉行徑爲線索展開故事情節。林黛玉在什麼景況下進賈府?那女學生黛玉,身體方愈,原不忍棄父而往,無奈他外祖母致意務去,且兼如海說:“汝父年將半百,再無續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極小,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減我顧盼之憂,何反雲不往?”黛玉聽了,方灑淚拜別,隨了奶孃及榮府幾個老婦人登舟而去。林黛玉在什麼景況下進賈府?12歲,母親過世,原爲鐘鼎之家、書香之族,現在家道中落【典型環境】根據林黛玉的行進路線及其所見所聞,你看到一個什麼樣的典型環境?試加分析。1.賈府地處街市繁華人煙阜盛之處,黛玉來到門前看到了什麼情況?•“門前蹲着兩個大獅子”•“三間獸頭大門”•匾上書寫着“敕造寧國府”豪華、氣派2.黛玉進入賈府到賈母處,她看到了什麼?從榮府西角門進去,轉至垂花門,過穿堂,繞插屏,再經三間過廳,後面方是賈母居住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樑畫棟,兩邊穿山遊廊廂房,掛着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正門卻不開、卻不進正門轎伕、小廝、婆子、丫頭奢華、森嚴3.黛玉去拜見二舅舅時又看到什麼?書賜榮國公賈源對聯東安郡王題字正內室——東房門——東廊三間小正房承蒙皇恩

瀏覽77482020-03-17

1評論

002222妮妮1

怎麼有一些地點沒有?

評論兩句1803

傳統居住民宅有哪些?

民居,是人們爲生活和生產之便利而建造的居住和休養場所。民居選址、立基、構架、室內外裝飾擺設都是從當地的民族習俗和民族文化出發,用設計構建出各式各樣的建築。民居的一磚一瓦、一樑一窗全都滲透着各民族深厚的文化風彩。形態各異的居住環境形成了不同風情的人文精神,繪製成一幅幅綺麗多彩的華夏民居風貌。家居建築,融合了民族的審美意識、思想情趣、社會風俗、宗法觀念等,不論是繁華都市的深宅大院還是江南水鄉的市井集鎮或山莊村寨的石砌碉樓或林海環抱的木樓竹屋,無不洋溢着凝重、崇高、壯美的生活氣息,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人們的文化涵養和審美情趣。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遼代時期,四合院就已經初步成形。經金、元,至明、清,逐漸完善,最終成爲北京最具特色的居住形式。現存的四合院,以清代的遺留爲多。由於建造的時間和規劃不同,內城和外城的衚衕裏的房屋建築也不同。雖然在房屋建築的基本格局上都是四合院,但內城和外城的四合院卻大不相同,內城衚衕中的房舍大都是標準四合院。所謂標準四合院,是由北房、南房及東西廂房四面圍合,用卡子牆把房屋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封閉式院落。老北京人叫四合房。其中廳堂、正房、院子、私塾、書房、遊廊、廚房,一應俱全。大戶人家甚至有園林和馬車房,關上大門,自成天地。四合院的精髓在於“合”字。中心有個庭院,作爲往來、採光、通風的用途。

四合院的樣式古樸大方,莊重典雅,佈局講究,環境幽靜。“高臺階紅門樓,青磚灰瓦博風頭",屋脊高高翹起的馬尾脊、屋檐下油漆彩繪的山水煙雲,磨磚對縫的牆面,玲瓏精巧的花園,無不滲透着中國民居的古貌神韻。

正規的北京四合院一般以東西向的衚衕而坐北朝南,中軸對稱,左右平衡,對內向心,對外封閉,方方正正。四合院無論大小,都是四面房屋合成一個庭院。只有一個院落的稱一進四合院,兩個院落的稱兩進四合院,三個院落叫三進四合院,由此類推,北京四合院可多達八進、九進院落,真可謂深宅大院。

因爲建築面積的大小和方位的不同,從空間組合來說有大四合院、中四合院、小四合院之分。

大四合院建築雄偉,房屋高大,院落重疊,前廊後廈,抄手遊廊,垂花門,影壁,隔斷都特別講究,院內有院,院外有園,院園相通,爲大型住宅建築,多爲官宦人家。

正房是前廊後廈,後邊有罩房。東西廂房南邊的花牆子中間有一座垂花門,門內是四扇木屏風。東西廂房都有抄手遊廊,與垂花門相通。有的花牆子在垂花門兩旁,鑲上兩三個漏窗。正房與廂房之間,有圓月亮門兒,可以從過道到後院去,有的有過廳,可以穿行。外院東西各有一道花牆,中間是月亮門兒,四扇綠油漆的木屏風,紅斗方字,東邊的是“東壁圖書”,西邊的是“西園翰墨”。可以從這個門兒到跨院去。南房有穿山遊廊,是在山牆開門接起來的走廊。這樣佈局,形成了東西南北互相連通的幾個院落。清代府制,因封爵等級不同,所居府第的規制也有差別,公侯以下至三品官,房屋基高二尺,門柱飾黝堊,中樑飾金,旁繪五朵雜花,公門鐵釘,縱橫皆七。侯以下遞減。北京最典型的大四合院是清朝時的那王府和恭王府等幾個,壯觀氣派,還帶花園。在四合院中植花果樹木,以供觀賞。

一般中等有錢人家居住中四合院。中四合院一般是正房五間或七間,屋裏有木隔斷或落地罩,有的正房和廂房帶廊子。五間的是三間正房兩間耳房,耳房是單開門,所謂“三正兩耳”。七間的,在正房和耳房之間,有兩個與正房相連的套間兒。東西廂房各三間,廂房和耳房之間有個過道,可以通後院。東西廂房的南邊有一道院牆,把院子隔成裏外院。裏外院都是磚地,雨過天睛後,院子不存水。院牆的正中間有一個月亮門。爲了不讓外院兒的人一眼就看見裏院,就在月亮門的後邊立一堵磚砌的或木製的影壁。有的在院裏擺幾盆花,擺個大魚缸。夏天支搭天棚,在院裏乘涼。外院東西各有鹿頂一間或兩間。鹿頂的房子比廂房要小一點,用做廚房或是僕人們住。南房七間的格局,盡東頭兒的一間是大門洞兒,大門西邊的一間是門房兒,房門開在大門洞的西山牆;盡西頭兒的一間做車房或是做旁門。

普通人家居住小四合院。小四合院佈局比較簡單,一般是北房三間,大多都用隔斷分成一明兩暗或兩明一暗。東西廂房各兩間,南房三間,其中最東面的一間開作門洞。大門多是起脊門樓。院內都有青磚墁的甬道與各屋相通。老北京人一家兩三輩人多住這樣的小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重視綠化,院內種樹種花,確是花木繁茂,幽雅宜人。老北京愛種的花有丁香、海棠、榆葉梅、山桃花等。樹多是棗樹、槐樹。花草除栽種外,還可盆栽、水養。盆栽花木最普遍的是石榴樹、夾竹桃、金桂、銀桂、杜鵑、梔子等,種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至於階前花圃中的草茉莉、鳳仙花、牽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

北京四合院屬磚木結構建築,不用鋼筋與水泥,青磚灰瓦,磚木結合,混合建築。以木構爲主體標準結構,重量輕,以防震。整體建築色調灰青,給人以十分樸素莊重的印象。

四合院的配套設施

四合院的大門大多佔一間房的面積,其零配件相當複雜,僅營造名稱就有門樓、門洞、大門、門框、腰枋、塞餘板、走馬板、門枕、連檻、門檻、門簪、大邊、抹頭、穿帶、門心板、門鈸、插關、獸面、門釘、門聯等。大門一般是黑色大門,可加紅油黑字的對聯。進了大門還有垂花門、月亮門等。垂花門是四合院內最華麗的裝飾門,稱“垂花”,作用是分隔裏外院,門外是客廳、門房、車房馬號等“外宅”,門內是用於起居的臥室“內宅”。

烘雲托月的影壁是北京四合院與大門配套的建築。四合院常見的影壁有三種,第一種建在大門內側,呈一字形叫做一字影壁。這種影壁較普遍。第二種是位於大門外面的影壁。這種影壁坐落在衚衕對面,正對宅門,一般有兩種形狀,平面呈“一”字形的,叫一字影壁;平面呈“冖”

形的,叫雁翅影壁。這兩種影壁或獨自立於對面宅院牆壁之外,或倚砌於對面宅院牆壁,主要用於擋住對面房屋和不太整齊的房角檐頭,讓從大門外出的人有整齊美觀的感覺。還有一種影壁,位於大門的東西兩側,平面呈“八”字形,稱做“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做這種反八字影壁時,大門要向裏退進2—4米,在門前形成一個小空間,用作進出大門的緩衝之地。在反八字影壁的烘托陪襯下,宅門顯得更加深邃、寬闊、富麗。

四合院的雕飾圖案以各種吉祥圖案爲主,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福壽雙全”,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四季平安”,還有“子孫萬代”、“歲寒三友”、“玉棠富貴”、“福祿壽喜"等,顯示了老北京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隨着時代的進步,古老的北京四合院逐步被更方便的單元住宅樓所取代。

客家土樓

客家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山村民居建築,是我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它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等特點傲立於世界民居建築藝術之林。

相傳西晉末年,由於中原戰爭不斷,黃河流域的一部分漢人爲了躲避戰亂而渡江南遷,至南宋時歷時千年,輾轉萬里,來到現江西、福建及廣東北部。爲區別於當地原有居民,被稱爲“客家”。“客家”一詞,就是相對“土著"來說的。爲了生存與發展,客家人一方面披荊斬棘,開荒屯田,一方面建築遮風擋雨的棲身之所。在當時的條件下,家族聚居是防禦自然界和人爲的各種侵害的一致要求和必然結果。舉族遷徙的客家人就地取材,運用中原古代的建築技術,仿照軍事用途的城堡,創造了一個偉大的建築奇蹟——客家土樓。

土樓大多呈方形或圓形,主要分佈在福建永定。全縣有圓樓360座,方樓4000餘座。特別是奇特的圓形土樓最具有客家傳統色彩,最爲震撼人心。

土樓除具有防衛禦敵的作用外,還具有防震、防火、防盜以及通光好等特點。因爲土牆厚度大,隔熱保溫,冬暖夏涼。

土樓用生土爲主要材料,摻上石灰、細沙、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反覆揉、舂壓、夯築而成。土樓一般高三層至五層,一層爲廚房,二層爲倉庫,三層以上爲起居室,可居住200~700人。土樓結構奇特,有圓、方、橢圓、半月、交椅、雨傘、風車、八卦等形狀。它們各具特色,各領,氣勢磅礴,令人震撼。土樓被譽爲“東方文明的一顆璀燦明珠”。

客家土樓一般地處於羣山茫茫的山坳中,形態各異,形體單純,幾何感較強,常爲方形、圓形。另外還有一種屋頂檐口高低錯落多層重疊名爲“五鳳”樓的,其形態變化多樣,結構很複雜。

圓形土樓是客家民居的典範,堪稱天下第一樓。圓樓是客家土樓中最著名的一種。圓樓都是由兩三圈組成,由內到外,環環相套。圓樓外圈高十餘米,四層,有一二百個房間,一層是廚房和餐廳,二層是倉庫,三、四層是臥室;二圈兩層有三五十個房間,一般是客房,中一間是祖堂,是居住在樓內的幾百人婚喪喜慶的公共場所。樓內還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設備。土樓採用當地生土夯築,不需鋼筋水泥,牆的基礎寬達3米,底層牆厚1.5米,向上依次縮小,頂層牆厚也不小於0.9米。而後沿圓形外牆用木板分隔成衆多的小間,其內側爲走廊。其中包括年代最久、環數最多的“承啓樓”,直徑最大的“深遠樓”,直徑最小的“如升樓”。據統計,現存完好的圓形土樓有700多座。

方樓在土樓中最爲普遍。此建物類型的特點,是先夯築一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高大圍牆,再沿此牆擴展該樓其他建築物。而擴建的制式規格普遍是敞開的天井與天井周圍的迴廊。這些相同建造形式的樓層堆積起來,最高甚至可到六層樓。最後使用木製地板與木造棟樑,加上瓦片屋頂,即成爲土樓中最普遍的方樓。據統計,單是永定境內的方樓便有4000多座。目前所知最大的方樓是建於清咸豐元年永定縣高陂鎮的“遺經樓”。

五鳳樓又名大夫第、府第式、宮殿式或筆架樓。五鳳樓名字的由來普遍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說五風樓屋頂檐口多爲無層疊,就像展翅的鳳凰,因此得名;其二是說“五鳳”分別指五種不同顏色的.“鳥”:品、黃、綠、紫和白色。它同時也象徵着東、南、西、北以及中五個方位,因此稱爲“五鳳樓”。不管因何而得名,不可否認的是五鳳樓在客家土樓中最接近中原院落式民居建築。其特色是從外觀看去通常爲三凹兩凸,很像中國古時筆架。並且所有的房子都爲中軸對稱。

五鳳樓有幾種不同的式樣:三廳式的,兩廳加一個邊房式的,三廳兩邊房式的,三廳兩邊房加上後面圍龍的,九廳兩穿堂的。最爲常見的五鳳樓有三個廳堂兩個邊房。後堂和兩邊的房屋通常是兩層的。在樓的前面都有一個半圓狀的水塘,其中水塘的直徑邊靠近土樓與之平行。夾在塘與土樓之間還有一個稱爲“禾堂”的空地,它是客家人用來曬穀物的場所。五鳳樓大多是對着河流而建,很多是坐落在山坡上。使得整個建築羣落由南向北呈階梯式升高。從正面看屋頂展現出層層跌落的效果,氣勢不俗。五鳳樓所在地區禮教興旺,族都盼望子弟經過讀書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鑑於五鳳樓大門口常有匾書“大夫第”三字,表明主人身份顯赫,隱喻主人期望:希願子弟能步步高昇、出人頭地。

除了圓樓、方樓與五鳳樓之外,以形狀分類的土樓尚有凹字形、半圓形、與八卦形等。凹字形土樓主要地處於閩南南靖、詔安。半圓形分佈於平和與永定,而八卦型的土樓則偶見於永定、漳浦、華安、詔安、南靖和中國廣東東部。其中全中國最大的八卦土樓則爲道韻樓。

土樓大王——承啓樓

1986年,中國郵電部發行了一套“中國民居”郵票,其中福建民居就是一座環環相連的土樓,看起來很像一座城堡。這座土樓就是世界聞名的承啓樓。巨大的承啓樓正是藉助這方寸的郵票名揚天下的。

承啓樓處於福州高頭鄉高北村,相傳從明崇禎年間破土動工,至清康熙年間竣工,歷時3代。其規模宏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相傳在建造過程中,凡是夯牆時間都是晴天,直到下牆枋出水後,天才下雨。承啓樓人爲感謝老天眷顧,所以又把承啓樓稱作“天助樓”。“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是對該樓的生動寫照。

承啓樓以它高大、厚重、粗獷、雄偉的建築風格和庭園院落端莊的造型藝術,融於如詩的山鄉神韻,讓無數參觀者歎爲觀止。1981年被收人中國名勝辭典,稱作“土樓王”,與北京天壇、敦煌莫高窟等中國名勝一起大放異彩。臺灣小人國和深圳錦繡中華都有承啓樓模型。

土樓王子——振成樓客家人從中原遷居而來,受中華傳統文化思想影響極深,他們深知八卦自古以來是人們用以排兵佈陣,抵禦敵人的祕籍。因此,爲求生計,他們面對着自然與社會中種種困難,在建造居住的樓房時,從安全形度出發,在設計、建造土樓時使用了八卦。其最典型的是福建永定縣的土樓王子——振成樓。

振成樓地處湖坑鎮洪坑村,建於1912年,佔地5000平方米,懸山頂擡樑式構架,分內外兩圈,形成樓中有樓、樓外有樓的格局。前門是“巽卦”,而後門爲“乾卦’,。外樓圈4層,每層48問,每卦6間;每卦設一樓梯,爲一單元;卦與卦之間以拱門相通。樓內有一廳、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陰陽兩極)、三門(即正大門和兩頭邊門,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個單元。卦與卦之間是隔火牆,一卦失火,不會危及全樓。卦與卦之間還設卦門,關閉起來,自成一體;開啓起來,各方都可以互通。一旦盜賊進屋,卦門一關,便可甕中抓鱉。

全樓的設施佈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築的特點,堪稱中西合璧的建築奇葩。1995年它的建築模型與北京天壇作爲中國南北圓形建築代表參加了美國洛杉磯世界建築展覽會,引發了轟動,被譽爲“東方建築明珠”。

最古老的土樓——馥馨樓

馥馨樓坐落於湖雷鎮下寨村。建於公元769年,距今~1200年的歷史,是永定客家土樓羣中最古老的一座。佔地1275.76平方米,高四層,牆身通體以生土夯成。馥馨樓通體沒有石基,這是沿襲了中原先祖的建築技術和建築形式,充分體現了永定土樓與黃河流域民居的親密關係。樓四周有四米寬的護樓壕溝,門前裝有吊橋通行,其底牆生土摻拌有石灰、紅糖,堅固無比。堪稱中原古代建築文化的活化石。

最大的方樓——遺經樓

遺經樓座落在高陂鎮上洋村,建於清咸豐元年,是現今儲存完好的最大的方形土樓。當地人形容其大說:一個人從太陽升便開始開窗,開到中午下樓吃飯,而後上樓關窗,直到太陽落山才關完最後一扇窗。遺經樓共有280個房間,51個大小廳堂,佔地5公頃,建築面積4000餘平方米。整個建築佈局整齊,條理清晰,耗時70多年,經三代人努力方建成。外牆東西寬136米,南北長76米,佔地10336平方米。其後座主樓高17米,5層,是永定現有土樓中最高的樓房。主樓左右兩端分別垂直連着一座四層的樓房,還與主樓平行的四層前樓緊緊相接,圍成一個巨大的方樓,如此環繞形成一個大“口"字。裏面又有一組小“口”字形建築,組成一個獨特的“回”字形整體造型。真是“門中有門,樓中有樓,重重疊疊"。當地人都稱它爲“大樓廈”。中間是祖堂。前樓一左一右建有兩所學堂,樓內子女可以在樓內上學。學堂中間是個石坪,前建有大門樓,大門高6米,寬4米。在主樓後面有花園一座、魚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設建築。

府第式土樓一裕隆樓

地處於福建永定縣高陂鎮,建於清道光八年(1828),歷經六年建成。距今有170多年曆史。門楣上留有“大夫第"三字,掛着“父子登科"的匾額。全樓縱深108米,寬5米,主樓高11.4米。全樓計有25個廳,118個房間。門樓外有17米寬的曬坪,30米寬半圓形的魚塘一口,正樓後是山坡,有一道55米長的扇形圍牆。全樓佔地近萬平方米。整體建築羣院落重疊,屋宇參錯中顯得和諧統一,氣勢恢弘。

我國著名園林建築專家、上海同濟大學陳從周教授考察該樓後,在《閩遊記勝》中寫道:“雖近傍晚,徘徊留戀,未忍遂行",在歸途中即興吟詩日:“彷彿仙山初入夢,自憐老眼未模糊;流風已逝宋元畫,如此樓臺豈易圖。”

陝北民居

窯洞是中國北方陝北高原地區最有代表性的民居,蘊含着北方民族穴居的歷史遺風。考古發現,軒轅黃帝部落活躍在陝北大地時,用作藏身的人工洞穴,正好記錄、透露了這類原始穴居的資訊。經過幾千年的緩慢演變,原始洞穴逐漸成爲定型的土、石、磚窯洞。據研究,最早應該始於周代,半地穴式。秦漢後發展爲全地穴式,就是當今的土窯。明朝中葉,開始用石塊做窯面牆。清末民初,當地人仿土窯模式建起了石砌窯洞。現在也有用彩色瓷磚添窯面和分割廳室及上下兩層樓房式的新窯洞,住着更爲舒適宜人。

一院窯洞通常修3孔或5孔,中窯爲正窯,有的分前後窯,有的1進3開,從外面看4孔要各開門戶,走到裏面可以發現它們有隧道式小門互通,頂部呈半圓形,這樣窯洞就會空間增大。窯洞,一般窯壁用石灰塗抹,顯得潔白利落,乾爽亮堂。窯洞內一側有鍋和竈臺,在炕的一頭都連着竈臺。由於竈火的煙道透過炕底,冬天炕上非常暖和。

炕周圍的三面牆上一般裝飾一些畫有圖案的紙或拼貼的畫,陝北人叫做炕圍子。炕圍子是一種實用的裝飾,它們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與粗糙的牆壁直接接觸摩擦,還可以保持清潔。爲了美化居室,不少人家在炕圍子上作畫。這就是在陝北具有悠久歷史的民間藝術——炕圍畫。

陝北窯洞的窗戶十分講究,窗戶分天窗、斜窗、炕窗、門窗四大部分,都有剪紙裝飾。它們根據窗戶的格局,把窗花布置得美觀大方。窗花壩佔在窗外,從外看顏色鮮豔,內觀則明快舒坦,從而產生一種獨特的光、色、調相融合的形式美。窗格疏朗,陽光可以自由地照進來。

窯洞的最大優點是冬暖夏涼。冬季窯外滴水成冰,北風呼嘯,窯內竈膛裏燒些柴火就暖融融的。夏季7月窯外熱浪翻滾,窯內卻涼爽如秋,勝過安空調。人們常說陝北窮,這窯洞卻是大自然給予陝北人的厚愛,也是陝北人的智慧象徵。

陝北窯洞發展到20世紀中後期,在延安寫下了窯洞史最爲光輝的一頁。1935年,中國黨把延安當做根據地,先後在延安鳳凰山下、王家坪,楊家嶺、棗園及魯藝舊址的山溝裏修建了衆多石窯洞和土窯洞。

進入90年代,離延安楊家嶺舊址500米的地方,建成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窯洞建築羣——延安窯洞賓館。這一宏偉的整體純窯洞建築羣依山而建,共八排268孔窯洞,按三星級標準修建。窯洞牆上掛着安塞農民畫,窗戶格子紙上貼着陝北剪紙。每排窯洞前擺放着石磨、石碾和石桌椅,洋。溢着陝北農家氣息。延安窯洞賓館成了延安旅遊的新亮點。

山西民居喬家大院

在中國民居中,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齊名,一向有“北有山西,南有皖南”的說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山西民居要數祁縣和平遙。喬家大院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喬家大院坐落於美麗而富饒的山西晉中盆地,坐落在祁縣城東北12千米處的喬家堡村正中。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年(1756),此後又經擴建增修到1912年竣工。歷時近兩個世紀。佔地8724平方米,建築面積3870平方米。分六個大院,內套20個小院,313間房屋。大院形如城堡,三面臨街,四周都是封閉式磚牆,高三丈有餘,上邊有掩身女兒牆和嘹望探口,這既安全牢固,又顯得威嚴氣派。喬家大院是祁縣喬家“在中堂"的宅院。“在中堂,,是名揚海內外的商業資本家喬家第五代喬致庸的堂名。

從高空俯覽院落佈局,很似一個象徵大吉大利的雙“喜"字。整個大院建築前低後高,符合中國傳統風水學上的“前低後高,子有英豪"的說法。

走進喬家院大門是一條筆直的石面甬道,把六個大院分爲南北兩排。北面三個大院,從東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書房院。南面三個大院依次爲東南院、西南院、新院。靠西北院,原來有一小院,爲喬家的書塾,因此把此院叫做書房院。大院有主樓四座,門樓、更樓、眺閣六座。各院房頂上有走道相連,用做巡更護院。縱觀全院,從外表看,威嚴高大,整齊端莊;進院裏看,富麗堂皇,井然有序,顯示了我國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風格。整個大院,佈局嚴謹,建築考究,規範而有變化,不但有整體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築上各有千秋,即使是房頂上的140餘個煙囪也都各具特色。

喬家大院威嚴高大,富麗堂皇,其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充分展現了我國清代民居建築的獨特風格,具有非常高的觀賞、科研和歷史價值,確實是一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寶庫,被專家學者毫不誇張地讚美爲“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難怪有人蔘觀後感慨地說:“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

平遙古城

平遙普通的居民住宅大都爲清代修建的,這些住宅體形較大,用料講究。由於山西氣候乾燥,又未經戰爭破壞,所以大多數儲存得相當完整。

住宅平面佈局多爲嚴謹的四合院形式,有明顯的軸線,左右對稱,主次分明,沿中軸方向由幾套院組成,一般三進院呈“目“字型基本形式。

院落之間多用矮牆和裝飾華麗的垂花門作爲分隔,有的在院落一側或後面還建有花園。

平遙民居的外牆都用磚砌,做成清水磚牆,高達七八米,對外不開窗戶,外觀堅實雄壯,有的在牆頂做成城堞式,像一座座小城堡。在院子裏也很少栽木,迷信觀念認爲樹木會招致鬼怪,家宅不寧。院子裏地面均用磚滿鋪,多壘起花壇,沒有泥土,便於清掃。

平遙民居內外裝飾華麗,有木雕精細垂花門,正房樑下掛落子曲替都有花飾,有的刻有獅子滾繡球,有的是福祿壽三星,或琴棋書畫等,都有一定的樣式。門窗都是木樘木櫺,大都花紋繁巧,且各不相同,有的門扇上還雕塑有唐堯虞舜禪位的故事。在普遍使用玻璃時,有的富商用的是刻花玻璃。爲保暖防寒,門窗大多做成雙層,屋檐下椽木樑枋等都施有彩畫。

沿街巷的宅門都特別講究,門頂形式多樣,有懸山卷蓬、懸山有脊兩坡、兩坡不等長和半坡及披檐等,檐下用樑枋穿插、斗拱出檐等,做法各不相同。有的用柱,有的做壁柱門墩等。大門門扇上有門匾,書有“修德”、“修齊"、“繁鰲"、“霞蔚”、“樂天倫”等。有的住宅門外還立有上馬石、栓馬柱,石雕精美,反映出當時這些人家住戶的富庶。全城儲存得較完好的民居有四百餘座,其數量之多,儲存完好的程度在國內實爲罕見。

上海民居

上海素有“萬國建築博覽會"的美譽。漫步在外灘上,一幢幢哥特式、羅馬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等中西合璧、風格迥異的雄偉大廈展示了建築藝術的風采。遊走於大街小巷,你會感覺那獨具神韻的老房子也是一道道美不勝收的風景。

說起上海民居,一定不能忘記石庫門。石庫門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築。由於這類民居的外門選用石料做門框,因此叫做“石庫門”。

19世紀後期,石庫門建築模式開始在上海出現,它是江南民居的一個分支。石庫門裏弄住宅最典型的特徵是中西合璧。有着江南傳統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且多爲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二樓有出挑的陽臺。黑漆大門常配有門環,進出發出的撞擊聲在古老的石庫門弄堂裏迴響。普遍進門就是一小天井,天井後爲客廳,之後又是一天井。後天井是竈臺和後門。天井和客廳兩側是左右廂房,一樓竈臺間上面爲“亭子間”,再往上就是曬臺。但總體佈局使用了歐洲聯排式風格。坡形屋頂常帶有老虎窗。

紅磚外牆,門楣做成傳統磚雕青瓦頂門頭,外牆細部使用西洋建築的雕花刻圖。後來,石庫門逐步被上海接受。它的出現是一種城市生活的必然。

洋場風情的現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傳統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適合單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庫門弄堂文化。到20世紀20年代,上海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都住進了石庫門,現在還有近40%的申城市民居住在有一個多世紀曆史的石庫門中。這種中西建築藝術相融合的石庫門作爲建築和文化的產物,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隨着城市建設的進行,上海鬧市區的石庫門正在消失,石庫門裏的“亭子間”、“客堂間”、“廂房”、“天井”以及“二房東”、“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與石庫門有關的名詞成爲老上海人美好回憶。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住宅羣。但是,上海很注意保留老的建築,一些具有海派特色的石庫門裏弄被作爲近代優秀建築整組儲存。

雲南民居

雲南位於我國西南邊疆低緯度的高原上,山川秀麗,四季如春,民風淳樸。在這片神奇美麗的紅土地上,生活着26個兄弟民族。而他們的居所自然而然地便體現了當地的民族風格:有高寒山區普米族

抄手是什麼?

抄手是中國西南地區的一種麪食。以麪皮包肉餡,煮熟後加清湯、紅油和其它調料即可食用。此種小吃柔嫩鮮美,湯汁微辣濃香。

抄手包的時候可以明顯看到是要摺疊好幾次才包好,而餛飩的包法可以是可以只需要捏來封口就能下鍋,他們的餡料也有所不同,餛飩的餡料有豬肉、蝦肉、蔬菜等,但抄手只用豬絞肉。

擴展資料

包抄手注意事項

1、缺乏細嫩感。這可能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皮擀得太厚缺乏柔和感;二是餡心中的豬肉剁得不夠茸,肉質過於粗糙,或肉的筋膜未去盡;三是餡心中清

水加得太少,攪拌也不夠充分,使餡心中水分含量少,肉質太密;四是餡心包得不夠飽滿,上下皮發生粘連現象,使麪皮不易煮熟、煮軟。注意以上四點,便可避免上述問題。

2、抄手爆心。首先是因爲水不寬,致使在煮制過程中抄手彼此碰撞、摩擦機會過多,破皮爆心。二是由於火太旺,水沸過猛,將抄手皮衝爛至使爆心。當然包的時候,麪皮之間粘接不牢也會產生這種情況。所以要防止爆心,就要粘牢、水寬、防止沸騰過猛。

3、湯中有浮物。往往一些抄手店不注意制湯,湯中浮物多,給予顧客的感官印象不好。制湯時,應用蛋清加水攪勻,分次滴入湯中,網住雜物,然後除去,“湯貴清色,餡貴細嫩”古人早已總結,不可忽視。

Tags:遊廊 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