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明清時期哪個學校成爲教育局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78W

明清時期哪個學校成爲教育局

明清時期國子監成爲教育局,國子監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又稱太學或國學。元代初設國子監,屬集賢院,下轄國子學,設定祭酒、司業,掌管教令;監丞、專領監務。此外,另設蒙古國子學、回回國子學,亦稱國子監,以示與漢人、南人之區別。明清兩代,國子監兼有國家教育管理機構和最高學府的雙重性質。明代國子監規模宏大,分南、北兩監,各設在南京與北京。南監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規模尤盛。明成祖永樂元年,在北京設國子監置祭酒、司業、監丞、典簿各一員。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國子監(元明清時期教育機構)詳細資料大全

國子監 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又稱“ 太學 ”或“ 國 學 ”。

古代在國子監讀書的學生稱爲“監生”。國子監不僅接納全國各族學生,還接待外國留學生,爲培養國內各民族人才,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積極的作用。

基本介紹

中文名 :國子監 外文名 :The Imperial College 別名 :太學、國學 作用 :培養各民族人才,促進文化交流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資訊,門票預訂,景點美圖,景區熱度指數,歷史沿革,主要功能,職務設定,相關知識,

歷史沿革

兩漢時期國家的最高學府稱爲“太學”, 漢武帝設定“太學”也是承襲了傳授儒家經典最高學府的功能。 永安元年(258年)東吳景帝孫休創建國學,設太學博士制度,詔立五經博士,爲建業太學之濫觴。 西晉晉武帝咸寧四年(278年)初立國子學。這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在太學之外另立國子學之始。《晉書·卷二十四·職官志》記載:“咸寧四年(278年),武帝初立國子學,定置國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義者,若散騎常侍、中書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試。”國子學限五品官以上貴族子弟方可入學。但國子學在西晉並不景氣,尤其是西晉末年以後,時興時廢。 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全國之後,建業太學中斷。晉武帝死後,中原“八王之亂”,以王導、謝安爲首的大族,於307年簇擁著西晉皇族琅邪王司馬睿,倉促南渡至建鄴(今南京),史稱“永嘉南渡”,建立起偏安江左的東晉王朝,並在雞籠山下建立建康太學。西晉末(313年),因爲晉愍帝的名字叫司馬鄴,爲了避他的名諱,又把建鄴縣改稱建康縣。後宋、齊、樑、陳先後在建康建立建康太學。 劉宋時期,元嘉十五年(438年),宋文帝召雷次宗至京師(今南京),令國子學開館於雞籠山,聚徒百人教授。劉宋末年,祖沖之回到建康,擔任謁者僕射的官職祖。祖沖之花了較大的精力來研究機械製造,重造指南車,發明千里船、水碓磨等等,是我國南朝機械工程專業之最早肇始。祖沖之算出圓周率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相當於精確到小數第7位,簡化成3.1415926,成爲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 北齊改國子學稱之爲“國子寺”。隋平陳以後,實行抑制江南地方勢力的,摧毀六朝宮苑,漫天大火,燒炎千里,建康城全部被平毀,建康太學中斷。 隋開皇初年,決定國子寺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開皇十三年(593) 國子寺不再隸屬太常,成爲的教育管理機構,複名國子學。大業三年(607)改稱國子監,監內設祭酒一人,專門管理教育事業,屬下有主簿、錄事各一人,統領各官學,如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各官學的博士、助教、生員皆有定額。據《隋書·百官志下》記載:博士:“國子、太學、四門各五人,書、算各二人,”助教:“國子、太學、四門各五人,書、算各二人,”學生 :“國子一百四十人……”。國子學與太學並立,是專門研習儒家經典的經學學校。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設國子學,學額300人,學生皆爲貴族子弟,教師24人。貞觀元年(627)唐將國子學改稱國子監,同時成爲的教育行政機構。監內設祭酒一人,爲最高教育行政長官。設丞一人,主簿一人,負責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籍等具體事宜。唐代曾幾易國子監之名,曾改稱司成館、成均監,神龍元年(705) 又復其名。據《舊唐書·高宗本紀》載:“凡六學,皆隸於國子監。”所謂六學,即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 唐朝以後,中國進入五代十國的大時期。這一時期,蔣州(今南京)又一次成爲南唐的都城。902年,楊行密被封爲吳王,以揚州爲國都,史稱“楊吳”。後來權臣徐溫操縱了吳國的軍政大權。909年,徐溫兼任異州刺史,由他養子徐知誥具體負責軍政事務。937年,徐知誥代吳稱帝,定都金陵,並改金陵爲江寧府,國號唐,史稱“南唐”。939年,徐知誥稱自己是唐明皇第六子永王的後裔。南唐的宮城設在金陵城的,大體上位於今南京洪武路一帶,設南唐金陵太學。 宋沿唐制,分設西京國子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京國子監(今河南省開封市),增轄武學。宋代國子監亦屢易其名,有時稱國子監,有時稱國子學,其職能具有二重性,一是作爲官學最高管理機構,二是生徒就學的最高學府。如北宋著名學者程頤曾任判西京國子監,胡瑗曾以直講名義兼判東京國子監。宋太宗端拱二年(989)曾改國子監爲國子學,淳化五年(994年)又改國子學爲國子監,名稱反覆變化。招收七品以上子弟入學,稱國子生或監生。宋初無定額,後規定200人爲限。但實際數量很少,故可插班補缺或旁聽。國子學設判監事總管學校,由直講教授經業和訓導德行。 北宋慶曆三年(1043年),范仲淹參政“慶曆新政”,應天府書院升爲南京(今商丘)國子監學,與東京(今開封)、西京(今洛陽)的國子監並列爲北宋最高學府。范仲淹提出“精貢舉、擇官長”等十項改革主張,改革當時教育系統,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先行實施改革,一改當時崇尚辭賦的浮淺學風,重經義、重時務、重實際。 遼代的官學中亦設有上京國子學、中京國子學、東京國子學、西京國子學和南京國子學。其中除南京國子學外,其他均無明文可考。金代的國子學於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年)始創,規定詞賦、經義學生百人,限宗室、外戚親屬及諸功臣三品以上官吏的兄弟或子孫入學。另外在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設有女真國子學,限金人子弟優秀者入學。 元代分設國子監管轄國子學。蒙古國子監管轄蒙古國子學,蒙古國子學於元世祖至元八年(1272年)創立,入學資格限於隨朝蒙古、漢人百官等,學習內容主要是以蒙古文譯寫的《通鑑節要》,併兼習算術,學成考試,量才授官。回回國子監管轄回回國子學,回回國子學於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90年)創立。入學資格限於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學習內容以“亦思替非”文學爲主,目的是培養諸官衙譯史人才。元代又設有漢文國子學。所學課程有《孝經》、《國小》、《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以及《詩》、《書》、《禮記》、《周禮》、《春秋》、《易》等。 元大德十年(1306年),北京國子監始建,初稱爲北平郡學,截止2017年已有711年的歷史,是元、明、清三代的國家最高學府及教育行政管理機構。 明朝國子監創於明太祖初定金陵之時,即改應天府學爲國子學。後太祖建都南京,重建校舍於雞鳴山下,改學爲監,故稱國子監。洪武八年,在鳳陽另置中都國子監。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撤銷鳳陽中都國子監,其師生併入南京國子監,此時南京國子監學生已增加到8000多名。永樂二年(1404年),北平郡學複稱國子監。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遷都北京,改北京國子監爲京師國子監,於是明代國學有南北兩監之分(亦稱南北兩雍)。永樂二十年(1422年),南京國子監達9900多人,盛況空前。當時鄰邦高麗、日本、琉球、暹羅等國“嚮慕文教”,不斷派留學生到南京國子監學習。但此種盛況爲時不久,正德以後,日漸衰退。 順治七年(1650年),南京國子監改爲清江寧府學。清因明之舊制,世祖始修葺北京國子監。據《清史稿·選舉志》記載:“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監爲太學。順治元年,置祭酒、司業及監丞、博士、助教、學正、學錄、典簿等官。設六堂爲講習之所,曰:率性、修道、誠心、正義、崇志、廣業。一仍明舊”。乾隆年間,國子監祭酒仿宋名儒胡瑗蘇湖教法,分經義、治事二齋教學,“嚴立課程,獎誘備至”,力主經世致用,曾使國子監出現“師徒濟濟,皆奮自鏃礪,研求實學”的可嘉景象。但清朝末期日趨,使學校成爲科舉的附庸,監生多納粟入學,爲科名聲利而學,致於積重難返。 1902年,南京清江寧府學在四牌樓江寧府學基礎上建立三江師範學堂(南京大學前身)。 1905年12月6日(光緒三十一年),清末改革學制,設定學部,國子監裁廢,其教育行政功能併入學部,國子監的歷史使命便告結束。 1956年,北京國子監闢爲首都圖書館。 1998年,辟雍對外開放北京國子監。 2005年,首都圖書館遷出。 2006年,北京國子監和孔廟成立北京孔廟和國子監管理處。爲歷史文化類旅遊景區。

主要功能

國子學或國子監,是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教育管理機關和最高學府,其具備了兩種功能,一是國家管理機關的功能,二是國家最高學府的功能。國子學的設立相對於“太學”而言,除了是國家傳授經義的最高學府外,更多的承擔了國家教育管理的職能;但同時,國子監與太學也可互稱,經常用太學來指代國子監。 “國子監”出現後,“學”與“監”不同的含義說明了二者在承擔兩種功能上的不同分工,“學”是傳授知識,指向教育和最高學府的功能;“監”是督查監管,指向國家教育管理的功能。 明國子監學習《四書》、《五經》,兼習《性理大全》以及律令、書數等,此外,國子監對教職員的職務、待遇及對監生的管理、待遇等方面,都有十分明確的規定。

職務設定

職務 祭酒一人,從三品;司業二人,從四品下。掌儒學訓導之政,總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律、書、算凡七學。 丞一人,從六品下,掌判監事。每歲,七學生業成,與司業、祭酒蒞試,登第者上於禮部。 主簿一人,從七品下。掌印,句督監事。 國子學 博士五人,正五品上。掌教三品以上及國公子孫、從二品以上曾孫爲生者。 助教五人,從六品上。掌佐博士分經教授。 直講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經術講授。 五經博士各二人,正五品上。掌以其經之學教國子。《周易》、《尚書》、《毛詩》、《左氏春秋》、《禮記》爲五經,《論語》、《孝經》、《爾雅》不立學官,附中經而已。 太學 博士六人,正六品上;助教六人,從七品上。掌教五品以上及郡縣公子孫、從三品曾孫爲生者,五分其經以爲業,每經百人。有學生七十人,典學四人,掌固六人,東都學生十五人。 廣文館 博士四人,助教二人。掌領國子學生業進士者。有學生六十人,東都十人。天寶九載,置廣文館,有知進士助教,後罷知進士之名。 四門館 博士六人,正七品上;助教六人,從八品上;直講四人。掌教七品以上、侯伯子男子爲生及庶人子爲俊士生者。有學生三百人,典學四人,掌固六人;東都學生五十人。 律學 博士三人,從八品下;助教一人,從九品下。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爲生者。律令爲顓業,兼習格式法例。隋,律學隸大理寺,博士八人。武德初,隸國子監,尋廢;貞觀六年復置,顯慶三年又廢,以博士以下隸大理寺;龍朔二年復置。有學生二十人,典學二人。元和初,東都置學生五人。 書學 博士二人,從九品下;助教一人。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爲生者。石經、《說文》、《字林》爲顓業,兼習餘書。武德初,廢書學,貞觀二年復置,顯慶三年又廢,以博士以下隸祕書省,龍朔二年復。有學生十人,典學二人,東都學生三人。 算學 博士二人,從九品下;助教一人,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爲生者。

相關知識

國子監之“監”不讀兼 “監”作監察、監視、監獄解時讀平聲jiān(兼),用作官名、官署名時讀去聲jiàn(薦)。漢·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黃帝)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萬國和。”唐·張守節《史記正義》:“監,上監去聲,下監平聲。”古書文字都是豎排的。“上監”即前面的“監”字,“下監”即後面的“監”字。左大監、右大監都是官名。張守節的意思是,官名之“監”讀去聲,監察之“監”讀平聲。魏、晉至隋、唐殿中省主官殿中監,南北朝末期以後祕書省主官祕書監,其“監”字都讀薦。 “監”也是官署名,如中書監、欽天監、牧馬監等。國子監既是官署,又兼有國子學性質。 在我國、國子學、國子監歷史悠久。西晉武帝咸寧二年(公元276年)設國子學,與太學並立。南北朝時,或設國子學,或設太學,或二者同設。北齊改國子學爲國子寺。這是國子學由高等學府變成教育管理機關的標誌。隋文帝時以國子寺總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更加突出了國子寺的教育管理功能。隋煬帝時改國子寺爲國子監。唐、宋也以國子監總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明、清設國子監,爲教育管理機關兼具國子學性質。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設學部,國子監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國子是些什麼人呢?《周禮·地官·師氏》:“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爲道本。二曰敏德,以爲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東漢經學家鄭玄注:“國子,公卿大夫之子弟。”《漢書·禮樂志》:“國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清·劉書年《劉貴陽說經殘稿·國子證誤》:“國子者,王大子、王子、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皆是。”可見國子泛指貴族子弟。 作爲官署名,牧馬監、欽天監、中書監之“監”都讀jiàn(薦)。國子監作爲古代教育管理機關和高等學府,“監”也讀薦。讀相容易讓人產生誤解。歷史上只有男監、女監,沒有專門囚禁貴族子弟之監。此外,古代稱當官之人爲“監子”,稱官署的低級爲監事,稱國子監生員、肄業者爲監生,稱國子監課業考試第一名爲監元,稱國子監刻印的書本爲監本,稱國子監的規章制度爲監規,唐代監管鹽業的官署稱監院。這些“監”都應該讀去聲。

中國古代第一個獨立教育機構是什麼?

隋文帝即位後,正式設立國子寺,置國子祭酒,專門管理教育,這是中國歷史上設立專門教育機構的開始,相當於今天的教育部。

隋煬帝時,改國子寺爲國子監,並增設司業一人,爲國子祭酒副手。祭酒、司業既是官職,同時也是教授。此後,國子監一直延續到清代。

中國最早的學校在夏代

我國早在夏代就已經有廣泛意義上的學校了,稱爲“校”,主要是教授祭祀禮儀和射、御、書、數;到了商朝,學校稱爲“序”,主要開展禮樂、習射、宗教教育等活動;西周的時候,學校的名稱爲“庠”,是源於虞舜時期的教養機構,主要是利用養老活動對青年進行孝悌教育。

當時,周天子還設定了專門供奴隸主貴族讀書的“大學”,稱爲“辟雍”。滿15歲的男性貴族子弟都可以在裏面學習各種所需的技藝,如禮儀、音樂、舞蹈、射箭、騎馬、駕車等。而10歲到15歲的男性貴族子弟則寄宿到城內的“小學”學習。

後來,孔子開創私學,即私塾,使教育從“學在官府”向“學在民間”轉變,打破了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到西漢時期,漢武帝在設定太學(國家最高學府),在地方設定學宮。到了隋唐時期,辦學達到極盛時期,具有教育功能的學校有了更多的分類。

值得稱道的是唐朝時成立的“書院”,在宋代達到頂峯,形成蔚爲大觀的“六大書院”。明清的學校形式基本上承襲隋唐的,其中比較突出的是由地方或私人創辦的學塾,也就是私塾,遍佈城鄉,普及度高。

中國古代的教育行政機構和最高學府是什麼

中國古代的教育機構和最高學府是太學。

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國立最高學府。太學之名始於西周。夏、商、周,大學的稱謂各有不同,五帝時期的大學名爲成均,在夏爲東序,在商爲右學,周代的大學名爲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

漢武帝時,採納董仲舒“天人三策”,“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的建議,於京師長安設立太學。王莽時天下散亂“禮樂分崩,典文殘落”,太學零落。

當東漢光武帝劉秀稱帝后,戎馬未歇,即先興文教。東漢太學始創於建武五年十月(公元29年),漢光武帝起營太學,訪雅儒,採求經典闕文,四方學士雲會京師洛陽,於是立五經博士。

建武二十七年,建造的太學講堂"長十(丈)丈,寬三丈"。永建六年(130),漢順帝詔修:趕學,"凡所造構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每年用工徒竟達11.2萬人,營建規模達到了空前的水平。至漢質帝時,太學生人數已有3萬餘人。

魏文帝曹丕黃初中恢復了洛陽的太學,有博士十九人。太學生在魏明帝時增至千餘。時依漢制設五經策試之法,透過考試的可補掌故、太子舍人、郎中等。西晉武帝時太學生三千人(一說七千餘人),依《晉令》規定,試經及格者可拜郎中。

唐代國子監,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學校的差別,與學生資蔭(即父祖官爵)身份有關。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分別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學、書學、算學則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此外,國子生、太學生、四門生學習儒家經典,律學、書學、算學學生則學習專門技術。

宋代太學仍爲最高學府,隸國子監。宋初僅設國子監,學生名額甚少,且只收七品以上子弟。宋代太學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學制。太學生從八品以下子弟和平民的優秀子弟中招收。

擴展資料

太學,始創於西漢武帝時期,鼎盛於東漢。其後,經曹魏、西晉,洛陽太學至北朝末衰落,歷時六、七百年,是屹立在世界東方的第一所國立大學,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堪稱我國教育史上的奇葩:

1、東漢太學爲東漢政權培養了大批有用人才。

出身於太學的中,有不少號稱“循吏”、“廉吏”,而太學生的“噓枯吹生”的貢獻,主要還體現在反對宦官專權的鬥爭中。

2、太學對洛陽影響亦大。

自東漢以降,儒學在洛陽得以發揚光大。洛陽“自宋以前隨時建學”,致使洛陽可與孔子設教的洙泗並稱,並有西鄒魯之譽。尤其至宋代,著名理學家創始人二程夫子即出洛陽,這與太學數百年雄踞洛陽的實效絕分不開。洛陽太學的歷史地位不可低估,它的借鑑價值也不容忽視。

3、管理方式對於我國的教育發展奠定了基礎。

東漢太學的管理方式,無論是在對太學的管轄方面,還是在對學生、教學、卒業等管理方面,都有一套獨特的管理方式。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太學

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行政機構和最高學府是_______,明清時最高學府稱爲_______.

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行政機構和最高學府是國子監,明清時最高學府稱爲太學.

概述中國古代教育制度的發展演變過程

這個問題問的有水平。

中國古代教育分爲官方教育和民間教育。

官方教育據史載:

夏商時期叫“庠”、“序”(就是學校);

西周時期叫“辟雍”;

西漢時期官方學校分和地方兩種,設“太學”,是國家最高學府,相當於今天的大學。地方上置“學宮”;

清朝光緒年間學校叫做“學堂”;

辛亥後將“學堂”更名爲“學校”沿用至今。

我們國家的古代教育從從遠古就開始了,那時並未有文字,更不可能有書籍教材,只有言傳、手教、示範這種傳統的師傅教徒弟,直到文字的出現,記錄之後可供後人觀看學習。現有民間教育,類似於私塾,廣收門徒,如老子、空子、門子等,而後轉向了官方辦學與民間私塾並存,而職業教育還是傳統的模式。例如木匠、瓦匠等。直到清末纔將教育分專業劃分。

中國第一個辦學校的人是誰?

綜述19世紀末20世紀初,辛亥元老何子淵、丘逢甲等先賢成功創辦新式學校,黃宗羲提出“公其非是於學校”,他認爲學校不僅具有培養人才改進社會風俗的職能,而且還應該議論國家政事之能。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論在南京曉莊學校之實踐時,還提出“要把學校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去”。

直至如今現代化的學校培養人這一性質也沒有變化,因爲這纔是學校應有之義;只不過對於“培養人才”之內涵是更爲豐富、更順應人之個性發展國家需要及社會進步,也使學校更顯生命與活力。

詞語來源

西周稱學校爲“辟雍”,是少數奴隸主貴族讀書的場所。古代的學校稱爲庠、序、學、校、塾。在開始產生時並不都是專門的教育機構,而兼爲習射、養老的場所。

西漢時學校分和地方兩種,設太學,是國家最高學府,相當於今天的大學。地方上置學宮。

唐時達到古代極盛時期,學校分類更細。

明清時的學校基本是承襲隋唐的,但由於科舉制發展,使學校成爲科舉制的附庸和裝飾品。

清末,開始興辦近代教育,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的《欽定學堂章程》中稱學校爲學堂。

到1907年,新式學堂遍設各地。

辛亥以後,教育部公佈新學制,“學堂”一律改稱“學校”,並一直沿用至今。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學校

請問中國古代各朝代皇室教育的機構有什麼?例如國子監、上書房、尚書、上齋之類的~

你所說的皇家教育機構,好像沒有專!因爲皇家的教學都是專門請有學問的專門教導,根本就沒形成一個教育體系!或者有專門的名稱!好比,當今請家庭教師一般。每換一個皇帝,就會形成一個新的教育小團體!!

中國古代的教育行政機構中國印記

什麼是教育行政?教育行政是國家爲實現一定的教育目標而對教育事業實施的組織、領導和管理。顯然,教育行政的產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有學校等教育機關,二是有國家機器,三是國家權力對教育機關的介入。根據考古資料的研究,中國大約在公元前3000餘年的原始社會後期已有學校教育的萌芽。據《周禮》記載,我國最早的學校出現在公元前2700年的五帝時代,名爲“成均”。但那時沒有國家,當然也就沒有教育行政。奴隸制國家的建立始於大約公元前21世紀的夏朝。此時已經有了專門的學校,而且由於實行“學在官府”的,各種教育機關都置於國家管理之下。這便是中國教育行政的源頭,距今已有4000多年。

在中國幾千年歷史發展的各階段或時期內,教育行政管理有不同的特點,教育行政機構也不同。《中國教育行政簡史》分爲古代篇、近現代篇、當代篇。教育行政是國家行政的一部分,教育行政的斷代不應該也不可能有悖於中國歷史時期的劃分。但是具體明確中國近代教育行政和現代教育行政從何時起,卻又不能不尊重中國教育行政執行的軌跡。作者以19世紀60年代洋務泥創設新式學堂爲中國近代教育行政的發端,中國現代教育行政以20世紀的廢止科舉制度、頒行現代學制爲中國現代教育行政起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教育行政則列爲中國當代教育行政。本文對我國古代的教育行政機構做了簡要的分析。

一、夏商周秦漢的教育行政機構

夏朝有“序”、“校”、 “庠”、“瞽宗”等多種教育機構,實行“官守學業”、“學在官府”、“官師一體”的制度。典章與禮樂器皿均有官府執掌,唯官有書有器。學校的教師就是的教育官吏,學校管理就是國家的教育行政管理。中國教育行政帶着這種特色從此產生。

商朝的學校除“庠”、“序”之外,又增加了“學”和“瞽宗”。“學”之名,自此開始。商之“學”,不但是已經成型的學校,而且有“大學”“小學”之分,形成了兩級施教的學校教育制度雛型。“瞽宗”是傳授禮樂、造就士子的專門機構,設有專職教師。商朝仍和夏朝一樣,“官守學業”,只有奴隸主貴族子弟纔有受教育資格,教師即官吏,國家所藏典冊就是教材,政學內容由國家規定。“學在官府”集中體現了夏商奴隸制社會教育行政的基本特點。

西周時期,據《周禮》和《學記》中記載:“鄉有庠”、“州有序”、“黨有校”、“閭有塾”,這是我國最早的按照行政區域劃分的“政教合一”的教育。西周的教育行政事務主要由“六卿”中的宗伯掌管,宗伯之下設大司樂,又稱樂正,掌管音樂和教育國學貴族子弟,是西周學校的主持人。地方行政長官即爲地方教育最高領導,同時設鄉大夫一職,執掌政教禁令。這是中國地方教育行政的萌芽。教育行政是國家對教育事業實施的組織、領導和管理,從這個角度上講,東周(春秋戰國)時期已沒有完整的系統的教育行政。但各諸侯國鼓勵興辦私學,乃至撥款資助;重視養士,甚至舉辦大型學宮,成爲特殊形式的官學。

秦朝建立了吏師制度和博士制度。位列“九卿”之首的常奉,負責執掌國家的宗教禮儀,教育也在其管理範圍之內。鄉“設三老,以掌教化”。

漢朝的行政機構與職官的建置制度,基本上沿襲秦制,在中樞以下設有“九卿”等機構,只是名稱和職權有所調整。掌管禮儀的奉常改叫太常,負責教育行政事務。地方教育行政事務由地方行政長官負責,不設管理教育的專職。

二、魏晉南北朝及隋唐的教育行政機構

兩晉有“諸縣率千餘戶置一小學,不滿千戶亦立”的規定。南朝四個朝代均設有國子學,北朝四個朝代辦了太學和一些貴族學校。

隋朝設立了國子監。隋以前的各代王朝一般都由執掌禮儀的太常(宗伯、舉常)爲主管理教育,執管土地戶籍的司徒也有管理教育的責任。隋一改舊例,設立國子監作爲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構,並設祭酒作爲最高教育行政長官。在祭酒之下設有司業、丞、主簿、錄事等職。隋朝的官學有大學、國子學、四門學、書學、算學,比僅有國子學、太學又進了一步。太學設博士“總知學事”,下設助教協助教學與管理。在設立專門教育行政機構自隋朝國子監起,這也是教育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需求。雖然地方官學由地方管理,但地方不設專職教育行政。

唐朝行政機構沿襲隋的六部制度,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部下設司。禮部透過掌管全國禮儀、貢舉的政令成爲兼管教育的最高行政機構,隸屬於禮部的國子監則是專門的教育行政機構。另有管理宮廷教育的機構。由部門設立的職業教育機構由部門自行管理。作爲專門教育行政機構的國子監,據《新房書·百官志三》記載:“下掌儒學訓導之政,總國子、大學、廣文 四門、律、書、算,凡七學。”國子監設祭酒爲最高行政長官,設司業2人爲副職。下設丞1人.負責管理國子監日常事務,管理七學學生的學業成績,每年將修業已完的學生送請祭酒與司業舉行畢業考試,及第者上報禮部應省試。設主簿1人,負責掌管印章,管理七學學生的品行學規。以皇族宗室子弟爲主要教育對象的崇文館,歸東宮系統。專收三品以上子弟的弘文館歸門下省管理,門下省是唐朝處理政務的中樞之一。另一中樞中書省屬下的太醫署、太卜署司天臺等都辦有專門學校,祕書省還轄有小學。唐朝還沒有專門的地方教育行政機構,但在地方設定長史一職,專門管理教育,這是我國最早的專職地方教育行政。

三、宋元的教育行政機構

宋朝的教育行政體系承唐制,由禮部掌管“學校、貢舉之政令”,是兼管教育的最高行政機構。禮部行政長官爲尚書,次爲侍郎。國子監是專門的教育行政機構,隸屬於禮部。國子監在宋初本來具有行政與教學機構的雙重職能,既是教育行政機關,又是國家最高學府。但國子監的教學職能,已徒具虛名。至北宋後期元豐年間,國子監的教學職能劃歸太學,成爲專門的教育行政機關。宋朝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專職地方教育行政機關——提舉學事司。

遼的教育行政機構亦是在禮部下設國子監,設祭酒、司業、監丞、主簿等學官,仿唐制興辦學校。清寧六年(公元1060年)又置中京(今山西大同市)國子監,設定官職與上京國子監同,但此時國子監的教育行政職能已經弱化,主要職能是辦學。遼沒有專門設定的地方教育行政機構,地方教育行政事宜由地方長官直接負責。

金的教育行政機構爲禮部及其下屬的國子監。國子監設祭酒和司業總管國子學和太學.設國子監丞提控女真學,還設有校勘和書寫官,負責編輯刊印全國通用的教科書。金末設專門的地方教育行政機構,在府、州、縣府內,指定專人管理教育行政事宜。

元朝沒有統攬全局的教育行政機構。雖然元朝也設六大部,但禮部沒被賦予管理學校的權力。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機構是集賢院,之後在集賢院下設國子監。管理教育的機構還有翰林國史院、蒙古翰林院、醫學提舉司、司天臺等。集賢院的職責是“掌提調學校,徵求隱逸,召集賢良。”主要行政官吏有大學士、學士、直學士等職。大學士往往也兼國子監祭酒,直接管理學校。翰林國史院主要掌管翻譯修撰國史,教習“亦斯替非”語,主要有翰林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土、直學士等職。回回國子學屬其管轄。蒙古翰林院掌管蒙文詔書及蒙文譯寫等,主要官吏有承旨、直學士、待判、修撰等職,蒙古國子監、蒙古國子學屬其管轄。醫學提舉司和司天臺負責系統內辦學事宜。元朝設立了專門的地方教育行政機構。除在各處行省所署之地皆置儒學提舉司統轄諸路、府、州、縣學外,還在江浙、湖廣、江西三省專設蒙古提舉學校官,京城大都專設大都路提舉學校所。

四、明清的教育行政機構

明朝,是高度集權的王朝。禮部“掌諸禮文、宗封、貢舉、學校之事”,統管教育行政。明朝沒有專門的教育行政機關,禮部之下雖設有國子監,但國子監是管理國子學的機構。國子學之外的官學分屬各部門。武學隸屬於兵部。醫學隸屬於太醫監,太醫監置醫學提舉司。宗學由王府設長史主管。明朝地方教育行政主要由省管理。明初由巡按御史,布、按兩司及府州縣官負責地方官學及有關教育事宜。英宗正統元年(1436年),“每處添設按察司官一員,南、北直隸御史各一員,專一提調學校。”建立了提學官制度。各省設立提學官後,巡按御史及布政司、按察司官對學政事務多數不再過問,並一再有官上疏,認爲提學官或因阻山隔海,或因其他原因,難行督教之實,英宗景泰元年(1450年)廢提學官制。但各省直學政改由按察司官提督後,又逐漸放鬆了對學校的管理,於是,景泰六年(1455年)在南北直隸地區復設了提學官。1461年,各省都恢復了提學官以總學政。這一制度直至明亡沒有改變。明朝提學官在20多年間的設立、裁撤、再設立的過程,提醒我們要正確處理好負責和專職之間的關係。

清朝仿照明制,設內閣作爲中樞機構,在內閣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禮部主管全國的科舉、學校、慶典、祀典、治喪禮儀等事務,設尚書、左右侍郎滿漢俱一人。禮部下設四個司,專門的教育行政機構只有儀制司下的學政科。清朝的國子監不受禮部掌管,名義上直接受皇帝領導。清朗中期,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始設管理監事大臣掌管國子監,以親王統領,嗣後,一般從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中簡選。國子監是國家最高學府,同

時兼有教育行政職能,負責管理俄羅斯學館、算學館、八旗官學、琉球官學等。另外,翰林院、兵部、欽天監、宗人府、理藩院均有管轄所屬官學的教育行政職能。

簡評明清時期科舉必由學校的現象?

明清兩代都實行“科舉必由學校”之制,進學校成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清的學校有兩種:國學和府、州、縣學。國學是京師一級的學校,府、州、縣學爲地方學校。國學即國子學,後改稱國子監,人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監生既是一種出身可直接授官,也可科舉做官。取得地方學校人學資格的各級考試叫童生試,簡稱童試。透過童試錄人各級地方學校的稱生員,俗稱秀才,這是功名的起點。

開啟百度APP,檢視更多高清圖片

生員每年都必須參加由提學官(清爲學政)主持的兩種考試,並按成績等第依次升降。一種是歲考(歲試),目的是考查在校生員的學業。另一種是科考(科試),於每屆鄉試大比前爲選拔參加鄉試的優秀生員而舉行。成績列一、二等的就取得了參加鄉試的資格。會試落第的監生可選授小京職、府一級的佐官、州縣正官或教職。落第的舉人,地位與監生相近。清代對舉人的選用幾經變動。順治時規定,會試五科不中的準栓補知縣,一科不中的授教職。雍正、乾隆年間實行“明通榜”制,即於正榜外續出一明通榜,在會試落卷內選文理好的舉人補授出缺的學官。乾隆以後就實行大挑制了。

武則天時開科的武舉明清也沿襲,但不定期舉行,到明中期開始定武鄉試、武會試之制,分內外場,清代沿襲。外場考馬、步箭、弓、刀、石。內場默寫五經。其鄉試、會試、殿試及生員、舉人、進士、狀元等名目與文科同,僅加武字以區別。北宋“重文輕武”明清繼續延續,武舉出身做不了大官,所以民間亦不重視,到1901年廢止。

科舉的演進從內容到形式對讀書人的思想越來越嚴,自王安石推行經義取士的積極作用逐步被其發展的消極作用壓倒。

到明清兩代,科舉制度發展到極盛,而其弊端也漸達極致。明清的八股取士把知識分子的思想禁錮於僵化、刻板而無用的八股選本。其一整套苛酷、繁瑣、等級森嚴的科舉、學校制度使社會知識階層被囚禁在程朱註疏、八股章句的枷鎖中,掙扎攀爬在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的層層階梯上,喪失了唐宋以前知識分子在社會生活中的魄力與自主精神。科舉制度在明清兩代的腐朽化使其禁錮思想、摧殘人才的弊端發展到極點,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和文化的發展與進步,就連統治集團內部也不斷提出廢止科舉的奏請。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是會試之年,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爲聯絡各省一千多舉人上書光緒帝,要求拒絕和約(馬關條約),變法圖強,提出富國、養民、教民、改官制、講外交、學習西方主張,特別斥責八股取士殘害人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公車上書”事件。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決定改革科舉,鄉、會試第一場改試中國史事論,二場試各國、藝學(科技)策,三場試四書五經義,一律不用八股文,同時廢武舉。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清舉行了清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屆會試、殿試,兩年後正式宣佈廢除科舉。至此,自唐以來綿沿約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最終結束。

中國透過考試選拔是世界上最早採用考試辦法的國家,也是我國在古代國家制度上的重大發明,對近代西方各閏產生過很大影響。《大英百科全書》高度評價中國科舉這種不論出身、財產、地位、名望,憑個人學識平等考試、競爭公職的方法。法國經濟學家、重農學派代表奎納在其所著《中國的主義》中就主張仿行中國的文官考試製度。1791年,法國首先試行文官考試。1853年,英國也逐漸推廣,之後爲近代世界各國普遍接受。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國古代文官考試製度是中國文化對世界文化的一大貢獻,在世界古代制度發展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古時的學校分爲哪些,有哪些講究?涉及到教學,需要知道。主要是有關明清時期的學校設定。

明清時最高學府稱國子監,入監讀書的稱監生。不少人對此產生了誤解,以爲“庠”、“序”、“太學”只是古代學校不同的稱謂,是沒有什麼差異的。其實,在我國古代,“庠”、“序”、“太學”雖然都是指學校,但是,它們所指代的卻是有所區別的。

庠,古代鄉學名,《禮記·王制》:“耆老皆朝於庠。”《注》曰:“此庠,謂鄉學也。”舊時以府學爲郡庠,縣學爲邑學。明清時稱府、州、縣學的生員爲庠生。《促織》中有:“又囑學使俾入邑庠。”邑庠,即縣學。

序,亦古代鄉學之名。《辭源》雲:庠序,古代地方所設的學校,與帝王的辟雍、諸侯的泮宮相對而言,後泛指學校。《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謹庠序之教。”《注》雲:“庠序者,教化之宮也,殷曰序,周曰庠。”

書院爲樂育人才之地,是我國古代公衆教育制度的一種,類似學校的教育機構。我國最早官辦書院始於唐、盛於宋,自兩宋至元、明、清千年之久,對於歷代文化的發展,確有一定貢獻。古代書院都有教學行政組織、領導班子,有學田作爲經費來源,經濟,供學生膳食並按所制定的院規、教學計劃、課程設定等進行有序的教學和生活。書院的主持人古稱“掌教”或”主講”,明代稱“山長”,謂其尊同山嶽。

古代書院大約可分爲(一)講學的書院(二)廟祀的書院(三)課士的書院三種類型。清代州全省性課士的書院有鰲峯、鳳池、正誼、致用四所,稱爲省城四大書院。鰲峯、鳳池兩院,是教育生員和童生:正誼書院主教育舉貢;致用專門研究經史兼教舉貢生員、其對象各有不同。 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清廷明令“廢除科舉,廣設學堂”;“改書院、辦學堂”的改革措施,從而福州各書院也就逐漸轉爲改辦學堂講授新學,書院自此全部消亡。

一 鳳池書院

福州第一中學的前身一鳳池書院,創建於(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 )爲福州省城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距今(1997)180年。由於當時文化逐漸發展,士子增多,省會所在地僅有一所全省性的“鰲峯書院”不能滿足讀書人的需求,爲了廣育人才,總督汪志伊、鹽法道孫爾準選擇城內風池裏的三牧坊興建書院,初名“聖功書院”有講堂三楹十二間,專門教育生員和童生。書院初設,旋緣經費無着,幾復荒廢。到了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人鹽法道吳榮光積極籌措,捐俸倡率,經費纔有着落。道光元年八月十四日前督憲、巡撫顏檢批准在案,以所在地爲鳳池裏(今東街、東大路,原來狀元許將所居故宅之地得名),遂把“聖功書院”改名“鳳池書院”。此時鹽商薩重山、林世通等捐資,改建門樓官廳,添造橫舍,撰碑文、樹碑石,以垂久遠。道光二年,鹽法道王楚堂捐俸建“仰止樓”五楹,以祀宋儒陳古靈、陳季慈、周公闢產宏中、遊定夫、楊龜山、王信伯、李忠定、林拙齋、羅豫章、李願中、李西山、胡康侯、胡籍溪、胡致堂、胡五峯、劉屏山、劉白水、朱元晦、蔡西山、蔡九峯、黃勉齋、陳北溪、廖子晦、真西山;明儒陳布衣、蔡虛齋、黃石齋共二十八位。並增建講堂,收藏書籍。道光三年間前督憲趙慎畛又倡捐拓展“鳳池”,經營一切,自此鳳池書院規模大備,人文蔚起,多士觀摩,鼎盛一時,實與鰲峯書院並駕齊驅。五年,鹽法道朱桓清、總督趙慎畛、巡撫孫爾準捐俸在離講堂幾步遠的地方建軒,總督趙慎畛題匾取名“佳土軒”。六年,布政使司吳榮光在“佳士軒”之南建“樹人簃”,又增拓學舍多間,捐置書籍二千餘卷。八年,鹽法道竇欲峻捐棒作童生獎學金。由於官府倡導,士、商捐錢的更多,養士額比過去成倍增長。十八年,回縣貢生何恭崇、儒土柯恆喜、舉人何則賢等共捐紋銀820兩。二十年,又共捐錢三幹緡充膏火費。

鳳池書院有講堂十二間,學舍三十餘間。院內一路梅柳夾植,松竹掩映,園林優美。院後還有花塢、荷地。他的左邊有宋代種植的兩株古荔枝樹。院內亭、榭建築多仿蘇州園亭式樣,其中如“翠竹軒”/‘樹人抵’/‘佳士軒”/‘橫經精舍”/‘藤陰書屋”等,構造尤爲精美,山長多邀集名流,觴味其中。院中廳、堂、亭、榭懸掛許多楹聯。(清)楊平叔所書楹聯:“他浴文禽,從羅舍夢裏飛來,覽憑苑林翔吉宇/’;“鳳鳴翊鳳,向劉勰筆端流書,遷喬阿閣聽和聲/’有些楹聯則是山長抒發自己情懷,舞文弄墨,和書院毫不相干。例如山長郭柏蔭(字遠堂)原系京官,因丁憂回籍,充任鳳池山長,想不再出外做官,於是撰聯一對,“文酒過從,喜蔗尾景佳,菜根味美/’“衣冠脫略,看投林鳥倦,出帕雲閒/’所以聯中有“菜根味美”和“鳥倦雲閒”等語。但此人官心不死,又一聯說:“薄宦歸來,萬里江湖猶戀閾/’;“故人健在,一堂風雨此談心/’由於他“戀閾”,終又出山做官,一直做到湖北巡撫。

鳳池書院的組織、經費來源、招考對象、甄別試和月課的手續、內外課錄取的名額以及膏火獎金的數目,都和鰲峯書院相似。書院名師很多,第一任山長趙在田,他教生員、童生首先要修養品德,其次纔是道藝、文章。次任山長魏敬中。勤於工作,受到生員的愛戴。戊戌政變(光緒二十四年,公元 1898年)後,全國知識分子思想一新,山長陳璧,他們在書院中提倡實用,學風有所轉變。末任山長曾宗彥,於清光緒二十五至二十七年(189一1901川司以在籍翰林出身的侍御身份出任該職。曾宗彥思想和行動上屬於維新派,同情支援戊戌變法,積極參與“六君子”之一的林旭等主持籌辦、在北京福建會館成立的維新組織“閩學會”併成爲骨幹之一。變法失敗後,自感已爲力,返回故里頤養天年,卒於初期。鳳池書院歷時85年,前後山長十二人,書院歷史至此宣告結束。

科舉廢止後,鳳池書院改爲全閩大學堂,首任山長葉在傳。1903年改名福建高等學堂,先後繼任的有陳寶琛(第二任1905-1906);第四任:19O8-19O9兩任);林炳章(第三任19O6一19O8)陳培輥(第五任:1909一1911),一至五任的四位監督(校長)均爲(清)進士、翰林出身。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建立,陳培錕調任道尹,由本堂第一期畢業生、日本高等師範畢業的王修出任監督。1912年1月教育部令學堂一律改稱學校,監督改稱校長。自1915年起改名福建省立第一中學,後又數易校名,1952年8月定現名“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至今。

二 正誼書院

正誼書院的前身“正誼書局”,址設福州城內新美里(今城內黃巷人這所書局是閩浙總督左宗棠在清同治五年(1866)所創立。書局以校、刊理學總集爲主要任務,選舉人和五貢(拔貢、優貢,副貢、恩貢、歲貢)百人入局工作,月發津貼銀五兩,中間寄託“養士”、“勸學”之意旨。共計刻成書籍五百二十五卷,定名爲《正誼堂全書》。

後來地方紳士楊慶深、沈葆楨聯函鎮閩將軍英掛,請求改書局爲書院,專教十郡的舉人、貢生。時兼署總督的英柱接受他們的建議,決定購買駱舍鋪(現東街省立圖書館舊址)民房改建書院,到清穆宗同治九年1870)書院建成。取漢儒董仲舒語“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之意,又因書院由正誼書局演化而成,所以定院名爲“正誼書院”。書院經費除以正誼書局原有經費爲基礎外,另撥一筆官帑補充。

正誼書院建築樸素大方,與鰲峯、鳳池兩院構造風格不同。院大門上有一塊字徑盈尺青石刻的橫匾,上鐫“正誼書院”四個大字,是當時閩籍書法家鄭世恭所書,強孝胥之父)該匾額現還嵌於福建省立圖書館後進正門上,另一複製原大青石匾嵌幹福州一中校園碑廊上。書院有大講堂,而無學舍,後進五間排全座爲山長住宅、右邊有大客廳一座,中懸首任山長林鴻年所撰並書的對聯:“客皆當代要津,到此地只談風月”;“我本昔年都講,願諸生共筮雲雷”以易經久“雲雷屯君子以經綸”,謂有才以經世人書院每年二月上旬開始招考,投考資格以舉人和五貢爲限,不收卷資,不許冒名頂替,每年報考約四、五百人。每年二月十五日以前,由總督、巡撫親臨書院(初在貢院)主持元考。經評定甲乙後,錄取內課(超等)十五名,每名給膏火銀四兩;外課(特等)八十五名,每名給膏火銀三兩;附課(一等)一百名,不給膏火(原定內外課名額統共只有一百名。)書院規定每年從元考錄取後開課,十二月初二散學。散學時總督、巡撫親臨參加散學儀式,學員要穿冠服隨班行禮。

書院規定每月考課兩次,初二爲師課,十六日爲官課。師課由山長主持,課題以制藝和試帖詩爲主。官、師各課,考列在一、二十名之內的,都另有獎賞。

正誼書院首任山長是道光十六年1836)狀元林鴻年,曾任雲南巡撫。太平軍初起時,襲雲南邊境,鴻年初次聞警,便棄城而逃,所以被劾去官。回籍後,充正誼書院山長。雖然他常以“狀元”二字梗於胸中,脾睨一切,但在書院主講十九年,還是造就了很多人才。士子中如葉大焯、陳寶深、林纖、陳衍、吳增棋等皆是當時待出人才。所以正誼書院對於晚清文學

中國古代最早的學校,出現在什麼朝代呢?

中國古代最早的學校,出現在什麼朝代呢?

作爲一名學生,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可以說,學校是我們的第二個家,我們與學校的關係甚至比與家庭的關係還要密切。我們每天在學校學習交友,在學校周圍開展各種集體活動。但是你知道中國的學校教育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嗎?學校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

事實上,中國的學校教育出現得很早,但當時並沒有“學校”的概念。早在夏朝,就有廣義的學校,稱爲“學堂”,主要教授祭祀、射箭、科舉、書法和數學。到了商代,學校名爲“序”,主要開展禮樂、射練、宗教教育等活動。

當時,周天子還設立了一所“大學”,供奴隸主和貴族學習,名爲“邳勇”。年滿15歲的男性貴族子弟可以在裏面學習各種所需技能,比如禮儀、音樂、舞蹈、射箭、騎馬、開車等等。10-15歲的男性貴族子弟,住在城裏的“小學”讀書。

後來,孔子開辦了私塾,即私塾,使教育從“官學”變爲“民學”,打破了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到了西漢,漢武帝在設立了國子監(全國最高學府),在地方設立了學堂宮。到了隋唐時期,學校達到了頂峯,具有教育功能的學校分類也更多了。值得稱道的是,唐代建立的“書院”在宋代達到頂峯,形成了蔚爲壯觀的“六大書院”。

明清時期的學校形式基本上承襲自隋唐,其中最突出的是地方或私塾創辦的學校,即私塾,遍佈城鄉,知名度很高。清末,隨着洋務運動和西學東漸的浪潮,近代教育迅速發展。光緒二十八年,學校成爲一種新的學校形式,新式學校逐漸流行起來。辛亥後,機構重新公佈了教育制度,並將所有“學校”改名爲“學堂”,從此沿用至今。因此,中國的教育發展起步很早,教育機構的正式名稱爲“學校”是在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