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我國古代大豆叫什麼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76W

我國古代大豆叫什麼

我國古代大豆叫什麼:答案是菽。

我國古代大豆叫什麼:答案是菽。

大豆古名爲菽。大豆,別稱菽、黃豆,是豆科大豆屬的一年生草本。種子2-5顆,橢圓形、近球形,種皮光滑,有淡綠、黃、褐和黑色等多樣。大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中國東北爲主產區。

我國古代大豆叫菽。篆文寫作“尗”,意思是像豆類生長的樣子,後寫作“菽”,成了形聲字。大豆蛋白質含量爲35%~40%,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中國東北爲主產區,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植物蛋白質的作物。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我國古代的大豆在古代文獻中通常被稱爲「黃豆」。這個名稱是因爲大豆的外皮呈黃色,而且也有可能是因爲它在熟透後變黃的原因。在中國古代,大豆是一種重要的農作物,廣泛種植和食用。

大豆的古名是什麼?

大豆的古名是菽。

大豆原產於我國,在古代稱爲“菽”(shū),已有5000年栽培歷史。

東北爲主產區,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植物蛋白質的作物。大豆最常用來做各種豆製品、榨取豆油、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

大豆的存儲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1、倉庫儲存

儲存黃豆可以透過黃豆的數量決定儲存方法。一般數量極多的黃豆可以放在倉庫中儲存。首先需要選擇一個透風、陰涼、乾燥的倉庫,然後在倉庫的地面上鋪上一層防水防油的塑料膜,再將黃豆使用塑料袋包裝後堆放在倉庫中。

2、瓦罐儲存

儲存黃豆也可以使用瓦罐進行儲存。首先需要將收穫的黃豆放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晾曬,等到黃豆中的水分蒸發乾淨後就可以將其放在瓦罐中,然後將瓦罐口密封即可。同時選擇的瓦罐也需要進行晾曬,以免瓦罐內存在水分。

3、塑料瓶儲存

一般從超市或者市場買回來的黃豆,可以使用塑料瓶儲存。首先需要挑選幾個瓶口較大的飲料瓶,然後將其清洗乾淨,放在向陽的環境中晾曬,直到瓶中的水分蒸發乾淨後就可以將黃豆裝在塑料瓶中,蓋緊瓶蓋即可。

4、注意事項

在倉庫中儲存黃豆時,需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最好可以定期的巡視倉庫的環境,以免倉庫中漏水導致黃豆發黴腐爛,同時也需要定期向倉庫中噴灑殺蟲劑或者放置殺蟲藥丸,以免黃豆在儲存的過程中被老鼠、蟑螂等害蟲食用。

我國大豆的古名叫什麼?

大豆的別稱叫黃豆,古書上稱菽。

大豆起源於我國,古代先民用大豆做各種豆製品,已經食用了幾千年了。大豆通稱黃豆,我國古代稱爲“菽”,英語裏的Soybean,是中國“菽”的譯音。

秦漢以後,“大豆”一詞代替了“菽”字並廣泛應用了。

生長習性

大豆性喜暖,種子在10-12℃開始發芽,以15-20℃最適,生長適溫20-25℃,開花結莢期適溫20-28℃,低溫下結莢延遲,低於14℃不能開花,溫度過高植株則提前結束生長。

種子發芽要求較多水份,開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否則花蕾脫落率增加。大豆在開花前吸肥量不到總量的15%,而開花結莢期佔總吸肥量的80%以上。

我國大豆古名叫什麼?

我國大豆古名叫菽。大豆原產中國,中國各地均有栽培,亦廣泛栽培於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古稱菽,中國東北爲主產區,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植物蛋白質的作物。大豆現已成爲除水稻、小麥和玉米3種糧食作物之外產量最多的農作物,也是世界上經濟意義最大的一種豆科作物。

大豆的生長習性

大豆適宜於夏季高溫的溫帶地區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水分足,地勢低平。大豆性喜暖,以15~20攝氏度最適,開花結莢期室溫20~28攝氏度,低溫下結莢延遲,低於14攝氏度不能開花,溫度過高,植株則提前結束生長,種子發芽要求多水份,開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否則花蕾脫落率增加。

幾乎都保留了我國大豆古名是什麼?

這個古名是:菽。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栽培大豆的起源地,現今世界各地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間接從我國引進的,這些國家對大豆的稱呼,幾乎都保留了我國大豆古名“菽(shū)”的語音。

菽(shū),大豆,也是豆類的總稱。我國是大豆的故鄉,世界各地的大豆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拉丁文Soja,英文Soy、soybean,法文Soya,德文Soja等,都有類似“shu”的音。

古名“菽”的特點:

菽是一個漢字,讀作shū。篆文寫作“尗”,意思是像豆類生長的樣子。後寫作“菽”,成了形聲字,“艹(草)”爲形旁,“叔”爲聲旁。“菽”爲豆類的總稱。

大豆的別稱又叫黃豆,古書上稱之爲菽。大豆又叫青仁烏豆、黃豆、泥豆、馬料豆、秣食豆,中國古時稱菽,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蛋白質的豆科植物。

大豆的古稱是什麼?

大豆的古稱是菽。

大豆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古稱菽(shū)。

中國東北爲主產區,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植物蛋白質的作物。大豆最常用來做各種豆製品、榨取豆油、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於禽畜飼料。俗作菽。時珍曰∶豆、皆莢谷之總稱也。篆文,象莢生附莖下垂之形。豆象子在莢中之形。《廣雅》雲∶大豆,菽也。

大豆的簡介

大豆,豆科大豆屬植物,原產於中國,世界各地皆有栽培。其植株高30~90釐米,莖粗壯,直立,密被褐色長硬毛,葉通常具3小葉,托葉具脈紋,被柔毛,葉柄長2~20釐米。總花梗通常有5~8朵無柄、緊擠的花,花萼披針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莢果肥大,稍彎,下垂,黃綠色,密被褐長毛;種子2~5顆,橢圓形、近球形。

我國大豆古名什麼的語音?

我國大豆古名的語音是:菽(shū)。

大豆原產於我國,在古代稱爲“菽”,已有五千多年栽培歷史。本世紀初,大豆還只有我國和我國近鄰的一些國家種植。近幾十年,世界上到處引種,成爲栽培面積擴大得最多的作物之一。

目前,我國大豆播種面積有一億多畝,產量居世界第三位。大豆品種衆多,我國現有的品種不下五千種。無霜期在一百天以上的地區,就可以種植大豆。中國東北爲主產區,常用來製作各種豆製品,釀製醬油等。

我國大豆種植分佈:

中國大豆的集中產區在東北平原、黃淮平原、長江三角洲和江漢平原。根據大豆品種特性和耕作制度的不同,中國大豆生產分爲五個主要產區:內蒙,東北三省爲主的春大豆區。黃淮流域的夏大豆區。長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區。

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區,兩廣、雲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區。其中,東北春播大豆和黃淮海夏播大豆是中國大豆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兩個地區。

大豆古稱什麼

大豆古稱“菽”,篆文寫作“尗”,意思是像豆類生長的樣子,後寫作“菽”,“菽”也爲豆類的總稱。

大豆起源於中國,從中國大量的古代文獻可以證明。漢司馬遷(公元前145-前93年)編的《史記》中,頭一篇《五帝本紀》中寫道:“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鞠五種,撫萬民,慶四方。”鄭玄曰:“五種,黍稷菽麥稻也。”由此可見軒轅黃帝時已種菽。”

朱紹侯主編的《中國古代史》中談到商代(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時指出:“主要的農作物,如黍、稷、粟、麥(大麥)、來(小麥)、秕、稻、菽(大豆)等都見於《卜辭》。”

大豆分佈範圍

中國自古栽培,已有5000年的種植史,全中國普遍種植,在東北、華北、陝、川及長江下游地區均有出產,以長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較多,以東北大豆質量最優。於1804年引入美國;20世紀中葉,在美國南部及中西部成爲重要作物。世界各國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間接由中國傳播出去的。

由於它的營養價值很高,被稱爲“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綠色的牛乳”等,是數百種天然食物中最受營養學家推崇的食物。

大豆的古名叫做什麼

大豆的古名叫做菽。

大豆起源於中國,從中國大量的古代文獻可以證明。《五帝本紀》中寫道:“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鞠五種,撫萬民,慶四方。”鄭玄曰:“五種,黍稷菽麥稻也。”司馬遷在《史記·卷二十七》中寫道:“鋪至下鋪,爲菽”,由此可見軒轅黃帝時已種菽。

中國自古栽培大豆,已有5000年的種植史,全中國普遍種植,在東北、華北、陝、川及長江下游地區均有出產,以長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較多,以東北大豆質量最優。於1804年引入美國;20世紀中葉,在美國南部及中西部成爲重要作物。世界各國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間接由中國傳播出去的。

大豆的生長習性

大豆性喜暖,種子在10-12℃開始發芽,以15-20℃最適,生長適溫20-25℃,開花結莢期適溫20-28℃,低溫下結莢延遲,低於14℃不能開花,溫度過高植株則提前結束生長。

種子發芽要求較多水份,開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否則花蕾脫落率增加。大豆在開花前吸肥量不到總量的15%,而開花結莢期佔總吸肥量的80%以上。

我國大豆古名是什麼?

我國大豆古名是菽。中國東北爲主產區,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植物蛋白質的作物。大豆最常用來做各種豆製品、榨取豆油、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類。大豆起源於中國,中國學者大多認爲原產地是雲貴高原一帶。也有很多植物學家認爲是由原產中國的烏蘇裏大豆衍生而來。現種植的栽培大豆是從野生大豆透過長期定向選擇、改良馴化而成的。

價值:

大豆可以加工豆腐、豆漿、腐竹等豆製品,還可以提煉大豆異黃酮。其中,發酵豆製品包括腐乳、臭豆腐、豆瓣醬、醬油、豆豉、納豆等。

而非發酵豆製品包括水豆腐、幹豆腐(百頁)、豆芽、滷製豆製品、油炸豆製品、熏製豆製品、炸滷豆製品、冷凍豆製品、乾燥豆製品等。另外,豆粉則是代替肉類的高蛋白食物,可製成多種食品,包括嬰兒食品。

飼用:從大豆中提取人類食用油之後,所剩副產品就是大豆餅粕,是優質的蛋白飼料。對於雞、豬、以及奶牛肉牛等反芻家畜來說,它是優質的蛋白質飼料。

其中,大豆餅是指大豆經壓榨脫油後的殘餅,液壓後形狀爲圓餅,螺旋榨油後形狀爲薄片狀。用做飼料時,需先打碎後再粉碎方能使用。因粉碎後具有香味,因此家畜非常喜食。

大豆的古稱是什麼?

大豆,古名“菽”。

分析:大豆,古名“菽”,是豆科大豆屬的一年生草本,高30-90釐米。莖粗壯,直立,密被褐色長硬毛。葉通常具3小葉;托葉具脈紋,被柔毛;葉柄長2-20釐米;小葉寬卵形,紙質;總狀花序短的少花,長的多花。

原產中國,中國各地均有栽培,亦廣泛栽培於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古稱菽,中國東北爲主產區,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植物蛋白質的作物。大豆最常用來做各種豆製品、榨取豆油、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

大豆主要功能:

大豆是一種理想的優質植物蛋白食物,多吃大豆及豆製品,有利於人體生長髮育和健康。

大豆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其蛋白質含量高於穀類和薯類食物2.5~8倍,除糖類較低外,其他營養成分,如脂肪、鈣、磷、鐵和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都高於穀類和薯類食物,它是一種理想的優質植物蛋白食物。

在古希臘神話中,農業女神得墨忒耳給了出遠門的女兒普西芬尼一粒大豆,說能“消除,防治百病。”但不久,善良的普西芬尼卻把這粒大豆留給人間傳種繁衍,成爲世界一大農作物。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大豆

Tags:大豆 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