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蒲岐水果又叫什麼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8.33K

蒲岐水果又叫什麼

蒲岐水果又叫什麼:答案是荸薺。

蒲岐水果又叫做荸薺,荸薺是莎草科、荸薺屬植物,花果期5-10月。

分佈於中國、日本、琉球羣島、南洋島(呂宋島爲該種最先發現的產地)和印度,在中國分佈於江蘇、廣東、海南。

生長在有水的平地,荸薺性喜溫暖溼潤,不耐霜凍,常生長在淺水田中,荸薺在生長前期需要高溫及長日照。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蒲岐水果在中文中沒有特定的叫法。

蒲岐可能是一個地名,而水果的名稱可能與當地的特產有關。

如果您提供更多關於蒲岐水果的資訊,我可以盡力爲您提供更準確的答案。

馬蹄?荸薺?蒲青?

總也叫不對名兒的甜蜜怪小孩

——以及,

爲什麼“馬蹄”長得一點兒也不像馬蹄呢?

這其實是一種蠻神祕的植物。

小時候總在秋冬時節的街邊,看見揹着竹筐或者擔着扁擔叫賣這種乒乓大小、扁扁黑黑的“果子”的小販——我們那兒管這種“果子”叫“蒲青兒”。

喔對了忘記交代,作者我是重慶人。

一筐“蒲青兒”。

圖片:Acta Plantarum

走過長長的石板街,在擠擠攘攘的菜場或者鬧事街邊,扁擔的一頭是黑亮的蒲青果,小販坐在一旁,用又尖又小的小刀,熟練地挑掉頂上尖尖的芽眼,然後細細地削掉外皮,再放在扁擔另一頭——削好的、白生生的可以直接吃的“果子”,堆在那兒,或者用塑料袋裝成一小袋一小袋。

展開剩餘92%

從黑亮的蒲青果,被削成白白的“果子”。

圖片: hoppinjohns.net

這東西並不便宜,並不能天天都吃——畢竟還要花那麼多時間打理呢。

看着眼巴巴望着的女兒,母親會買來一點,帶着我一路吃回家。

脆脆的,清甜清甜,雖然嚼到最後嘴裏總有乾乾的殘渣戳着口腔黏膜,但那比白梨要香、又沒甘蔗那麼甜膩的味道,真能讓人好好兒地幸福一下。

讓人幸福的荸薺。

123rf.com.cn正版圖片

後來離開家北上,跟小夥伴們說我家有一種好吃的水果在這兒吃不到,叫蒲青。

對方一臉茫然,我手舞足蹈解釋半天沒結果,只好回去開啟電腦谷歌。

坐在電腦前面又蒙圈了,那倆字到底怎麼寫嘛?

後來兜兜轉轉、這查那翻的,才找出“荸[bí]薺[qi]”二字。

一個小夥伴大悟,“這不就是馬蹄嗎?”又有人說,“不對不對,我們那兒叫慈姑來着。

”但是至少,我們對這種水果的外形和味道有了共識,然後各自坐在北方的嚴冬開始思鄉。

還有罐頭版的。

圖片:Serious Eats

荸薺是什麼?

這種植物,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小夥伴可能都見過,而北方的孩子就沒那麼熟悉了。

荸薺(Eleocharis dulcis)是一種莎[suō]草科(Cyperaceae)、荸薺屬的植物,原產於印度,很早就引進中國,在水田裏生根發芽。

這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會在水田裏長出狹長的細葉;而我們吃的荸薺,其實是它的膨大的地下莖(球莖),從水田帶出來的時候,還會拖着長長的“龍鬚”根。

剛出水的荸薺。

圖片:Mass Spectrum Botanicals

長江中下游的水田裏,會時常出現荸薺的身影,也算是非常本土的作物了,除了栽培的以外,野生的也可以在沼澤多水處找到。

穀雨時育苗,小滿時插秧,暑熱還未蒸透大地時,和滿田的夏稻一起成長。

一簇簇荸薺遠看起來像沒抽穗的稻,近看又有一點像蔥。

開花的時候頂部是穗狀的青褐色小花。

其實,莎草科的植物,靠近地皮的莖管是實心的,呈三角形的截面,這也是區別它們和禾本科(例如小麥、稻米等)的要點——禾本科大部分都是空心的。

城裏小孩子沒有見過秸稈的,可以回想一下狗尾巴草喔。

圖片:Natural medicine facts

然後,在深秋霜降、天氣轉涼的時候,把水田裏的水放掉,在淤泥裏犁出幾十公分,把這些黑疙瘩從裏面“摸”出來。

越入冬,採到的荸薺越甜,但也要趕在水分變少之前採出來。

新鮮的荸薺儲存不了太久,所以也就那麼一陣兒的時令。

在南方沒有暖氣的冬天,那份新鮮的水靈,就像亞熱帶未凋零的樹葉一樣,是家鄉的感覺。

圖片: Serious Eats

荸薺很甜。

用來儲存營養的球莖,除了水分之外,90%都是碳水化合物,其中有一多半還是澱粉。

因此,荸薺也常常被用來做成澱粉,可以用來勾芡、濃湯什麼的。

而在過去,荸薺粉則被用來入藥。

許多醫藥古籍中都提到荸薺“通便、清痰、排淋”,這大約是因爲豐富的纖維素,即嚼到後面有乾乾的殘渣的原因。

它的纖維是球狀的,更容易吸附雜物,“通便”一說也並非沒有道理。

荸薺沙拉。

圖片:Hoppin' John's

那麼,它那些稀奇古怪的名字,又是怎麼來的呢?

一個誤會特別多的“水果”

荸薺,這兩個字都被它獨佔了——薺菜的薺讀jì,而只有在這裏讀qí。

其實這是純取其讀音而衍生出來的名字。

至於原本的字和義,也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只有順藤摸瓜地找出疑似的起源。

再看一張荸薺的標準照,後面就要開始對比了。

圖片:Greenish Thumb

最早的出場,是在《爾雅》裏,稱“鳧[fú]茈[cí]”,“鳧喜食之”。

鳧,就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的“鶩”,野鴨子也,後來被訛傳成了“荸”。

“鳧”和“荸”的聲母都是古濁脣音,在上古時是一樣的,“蓋《切韻》鳧、荸同一字母,音相近也”(李時珍語)。

“茈”和“薺”在中古都是“從”母字,聲母也是一樣。

至於“茈”(後來又被寫成“茨”),就是另一個誤會了——茈是紫草科紫草屬的一種草,樣子還差得蠻大的,爲什麼會被眼殘看錯,作者我就不知道了。

紫草屬的“茈”,樣子跟荸薺差別很大吧?圖片: Meloidae

在《本草綱目》裏,荸薺的名字是“烏芋”。

需要說明的是,“烏芋”一詞,在中古以前指的是茨菰,最早見於《廣雅》:“葃姑,水芋、烏芋也”。

後來被用在荸薺上倒也好理解,皮是黑色的芋頭嘛,反正都是從地裏挖出來的(也確實都是地下莖),也都是澱粉含量很高的東西,白色的芯兒和一圈圈的外皮也算是撞臉了。

不過芋頭是長土裏的、天南星科的植物,兩者連親戚都算不上喔。

和發芽的芋頭確實有點像,複習<戳這裏>。

圖片:Plant Details - FLIP

還有另外一系列的名字——鄭樵《通志》裏稱它爲“地慄”,在英語裏面則是“水慄”(water chestnut),可以理解是因爲長相有那麼一點神似。

但是……但是人家真的跟栗子差得太遠了!一個是高聳如雲的木本植物所結、“外衣”渾身是刺的果實,一個卻“累累下生入泥底”(李時珍語),也要強行在一起,恐怕是頗爲崎嶇的愛情了。

跟栗子差得就有點遠啊,複習<戳這裏>。

圖片: cnseed.org

至於四川、重慶一些地區的“蒲青”“蒲萩”,應該也是最先的“pú cí”的訛傳。

要說的話,香蒲的“蒲”,也和荸薺有那麼些相似的地方,水生、細長條葉,我們那兒到處都有“蒲扇”,也可以見得蒲草是相當普遍的植物,不難和其它水生長葉片的植物聯繫起來。

如果不考慮香蒲火腿腸一樣的花序,長得還是有點像的。

圖片:Wikimedia Commons

最普遍的一個誤會,大概就是慈姑/茨菇/蒔菇了,特別是在湖南、湖北和四川的一些地方,都有稱其爲“慈姑”的。

但實際上,慈姑是另外一種東西,大名是茨菰,屬於澤瀉科慈姑屬,也是水生、有膨大的球莖,種出來有十分帥氣的戟形葉。

球莖的樣子,和荸薺是最像的,只是顏色比較淺而已。

同樣可炒可燉,只是略帶苦味兒,不能生吃。

茨菰,複習<戳這裏>。

圖片: Wild Harvests

至於我們現在最親切的俗稱“馬蹄”,應該是流行於閩南和廣東地區的暱稱,但它確實跟真正的馬蹄長得十分南轅北轍。

這一叫法,可能源於閩南語裏面的“馬薺”,但“薺”很有可能是起的“臍”意——指的是荸薺與根相連的長長的“臍帶”[注1]——宋代寇宗《本草衍義》裏說荸薺:“今人謂之葧臍,皮厚色黑肉硬白者謂之豬葧臍,皮薄色澤淡紫肉軟者謂之羊葧臍”。

在潮汕地區一帶,荸薺又稱錢蔥,葉子跟蔥很相似,從荸薺正上方向下看,荸薺像個圓的銅錢,所以有“錢蔥”一詞。

蔥,複習<戳這裏>。

圖片: wikipedia

這麼一想,荸薺還真是一種又神祕又親民的東西呢——神祕到大家都不知道它到底是哪一種植物,親民到在每個地方的水田裏都有一個自己的名字,算不上高貴,但也其貌不揚地甜蜜可愛。

雖然不像水稻那樣爲長江中下游的盤中餐定義,但偶爾也會有救濟的時候。

《農政全書》裏就曾記載,“野荸薺,生稻畦,苦薅不盡心力疲,造物有意防民飢,年來水患絶五糓,爾獨結實何累累。

“瞧,野生的挖也挖不完,但災荒的時候還是可以填肚子呢。

吃荸薺,煮荸薺,熬荸薺

前面也說了,荸薺可以當水果生吃,但是要注意挖掉芽眼、徹底去皮,避免水田裏的寄生蟲[注2]。

但是,荸薺做菜的名聲,比它自己可要大多了。

荸薺培根卷。

可以搭一切的荸薺。

圖片: encyclopedia

比如淮揚名菜“獅子頭”,有一種做法就是要往肉丸裏面揉入切碎的荸薺。

荸薺和藕一樣,都有着特殊的細胞結構——它們的細胞被低聚糖或者類似的物質綁在一起,很難被糊化,所以蒸煮之後依然可以保持脆甜的狀態(當然煮很久很久還是可以煮得比較綿的)。

加在肉丸裏,甚至是包在餃子和餛飩裏,和軟糯的肉糜相得益彰,讓口感也別具風格。

混了荸薺的獅子頭。

圖片: Serious Eats

做菜的話,炒是比較常見的方式。

切成塊或者片,和時令的蔬菜或者肉翻炒,不用加太多料,清爽的口感就很適宜。

特別是不想吃肉的時候,荸薺切丁和胡蘿蔔、蘑菇、豌豆混炒,鮮香甜兼備,也是非常健康的吃法呢。

喜歡煲湯的話,也可以用荸薺作爲湯料之一,讓甜味和香味完全釋放到湯汁當中,爲整個湯增味兒。

當然,直接熬水喝也是OK的,在廣東叫“馬蹄水”。

熬水可以不削皮。

圖片: peepor.net

其實,東南亞的越南和泰國等地,荸薺也算是比較常見的東西。

不過,比起我熟悉的當水果生吃,荸薺用來做菜、熬汁、做甜點的時候更多。

泰國一道非常著名的甜點Thap Thim Krop,中文翻譯成“椰香紅寶石”,原料就是荸薺。

做法也很簡單,用白糖、椰漿泡好荸薺熬製一陣,再加入紅色素,就可以上桌了(以前是用石榴汁染色)。

椰香紅寶石,原料其實是荸薺。

圖片:The Trishaw

由於荸薺比較高的澱粉含量,所以也有直接提煉出荸薺粉或者馬蹄粉。

粉也可以做不錯的甜點,“馬蹄糕”就是一例。

荸薺粉拌糖水之後蒸制,成品呈琥珀色,半透明的樣子,軟、滑,又繼承了荸薺的那一點點韌性,當然還有香甜的滋味兒。

馬蹄糕。

圖片:DayDayCook

現在,和荸薺相關的商品也很容易找到,而且大多取了“馬蹄”這個更爲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的名字——比如“竹蔗馬蹄”,“馬蹄爽”。

這種其貌不揚的、地裏的水果,現在也登上了流行舞臺,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街邊看起來不太乾淨、吃了很可能會拉肚子的新鮮“蒲青”呢(笑)。

馬蹄?荸薺?蒲青?

總也叫不對名兒的甜蜜怪小孩

——以及,

爲什麼“馬蹄”長得一點兒也不像馬蹄呢?

這其實是一種蠻神祕的植物。

小時候總在秋冬時節的街邊,看見揹着竹筐或者擔着扁擔叫賣這種乒乓大小、扁扁黑黑的“果子”的小販——我們那兒管這種“果子”叫“蒲青兒”。

喔對了忘記交代,作者我是重慶人。

一筐“蒲青兒”。

圖片:Acta Plantarum

走過長長的石板街,在擠擠攘攘的菜場或者鬧事街邊,扁擔的一頭是黑亮的蒲青果,小販坐在一旁,用又尖又小的小刀,熟練地挑掉頂上尖尖的芽眼,然後細細地削掉外皮,再放在扁擔另一頭——削好的、白生生的可以直接吃的“果子”,堆在那兒,或者用塑料袋裝成一小袋一小袋。

展開剩餘92%

從黑亮的蒲青果,被削成白白的“果子”。

圖片: hoppinjohns.net

這東西並不便宜,並不能天天都吃——畢竟還要花那麼多時間打理呢。

看着眼巴巴望着的女兒,母親會買來一點,帶着我一路吃回家。

脆脆的,清甜清甜,雖然嚼到最後嘴裏總有乾乾的殘渣戳着口腔黏膜,但那比白梨要香、又沒甘蔗那麼甜膩的味道,真能讓人好好兒地幸福一下。

讓人幸福的荸薺。

123rf.com.cn正版圖片

後來離開家北上,跟小夥伴們說我家有一種好吃的水果在這兒吃不到,叫蒲青。

對方一臉茫然,我手舞足蹈解釋半天沒結果,只好回去開啟電腦谷歌。

坐在電腦前面又蒙圈了,那倆字到底怎麼寫嘛?

後來兜兜轉轉、這查那翻的,才找出“荸[bí]薺[qi]”二字。

一個小夥伴大悟,“這不就是馬蹄嗎?”又有人說,“不對不對,我們那兒叫慈姑來着。

”但是至少,我們對這種水果的外形和味道有了共識,然後各自坐在北方的嚴冬開始思鄉。

還有罐頭版的。

圖片:Serious Eats

荸薺是什麼?

這種植物,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小夥伴可能都見過,而北方的孩子就沒那麼熟悉了。

荸薺(Eleocharis dulcis)是一種莎[suō]草科(Cyperaceae)、荸薺屬的植物,原產於印度,很早就引進中國,在水田裏生根發芽。

這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會在水田裏長出狹長的細葉;而我們吃的荸薺,其實是它的膨大的地下莖(球莖),從水田帶出來的時候,還會拖着長長的“龍鬚”根。

剛出水的荸薺。

圖片:Mass Spectrum Botanicals

長江中下游的水田裏,會時常出現荸薺的身影,也算是非常本土的作物了,除了栽培的以外,野生的也可以在沼澤多水處找到。

穀雨時育苗,小滿時插秧,暑熱還未蒸透大地時,和滿田的夏稻一起成長。

一簇簇荸薺遠看起來像沒抽穗的稻,近看又有一點像蔥。

開花的時候頂部是穗狀的青褐色小花。

其實,莎草科的植物,靠近地皮的莖管是實心的,呈三角形的截面,這也是區別它們和禾本科(例如小麥、稻米等)的要點——禾本科大部分都是空心的。

城裏小孩子沒有見過秸稈的,可以回想一下狗尾巴草喔。

圖片:Natural medicine facts

然後,在深秋霜降、天氣轉涼的時候,把水田裏的水放掉,在淤泥裏犁出幾十公分,把這些黑疙瘩從裏面“摸”出來。

越入冬,採到的荸薺越甜,但也要趕在水分變少之前採出來。

新鮮的荸薺儲存不了太久,所以也就那麼一陣兒的時令。

在南方沒有暖氣的冬天,那份新鮮的水靈,就像亞熱帶未凋零的樹葉一樣,是家鄉的感覺。

圖片: Serious Eats

荸薺很甜。

用來儲存營養的球莖,除了水分之外,90%都是碳水化合物,其中有一多半還是澱粉。

因此,荸薺也常常被用來做成澱粉,可以用來勾芡、濃湯什麼的。

而在過去,荸薺粉則被用來入藥。

許多醫藥古籍中都提到荸薺“通便、清痰、排淋”,這大約是因爲豐富的纖維素,即嚼到後面有乾乾的殘渣的原因。

它的纖維是球狀的,更容易吸附雜物,“通便”一說也並非沒有道理。

荸薺沙拉。

圖片:Hoppin' John's

那麼,它那些稀奇古怪的名字,又是怎麼來的呢?

一個誤會特別多的“水果”

荸薺,這兩個字都被它獨佔了——薺菜的薺讀jì,而只有在這裏讀qí。

其實這是純取其讀音而衍生出來的名字。

至於原本的字和義,也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只有順藤摸瓜地找出疑似的起源。

再看一張荸薺的標準照,後面就要開始對比了。

圖片:Greenish Thumb

最早的出場,是在《爾雅》裏,稱“鳧[fú]茈[cí]”,“鳧喜食之”。

鳧,就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的“鶩”,野鴨子也,後來被訛傳成了“荸”。

“鳧”和“荸”的聲母都是古濁脣音,在上古時是一樣的,“蓋《切韻》鳧、荸同一字母,音相近也”(李時珍語)。

“茈”和“薺”在中古都是“從”母字,聲母也是一樣。

至於“茈”(後來又被寫成“茨”),就是另一個誤會了——茈是紫草科紫草屬的一種草,樣子還差得蠻大的,爲什麼會被眼殘看錯,作者我就不知道了。

紫草屬的“茈”,樣子跟荸薺差別很大吧?圖片: Meloidae

在《本草綱目》裏,荸薺的名字是“烏芋”。

需要說明的是,“烏芋”一詞,在中古以前指的是茨菰,最早見於《廣雅》:“葃姑,水芋、烏芋也”。

後來被用在荸薺上倒也好理解,皮是黑色的芋頭嘛,反正都是從地裏挖出來的(也確實都是地下莖),也都是澱粉含量很高的東西,白色的芯兒和一圈圈的外皮也算是撞臉了。

不過芋頭是長土裏的、天南星科的植物,兩者連親戚都算不上喔。

和發芽的芋頭確實有點像,複習<戳這裏>。

圖片:Plant Details - FLIP

還有另外一系列的名字——鄭樵《通志》裏稱它爲“地慄”,在英語裏面則是“水慄”(water chestnut),可以理解是因爲長相有那麼一點神似。

但是……但是人家真的跟栗子差得太遠了!一個是高聳如雲的木本植物所結、“外衣”渾身是刺的果實,一個卻“累累下生入泥底”(李時珍語),也要強行在一起,恐怕是頗爲崎嶇的愛情了。

跟栗子差得就有點遠啊,複習<戳這裏>。

圖片: cnseed.org

至於四川、重慶一些地區的“蒲青”“蒲萩”,應該也是最先的“pú cí”的訛傳。

要說的話,香蒲的“蒲”,也和荸薺有那麼些相似的地方,水生、細長條葉,我們那兒到處都有“蒲扇”,也可以見得蒲草是相當普遍的植物,不難和其它水生長葉片的植物聯繫起來。

如果不考慮香蒲火腿腸一樣的花序,長得還是有點像的。

圖片:Wikimedia Commons

最普遍的一個誤會,大概就是慈姑/茨菇/蒔菇了,特別是在湖南、湖北和四川的一些地方,都有稱其爲“慈姑”的。

但實際上,慈姑是另外一種東西,大名是茨菰,屬於澤瀉科慈姑屬,也是水生、有膨大的球莖,種出來有十分帥氣的戟形葉。

球莖的樣子,和荸薺是最像的,只是顏色比較淺而已。

同樣可炒可燉,只是略帶苦味兒,不能生吃。

茨菰,複習<戳這裏>。

圖片: Wild Harvests

至於我們現在最親切的俗稱“馬蹄”,應該是流行於閩南和廣東地區的暱稱,但它確實跟真正的馬蹄長得十分南轅北轍。

這一叫法,可能源於閩南語裏面的“馬薺”,但“薺”很有可能是起的“臍”意——指的是荸薺與根相連的長長的“臍帶”[注1]——宋代寇宗《本草衍義》裏說荸薺:“今人謂之葧臍,皮厚色黑肉硬白者謂之豬葧臍,皮薄色澤淡紫肉軟者謂之羊葧臍”。

在潮汕地區一帶,荸薺又稱錢蔥,葉子跟蔥很相似,從荸薺正上方向下看,荸薺像個圓的銅錢,所以有“錢蔥”一詞。

蔥,複習<戳這裏>。

圖片: wikipedia

這麼一想,荸薺還真是一種又神祕又親民的東西呢——神祕到大家都不知道它到底是哪一種植物,親民到在每個地方的水田裏都有一個自己的名字,算不上高貴,但也其貌不揚地甜蜜可愛。

雖然不像水稻那樣爲長江中下游的盤中餐定義,但偶爾也會有救濟的時候。

《農政全書》裏就曾記載,“野荸薺,生稻畦,苦薅不盡心力疲,造物有意防民飢,年來水患絶五糓,爾獨結實何累累。

“瞧,野生的挖也挖不完,但災荒的時候還是可以填肚子呢。

吃荸薺,煮荸薺,熬荸薺

前面也說了,荸薺可以當水果生吃,但是要注意挖掉芽眼、徹底去皮,避免水田裏的寄生蟲[注2]。

但是,荸薺做菜的名聲,比它自己可要大多了。

荸薺培根卷。

可以搭一切的荸薺。

圖片: encyclopedia

比如淮揚名菜“獅子頭”,有一種做法就是要往肉丸裏面揉入切碎的荸薺。

荸薺和藕一樣,都有着特殊的細胞結構——它們的細胞被低聚糖或者類似的物質綁在一起,很難被糊化,所以蒸煮之後依然可以保持脆甜的狀態(當然煮很久很久還是可以煮得比較綿的)。

加在肉丸裏,甚至是包在餃子和餛飩裏,和軟糯的肉糜相得益彰,讓口感也別具風格。

混了荸薺的獅子頭。

圖片: Serious Eats

做菜的話,炒是比較常見的方式。

切成塊或者片,和時令的蔬菜或者肉翻炒,不用加太多料,清爽的口感就很適宜。

特別是不想吃肉的時候,荸薺切丁和胡蘿蔔、蘑菇、豌豆混炒,鮮香甜兼備,也是非常健康的吃法呢。

喜歡煲湯的話,也可以用荸薺作爲湯料之一,讓甜味和香味完全釋放到湯汁當中,爲整個湯增味兒。

當然,直接熬水喝也是OK的,在廣東叫“馬蹄水”。

熬水可以不削皮。

圖片: peepor.net

其實,東南亞的越南和泰國等地,荸薺也算是比較常見的東西。

不過,比起我熟悉的當水果生吃,荸薺用來做菜、熬汁、做甜點的時候更多。

泰國一道非常著名的甜點Thap Thim Krop,中文翻譯成“椰香紅寶石”,原料就是荸薺。

做法也很簡單,用白糖、椰漿泡好荸薺熬製一陣,再加入紅色素,就可以上桌了(以前是用石榴汁染色)。

椰香紅寶石,原料其實是荸薺。

圖片:The Trishaw

由於荸薺比較高的澱粉含量,所以也有直接提煉出荸薺粉或者馬蹄粉。

粉也可以做不錯的甜點,“馬蹄糕”就是一例。

荸薺粉拌糖水之後蒸制,成品呈琥珀色,半透明的樣子,軟、滑,又繼承了荸薺的那一點點韌性,當然還有香甜的滋味兒。

馬蹄糕。

圖片:DayDayCook

現在,和荸薺相關的商品也很容易找到,而且大多取了“馬蹄”這個更爲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的名字——比如“竹蔗馬蹄”,“馬蹄爽”。

這種其貌不揚的、地裏的水果,現在也登上了流行舞臺,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街邊看起來不太乾淨、吃了很可能會拉肚子的新鮮“蒲青”呢(笑)。

蒲岐水果又叫荸薺。荸薺是中國的特色蔬菜之一,通常以地下膨大球莖供食用,可以生食、熟食或做菜,尤適於製作罐頭,稱爲清水馬蹄,是菜館的主要些佐料之一。

荸薺性喜溫暖溼潤,不耐霜凍,常生長在淺水田中,荸薺在生長前期需要高溫及長日照,如萌芽適溫爲15-20℃,分櫱分株最適溫爲25-30℃。

荸薺生長期在140-200天。球莖可在土中越冬,到次年春季以頂芽抽生不明顯短縮莖,基部莖節向下產生細長鬚根,入土約20-30釐米,向上產生時狀莖,並不斷分櫱,形成母株。

其側芽則向四周抽出3-5條匍匐莖,伸長至10-15釐米後,其頂芽向地上抽生葉狀莖來自,形成新的分櫱及次生分櫱可達30-40株,處暑至白薅(在中國杭州爲9月下旬)停止分櫱,後斷快的內興期則於匍匐莖頂端形成新的球莖。

同時在秋季低溫短日照條件下,地上莖也停止生長,自分株中心抽出花莖,頂端形成具多花的穗狀花序白露前後達盛花期。小堅果灰褐色,倒卵形,在寒露至霜降成熟,通常不易發芽。

蒲岐水果又叫什麼

蒲岐水果又叫做荸薺,荸薺是莎草科、荸薺屬植物,花果期5-10月。分佈於中國、日本、琉球羣島、南洋島(呂宋島爲該種最先發現的產地)和印度,在中國分佈於江蘇、廣東、海南。生長在有水的平地,荸薺性喜溫暖溼潤,不耐霜凍,常生長在淺水田中,荸薺在生長前期需要高溫及長日照。

蒲岐水果又叫做荸薺,荸薺是莎草科、荸薺屬植物,花果期5-10月。分佈於中國、日本、琉球羣島、南洋島(呂宋島爲該種最先發現的產地)和印度,在中國分佈於江蘇、廣東、海南。生長在有水的平地,荸薺性喜溫暖溼潤,不耐霜凍,常生長在淺水田中,荸薺在生長前期需要高溫及長日照。

蒲岐水果又叫什麼?

蒲岐水果又叫荸薺。荸薺是莎草科、荸薺屬植物。匍匐根狀莖瘦長。稈多數,叢生,筆直,細長,圓柱狀,高40到100多釐米,直徑2到3毫米,灰綠色,光滑,,幹後稈的表面現有節,兼有許多縱條紋。葉缺如,僅在稈的基部有2到3個葉鞘;鞘淡棕色,光滑,,膜質,抱莖,鞘口斜,頂端急尖,長7到15釐米。

蒲岐水果生長環境

蒲岐水果性喜溫暖溼潤,不耐霜凍,常生長在淺水田中,荸薺在生長前期需要高溫及長日照,如萌芽適溫爲15到20℃,分櫱分株最適溫爲25到30℃,而在生長後期,縮短光照時數宜少於13小時能促進球莖形成,較低溫度20到25℃也有利於球莖膨大。土壤則以土層淺薄,pH67的砂質壤土或腐殖質壤土爲宜。

蒲裙兒這種水果學名叫什麼

荸薺

莎草科荸薺屬淺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莖作蔬菜食用。古稱鳧茈(鳧茈),俗稱馬蹄,又稱地慄,因它形如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稱它馬蹄,僅指其外表;說它像栗子,不僅是形狀,連性味、成分、功用都與栗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結果,所以有地慄之稱。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視之爲江南人蔘。荸薺既可作爲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衆喜愛的時令之品。

荸薺是什麼水果

荸薺,一種南方生產北方很多人都沒有聽過的水果,長得比較像板栗,具有非常良好的藥用功能,但是荸薺生性寒涼,所以建議不要一次吃太多,或者應該煮熟了再吃。

荸薺,屬莎草科茡薺屬宿根性多年生淺水草本植物,古稱芍,別名馬蹄、地慄、烏、鳧茈等,以其地下球莖作爲食用器官。我國南方各地均有栽培以廣西、江蘇、湖北、浙江、廣東栽培爲多,主要利用水田和沼澤地栽培,並常與淺水蓮藕、慈姑、水芹等水生蔬菜輪作。

茡薺肉質潔白,味清甜多汁,鬆脆爽口消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視之爲“江南人蔘”。荸薺既可作爲水果,又可作爲蔬菜,是果蔬兼用型的經濟作物,具有豐富的營養和保健價值,還有清熱、化痰消積、利尿、降壓、防癌抗癌等功效,其提取物對細菌、酵母菌和真菌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是較好的保健食品。

這個是什麼水果?

馬蹄,學名荸薺,沙草科荸薺屬,又稱水慄。[1]莎草科荸薺屬淺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莖作蔬菜食用。古稱鳧茈(鳧茨),俗稱馬蹄,又稱地慄,因它形如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追問你吃過嗎?好吃不→_→

追答好吃,生吃甜脆

有沒有一種食物叫蒲岐,外面有黑色的皮,裏面是白色的

有的,超市裏就有賣,它的學名叫荸薺,水生的。

蒲岐是涼性水果嗎

蒲岐是涼性水果。

荸薺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食物,即是水果也是蔬菜,具有生津止渴、利腸通便、清肺化痰的功效,也可以用來治療呼吸道疾病,治療糖尿病,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而且荸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詳細資訊:

1.清熱化痰,荸薺性寒,能清肺熱,並且荸薺中富含水分和粘液質,具有潤肺化痰的功效,可用於陰虛肺熱咳嗽、咯吐黃黏膿痰以及熱病津傷的食療。

2.生津止渴,荸薺白白嫩嫩,汁液豐富,有利於生津止渴,清除胸中煩悶、緩解熱病津傷口渴。

3.利尿排毒,荸薺煎水飲用能利尿排淋,對小便淋瀝、澀痛都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是尿路感染患者的食療佳品。由於荸薺性寒滑,同時具有利尿、涼血解毒的作用。

4.整腸通便,荸薺中富含粗蛋白、澱粉能促進大腸蠕動,並具有滑腸通便的作用,可以用來治療便祕等症狀。消食化積,荸薺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生津、潤肺化痰、消積食、開胃的作用。

5.抗菌抑菌,荸薺中含有荸薺英,對金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氣桿菌以及綠膿桿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用於預防感冒傳染;與此同時荸薺對化膿染、扁桃體炎、肺炎、敗血症、尿路感染等都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這是什麼水果

這是荸薺,又名馬蹄,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

這是什麼水果

這個是削了皮的馬蹄,學名荸薺,沙草科荸薺屬,又稱水慄。 莎草科荸薺屬淺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莖作蔬菜食用。古稱鳧茈(鳧茨),俗稱馬蹄,又稱地慄,因它形如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

馬蹄具有很好的醫療保健效果,其苗秧、根、果實均可入藥。據《中藥大辭典》記載:荸薺味甘、微寒、無毒,有溫中益氣,清熱開胃,消食化痰之功效。中醫認爲:荸薺性味甘寒,功效清熱化痰、生津開胃、明目清音、消食醒酒。臨牀上可用於熱病煩渴、痰熱咳嗽、咽喉疼痛、小便不利、便血、疣等症。

植物馬蹄

編輯

【拼音】[mǎ tí][2] 

【英文】horse's hoof;[方] Chinese water chestnut;eleoeharis tuberosa;

馬蹄

【基源】爲莎草科植物荸薺(bí'qí)Eleacharis lcis的球莖。

馬蹄(荸薺)

【別名】馬蹄,南薺,水慄,烏芋,馬薺,地粟,尾梨,地雷子,地力,蒲須。

【性味】涼,甘。

【功用】清熱生津,涼血解毒。

【成分】可食用部分78%。每100g中含能量247kj,水分83.6g、蛋白質1.2g、脂肪0.2g,膳食纖維1.1g,碳水化合物13.Ig、胡蘿蔔素20μg、視黃醇當量3μg,硫胺素0.02mg、核黃素0.02mg、尼克酸0.7mg;維生素C 7mg,維生素E 0.65mg;鉀306mg,鈉15.7mg,鈣4mg,鎂12mg、鐵0.6mg,錳0.11mg、鋅0.34mg,鋼0.07mg,磷44mg,硒0.7μg,尚含對金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的荸薺素。

馬蹄(mǎtí),又稱荸薺(bíqí)。據說原產於印度,但不可信,因爲中國西漢時已經記載它,應該是原產於亞洲較廣大的區域。我國是盛產馬蹄的地方,以我國南方的南嶺山脈產區爲最好,其中,以九峯山麓的北鄉產區爲最。種植馬蹄對自然條件要求是特別高的,必須是無污染的地方,而且泥土要求營養成分多,以保證馬蹄的正常生長。它以個頭大、皮薄肉嫩,水分充足,清甜無渣,爽脆可口既做蔬菜也可做水果,也可以做成馬蹄粉,馬蹄粉則用來做馬蹄糕。馬蹄久負盛名,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維生素C,還有鈣、磷、鐵、質、胡蘿蔔素等元素;馬蹄作用價值甚大,能清熱潤肺、生津消滯、舒肝明目、利氣通化作用。嶺南諸類佳果,各佳其味,但生熟可食,健疾不忌,加工成馬蹄罐頭口味更好。據說水蛭俗話也叫馬蹄。

有一種水果.外表黑色的,果肉白色的,跟土豆差不多大,長在泥土裏面,果肉是甜的

是蒲岐

Tags:蒲岐 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