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各個年齡的稱謂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8W

各個年齡的稱謂

求各個年齡段的稱謂 :

男子20歲稱弱冠,30歲稱而立,40歲稱不惑,50歲稱知天命,60歲稱耳順.70歲稱古稀,80歲稱杖朝.90歲稱合耄耋.100歲稱樂期頤.女子12歲稱金釵之年,13歲稱豆蔻年華,15歲稱及笄之年,16歲稱碧玉年華,20歲稱桃李年華,24歲稱花信年華,出嫁女子稱梅之年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人不同年齡的稱謂分別是什麼?

1、垂髫(tiáo):3、4歲至8、9的兒童。

2、束髮:指15歲。

3、弱冠:指20歲。

4、而立:指30歲。

5、不惑:指40歲。

6、知命(半百):指50歲。

7、花甲(耳順):指60歲。

8、古稀:指70歲。

9、耄耋:指80-90歲。

10、期頤:百歲。

常說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則來自於《論語·爲政篇》的記載:“子曰: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漢人戴聖所輯《禮記·曲記篇》中說:“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壯,四十曰強,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還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說法。但後人卻常把“幼學”、“弱冠”等作爲年齡稱謂。

擴展資料

年齡稱謂

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比如總角是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是因爲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年齡稱謂

各個年齡段的叫法是什麼?

1、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2、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3、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4、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5、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6、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7、16歲稱碧玉年華; 

8、20歲稱桃李年華。 

9、24歲稱花信年華;

10、男子20歲稱弱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70至90歲稱合鮐背之年,耄耋之年(其中耄年80到90歲,耋年70到80歲),100歲樂期頤。

擴展資料:

古代年齡稱謂並不止這些,還有許多散見於各類古書中,因較少使用而未被流傳下來。上面所述這些因使用頻率高,生命力強而被後人沿用了下來。有些還已經進入了我們的日常交際之中,如:“三十而立”。

古代幼童把垂髮紮成兩結於頭頂把頭髮紮成髻,形狀如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借指幼年。在這裏,“總”就是聚攏束結的意思。總角之交(幼年就相識的好朋友)。總角是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年齡稱謂

年齡稱謂有什麼?

1、幼學:10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

2、外傅之年:兒童10歲。

3、金釵之年:女孩12歲。

4、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爲“豆蔻年華”)。

5、舞夕之年:少年13至15歲。

6、及笄:指女子15歲。

7、志學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8、成童:15或15稍上的年歲。

9、舞象之年:少年15至20歲。

10、二八:爲16歲。

11、破瓜、碧玉年華:女子16歲。

12、加冠:指男子20歲。古時男子20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13、弱冠:古人20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

14、桃李年華:女子20歲。

15、花信年華:女子24歲。

16、而立(而立之年):30歲,因爲《論語》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17、始室:30歲。《禮記·內則》:“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18、克壯:正當壯年,古代30歲爲壯。

19、半老徐娘:女子30歲。

20、不惑(不惑之年):40歲爲“不惑之年”。

21、艾:50歲。《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

22、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50歲。

23、六九年:即54歲。

24、耳順、耳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

25、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60歲以上。

26、耆:古稱60歲的人爲“耆”。

27、下壽:古人以60爲下壽,指60歲以上。

28、還歷壽:61歲的壽辰。

29、從心之年:70歲。

30、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

31、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32、耋: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耄耋之年。

33、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34、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均指十歲。

35、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36、中壽:指80歲以上。

37、米壽:指88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

38、上壽:90歲爲上壽。

39、白壽:指99歲,百少一爲99,故借指99歲。

40、期頤:指百歲高壽。

擴展資料

我國還有干支紀年的傳統,六十年爲一輪,故又有六十歲爲“花甲之年”的說法。杜甫有詩句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於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別稱。

當然,古代年齡稱謂並不止這些,還有許多散見於各類古書中,因較少使用而未被流傳下來。上面所述這些因使用頻率高,生命力強而被後人沿用了下來。有些還已經進入了我們的日常交際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從“嬰兒”和“兒童”兩個詞中,我們已看不出歷史和今天的區別了。

各個年齡段稱謂都有哪些?

襁褓:不滿週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

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髮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爲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二字作爲十歲代稱。)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志學:十五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爲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弱冠: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天命:五十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後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干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八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八、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爲期,所以稱百歲爲“期頤之年。”元人陳浩解釋說:“人壽以百年爲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曰頤。”)

Tags:稱謂 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