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龍骨水車是誰發明的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1W

龍骨水車是誰發明的

龍骨水車是馬鈞發明的,約始於東漢,三國時發明家馬鈞曾予以改進,此後一直在農業上發揮巨大的作用。龍骨水車適合近距離,提水高度在1~2米左右,比較適合平原地區使用,或者作爲灌溉工程的輔助設施,從輸水渠上直接向農田提水。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龍骨水車是中國古代工程師和發明家馬邈發明的。馬邈生活在東晉時期(公元3世紀至5世紀),他設計了龍骨水車作爲一種提水工具。龍骨水車是一種利用水力原理的裝置,透過水流的力量將水從低處提升到高處,用於灌溉農田或供應水源。這一發明在農業生產和水利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併爲後來的水力提升裝置奠定了基礎。

龍骨水車是誰發明的?

馬鈞

龍骨水車也叫翻車,它應用齒輪的原理使其汲水,很是好用,大約在東漢時期,翻車就出現了,據古籍記載,東漢末年有個叫畢嵐的人曾有翻車的製造,但那時的翻車還比較粗糙,大抵應該說是中國鄉村歷代通用的龍骨水車的前身。

直到三國時期,機械發明家馬鈞重新發明創造了一種新式翻車,才使得翻車廣泛推廣應用,從而形成了從東漢到三國翻車的正式產生。

馬鈞的其他發明

1、水轉百戲

馬鈞在傳動機械方面的研究,造詣是很深的,成績也是極其卓著的。水轉百戲的研製成功,足以說明這一點。他用木頭製成原動輪,以水力推動,使其旋轉,透過傳動機構。這樣,上層的所有陳設的木人都動起來了。

有的擊鼓,有的,有的跳舞,有的耍劍,有的騎馬,有的在繩上倒立,還有百官行署,真是變化無窮。並且這些木人出入自由,動作極其複雜,巧妙程度使原來的百戲木偶無法比擬。水轉百戲的研製成功,在中國古代木偶藝術中,應該說是非常卓越的創造。

它雖然是供封建統治者玩樂的東西,但從另一方面看,馬鈞已能熟練掌握和巧妙利用水利和機械方面傳動的原理。

2、輪轉式發石車

馬鈞在原來作戰用的發石車的基礎上,重新設計出了一種新式的攻城武器:輪轉式發石車。原來的發石車,象個大天平,一頭掛着一個鬥,鬥裏裝滿大小石頭,另一頭掛着許多根繩子,作戰時,兵士們一齊用力拉繩子這頭,裝石頭那頭就飛快地翹起來,這樣,石頭就被拋出去打擊敵人。

這種發石車缺點很多,每發射一次,都要花費一些時間,而且效果不大。馬鈞設計的新式輪轉式發石車,則克服了這些缺點。它是利用一個木輪子,把石頭掛在木輪上,這樣,裝上機械帶動輪子飛快地轉動,就可以把大石頭接連不斷地發射出去,使敵方來不及防禦。

馬鈞曾用車輪子來做試驗,可以連續把幾十塊磚瓦射出幾百步遠,這在當時說來,威力是相當大的。

龍骨水車是誰發明的

龍骨水車是馬鈞發明的,約始於東漢,三國時發明家馬鈞曾予以改進,此後一直在農業上發揮巨大的作用。龍骨水車適合近距離,提水高度在1~2米左右,比較適合平原地區使用,或者作爲灌溉工程的輔助設施,從輸水渠上直接向農田提水。

龍骨水車是馬鈞發明的,約始於東漢,三國時發明家馬鈞曾予以改進,此後一直在農業上發揮巨大的作用。龍骨水車適合近距離,提水高度在1~2米左右,比較適合平原地區使用,或者作爲灌溉工程的輔助設施,從輸水渠上直接向農田提水。

誰發明龍骨水車?

馬鈞雖然有許多傑出的發明創造,卻始終也未能受到封建統治者們的重視,反而常常受到阻撓和蔑視,才能也未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對此,馬鈞的好友傅玄曾慨嘆說:馬先生的巧,雖古時的公輸般、墨翟,近時的張平子(張衡)也比不過,但公輸般、墨翟爲時所用,有益於世;平子雖任侍郎,馬先生雖爲給事中,但都沒有做工官,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用人不能盡其才,實在太可惜了。儘管如此,馬鈞並沒有過多計較,而是在完成了指南車的製造之後,便又開始了一個造福於子孫後代的構思,即要發明一種新的灌溉機構——龍骨水車。

離馬鈞在洛陽的住處不遠的地方,有一片坡地,由於地勢較高,無法引水灌溉,一直荒蕪着。馬鈞覺得,如果能解決灌溉問題,則將是一片好菜地。由此,又萌發了他要發明新的灌溉機具的想法,並開始了對以往的灌溉工具的研究。

我國在東漢以前的主要提水灌溉工具是桔槔和轆轤。桔槔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應用,實際上它是一種利用槓桿原理的提水裝置。它是在井旁支一個木架,在木架上安裝一根結實的木杆,木架將木杆分成短端和長端,短端繫着木桶,長端墜個石塊。當桶向上提水的時候,由於槓桿和墜石的作用,便比較省力了。轆轤則是利用輪軸原理製成的一種提水灌溉工具,它特別適用於深水井。但無論是桔槔還是轆轤,都不能連續灌溉,且效率也很低。馬鈞在研究了原有灌溉器具的基礎上認爲,只有使提水工具連續動作才能提高灌溉效率。爲此,他開始了新的設計和試驗。經過反覆的試驗和研究,終於製造了一種新的灌溉器械——龍骨水車,完成了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一項發明。

龍骨水車又叫翻車、踏車或水車。其構造是這樣的:用木板作一個長約6.6米、寬約1.32~2.31米、高約0.33米的木槽,在木槽的一端安裝一個比較大的帶齒輪軸,軸的兩端安裝可以踏動的踏板。在木槽的另一端安裝一個比較小的齒輪軸。在兩個齒輪軸之間安裝上木鏈條(即所謂龍骨),木鏈條上栓上串板。這樣,在灌溉農田的時候,就把木槽的安有小齒輪軸的一端放入池塘或河中,人只要踏動大齒輪軸上的踏板,就可以使串板在槽裏運動,刮水而上,實現了將水從低處提升到高處的目的,並且可以“更出更入”,循環不息,能連續不斷地提水。龍骨水車比原來的提水工具效率提高近百倍。特別是由於它的結構輕便靈巧,婦女兒童都能踏轉,所以很受歡迎,並迅速得到推廣應用。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提水工具。

一千多年來,馬鈞發明的龍骨水車,一直作爲一種重要的農業灌溉工具,在我國的農村被廣泛的應用着。甚至在今天,江南的一些地方仍在使用着。

馬鈞的一生雖有過許多的發明創造,但一直未受到當時的統治者、官府的重視。然而,他的發明卻受到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歡迎。後人敬仰他,稱頌他爲“天下至巧”。馬鈞已作爲“巧思絕世”的機械發明家永遠載入史冊。

水車是一種取水工具,古代的龍骨水車真的是用龍骨做的嗎?

在古代,我國農田灌溉使用的是一種木製的汲水裝置——龍骨水車。這個奇特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它真的是用龍骨做的嗎?

龍骨水車又叫翻車。它的發明者是東漢末年的宮廷發明家畢崗。

東漢末年,漢靈帝不理朝政,喜歡大興土木,修建了繁華的宮殿和巍峨的城池。龍骨水車就是專門爲都城洛陽郊外一條大路灑水的環衛工具。三國時期,發明家馬鈞改良了龍骨水車,使它變成了灌溉設備,廣泛地運用到了農業生產當中。

龍骨水車主要由水槽、葉板鏈條、葉板、輪軸等部件組成。

裝好葉板的鏈條安置在矩形的水槽當中,水槽的上下兩端各裝有一隻輪軸,上端是一隻大輪軸,下端則是一隻小輪軸。使用水車時,把水槽一部分和小輪軸沒入水中。

轉動大輪軸時,葉板鏈條帶動底部的小輪軸也開始旋轉,同時葉板不停地把水刮上來,從水槽的上端將水送出。這種裝置構造簡單,運轉穩定,可以有效地把河流、湖泊中的水汲入農田。龍骨水車是純粹的木質結構,因爲葉板鏈條看上去就像一條粗壯的脊骨,由此得到了“龍骨水車”這個名稱。

最初的龍骨水車是用人力轉動的,人們踩動大輪軸上的拐木,就能使一架龍骨水車運轉起來。

後來,出現了由多個龍骨水車聯合的水車,多人合力,多車汲水,效率大大提高。

南宋初年,出現了以畜力作爲動力的龍骨水車,在當時得到了廣泛運用,由風力、水力轉動的龍骨水車也隨即出現。元代農業學家王禎的《農書》上描述了一種由水力帶動的龍骨水車,它的動力裝置安裝在水流很急的河邊,藉助水的衝擊力來帶動龍骨水車,機械的運用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

總結:

龍骨水車在我國有兩千年的歷史,對我國古代的農業生產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天,在南方的一些農村,我們還能看到它的身影。

龍骨水車有什麼特點?

馬鈞是龍骨水車的發明者,龍骨水車是我國古代最先進的排灌工具,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工具之一。

龍骨水車,在當時叫翻車。東漢時期,有個叫畢嵐的人做過“翻車”,但是它的用途只是用做道路灑水,跟後來的龍骨水車不同。馬鈞製造的“翻車”,就是專門用於農業排灌的龍骨水車。它的結構很精巧,可連續不斷提水,效率大大提高,而且運轉輕快省力,連兒童都可以操作。

由於馬鈞發明的龍骨水車具有巨大優點,故而一問世就受到普遍歡迎,並迅速推廣普及,成爲農業生產的主要工具之一,並沿用了1000多年。

灌溉工具翻車是誰發明的? A漢代宦官畢嵐 B三國曹魏馬鈞

b.三國曹魏馬鈞.

翻車,是一種刮板式連續提水機械,又名龍骨水車,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農業灌溉機械之一.《後漢書》記有畢嵐作翻車,三國馬鈞加以完善.

畢嵐創造的“翻車”,據考證就是我國鄉村中一直至現代還使用的龍骨水車的前身(見王楨《農書》),基本原理與結構並無多大變化.

馬鈞在前人創造用來吸水灑路的翻車的基礎上,設法加以改進,製造了既輕巧又便於操作的翻車.這種翻車,連小孩都能轉動,且能連續提水,可見有很大改進,所以很快流傳民間,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工具之一,“後來逐漸推廣使用,提高了抗旱能力”,在今天也還有一定的作用.

馬鈞雖“巧思絕世”,但出身貧苦,加之封建統治者對科學技術創造發明的極端不重視,他的革新與創造,往往遭到只會說空話的達官貴人的譏笑和非難,故多不見經傳;畢嵐雖見諸史冊,但卻是宦者,加之東漢的宦官多數橫行不法,故也被世人所不齒.

魏國大發明家馬鈞,都留下了哪些發明?

魏國的大發明家馬鈞,他的一生留下了很多偉大的發明。比如說新式的織綾機,還有水轉百戲,龍骨水車,輪轉式發石車等。

三國時期的馬鈞是我國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機械發明家,當時他的很多發明對,當代的發展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而他在機械方面的造詣也很深,人們稱他爲“天下之名巧”,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位魏國的機械師到底都有哪些發明。

第一,輪轉式發石車。

輪轉式發石車我們應該在古代戰爭片中都有看到過,它是一種攻城武器,馬鈞是在發石車的基礎上研究出了輪轉式發石車,最早的發石車就像是一個天平秤,或者是像蹺蹺板一樣,一頭裝上石頭,一頭掛上繩子,在作戰的時候,士兵猛力拉繩子,另一端的石頭就飛出去了,這種方法比較費力費時,而且射程近,效果不是很明顯,所以馬鈞設計了新式的輪轉式發石車,克服了普通發石車的缺陷,爲軍事戰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新式織綾機。

衆所周知,“綾”是一種絲織品,而我國就是世界上最早生產絲織品的國家,只不過一開始的時候,生產的效率不高,而人們也是在一步步的實踐中,發明出了織綾機,但是存在着很多缺陷,後來三國時期,馬鈞發現織綾機人工操作很累,而且產量還低,所以他就下定決心要改造一下織綾機,最後成功的設計出了新式織綾機,不僅更加省力,而且產量還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織出來的綾花紋多樣,受到了工人的歡迎,以及市場的肯定。

第三,龍骨水車。

龍骨水車又叫做翻車,最早出現在東漢時期,一開始的翻車很簡陋,粗糙,後來馬鈞對翻車進行了改造,並且廣泛的推廣出去,很多地方都開始使用馬鈞發明的龍骨水車。

水力翻車什麼年代出現的

翻車又名龍骨水車,最早出現在東漢,發明者是宦官畢嵐。

舊時中國民間灌溉農田用的龍骨水車,爲世界上出現最早、流傳最久遠的農用水車。

翻車可用手搖、腳踏、牛轉、水轉或風轉驅動。龍骨葉板用作鏈條,臥於矩形長槽中,車身斜置河邊或池塘邊。下鏈輪和車身一部分沒入水中。

驅動鏈輪,葉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長槽上端將水送出。如此連續循環,把水輸送到需要之處,可連續取水,還可及時轉移取水點,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運方便,即可灌溉,亦可排澇。

“翻車”是我國古代的農具,又叫做“龍骨水車”,是廣泛應用於封建時期的農具。從外形來看,翻車的結構就像是微縮版的摩天輪,與風車的構造差不多。

龍骨水車有什麼用途呢?它經歷了什麼樣的發展歷史呢?

龍骨水車是一種廣泛用於農具灌溉的一種工具他在以前勞動中有很大的用途,因爲它的形狀長得很像龍骨所以就有了龍骨水車這個名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龍骨水車的發展歷史是什麼樣的。

龍骨水車能更加大範圍的利用水,所以它在以前灌溉的時候會被經常使用。最早開始使用龍骨水車是在東漢時期,那是我國有關龍骨水車的第一次記載。後來龍骨水車這個名字其實是來源於百姓的,民間給它起名爲龍骨水車,因爲龍骨水車它在使用時有一些,所以在以前經常是在平原地區進行使用的,在高原地區不能夠使用,因此會有一些不便性。龍骨水車是常用於遠距離的灌溉,因爲在近距離人們可以自己用手提取水進行灌溉。

每次使用龍骨水車時它可以把水提升到兩米左右。龍骨水車能夠源源不斷的灌溉水是因爲它有一個傳動的裝置,傳動裝置可以提供給它一個動力,這樣就能夠保持它一直進行灌溉。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龍骨水車都是安放在河邊的,因爲它安放的位置決定了它能夠更加高效地去使用水資源。如果它放置的地方是沒有水資源的地方那麼它就無法進行灌溉工作。

根據形狀我們可以瞭解到它是長條形的,它內部由鏈條組成,下端的水槽可以直接放到水下面,利用傳動裝置用動力就可以一直保持和水從下面流到上面,這樣就能夠進行農田的灌溉工作。龍骨水車的出現一定效率的解決了灌溉的問題爲後來人們發明出自動灌溉裝置提供了基礎。人們剛把龍骨水車發明出來是利用人力去進行灌溉的,後來經過不斷的改良之後人們使用風力去轉動。

以上這個故事,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如果有任何錯誤敬請諒解。

發明龍骨水車的馬鈞是哪個朝代的?

馬鈞,字德衡,我國三國時代的魏國扶風(今陝西武功縣、興平縣一帶)人,生卒年代不詳。他出身於一個貧苦的家庭裏,祖籍世代務農。馬鈞從小就口吃,因而一生都不善言談。他雖動口不好,但卻善於動腦、動手,尤其喜歡讀書。每當看到一本好書,他往往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