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與父母和解——走出原生家庭的創傷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71W

許多人說,小時候父母的一些行爲、言語、神情,曾經給他們帶來過多大傷害。即使到了今天,面對白髮蒼蒼的老人,那些好像早已痊癒的傷口,稍有風吹草動,還是會隱隱作痛。很多心理諮詢師都認爲80%兒童的問題緣於他們的父母,而他們父母的問題,又有80%緣於他們本人小時候自己父母的問題。難道這個循環任誰都無法擺脫嗎?

與父母和解——走出原生家庭的創傷

試圖改變過去,是一件永遠也不會成功的事情。即使那些來自父母的傷害確確實實存在過。那麼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也許不是逃避,抱怨,而是面對,然後原諒。

  01  

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完美”的父母

幾乎每個人都能列出一張曾經被父母傷害過的清單。比如偏向、忽視、過度的責備、不切實際的期許,或者是,在我們的好朋友面前的一記耳光。小時候被父母當衆打在他們眼裏是件很平常的事,但是卻深深地傷害了我們那幼小的心。父母總是希望我們按照他們的方式做事,比如我的父親就想讓我好好讀書,專心做一門事,每當我有空去畫畫或寫書法時就免不了被他一頓訓斥。雖然我知道,他這樣做也是希望我多看點書,但是他卻忽視了我內心的需求,他的訓斥不但沒有讓我按照他的方式做,反而讓我心生厭惡,更加癡迷於自己的興趣上。結果可想而知,父子之間不免要一場“惡鬥”。其實現實生活,像我父親這樣的父母實在太多了。 

就是這樣,我們可以抱怨父母的事情實在是說也說不完,如今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問題,也很可能就是由於父母不夠科學的教養方式造成的。但是,爲什麼我們可以輕易原諒其他傷害過我們的同學、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卻唯獨不肯原諒父母呢?這也許只是因爲我們還沒有擺脫掉“父母就應該無微不至地愛護我們”的想法。

我們經常會忘記,父母都是有缺陷的父母。他們不過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身上具有各種各樣的缺陷與不足。他們在當子女的時候也體驗過痛苦和埋怨,在爲人父母之後也已經盡其所能。實際上,他們做到了能夠做到的最好。爲人父母,不可避免地會在孩子面前犯錯誤,甚至是非常嚴重的錯誤。要知道,即使是提出“幼年經驗影響一生”的弗洛伊德本人,也是一個被自己的孩子責難批評的父親。

  02  

父母就像我們自己一樣應該被原諒

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當媽媽沒收了自己的漫畫,或者爸爸逼着自己抄寫100遍考試出錯的生字時,就暗下決心——將來等我當了爸爸(媽媽),我一定不會怎樣怎樣,一定要做一個讓孩子快樂的父母。

等到我們有一天也成了一個小生命的父母,我們纔會明白,原來每個孩子的成長都要感謝父母竭盡心力付出的照料和關心。在這個過程中,不論我們曾經懷抱過多麼美好的憧憬,我們還是會犯錯誤,會疲憊、慌亂、不知所措,甚至發脾氣、大吼大叫,一時間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

在這種時刻,我們很容易自我原諒,因爲我們都知道自己不是超人,都有無法承受的那一刻。而對於父母,我們卻常常忘了這一點。在孩子看來,整個世界似乎就由自己和父母雙方構成,除了父母與自己之間的單線關係,一切都不存在。

其實,如果我們能從與父母的關係中跳出來,站在這層關係之外,從頭到腳,上上下下把父母當做一個完整的人360度看一遍,就會發現,他們和我們一樣,應該被原諒。

  03  

原諒父母是走向成熟與獨立的必經之路

有一點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原諒父母,並不是父母需要我們這樣做,而是我們自己需要。如果一個成年人總是埋怨父母當初的問題,說明他還沒有成熟到可以爲自己的現在和將來負責。的確,責備父母可以讓自己感到比較舒服,因爲這些責備和埋怨可以把我們的問題合理化,把責任輕而易舉地算到父母頭上。

有一些人堅持不肯原諒父母,只是爲了可以讓自己繼續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在他們看來,自己的不幸全都是父母的責任,正是因爲你們當年做了什麼,或者沒做到什麼,所以我今天才沒有好工作、沒有好家庭、沒有好生活。這種思維模式,與一個沒有成年的孩子又有什麼不同?只有小孩子纔會把自己的一切寄託在父母身上。實際上,這些人的心理仍然被束縛在幼年時對父母的依賴關係中,並且堅持用不原諒的方式維護這一關係。 

一旦我們明白,原諒父母是自己走向成熟和心理獨立的必經之路,也就是邁出了接受父母的第一步。當然,這並不需要你專程跑到父母面前,大喊一聲“我原諒你們了”,相反,你甚至都不用提及這一切。你只是放棄了試圖改變過去的想法,放棄了“我應該擁有一個完美父母”的假設,從而用一種全新的眼光看待父母和自己。

  04  

幸知:學會和原生家庭和解

有個姑娘非常難過地給我發了一封郵件,主題是“如何與我那強勢的母親相處”。父親過世,她跟母親相處在一起。母親總是要指點她這裏做的不好,那裏不對。不僅指點她,還指點她的丈夫。這讓她非常難過。後來母親生病了,還是那個壞脾氣。她覺得作爲受害者的自己,已經無法再壓抑了,已經快奔潰了。 

我們能理解她母親的痛苦,在失去愛人之後,她的“吵架”失去了對象。她需要透過吵架這樣的方式來宣泄寂寞,她需要用大嗓門的強勢,來展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她需要“主動替孩子做事甚至替孩子生活”來成就個人價值。而作爲女兒的她,不僅要學會成爲母親和丈夫關係中的調解者,並且,最重要的,成爲“媽媽貼身小棉襖”,而不是因爲痛苦而不停的反駁她,抗拒她。如果是這樣,兩個人的親密關係會愈加疏離,她會更加痛苦。

在一個家庭中,我會發現有些女兒無法理解母親。有個女孩子,從一所很好的大學畢業後,也找到了很有潛力的丈夫,兩人有事業有家庭,這時候她的母親,卻依然要在女兒家附近的餐廳打工,回來累得腰痠背痛。女兒說,我給她錢花她不花,給她新衣服她不穿,要不她別抱怨啊,自己去打工回來喊累不是自己找的麼。事實上,這個母親是透過工作找到踏實感,她可以很驕傲的跟其它餐廳的打工者說,我家就在這旁邊的小區!她很累,她卻希望,女兒能夠理解並認同在這個陌生的北京、這個高檔小區、沒有朋友、曾經貧窮的母親,所想要的存在感和價值感。雖然,這個母親沒有辦法去和她描述這種情感。

我告訴她們,希望已經離開過去生活模式的她們,學會和原生家庭和解並和諧相處。

  05  

德芬:追本溯源,尊重自己的源頭

世上確實有很多不稱職的父母,那我們無疑就是受害者了。但是抱怨是沒有用的,想要快樂,必須改變自己,放棄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這是唯一的路。內在的平安喜悅要由自己負責,你還是可以在內心平靜理解的情況下,與父母互動,你越是能與自己的源頭和睦相處,就越能愛他們,人生就越順遂。 

你現在已經不是那個必須在父母呵護下成長的孩子,而是個成熟的大人了,但你內心深處還住着一個缺乏關愛、非常不滿足、不快樂的內在小孩。請你在每次覺察到他的時候安撫他——你可以成爲自己想要的那種父母,關愛、接納幷包容你的內在小孩。

而面對父母,你要知道,他們怎麼對待你是他們的事,但你如何對待他們則取決於你。孝順父母天經地義,因爲是他們把你帶着這個世界,光是爲了這一點,你就該感激他們。追本溯源,尊重自己的源頭,會爲你的生命帶來意想不到的豐富。

  06  

巴關:讓愛流動找到原有的序位

最基本你要知道的是不管你的父母曾如何對待你,而你是如何的不認同,父母對待你的方式並非出於他們的意願,他們做那些事背後有着很多的因素。他們對待你的方式緣於他們在嬰兒子宮期時生命最初始被對待的方式,以及過去的前世記憶和往後人生的環境影響等等因素。如果你可以瞭解這點,親子關係中發生的一切將變得可以被接受,然後愛將再次流動並找到原有的序位。當與父母的關係找到了序位,所有的關係也將因此找到序位。

內容轉自:生命是一場創意之旅 作者:綠光

作者簡介:

蘭小兵

已幫助過

7866人

入駐年限

9.5年

預約諮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