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鐵剎山有太清道士嗎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22W

鐵剎山有太清道士嗎

鐵剎山有太清道士。鐵剎山是指位於中國四川省資陽市安嶽縣西北部的一個著名的道教洞天福地,是太清道家的發源地之一。自漢代以來,鐵剎山就是道教活動的中心之一,也是太清道家的重要活動場所。因此,在歷史和傳說中,鐵剎山一直與太清道士有着緊密的聯繫。現代鐵剎山還是四川省道教協會的裏首之一,吸引了大量的道教信徒和遊客前來朝拜、遊覽。

鐵剎山有太清道士。鐵剎山是指位於中國四川省資陽市安嶽縣西北部的一個著名的道教洞天福地,是太清道家的發源地之一。自漢代以來,鐵剎山就是道教活動的中心之一,也是太清道家的重要活動場所。因此,在歷史和傳說中,鐵剎山一直與太清道士有着緊密的聯繫。現代鐵剎山還是四川省道教協會的裏首之一,吸引了大量的道教信徒和遊客前來朝拜、遊覽。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遼寧那裏有道士的道觀

遼寧:

宮觀 地址 郵政編碼

太清宮 遼寧省瀋陽市西順城街 16 號 110013

蓬瀛宮 遼寧省瀋陽市文萃路 110105

關岳廟 遼寧省瀋陽市 110011

響水觀 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 116001

千山無量觀 遼寧省鞍山市 114045

千山五龍宮 遼寧省鞍山市 114045

千山普庵觀 遼寧省鞍山市 114045

千山五佛頂 遼寧省鞍山市 114045

雲光洞 遼寧省本溪市鐵剎山 117100

玉皇廟 遼寧省本溪市平頂山 117000

紫陽觀 遼寧省丹東市鳳凰山 118100

園道觀 遼寧省鐵嶺市銀川區 112000

鐵剎山的歷史背景

明代崇禎三年(1630)道士郭守真入山居於雲光洞內清修十餘載,時又收徒傳教,開關東道教之始,後被尊稱爲關東道教始祖,此山亦被稱爲明末清初東北道教創始地。

山間原有郭祖塔、天官廟、三清觀等道教建築。

全山方圓二十餘里,是省、市文物保護單位。

鐵剎山有五個山峯,中峯原始頂,北峯真武頂,南峯靈寶頂,東峯玉皇頂,本峯太上頂。

因從東、南、北三面仰視,元氣可望見三個頂峯,三三合而爲九,故名九頂鐵剎山。

該山奇峯峭拔,林木蔥鬱,古樹參天(可惜1967年秋天一場山火燒掉大片古樹),洞穴幽深。

是東北道教興始之地,山上多古洞,有云光洞,天橋洞,乾坤洞,日光洞,風月洞,懸石洞,郭祖洞、三仙洞。

其中以雲光洞爲最大,神話故事中說,長眉李大仙曾在此修練,楊金豹曾在此投師學藝。

該洞斜向上,深約二十米,寬七至十米,洞中“八寶”,有定風珠、石壽星、石虎、石龍、石蟾蜍、石木魚、石牀、石蓮花,洞外刻有“九頂鐵剎山,八寶雲光洞”十個大字。

山上多石刻,其中“與天同壽”摩崖石刻高八米,寬五米,字大如般。

山上有道士守廟、護林。

東北唯一寫着“天下第一”的景區是哪裏?

中國的旅遊景區真的是千千萬了,並且每個景區的特點都不一樣,都有其獨特之處。之前小編也給大家介紹了不少,今天小編來介紹一個東北的旅遊景區,也是東北唯一寫着“天下第一”的景區,不知道大家有誰去過呢?

這個景區就是九頂鐵剎山,位於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東部。這裏是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如果你問這裏有多少旅遊景點,那真的是多到數不勝數,但也可以說很少。鐵剎山一共有五座山峯,中峯原始頂,北峯真武頂,南峯靈寶頂,東峯玉皇頂,本峯太上頂。山上多古洞,石刻,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座山上有道士守廟,護林。

在這個景區中有一個我國最大的花崗石老子坐像,在坐像的前邊寫着“老子天下第一”的字樣。非常的霸氣,很多人在不知道意思的情況下,光聽這句話似乎都以爲這是一句“自負”的話。這座石像高9.9米,是這個景區中的標誌性景觀。來到這裏不和這座石像合影都有些不好意思說自己來過。整個雕像給人的感覺就是嚴肅但又非常有親和力。

至於這裏爲什麼叫做九頂鐵剎山,是因爲從東、南、北三面仰視,元氣可望見三個頂峯,三三合而爲九,所以就有了這個名字。原本在這座山上都是古樹參天,但奈何在1967年的時候因爲一把大火燒掉了大片的古樹,非常可惜。除此之外,這個景區中有很多的洞穴,這個上邊就和大家講過,比如這裏有雲光洞,天橋洞,乾坤洞,日光洞,風月洞,懸石洞等等,不過最大的應該是雲光洞,傳說長眉李大仙曾在此。

當地也就是本溪縣爲了發展當地的旅遊業,對這個景區的投資可並不小,用五年的時間總投資達到了3億人民幣,修建了7公里的景區公路,還有6公里的登上步道,還有停車場,步行街,服務中心等等。但奈何效果似乎並不是很好,來這裏的遊客依舊很少,可能是宣傳不到位的原因吧,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東北還有這樣的一個景點的存在。不知道我們這裏有誰去過?

本溪方圓10千米奇山,道教龍門派發祥地,真的吸引無數遊客嗎?

遼寧本溪九頂鐵剎山,光聽名字就知道有多霸氣了,鐵剎山由五座頂峯組成,從東南、北三面仰視均可看到五頂中的三頂,三三合而爲九,故得名“九頂鐵剎山”。雖然主峯海拔只有900多米,但卻是方圓10幾千米的奇山,是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每年吸引着海內外無數遊客,特別是傳統節日,遊客高達幾萬人。

九頂鐵剎山是真正東北第一道教聖地!堪稱遼東第一名山!黑媽媽靈氣十足,黑媽媽殿香火很多!財神殿也很大!爬到高處景色很美!雲霧繚繞的高山,蜿蜒的河水!不登頂絕看不到!八寶雲光洞讓你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另外,進山門口的老子廣場修建的很有氣勢,非常喜歡那裏。

鐵剎山平時人也不多,而且可以瞭解道教文化,不過幾乎沒有幾個道士。除了進山的路有點窄,停車場小點其他都很好。一般都是從東門進山,先去黑媽媽廟,然後到雲光洞,登頂元始頂後從正門下山出來,再打車去東門取車。這樣能省力一些,下山走石頭臺階拄着柺杖可以避免膝蓋損傷,如果從正門登山,臺階實在太多太長了,走完臺階恐怕想登頂就沒有力氣了。

路線:東門上-黑媽媽殿-南級石,此時路分爲2個方向,建議走左邊,經八寶雲光洞-太上頂(左)-至原始頂(九頂之巔:海拔900多米)-玉皇頂-楊經豹練武場-玲瓏洞-老虎洞-南極石,也就是開始分叉的地方。如果是南門出就面對路線圖,走左側下山,若原路返回就是東門。

南門走到東門據售票員說最少1.5小時,得爬山過來,所以傳統推薦東門上,南門下,節省體力。從東門售票處至原始頂步行2.5小時,把所有頂爬完再返回任一售票處若以步行方式緩行約6-7小時,腳力好的5小時足夠,所有景點或建築全在登頂的途中。建議9點前進去,這樣最遲可以在下午3-4點前登完所有頂,遊歷完所有景點不留遺憾。

東門登階進入景區,上香許願的景點很多。此行主要是爬山觀遠景,人文景點停留時間並不長。山上的風景不錯,登高遠眺,心曠神怡。後山人比較少,一路尋祕探幽,時不時還能看到松鼠跳來跳去,高處遠望可以看到太子河。繞山一週約三個小時左右,回到南門的下山天階處,在這裏要好好休息一下,以免體力不支下山腿軟。這段臺階相當的漫長,走走停停近一個小時纔到山下,可以欣賞一下壯觀的山門,恢宏的太極廣場。

作爲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當然之前我瞭解很少。感覺這纔是北方的特色吧,是一種感覺。這裏雲光洞最爲著名,洞呈葫蘆形,口高5米,內高9米,深達30餘米,內有石龍、石虎、石蟾、石木魚、石壽星、石定風珠、石仙牀、石蓮盆八石景,皆天然而成,惟妙惟肖。

鐵剎山這個山以道教文化爲主題,登山路上可以看到很多石刻,雕像,道觀等!山不高,環境還可以,空氣清新,登山途中感受大自然和宗教的魅力!我是登頂了,五個山頭都去了,山頂環形建築,哪個門都能走完全程,還看到了觀音閣水庫,帝楓樹,應該是天下最粗大的楓樹了。

你聽說過遼寧的鐵剎山嗎?鐵剎山位於本溪境內,是東北道教第一山。山門的景色挺壯觀,山上有臺階路,到山頂也挺高,山上許多廟宇。需要注意的是,南北門不通車;山比較陡,少背一點東西,天氣晴好,爬山時很熱,儘量穿半袖和短褲,多帶幾瓶水;這地方值得抽一天時間來爬山放鬆一下,有車的可以來,不然實在不方便。

什麼是“道院秋風”與“太清仙境”?

遠在清代同治年間,“留都十景”中就有“道院秋風”一景。後來,太清宮又以“太清仙境”再次入“奉天八景”之中,享譽海內外,成爲人們爭相遊覽的一處勝境。

在清同治年間出版的《陪都紀略》中,有芸香主人瑞卿題寫的《留都十景·道院秋風》一景詩,原詩如下:

幽閒隆盛太清宮,

修真養性亦蓬瀛。

孚佑帝君曾降筆,

松青竹翠古仙風。

這首詩真實地記述了清代同治年間,太清宮這座道觀院宇清幽、殿堂壯麗的景緻,是比較早的描繪太清宮的一首詩作。詩中說的“孚佑帝君”即俗傳的“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元代,呂洞賓被皇帝封爲“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簡稱“孚佑帝君”,又稱呂祖,爲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

光緒初年刊行的繆潤紱的《瀋陽百詠》中,也有一首寫太清宮的詩:

蘭盆超度衆生生,

道院人爭說太清。

恰及中元好時節,

年年來看鬼燈明。

詩後,有詩人自注:“太清官在外攘門(小西門)

外,光緒初年,道士魏永彩請南陽道師張度戒一罈,遂爲京東道士受戒之所。又每於中元節日起壇誦《炎口經》,在護城河中放夜燈,謂之超度。當月輪高掛,萬點齊明,有如無數秋星飛落水面。遠而望之,動人逸興刁少。”

葛月潭畫蘭

抗日戰爭時期,遼寧著名學者和詩人錢公來寫了《瀋陽八景·太清仙境》一詩:

權把紅塵作太清,

仙凡境界總分明。

葛公遺墨知多少,

月下猶聞奏管笙。

詩後,有詩人自注說:“太清宮爲省城道院十方叢林,地當大小西關之間。方丈葛月潭有道行,善畫蘭竹,其書法亦秀絕人寰。‘九一八’後,聞已脫塵。”詩人的這首詩和註文,不僅述說了太清宮這座道院的環境,而且還對已羽化駕鶴西行的太清宮方丈葛月潭,表示了深深的懷念之情。

葛月潭書聯

郭守真與建“三教堂”的傳說是什麼?

瀋陽的太清宮,早年叫三教堂。說起當年怎麼建的三教堂來,還有這麼一段傳說。

相傳,清朝康熙皇帝登基坐殿不久,盛京這一帶就大旱,禾苗眼看着都要乾枯死了,大地旱得直冒煙。老百姓一看連吃的水都快乾沒有了,人們只好燒香磕頭,求老天爺下雨。可是一連求了一二十天的雨,卻連一個雨星星也沒有下。

這時候,鎮守關外的盛京將軍烏庫禮也着急呀,他就讓府裏的師爺寫出告示貼到將軍府和八座城門的外邊。告示上說:“誰要能求得滿天大雨降,官府賞他白銀一千兩。”就在這告示貼出不多工夫,就來了個頭戴道冠,束着髮髻,身穿藍布道袍,打着綁腿,腳穿草鞋的老道把榜給揭了。守護在告示旁邊的衛兵看見老道揭下了榜,就問他:“道長,你能求來雨嗎?”老道說:“此非兒戲,不能求來雨,我怎麼敢揭榜呢!”護兵趕忙說:“那就請道長同我去見大人吧。”原來,這道長不是別人,他就是來自本溪鐵剎山八寶雲光洞的郭守真,字致虛,號靜陽子。他師從李常明,出師後又潛修多年,法術高超,能呼風喚雨。這一天,他在上打坐剛完,屈指一算,算出了盛京將軍正在張榜求雨,於是他就下山到盛京來了。

當下,將軍問道:“道長,你要用什麼法術來求雨呢?”郭守真說:“只要將軍給搭個三丈六尺高的祭壇就行了。”將軍又問題:“祭壇搭在何處呢?”“就搭在城的西北角樓和護城河外,那片水泡子跟前。”於是,將軍派人連夜搭起了祭壇。

第二天一早,老道穿上法衣,輕輕一跺腳就上了祭壇,然後盤腿打坐,作起法來。城裏鄉下四面八方來看熱鬧的人,可老鼻子了。說來也怪,剛纔太陽還曬得火刺辣的,過了一會兒,天上就黑雲翻滾,雷聲大作,接着大雨就“嘩嘩譁”地下起來了。百姓可都樂壞了,人們都頂着大雨在祭壇前不住地給老道磕頭作揖。

一直等到大雨下透了,老道才收了法術。天又放晴了。郭守真從祭壇上輕輕一跳,就落到了牆上,去見將軍去了。

將軍一看老道來領賞銀,就帶搭不理地說:“旱了這麼多日子,你不來作法求雨,天也該下雨了。”老道一聽,明白了,他不着急也不上火,慢條斯理地說:

“將軍太小看道人了,我視那賞銀如同草芥。將軍如說我法術不靈驗,可當場作法試驗。”

太清宮郭真人塔

正在此時,將軍的老管家來報,將軍的老媽突然得了急病,危在旦夕。將軍顧不得別的事了,就讓老道在廳堂裏等候,忙請名醫到後堂去給老太太瞧病去了。名醫看過老太太的病後,對將軍說:“要治好府上老太太的病,非得找一綹青枝綠葉的麥穗做藥引子,才能治好。”這可把將軍急得團團轉,不知如何是好。

老管家忙出主意說:“將軍何不讓老道給想想法子。”於是,將軍便從後堂來到前廳。

將軍來到前廳,只見老道正面壁盤腿打坐,手裏捧着一束青翠欲滴的綠油油的麥穗。將軍知道老道不是凡人,忙向老道施禮賠罪。

老道見將軍心回意轉,便把麥穗給了他,讓他趕快去給老太太做藥引子。將軍大喜,連忙派人把那一千兩白銀拿來,另外還加了許多金銀財寶和吃的、穿的、用的東西。老道卻怎樣也不收。

將軍不解地問題:“道長,這些東西你都不要,那你想要什麼呢?”老道說:“麻煩將軍陪貧道走一趟。”他把將軍領到搭建祭臺的水泡子跟前說:“我想請將軍在此修座廟,給出家人個安身之處。”將軍笑着說:“你要是能把這片泡子填平,我就給你修廟。”老道也笑着說:“將軍,咱們一言爲定。”說完,拂袖而去。

第二天,只見老道坐着大,在那大水泡子的水面上漂來漂去,卻怎麼也不下沉。一些過路的人看了,覺得特別稀奇,圍着水泡子不走。老道向百姓說:“要看我的,往水泡子裏兜一兜土。要是能用石頭打着我一下,還奉送一兩銀子。”這下百姓更覺有趣,四面八方的往這兒聚,人越聚越多。只見水泡沿前,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有兜土的,有扔石頭的。方圓幾十裏地的莊稼人聽說了,也趕着馬車,拉着土和石頭來到這裏湊熱鬧。可是不管誰,卻怎麼也打不着老道。但是這一汪看不見底的水泡子,卻很快被拋的石頭和土填成了平地。

過了些時候,烏將軍便撥出銀兩,開工修廟。當年就修完了這座道院,當時叫“三教堂”,後來改稱“太清宮”。

錢公來如何詠瀋陽?

錢公來:太清仙境

清末民初的許多詩人也如陳夢雷、繆潤紱一樣,關注瀋陽城市文化,有意識地選定瀋陽名勝景觀。錢公來就是其中非常熱心的一位,他在所著《遼海小記》一書中,也選出了“盛京八景”,並以詩詠之。

錢公來所選的“盛京八景”與繆潤紱所選有同有異。錢公來的八景中沒有“天柱排青”“輝山晴雪”與“花泊觀蓮”,而增加了“太清仙境”“故宮春曉”與“古塔昏鴉”。其《太清仙境》詩云——

權把紅塵作太清,仙凡境界總分明。

葛公遺墨知多少,月下猶聞奏管笙。

“太清”,即太清宮,位於瀋陽城西順城街,又名太清叢林,是道教全真派在東北最大一處宮觀。這裏的原址爲一水泡子, 康熙二年春,瀋陽大旱,井多幹涸,颳風時,滿城黃土迷漫。盛京將軍烏庫扎慕名請來本溪鐵剎山道士郭守真來瀋陽祈雨。郭守真來沈祈祝不久,瀋陽普降甘霖,盛京官民無不感激。爲挽留郭道士在瀋陽居住,烏庫扎將軍遂令將盛京西門外水泡子填平,建道觀一所,名“三教堂”。三教堂內供奉道教老子、儒教孔子、佛教釋迦牟尼。初系私人的子孫廟,建築也較爲簡陋。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 重修擴建後,改名太清宮。因爲道教認爲世界上有玉清、上清和太清三個階段。自有了物質和人類後,進入了太清階段,故名太清宮。

太清宮老君殿

太清宮方丈葛月潭

太清宮建築具有典型民族風格與道教特色。院落四進,有殿堂一〇二間。一進院落內正北有關帝殿,殿內塑關羽像;二進院落正北有老君殿,內塑老子坐像;三進院落正北有玉皇閣,閣中塑有玉皇大帝坐像。

清末同治十三年(1874 年),葛月潭拜太清宮龍門派第十九代傳戒師張圖璇爲師,住進太清宮。光緒年間,他到北京白雲觀掛單,做“知客”,結識京師許多名流、學者,並拜畫家周少白爲師習書畫,主攻花卉竹石,臨隸草行楷,孜孜不倦,造詣日深。

葛月潭書聯

光緒三十一年(1905 年),太清宮玉皇閣失火,監院潘巖泰解職。葛月潭被選爲監院,三年(1914年),又被道衆推舉爲方丈,成爲龍門正宗第二十代戒律師。而這時他的書畫在遼瀋與北京已頗爲知名,他所畫牡丹、梅、竹與各態蘭花,姿態生動,題畫詩多爲尚雅貞、錫鈞、繆潤紱幾位翰林代擬,詩畫合璧,意境古雅。

葛月潭身爲道士,卻關心社會,關心教育。五年(1916 年) 瀋陽舉辦蔡鍔、黃興追悼會,葛月潭敬書輓聯一副:“國士無雙雙國士,完人無二二完人”,世人爭相傳誦。而早在光緒年間,他就以書畫募捐並解私囊在太清宮興辦粹通小學,專招貧困子弟免費入學。十九年(1930年),遼西水患,災民無以爲生紛紛離鄉背井,他得知後寢食難安。晝夜伏案作畫,舉辦義展,得款數千元,全部賑災。

1935年,葛月潭八十一歲。自號九九翁,端坐羽化於太清宮。彌留之際,監院邢真澈與俗弟子劉偉華爲他展開宣紙,他題筆畫了一幅蘭花,題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仙槎。揮塵東冥去,雲天到處家。”下署:“月潭絕筆。”翌年,太清宮將其靈骨運往東北名山千山無量觀,殮於葛公塔,成爲千山一大景觀。

從太清宮幾百年沿革看,這座道觀能在瀋陽城百姓心目中佔有一席之地自非偶然。

作者錢公來,是辛亥時期瀋陽著名黨人。字惠生,號希古。遼寧黑山人,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06年參加了朱霽青發動的蒙邊光復軍起義。1912年在武昌起義後,他受任爲國民“遼西招討使”,回遼寧進行活動。1922年,他在瀋陽以奉天神學院教授身份,參加了高崇民等組織的啓明學會,與寧武、杜重遠、閻寶航等編《啓明旬刊》,發表傳播進步思想的文學作品。不久,投入國民軍。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北平和高崇民等一起組織東北民衆抗日救國會任常委,並回家鄉遼寧組織抗日義勇軍開展武裝抗日鬥爭。1936年出任遷校至北平的東北大學教授,同時開始對家鄉遼寧的文化研究。《遼海小記》就是他關注遼寧文化的結晶。

錢公來雖較早投身活動,但他長於詩文。在選定“瀋陽八景”同時,每景他都配以七絕一首。在這首《太清仙境》中,他脫去了以往流於一般化的景觀的勾描,而是以評說的口氣抒發自己對太清宮的認知與感觸。寫法上很有新意。詩的首句一個“權”字,把詩人對現實與景觀的認知交代得清清楚楚。他覺得太清宮是瀋陽一處勝境,但遠非道教所推崇的“太清聖境”,仍然未脫紅塵。因此,他是“權”且將紅塵作太清。第二句,更進一步地說:“仙凡境界總分明。”第三、四句筆鋒一轉,出人意料地寫道:(太清宮雖非真正的仙境),但這裏卻值得人們來觀瞻,因爲這裏有聞名關內外的書畫道長葛月潭留下的許多書畫精品,在月下猶可聆聽太清宮獨具韻味的道教音樂。

“葛公”,即葛月潭。“遺墨”,指葛月潭留下的書畫。“管笙”,這裏泛指道教音樂。清末民初,太清宮的道教音樂名聞一時。

《太清仙境》這首小詩最突出之點是詩人並不把太清宮這座道觀神化,而是讓它重歸紅塵再進一步指出其可愛之處,實實在在。

錢公來:故宮春曉

錢公來筆下另一處“瀋陽八景”之一的“故宮春曉”,詩云——

時清爭識故宮春,曉色皇居御柳新。

妝閣久淹妃子笑,幾株紅杏點芳脣。

詩人在這首短詩中,完全脫開了清代帝王與臣子們對盛京故宮的,而是以之後平民的視角看時下的故宮。首句“時清爭識故宮春”,寫在時下看前清都爭相識認的是故宮的春色,二句寫在晨光中這昔日皇帝的居所裏株株御柳又吐放出嫩綠的新芽。第三句,詩人以帶幾分同情的調侃寫這深宮大院裏過去埋葬了許多妃子的青春也淹沒了她們的笑聲,尾句寫今天的故宮裏幾株紅杏綻放點染着美麗的春光。全詩描繪了故宮春天的景色,透露出這美好的一切是在掙脫封建王朝的束縛後才獲得的,景中富有深意。

錢公來的《瀋陽八景》其他六景是——

塔灣夕照土阜如龍海飲川,龍頭古塔矗年年。

夕陽御路驚回首,側影崢嶸水底天。

黃寺鳴鐘禪林敕建劇豪奢,金碧琳琅寺作衙。

多少番僧翻貝葉,鐘鳴代鼓度年華。

柳塘避暑萬柳毿毿萬柳塘,萬泉河上此清涼。

劫來烽火彌天地,向夕鳴蜩吊國殤。

萬泉垂釣小河沿上柳如茵,畫舫竹聲歷歷春。

借問柳蔭垂釣客,青衣行酒又何人?

古塔昏鴉古塔撐天頂欲斜,西風殘瞧認歸鴉。

蕭疏枯柳頹垣外,一幅寒林付畫家。

渾河晚渡兩岸沙明一葦航,渡頭夕照見牛羊。

誰教附郭盤胡馬,遙望鄉關百感傷。

初年,曾任瀋陽故宮總管的金樑,在他的《奉天古蹟考》中,也曾記述過“奉天八景”。金樑雲:舊傳瀋陽十景已無考,今傳八景——

鳳樓曉日。登鳳凰樓而一覽曈曈曉日,煙火萬泉。

星閣晴霞。魁星樓高峙城東,夕照晚霞,一望千里。

北陵紅葉。北陵多楓柳,西風黃葉,紅滿秋林。

天柱神鬆。東陵天柱山,萬鬆夾道,歲月不凋。

四平燈市。城內四平街,上元放燈,春城不夜。

萬泉蓮舟。萬泉河荷花滿沼,畫舫如織,採蓮而歌。

西園遠眺。公園在西邊門外,夏夜納涼,遊客羣集。

東塔春耕。東塔農事試驗場,綠野春耕,別樣風景。

同國內許多著名古城一樣,選定城市名勝景觀的活動隨着時間的推移與城市的發展、繁榮、進步,也不斷有變化與創新,瀋陽進入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以來,爲把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和作爲共和國驕子的工業之都迅速建設成爲現代化的世界大都市,瀋陽邁出了更加矯健而堅實的步伐。鐵西新區、渾南新區的開發建設,使瀋陽城市規模大大擴展了,渾河已如穿過巴黎的塞納河、穿過布達佩斯的多瑙河一樣的成爲瀋陽內河,河上提拉橋高聳,兩岸公園林立,與貫穿沈城南北的金廊勝景交織成瀋陽城區最瑰麗的景觀。當我即將結束與讀者共同進行的瀋陽古代文苑甬路上的漫步時,我還要再說一句——

更加珍惜城市的文化與歷史吧, 它是城市的發展與未來的必需。

清末魁星樓

對於每一個人,正如空氣和水一樣重要。

鐵剎山都有哪些仙家

鐵剎山都有哪些仙家?鐵剎山仙家有:一、黑媽媽,二、蟒天龍。九頂鐵剎山是遼東名山之一,爲東北道教的發祥地。它坐落在本溪滿族自治縣南甸鎮境內, 最高峯海拔712.9米,山勢險峻,峯巒疊嶂,氣勢雄偉,風景秀麗。

一、黑媽媽

黑媽媽,又名黑老太,東北地仙信仰中的地仙之一。在東北地區,一般的道觀和一些寺廟都會供奉黑老太的神像。一般認爲黑老太的總靈在遼寧省本溪市九頂鐵剎山,相傳黑老太是在九頂鐵剎山的懸石洞修練成仙。

二、蟒天龍

蟒天龍:駐足鐵剎山南天門。 坐騎:黑獅(一雄一雌)。生日:3月3日。道行59頓。身邊帶有2樣法寶,手拿青龍燕月大刀,後面揹着乾坤鞭。

鐵剎山,別名九頂鐵剎山,位於本溪市東40公里,主峯海拔900多米,方圓20餘里,是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鐵剎山爲長白山餘脈,中有元始、真武、靈寶、玉皇、玄武、太上、錦繡、香爐、獅子、南天、北天、紫氣、金母、來龍等十餘座頂、峯、嶺、巒。

鐵剎山猶以雲光洞最爲著名,洞呈葫蘆形,口高五米,內高九米,深達三十餘米,內有石龍、石虎、石蟾、石木魚、石壽星、石定風珠、石仙牀、石蓮盆八石景,皆天然而成,惟妙惟肖,人稱“八寶”。

鐵剎山在哪個城市?

鐵剎山在遼寧省本溪市。

距本溪市東40公里,有一座主峯海拔900多米,方圓20餘里的奇山,爲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九頂鐵剎山,其爲長白山餘脈,山上流水潺潺,野花灼灼,翠柏參天,蒼松蔽日,雲霧縹緲,清風徐徐,風景優美,名勝衆多;其中猶以雲光洞最爲著名。

歷史背景

明代崇禎三年(1630年)道士郭守真入山居於雲光洞內清修十餘載,時又收徒傳教,開關東道教之始,後被尊稱爲關東道教始祖,此山亦被稱爲明末清初東北道教創始地。

山間原有郭祖塔、天官廟、三清觀等道教建築。全山方圓二十餘里,是省、市文物保護單位。鐵剎山有五個山峯,中峯原始頂,北峯真武頂,南峯靈寶頂,東峯玉皇頂,本峯太上頂。因從東、南、北三面仰視,元氣可望見三個頂峯,三三合而爲九,故名九頂鐵剎山。

遼寧瀋陽太清宮的簡介

該寺院初建於清康熙二年(1663年),原名“三教堂”。相傳當時盛京地區久旱無雨,禾苗乾枯,官府貼出求雨告示,許諾對能求得大雨者賞銀三千兩。正在本溪鐵剎山的龍門教派第八代宗師郭守真聽說此事後,下山來到盛京城揭了告 示,表示願 意爲盛京求雨。他在盛京西北角搭起一座高高的祭臺,他在祭臺上施展法術,最後果真求來一場大雨, 解決了盛京地區的旱情。當盛京將軍烏庫裏向他贈銀時,他卻堅決不肯接受。後來郭守真請求官府爲他在求雨的地方建起一座宮觀作爲修行之所,取名爲“三教堂”。

太清宮初建之時規模很小,經過乾隆三十二年的擴建和改建纔有了現在的規模。寺院坐北朝南,佔地5000多平方米,前後四進院落。前院有靈官殿,兩側有十方堂、雲水堂。正北爲關帝殿,歇山式,青瓦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殿內木雕暖閣,中間是關羽塑像,左有關平,右有周倉。二進院落,東側有客堂、省心室;西側有執事室、經堂;北面爲老君殿,殿內有垂花式木閣,中塑老子座像。三進院落,東側有齋堂、呂祖樓。呂祖樓內供呂洞賓像。西側有善功祠、丘祖樓。樓內供丘處機像。北面的正殿是玉皇閣,供奉道教最高神明玉皇大帝。四進院落,原有碑樓和碑石,碑石現已不存。郭祖塔(郭守真的墓塔)後來被移到了千山。太清宮1963年被公佈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爲省、市道教協會所在地。

遼寧本溪九頂鐵剎山旅遊風景區

《封神演義》的作者許仲琳筆下的鐵剎山,位於遼東本溪滿族自治縣南甸子鄉境內,爲東北道教的發祥地,峯海拔912.9米,山勢險峻,峯巒疊嶂,氣勢雄偉,風景秀麗。

  “九頂鐵剎山,八寶雲光洞“,可以說伴着古典小說〈〈封神演義〉〉和〈〈楊家將〉〉,已經深深地嵌入人們的耳畔腦際,誰人不知楊金豹習武從師長眉老祖李大仙以及姜子牙借定風珠大破“十絕風吼陣”的故事呢?那李大仙就住在鐵剎山,那定風珠就藏在雲光洞。

  九頂鐵剎山其實主峯有5座。以中峯元始頂爲,次之有北峯真武頂,南峯靈寶頂,東峯玉皇頂,西峯太上頂。爲何稱九頂?緣出從東從南從北,三面觀望,皆見三頂,三三得九,故名之。除五座主峯外,還有南天門、北天門、映壁山、獅子峯、香爐峯、來龍嶺、青陽紫氣嶺和瑤池金母嶺,比之“五頂”略低。那峯峯嶺嶺,峯峭嶺拔,谷深漳陡,石巍巖險,崢嶸突起。春夏之際,漫山林深樹茂,松濤陣陣,草豐花盛、鶯啼蝶舞,山溪條條,潺潺淙淙。金秋時節,紅葉滿坡,如火如霞,時令山果榛子、核桃、山裏紅、山葡萄、獼猴桃等,透香撲鼻,免費供遊者品嚐。果然是神往仙居之處:飢餐野果,渴飲山泉,閒觀雲月,寂聽松濤。曾經做過軍閥張作霖家庭教師的學者白永貞多次旅遊鐵剎山,留詩多首,其一:

  天然形勝檀遼東,

  九頂巍巍矗碧空。

  瑞氣久瞻金母嶺,

  祥光朝射玉皇宮。

  山前河水蒙衣帶,

  月外天橋落彩虹。

  信是乾坤鍾毓厚,

  尋仙何事問衡嵩。

  這位在遼學一帶頗有名氣的遼陽白秀才是將鐵剎山同五嶽的嵩山、衡山媲美的。

  鐵剎山峭只頂多,洞也多。的有云光洞、天橋洞、乾坤洞、風月洞、懸石洞、雲仙洞和郭祖洞。其中以雲光洞、最有名氣,以天橋洞最險、最難攀涉。

  八寶雲光洞。所謂“八寶”,及洞中浮擺單置的岩石,怪狀奇形,人們臆形狀物,稱那如虎蹲踞、威嚴雄視的爲“石虎”;那似木魚中空、敲之鏗然的爲 “石罄”;那如盛滿荷花嫩藕的爲“石蓮盆”;那像癩蠢蠢欲動的爲“石蟾”;那沿洞壁蜿蜒三丈的浮雕石爲“石龍”;那平平展展的令人慾臥的爲“石牀”;那老態龍鍾、木然端立的爲“石壽星”;那周長盈尺、光滑滾圓的就是“定風珠”。洞中還有一深潭,水流清澄,冬夏不涸,飲渴遊人,稱之爲“對水井”。清朝進士李維禎遊

  雲光洞曾題詩云:

  非洞非煙影橫斜,

  一片雲光洞口遮。

  雜樹槎椏森立槊,

  亂峯突兀儼排衙。

  天空不落九天雪,

  座上爭開四時花。

  如此山中應記老,

  不須回首更思家。

  詩人留連,忘老忘返,不思家歸,足見雲光洞之魅力。

  雲光洞之上是天橋洞,傳說那是長眉李大仙面壁之處。欲進此洞,須跨山澗。澗寬百丈,澗崖似鑿,如同天塹阻斷進路。有一鐵板,跨澗搭畔,但寬僅容足,遊人望而生畏,多不敢涉。

  乾坤洞景色。取“壺中日月,洞裏乾坤”之意。洞內清涼,曾塑有南海觀音、西天王母、長眉大仙及財神藥王郭真人像。清朝滿族詩人慶升涉此留詩:“浮崗暖翠勢,斧鑿真非人力能。地隘未須長袖舞,夜寒空對短檠燈……”。

  懸石洞在鐵剎山半腰路旁,洞口巨石陡懸,望而生畏,是迷信者求神計藥之年。此處還玲瓏洞,以小巧聞名。

  峯奇洞幽的鐵剎山自然吸引着古時文人紛紛來此尋奇探勝。他們不僅吟詩寄懷抒感,並且摩崖勒石,以留蹤跡。迄今這些碑刻石勒,爲山增輝,爲洞添彩。撮其要有:“鐵剎三千年”,“乾坤正氣”,“別有天地非人間”,“一覽羣山小”,“直上青天”,“與天同壽”,“夜誦黃庭有月來”等等,字字遒勁,筆筆千鈞。遊人爲山光洞色所陶醉,再觀瞻摩崖勒石,不禁胸溢浩然之氣。

  刻碑以〈〈重刊長眉李大仙碑文〉〉最長,近千字,記載大仙姓李名長庚,及商朝太乙年間人,二十五歲雲遊遼東,駐蹕天橋洞,登仙。碑文還記《封神演義》姜子牙借定風珠等事。

  鐵剎山閱盡歷史滄桑350餘年,道士輩份已傳至25代,並且以奇峯、異洞、勒石和神話傳說著稱遼寧諸山。可惜人文觀宮多荒落凋。現在,本溪市在發展規劃旅遊業時,計劃修葺鐵剎山,以完善本溪水洞風景區。

  九頂鐵剎山風景區已載入《中國名勝辭典》,名揚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