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危機是成長的機會|不要浪費每一場危機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48W

作者:張麗俊 Cherry

不要浪費每一場危機,危機是成長的機會

來源:張麗俊(ID:zhanglijunCherry)

今年二三月份的時候,很多老闆給我打電話,問我企業怎麼活下去。

疫情的反覆,讓城市陷入停擺,商業模式跑不通了,業務也做不下去了,企業該怎麼辦呢?

我說:不要焦慮,不要焦慮。我們先要正確地看待危機。

危機裏,藏着成長的機會。

01、正確認識危機,危機是成長的機會

爲什麼說危機裏,藏着成長的機會?

因爲,無數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當危機來臨的時候,一些企業倒下了,也有一些企業抓住機會飛躍了。

我們不妨先來回溯一下歷史。

上世紀50、60年代,日本經濟快速增長,每年GDP 增速平均高達9%以上。

但到了上世紀70、80年代,日本由於石油危機、日元貶值等因素,經濟增速大幅放緩,到了80年代後半段,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大量企業紛紛倒閉。

但,就在這種危機之下,有一家企業卻能不斷迎來飛躍。

這就是稻盛和夫先生創立的京瓷。

每次危機來臨的時候,京瓷的盈利非但不會下降,反而會持續地上升,並且它的經營規模都能擴大一倍。

爲什麼會這樣?

因爲每次危機來臨的時候,稻盛和夫先生就用他的管理哲學,用他科學的管理方法,用他強大的領導力,帶領京瓷度過危機。在他看來,危機恰是成長的機會。

我給大家講個稻盛和夫先生的小故事:

上世紀70年代,日本企業員工的薪水每年要漲20~30%,因爲日本整個經濟在高速增長。而到了1975年的時候,日本石油危機爆發,稻盛和夫敏銳地意識到了這種危機,認爲如果京瓷和其他公司一樣,每年保持員工20-30%的薪水增長,可能會帶來兩個後果。

第一個,產品要提價。如果產品提價,就一定會失去訂單,因爲經濟蕭條時期,大家都會想要物美價廉的產品。

第二個,壓縮產品成本,犧牲掉部分產品的質量。但這樣最終損害的是客戶的利益,也會讓京瓷的發展不可持續。

這兩種後果,最終都會損害到每個員工的利益。

於是,稻盛和夫和每一位員工溝通,說服他們放棄每年增長20~30%的薪水,要求大家踏踏實實地把產品做好,把價格降下來。最後,京瓷的規模翻了一番,實現了在危機中的盈利翻倍的目標。而員工們也因此而受益。

當日本的“經濟神話”逐漸破滅之時,香港在上世紀80年代,也出現了經濟危機,很多人跳樓了。

但這個時候,李嘉誠抓住機會,進行了避險和抄底,所以,他的長江實業集團在那一波的危機浪潮中獲得了一個巨大的發展。

內地也是如此,每一次的危機,總會有一些企業迎來飛躍的機會。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結果百度、阿里和騰訊崛起了,成爲了市值千億的商業巨頭。

過去十年,移動互聯網泡沫,京東、字節、美團以及微信崛起,走進了千家萬戶。

過去五年,中國產業政策做出了巨大調整,很多行業都遇到了巨大的災難。比如教培、地產等行業,都遇到了極大的困境。但與此同時,一些新興行業迎來高速發展,比如產業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生物製藥,高科技,大農業,等等。

過去三年,疫情黑天鵝的到來,給所有的線下門店生意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但是直播電商興起了,跨境貿易也逐漸發展起來了。

所以,危機來了,我們不要焦慮,先要正確認識危機。

如何正確地認識危機?

首先,我們要有一種哲學意識,要有一種條件反射,認爲危機是個機會。成長和飛躍的機會,都藏在危機裏。

其次,我們要明白我們通常有上行的機會,但沒有下行的經驗,所以我們要積累在困難的時候怎麼做的經驗,這是很重要的。

最後,不要悲觀。因爲悲觀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悲觀者往往正確,樂觀者經常成功。樂觀地面對着眼前的困難,不要放棄,那些不被困難打倒的人,最後往往是成功的。

02、困境中,企業的出路在哪裏?

2022,我們仍然很難。在困境中,企業的出路在哪裏?

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迴歸經營之本。

我在上面提到的稻盛和夫先生的例子,他帶領京瓷走出困境的方法就是迴歸經營之本,做好產品。

迴歸經營之本,我把它命名爲“B2B戰略”,即Back to Basic,這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經營模式。

那麼,如何迴歸經營之本?

1、迴歸正確的觀念

一家公司的出路在哪裏?我們不是說在困難的情況下,在疫情的情況下,我們纔要這麼幹,而是說我們做好一家企業,本來就應該怎麼做。

過去我們評判一家公司好不好,通常都是以規模論成敗,以利潤論英雄,但實際上這可能並不正確,我們可能忽視掉了一家真正的好公司是什麼樣子的。

一家好公司的標準,我認爲有三個:

第一個,公司有社會價值。我們做的事情對社會有幫助,對別人有幫助。

第二個,員工有幸福感。員工在公司裏面,他一定要有幸福感。員工有幸福感一定是他付出了很多,但是他有很高的回報,他賺了很多錢,他成長了很多,他進步了很多,他找到了所謂存在的價值。

第三個,老闆有成就感。如果一個老闆沒有成就感,他每天就是拼命幹活賺錢養員工,那他很難持久,遲早堅持不下去。

那,如何做好一家公司呢?

其實就三件事:人財務。

人,即組織中的個體。我們要管好我們的員工,招對人,要培養好人,讓他們創造價值,讓員工賺到錢。

財,即財務。我們要管好我們的現金流,一家公司的現金流的臨界點是六個月,如果你賬上的現金流只有三個月,那你就非常危險了。

務,即業務。做好業務,最重要的是做正確的事情,也就是說我們要做戰略。戰略是舍九取一,是非常難的一件事。

所謂“剩者爲王”,不在於我們努力做了多少事情,而在於我們少犯了多少錯誤。所以,當危機來臨的時候,我們老老實實做好業務,管好團隊,管好現金流,就一定能度過危機,迎來飛躍。

2、搭建管理的體系

搭建什麼樣的管理體系呢?我們要搭建經營管理“三板斧”體系,即在增長規模、營運效率和客戶價值間尋找平衡點。

公司只要活着,永遠在追求增長,某件事情做得好不好、產品賣得爆不爆,用戶體驗是落腳點,要透過用戶體驗創造客戶價值,這叫經營之本。

某些傳統企業不是被互聯網取代了,而是它不再創造客戶價值,或者它的客戶價值非常小,所以真正把它拋棄掉的是客戶價值,這是商業不變的本質。

經營的本質永遠要以“以人爲本”爲中心,平衡規模增長、運營效率和客戶價值。不以人爲本,就沒有活力的源動力,沒有自驅力。

我們永遠在追求增長的規模,但是規模一旦上漲了,盈利效率會下降。

比如銷售只有30個人,人均銷售額可以做到200萬,當銷售有300人的時候,人效就只有50萬了,這叫營運效率。

沒有營運效率的增長是不健康的,所有不賺錢的生意和不賺錢的買賣都是假的。一家公司沒有利潤,拿什麼錢做技術,拿什麼錢研發產品,拿什麼錢做品牌,拿什麼錢做員工培養?

我們可以相信貴的東西不一定好,但是永遠不要相信便宜有好東西。

當客戶數擴大、規模增加的時候,我們又要追求降本增效,一定會傷害客戶體驗,這時又要平衡客戶的體驗和價值。

客戶覺得偷工減料、覺得體驗不好的時候,會有大麻煩。用戶體驗一倒,用戶價值就有問題,這樣客戶就不付錢了。

因此,我們要在增長規模、營運效率、客戶價值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從粗放式管理走到精細化,迴歸到經營之本。

最後,總結一下:當危機來臨的時候,你不要焦慮,因爲危機裏,總是藏着飛躍的機會。如何從危機中找到機會,實現飛躍?你要回歸經營之本,理解什麼是好公司,如何做好公司,真正爲用戶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