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孔子名言的含義怎麼寫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27W
1.論語孔子名言的意思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學習後又經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到來,不是很令人愉快的嗎?人家不知道我的學識,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的君子的表現嗎?”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孔子名言的含義怎麼寫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3、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孔子說:“君子吃不追求飽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靈敏,言談謹慎,時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算好學了。”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不要擔心沒有人瞭解自己,只需要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5、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 孔子說:“《詩經》共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思想純正,沒有歪邪的東西。‘’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 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的時後候有求學問的志向(懂禮儀,),三十歲能懂事明理, 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會迷惑;五十歲,知曉天命;六十歲,聽別人說什麼,就可以分辯真假,判斷是非;到了七十歲,就可隨心所欲,任何行爲都不會越出規矩。”7、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譯文: 孔子說:“複習舊知識的同時,又能學習到新的東西,就可以做老師了。”8、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 :孔子說:“君子團結人們而不會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卻不團結人們。” 9、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孔子說:“讀書不好好思考,越學越困惑;思考卻不讀書,就沒有什麼收穫。”10、子曰:“由,誨女知之乎!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譯文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什麼是知道和不知道的方法!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度纔是正確的。”11、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譯文 :孔子說:“人如果連信譽都沒有,還可以幹什麼呢? 12、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 孔子對季氏說:“他用給天子跳的舞蹈在自己的廟堂上舞蹈,這樣的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麼事不能容忍?” 13、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譯文 :孔子說:“《關雎》這篇詩歌,主題歡樂但是不過分淫靡,哀愁但是又不那麼悲傷。”

14、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 孔子說:“過去的事就不要再評論了,已經完成的事不要再議論拿出來爭論了了,過去了 就不要再追咎。”

15、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上知道了真理,晚上死了也是值得的。”

1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譯文: 孔子說:“君子是看重道義,小人只看重私利。”

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明的人,要向他看齊學習;見到不賢明的人,就要自己要反省自己。

‘’18、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譯文 :孔子說:“朽木沒辦法雕琢成器,糞土做成的牆壁不能去掉污穢,我能把他怎樣?”19、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 :孔子說:“機敏又喜歡學習,向比自己學問少的人請教時,不會覺得沒有面子可以稱爲文人了。

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說:“知道學習不如喜歡上學習,喜歡學習不如快樂學習。”

21、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譯文: 孔子說:“明智的人喜歡水,仁義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喜歡動,仁慈的人好靜;明智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2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譯文 :孔子說:“將知識默默學到心裏,學習時,不會感到厭煩;教人學習時,不會感到疲倦,這三件事我做到了嗎?”2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 孔子說:“三個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作爲我的老師的人。學習他的優點,對他的缺點我有的一定要加以改正。”

24、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譯文 :孔子說:“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

25、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譯文 :曾子說:“鳥快要死的時候,叫的聲音都很悲哀;人將要死的時候,說的話都是善良的.”2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譯文: 曾子說:“士一定要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爲他的責任重大,前路遙遠。把實現仁義作爲自己的責任,難道不是很重大嗎?奮鬥一生,死了以後才停止,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29、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譯文: 孔子說:“不在那個位置上,就不要想着那個位置上的事情。”30、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孔子的名言的意思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聰明好學,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爲恥

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默默將所見所聞記於心間,發憤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學生不知厭倦

3、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

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財富與名譽,對我來講如同天際的浮雲

4、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

天氣越冷,就越能體會到松柏頑強的精神

5、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出現眼前的憂患

6、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己所不願意遭受的,不要施加到別人身上

7、小不忍則亂大謀

在小問題上不忍耐一下,就要壞了大事

8、匹夫不可奪志也

一個人的志向是不能被強迫改變的

9、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到處去傳播,這是有道德的人應該拋棄的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做事獲得高效率,必須先使工具鋒利

11、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這纔是真正的明智

1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見到遠方來的老朋友,不是一種很高興的事嗎

3.孔子名言的意思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生態度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4.孔子名言的意思

此句確出自《論語·述而》:

原文是: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翻譯過來是:葉公向子路問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對子路)說:“你爲什麼不樣說,他(孔子)這個人,發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這樣回答多好!”

爲什麼子路不敢評價孔子?這是師道尊嚴造成的。

在古代,一個學生是不能評價自己的老師的。不過,孔子作爲老師也非常實在。學生不評價他,他自己人學生把自己評價了一番。

5.孔子名言解釋

成語:三人行,必有我師

【解釋】:⒈ 在一起行走的三個人當中,必定有可以作爲我的老師的人。指應該虛心地向一切有長處的人學習。

⒉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學習的老師。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對他們的缺點,參照自己的情況加以改正。這表達了一種極爲謙虛的學習態度。不管什麼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長,一得之見,就應該向他學習,對於別人的缺點和錯誤也要引以爲戒,不要重犯。

【出處】:《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語法】:複句式;作分句;含褒義

【讀解】

三人行必有我師。那麼,天涯何處無老師?真正好學的人是 不拘於專門固定的老師的,隨處都可以不恥下問。

從另一方面說,“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 是《里仁》篇裏所說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老師 的優點固然值得我們學習,老師的缺點也可以成爲我們的借鑑,關 鍵是不要盲目崇拜。

當然,說是這麼說。事實上,老師在我們的眼中多少有些理 想化的色彩,有的還環繞着神聖的光暈,使我們恰恰難以分辨哪 是他們的優點,哪是他們的缺點。所以也就只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6.孔子名言的意思

1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2楊伯峻:孔子說:“君子是團結,而不是勾結;小人是勾結,而不是團結。”

錢穆:先生說:“君子待人以忠信,但不阿私。小人以阿私相結,但不忠信。”

李澤厚:孔子說:“君子普遍厚待人們,而不偏袒阿私;小人偏袒阿私,而不普遍厚待。”

3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爲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慼慼之心。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4什麼事情都不要抱怨 當初既然那樣選擇了 就別後悔的意思

7.求文檔: 孔子的名言的含義

溫故而知新。

溫習舊的知識,從而得到新的知識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學而志向堅定,好問而多想當前的事情【讀解】 既要廣博地學習,又要有一個追求的中心,這就叫,‘博學而 篤志”。 既要多問問題,又不要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地空想,而要多想當前的事情,與自己的實際情況密切相關的事情,這就叫“切問而近思。”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學習而不思考,則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思考而不學習,則會變得有害

學而時習之。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複習它.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爲恥

8.孔子名言是什麼意思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譯文】 孔子說:“學習了而時常溫習,不也喜悅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爲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 孔子說:“君子吃不追求飽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靈敏,言談謹慎,時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算好學了。”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人瞭解自己,就怕自己不瞭解別人。”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 孔子說:“《詩經》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有所建樹,四十歲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麼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隨心所欲,不超過規矩。”8、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譯文】 孔子說:“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收穫,就可以做老師了。”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 孔子說:“君子團結羣衆而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而不團結羣衆。”1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孔子說:“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塗;思考不讀書,就危險。”11、子曰:“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譯文】 孔子說:“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度是明智的。”1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譯文】 孔子說:“人無信譽,不知能幹什麼?13、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譯文】 孔子說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裏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麼事不能容忍?”14、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譯文】 孔子說:“《關雎》這篇詩,主題快樂卻不放蕩,憂愁卻不悲傷。”

15、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譯文】 孔子說:“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譯文】 孔子說:“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譯文】 孔子說:“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1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譯文】孔子說:“朽木無法雕琢,糞土的牆壁無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樣?”20、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譯文】 孔子說:“靈敏又好學,向比自己學問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所以稱爲‘文’。”

常見常用《論語》名言警句及譯文60例(中)21、季文子三思而後行。【譯文】 季文子遇事總要思考三次,然後才行動。

22、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譯文】 孔子說:“甯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

23、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的內在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樸配合恰當,纔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譯文】 孔子說:“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爲快樂。”

25、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譯文】 孔子說:“智慧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智慧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2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譯文】 孔子說:“將知識默記在心,學習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三個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27、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譯文】 孔子說:“不到他苦思冥想時,不去啓發;不到欲說無語時,不去開導。

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重複教他了。”28、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譯文】 孔子在齊國聽《韶樂》,好長時間吃肉不覺滋味。

他說:“沒想到好音樂這樣迷人。”29、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

子曰:“汝奚不曰: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譯文】 葉公問子路:孔子是怎樣。

Tags:孔子 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