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托斯卡納女公爵瑪蒂爾達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85W

托斯卡納女公爵瑪蒂爾達

托斯卡納女公爵瑪蒂爾達(Matilda of Tuscany)是生於1046年,逝於1115年的意大利貴族,她在中世紀歐洲的政治、軍事和宗教方面具有重要影響。她是托斯卡納偉大的領袖和軍事指揮官之一,也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她因爲在投身教皇改革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得到稱號“教父之母(Mother of the Reform)”,並被尊重爲皇帝的女領袖。

儘管瑪蒂爾達的身世一開始並不顯赫,但她卻承襲了父親的領地——托斯卡納,從而成爲了一個著名領袖。她出生後的幾年裏,瑪蒂爾達的父親在意大利政治環境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並在之後讓她接過自己的衣鉢成爲領袖。然而,她的領地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處於外敵的威脅之下,她本人也遭受了很多的挫折和困難。

瑪蒂爾達的生命中轉折點出現在她與教皇的深刻友誼上。這位女領袖因爲投身教皇斯波萊託三世的改革而變得著名。教皇的改革活動旨在改善教會的腐敗和透過程序化政治來減少權力,並確保教會能夠在世俗領導人中保持一種獨立的地位。瑪蒂爾達成爲了這項改革中的忠實支援者,並透過她的軍事能力和政治影響力來幫助教皇推行改革。

除了投身教皇改革以外,瑪蒂爾達還被認爲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領袖,她對社會和宗教的承諾非常深刻。這位女領袖因此特別受到了教皇的崇敬,而且她的身份和地位也使她成爲了意大利最爲強大的領導人之一。

瑪蒂爾達在她的生命中經歷了許多的挫折和重大的事件,但她的政治、軍事和宗教的影響力卻長存到了今天。她被認爲是一個傑出的中世紀女性,因爲她打破了傳統的性別界限,成爲了上流社會中被廣泛尊重和敬仰的領袖。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英格蘭歷史上被囚禁最久的王室成員是誰?

她出身顯赫,容顏傾世,甚至還有一顆彷彿爲王者而生的大心臟。她愛打扮,愛騎馬,也像所有少女一樣懷過春夢。在科技水平落後,人均壽命低下的年代,她不算短壽。但她的一切希望,卻在花一樣的年紀,就已經結束。

她的母親是布列塔尼女公爵康斯坦絲,因此她的父親若弗魯瓦也成爲布列塔尼公爵。若弗魯瓦還是英格蘭金雀花王朝開國之君亨利二世的第三子,上有兄長幼王亨利、理查,下有弟弟約翰。

當時金雀花王朝的領地包括安茹、阿基坦、布列塔尼、諾曼底、英格蘭等地。當她於1184年出生時,她的父親以她的祖母英格蘭王后埃莉諾的名字爲她命名。當時,她的大伯幼王亨利剛英年早逝不久;她才2歲時,年紀輕輕的父親也暴亡了。當時她只有一個妹妹瑪蒂爾達,作爲女公爵的大女兒,她似乎是布列塔尼的繼承人,於是她的祖父亨利二世趕緊把她帶回了英格蘭。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次年她的母親生下了她的弟弟,阿爾蒂爾。在男尊女卑的年代,阿爾蒂爾成爲了布列塔尼的第一順位繼承人。而她的妹妹瑪蒂爾達不久也夭折了。

埃莉諾不孤單,身邊有3名侍女,那是約翰配給的;還有25個騎士,是當初一同被俘的。但有一次,騎士們集體逃獄了,然而運氣不好,其中22個被俘,被約翰下了地牢就再也沒出來。

中世紀時期英格蘭和神聖羅馬帝國哪個強

中世紀全盛時期--神聖羅馬帝國

人們通常以卡洛林王朝絕嗣,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爲國王的公元911年作爲東法蘭克向德意志過渡的開始。康拉德一世被視爲第一位德意志國王,但當時的正式稱號是“法蘭克國王”,後改稱“羅馬國王”,11世紀開始稱 “羅馬帝國”,13世紀後稱爲“神聖羅馬帝國”,15世紀時又附加“德意志民族”於前,即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但要注意的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並不是真正的德國皇帝,而被認爲是西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即羅馬的皇帝。只是其統治地區大多在今天的德意志境內而已。神聖羅馬帝國的法定語言也不是德語,而是拉丁語。

帝國是選舉制的君主國,國王由進階貴族選出,同時奉行“血統法”,即:新國王應同其前任有血緣關係。但是,該原則時遭夭折;重複選舉的情況屢見不鮮。中世紀時帝國不設都城,國王以巡遊爲治。帝國無賦稅,國王收入主要來自託付他管理的“帝國財產”。甚至於他的權威並不理所應當地得到承認:只有靠軍事實力和巧妙的聯盟,他才能獲得部族中強大的公爵們的尊敬。康拉德的繼承者,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919-936)做到了這一點,他的兒子奧托一世(936-973)更是青出於藍。奧托使自己成爲帝國的實際統治者。962年他在羅馬加冕爲皇帝一事就顯示了他的權勢之盛。972年,拜占庭帝國皇帝約翰一世最終承認了奧托的西羅馬帝國皇帝頭銜。

從此,德意志國王就有登基爲帝的資格。觀念中的皇權是無所不包的,它賦予擁有者以統治整個西方世界的權力。然而,這種觀念從未完全在上成爲現實。爲了接受教皇加冕,國王非親自前往羅馬不可。這就開始了德意志國王的意大利。他們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統治維持了300年之久,因而在德國的治國大計上不能遇事躬親。奧托的繼承者們統治期間爲此經受了嚴重的挫折。1024年,隨着沒有一個兒子的薩克森王朝末代君主亨利四世駕崩,薩克森王朝滅亡。同年,施佩耶爾伯爵亨利的兒子康拉德二世當選爲國王,開始了法蘭克尼亞王朝在德國的統治。

亨利三世時(1039-1056),法蘭克尼亞王朝達到鼎盛,尤其是帝國皇帝對教皇的控制達到登峯造極的程度。亨利三世於1046年赴意大利,廢黜了反對他的教皇格里高利六世。德國人克萊門特二世被選爲新教皇,併爲亨利三世加冕。此後他又多次廢立教皇。亨利三世一直掌握了對德意志境內各主教的任免權。

然而,亨利四世(1056-1106)卻無法維持這一局面。他堅持要控制德意志和意大利北部所有主教的任免權,並拒絕讓得到教皇支援的米蘭大主教就職,爲此與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發生激烈衝突。格列高利七世,長期以來是教會改革的中心人物,決心使教皇的權力凌駕於世俗統治者之上。亨利四世召集全德意志主教在沃爾姆斯開會,宣佈格列高利七世是一個僞僧侶,並將之廢黜。但是,響應亨利四世的主教很少,普通民衆更對皇帝的行爲深感不安。作爲報復式的迴應,格列高利七世於對亨利四世處以絕罰。對亨利四世致命的打擊來自德國諸侯,他們抓住機會發動叛亂。在特里布爾會議上,大多數公爵表示如果亨利四世不能在一年之內恢復教籍,他們就不再承認他的合法性。民衆也拒絕幫助皇帝;因爲他已被逐出教門。亨利四世沒有足夠的兵力來反叛的諸侯。到1077年,情況已很明顯:除非亨利四世能重獲教籍,他的皇位就將被。格里高利七世有一天在奧格斯堡用餐時突然得知亨利四世正在接近他的駐地,於是便匆匆逃往他的一位朋友托斯卡納女伯爵瑪蒂爾達的領地卡諾莎城堡。然而,亨利四世真正的意圖是請求教皇的寬恕。接着便發生了著名的“卡諾莎悔罪”事件:亨利四世在城堡外的冰天雪地中(據傳說,是赤腳)站立了三天;從到,懇求教皇原諒他的一切罪過。格列高利七世處於兩難之中,明知亨利四世不可能信守他的承諾,但終於取消了絕罰。

亨利四世確實沒有嚥下他受到的恥辱。在他重新得到人民的支援,並使諸侯沒有藉口反對他之後,他迅速討伐叛亂者。諸侯們已經選出了一個新國王:士瓦本公爵魯道夫。亨利四世在吃了幾個敗仗之後,將魯道夫抓獲,並砍下了後者的一隻手。格列高利七世認識到情況有變,於1080年再次對亨利四世處以絕罰。亨利亦再度宣佈廢黜教皇,並任命一名敵對教皇克萊芒三世,隨即率大軍進軍羅馬。亨利四世成功地佔領了羅馬,在那裏接受了僞教皇克萊芒三世的加冕。格列高利七世棄城而逃,轉而向諾曼人首領求援。結果諾曼人確實趕走了亨利四世,但他們同時洗劫了羅馬。格列高利七世在中死去。

亨利四世很快面對着新的叛亂。繼任教皇與德國諸侯聯合;亨利四世爲此再度侵入意大利,但未能取勝(1090年)。在與威爾夫家族(士瓦本公爵魯道夫的家族)和解後,他才得以從意大利返回德國。1093年,他的長子康拉德曾經發動叛亂。在諸侯的慫恿下,他的幼子亨利蠢蠢欲動,企圖取代他的地位。1105年,這個陰謀取得了成功,王儲推翻了自己的父親,成爲新國王亨利五世。亨利四世遭到兒子的監禁,但後來成功逃脫,並在列日招募到一支忠於他的軍隊。但正在他準備奪回王位時,亨利四世突然去世了。新任教皇帕斯卡爾二世下令不得爲亨利四世舉行葬禮。但列日的百姓們蔑視教皇的命令,把他們的皇帝隆重地安葬了。

1138年開始了施陶芬王朝的百年統治。腓特烈一世(1152-1190)在同教皇、意大利北部諸城市以及同他在德國的主要對手-薩克森公爵雄獅亨利希的鬥爭中重新振興了皇室。然而,在他統治期間,領土開始四分五裂,最後削弱了權力。1189年腓特烈一世在與教皇和解後,與獅心王理查和腓力二世·奧古斯都一起領導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然而,他竟未能到達聖地。他在小亞細亞的薩列法河中意外溺死。腓特烈一世的繼承人亨利希六世(1190-1197)和腓特烈二世(1212-1250)時期儘管皇室權力強大,這一發展仍在繼續。宗教的和世俗諸侯成了擁有半主權的“邦君”。

隨着施陶芬王朝的衰亡(1268),西方的無所不包的皇權實際上已然終結。德國內部各種紛爭的力量使它無法成爲民族國家,而當時這一過程卻正在西歐其他國家中進行。這是德國人成爲“後起民族”的根源之一。

其後,崛起的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成功奪取了帝國皇位。

中世紀的英格蘭

:

諾曼王朝到約克王朝

公元

1066-1485

中世紀的英格蘭充滿了無休止的內戰、

與外敵作戰、

政變和王室與貴族之間的爭權奪利。

亨利一世

(

歷史上被稱爲儒雅王,他之所以知識淵博是因爲接受了正規的教育,當時他

的哥哥威廉被指定爲王儲並接受了治國的培養

)

在其當政期間致力於改革和穩定,同時化解

盎格魯薩克森和盎格魯諾曼階層的矛盾。但因爲兒子

William

1120

年的不幸身故,王國

發生了沒有繼承人的危機,所以他的改革大業有所停滯。

經過了一番權利的爭奪,

直到亨利二世繼位,

英格蘭的王室從平民貴族手中奪回了權利,

教會的立法權的一部分也從教會轉回到國王手中。

這個時期,

英格蘭的經濟可以自給自足,

糧食穀物和牛羊供給充足。

國家的主要對外貿

易是羊毛出口,北部英格蘭地區出產的羊毛源源不斷出口到

Flanders

城,並在那裏加工成

布匹。當時的外交很大程度上受到紡織業發展的影響。

15.世紀,英格蘭紡織產業初具

規模,併爲英國資本原始積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亨利二世之後,理查一世

(

獅心王

)

繼位,喜戰的他在執政期間發動了多次戰爭,包括第

三次十字軍東征,

與法國菲利普二世進行的領土保衛戰。

而他的弟弟約翰

(

之後的一任國王,

被稱爲無地王

)

就沒有如此幸運了。約翰在諾曼底戰敗,而且在之後的多次對法交戰中皆以

失敗告終。

在王國內部,

他冷淡封建貴族和教會高層的做法也激起了內部的矛盾,

終於導致

1215

年的軍事政變和《大憲章》

(Magna Carta)

的簽定,《大憲章》中對王權進行了有效的

約束。

中世紀時期,愛德華一世

(1272-1307)

是一個成功的國王。他頒佈了一系列法律加強政

府的權利,

還召集英格蘭議會的第一次正式會議。

他還征服了威爾士,

並試圖利用一次繼承

爭議獲得對蘇格蘭的控制權,

雖然此舉最後釀成了一次耗費巨大,

曠日持久的戰爭。

這場戰

爭一直打到愛德華二世,並最終在

Bannockburn

慘敗,此後又斷斷續續直到愛德華三世期

間簽定《

1328

年北安普頓條約》才徹底結束。

1349

年,英格蘭爆發了黑死病,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因此而喪生。英國內部的戰爭,

如對威爾士的愛爾蘭的戰爭,

還有英法百年戰爭都發生在這個階段。

英法百年戰爭最終以英

國的勝利而結束,其中威爾士的力量功不可沒。

之後的國王理查三世在任期間,

給予了貴族更多的土地,

土地同時也意味着權利,

所以

貴族們也願意向國王效忠。再之後,就是的亨利六世,他因爲個性軟弱和思維有問題,

而導致了在任期間爆發了內戰,

即玫瑰戰爭。

雖然戰爭規模不大,

但對國王的權利形成了很大沖擊

總的來說是羅馬強

亨利二世的後代資訊

亨利二世(1133年—1189年)(英格蘭國王1154年—1189年)

(安茹伯爵戈特弗雷德和亨利一世的女兒瑪蒂爾達之子。同阿基坦女公爵埃麗諾結婚,取得法國南部大片領地。在位期間確立對愛爾蘭統治權)

1、理查一世(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英格蘭國王1189年—1199年)

(參加十字軍東征,獲得獅心王的稱號。阿基坦叛亂時身亡。身爲國王十年,在英格蘭的時間只有六個月)

2、約翰王(1167年—1216年)(英格蘭國王1199年—1216年)

(“無地王”,在貴族脅迫下籤署《大憲章》,布汶戰役被法國擊敗,失去大部分領地)

3、亨利三世(1207年—1272年)(英格蘭國王1216年—1272年)

4、愛德華一世(1239年—1307年)(英格蘭國王1272年—1307年)

5、愛德華二世(1284年—1329年)(英格蘭國王1307年—1327年)

(征服蘇格蘭失敗,承認其。被王后伊莎貝拉和小舅子法王查理四世謀害)

6、愛德華三世(1312年—1377年)(英格蘭國王1327年—1377年)

(發動英法百年戰爭,在克萊西和普瓦提埃大破法國騎士團,獲得法國西南的大片土地)

7、理查二世(1367年—1400年)(英格蘭國王1377年—1399年)

(黑太子愛德華之子。遠征愛爾蘭時被堂弟蘭開斯特公爵亨利拘捕,並廢黜,由亨利即位)

朱重八爲了反貪,殺了十多萬人都麼有效果,爲何到清朝卻沒人敢貪?

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都免不了貪污的麻煩,並且因爲封建軌制緣由,少量土地被王宮貴族和吞併,階層衝突日益嚴峻。最初叛逆四起招致亡國。

明代末年也是因爲各地藩王魚肉蒼生,貪污嚴峻,搞得生靈塗炭,招致淪亡。但是明太祖朱元璋樹立大明後,實在不斷在展開鐵腕反腐。其採取的手腕簡直殘暴到極限。

開始,他規則貪污10兩銀子,就能夠判刑。

但是明代是歷史上俸祿最少的,少的都不敷一家子用飯

初級靠官俸很難保持生存,而初級則基本不可能靠官俸保持其奢華生存。以是處所官的實際支出大多來自處所稅收的截流(俗稱“火耗”),而京官的很多支出來自處所官捐贈。

舉例來說,一個縣官,正七品,年俸90石米,也就是6372千克米,每人1年就算吃掉180千克米(在這個時候不可能那末少),這些米也只夠35團體吃一年。更恐怖的是,有40%的米他是拿不到的,那一部分就光明磊落地被天子折換成此外工具,比方絹布、棉布,以至一些系統的小工具。

越不讓人貪,越有人貪,朱元璋還狠,基本抓到就是殺,並且殺的手腕是剝皮抽筋,做成稻草人,放在公堂上。並且是有幾殺幾!

然後,明代的法令,蒼生能夠間接告發,一旦發明貪腐、立功,能夠間接扭送官府衙門。

這招最狠,你看到贓官能夠間接抓起來送到都城殺頭。全部朱元璋時期,對贓官痛下殺手,據統計,被殺掉的贓官多達15萬之多,簡直將天下殺了個遍。但是軌制基本不是貪不貪的麻煩,當個官飯都吃不飽,那我當官做甚麼?以是朱元璋反貪從結果來看很不抱負。

以是,有明一朝,貪腐到了無以復加的境地,明末李自成從都城家裏抄出來的銀子不是得了那末句諺語:“崇禎摔倒,自成吃飽”

可是這個麻煩,卻在清代被輕鬆處理了

清代統治者的反貪之道

清代所有的文武百官皆爲皇家的“主子”,以是的支出要末來源於天子賞的,要末是天子眼皮子底下許可你拿的。

比方康熙年間的江寧織造府曹家(曹雪芹筆下《紅樓夢》原型),乾隆年間的和?。

雍正天子即位後還實行了一系列手腕:

第一,抄家。雍正被稱爲抄家天子,且不止抄,一不小心還牽連九族的抄。常常到最初都是滿門抄斬,撲滅。

第二,觀斬。這個最狠,每到捉住贓官,滿門抄斬時,雍正天子全都讓都去觀斬,聽說事先很多觀斬後間接嚇尿。

康熙暮年國庫綽綽有餘,留給了雍正800萬兩白銀,而雍正天子身後卻給乾隆天子積聚下8000多萬兩白銀了。

而乾隆天子終身揮金如土的全是他老子留給他的本錢,他身後嘉慶天子接辦的又是一個國庫充實,朝政糜爛不勝的清王朝。

乾隆遊船圖

以是說,乾隆年間的亂世表象,實在應該是康雍兩朝積聚的資本還有朝政糜爛的持續效應而已。

漢武帝屢次佈置對匈奴的會戰,可是大部分來講都是慘敗。中國浪費,戶口減半。在徵和三年的時分(前90年),貳師將軍李廣利帶七萬漢軍反擊,敗,投誠匈奴。然後漢武帝下《罪己詔》,中止和匈奴作戰。你休戰了,可是他人不休戰啊。漢武帝逝世那年,公元前87年,匈奴入朔方,殺略吏民。

漢武帝

那末我們能夠判別:後期漢軍固然佔優勢,但沒有覆滅匈奴主力,匈奴不久後轉入反撲。很多人津津有味的是,漢武帝開疆,攫取大漠以南的地盤,設立酒泉、五原等郡,但這基本就不是穩定的疆域,是兩邊的交戰區,匈奴隨便往復。他原本就是遊牧民族,沒有固定的疆域,這對他影響不大。就連漢代的舊疆域,長城內的定襄郡、雁門郡、上谷郡,匈奴都能夠攻入。

匈奴

漢武帝和匈奴兩全其美,漢代戶口減半,匈奴喪失漠南,固然照舊入侵,卻已沒法在漠南放牧,這對遊牧民族來講是個宏大損傷。漢宣帝纔是真正的千古一帝,設立西域都護府,將新疆從匈奴幅員釀成漢代幅員。攙扶親漢南單于,北匈奴西遷,南匈奴臣服,今後內外蒙歸入漢代疆域,六十餘年無邊患

漢宣帝

那末爲什麼漢武帝仍是被很多人喜好呢,一是的確把匈奴打跑了,不會動不動就南狩,最初也間接招致了匈奴消逝N年,一直到匈奴入侵歐洲.比如你和隔鄰的匪徒開端打鬥,固然你也被打的很慘,可是匪徒也慘。二是樹立了民族血性。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漢族的信心就是在漢武帝期間樹立起來的。三是爲昭宣元,樹立了國度軍事軌制,使得後代三朝有和平的保證。國度的和平是的樹立在軍事上的。

漢武帝雕像

漢武帝對匈作戰,攫取河南地,河西走廊,漠北之戰後,匈奴右翼遭到毀滅性打擊,搶奪重點纔開端向西域目標傾斜,全部和平實際上加大了國度財務收入,影響了經濟發展,假如贏了,漢武帝會下罪己詔、片面休戰嗎?

意大利的紋章史與其他國度差別,因爲意大利以一個國度的方式存在並沒有太久的史書。羅馬帝國淪亡後,在十多個世紀的時間裏,意大利支離破碎,各個地區都由外地的大家屬或王室統治着??

北有倫巴第和帕爾馬,中有托斯卡納,南有那不勒斯與西西里,這幾個地區辨別由意大利史上最出名的大家屬統治,提及意大利的紋章,當然也離不開這幾個王謝望族。

倫巴第?威尼託王國

1814年,東部米蘭地區和威尼托地區劃歸奧地利,並組成了一個新的倫巴第?威尼託王國而置於奧皇的主權之下。

1859年的意大利一致和平,倫巴第局部被劃入意大利王國。然後,1866年,威尼託也被歸入這個新的一致國度。

哈布斯堡家屬

倫巴第及威尼託在拿破崙和平期間一度成爲意大利王國的一局部。當拿破崙一世於萊比錫戰鬥遭到敗績當前,列強旋即舉辦維也納集會。在集會中,歐洲列國制定圍堵法國的準繩,以避免法國再度擴展。奧地利帝國因此而得到奧屬尼德蘭的疆域。以是,列強在集會中再製定抵償準繩,把意大利的倫巴第及威尼託從頭劃予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室作爲抵償,即爲此國度之樹立。

紋章的左上和右下代表米蘭、倫巴第地區;右上和左下代表威尼斯、威尼托地區;兩頭爲奧地利的哈布斯堡?洛林家屬。

佛羅倫薩-托斯卡納

公元1115年,跟着受崇高羅馬帝國所封的托斯卡納家屬最初一名承繼人瑪蒂爾達女侯爵的絕嗣,托斯卡納離天子的間隔愈來愈遠了。依照瑪蒂爾達女侯爵的遺言,托斯卡納地區被獻給了教皇。

跟着佛羅倫薩樹立起共和國,還有美第奇家屬的興起,佛羅倫薩逐步掌握了全部托斯卡納地區,終極,美第奇家屬在1532年被西班牙哈布斯堡崇高羅馬帝國天子查理五世封爲佛羅倫薩公爵,還有1569年被教皇保護五世承以爲托斯卡納至公。

美第奇家屬

美第奇家屬的紋章就比如藥丸一樣,依據意大利語還有拉丁詞根來看,美第奇(Medici)和配藥師的詞源靠近,據揣測,他們發財的時分就是配藥師。

不外,美第奇家屬的族譜上說本人是騎士的後世,而這位騎士已經跟着查理大帝,在一次和平中打敗了偉人,得到了查理大帝的欣賞,紋章上的白色就是事先他與偉人格鬥時留下的印記。

△1465年從前美第奇家屬紋章。

△1465年因美第奇家屬的法蘭西王后而得以運用法蘭西王室三鳶尾花的美第奇家屬紋章。

△朱利亞諾迪洛倫佐?德?美第奇(1479年至1516年),內穆爾公爵。

△洛倫佐迪皮耶羅德?美第奇(1492年至1519年),佛羅倫薩的統治者和烏爾比諾公爵。

△亞歷山德羅德美第奇(1510-1537),佩內公爵和佛羅倫薩公爵。

△科西莫一世?美第奇(1519-1569),1537年到1574年任羅倫薩公爵,從1569年起擔當托斯卡納第一至公爵。

△美第奇托斯卡納至公(1723-1737)。

△美第奇教皇。

△美第奇樞機主教。

△凱瑟琳?德?美第奇(1519- 1589)。

△瑪麗?德?美第奇(1575- 1642)。

△安娜瑪麗亞?路易莎?德?梅迪奇(1667-1743)。

哈布斯堡?洛林家屬

最初一任美第奇家屬的托斯卡納至公吉安?加斯托內?德?美第奇死於1737年,且生前並沒有指定承繼人。經歷幾輪的協商,托斯卡納至公終極授與了洛林的弗蘭茨?斯特凡公爵,這位查理六世之子,厥後的弗蘭茨天子,還有瑪麗婭?特蕾西亞的丈夫。

△洛林的弗蘭茨?斯特凡(1708-1765)。1745年的聖羅馬天子和1737年的托斯卡納至公。

△利奧波德二世(1747年至1792年)。1790年至1792年的崇高羅馬天子,1765年到1790年匈牙利國王、奧地利至公和托斯卡納至公。

△費迪南德三世(1769年至1824年)。托斯卡納至公。

波旁家屬

1801年,哈布斯堡-洛林的費迪南三世被拿破崙廢黜,托斯卡納遂併入拿破崙豎立的埃特魯尼亞王國,由帕爾馬公爵費迪南之子路易承繼王位。1807年,埃特魯尼亞王國被併入法蘭西帝國,托斯卡納至公之位遂由拿破崙的mm埃莉莎?波拿巴承繼。

△埃特魯尼亞國王。

哈布斯堡?洛林家屬

1814年跟着法蘭西帝國的毀滅,托斯卡納的費迪南三世復辟。至公國不斷繼續到1859年的意大利一致和平,並於1860年併入撒丁王國。

△費迪南德三世(1769-1824)。王位選民和薩爾茨堡公爵(1803-1806),維爾茨堡至公(1806-1814)。

△托斯卡納至公。

帕爾馬

帕爾馬1106年前爲帕爾瑪主教實踐掌握的自在城市都會。1167年參加倫巴第同盟。跟着教皇黨和天子黨的妥協,在臨時處於天子陣營的帕爾馬,終究在1248年爲教皇黨所掌握,因爲遭到了腓特烈二世的圍困,天子輸掉了這場戰鬥。

14世紀到15世紀,帕爾馬是意大利爭鬥的。在法國1500~1521年完畢統治後,帕爾馬不斷處於教皇的統治之下。

法內塞家屬

1545年,教皇保羅三世將帕爾馬和皮亞琴察從教皇國中別離出來,作爲公爵領地授與他的私生子皮埃爾?路易吉?法內塞。法內塞家屬的統治延續到1731年,直到最初一名男性成員安東尼奧?法內塞的逝世。

△教皇保羅三世(1468-1549)。

△皮埃爾?路易吉?法內塞(1503~1547)。帕爾馬和皮亞琴察公爵、卡斯特羅公爵

△奧大維?法內塞(1524~1586)。

△拉奴其奧?法內塞(1569-1622)。

△弗朗西絲?瑪麗亞?法內塞(1678-1727)。

波旁家屬

1731年,家屬最初男性成員安東尼奧?法內塞逝世後,他的侄女,波旁王室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五世王后,伊莉莎白?法內塞爲她的兒子卡洛斯奪取到了帕爾馬和皮亞琴察公國的承繼權。

△帕爾馬公爵1732-1735。

△帕爾馬公爵1748-1803。

△伊特魯里亞之王1802-1807。

△盧卡公爵1824-1847。

△帕爾馬公爵1847-1860。大盾牌紋章依次爲:阿拉貢、西西里、奧地利、下勃艮第、法內塞家屬、美第奇家屬、上勃艮第、佛蘭德斯、蒂羅爾和布拉邦特。

哈布斯堡家屬

1735年,在承繼了那不勒斯王位今後,爲了均衡權利,卡洛斯不能不將帕爾馬和皮亞琴察公國交給奧地利王室。

△帕爾馬公爵和皮亞琴察(1735-1740)。

△奧地利的瑪麗?路易絲(1791-1847)。

那不勒斯與西西里

那不勒斯王國在上常與西西里王國結合,干係十分親密,曾組建兩西西里王國。1860年,依據支流,南北意大利一致,它們的統治才完畢。

△兩西西里王國紋章。

安茹家屬

安茹的查理是那不勒斯國王。他的家屬被稱爲第二安茹家屬或許叫卡佩-安茹家屬。因爲那不勒斯和安茹相距甚遠,欠好辦理。因而查理的兒子查理二世就把安茹作爲女兒瑪格麗特的妝奩送給了瓦盧瓦伯爵查理。

△安茹伯爵。

△安茹的查理(1226?1285)。

△查爾斯?馬特爾?安茹(1271-1295)。

△塔蘭託王子。

△君士坦丁堡的天子。

歐特維爾家屬

歐特維爾家屬是一個諾曼貴族和騎士世家,來自法國科唐坦半島,11-12世紀在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樹立過王國和領邑。1061年羅貝爾與其最年老的弟弟羅傑一同入侵西西里。拿下西西里首府帕勒莫後,羅貝爾授與羅傑西西里伯爵。

△羅傑一世(1031-1101),大伯爵。

△羅傑二世(1095-1154),西西里國王。

霍亨斯陶芬家屬

霍亨斯陶芬家屬是崇高羅馬帝國1138――1254年的統治家屬,該家屬共有三位到羅馬加冕的天子。在紅鬍子腓特烈一世和腓特烈二世統治期間,霍亨斯陶芬家屬權利最盛,與羅馬教廷開啟權利妥協,併入侵意大利,獲得意大利北方西西里島的統治權。

△亨利六世,崇高羅馬帝國天子。

△曼弗雷德(1232-1266),西西里國王。

阿拉貢家屬

1276年佩德羅三世繼位後征服了西西里與撒丁島,使阿拉貢王國成爲地中海的強國。1416-1458年阿方索五世在位時,阿拉貢王國征服了那不勒斯,王國的幅員擴展到意大利半島。

△阿拉貢國王彼得大帝。

△弗雷德裏克二世或三世(1272-1337),西西里國王。

△阿拉貢的馬丁(1356-1410),阿拉貢國王。

△阿拉貢的費迪南德二世(1452- 1516)。

這就是中世紀羣雄盤據的意大利紋章史。近代經歷再起活動今後,以撒丁王國爲完成了意大利一致,這才基本上發生一個一致的王朝――薩伏依王朝。意大利史書上也只有這一個一致的王朝,它在1946年意大利共和國樹立今後被。

這是1861-1946年意大利王國的紋章,這時分才真正有了意大利國度這個觀點。由意大利的紋章史,我們能夠充沛看出中世紀歐洲列國撲朔迷離的干係。就好像《權利的遊戲》裏普通,統治的權杖頻仍瓜代,卻培養了迷人的史書。

?戳閱題目直通往期內容?

德意志之鷹――德國紋章概述

最華美的紋章史――法國王室

不列顛之獅――英國王室紋章演化史

你與貴族之間,只差這麼一個圖案!――現代歐洲紋章概述

【賜骨? 新媒體】出品? 盜版必究

諾曼底公爵羅貝爾·柯索斯的生平簡介,羅貝爾·柯索斯怎麼死的?

羅貝爾·柯索斯(Robert Curthose)或羅貝爾二世(Robert II)(約1051年或1054年-1134年2月10日),諾曼底公爵(1087年-1106年),曾試圖獲得英格蘭王位,但失敗。他的綽號柯索斯來自於諾曼底法語Courtheuse,意思爲短襪。事實上經常被譯爲英文"Shortstockings" ,馬姆斯伯裏的威廉和奧爾德里克·維塔利斯(Orderic Vitalis)記載羅貝爾的父親威廉曾嘲笑他爲"brevis-ocrea(短靴子)"。

羅貝爾是第一位諾曼英格蘭國王征服者威廉和佛蘭德斯的瑪蒂爾達的長子,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參與者。他任諾曼底公爵期間和他在英國的兄弟們不和,並最終導致諾曼底的土地被英格蘭兼併。

羅貝爾的出生日期經常被以爲是1054年,但也有大概是1051年。幼年時與曼恩(Maine)的女繼承人瑪格麗特訂婚,但在他們完婚之前瑪格麗特就去世了,羅貝爾直到四十多歲都沒有結婚。

年輕時,羅貝爾在軍事訓練中留下了勇敢和技藝精熟的記錄。但無論怎麼說,他也有懶散和軟弱的性格,不滿的貴族和法王利用此挑起了羅貝爾和父親威廉之間的不和。羅貝爾不滿足於分配給他的決定權,和父親以及兄弟們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1063年,鑑於羅貝爾和瑪格麗特的婚約,他的父親使之成爲曼恩伯爵。這塊伯爵領地大約被羅貝爾的父親控制直到1069年,後來爆發的叛亂使該領地重回曼恩的休五世手中。

1077年,由於羅貝爾的兩個弟弟威廉·魯夫斯和亨利的一場惡作劇,把發臭的水潑在了他身上,羅貝爾第一次發起對父親的叛亂。羅貝爾在被激怒和同伴鼓動之下和他的兄弟們爆發了爭吵,由於威廉的調解,事件被暫時阻止。威廉未能執行對他的兄弟們的處罰,羅貝爾被進一步激怒了,以爲他的尊嚴受到了損害。隔天羅貝爾和其追隨者嘗試攻佔魯昂的城堡,但沒有成功。當威廉發出命令逮捕他們時,羅貝爾和其追隨者前往提木新寨(Chateauneuf-en-Thymerais)的休那裏避難。當威廉開始進攻他們的在雷馬拉爾(Rémalard)的據點時,他們再次逃走。羅貝爾逃往他的舅舅佛蘭德斯伯爵羅貝爾一世那裏,其後他洗劫了克桑(Vexin)伯爵領地並造成混亂,羅貝爾的父親威廉國王和法王菲利普一世結盟,制止了兒子的叛亂。當威廉國王發現羅貝爾的媽媽瑪蒂爾達王后暗地資助兒子錢財之後,雙方關係未能緩解。在1079年的一場戰役中,羅貝爾在戰鬥中使威廉國王落馬並將其擊傷,直到他確認是父親的聲音後才停止攻擊。遭受恥辱的威廉國王詛咒他的兒子,然後停止圍攻回到了魯昂。1080年復活節,在瑪蒂爾達王后的努力下,父子間達成了和解並休戰直到1083年瑪蒂爾達王后去世。羅貝爾在媽媽去世後似乎非常快就離開了宮廷,花了數年時間遊歷法國、德國和佛蘭德斯。他訪問義大利追求托斯卡納的女繼承人瑪蒂爾達(生於1046年),但沒有成功。

在作爲一個四處漂泊的騎士的這段時間,羅貝爾生有好幾個私生兒女。他的私生子理查德似乎花費了一生中許多時間在他的叔叔威廉·魯夫斯的皇家宮廷。1099年,理查德在一次打獵事故中在新森林被殺,翌年,理查德的叔叔威廉國王同樣在此喪命。羅貝爾的一個私生女後來嫁給了聖桑的赫利亞斯(Helias of Saint-Saens)。

1087年,征服者威廉在魯昂圍攻戰中因意外落馬而受傷死亡。在他死時,據說想剝奪長子的繼承權,但被勸說將諾曼領地分給他兩個年長的兒子。威廉將諾曼底公國給予羅貝爾,將英格蘭王國給予威廉·魯夫斯。幼子亨利被給予金錢去購買土地。在兩個年長的兒子當中,同時在海峽兩岸擁有土地的貴族以爲羅貝爾意志薄弱,他們往往選擇支援羅貝爾,因爲他們更容易挫敗他的權威。在他們的父親去世的時候,兩兄弟達成協議互爲繼承人。然而,和平只持續了不到一年,在1088年,男爵們加入到羅貝爾一方併發起取代魯夫斯的叛亂。叛亂沒有成功,部分原因是羅貝爾從沒露面去支援英國的叛亂者。

羅貝爾把雷納夫·弗朗巴爾(Ranulf Flambard)視爲自個的親信顧問,他先前在羅貝爾父親那裏擔任同樣的職位。後來雷納夫·弗朗巴爾成爲了威廉·魯夫斯的一個精明但十分被厭惡的財政顧問直到1100年威廉死亡。

1096年,羅貝爾出發前往聖地參加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據說在啓程時他很貧窮,經常因爲缺乏衣服而待在牀上不外出。爲了籌集參加十字軍東征的費用,羅貝爾將自個的公爵領地以10000馬克抵押給他的兄弟威廉。

羅貝爾和威廉同意互相指定對方爲英格蘭和諾曼底的假定繼承人。因此,當威廉二世於1100年8月2日死亡以後,羅貝爾應當繼承英格蘭隊王位。但當時他正在十字軍東征的回程途中,娶了一個富有年輕的新娘並籌集資金以贖回自個的公國。因此,羅貝爾的兄弟亨利才能由他自個奪取了英格蘭的王位。

在返回途中,弗朗巴爾和一些盎格魯-諾曼男爵勸說羅貝爾領導一場對英格蘭的入侵,以從他的兄弟亨利手中奪回王位。1101年,羅貝爾和他的軍隊在樸次茅斯登陸,但由於他在英國缺乏普遍的支援加上入侵戰術失誤,使得亨利可以反抗這場入侵。羅貝爾在奧爾頓條約中透過外交方式放棄了對英國王位的要求。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中,有人說羅貝爾是一個傑出的戰場指揮官,但卻是一個糟糕的將軍。羅貝爾在諾曼底的統治(或者說糟糕的統治)以及他對英格蘭失敗的入侵證明了他的軍事才能要高於他的才能。

家庭

在從十字軍東征返回的路上,羅貝爾娶了康佛沙諾(Conversano)伯爵,布林迪西的傑弗裏的女兒西比拉(Sybilla)(另一位諾曼底公爵羅貝爾·吉斯卡爾Guiscard的侄孫女)爲妻,他們的子女有:

威廉·克里託(Clito),生於1102年10月25日併成爲諾曼底公國的繼承人。威廉·克里託的一生中充滿不幸,他於1119年和1125年兩次嘗試侵入諾曼底均告失敗,他的第一次婚姻,和安茹伯爵的女兒的婚事也應爲叔叔的詭計而被取消,甚至他後來繼承的佛蘭德斯伯爵領地也管理不善。威廉·克里託死於1128年,沒有子女,因此完全的喪失了諾曼的繼承權(至少直到亨利一世逝世)。

西比拉經常被當時的編年史家讚美和歌頌,她在生下孩子後非常快又死去了。馬姆斯伯裏的威廉以爲她的死亡是勒的太緊的結果,Torigny的羅貝爾和奧爾德里克·維塔利斯提出她是死於謀殺,而這正是她丈夫的一個艾格尼絲·吉法德(Agnes Giffard)爲首的一些貴婦的陰謀。

羅貝爾至少還有兩個私生子女,理查德1099年在新森林死於打獵(像他的叔叔一年後那樣),一個女兒嫁給了聖桑 (Saint-Saens)的赫利亞斯(Helias)。

亨利四世的教會衝突

1075年,亨利四世與教會的衝突表面化。他堅持要控制德意志和意大利北部所有主教的敘任權,並拒絕讓得到教皇支援的米蘭大主教就職,爲此與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發生激烈衝突。格列高利七世,長期以來是教會改革的中心人物,決心使教皇的權力凌駕於世俗統治者之上。 1075年底,格里高利七世警告亨利四世不要干預米蘭大主教職位的確定和授職,否則將受到逐出教會的懲罰。這就爆發了一場形式爲授職權 之爭的皇帝和教皇之間的公開衝突。1076年1月,亨利四世召集全德意志主教在沃爾姆斯開會,宣稱格列高利七世是一個僞僧侶,宣佈廢黜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在給教皇寫的回信中,亨利四世寫道:“你呀,我們所有的主教以及我們大家都宣判你有罪,滾下來!離開你不配佔有的使徒座位!應該讓另外一個無需藉助神聖教規的外衣來掩蓋惡行而以真正聖彼得的教諭教導人的人來登聖彼得的寶座。朕亨利,蒙上帝恩寵的國王,以及我們主教們都對你說,滾下來,滾下來!”但是,響應亨利四世的主教很少,普通民衆更對皇帝的行爲深感不安。作爲報復式的迴應,格列高利七世於1076年2月22日對亨利四世處以破門律:開除、廢黜和放逐亨利四世。按照破門律,被懲罰者不在一年之內獲得教皇的寬恕,他的臣民都要對他的解除效忠宣誓。對亨利四世致命的打擊來自德國諸侯,德意志部分諸侯立即以選舉國王的行動作爲支援。在特里布爾會議上,大多數公爵表示如果亨利四世不能在一年之內恢復教籍,他們就不再承認他的合法性。民衆也拒絕幫助皇帝;因爲他已被逐出教門。亨利四世沒有足夠的兵力來反叛的諸侯。到1077年,情況已很明顯:除非亨利四世能重獲教籍,他的皇位就將被。

“卡諾莎悔罪”事件

格里高利七世有一天在奧格斯堡用餐時突然得知亨利四世正在接近他的駐地,於是便匆匆逃往他的一位朋友托斯卡納女伯爵瑪蒂爾達的領地卡諾莎城堡。然而,亨利四世真正的意圖是請求教皇的寬恕。接着便發生了著名的“卡諾莎悔罪”事件:亨利四世在城堡外的冰天雪地中(據傳說,是赤腳)站立了三天;從1月25日到1月27日,懇求教皇原諒他的一切罪過。格列高利七世,處於兩難之中,明知亨利四世不可能信守他的承諾,終於取消了破門律。卡諾莎事件意味着羅馬教廷權力達到頂峯,但也是亨利四世一個成功的策略。破門律取消,對皇權約束之工具解除了,反對皇帝的聯盟也垮臺了。此後,“卡諾莎之行”在西方世界成了忍辱投降的代名詞。 亨利四世確實沒有嚥下他受到的恥辱。在他重新得到人民的支援,並使諸侯沒有藉口反對他之後,他迅速討伐叛亂者。諸侯們已經選出了一個新國王:士瓦本公爵魯道夫。亨利四世在吃了幾個敗仗之後,將魯道夫抓獲,並砍下了後者的一隻手。格列高利七世認識到情況有變,於1080年再次對亨利四世處以絕罰(破門律)。亨利亦再度宣佈廢黜教皇,並任命一名敵對教皇克萊芒三世,隨即率大軍進軍羅馬(1084年)。亨利四世成功地佔領了羅馬,在那裏接受了僞教皇克萊芒三世的加冕。格列高利七世棄城南逃薩來諾,他向盤踞在西西里的諾曼人首領羅貝爾·吉斯卡爾求援。吉斯卡爾欣然從命。結果諾曼人確實趕走了亨利四世,但他們同時洗劫了羅馬。格列高利七世在中死去(1085年)。

羅馬教皇是西歐中世紀的最高統治者嗎?

是。

在西歐中世紀的歷史中,政教矛盾一直存在,政權與教權一直是此消彼長,處於激烈的鬥爭中。開始,羅馬教皇和神職人員總是從屬於世俗的君主或領主的。但到十一世紀末,其地位大大改觀。教會利用世俗封建主的相互格鬥和廝拼而有力的增強了經濟和力量,希求確立對整個歐洲的統治。不過世俗的皇帝和君主們是不甘心充當教會走卒的。他們對教會的支援與合作,說到底,無非是個利用。所以,一旦他們感到教會勢力對自己構成威脅的時候,便要採取斷然措施相抗衡,以至於不惜訴諸武力,總之,在中世紀,教會權(神權)與王權之間的鬥爭是尖銳複雜、曠日持久的,二者之間的鬥爭可分爲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是五至八世紀的醞釀期;第二階段是九到十三世紀,教權高漲,與政權形成對壘之勢,期間教權達到顛峯狀態,隨後便開始由勝轉衰;第三階段是隨着君主國家的形成和各國人民民族意識的萌發,王權逐步得到加強,教權節節敗退,王權在這場鬥爭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參考資料:http://ke.baidu.com/view/1917897.html?tp=8_01

亨利四世的人物身世

亨利四世是羅馬帝國皇帝海因裏希三世的長子,母爲普瓦圖的阿格尼絲。他的父親海因裏希三世爲了確保他能繼承王位,召集諸侯提前選舉還是個幼兒的亨利四世爲自己的繼承人。1054年7月17日,年僅四歲的亨利四世在帝國首都亞琛由科隆大主教赫爾曼二世加冕爲國王。1055年,他又在父親的授意下當選爲巴伐利亞公爵。當海因裏希三世於1056年意外地去世時,亨利四世年僅六歲。他的寡母普瓦圖的阿格尼絲爲他攝政。1062年,科隆大主教安諾二世劫持了年幼的亨利四世,脅迫阿格尼絲太后交出政權。安諾成爲帝國的攝政後,竊取了王室領地的公爵們勢力強大起來。安諾並在1065年強迫亨利四世與薩伏伊伯爵奧托一世之女伯莎(都靈的)結婚。亨利四世在1069年公開提出要與伯莎離婚,未獲教宗允准。這一切都使亨利四世更加仇視安諾。1070年,與亨利四世關係緊密的不來梅大主教阿德爾伯特取代了安諾的位置。

亨利四世致力於在帝國境內加強皇帝的權力。然而,實際情況是,德意志諸侯們勢力強大且不願服從任何一位君主,教會則在羅馬教廷發起的克呂尼改革中變得越來越有性。 1073年,教宗亞歷山大二世去世,年屆五旬的希爾德布蘭德,成爲衆望所歸的教皇候選人,並在樞機主教的一致擁護下成爲新任教宗格里高利七世。剛一登基,便頒佈了著名的《教宗訓令》(Dictatus papae),該訓令的宗旨是教宗永無謬誤,其中“他可以罷免皇帝”一條使得世俗與宗教權力的界限被打破,亨利四世與教會的衝突表面化。 亨利四世鞏固國王在薩克森權力的措施(修建城堡,派遣王室衛隊駐紮)引起1073年—1075年的薩克森叛亂,他不能冒險同時與這兩者對抗,在叛亂時不得不做出一些讓步並承諾支援教會的改革。

1075年六月,亨利四世在戰場上擊潰了薩克森人的反抗。 1075年底,格里高利七世警告亨利四世不要干預米蘭總主教職位的確定和授職,否則將受到逐出教會的懲罰。亨利四世堅持要控制德意志和意大利北部所有主教的敘任權,並拒絕讓得到教宗支援的米蘭總主教就職,爲此與教宗格里高利七世發生激烈衝突。

格里高利七世,長期以來是教會改革的中心人物,決心使教宗的權力凌駕於世俗統治者之上。這就爆發了一場形式爲授職權之爭的皇帝和教宗之間的公開衝突。1076年1月24日,亨利四世召集26位德意志和北意大利的主教在沃爾姆斯(Worms)舉行宗教會議,宣稱格里高利七世是一個僞僧侶,宣佈廢黜教宗格里高利七世。但是,響應亨利四世的主教很少,普通民衆更對國王的行爲深感不安。

作爲報復式的迴應,格里高利七世於1076年2月22日對亨利四世處以絕罰:開除、廢黜和放逐亨利四世。 被絕罰者不在一年之內獲得教宗的寬恕,他的臣民都要對他解除效忠宣誓。 對亨利四世致命的打擊來自帝國諸侯,1076年10月,在特雷布爾舉行的帝國議會上,大多數諸侯表示如果亨利四世不能在一年之內恢復教籍,他們就不再承認他的合法性。將在1077年2月2日奧格斯堡舉行的帝國議會,邀請教皇親自出席作爲裁決者,以見證諸侯們的最終決定。民衆也拒絕幫助國王;因爲他已被逐出教門。

亨利四世沒有足夠的兵力所有反叛的諸侯。到了1077年,情況已很明顯:除非亨利四世能重獲教籍,他的皇位就將被剝奪。

格里高利七世已出發參加在奧格斯堡舉行的帝國議會,當格里高利七世得知亨利四世正在接近他的駐地時,便匆匆逃往支援他的托斯卡納女藩候瑪蒂爾達的領地卡諾莎城堡避難。 然而,亨利四世真正的策略是請求教宗的寬恕。 接着發生的便是著名“卡諾莎悔罪”事件:亨利四世在城堡外的冰天雪地中(據傳說,是赤腳)站立了三天;從1月25日到1月27日,懇求教宗原諒他的一切罪過。格里高利七世,處於兩難之中,明知亨利四世不可能信守他的承諾,但終究取消了絕罰。卡諾莎事件意味着羅馬教廷權力達到頂峯,但也是亨利四世一個成功的策略。

帝國議會沒有召開,希望亨利下臺的諸侯們還是選舉士瓦本公爵萊茵費爾登的魯道夫爲對立國王,這個人是亨利四世的姐夫,帝國分成了兩派,爆發了內戰。 雙方纏鬥了近兩年,亨利四世才逐漸掌握主動。 既然絕罰已經被取消了,還在戰場上獲得優勢,這時亨利四世派人給遠在羅馬的格里高利七世送去口信,要求他承認自己爲皇帝,並絕罰魯道夫。 他以威脅的口吻,如果上述兩個條件不能得到滿足,自己將冊封一位對立教皇!

1080年,格里高利七世認識到情況有變,立即就做出了決定:再度絕罰亨利四世並承認魯道夫爲國王。1080年10月,魯道夫殞命沙場,敵對諸侯們羣龍無首。 已屆而立之年的亨利終於可以有機會去報卡諾莎屈辱的一箭之仇了,他揮師南下,德意志的軍隊三度圍攻羅馬,格里高利七世組織教皇國的士兵們殊死抵抗,直到1083年,亨利才佔領了梵蒂岡城堡,並逐漸吞噬其它羅馬城區。1084年,進佔羅馬,一部分樞機主教臨陣倒戈,投靠了德意志人,亨利四世亦再度宣佈廢黜教宗,並任命克雷芒三世爲教宗,在那裏接受克雷芒三世加冕。

格里高利七世棄城南逃退守到聖安傑羅城堡,他向盤踞在西西里的諾曼人首領羅貝爾·吉斯卡爾求援。教皇的新盟友,這些彪悍的諾曼人從意大利南部馳援羅馬,並將德意志軍隊趕出了城市。 這些歐洲地區最後的蠻族軍紀敗壞,取得勝利後在羅馬城中大肆搶劫,激起市民的不滿,包括引狼入室的教皇也失去了羅馬人的擁護。 格里高利七世無奈只能離開羅馬,在諾曼士兵的保護下逃到了意大利南方,1085年在中去世。

亨利四世很快面對着新的叛亂。繼任教宗維克托三世與帝國諸侯聯合;亨利四世爲此再度侵入意大利,但未能取勝。在與韋爾夫家族的韋爾夫一世和解後,他才得以從意大利返回德國。1093年,他的長子康拉德曾經發動叛亂。在諸侯的慫恿下,他的幼子海因裏希蠢蠢欲動,企圖取代他的地位。1105年,這個陰謀取得了成功,王儲推翻了自己的父親,成爲新國王海因裏希五世。亨利四世遭到兒子的監禁,但後來成功逃脫,並在列日招募到一支忠於他的軍隊。但正在他準備奪回王位時,亨利四世突然去世了。

新任教宗帕斯卡爾二世下令不得爲亨利四世舉行葬禮。但列日的百姓們蔑視教宗的命令,把他們的皇帝隆重地安葬了。

以下各國的世系表

日本世系簡表

前660~前585,神武天皇

前585~前581,空位

前581~前549,綏靖天皇

前549~前511,安寧天皇

前510~前476,懿德天皇

前476~前475,空位

前475~前393,孝昭天皇

前392~前291,孝安天皇

前290~前215,孝靈天皇

前214~前158,孝元天皇

前158~前98, 開化天皇

前97~前30, 崇神天皇

前29~70, 垂仁天皇

71~130, 景行天皇

131~190,成務天皇

190~191,空位

192~200,仲哀天皇

201~249,神功皇后攝政(可能即卑彌呼女王)

249~270,一興女天皇

270~310,慶神天皇

310~312,空位

313~399,仁德天皇贊

400~405,履中天皇,蘇我、物部氏執政

406~411,反正天皇珍

412~453,允恭天皇濟

453~456,安康天皇興

456~479,雄略天皇武(一說死於489)

480~484,清寧天皇(一說即位於490)

484, 皇女飯清豐聽政

485~487,顯宗天皇(一說即位於497)

488~498,仁賢天皇(一說即位於505)

498~506,武烈天皇

507~531,繼體天皇

531~535,安閒天皇

535~539,宣化天皇

540~571,欽明天皇

572~585,敏達天皇

585~587,用明天皇(587蘇我氏滅物部氏,蘇我氏獨掌大權)

587~592,崇竣天皇

592~628,敏達天皇之後推古女天皇豐御飯炊屋姬尊

593~621,聖德太子攝政

628~641,舒明天皇

642~645,皇極女天皇

645~654,孝德天皇,蘇我氏執政結束,建元大化,史稱“大化革新”(大化645)

655~661,齊明女天皇(皇極女天皇復位改名)

661~671,天智天皇中大兄,661~668稱監國

672, 子弘文天皇大友(白鳳672)

673~686,天智天皇弟天武天皇大海人(朱烏686)

687~689,空位

690~697,持統女天皇

697~707,孫文武天皇(大寶701,慶雲704)

707~715,元明女天皇(和銅708)710定都奈良,史稱“奈良時期”(710~794)

715~724,元正女天皇(靈龜715)720開始使用“日本”國名

724~749,聖武天皇(神龜724、天平729、天平感應749)

749~758,孝謙女天皇(天平勝寶479、天平寶字757)

758~764,淳仁天皇,被廢

764~770,稱德女天皇(孝廉女上皇復位改名)(天平神護765,神護景雲767)

770~781,光仁天皇(寶龜770,天應781)

781~806,恆武天皇(延歷782)794遷都平安,史稱“平安時期”(794—1191)

806~809,平城天皇(大同806)

809~823,嵯峨天皇

823~833,淳和天皇

833~850,仁明天皇(承和834、嘉祥848)

850~858,文德天皇(仁壽851、天安857)

858~876,清和天皇(貞觀859)藤原氏掌權(858~1167)

876~884,陽成天皇(元慶877,仁和885)

884~887,光孝天皇

887~897,宇多天皇(寬平889)

897~930,醍醐天皇(昌泰898、延喜901,延長923)

930~946,朱雀天皇(承平931,天慶938)

946~967,村上天皇(天曆947,應和961,康保964)

967~969,冷皇天皇(安和968)

969~984,圓融天皇(天祿970,天延973,貞元976,天元978,永觀983)

984~986,花山天皇(寬和985)

986~1011, 一條天皇(永延987、永祚989、正歷990、長德995、長保999、寬弘1004)

1011~1016,三條天皇(長和1012)

1016~1036,後一條天皇(寬仁1017、治安1021、萬壽1024、長元1028)

1036~1045,後朱雀天皇(長曆1037、長久1040、寬德1044)

1045~1068,後冷泉天皇(永承1046、天喜1053、康平1058、治歷1065)

1068~1072,後三條天皇(延久1069)讓位

1072~1086,白河天皇(成保1074、承歷1077、永保1081、應德1084)

1086~1107,堀河天皇(寬治1087、嘉保1094、永長1096、承德1097、康和1099、嘉承1106)

1107~1123,鳥羽天皇(天仁1108、天永1110、永久1113、元永1118、保安1120)

1123~1141,子祟德天皇(天治1124、大治1126、天承1131、長承1132、保延1135、永治1141)

1141~1155,弟近衛天皇(康治1142、天養1144、久安1145、仁平1151、久壽1154)

1155~1158,弟後白河天皇(保元1156)

1158~1165,二條天皇(平治1159、永曆1160、應保1161、長寬1163,永萬1165)

1165~1168,六條天皇(仁安1166)1167,平氏掌權

1168~1180,高倉天皇(嘉應1169、承安1171、安元1175、治承1177)

1180~1183,子安德天皇(養和1181、壽永1182)

1183~1198,後鳥羽天皇(元歷1184、文治1185、建久1190)1185平氏掌權結束,源賴朝掌權建鎌倉幕府(1192~1333)

1198~1210,土御門天皇(正治1199、建仁1201、建永1206、承元1207)

1210~1221,順德天皇(建歷1211、建保1213、承久1219)1219鎌倉幕府源氏亡,北條氏掌權(1219~1333)1221, 仲恭天皇

1221~1232,後堀河天皇(貞應1222、元仁1224、嘉祿1225、安貞1227、寬喜1229、貞永1232)

1232~1242,四條天皇(天福1233、嘉禎1235、歷仁1238、延應1239、仁治1240)

1242~1246,後嵯峨天皇(寬元1243)

1246~1259,後深草天皇(寶治1247、建長1249、康元1256、正嘉1257、正元1259)

1259~1274,弟龜山天皇(文應1260、弘長1261、文永1264)

1274~1287,後宇多天皇(建治1275、弘安1278)

1288~1298,伏見天皇(正應1288、永仁1293)

1298~1301,後伏見天皇(正安1299)

1301~1308,後二條天皇(乾元1302、嘉元1303、德治1306)

1308~1318,花園天皇(延慶1308、正和1312、文保1317)

1318~1339,後醍醐天皇(元應1319、元享1321、正中1324、元德1329、元弘1331、正慶1332、建武1333、延元1336)1333滅北條氏,鎌倉幕府終。1336足利尊氏反,另立天皇,遂分南北朝,後醍醐天皇爲南朝(1336~1392)

1339~1368,後村上天皇,

1368~1383,長慶天皇(建德1370、文中1372、天授1375、弘和1381)

1383~1392,後龜山天皇(元中1384)退位,以傳國神器授北朝,於是57年之局,復歸統一

北朝(1336~1392)

1336~1348,後醍醐天皇子光明天皇(建武1336、歷應1338)足利尊氏造反所立的天皇,足利尊氏設室町幕府(1338~1348)

1348~1352,崇光天皇(觀應1350)

1352~1371,後光嚴天皇(文和1352、延文1356、康安1361、貞治1362、應安1368)

1371~1382,後圓融天皇(文中1372、永和1375、康歷1379、永德1381)

1382~1412,後小松天皇(至德1384、嘉慶1387、康應1389、明德1390、應永1394)1392南朝結束,南北復歸統一

1412~1428,稱光天皇(正長1428)

1428~1464,後花園天皇(永享1429、嘉吉1441、文安1444、寶德1449、享德1452,康正1455、長祿1457、寬正1460)

1464~1500,后土御門天皇(文正1466、應仁1467、文明1469、長享1487、延德1489、明應1492)1467起史稱“戰國時期”(1467~1591)

1500~1526,後柏原天皇(文龜1501、永正1504、大永1521)

1526~1557,後奈良天皇(享祿1528、天文1532、弘治1555)

1557~1586,正親町天皇(永祿1558、元龜1570、天正1573)1573足利氏亡,室町幕府終,織田信長掌權(1573~1582),豐臣(羽柴)秀吉掌權(1585~1598),結束混亂

1586~1611,後陽成天皇(文祿1592、慶長1596)1603德川家康掌權,建江戶幕府(1603~1867)

1630~1643,明正女天皇

1643~1654,後光明天皇(正保1644、慶安1648、承應1652)

1654~1663,後西天皇(明歷1655、萬治1658、寬文1661)

1663~1687,靈元天皇(延寶1673、天和1681、貞亨1684)

1687~1709,東山天皇(元祿1688、寶永1704)

1709~1735,中御門天皇(正德1711、享保1716)

1735~1747,櫻町天皇(文元1736、寬保1741、延享1744)

1747~1762,桃園天皇(享歷1747、寬延1748、寶曆1751)

1762~1770,後櫻町女天皇智子(明和1764)

1770~1779,後桃園天皇(安永1772)

1779~1817,光格天皇(天明1781、寬政1789、享和1801、文化1804)

1817~1846,仁孝天皇(文政1818、天保1830、弘化1844)

1846~1867,孝明天皇(嘉永1848、安政1854、萬延1860、文久1861、元治1864、慶應1865)

1867~1912,明治天皇睦仁(明治1868)1868徵滅幕府,維新成功,天皇親政,1868遷都江戶改稱東京,定國名爲“大日本帝國”1910吞併朝鮮

1912~1926,大正天皇(大正1912)

1926~1988,昭和天皇裕仁(昭和1926)1945二戰投降,改國名爲“日本”,1947實行君主立憲制

1989~, 平成天皇明仁(平成1989)

羅馬人的哲言

改革派掌握教廷的權力

利奧九世登位後,開始大力推行改革。他最有效的措施是對

教皇的直接顧問——樞機主教團的組成進行重大改革。樞機主教

這一名稱原本用於指永久性地擔任某一教職的神職人員。但在格

列高利一世時期(590—604),這一稱呼在羅馬已變成專門性的

了。從無法確定的某一時期起——肯定要比君士坦丁皈依教

早,羅馬每一個區都有一座教堂,或被認爲,或被指定爲最重要

的教堂,最初很可能是專門施洗的地方。這些教堂被稱爲“教區”

教堂,在其中任職的長老或首席長老稱“樞機神父”,即羅馬城的

主要神父。同樣,三世紀時,羅馬分成幾個慈善事業區,各區的

首腦也被稱怍“樞機助祭”,即執事長。在較後的時代中,不過可

以肯定不會晚於八世紀,鄰近的羅馬地區,即“羅馬郊區”的主教,

被稱爲“樞機主教”。這種把樞機主教團分爲“樞機主教”、“樞機

神父”和“樞機助祭”的辦法延續至今。由於這些人都是羅馬及其

近郊的重要神職人員,因此遠在把“樞機主教”專門或主要用於稱

呼他們之前很久,他們已成爲教皇的主要助手和顧問了。

利奧九世當上教皇后,發現樞機主教的職位全由羅馬人充任,

他們所代表的貴族各派,也就是在亨利三世干預以前長期控制教

皇職位的那些派別,都不同情改革。利奧九世從西方其它教

國家中選出幾名有改革熱情的人,委任他們擔任教會進階神職。

這樣,樞機主教團發生了很大變化,也贊同改革了,在他周圍有

了一批忠實的助手。從此,在相當大程度上,樞機主教團不只代

表羅馬一個地區,而代表整個西方教會,、這一步具有十分深遠的

影響。這批新委任的人中有三人特別重要。一位是洛林的隱修

士亨伯特,他任樞機主教期間一直帶頭反對平信徒授任聖職,

直到1061年去世,他是推動教皇的一股力量。另一位是于格

(潔白的),他原是圖爾附近的隱修士,此人壽長,活到1098年

後纔去世。他任樞機神父一生中很長一段時期都積極支援改革,

但在最後二十年成了希爾德布蘭及其繼承人最大的冤家對頭。最

後一位是希爾德布蘭本人,他陪同利奧九世從德國到羅馬,擔任

副執事,在很大程度上,他是羅馬主教財政管理負責人。利奧九

世還委任了另一些有才能,有改革熱情的人擔任羅馬及近郊的要

職,只是沒有上述三人那麼出名。

希爾德布蘭(Hildebrand)當時也進入了樞機主教團,他是中

世紀教皇史上最卓越的人物。此人五短身材、貌不驚人,但才智

很高、意志堅定、有無限的謀略,是那個時代的傑出人物。他在

1020年前後生於托斯卡納一個貧寒家庭,受教於羅馬阿文亭山上

聖馬利亞克呂尼隱修院,早年就受到最徹底的改革思想的鼓舞。

當格列高利六世遭驅逐時,他陪伴這位不幸的教皇到德國(見邊

碼201頁),以後又從德國隨同利奧九世重返羅馬。這時他很可能

已是隱修士,但他是否在克呂尼隱修院待過至今還有疑問。不過

當時他年紀尚輕,要說這位充滿活力的利奧九世主要是受他的影

響那就錯了,利奧反倒是他的老師。

利奧九世奮力投入了改革工作。他同克呂尼隱修院長雨果、

還有彼得·達米安尼和洛林的弗里德里希等改革的主要領導人都

保持着熱誠的關係。他到德國和法國各地旅行,召開宗教會議,

加強教皇權力。1049年,他在羅馬召開首次復活節宗教會議,用

最嚴厲的詞語譴責神職買賣和神職人員結婚。同年他又在蘭斯召

開宗教會議,肯定了合乎教規的選舉原則:“不經神職人員和人民

選舉,任何人不得擔任教會領導職務。”他透過這些旅行和會議,

大大提高了教皇的影響。

在發展同意大利南部及同君士坦丁堡的關係方面,利奧九世

的運氣不佳。自1016年以來,諾曼人逐漸征服了亞平寧半島的

南部,當他們得寸進尺提出領土要求時,遭到這位教皇的反對,

宣稱這些地區是屬於教皇管轄的。教皇干預這些地區的教會,尤

其是干預當時一直效忠於君士坦丁堡的西西里教會,引起了君

士坦丁堡的剛愎自用的牧首米恰爾·色路拉里烏斯(Michael

cerularius,1043—1058任職)的反對,他聯合保加利亞都主教利

奧,關閉了當地採用拉丁禮儀的教堂,並透過都主教利奧寫的一

封信攻擊拉丁教會,信中不僅指責他們犯有福提烏斯提出的老罪

名(見邊碼第194頁),還譴責他們在聖餐時使用無酵餅,而這在

九世紀時的西方已成爲普遍習俗。利奧九世爲了反擊,於1054

年派樞機主教亨伯特和教皇大臣洛林的弗里德里希前往君士坦丁

堡,他們把開除米恰爾·色路拉里烏斯及其追隨者出教的一道命

令放在聖索非亞教堂的大祭臺上。這一行動通常被認爲是希臘教

會和拉丁教會的正式決裂。1053年利奧的部隊被打敗,他本人

被諾曼人俘獲。這次大難之後不久,他便去世了,時間是1054

年。

利奧九世死後,亨利三世便委任另一名德國人,艾赫斯泰特

主教格布哈德爲教皇,稱維克多二世(1055一1057在位)。他雖

然對改革派很友好,但他更衷心地擁護他的這位皇帝恩主。1056

年,這位偉大的皇帝意外地去世,維克多二世爲確保亨利三世年

僅六歲的兒子亨利四世平安繼位,做了大量工作,帝國當時由皇

太后艾格尼絲攝政。此事過後不到一年,維克多二世也去世了。

教廷擺脫帝國的控制

亨利三世對教會的控制無疑弓I起徹底的改革派的不滿,他們

之所以還能容忍,部分是由於教皇要不這樣就不能擺脫羅馬貴族

的控制,部分是由於亨利在許多方面是同情改革運動的。亨利本

人已牢固樹立起他對德國教會和教皇本人的控制權,因此,他對

改革運動的必然後果似乎很不清楚。如今他去世了,一位軟弱的

攝政替代了他。在這些改革者看來,時機已成熟,應該着手削弱

帝國的控制,如果可能,則應徹底結束這一控制。

在這次改革中所提出的主教敘任權之爭,外表上是一場神職

人員任命方式之爭。誰來推選?在封建制度下,神職包括教會

和世俗兩方面的權力,誰有這種特權可以授予神職?隨着蠻族

入侵、集權的日益衰落,教會越來越爲地方貴族所控制,

這些人既行使世俗權力,也行使宗教權力,類似於日爾曼人的

家長”。例如私人小禮拜堂成爲鄉村教堂,舉薦神父的權力便

操縱在這些世俗贊助人手中。另一方面,主教們漸漸地擁有大

片領地,隨着德國和其它國家王權的增長,他們都成了國王的

附庸。

主教敘任權之爭只是表面現象,實質上它包含着兩種權力觀

唸的根本衝突。一方面是祭司對神聖的僧侶等級的看法,他們主張

教會不受任何世俗權力的控制。而在封建制度下,教會要充分維

護這一權利是不可能的。因此,十一世.紀早期的改革運動滿足於

抨擊國王用權杖和戒指(宗教權力的象徵)授予聖職,而對世俗政

府有權授予教會統治各階層的現世權力卻沒有提出疑問。但到十

一世紀末,教會對權利的要求發生了性的變化,大大邁進一

步,甚至根本否定封建的從屬關係。例如,烏爾班二世在克萊蒙

會議(1095)上禁止神職人員像陪臣那樣效忠於國王或其他平信

徒。正如我們後面將見到的那樣,這是教會永遠做不到的,教會

不得不滿足於把宗教權力同世俗權力在實際上劃分清楚。

與教會這種看法相對立的是帝王的等級統治。帝王們聲稱他

們行使的權力是神授的,他們遠遠不僅僅是普通平信徒。由於上

帝的膏立,他們被神祕地提升到平信徒之上而擁有祭司的職責。

實際上,他們站在社會的頂峯,象徵着爲王的,而且由於

的封授,他們代表他身上的屬天和屬世諸性質。因此,他們透過

隸屬於他的神職人員和貴族既對世俗事務,又對宗教事務行使統

治權。在這場論爭中,這種帝王等級統治的理論遭到改革派尖銳

的攻擊。他們認爲帝王僅僅是平信徒,因此從屬於教會。最終帝

王必將服從宗教權威,就像教會服從世俗權力一樣,他們必須放

棄這種王權理論中極端的權力要求。

維克多二世一死,羅馬人在改革派神職人員帶領下選舉洛林

的弗里德里希爲教皇,稱斯蒂芬九世(105Z一1058在位),這次

選舉沒有同德國攝政協商。這位新教皇是徹底的改革家,他是洛

林公爵戈弗雷的兄弟,而戈弗雷是德國王室的仇敵,他同托斯卡

納女伯爵比阿特麗斯的婚姻使他成爲意大利北部最強大的貴族。

在斯蒂芬統治期間,樞機主教亨伯特撰寫《反神職買賣三書》,頒

布了改革綱領,他在文中聲稱平信徒授任神職一律無效,特別抨

擊了平信徒敘任制,即由皇帝把戒指和權杖授予當選的主教,以

示就職。如果這些原則都獲勝的話,那麼皇帝在德國的權力基礎

將被削弱。頑固堅持這一主張只能導致一場極大範圍的鬥爭。因

此,斯蒂芬不敢貿然行事。他派希爾德布蘭和盧卡主教安瑟倫前

往德國,以取得皇太后艾格尼絲對他當選教皇一事的認可。就在

此事剛被批准時,斯蒂芬便在佛羅倫薩去世了。

斯蒂芬之死引起了一場危機。羅馬貴族重又堅持其原有的選

立教皇位的權力,並在他死後僅一週便把他們的同黨選爲教皇,即

本篤十世。改革派樞機主教們出逃。他們的事業這時似乎失

敗了,全靠希爾德布蘭的堅定及手腕才挽救了危局。他設法

取得托斯卡納的戈弗雷及部分羅馬人的支援,贊同佛羅倫薩主教

格哈德爲教皇候選人。格哈德也是改革派,是戈弗雷的同鄉,都

是洛林人。這次羅馬少數派的代表取得了攝政艾格尼絲的同意。

於是希爾德布蘭便在錫耶納召集改革派樞機主教開會,就在那

裏,選舉格哈德爲教皇,稱尼古拉二世(1058一1061在位)。在

托斯卡納的戈弗雷軍隊的支援下,不久這位新教皇便控制了羅馬。

在尼古拉二世統治時期,實權人物是希爾德布蘭,其次是亨伯特

和彼得·達米安尼樞機主教。 。。

當時的問題是如何使教皇掙脫羅馬貴族的控制而又不致陷入

皇權掌握中。必須找到某種切切實實支援教皇的勢力。托斯卡納

的幫助可以認爲是有把握的。比阿特麗斯及其女兒瑪蒂爾達會堅

持不懈地給予支援。但僅靠托斯卡納的幫助是不夠的。在希爾德

布蘭巧妙的引導下,尼古拉二世同諾曼人建立了真誠的關係,這

些人曾給利奧九世製造了衆多的麻煩,而這時,尼古拉承認他們

佔有征服的土地,接受他們爲教皇的臣民。同樣又出於希爾德布

蘭的謀略,教皇同倫巴底一個民主派,即稱爲帕塔裏阿派的,建

立起親密關係,此事主要由彼得·達米安尼和盧卡主教安瑟倫經

辦。帕塔裏阿派一直是當地反對改革、擁護皇權的進階教士的對

頭。這些新聯盟增強了教皇的實力,尼古拉二世便於1059年在

羅馬召開會議,明令禁止任何情況下平信徒授任神職。

1059年羅馬宗教會議上頒佈了一道教令,對教皇選舉作了

規定,這是尼古拉二世任教皇期間發生的最有影響的事件。這是

至今仍有效的最古老的一條成文法規。儘管其問曾有相當大的改

動,但直到今天,教皇選舉仍照此進行。在理論上,教皇也同其

它主教一樣,應由他所在教區城市的神職人員和人民選舉產生。

這就是所謂合乎教規的選舉。實際上,這種選舉意味着爲統治羅

馬的勢力所控制。這一新法規的目的是要消除這種危險。在

形式上,它是把尼古拉本人當選情況寫成法律。①它的主要作者

似乎是樞機主教亨伯特。該法規規定,教皇去世時,應首先由樞

機主教們考慮繼承人選,然後再同其它樞機神職人員協商。只有

當他們選舉後,才讓其它神職人員和人民投票。該文獻故意使用

一句含糊不清的保障語:“屬於我們敬愛的兒子亨利的榮譽和尊

嚴”,這當然是指年輕的亨利四世,但對皇帝在教皇選舉中的作用

則未作任何規定,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把選舉教皇的權利完全掌

握在樞機神職人員手中,主要掌握在樞機主教手中。更有甚者,

它還規定教皇可以由任何地方的教會中產生,如情況需要,選舉

可以不在羅馬而在其它地方舉行,教皇不管在何地當選,一經選

出便立即擁有其職位賦予他的各項權力。這在教皇選舉方式上的

確是一次,它將使教皇職權擺脫前此受到的控制。

這些上和上的新成果剛一取得,尼古拉二世便於

1061年去世,他的死使改革瀕臨危險。同年,充滿朝氣的樞機

主教亨伯特也去世了。希爾德布蘭比從前更加成爲改革派的主導

力量。尼古拉死後不到三個月,他便使其朋友、盧卡主教安瑟倫

當選爲教皇,稱亞歷山大二世(106l一1073在位)。但德國的主

教們都仇視新的教皇選舉法,倫巴德人的進階神職人員也不喜歡

教皇支援帕特里亞派,羅馬貴族更因失去對教廷的控制而忿恨不

滿。這些敵對勢力聯合起來,並於1061年在德國巴塞爾召開大會,

經攝政皇太后批准選立帕爾馬主教卡達努斯爲教皇,取名霍諾里

上世。在隨後的鬥爭中,霍諾里厄斯幾乎取勝;但1062年德國發

生,小亨利四世的領土和監護地內的主要權力落入了野心勃

勃的科隆大主教安諾手中。安諾希望得到改革派好感,便用自己

的影響力以幫助亞歷山大,後者於1064年在曼圖亞召開的德國和

意大利進階神職人員會議上被宣佈爲合法教皇。這樣,希爾德布

蘭的大膽的戰勝了的德國。

亞歷山大二世在希爾德布蘭的指導下,明顯地推進了教皇的

權力,科隆的安諾和美因茨的西格弗裏德是德國最有權勢的兩位

進階神職人員,他們因買賣神職陵迫苦修補贖。亞歷山大二世還制

止了亨利四世廢黜皇后貝爾塔的企圖。他贊同征服者威廉海盜式

的遠征,結果諾曼人於1066年征服了英國,他又進一步幫助威廉

實現其在英國主要教區安插諾曼人爲主教的計劃。他還認可意大

利南部的諾曼人的所作所爲,最終導致他們征服西西里。與此同

時,亨利四世在1065年成年,他遠不是位軟弱的君王,不久就顯示

出自己是德國最足智多謀的統治者之一。教皇關於任命神職人員

的不可避免地會同德國君主操縱神職敘任衩這一歷史的慣例

發生激烈的衝突,因爲他們的帝國權力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以此

爲依靠的。這場衝突實際上發生在對米蘭大主教的任命上,這一職

位對控制意大利北部具有頭等重要性。亨利委任卡斯蒂利奧內的

戈弗雷擔任此職,此人曾被亞歷山大指控犯有鬻賣神職罪。米蘭的

帕塔裏阿派則推舉一位叫阿託的人,亞歷山大馬上承認他爲合法

的米蘭大主教。亨利根本不顧教皇這一行動,仍於1073年讓戈弗雷

去就任這個有爭議的職位。這場鬥爭便全面展開了。在這場爭鬥

中皇,帝動用了帝國的權力;支援教皇的激進改革派則採用他

們聲稱所具有的權利進行鬥爭。亞歷山大認爲亨利是位有良好願

望的青年,不過被壞顧問引入歧途,因此他並沒把亨利本人革除教

籍,只把他最親近的幾位顧問定以鬻賣神職罪而革除教籍。此後

沒幾天,亞歷山大便去世了,把這場重大爭端留給了他的繼承人。

希爾德布蘭和亨利四世

希爾德布蘭之當選爲教皇並沒按尼古拉二世時期所制訂的新

規定進行,這令人難以理解。當亞歷山大二世的葬禮在聖約翰·

拉特蘭官舉行時,人羣一陣歡呼,擁立希爾德布蘭爲教皇,他

們幾乎像那樣把他擡到帶鎖鏈的聖彼得教堂,就在那裏,他

登上了教皇的寶座,取名格列高利七世(1073--1085在位)。他就任

後,對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原則作了最極端的解釋以

說明教皇的權力。他把教皇看作是由神封立的普世的最高統治

者,所有的人必須服從他,一切塵世間的君王都得對他負責,這

不僅對他們靈性有好處,而且也對他們世俗統治有利。當時有本

很有名的書《者》,儘管其作者很可能是樞機主教多伊德迪特,

而不是希爾德布蘭,但此書完全表達了希爾德布蘭的原則:“羅馬

教會由上帝一手創造,”“只有羅馬教皇一人有權被稱爲普世的主

教”,“只有他一人能廢立主教”,“只有他一人可以使用(即處置)

皇帝的徽記”,“允許他廢黜皇帝”,“他本人不爲任何人所審判”,

“他可以解除臣民對壞人的效忠”。①這完全是一種統治世界的理

想。從後來的經歷看,可以說這種想法是不切實際的,甚至是非

教的,但希爾德布蘭及其同時代的人都沒有這樣的經驗。這

種透過服從君臨一切的精神權力使人類社會得到新生的想法,不

失爲是一種偉大的理想,就其本身而言,是值得受到那些懷有這

一理想的人的重視的,也值得嘗試,因爲只有透過嘗試才能揭示

出這種思想有無價值。

希爾德布蘭任教皇的最初幾年,形勢對教廷有利。當時亨利

四世的臣民薩克森人因有許多冤情而發生叛亂,而其它地區的貴

族對他也心懷不滿,亨利窮於應付,無暇顧及意大利。1074年

他在紐倫堡的教皇使節面前悔罪。答應服從教皇。1075年希爾德

布蘭在羅馬召開復活節宗教會議,他重申不許平信徒授任神職的

禁令,否認亨利有權任命主教。幾個月後,亨利的運氣有了轉

機。1075年6月,他擊敗薩克森人,顯然控制了德國的局勢,於

是他對教皇的態度迅速改變。亨利又一次委任米蘭大主教。1075

年12月希爾德布蘭對此作出反應,他寫了一封信嚴詞責問亨利。①

1076年1月24日亨利在沃爾姆斯召開會議,有支援他的貴族和主

族參加,會上背叛的樞機主教於格(潔白的)(Hugh the White)對

希爾德布蘭進行人身攻擊。德國大部分主教也加入這一行列,猛

烈斥責希爾德布蘭,否認他有教皇的權力②——這一行動迅速取

得倫巴德人的進階神職人員的贊同。

希爾德布蘭的回答成了中世紀最著名的教皇法令。1076年2

月22日,他在羅馬召開宗教會議,把亨利革除教籍,禁止亨利在

德國和意大利行使統治權,並解除其臣民對他的效忠誓言。③這

是對教皇權威前所未有的最大膽的維護。亨利給希爾德布蘭寫了

一封措詞尖刻的信作爲回答,他在信中寫遭:“如今沒有教皇,只

有一個僞僧侶”,他要希爾德布蘭“下臺,將永世受詛咒”。④

如果亨利四世有統一的德國做後盾,結果也許會是輕而易舉

地推翻希爾德布蘭。但德國並不統一。薩克森人和亨利的其它政敵

趁機給他製造麻煩。甚至主教們雖在名義上不承認教皇的權威,

但實際上對此不能不加考慮。亨利無法對付這股越來越強大的反

對勢力。1076年10月,德國貴族在特里布爾(Tribur)召開大

會,會議宣佈如果亨利的教籍在一年內得不到恢復,便要廢黜其

帝位。他們還邀請教皇參加1077年2月在奧格斯堡舉行的新會議。

會上將對段個德國的和宗教形勢作通盤考慮。亨利處於失去

王位的巨大危險中。他如何使自己擺脫絕罰令成了至關重要的問

題。希爾德布蘭拒絕了一切懇求,要在奧格斯堡解決這些問題。

亨利四世如今決心邁出最富有戲劇性、最具有意義的一

步。亨利要在這位教皇到奧格斯堡參加會議前見到他,向教皇強

求他急欲得到的赦免。亨利在這年隆冬季節越過阿爾卑斯山,在

意大利北部、教皇去德國的必經之地找尋他。希爾德布蘭因不知

亨利是來講和還是來征討,便躲進堅固的卡諾莎城堡避難,該城

堡屬於他最熱烈的支援者、托斯卡納的馬蒂爾達女伯爵,此人是

比阿特麗斯的女兒(見邊碼第206頁)。亨利來到那裏,一連三天-

赤足站在城堡大門口,以示懺悔。陪伴教皇的人都爲他求情,教

皇於是在1077年1月28日撤銷了對亨利四世的絕罰令。在許多方

面看來,這是國王上的勝利,他使德國反對派陷入混亂狀

態。他制止了在教皇領導下將於奧格斯堡召開的會議,這次會議

本來將取得成功。教皇的計劃落空了。然而,在人們的記憶中這

件事一直是中世紀皇帝在教權面前受到的最大的羞辱。①

1077年3月,亨利的德國政敵推選士瓦本公爵盧道夫爲對立

國王,但此事並不是由希爾德布蘭唆使。接着爆發內戰。此時,

教皇在兩位權力要求者之間搞平衡,希望爲自己爭取到最後決斷

權。最後,希爾德布蘭爲形勢所迫,只得作出選擇。他於1080年

8月在羅馬召開宗教會議,第二天絕罰亨利,並廢黜了他的皇

位。②同樣的武器第二次使用便難以奏效。在德國,人們對

此事已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因此教皇這一次行動收效甚微。亨利

於1080年6月在布里克先(Brixen)召開宗教會議作爲回答,會上

廢黜希爾德布蘭,③並推選希爾德布蘭的死對頭、拉文納的威伯

特大主教爲教皇,以取代希爾德布蘭。威伯特自稱克雷芒三世

(1080--1100在位)。盧道夫於10月戰死,亨利在德國的力量因此

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他決心除掉希爾德布蘭。1081年亨利入侵

意大利,但他佔領羅馬卻是三年後的事。日耳曼人和倫巴德人軍隊

佔壓倒優勢,希爾德布蘭上的支援者力量薄弱,無法長期堅

持有效的抵抗。羅馬人以及至少有十三位樞機主教都倒向得勝的

德國國王及他選立的教皇一邊。1084年8月,威伯特登上教皇寶

座,又給亨利加冕爲皇帝。希爾德布蘭此時顯然已被擊敗,但他

還佔據着聖安吉羅堡(san Angelo),拒絕作任何妥協。5月,諾

曼人軍隊趕來爲希爾德布蘭解了圍。但這批粗野的支援者焚燒搶

劫了羅馬,以及他不得不隨他們撤退。1085年5月25日他在薩萊

諾去世,離這次痛苦的不到一年。

希爾德布蘭同其它國家的關係,由於詳述其同德國的這場大

鬥爭,所以無暇提及。也許說一句就夠了,因爲他太全神貫注於

對付亨利四世,所以對英國和法國國王沒有把事情做得如此之

絕,但他在這兩國要達到的目標是同樣的,他試圖把各地的進階

神職人員都置於自己控制下。在他指示下,大量的教會法規被編

纂成集。他強制在羅馬教會推行神職人員獨身制,不僅在理論

上主張,而且必須切實做到。如果說他的方法是世俗的、不擇

手段的——無疑確實如此,但任何災難都始終不能使他放棄自

己的主張,退而求其次,即使是在明顯失敗的情況下,他也贏

得了道義上的勝利。他爲教皇權力所確立的理想在他身後長期流

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