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課程實施怎麼寫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6W
1. 關於民辦幼兒園課程實施方案怎樣寫

幼兒園課程實施方案是指幼兒園在領會國家和地方課程精神的基礎上,充分考慮本園基礎與資源條件,對課程進行整體設計與規劃,由此形成的平衡、和諧、適宜的書面課程計劃。課程實施方案是幼兒園課程實施與管理的基本依據。

課程實施怎麼寫

幼兒園課程的自主化、多元化是近年來新課程改革的一個方向。上海市學前教育"二期課改"充分體現了"原則規範、方向引領"的指導思想,賦予幼兒園更大的課程發展權,鼓勵幼兒園在遵循課程設計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綜合考慮本園實際及辦園風格,設計切實可行的課程計劃,創造性地實施課程。實現這一目標,有賴於幼兒園將課程改革的核心精神真正落實到課程實施方案中,並在實際操作中貫徹執行。有的幼兒園在課程安排上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幼兒的自主遊戲、體育運動等得不到保證;又如,課程結構鬆散,內容龐雜、膨脹抑或偏缺,整體性不強。這些問題實際上反映出幼兒園整體課程設計與規劃中的不足。因此,進一步明確幼兒園課程方案編制的意義,增強教師對課程的研發能力,提升課程實施的質量,是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在理論和實踐上有待加強的一項工作。

2. 小學三年級的書法課的課程實施怎麼寫

一、硬筆書法

1、從鉛筆到鋼筆書法

2、鋼筆書法的特點

3、鋼筆的使用和保養

4、基本筆畫

5、偏旁部首

6、間架結構

二、毛筆書法

1、毛筆執筆五字法及毛筆的使用和保護

2、歐顏柳趙建議從柳楷起步

3、柳體的特點“勁媚”-歐體的挺拔遒勁加顏體的雍容壯美

4、柳楷用筆

a、“顏筋柳骨”:顏書以豐筋勝,柳書以骨力勝

b、方筆圓筆並用

c、橫豎折筆起筆、點畫方圓並用、撇速較快、捺腳較長、撇輕捺重

3. 如何寫有效教學實施方案

有效教學實施方案 指導思想 堅持“全面分析、準確定位、重點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

關注課堂,決勝課堂,以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科學的課堂教學過程,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師教學效益,提高學生學習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施方案 一、健全組織,加強領導 爲加強領導,保證活動順利開展並取得顯著成效,成立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副組長:成員:----及各學科教研組長 二、組織學習、提高認識 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常州市《關於深入推進減負增效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開展教育創新工作的指導意見》及我市《關於推進減負增效建設高效課堂工作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檔案精神,保證思想認識上的高度統一。明確認識構建高效課堂,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和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現實要求,對於推進我校教育教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確立目標、明確思路 我校的辦學理念是:欣賞每一位教師,關愛每一位學生,吸引每一位家長,讓優質教育資源進入尋常百姓家。圍繞這一理念,我們應樹立明確的目標:努力構建“高效、優質、輕負”的課堂。

透過“學習、實踐、反思、交流、合作” ,提高教師設計、實施、評價、反思教學的能力。要求教師以新課程理念和科學理論爲指導,遵循教學活動規律和學科特點,採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以儘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四、立足常規,夯實基礎1、充分研讀教材 基本要求:要求全體教師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教師對照課程標準,通讀所任學科教材內容,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識體系、脈絡結構和各部分之間的聯繫,把握課程整體目標和階段目標。

在此基礎上,能夠細讀當前所教年級教材,吃透教材在整個學科中的地位、作用,能夠對教材進行靈活的加工處理,能夠就一冊書寫出高質量的教材分析,寫出整冊書和單元可行教學計劃。主要措施:組織教師深入學習學科教材和研讀課程標準,透過專家講座、骨幹示範、同事合作、個人研讀等形式,採取培養典型、過程考覈、教材教法能手評選等措施,落實本階段工作要求。

工作目標:所有教師能夠正確理解教材、合理使用教材,部分教師能夠創造性使用教材。2、優化教學設計 基本要求:要求教師規範備課、有效備課。

教師在掌握課標、吃透教材、把握學情的基礎上,高質量落實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備程序、備作業的常規要求。在此基礎上,鼓勵教師不斷超越自我,創造性地開展有效備課,逐步讓每一節備課都能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線索清晰、方法得當、內容精當,形成有個性、有創意的教學設計。

主要措施:透過加強常規管理,落實備課檢查、指導、考覈制度,建立集體備課機制(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個人修改、課後反思),開展優秀教學設計展覽和評比,全面提高教師備課質量。學校力爭逐漸爲教師有效備課提供充足的課件、課例等資源,推薦名師備課案例。

工作目標:所有教師能夠規範備課,部分教師能夠創造性地進行有效備課。3、構建高效課堂 基本要求:一是課堂上創新教與學方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義學習過程中,全身心投入,積極動腦、動口、動手,教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動手實踐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堅持“四凡四不”,即凡是學生自己能學習的教師不教;凡是學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師不導;凡是學生能做出的教師不啓;凡是學生自己能說出的,教師不引。二是要優化教學策略,恰當靈活地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精講精練,及時反饋、有效調控,切實提高教學活動實效。

提倡“兩個高效”,即每一位學生的高效和每一分鐘的高效。關注每一個有問題的學生,關注每一學生的問題。

學校最大的浪費是課堂時間的浪費。課堂上要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讓學生自主卻不自流,讓學生全力以赴、全神貫注、全神投入,緊張而愉悅地學習。

主要措施:開展各學科、各學段、各種課型的課堂教學觀摩、展示、研討活動。組織骨幹教師上引路課、示範課,青年教師評優課、中老年教師獻藝課等活動。

開展全員性的高效課堂教學評比活動。有計劃地組織中青年教師、骨幹教師“走出去”,聆聽專家課堂。

工作目標:建立起各學科高效課堂評價標準和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全校教師牢固樹立起追求高效課堂教學的理念,課堂教學水平整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4、優化作業設計 基本要求:要求教師精心設計作業、創新作業批改方式、減少學生重複、機械、無效的作業。

教師精心地設計具有針對性、層次性、選擇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作業,創新作業批改形式,發揮作業批改中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師生心靈交流的激勵性作用,作業及時評價,促進學生不斷改進和發展的作用。主要措施:加強對課前、課中、課後三個環節教師佈置和批改作業情況的檢查和講評,組織作業設計研討,開展教師現場作業設計競賽、優秀作業設計案例評選、優秀班級作業展評、學生家長評教等措施,推進作業設計的優化,使教師形成自。

4. 如何寫課程綱要

這個問題的提出源於美國大學的教授,在上課的第一天都要分發給學生一個課程要點。這個課程要點就是課程綱要。美國的大學都要求教師和他們的學生共享課程綱要。

所謂“學科課程綱要”,就是指學科教師依據學科課程標準和學科學材(教材)編制的某學期、某門課程、體現課程元素、指導學生“學”與教師“教”的計劃綱要。學科課程綱要與教案、教學進度表的主要區別在於,課程綱要完整地體現了課程元素——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與課程評價。教案往往着重關注內容與方法,教學進度表主要包括教學時間與內容安排,都沒有完整地體現課程的基本元素。

當然目的很明確,讓學生和老師都要清楚地知道以後的學習中要做什麼,怎麼做,爲什麼這樣做,評價和授課是一致的,教授有其課程的自主性,有切實可行的導向性。從教學的意義上說,有較強的目的性。所以,出於借鑑和學習的目的,更好地落實課程標準,提升教學質量,我市也正在推行中小學教師必須高質量地編制所任學科的《學科課程綱要》。並且作爲一個學科教師必須具備的教學基本功。旨在促進學科教師專業化成長。既有利於學科教師整體把握課程目標與內容,又有利於學科教師審視滿足課程實施的所需條件,也有利於學生明確所學課程的總體目標與內容框架,更有利於學校提升課程管理水平,使學科教師變經驗型教學爲專業化教學、變非理性教學爲理性教學的必然要求。

所以,編制《學科課程綱要》也就是從整體到局部回答3個問題的過程:1你要把學生帶到哪裏去(學科定位是什麼,整體目標,單元目標具體課時目標分別是什麼?特別是沒有自主評價權的學科教學,還要清楚統一測評時測什麼,怎麼測?),2你怎樣把學生帶到那裏(學科教學突出的教學手段,方法方式有哪些?),3你如何確信你已經把學生帶到了那裏(設定什麼樣的跟蹤監測方案,包括試題等)。

因此就要求必須把握好學科思想、掌握學科知識體系、明確學科課程目標這3個前提,否則《學科課程綱要》的編制設計就無從談起。

由此編制《學科課程綱要》必須做到:1、熟悉課程標準2、熟悉所選教材3、明確測評方向(當地怎麼測評,試題編制什麼特點等)4、細化課時分配和課時目標5、分析學生特點,適當刪減材料。

所以編制和完善《學科課程綱要》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作用。課程綱要是分發給學生的,應該以學生學習爲中心來編制設計,最好使用第二人稱,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自己就是學習責任的承擔者。同時明確每一課時學習的內容和作用(對自己的成長以及必須應對的測評比重等)。每個學期結束時,教師都要在一個學期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和完善。

總之,一份編制質量高並被有效使用的課程綱要,如果使用中再結合多媒體等有效激趣活動,合理的組織活動,能夠規範教師的教,指導學生的學,並有助於師生關係的和諧,因而是一種低碳高效、規範教學行爲、減輕不必要的學習負擔、提高教與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當然,無可厚非的是,這種活動也需要交流,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進行統一和調整,最終保證測評的一致性,對應性,提高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否則,將容易陷入各行其是,造成教育教學中的高強度而不一定高效。

5. 研究性學習的實施條件怎麼寫啊

研究性學習”在中國實施條件分析 在我國,研究性學習首先在上海起步。

從1995年起上海部分重點中學在知識經濟與教育改革的大討論中,敏銳地感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將是資訊社會中中學教育的重要任務。他們利用各種不同層次不同渠道的國際交往,積極地學習和引進國外各種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模式。

於是,在第一期課程改革中,一些學校不約而同地在活動課板塊中增加了面向部分學生,引導他們透過課題研究自主探究學習的內容。這是研究性學習在我國最早的萌芽。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如: 上海大同中學的"STS"和"知識論"課程; 上海市西中學的"高中自研式活動課程"; 華東師大二附中的"高中小課題研究"; 華東師大一附中的"跨學科研究活動輔導"; 上述實驗最初都面向一部分優秀學生,實驗的結果雖然令人滿意,但它是否適應所有的學生呢?1998年應上海七寶中學校長之邀,我們在該校開始進行"開放性"主題活動課程的實驗。這也是一種根據七寶中學自身實際設計的研究性學習活動。

和上海其他學校相比,七寶中學在研究性學習的試驗方面起步得比較晚,但卻很有特點:一是該校的試驗從一開始便把研究性學習列爲學校的必修課,從高一年級開始面向全體學生,這使該校的研究性學習實驗從活動課形態轉到了必修課形態。二是我們積極翻譯借鑑了國外同類課程實施的成功經驗,在試驗開始前就根據七寶中學的特點制定了一份《教學大綱》,擬訂了比較完整詳細的課程實施、管理和評價方案,使整個試驗從一開始就比較規範、有章可循。

1999年該校"開放性"主題活動課程第一階段實驗結束後,參加實驗的五百多位同學和高一年級組的老師都感到很有收穫。該校的實驗成果向社會展示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和關注。

其原因不完全是因爲試驗取得了出乎意料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該校的試驗面向全體學生,不再侷限於部分優秀學生,這就爲研究性學習成爲高中必修課的"可行性"提供了可貴的試驗依據。由此,七寶中學的研究性學習模式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推廣價值。

在介紹上海七寶中學的經驗時,我們不止一次聽到一些校長朋友的議論:上海是國際大都市,是處在我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日新月異發展中的城市,這種獨特的經濟、文化條件是其他地區和省份可望不可及的。言下之意,研究性學習在上海可以開展,在其他地方則很難進行。

帶着這一問題,從1999年開始我們又先後在深圳、江蘇、黑龍江、河南、天津、成都選擇了一些高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實驗。這些學校有的在省會城市,有的爲企業學校,有的在縣城、屬當地的最高學府,有的則在遠離縣城幾十公里的農村。

雖然在這些學校開展實驗的時間前後不一,但實驗的結果都非常相同,令人滿意。參加實驗的教師學生對課程有評價很高,一位校長深情地說"你們所做的實驗真是功德無量,讓學生煥發起從來沒有過的學習熱情和創造熱情。

"從我們在不同地區的實驗結果來看,研究性學習不僅上海可以開展,大城市可以開展,設在中小城市、農村的學校同樣可以開展。這一結論說明,在目前的中國普遍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並不是脫離中國實際的空想和幻想,只要下工夫,創造一些條件,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但是,上述結論並不意味研究性學習可以輕而易舉、毫無困難地在各地各校成功地實施。相反,根據我們實驗的體會,就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普遍在中小學實施研究性學習還有很大的阻力和困難,需要做大量艱苦細緻配套的工作。

否則,再好的改革計劃,如果不創造不具備成功的條件,最後都將轉過來成爲改革自身的障礙物。 分析實施研究性學習的阻力和困難,下列問題是值得關注的。

(一) 中國幾千年根深蒂固的教育文化對研究性學習形成的巨大阻力。中國是一個有着悠久教育文化歷史的國家。

這種歷史,一方面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和自豪,另一方面也使我們不得不揹負沉重的歷史包袱。從公元606年開始,中國實行科舉取士制度。

雖然這一制度主要用於選拔官吏,但是它以知識和對知識理解記憶的熟練作爲選拔任用的唯一標準,因此它也就深深影響了中國的教育制度,尤其是久而久之在中國人的頭腦中慢慢形成了以科舉爲特徵的教育文化和教育價值觀。這種文化特別強調教育的功利性、實用性,以讀書學習爲獲得個人實際利益的敲門磚,反之沒有好處實惠就不讀書;這種文化以考試爲中軸來組織教育活動,所有的學習內容以考試內容是否涉及爲取捨標準,以能夠以高分透過考試爲最高的教育追求;這種文化重記憶和背誦,強調統一規範,不能有個人獨立見解,用知識的擁有量和熟練程度來衡量人的聰明與才幹;這種文化只推崇讀書、動口、動腦,將遠離體力勞動和生產第一線看成是唯上唯榮之事,而對動手實踐則貶之又貶等等。

中國這種特別的教育文化現象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案例。 從近代開始,雖然經過了一個又一個社會、經歷了一場又一場改革,但是中國人潛意識中科舉文化並沒有被觸動,其影響時至今日依然根深蒂固,不可低估。

記得一位校長告訴我這樣一件事:一箇中國教育代表團去國外某一所中學。

6. 如何編寫《課程綱要》

原來,“課程綱要”就是一種規定時間內的課程計劃。近兩年,我們一直在解讀課標,從一開始的理論學習,到今年的目標續寫,評估設計。從不知所措,到一邊實踐一邊摸索,使自己的認識逐漸加深,其實,課標解讀就是讓每位教師對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學生實際情況分析的更深入、更透徹些,教學設計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特點,課堂上能主動、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成爲學習的主人。而本次《課程綱要》的編寫,仍然是課標解讀的一部分。原來,我們在課標解讀時,只是抓住學段目標和課時目標兩個環節,其中缺少了學期目標和單元目標,而本次編寫的就是學期課程綱要。

透過案例分析的環節,使我明白了,“學期課程綱要”編制的關鍵,從以下四方面入手:1、課程目標:是對課標的分解,學生實際情況的研究,教材和其他資源的分析。要求:制定的要全面、適當、清晰,涉及三個維度,但是又不要割裂開寫。2、課程內容,是依據課標對教材內容以及相關資源進行一定的選擇與組織,要求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的重難點。3、課程實施:是如何實現所期望的目標,它涉及學習主題或活動的課時安排,教與學的方式等。4、課程評價:是如何確定上述目標已經或正在得到實現,採用什麼樣的評價任務才能獲得準確信心。

在這四個環節中,我認爲最不容易的是“課程評價”,因爲語文涉及到聽說讀寫不同的內容,如何在學期初就把整冊教材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每個單元的教學重難點,以及每課教學的重難點找準確,教學活動制定的合適並便於操作,這就需要每位教師認真的學習課標,深入閱讀教材,瞭解自己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整個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這對於每位教師來說,都是不容易做到的。不過,我堅信,只要我們願意深入進去,就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關。

7. 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與說明怎麼寫

一、課程標準的內涵 課程標準是對一門課程從產生到設計和實施的標準化規定,包括課程的性質(定 位)、設計思路、目標、內容框架和實施建議等內容。

它是政府或學校對課程的基本規 範和質量要求,也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覈的依據,以及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二、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的區別: 項目 教學大綱 1.從教學的角度出發,對教學目的、教 學內容的確定、知識點的具體要求及深度難 度、詳細的教學順序、各部分內容的課時、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要 求。

2.出發點是直接指導教學工作,從教師 教學的角度出發,過分追求知識的系統性, 邏輯關係的嚴密性,以便改進教師的教學, 關注教師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 3.以培養學生獲取知識、技能爲首要目 功能 標,將發展思維能力作爲能力培養的核心。

4.強調“學科知識體系” ,即重視知識 的傳承,重視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從 而使教師較爲關注學生是否掌握了紮實的基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也沒有強調透過課程 教學使學生“能做什麼” 。 5.教師是“教教科書”,教師是教材的 執行者。

“筆試考覈”。 規範的行爲主體是教師;教學過程中信 行爲 主體 息單向傳遞、教師單向控制,教學活動以教 師爲中心、主體。

課程標準 1.規定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對課程性質、地位作用、課程目標、課程內 容以及各學習領域安排做出相應的要求;對教材編寫、教學要求、教學建議、教學評價等也做出了相應的規定和要求。但不再包括 教學重點、難點、時間或數量等具體內容。

它爲學校和教師進行 課程規劃、實施與評價提供了廣闊的創造空間。 2.着眼於學生的終身學習與可持續性發展。

由單純強調知識 和技能,轉向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學生素質,關注學 生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 3.重點是對學生職業能力、素質的基本要求做出規定。

把培 養職業能力作爲能力培養的核心。 4.特別強調學習的過程: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注重“以職 業活動爲導向,以學生素質爲基礎”;注重工作實踐在課程中的主 體地位;注重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

將學習重心從知識的傳 5.教師成爲課程的開發者,教師是“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 教科書”。 6.所規範的考覈體現全面考覈、綜合評價的總要求,突破了 “知識考覈” ,體現“能力考覈” ,不僅用概念問題考覈,而主要 職業現場考覈。

規範的行爲主體是學生,教學活動以學生爲主體,體現“學 生是學習過程的中心,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協調人和 專業對話夥伴”的理念。 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8. 如何寫課題實施方案

一、什麼是課題研究方案教育科研課題研究方案,也叫教育科研課題研究計劃,是如何開展課題研究的具體設想,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

課題研究方案能保證整個課題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

這是科研管理部門是否批准課題立項的關鍵,也是科研管理部門進行課題中期檢查和結題鑑定的重要依據。 二、課題研究方案基本內容教育科研課題的種類多種多樣,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研究方案也有不同的種類,但究其結構,則大同小異。

撰寫課題研究方案基本上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題的表述如何研究課題必須有一個名稱表述其所研究的問題。

一個好的課題名,要符合準確、規範、簡潔、醒目的要求。1、準確,就是課題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研究內容)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

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有一個適宜的切口,能準確地把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2、規範,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規範、科學,所以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方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能用。

因爲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準備進行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3、簡潔,就是名稱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儘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4、醒目,就是課題研究的切口適宜、新穎,使人一看就對課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作爲課題方案,首先應對課題研究的背景和要達到的研究目的進行闡述,回答“爲什麼要進行研究”這樣一個問題。

在方案中,課題研究的背景通常以“課題的提出”或“課題的背景”作提示進行闡述的,主要是介紹所研究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爲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

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要陳述課題範圍內有沒有人研究,哪些方面已有人作過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這些成果所表達出來的觀點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麼他們的分歧是什麼?存在什麼不足以及正在向什麼方向發展等。

這些內容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論證本課題研究的地位和價值,另一方面也說明課題研究人員對本課題研究是否有較好的把握,是否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因爲我們對某一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必須對該問題的研究現狀有清醒的瞭解。

(四)研究的理論依據我們教師現在進行的課題研究,基本上是應用研究和發展研究,這就要求我們的研究必須有一些基本的理論依據來保證研究的科學性。比如,我們要進行活動課實驗研究,我們就必須以課程理論、學習心理學理論、教育心理學理論爲研究試驗的理論依據。

我們進行教育模式創新實驗研究,就必須以教學理論、教育實驗理論爲理論依據。 (五)研究對象與範圍教育研究總是指向一定的對象。

這些對象往往是人、由人組成的羣體、組織及他們的行爲和特質。由於人及其行爲和特質的極其複雜性,所以對之進行研究時必須先對之明確界定,以避免不同人從不同的視角來理解而帶來的混亂。

1、對研究對象的模糊概念進行界定有一些研究對象帶有模糊性,例如“薄弱學校”、“品德不良學生”。我們可根據某一標準(有權威性的標準最好)來做出劃定,例如根據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的評估標準,評估分數在多少分以下的就是“薄弱學校”。

2、對研究對象總體的範圍進行界定總體是統計學概念,是指研究對象的全體。研究對象的範圍大小,得根據研究目標考慮。

其範圍有來源範圍和特徵範圍。來源範圍有地域、學校、班級;特徵範圍有性別、年齡、心理特質等。

例如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學生的範圍是某一地區還是某一學校,在什麼類別的學校,在什麼年級或年齡段,這些都要進行明確的界定。範圍不同,最後得出的研究結果會很不同。

3、對一些關鍵概念進行界定在教育科學研究中,由於學派林立、觀點各異,所以有許多名詞術語往往會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現象。爲了避免由於一些關鍵性名詞概念上的歧義,造成科研管理者和研究者在評審、研究過程中產生認識上、觀念上的不統一,避免由於這些歧義造成他人對研究成果在理解和接受上的分歧,有必要在制定研究方案時,對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詞下一個比較明確的定義。

(六)研究的內容研究內容是研究方案的主體,回答研究什麼問題,問題的哪些方面。它把課題所提出的研究問題進一步細化爲若干小問題。

研究內容的多少與課題的大小有關,課題越大內容就越多。但許多老師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這對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

因此,我們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細化,一點一點地去做。 (七)研究的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教育研究方法,它回答如何研究的問題。

教育研究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

9. 關於如何實施新課程標準的思考

當前,伴隨着新課程標準的頒佈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啓動,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語文教學如何實施新課標,成了我們廣大語文教師面臨的共同問題。

筆者認爲:要真正執行新課標,首先必須全面而科學地瞭解當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癥結所在,然後“對症下藥”,才能取得成效。 一、當前語 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例子”並未當例子用 “課文就是例子”,這已經成了語文教師的共識。

可是多數教學法,特別是傳統的語文教學法,並沒有真正把課文當做例子。什麼是例子?芽在這裏,例子就是可以仿效或依據的課文。

從某種意義上說,學例子是爲了“遷移”能力。對於傳統的語文教學而言,一篇課文學完了,就再學新的例子,如此下去,例子並沒有起到應有的“爲了遷移”的作用。

2.“聽說讀寫”顧此失彼 語文教學要求全面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這是語文教學應有的功能,也是現代教育對語文教學的要求。但在實際教學中,由於種種原因,四種能力往往有所偏廢,很少能夠同時得到全面而有效的培養。

3.“單元教學”並未單元化 “單元教學”是語文界較早提出併爲廣大語文教師所接受的教學觀念。教科書的單元化結構無疑是單元理念最具導向性的顯示。

可是在教學實踐中,單元教學的真正內涵並沒有得到體現,大多數名義上的單元教學,實際上是以“單元”爲進度單位的單篇教學。 4.“目標教學”目標分散 教科書的每個單元都有完成教學任務的具體要求,包括落實哪些知識點、滲透哪種教育、培養哪種能力等。

進行目標教學時,教師一般將其作爲單元目標。確定了單元目標後,每一篇課文,每一節課,還要有各自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因此重複而分散。

這樣的教學流程,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效率低下,教學內容難以拓展和深化,更難以給學生提供發展創造能力的更大空間。“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一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還遠沒有得到落實。

二、具體解決措施 筆者在充分理解《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依據洪宗禮先生主編的蘇教版語文教材,嘗試採用“四課型單元目標教學法”(以下簡稱“四課型教學法”),以落實新課標的具體要求,進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所謂“四課型”是指語文課堂教學在四種課型中進行,四種課型具體指:準備課、探究課、交流課和活動課。

四課型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分別是: 準備課,主要是爲了幫助學生達到單元目標進行必要的知識和能力準備。只要能夠達到教學目的,準備課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探究課,主要指兩點:(1)教師給學生做探究示範;(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獨立探究或共同探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主動發展,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

交流課,主要是學生交流探究結果,達到相互學習、互相啓發、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也爲了鞏固、深化單元知識,發展研究能力。 活動課,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和進一步發展能力。

該課可以開展各種活動,例如聽、說、讀、寫等各種能力的訓練活動,演講、遊戲等不同形式的興趣活動。四課型的教學都緊緊圍繞單元目標進行。

採用四課型教學模式,應根據實際情況,不一定一節課一種課型,可以根據需要做靈活的調整。現以初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蘇教版)【說明文單元】爲例:單元目標:讓學生理解並學會抓住事物的特徵說明事物;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和抓住事物特點的能力。

教學設計: 準備課主要內容:(1)說明與說明文;(2)抓住事物特徵是寫好說明文的關鍵。 說明:根據實際情況,爲吸引學生,教師可採用兩種做法:(1)講解時多聯繫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可利用實物、圖畫、多媒體;(2)可以適當安排課堂訓練,例如訓練找出(說出)某教師或同學的特徵。

探究課1 (1)以《中國石拱橋》爲探究示範,引導並教學生學會研究:作者是怎樣抓住中國石拱橋的特徵進行說明的;(2)佈置作業:學生把本單元的其他課文全部讀一遍,爲下次的探究課作準備。 探究課2 運用第一節探究課學到的方法,除《中國石拱橋》外,每人任選一篇本單元課文獨立研究,也可以自由結成小組研究。

探究內容:作者是怎樣抓住事物的特徵來說明事物的。 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整理出研究結果。

說明:教師要給學生做整理研究結果的示範。學生研究時,教師要做指導,尤其要注意指導研究有困難的學生。

交流課(1)全班交流研究結果,學生髮言後教師點評;(2)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進一步做好學生研究指導工作;(3)佈置作業:每個學生再另選一篇本單元的課文,獨立研究,整理出結果,寫出研究報告。 說明:交流課可以討論交流,也可以書面交流。

活動課1 說寫活動。圍繞“抓住事物的特徵”訓練說和寫,例如說某物體、圖畫等。

活動課2 欣賞說明文語言的準確美。 說明:欣賞說明文語言,可以本單元的課文爲例,也可以讓學生透過課外閱讀自己收集例句,教師指導學生分析欣賞。

三、“四課型教學法”的實踐意義 1.真正實現了“單元教學”和“目標教學” 確定了單元目標之後,對一個單元的內容做整體處理,這樣處理教材,充分體現了“語文就是例子”的教學觀。單元目標明確而集中,“。

Tags: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