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早期佛像製作中心包括哪些

欄目: 綜合知識 / 釋出於: / 人氣:5.47K

早期佛像製作中心包括哪些

早期佛像製作中心包括秣菟羅與犍陀羅。在早期王朝時代,秣菟羅的佛教雕刻一直墨守巴爾胡特、桑奇等地的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成規。貴霜時代,迦膩色迦提倡佛教,胡維什卡也曾在秣菟羅建造佛寺,秣菟羅的佛教雕刻大為興盛,開始出現了人形的佛像,取代了早期的象徵符號。

佛之形像,廣義含菩薩、羅漢、明王等像。其像雖有雕塑像、畫像(繪像)二種,然僅雕塑像稱佛像,畫像則稱影象。印度古代認為雕畫佛像乃是冒瀆神聖之事,故山琦等之古雕刻,僅止於以佛法、菩提樹、佛足跡等標記象徵佛。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早期佛教造像的製作中心包括哪些

製作的最早佛造像(三國時期)是以魂瓶的形式 出現,多以瓷塑佛像為主。

十六國時期的佛造像多為銅鎏金或混雜於道教的畫像之中,或塑刻在原來神仙的位置上。

後來江蘇連雲港孔望山發現的漢末佛教摩崖造像。

哪裡有加工銅打造佛像

加工銅打造佛像的地方在福建。

佛像即佛之形像,是造像數量最多的一類,廣義包括佛、菩薩、羅漢、明王、諸天等像,其像雖有雕塑像、畫像兩種,然僅雕塑像稱佛像,畫像則稱影象,佛像雕刻開始盛行是在大乘佛教興起時,故諸大乘經典中有許多關於造像因緣及其功德的記載。

佛像是造像數量最多的一類,包括、強巴佛、觀音菩薩、阿彌陀佛等等,廣義概念的佛像也包括菩薩等佛教所有造像,菩薩造像在佛教造像中,佔有很大的比例,例如觀音、文殊、普賢、地藏菩薩,他們的造像顯得親切、莊嚴,表現了慈祥、優美、寧靜的審美情調。

佛像藝術的介紹

佛像藝術的出現是公元一、二世紀的事情,那是一種受到古希臘文化影響的、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相混合的文化的產物,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在世時,是反對印度社會婆羅門教的偶像崇拜的,在佛教產生後的六百年間,佛教信徒一直遵循釋迦牟尼生前的教訓,不立偶像崇拜。

在印度史上,直到公元一世紀前,並未見有佛的雕塑像和繪畫像出現,在阿育王時代建造的佛陀伽耶之摩訶菩提寺中,雖然可以見到不少雕塑圖案和佛座,但是,佛座上並無佛像可見,從這裡,可以看到當時的佛教信徒還遵從釋迦牟尼的遺訓,不行偶像崇拜之事,當然,也有可能出於這樣一種心理,即他們以為佛的神聖形象難以描繪,製作佛像是一種褻瀆神聖的罪過。

那裡做佛像最好

尼泊爾造像,目前公認是最好的.

尼泊爾造像藝術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它在吸收古代印度造像藝術手法和風格的基礎上,不斷溶進本民族不同時代人們的審美觀念和雕刻技藝,從而形成一種具有鮮明地區和民族特色的藝術風格。公元12世紀左右是其藝術發展和藝術風格成熟的重要時期。

尼泊爾造像藝術從7世紀開始影響我國,12世紀末隨著東印度王朝及其佛教,佛教藝術的終結,更成為影響我國造像藝術的主流。歷史上尼泊爾造像不斷大量輸入,同時有不少尼泊爾藝術大師翻山越嶺入藏幫助造像。元朝時入仕我國的尼泊爾藝術大師阿尼哥便是其中傑出的一位。尼泊爾造像藝術對我國佛教藝術影響的時間之長,程度之深,地域之寬,是印巴次其它藝術流派無與倫比的。可以這樣斷言:不研究尼泊爾造像藝術,就根本無法認清造像藝術的來龍去脈。因此,研究尼泊爾造像藝術對於我們瞭解古代印度造像藝術,探明造像藝術的源流無疑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尼泊爾造像藝術產生於尼泊爾特定的地區和這一地區獨特的、經濟、文化背景之下,具有鮮明的地區民族特色,堪稱印巴次的一枝獨秀。研究這一地區的造像藝術,對其藝術的獨特之處首先應是我們特別注意的。其藝術特色可以歸納為如下三點:

(1)民族特色,歷史證明,尼泊爾造像藝術是以加德滿都谷地為中心,以紐瓦爾人為主要造像者而發生發展的,這種特定的造像場地和造像者是其藝術形式朝著地區化,民族化發展的根本原因。加德滿都谷地位於尼泊爾南部,是這個高山王國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一片重要綠州。史料證明,紐瓦爾人是谷地最早的民族,而且世代定居於此。紐瓦爾人聰明勤勞,擅長建築、雕刻、鑄造等技藝,是公認的尼泊爾文化藝術的主要創造者,他們的歷史功績寫進了尼泊爾今天的教科書中。13世紀初入仕我國元朝的藝術家阿尼哥便是出自紐瓦爾族,來自谷地具有“良工之萃”的古老都市——帕坦。紐瓦爾人在製作佛像時,大膽滲入本民族審美觀念和雕刻技藝,製作的佛像,面帶喜色,頭大肩寬,胸闊腰圓,工藝精湛,從體型到裝飾皆具有典型的紐瓦爾人的人體和審美特色。

(2)宗教特色,表現為以密教題材為主,造型複雜,裝飾繁褥,女性特徵明顯。尼泊爾是一個神靈的世界,寺廟比民宅多,僧人比俗人多。宗教派系林立,而以佛教歷史最為悠久。公元前6世紀時佛祖釋迦牟尼就誕生在這裡,為今天尼泊爾西北藍毗尼。但佛教在尼泊爾的正式傳播是在公元前3世紀時,為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世阿育王推行的結果。尼泊爾佛教的發展在12世紀前同印度的情形大體一致,那就是先期為顯教,後期為密教,7世紀是二者的分界線;12世紀後主要就是密教。從歷史的整體而言,密教在尼泊爾的影響比顯教明顯要長,它從7世紀開始便佔居尼泊爾佛教主流,這種優勢一直保持至今。密教的這一優勢,導致了尼泊爾造像的全面密教化。

(3)用材獨特,表現為以金銅造像為主。金銅造像又稱鎏金銅造像,它是先用銅鑄或鍱打成像,然後鎏上黃金。金光閃閃,超凡脫俗。所用銅一般皆為上等的紅銅,質軟細膩。尼泊爾人對銅有一種特殊的喜愛,視為神聖之物,境內山多地少,礦藏豐富,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喜好。尼泊爾人很早就掌握了鍊銅技術,用銅製作各種器具。我國《舊唐書》裡就有“尼婆羅國,其器皆銅”的記載。唐僧玄奘在其西行遊記中對尼泊爾的制銅業也有提及。可見,尼泊爾人用銅造像不僅體現了一個民族風尚,同時也可看出他們對佛教的虔誠信仰。12世紀後,尼泊爾金銅造像主要滿足我國、青海、內蒙等地需求。這些民族具有遊移不定,尊奉藏傳佛教,注重“即事而真”的本尊修法的共同特點,金銅造像以其莊嚴神聖,輕便光潔的特點正好符合這些民族人民的生活習慣和信仰特點。供需往來,千古不絕。這也是尼泊爾金銅造像藝術長盛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名的佛像製造廠家

河北妙相緣佛像廠是一家佛教、道教相關雕塑為主的佛像工藝品雕刻鑄造廠家,可採用石雕、銅雕(鑄銅銅鑄)、玻璃鋼樹脂等材質生產製作各種大中型佛像、菩薩像、神像及法器、神獸等銅器藝術品及印度尊者、蓮花、眾生等建築浮雕背景壁畫。包括但不限於景觀大佛像(彌勒佛、阿彌陀佛、佛陀釋迦牟尼、如來佛、藥師佛等)、菩薩像(千手觀音觀世音菩薩、文殊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等畫像)、神像(關公韋陀、四大天王、十八羅漢、哼哈二將、二十四諸天等塑像)、道教神像(三清神像、五老君、六御天帝、三官大帝、十方天尊、十殿閻王、財神、土地等銅像)、器物(銅鐘、寶鼎、舍利塔、出食臺、供桌等)、神獸(龍龜、獅子、大象、貔貅、麒麟、金蟾、銅馬等)
保定妙相緣佛像銅雕廠在材質工藝方面可採用石材(漢白玉)、銅(鑄銅)、玻璃鋼(樹脂)等材質來加工製作大佛造像,可加工定製成莊嚴的青銅佛像、鎏金/貼金佛像、仿銅佛像、文化文明仿古佛像等。
曲陽妙相緣雕塑廠家十數年的佛像加工經驗讓積累了大量的客戶及佛像圖片、知識大全,如果您想免費下載查閱更多高清佛像大圖片,或者想了解具體佛像的價格,或者想知道佛像的安放擺放、朝向、方位、位置等風水知識及中國桌面菩薩工藝品、吊墜等的功效作用、鑑別、佩戴方法等,歡迎諮詢或來廠參觀考察!結緣電話:150-3114-4680

石雕佛像廠家

石雕佛像廠家有惠安縣禪和石雕佛像廠。

惠安縣禪和石雕佛像廠是一家專注於佛像、神像、高僧雕像之設計、加工、銷售、安裝的石雕企業。工廠始建於2003年,位於福建省惠安縣山霞鎮石雕工業園區,在14年間從一個小作坊起步,不斷摸索、沉澱,發展到現在的規模。

所雕刻具體產品分為四個大類:諸佛、諸菩薩、羅漢沙彌、高僧,其中各個大類又含有多個小類別,截至2017年,已累計承建多個宗教寺院佛像工程,包括大理崇聖寺九龍浴佛、臺灣南屏山十八羅漢及觀音菩薩、臺灣空無宮殿四大金剛、寧波心安禪寺四面觀音、台州阿彌陀佛雕像等。

石雕佛像的意義

中國古代石雕佛像可以影響人的觀念,石雕佛像的神奇力量就在於此。石雕佛像是供人們拜祭的大型佛像,因此建造古代石雕佛像需要用大理石的石材,經久不衰,不易風化,耐腐蝕,儲存時間長等特點。

佛教徒修佛法的方法之一叫做觀佛,觀佛不僅僅是看石雕佛像,還要沉思默想,通過觀佛想象佛的崇高,就可以縮短與佛的距離,觀佛有助於淨化自己的心靈,人們在物質生活有保障之後,會轉向更高的精神追求,促進中國文化藝術和宗教信仰的發展。

佛像是中國傳統的藝術,中國製作佛像常用來放在寺廟中供奉,中國各尊佛像的形態,容貌都屬於那種寧靜,祥和,莊嚴的,中國是佛教大國,中國的佛像一般都是金銅色的,預示著真誠的信仰,材質一般都是石材,如天下聞名的龍門石窟,因此也叫做石雕佛像。

以上內容參考:惠安縣禪和石雕佛像廠官網-關於我們

六和塔的史料

六和塔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江北岸的月輪峰上。六和塔所在地原來是五代吳越國王的南果園,塔始建於北宋開寶三年(970年),是錢弘俶舍園所造,同時還建造了塔院,建塔的目的是為了錢塘江的江潮。六和塔塔身共九層,高五十多丈,巍峨突起,依陸俯看錢塘。塔的頂層裝有明燈,為夜晚航行的船隻指路。宣和三年(1121年),六和塔毀於兵火,如今儲存的磚築塔身,是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重建的,到乾道元年(1165年)才全部竣工,歷時十年。 六和塔木簷十三層,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重新修建,塔的內部有六層是封閉的,七層與塔身的內部相通,自外及裡,塔可分外牆、迴廊、內牆和小室四個部分,形成了內外兩環。內環是塔心室,外環是厚壁,迴廊夾在中間,樓梯置於迴廊之間。外牆的外壁,在轉角處裝設有倚柱,並與塔的木簷相聯結。牆身的四面開闢有門,因為牆厚達4.12米,故而進門後,就形成了一條甬道,甬道的兩側鑿有壁龕,壁龕的下部做成須彌座。穿甬道而過,裡邊就是迴廊。內牆的四邊也闢有門,另外的四邊鑿有壁龕,相互間隔而成。內牆厚4.20米,故而每個門的門洞內,也形成了甬道,甬道直通塔中心的小室。壁龕的內部鑲嵌有《四十二章經》的石刻。中心的小室原來是為了供奉佛像而設的,為仿木建築,製作講究。六和塔所有壺門的造型,線條流暢,圓潤美觀,是南宋時期典型的做法。塔身的第七層和塔剎是元代重修的。

六和塔中的須彌座上有二百多處磚雕,磚雕的題材豐富,造型生動,有鬥奇爭豔的石榴、荷花、寶相,展翅飛翔的鳳凰、孔雀、鸚鵡,奔騰跳躍的獅子、麒麟,還有昂首起舞的飛仙等等。這些磚雕,與宋代成書的《營造法式》所載十分吻合,是中國古建築史上珍貴的實物資料。塔內儲存眾多的文物古蹟,較著名的有南宋堂尚書的省碟碑與四十二家書寫的四十二章經殘石。

2007年被列為西湖三十景之一。 太平興國中改寺名為“開化寺”。原建塔身九級,頂上裝燈,為江船導航。宣和五年,塔被燒燬。南宋紹興年間重建。明正統二年,修頂層和塔剎,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重建塔外木結構。宋鄭清之有詩句雲:“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現存六和塔,平面八角形,外觀八面十三層,內分七級。高五十九點米 佔地八百八十八平方米。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六和塔毀於兵燹,幾乎片瓦無存,塔院也被破壞殆盡。到了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高宗趙構因見錢塘江潮搗堤壞屋,侵毀良田,為患甚烈,便命有關預算費用,決計重建六和塔。這時,僧人智曇挺身而出,願“以身任其勞,不以絲毫出於官”。他不但將自己的財物傾囊奉獻,還歷經艱辛,四方募化籌集資金,當地官吏 富戶和眾多善男信女為智曇的精誠所感動,紛紛盡力支援,百姓“雖遠在他路,亦荷擔而來”,出資出力。如此前後歷時十餘年,至隆興元年(1163)仲春,新塔五層告成,歲末全部完工。這次重建的六和塔共有七層 規模上雖然比塔初建時略有收縮,但依然龐大富麗,而精整、堅固則超過舊構,在浙江佛塔中規制、造型和功能都堪稱首屈一指。同時,塔院亦告建成,隆興二年(1164)賜額“慈恩開化教寺”,因該寺依塔而建,故又名六和寺,因位於月輪山,亦稱月輪寺。第一任住持即是重建六和塔的功臣智曇。該寺的建築反映了中國早期寺廟中的風格,即先有塔,後有寺,寺之建築以塔為中心而建,而不是象後期寺廟建築那樣,以塔為附屬物。如今寺雖已不存,但從殘餘的建築還可窺見當時格局之一斑。

元朝元統間(1333-1335),六和塔曾因年久破敗而作修繕。明嘉靖十二年(1533),倭寇入侵杭州,騰騰烽煙劫火中,寺與塔均遭破壞 明人郎瑛在其著作《七修類稿》中描繪了塔受損的狀況,有“今光磚巍然 四圍損敗,中木燋痕尚存,唯內可盤旋而上也”的描述,可見,那時六和塔的木結構外簷已完全燒燬,只餘磚構塔身,這和西湖另一著名古塔雷峰塔的遭遇如出一轍。可慶幸的是,明萬曆年間(1573-1620),佛門淨土宗著名高僧袾巨集(蓮池大師)主持大規模重修六和塔,塔的頂層和塔剎加以重建,還調換了塔身部分中心木柱下面的磉石構件。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世宗允胤認為這座古塔關係到國計民生,下詔特撥國庫帑金,命浙江巡撫李衛再作大規模修整,前後歷時兩年才竣工。

清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弘曆南巡到杭州,兩次專遊六和塔,還賦寫詩章數篇。對錢塘江、月輪山一帶的山河風光,這位以風雅自命的當朝皇上大加讚賞,發出了“壯觀至是真空前,那更息心安四禪”的感嘆。興之所至,他還重新撰寫出一篇塔記,並在塔前牌坊上題寫了“淨宇江天”四字;又取佛學寓意,在六和塔一到七層上各賞賜御書四字匾額,而且一至五層還各有佛、道偶像供奉。乾隆的題額,第一層為“初地堅固”,前供地藏菩薩塑像,後置明萬曆刻北極真武像;二層是“二諦俱融”,供東海龍王像;三層寫作“三明淨域”,供彌陀、觀音、勢至像;四層書題“四天寶綱”,供魯智深像--這是根據《水滸》故事中武藝高強的魯智深圓寂之地就在六和塔的傳說,後人因而還為之在此塑像;五層題的是“五雲扶蓋”,供毘盧觀世音像;六層四字為“六鰲負戴”,七層留題了“七寶莊嚴”。其中,明線刻真武像至今猶存,其餘所供奉的佛道偶像都已毀損無存。當時,六和塔的各項設施,不但都得到了恢復,而且還有所增益。開化寺香火的規模當然也今非昔比,一時間,香火鼎盛,人聲喧沸,可以說是六和塔歷史上又一中興盛大時期。

清朝道光、咸豐年間,六和塔又因天災人禍而日漸破損,外部木結構部位甚至敗落無存,頹敗朽衰持續了將近五十年。直到光緒二十五年(1899),杭州人朱智(敏生),在捐資修築錢塘江堤壩的同時,更以餘財重修六和塔。他組織大量人力,在尚存的磚結構塔身外部添築了一十三層木構外簷廊,其中偶數六層封閉,奇數七層分別與塔身相通,塔芯裡面,則以螺旋式階梯從底層盤旋直達頂層,全塔形成“七明六暗”的格局。經過這次修繕,六和塔的狀貌基本定型下來了。據史料記載,朱智重修六和塔,工程極為浩大而艱鉅,僅僅搭扎施工必需的腳手架一項,就花了三年時間。

1961年3月4日,公佈六和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此前後,六和塔又經過多次維修,其中規模較大的有三次。第一次在1953年,當時塔頂屋面漏水嚴重,修繕時對塔內原有的古式彩繪全部更新,同時調換了底層木柱,代以磚柱。並於57年在塔頂安裝避雷針。第二次在1971年,解決了木結構黴爛、白蟻危害等問題 並加設鐵欄杆,將部分木窗臺板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第三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在1986年,針對六和塔木架構出現不同程度殘損等現象,在進行全面勘察之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專家組按照《威尼斯憲章》精神,以加固、維護為主,確定了維修方案。1991年5月,維修工程進入實施階段,工程主要是調整塔頂屋面坡度,加固地柎鋼結構,同時更換各層屋面全部屋瓦一萬餘張。是年十二月竣工。

最早期的佛教印刷品,是將佛像雕刻在什麼地方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發現了一卷印刷精美的《金剛經》,經卷最後題有“鹹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樣。唐鹹通九年,就是868年。這件由7個印張粘接而成、長約1丈6尺的《金剛經》卷子,圖文風格凝重,印刷墨色清晰,雕刻刀法純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確刊印日期的印刷品。這本《金剛經》卷子也被英國圖書館稱為世界上最早的書籍。此經原藏敦煌第17窟藏經洞中,1907年被英人斯坦因騙取,曾藏於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現藏大英圖書館。

雕版印刷也是在中國出現的最早印刷形式,可能在大約2000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雕版印刷的第一步是製作清稿。然後將清稿反轉過來攤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然後各種技術水平的工匠在木板上雕刻繪上的或寫上的清稿,大師級雕工負責精細部分,普通工匠負責雕刻比較便宜的木頭或不太重要的部分。然後在雕刻好的木板上刷上墨,在印刷機中加壓形成清稿的複製品。一般來講,雕版印刷優於活字印刷。像中文方塊漢字這樣密集型的書寫符號,雕版印刷的初期投入會便宜一些。這種工藝有利於繪畫和圖表的製作。不過,印刷版不耐用,在印刷使用中損壞很快,需要不斷更換,這了大量印刷的可能性。

藏式佛像的四個特徵及其典型佛像

藏傳佛教佛像的基本特徵:

1、工藝性比較強,藝術性比較弱,時代特徵不甚明顯藏傳佛教的匠師們,造像必須嚴格按照《造像量度經》的規格製作佛像。按照固定的程度重複的製作,難免是千佛一面,工匠的創作靈感只有體現在佛像的工藝與技巧上。

所以造像在形式上變化的比較慢,一種樣式它也可能延續幾個世紀,但工藝性比較強,藝術性比較弱,所以在辨別佛像的年代時,看不到明顯的時代特徵。

2、無字像多,有字像少見。藏傳佛教佛像,幾乎沒有紀年與題款,即使有也大多為六字真言、咒語,更罕有藏文紀年。在元、明、清時期,內地塑造的佛像中,偶爾可見漢文題款。

現存於世的佛像大多數都是在50百米以下的造像,較為珍貴的早期佛像大多數只有十幾釐米甚至幾釐米,其原因是小型佛像便於儲存和攜帶。

3、漢地佛像斷代的依據是時代特徵,藏傳佛像斷代依據是區域風格。國外的工匠們長期在造佛像,同時把技術傳授給藏族工匠。不同地區的佛像,都吸收了外來的各種藝術的風格,佛像的風格非常的複雜紛繁,面目多樣化。

擴充套件資料:

漢地造像與藏地造像對比。

除地區外,北京也是藏傳佛像的製作中心,京工造像多帶有漢藏結合的元素。早在元代,宮廷就邀請尼泊爾工匠來漢地製作佛像,明洪武時期有短暫的中斷,永宣大為盛行,直至清代。

乾隆執政時期為清朝盛世,乾隆帝利用佛教懷柔蒙藏等邊疆民族的和宗教上層人物,加之本人也崇信藏傳佛教,因此廣建佛寺,精工製作了大量佛像。

應該說,漢地造像和藏地造像是兩種不同藝術的美。宮廷造像法度更嚴謹,而藏地造像藝術感染力更強,更有個性。借用體操的術語來講,宮廷造像是規定動作,如何造像那是有一定法度的,只不過看誰做得更精細;

而藏地造像是自選動作,帶著工匠自己對佛的理解,更自由,因而也更有創造性、藝術性,每一個佛像都讓你有新鮮感。

從具體的風格上來說,藏地造像鎏金的很少,會比較喜歡用一些代表藏地民族風格的飾品,比如松石、珊瑚來裝飾佛像;而漢地造像不太喜歡鑲嵌,喜歡鎏金,特別是宮廷造像,金水非常飽滿,金碧輝煌的富貴感很強。

參考資料:鳳凰網- 價值高過

最早期的佛教印刷品是將佛像雕刻在哪個地方?

是將佛像雕刻在木板上,以前都是雕版印刷,最早的印刷品是《金剛經》。

犍陀羅詳細資料大全

犍陀羅國,是公元前6世紀已經存在的南亞次國家,為列國時代十六大國之一,其國名為梵文गन्धार(拉丁文轉音:Gandhara、Gandhāra、Gandha-vati等)的音譯,其他音譯還有:乾陀羅(簡體字:乾陀羅)、犍陀衛國(《佛國記》)、健馱邏國(《大唐西域記》)、健駝邏、健陀羅、乾陀衛、乾陀等;意譯為香行、香遍、香風國等。犍陀羅國的核心區域包括今阿富汗東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其地處興都庫什山脈,人口多居於喀布林河、斯瓦特河、印度河等河流衝擊形成的山谷地區。這裡不僅是印度文明發源地之一,而且由於地處歐亞連線點上,也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有著重要作用。

基本介紹

中文名 :犍陀羅 外文名 :Gandhara, Gandhāra, Gandha-vati 別稱 :健駝邏、乾陀衛 地址 :阿富汗東部和巴基斯坦東北部 歷史沿革,文字,佛教歷史,犍陀羅藝術,新聞報導,

歷史沿革

犍陀羅國,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疆域有很大不同,核心區——都城也不相同,現結合該國簡史分述如下: 都城是怛叉始羅(梵文天城體:तक्षशिला;拉丁轉音:Takṣaśilā;巴利文:Takkasilā;英文:Taksla)城,為印度半島當時八大商業城市之一,現今為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塔克西拉市(Taxila,烏爾都語、旁遮普語:ٹیکسلا;),海拔高度549米,地理座標:北緯33.4445度;東經72.4715度。該城,音譯又作:狄始羅,《佛國記》記為竺剎屍羅國,《大唐西域記》卷三記為呾叉始羅國,二者均可理解為城邦國家。《大唐西域記》記述“國大都城周十餘里”,“王族絕嗣,往者役屬迦畢試國,近又附庸迦溼彌羅國。”1980年,塔克西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公元前5世紀,塔克西拉古城所在地區成為興起於亞洲西部伊朗高原上的波斯帝國的一部分。 公元前4世紀,來自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上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在滅亡波斯、征服中亞之後,來到犍陀羅地區,此時的都城為布色羯邏伐底,略稱弗迦羅城,為梵文Puskaravati的音譯,希臘文稱 Peukalaotis,巴利語:Pukkusāti,現今巴基斯坦國開伯爾-普什圖省恰爾薩達市(Charsadda,GOOGLE地圖上所標中文為賈爾瑟達,地理座標:北緯34.1453度;東經71.7308度,恰爾薩達也為縣名)。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記載,布色羯邏伐底城,周十四五里。 公元前3世紀,孔雀王朝將塔克西拉城歸至摩揭陀國的版圖。後阿育王信仰佛教,塔克西拉逐漸成為香火鼎盛的佛教聖地和學者雲集的哲學宗教藝術中心,法顯、玄奘等中土高僧都曾到此朝拜,他們所記錄的法益太子(音譯拘浪孥、拘那羅、鳩那羅等)塔遺蹟當代猶存,該城周邊還有諸多佛教遺蹟。 公元1世紀,由大月氏人建立的貴霜王朝興起於印度半島北部,漸次擴張版圖。到迦膩色迦王一世(英文:Kanishka I,梵文天城體:कनिष्क(拉丁文轉音Kaniṣka),大夏語:Κανηϸκι,在位期公元127年-151年)即位後,定都布路沙布邏城(Purusapura),即今巴基斯坦國開伯爾-普什圖省省會——白沙瓦市。法顯《佛國記》作弗樓沙國,《魏書》作弗樓沙城,均為梵文的不同音譯,意譯則為丈夫土、丈夫城,《續高僧傳》卷二作丈夫宮。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記載,布路沙布邏城週四十餘里。此時期,犍陀羅國國勢強盛,其領土北到花剌子模(中亞),南至溫德亞山,大致包含今阿富汗國全境、巴基斯坦國全境、克什米爾全境、我國新疆的喀什噶爾、和田、莎車等地,以及印度瓦拉納西市以西的廣大區域。迦膩色迦王在位期間皈依了佛教,在各地修建了大量佛教建築,為犍陀羅藝術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溫床,並襄贊了佛教第四次結集。 貴霜王朝時期,由於疆域太大,為了統治的需要,犍陀羅國王根據春夏秋冬四季住在不同的城市,公元2世紀興建夏都——迦畢試城(梵文:कापिश,轉音:Kāpiśa、Kapici、Kapisaya等,漢語音譯還作:迦臂施、迦毗屍、迦卑試、迦比沙、劫比舍也等),今為阿富汗國喀布林國際機場所在地,存有貝格拉姆(Begram)古城遺址。根據《大唐西域記》卷一記載,公元7世紀時,都城周十餘里,出產善馬、鬱金香等。 貴霜王朝時期,以華氏城為都城的摩揭陀國依然還有抵抗力,為鞏固對印度半島中部的控制,犍陀羅國王在亞穆納河流域修建了第3個國都(音譯為摩頭羅(法顯)、秣菟羅(玄奘)、摩偷羅等),今為印度國北方邦馬圖拉市(Mathura,印地語:मथुरा,梵文:mathurā),地理座標:北緯27.2700度;東經77.4312度,從而完全掌控了公元2世紀的世界香料貿易。馬圖拉很快發展成為與犍陀羅齊名的佛像製作中心,並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色。公元5-7世紀,比較法顯與玄奘的記述,該城變化不大,十分繁盛,《大唐西域記》卷四描述更為詳盡,都城週二十餘里,出產黃金、細布和芒果等,佛寺20餘所,僧徒2千餘人。公元1018年,馬茂德(Mahmud)率領的穆斯林軍隊,掠奪這座城達20天,毀滅了城裡所有印度教、佛教廟宇和典籍。 公元5世紀,印度半島進入以華氏城為都城的笈多王朝黃金時代,健陀羅國勢力式微。根據法顯法師的記錄,此時健陀羅國疆域已經龜縮到斯瓦特河與喀布林河交匯處的狹小範圍內,以今巴基斯坦國開伯爾-普什圖省恰爾薩達縣為核心區域。 公元7世紀,玄奘法師到達印度半島時,犍陀羅國已經市井空荒,人煙稀少,王族絕嗣,成為迦畢試國的屬地。

文字

犍陀羅地區,在公元前4世紀-3世紀創制了佉盧文(Kharoṣṭhī,意為“驢脣”),佉盧文可證實的最早使用記錄為公元前251年的阿育王碑刻《法敕刻文》。佉盧文這是一種來源於波斯的阿拉美文,屬於拼音文字,其書寫的格式是從右向左,上下轉行。佉盧文早於婆羅米文(梵文屬於其一支)在印度使用,因此有學者認為,最早期的佛經書寫文字,可能來自佉盧文。 貴霜王朝時期,佉盧文在其統治疆域得到普遍使用和發展,並傳入新疆南部,成為古代于闐、鄯善國的通用文字。隨著貴霜、于闐、鄯善國的衰落,佉盧文在公元7世紀停止使用。 佉盧文在印度半島早已失傳。在阿富汗國,發現了公元1世紀,書寫在樺樹皮上的佉盧文佛教。在中國新疆,則發現了書寫於錢幣、木牘、木簡、絲綢、羊皮、石頭上的各種佉盧文實物,總計一千多件,同時于闐國、鄯善國的佉盧文的書寫也自成體系。經過各國學者的共同努力,佉盧文已成為可以譯讀的古代文字。

佛教歷史

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五世紀,前後七、八百年間,佛教曾盛行於犍陀羅國。阿育王派遣佈教師到此佈教,是佛教在犍陀羅的發端。 迦膩色迦王統轄廣大的領土,當時犍陀羅是他的中心,同時也是東西文化交會的樞紐之地。國王后來皈依佛教,在都城廣建寺塔,造立佛像,開啟了著名的希臘式犍陀羅佛教藝術。 大致來說,犍陀羅是小乘上座部說一切有部的中心,世友、法救、脅尊者等,是犍陀羅有部的傑出論師。公元四、五世紀,世親造《俱舍論》三十卷,這部論書將有部繁瑣的教義予以整理、統一、批判,歷來被視為有部學說集大成的論著。 後來世親之兄無著,出家於犍陀羅國,先在化地部修學,後轉赴東方,受教於一位羅漢,研習小乘空觀,但仍不能滿意,於是前往中印度學大乘空論,在阿逾闍國入禪定三昧,上升兜率天,會見彌勒菩薩,學習《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中邊分別論》等大乘經義,回到人間後,為大眾廣說妙理,又教化其弟世親皈依大乘。世親回小向大後,專研大乘教法,遍歷憍賞彌國等中印之地,宣揚大乘教,又作大乘論書百部,親炙受教的弟子約有一千多人,大乘佛教遂有流行北印度的趨勢。 無著、世親之時,犍陀羅雖已開始漸行大乘,但小乘仍是主流。東晉的法顯、宋雲等人都曾到過此國,稱道該國國民崇敬佛教,好讀經典。宋雲曾把在犍陀羅等地的見聞撰成《宋雲行紀》。在宋雲返回洛陽三十多年後,有犍陀羅國人闍那崛多來到長安,在四天王寺譯出《金色仙人問經》二卷、《妙法蓮華經.普門品》重頌偈等三十九部。由此可見,公元四世紀到六世紀間,犍陀羅佛教與中國佛教間的來往交流已經逐漸受到重視。 自公元六世紀以後,佛教失去王室護持,後雖有突厥王一時再興,然而到第十世紀,又為回教徒所迫,佛教終於絕跡。 來自犍陀羅地區的傳教僧人,從2世紀開始到中國內地傳教,尤其是他們翻譯的佛經,對漢傳佛教影響極大,包括:支婁迦讖、支曜、支謙、竺法護、闍那崛多、般若三藏等。

犍陀羅藝術

古印度是宗教盛行的地區,世人受婆羅門教影響,虔誠地對神靈頂禮膜拜。但是,早期佛教不奉祀神靈,也不塑造神像,只把釋迦牟尼奉為教主,因此不利於佛教在民間的流傳。公元1—2世紀,在犍陀羅地區開始出現了受希臘雕塑藝術影響的佛陀塑像,之後擴充套件到建築、繪畫等藝術領域,這些融合了希臘、波斯、印度三種元素而自成一體的藝術形式,稱為犍陀羅藝術。典型塑像如現今阿富汗巴米揚峽谷的巴米揚大佛。 健馱邏藝術對中國隋唐美術影響很大,成就了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敦煌石窟等一批中西合璧的中國古代藝術瑰寶。公元十世紀末,犍陀羅藝術伴隨佛教從克什米爾地區傳入吐蕃(今青藏高原地區)後,對藏傳佛教藝術的形成也產生了深刻影響。

新聞報導

重走玄奘路特稿:健陀羅國賞石雕 2006-11-9 9:16:47 來源:洛陽日報 本報記者寇興耀巴基斯坦白沙瓦訊 公元628年秋,玄奘進入北印度境內,也就是當代的印度河流域。 印度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我國古代對印度有多種叫法,如“身毒”、“天竺”等。玄奘根據古印度語,在《大唐西域記》中主張應稱之為“印度”,這一名稱遂成為印巴次的通稱。 玄奘從那揭羅喝國(今阿富汗賈拉拉巴德)東南山行五百里,至健陀羅國都城布路沙布羅(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健陀羅東臨印度河,其佛教屬於“一切有部”,流傳至中亞和中國,稱為“北傳佛教”。玄奘赴印度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學習《瑜伽師地論》,而其作者無著就誕生於健陀羅。 健陀羅國創始者,原為公元1世紀入主其地的大月氏人(在敦煌附近),因疆域擴大,建都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市西北。這裡曾為希臘人長期佔領,留下希臘風格的雕塑藝術。健陀羅人汲取古埃及、希臘、羅馬、波斯的 雕刻手法,並加以發展,形成表現美的比例、和諧的幾何形體和煥發生命力的人體雕塑藝術。 白沙瓦市博物館收藏了大量健陀羅藝術珍品。6日上午,考察隊員們來到這個藝術寶庫,一飽眼福。博物館有兩層樓,展廳平面為十字形。玻璃櫥窗裡面展示小型石雕作品,最小的僅指頭長短;櫥窗之間擺放大的雕像,最大的兩人高。 健陀羅雕刻藝術的影響極其深遠。雲岡巨大的佛主像從岩石上直接雕出來,帶有健陀羅剛硬的風格。到龍門石窟時,中國的藝術家已經具有完全吸收印度和中亞風格的能力,雕刻藝術有了中國的民族氣質。 作為一個洛陽人,不可避免地會把健陀羅雕像和龍門石窟進行比較。二者都太偉大了,看了都會讓人震撼, 僅僅是以我這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健陀羅的雕像更寫實些,人體結構更精準些;龍門石窟的雕像更寫意些,人體結構更誇張些。早期佛教以菩提樹、佛陀的足印等象徵符號代替佛陀,健陀羅藝術使其有了人格化的形象。我想,最初健陀羅的藝術家更注意希臘藝術的結構準確,想像的翅膀還沒有徹底張開;而到了洛陽造像藝人那裡,造的就是想像中的神佛,於是更傳神,更有教化的震撼力。 但我不得不佩服健陀羅許多小的造像(如圖),精美至極,而龍門的小雕像相比稍有欠缺。也許,這與當時造像者的財力、胸懷有關:健陀羅僅僅是個北印度小國,屢受外來民族侵擾,而北魏、大唐,號令天下,傾皇室、王公之力,自不會同等愛好、同等追求。 健陀羅與洛陽,在佛教造像藝術上樹起兩座里程碑,遙相呼應,在世界藝術之林熠熠生輝。

Tags:早期 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