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古代漢語連詞之的用法和特點

欄目: 綜合知識 / 釋出於: / 人氣:3.06W

古代漢語連詞之的用法和特點

古代漢語簡答題410根據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連詞“之”的用例,歸納總結連詞“之”的用法和特點,要求結合具體句例說明。(1)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2)民之有口也,猶士之有山川也。(3)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4)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5)夫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蟣蝨。(6)晉公子重耳之及於難也,晉人伐諸蒲城。(7)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8)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從下列材料中,分析出古今詞義差別的幾種情況。(1)售,古義指把商品賣掉,今義指整個銷售活動。(2)墳,古義指用土堆積而成的高地,今義只指掩埋屍體的土堆。(3)焚,古義指放火燒山林進行圍獵,今義泛指一切焚燒。(4)恨,古義指遺憾、不滿,今義指仇恨。(5)下流,古義指地位或處境低下,今義指人品低下。:

(1)(2)語氣助詞,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3)(4)(7)(8)語氣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一)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有時靈活運用於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 ①太后盛氣而揖之。(《觸龍說趙太后》) 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之:我)(《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數存之。(之: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⑤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之:你)(《與妻書》) 2.指示代詞,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將伐顓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前一個“之”,這樣。後一個“之”,它。)(《季氏將伐顓臾》) ③之二蟲又何知。(《逍遙遊》) ④均之二策,寧許之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助詞。 1.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①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②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仇。(《勾踐滅吳》) 2.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勾踐滅吳》) ④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3.放在倒置的動(介)賓短語之間,作為賓語提前的標誌。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②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③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齊桓晉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作為定語後置的標誌。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②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傳》) 5.用在時間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後面,湊足音節,沒有實在意義。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②餘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③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三)動詞,到……去。 ①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 ②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遊》) ③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齊桓晉文之事》) ④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齊人有一妻一妾章》)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之的用法在文言文裡是怎麼樣的?

1、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係;

2、助詞,表示修飾關係;

3、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

4、代詞,代替人或事物;

5、代詞,這,那;

6、虛用,無所指;

7、往,到;

8、作賓語前置(倒裝句)的標誌;

9、用在句末補足音節,無實義;用在句中(常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性,不翻譯。

擴充套件資料:

“之”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指事字,一說會意字。古字形從止,止下面一橫表示出發的地方,本義是往、到……地方去。“之”常假借作代詞用,指人或物

文言虛詞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常見文言虛詞18個。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實在的意義的詞。主要的作用是組合語言單位。下面是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用法,僅供參考。

在文言文中的“之”都可以表示哪些意思?

一、之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勸學》,代物,作兼語。) 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二)結構助詞,補語的標誌。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如: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四)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如: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捕蛇者說》)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五)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二、其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複數)。例如: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整個主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修飾語)應譯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其破壁"作賓語。)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其聞道"作主語。)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賓語。) (三)活用為第一人稱。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禪山記》) (四)指示代詞,表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如: 則或咎其欲出者。(《遊褒禪山記》) 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五)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如: 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 2.用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於此乎?(《師說》表測度。) 其孰能譏之乎?(《遊褒禪山記》表反詰。) 汝其勿悲!(《與妻書》表婉商。)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表期望。) 3.用作連詞。作連詞用時,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設,可譯為"如果";或表選擇,可譯為"還是"。例如: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故哉?(《送東陽馬生序》表假設。) 三、而 1.用作連詞。可連線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一)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二)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三)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如: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石鐘山記》) (四)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五)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假如"。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六)表示修飾關係,即連線狀語。可不譯。如: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2.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例如: 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 3.複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四、則 1.用作連詞,可表示多種關係。 (一)表示承接關係。一般用來連線兩個分句或緊縮複句中的前後兩層意思,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上、事理上的緊密聯絡。可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例如: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鴻門宴》)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 子燦寐而醒,客則鼾睡炕上矣。(《大鐵椎傳》) (二)表示假設關係。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設的情況,相當於"假使""如果";有的用於後面的分句,表示假設或推斷的結果,相當於"那麼""就"。例如: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 (三)表示並列關係。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裡,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之間是並列關係(不是表示兩個詞之間)。可譯為"就",或不譯。例如: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 (四)表示轉折、讓步關係。表示意思有轉折時,"則"字用在後一分句,可譯為"可是""卻";表示姑且承認一件事,預備下句轉入正意時,"則"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譯為"雖然""倒是"。例如: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詩經·東門之》) 2.用作副詞。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例如: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五、以 1.用作介詞。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用""拿""憑藉""依據""按照""用(憑)什麼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察今》)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乃入見。問:"何以戰?"(《曹劌論戰》) 餘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記》) (二)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於"。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 時操軍兼以飢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戰》) (四)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於",可譯為"在""從"。例如: 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於泰安。(《登泰山記》) 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漢書·西南夷傳》) (五)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例如: 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戰國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信陵君竊符救趙》) 2.用作連詞。用法和"而"有較多的相同點,只是不能用於轉折關係。 (一)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常用來連線動詞、形容詞(包括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短語),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遊褒禪山記》) (二)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遊褒禪山記》) (三)表示目的關係,"以"後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劍貲財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記》)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四)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五)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3.複音虛詞"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髮展或推斷的結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送東陽馬生序》) 餘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庖丁解牛》) 六、於 "於"是介詞,總是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合,構成介賓短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係。 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範圍、物件、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於""給""由於"等。例如: 得復見將軍於此。(《鴻門宴》在) 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公輸》在……方面)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在……中) 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向) 權起,肅追於宇下。(《赤壁之戰》到) 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從、自) 故燕王欲結於君。(《廉頗藺相如列傳》跟、同)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對、對於) 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於侍臣……(《記王忠肅公翱事》給) 2.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例如: 良曰:"長於臣。"(《鴻門宴》)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有時則只是表示物件的性質和狀態,可不譯。例如: 非常之謀難於猝發……(《五人墓碑記》) 3.放在動詞之後,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例如: 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五人墓碑記》)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4.複音虛詞"於是",用法與現代漢語的"於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係,與現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現代漢語也這樣用。 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 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 (二)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後,"於是"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可根據"於"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在這""從這"等。 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在這職業上"《捕蛇者說》) 七、為 "為"在文言中經常用作動詞和介詞,也可以用作助詞。用作動詞,意思是"做"。還可作判斷詞"是"用。這些都屬於實詞範圍。下文介紹作虛詞用的幾種用法。 1.用作介詞。除表被動外,一般讀去聲。 (一)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可譯為"向""對"等。例如: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二)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可譯為"替""給"等。例如: 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 公為我獻之。(《鴻門宴》) (三)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例如: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為著"、"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序》) (五)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例如: 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動關係。讀陽平聲,可譯為"被"。"為"所引進的是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有時亦可不出現主動者;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例如: 有決瀆於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赤壁之戰》) 2.用作助詞。讀陽平聲,放在疑問句之末,表示詰問,前面有疑問代詞跟它呼應。可譯為"呢"?例如: 如今人方為刀俎……何辭為?(《鴻門宴》) 八、因 1.用作介詞。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依據、方式,可分別譯為"因為""由於","趁著""憑藉","經過""通過"。例如: 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後漢書·張衡傳》)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連詞。表示順接上文,可譯為"於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 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藺相如列傳》) 九、所 1.用作助詞。 經常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結合,組成"所"字結構。"所"字結構是名詞性短語,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如: 於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餘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指南錄〉後序》) "所"和動詞結合,後面再有名詞性結構,則所字結構起定語的作用。如: 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指南錄〉後序》) 臣所過屠者朱亥,此子賢者,世莫能知,故隱屠間耳。(《信陵君竊符救趙》) 2.在有些句子中,"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如: 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錄〉後序》) 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 3.複音虛詞"所以"。"所"和"以"連用,文言中也常見。用法主要有兩種:一種表示原因,一種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出師表》)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手段或憑藉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信陵君竊符救趙》)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十、者 助詞,主要有兩種用法。一種是附在別的詞或短語之後,組成名詞性短語。如: 將藏之於家,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 (《〈指南錄〉後序》) 用葉者取葉初長足時,用芽者自從本說,用花者取花初敷時,用實者成實時採。(《採草藥》) "者"的另一種用法是放在一個詞或一組詞後邊,起提頓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說明的事物,稍微停頓一下,然後說明或論斷。如: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古之讓天之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五蠹》) "者"有時放在時間詞之後,起語助作用,可不譯。如: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者"有時放在數詞後邊,可譯為"個""樣"之類。如: 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戰》) 十一、且 1.用作連詞。 且表示遞進關係、並列關係。 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赤壁之戰》) 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 河水清且漣漪。(《伐檀》) 有時相當於"尚且",先讓步,後推進一層。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古之聖人,……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2.用作副詞。 相當於"將""將要","暫且""姑且"。 不出,火且盡。(《遊褒禪山記》) 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驢》)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 十二、也 語氣助詞。經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種語氣。 1.表示判斷語氣的,如: 死生,晝夜事也。(《〈指南錄〉》後序》) 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業。(《左忠毅歸逸事》) 2.表示肯定語氣的,如: 昔人云:"將以有為也。"(《〈指南錄〉後序》 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詞的句子,仍然是一種表否定的肯定。如: 眾曰:"若所為誠快,然使君冤未白,猶無益也。"(《書博雞者事》) 3.表示疑問語氣的,如: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4.表示感嘆語氣的,如: 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莊暴見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也"表示疑問語氣和感嘆語氣,句中一般要用疑問代詞。 5.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如: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東陽馬生序》)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十三、焉 語氣助詞。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譯出。 於是餘有嘆焉。(《遊褒禪山記》) 有時用於反詰語氣,可譯為"呢"。 萬鍾於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十四、乎 1.用作語氣助詞。 (一)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幾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豈有相公此時出見客乎?(《報劉一丈書》) 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 (二)表測度語氣,可譯為"吧"。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三)用於感嘆句,可譯為"啊""呀"等。 嗚呼!熟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 (四)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胡為乎遑遑何之?(《歸去來辭》) 2.用作介詞 相當於"於"。 生乎吾前……(《師說》) 此外,可作詞尾。 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庖丁解牛》) 十五、與 1. 作虛詞用。 (一)解釋為:和、跟、同。例如: 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日與子弟角,無不勝。(《促織》) (二)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嘆。後寫作“歟”。 2.作實詞用,可解釋為“給予、給”,“結交、交好”。例句略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有哪些?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有哪些?

文言文中“之”[zhī]

1.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係: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係: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閒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饕餮之徒[ tāotièzhītú]

比喻貪吃的人。

造句:你就是一個饕餮之徒。

一念之差 [yīniànzhīchā]

念:念頭、主意;差:錯誤。一個念頭的差錯(造成嚴重後果)。

造句:世間孽子、孤臣、義夫、節婦,其賢不肖往往只在一念之差 。

不舞之鶴[bù wǔ zhī hè]

舞:舞蹈。不舞蹈的鶴。比喻名不副實的人。也用來譏諷人。

造句:方宰淄時,鬆裁弱冠,過蒙器許,而駑鈍不才,竟以不舞之鶴為羊公辱。

唐虞之治[táng yú zhī zhì]

唐虞:唐堯、虞舜,傳說中的古代聖帝賢君。舊指上古清明,人民康樂的理想時代。

造句:吳楚材等尾批‘誰謂唐虞之治,不可見於今哉。

趨之若鶩 [qūzhīruòwù]

趨:快走;鶩:野鴨。象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趕去。

造句:京外的,那個不趨之若鶩呢。

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有哪些?, 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有哪些?

1 到……去

《漢書·高帝紀》:沛公引兵之薛。

2 第三人稱代詞,她、他,它(們)

《論語》:學而時習之

3 指示代詞,這、此

《莊子》:之二蟲又何知?

4 相當於現代漢語助詞“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詩經》:羔羊之皮

有時放在主謂語之間取消句子性

《莊子》: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文言文中 其 的用法有哪些?

.【其】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複數)。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複數)。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②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禪山記》)

③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觸龍說趙太后》)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

①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遊褒禪山記》)

②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③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孔雀東南飛》)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這”“這個”“這些”。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①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

(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

①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①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師說》)

②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

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無悔矣 ,其孰能譏之乎?(《遊褒禪山記》)

③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係,相當於“是……還是……” 。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②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果”。

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

②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樑襄王》)

(四)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

②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

【何其】譯為“多麼”。

①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文言文中“也”的用法有哪些

-- 虛詞“也”的用法

1.同現代漢語“也”。例:①那老兒也都相見了。②看坐兒的也只是搬張短凳在夾縫呂安插。

2.用在句末,表示判斷語氣。例:①虎見之,龐然大物也。②河南樂羊子這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③童寄者,郴州蕘牧兒也。④曹公,豺虎也。⑤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⑥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3.用在句末,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例:①以為且噬己也,甚恐。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③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④雷霆乍驚,宮車過也。⑤“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這謂也。

4.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例:①餘聞之也久。②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③其聞道也亦先乎吾。④是說也,人常疑之。

5.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語氣。例:①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②縛者曷為者也?

6.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例:①子子孫孫無窮匱也。②苟政猛於虎也!③鳴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④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7.用在句末,表示反詰語氣。例: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8.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例: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9.複合結構的用法

(1)“也哉”: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例:⑴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⑵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⑶豈獨伶人也哉!

(2)“也者”:⑴語氣助連用,起說明或解釋作用。例:是鞭蕖也者,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⑵用在句末,表示反問。例: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3)“也與”: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帶有反詰之意。例:唯求則非邦也與?

(4)“也麼哥”:句尾助詞連用,無實義。例:枉將他氣殺也麼哥。

(5)“也已矣”:罷了。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1.       表示判斷語氣。

①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   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鴻門宴》)

2.       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

①   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齊桓晉文之事》)

②   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

3.       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

①   鳴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過秦論》)

②   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③   古之人不餘欺也(《石鐘山記》)

4.       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

①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③   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5.       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

①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崤之戰》)

②   當相與共謀之,勿令姊有窮途之慮也(《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6.       句中語氣詞。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

①   是說也,人常疑之。(《石鐘山記》)

②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師說》)

【……之謂也】【其……之謂也】【其……之謂乎】意思是“說的就是……啊”

①   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齊桓晉文之事》)

【也哉】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

②   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觸龍說趙太后》)

③   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病梅館記》)

④   豈獨伶人也哉!(《伶官傳序》)

參考資料

宇文網::zgyuwen./gkbk/201604/175952.

文言文中敵的用法有哪些

敵 dí <動>

釋義

1,仇敵:~人、抗~。 (敵,仇也。――《說文》)

2,對抗;抵拒:所向無~。 ( (司馬懿)乃魏之名將,恐汝不能敵之。――《三國演義》 )

3,同等;相當:勢均力~。 (敵則能戰之。――《孫子·謀攻》 )

4,攻擊。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聊齋志異 》)

文言文中 既的用法有哪些

既:1.副詞:已經;不久

2.連詞:則、就;且、也

3.動詞:完畢

亦:1.副詞:也

2.名詞:腋

雖:1.連詞:即使;僅僅;原本

2.擬聲詞:蟲鳴

乃:1.代詞:你的;他的;此;這樣

2.動詞:是

3.副詞:竟然;僅僅;剛剛,於是;卻

4.連詞:然而

文言文中 本的用法有哪些

詳細字義

〈名〉

1.

(指事。小篆字形,從“木”,下面的一橫是加上的符號,指明樹根之所在。本義: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莖幹)

2.

同本義 [root of a plant]

本,木下曰本。——《說文》

本實先撥。——《詩·大雅·蕩》

木水之有本原。——《左傳·昭公元年》

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國語·晉語》

是歲,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莖九穗。——《論衡·吉驗》

搖其本以觀其疏密。——唐·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3.

又如:水有源,木有本;本幹(草木的根幹)

4.

本宗族 [patriarchal clan]

本支百世。——《詩·大雅·文王》

幾房的本家大約已經搬走了。——魯迅《吶喊》

5.

又如:本宗(猶祖籍;本宗族);本種(自己的種族)

6.

事物的根基或主體 [foundation;basis;origin]

君子務本。——《論語·學而》

今背本而趨末。——漢· 賈誼《論積貯疏》

然墨之道,兼愛為本。——馬中錫《中山狼傳》

7.

又如:治本(從根本上加以處理);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

8.

母金,本錢 [capital;principal]

子本相侔。(子:利息,侔:相等)——韓愈《柳子厚墓誌銘》

9.

又如:虧本(損失本錢);本鈿(方言。本錢);本銀(本錢,資本)

10.

根源,本源 [source;origin]

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禮記·大學》

蓋亦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為是者有本有原。——唐· 韓愈《原毀》

人窮則反本。——《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1.

又如:本根(根由,根源);本緣(佛教語。由來,緣起);本由(根由)

12.

古代指農業生產 [agriculture]

今毆民而歸之農,皆著於本。——漢· 賈誼《論積貯疏》

13.

又如:本富(指經營農業致富);本穡(猶稼穡);本農(農業。古以農為本);本業(指農業)

14.

底本 [a copy for the record or for reproction;master copy]

今存其本不忍廢。——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15.

又如:本文;稿本;指令碼;話本;劇本;歌本

16.

奏章 [memorial to an emperor]。如:本章(呈給皇帝的文書、奏摺);本奏(即奏本)

17.

書冊,本子 [book]。如:本子(書本)

若止印三二本。——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18.

又如:普及本;宋本;刻本;節本;合裝本。亦指作為根據的事物 [base on;in aording to]

亦先有所本。——蔡元培《圖畫》

〈形〉

1.

原來的;本來的 [native;original]

此之謂失其本心。——《孟子》

2.

又如:本處(原籍);本貫(原籍);本事(原本的事情)

3.

基礎的,基本的 [basic;fundamental]。如:本紀(根本綱紀);本根(根本)

〈動〉

1.

執掌,統轄 [preside over;hold]。如:本司(分管事務的官署);本次(指本人管轄的地方);本兵(執掌兵權;本部軍隊)

2.

推究,推原 [examine;study]

抑本其成敗之跡。——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3.

又如:本原(推究,推本溯源);本察(推究,探究)

1.

自己或自己方面的[one's own;itself]

本姓曹。—— 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2.

又如:本里(自己的鄉里);本宅(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墓穴);本鄉,本市,本埠,本省,本隊

3.

現今的 [current;this;present]。如:本日(當天);本月(現時所在的月份;當月)

4.

這,那 [this]

用芽者自從本說。——宋· 沈括《夢溪筆談》

5.

又如:本山(此山);本法(這項法律);本處(此地,此處)

〈量〉

1.

用於書籍簿冊。如:一本書;一本回憶錄

2.

用於植物。株;棵

一邊種幾本大芭蕉。——《紅樓夢》

3.

又如:二十本蔥

〈副〉

1.

原先,本來 [originally;at first]

臣本布衣。——諸葛亮《出師表》

本在冀州之南。——《列子·湯問》

自言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連詞 之 的用法

“之”本義是動詞“往”、“到…去”。例如:

田成子去齊,走而之燕。(韓非子•說林)

連詞“之”主要有以下三種用法。

1)連線定語和中心語。定語和中心語的語義關係多種多樣,有領屬關係、修飾關係、同一關係、分數關係等。例如: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莊子·養生主)

2)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性。使主謂結構變成名詞性偏正結構,去充當單句的句子成分(包括作主語、賓語和狀語)或者複句的第一個分句。例如:

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傳·齊桓公伐楚)

3)連線主語和介詞短語。介詞主要有“於”和“與”。其中“於”是“對於”的意思,“與”表示某種關係。例如: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以上答案僅供參考,相互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