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欄目: 綜合知識 / 釋出於: / 人氣:3.15W

【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出處】唐·張繼《楓橋夜泊》。

【意思翻譯】寒山寺: 在楓橋西一里處,建於樑代,唐初詩僧寒山曾居於此,故名。句意: 半夜時分,姑蘇城外寒山寺裡的鐘聲傳到客船裡來。表現了詩人羈旅他鄉的哀愁。

【賞析】蘇州城外的寒山寺,夜半鳴鐘,這鐘聲便傳到了停泊在江邊 的船上。寒山寺,在今蘇州西郊的楓橋邊,初建於樑代,因唐初詩僧寒山 曾住於此而得名。塵世喧囂,此時詩人夜宿船上,卻能聽聞寺院的鐘聲, 江面上寂靜可知,但是寂靜往往與寂寞同行,這夜半的鐘聲,詩人尚能聽 到,可見詩人直至夜半,尚未入眠。詩歌接著便點明自己所乘之船是“客 船”,再次刻畫出詩人客居他鄉、漂泊流浪的場景。

【賞析】我今夜在楓橋下停船住宿,只見江邊漁火點點,天邊明月將落,而濃霜密佈;夜半時分,樹上烏鴉的啼叫聲及蘇州郊外寒山寺的鐘聲都傳到這艘停泊在楓江邊的客船來了。

“楓橋”位於今江蘇吳縣閶門西面七星的地方。

本詩是作者夜宿於停泊在橋畔的船中,見外界景物而唱出晚秋寂寞寥落的詩句。

【應用】

〈名〉姑蘇,今江蘇省蘇州 市。寒山寺,本名妙利善明塔院, 傳唐著名詩僧寒山、拾得曾居於 寺,改稱寒山寺。姑蘇城外寒山 寺疏落的鐘聲,夜半時悠悠地傳 到我停泊的小船上。語出唐·張繼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 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藉此表達 清夜幽雅之境或夜半難眠、旅居 淒涼之情。◇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自從唐朝詩人 張繼寫了這首名詩之後,寒山寺 也跟著出了名。(劉革文等 《人生 關係縱橫談》)

【全詩】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註釋】 ①楓橋:在今江蘇蘇州市西郊十里處。②江楓:江邊的楓樹。對愁眠:和懷著愁思而眠的旅人相對,即“伴愁眠”的意思。③姑蘇: 蘇州的別稱,因姑蘇山而得名。寒山寺: 在楓橋附近,建於南朝梁代,原叫妙利普明塔院,後因名僧寒山和拾得到此住持,遂更名寒山寺,為蘇州重要名勝之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天江邊的夜間景色,抒寫了詩人旅途上寂寞的情懷。它是一首有完整意境的抒情詩,也是一幅有著“朦朧美”的風景畫。

   “月落烏啼霜滿天”,第一句便抓住深秋季節的典型事物,十分簡潔地寫出了秋夜的景色:殘月西沉,烏鴉啼鳴,嚴霜滿天,夜色迷濛,正是深秋夜晚的清冷景象。第二句“江楓漁火對愁眠”,在進一步的寫景中抒寫自己孤獨寂寞的心情。江邊的楓樹,依稀可見。在殘月將落、嚴霜滿天的秋夜,河面上又有幾點稀疏的漁火忽明忽滅,閃爍不定,更撩起了遊子思鄉的愁緒,增添旅客長夜不能成眠的苦惱。在這第二句中,作者把客觀景物和主觀感情融為一體,使情與景得到了統一。三四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由遠及近,寫霜天月夜中遠處的古剎寺院和不斷傳來的悠長的鐘聲。這後兩句把詩的意境更推進一層,在輾轉難眠的長夜裡,這夜半鐘聲更能引起人的愁思。

《楓橋夜泊》為我們繪出了一幅生動形象的楓橋夜泊圖。霜天、漁火相互輝映,楓橋和寒山寺的輪廓,由於嚴霜微白的襯托也依稀可辨,周圍的一切多麼寧靜。面對這一切,我們的詩人是怎樣的心情呢?“對愁眠”三個字,把他的心理狀態極細緻地刻劃了出來。對著朦朧夜色,看著點點漁火,長久地不能入睡,羈旅之“愁”縈繞在他的心頭。儘管周圍的景色是如此和諧、靜謐,卻無法排遣他的愁思。正在這時,又從寒山寺裡傳來了鐘聲,這鐘聲在夜空迴旋盪漾,一聲聲傳到船上,敲擊在旅客的心頭。在這斷續的鐘聲裡,越發使人感到旅途飄泊的苦悶。

    這幅楓橋夜泊圖美麗和諧,有聲有色。詩人通過難以進入畫面的鐘聲,把近處的漁船和遠處的山寺巧妙地聯絡起來,月色、霜天、漁火、山寺……遠景近景交織成章,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畫面。在這首詩中,儘管詩人抒寫的是一種秋夜遠行的孤獨寂寞的情緒,但是由於作者工於寫景,長於描繪,它卻以豐富的色彩、深長的情調,把讀者引入了一個美的境界。

備註

      寒山寺,江蘇蘇州市楓橋鎮古剎,因唐詩人張繼《楓橋夜泊》詩而馳名海內外,為蘇州著名旅遊勝地。寒山寺歷史悠久,《百城煙水·吳縣》: “寒山寺,在楓橋下。起於樑天監間(503~519),舊名妙利普明塔院。宋太平興國初,節度使孫承祐建浮圖七層。嘉祐中改普明禪院。然唐人已稱寒山寺矣,張繼詩最著。相傳寒山曾止此。紹興四年(1134),僧法遷重建。元季塔寺俱毀。洪武間僧昌崇闢建。永樂三年(1405),僧谷昶修。正統己未 (1439),郡侯況鍾再修。嘉靖間,僧本寂鑄鐘建樓。(鍾遇倭變,銷為炮。) 萬曆四十年(1612),僧明吾鑑建龍函閣,而大殿毀。四十六年 (1618),釋西流師徒鼎新。清順治初幾為汛署,僧天與力守弗廢。”

     寒山寺,宋時曾建塔。元代塔寺俱毀,明清時多次重建,塔一直未恢復。寺規模不大,而名揚海外,如南宋·孫覿《記》雲: “唐人張繼、張祜,嘗即其處作詩記遊,吟誦至今,而楓橋寺(寒山寺)亦遂知名於天下。”尤其在日本,張繼詩幾乎家喻戶曉。自開放以來,每至歲末除夕特地來寒山寺夜半聽鐘聲的日本人,多至千人,香火十分昌盛。平日慕名而來的遊人,亦絡繹不絕。現寒山寺已開闢為旅遊點,以寺為主對楓橋小鎮作總體規劃,修復 “鐵嶺關城樓”,塔亦在重建中。

     唐·張繼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程師孟《遊楓橋偶成》:“晚泊橋邊寺,迎風坐一軒。好山平隔岸,流水漫過門。朱舫朝天路,青林近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