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信陽毛尖八大山頭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12W

信陽毛尖八大山頭

信陽毛尖是中國的一種名優綠茶,產於河南省信陽市。八大山頭是信陽毛尖的主要產區之一,位於信陽市新縣東南部的八大山之中,山勢險峻,海拔高度達1200米以上,氣候條件優越,地形環境適宜茶樹生長。

信陽毛尖八大山頭的茶葉品質優良,外形呈條索狀,色澤嫩綠勻稱,香氣清新高雅,口感鮮爽回甘。始於明代,歷經數百年的傳承和發展,如今已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名茶品牌,被譽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信陽毛尖的馳名產地在哪?

最佳天然產區

馳名產地是五雲(車雲、集雲、雲霧、天雲、連雲)、兩潭(黑龍潭、白龍潭)、一山(震雷山)、一寨(河家寨)、。這些地方海拔多在500-800米以上,高山峻嶺,羣巒疊翠,溪流縱橫,雲霧瀰漫。乾隆時有個拔貢叫程悌,常遊車雲山而留有一詩:“雲去青山空,雲來青山白,白雲只在山,常伴山中客。”黑白兩潭景色更是綺麗誘人,清時張鐃有詩描述:“立馬層崖下,凌空瀑布來。濺花飛霽雪,暄石響晴雷。直訝銀河瀉,遙疑玉洞開。緣知龍伯戲,擊水不能回。”這雲霧瀰漫之地,絲絲縷縷如煙之水氣,滋潤了肥壯柔嫩的茶芽,為製作獨特的信陽毛尖提供了天然資源。

信陽毛尖按產地檔次大體可按如下分:

第一檔次:

溮河港鄉境內包括黑龍潭、白龍潭、四望山、何家寨等和董家河境內的車雲山等有些高度的山頭所產的大山茶。離南灣湖較遠深入大別山脈的大田、胡崗、林場、白廟、豐家衝、黑龍潭等村茶山海拔高,所產信陽毛尖為大山茶。

第二檔次:

溮河港鄉除大山茶以外的小山茶和董家河鄉除大山茶以外的部分小山茶(董家河只是靠近溮河港的部分小山茶產區還可以,靠近南灣的不行)。其中位於南灣湖邊的郝家衝、西灣、白雲寺、馬家畈、夏家衝、桃園、陡坡、黃廟、易廟等村茶山海拔低,所產信陽毛尖稱為小山茶。

第三檔次:

信陽市其它產區的信陽毛尖,其品質絕大部分只能是普通茶葉,不能算上名茶。

賣第一檔次茶的人説是溮河港大山茶。沒錯!

賣第二檔次茶的人説是溮河港產信陽毛尖。沒錯!

賣第三檔次的人説是信陽毛尖。也沒錯!

信陽毛尖是哪座山出產的最佳

信陽毛尖是在溮河港和董家河等產地。

信陽毛尖產於河南省信陽東雲山等大山,屬於綠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信陽毛尖茶是我國傳統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的土特產之一。

因其條索細秀、圓直有峯尖、白滿披而得名“毛尖”,又因產地在信陽故名“信陽毛尖”。素來以“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色綠”的獨特風格而飲譽中外。

信陽毛尖是典型小葉種北方綠茶。以採摘時間來劃分大體可分為春茶(又稱頭採茶),二採,夏茶,秋茶和白露茶。

一般來説,信陽毛尖茶園的春季初開採時間多在三月末四月初開採,即清明節前後開採。如果你想要買到正宗的信陽毛尖,當然是去原產地購買了。如果不方便,建議你可以到待客九品預定茶葉,茶樹下放養跑山雞,蟲害較少,嚴格控制質量。不過待客九品每年的茶產量較少,都是需要提前預定的!

信陽毛尖的茶文化發展歷史

信陽毛尖的茶 文化 有着悠久的歷史,那麼你們知道信陽毛尖茶文化的發展歷史嗎?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信陽毛尖的茶文化發展歷史,一起來看看。

信陽毛尖的茶文化發展歷史

  中國茶葉生產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開始。茶樹原產於中國西南高原,隨着氣候以及治、經濟、文化、交通等方面的發展變遷,茶樹又在氣候温和的河南南部大別山信陽生根。

  唐代,茶葉生產發展開始進入興盛時期,公元760—780年間,茶聖陸羽編寫的世界第一部茶書《茶經》,把全國盛產茶葉的13個省42個州郡,劃分為八大茶區,信陽歸淮南茶區。北宋時節蘇東坡謂:“淮南茶信陽第一。”西南山農家種茶者多本山茶,色味香俱美,品不在浙閩以下。

  歷史上,信陽毛尖主產於信陽市、信陽縣和羅山縣(部分鄉)一帶。信陽毛尖獨特風格的形成是在20世紀初期,清代季邑人蔡竹賢提倡開山種茶,隨後出現了元貞(震雷山)、廣益、裕申、宏濟(車雲)、博厚、森森(萬壽)、龍潭、廣生等八大茶社,發展茶園面積有400餘畝,逐漸改進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藝。新中國建立以後,國家對發展茶葉生產極為重視,採取了一系列扶助 措施 。

  時期,茶葉生產繼清朝之後,又得到大力發展,名茶生產技術日漸完善。信陽茶區又先後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統稱為“八大茶社”。由於“八大茶社”注重製作技術上的引進、消化與吸收,信陽毛尖加工技術得到完善,1913年產出了品質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為“信陽毛尖”。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信陽中部五里店、彭家灣、遊河以及西北部的高梁店、王崗、邢集等鄉的丘陵崗地上陸續發展。1967年春天,農業局的科技人員指導茶種引過淮河以北的二十五里崗,建立了紅旗茶場,朱堂、澀港、彭新、青山四個鄉,這是解放初期國家統購統銷茶葉時開始確認的。

  1987年,考古學家在信陽地區固始縣出土的古墓中發掘有茶葉,考證距今已有2300多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信陽茶葉生產得到更大的發展,信陽毛尖茶生產技術得到推廣,生產區域不斷擴大。

  1993年,信陽的師河區(原信陽市)、平橋區(原信陽縣)、羅山縣、潢川縣、固始縣、光山縣、商城縣、新縣、息縣七縣二區都有信陽毛尖茶生產。

  信陽市8縣2區中有133個鄉鎮、1245個行政村產茶;茶園總面積已達100萬畝;年產幹茶2000萬公斤,茶葉綜合產值20億元。現有茶農95萬餘人,茶業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

  2007年,茶農因種茶人均收入1796元,佔全市農村人均收入的50%,在一些茶葉生產專業村,種茶收入佔農民收入的90%以上,茶葉已成為信陽山區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是富民強市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2006年,信陽、信陽市印發了《關於做大做強茶產業的意見》,制定了《信陽市茶產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規劃到2010年全市茶園面積發展到150萬畝;實現畝產值5000元,茶葉總產值60億元,茶農年均收入3000元以上,茶產業綜合產值達到70億元;培植1至2個銷售額達億元的國家級龍頭企業,3至5個省級龍頭企業;創建1至2個國家馳名商標,5至8個省著名商標;建設投資額超5000萬元的茶文化旅遊項目2至3個,超億元的1至2個,重點完成信陽茶博園、茶示範園、南灣盛典天下茶道旅遊項目和茗陽天下茶博館等建設工作。

  信陽毛尖茶文化發展過程

  信陽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記載,唐代陸羽《茶經》和唐代李肇《國史補》中把義陽茶列為當時的名茶。宋朝,在《寧史·食貨志》和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中把信陽茶列為名茶。元朝,據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載:“光州產東首、淺山、薄側”等名茶。明朝,對名茶方面的記載很少。清朝,茶葉生產得到迅速恢復。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葉生產又一個迅速發展時期,製茶技術逐漸精湛,製茶質量越來越講究,在清未出現了細茶信陽毛尖。

  清光緒末年(1903-1905),原是清住信陽緝私統領、舊茶業公所成員的蔡祖賢,提出開山種茶的倡議。當時曾任信陽勸業所所長、有雄厚資金來源的甘周源積極響應,他同王子謨、地主彭清閣等於1903年在信陽震雷山北麓恢復種茶,成立“元貞”茶社,從安徽請來一名余姓的茶師,幫助指導茶樹栽培與製作。

  1905-1909年甘周源又邀請陳玉軒、王選青等人在信陽駱駝店商議種茶,組織成立宏濟茶社,派吳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帶買茶籽,還請來六安茶師吳記順、吳少堂幫助指導種茶製茶。製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 方法 ,用小平鍋分生鍋和熟鍋兩鍋進行炒制。炒茶工具採用帚把,生鍋用把長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個,雙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鍋用大帚把代替揉捻。這就是信陽毛尖的最初製作技術。

  1911年,甘周源又在甘家衝、小孫家成立裕申茶社,在此帶動下,毗鄰各山頭茶園發展均具有一定規模。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購買茶籽並學習龍井炒制技術。回來後,在“瓜片”炒製法的基礎上,又把“龍井”的抓條、理條手法融入到信陽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鍋用小把炒製為生熟鍋均用大帚把炒制。用這種炒製法製造的茶葉就是當今全國名茶信陽毛尖的雛形。

  時期,茶葉生產繼清朝之後,又得到大力發展,名茶生產技術日漸完善。信陽茶區又先後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統稱為“八大茶社”。由於“八大茶社”注重製作技術上的引進、消化與吸收,信陽毛尖加工技術得到完善,1913年產出了品質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為“信陽毛尖”。

  為了迎接1915年巴拿馬運河通航而舉行的萬國博覽會,1914年,信陽縣茶區積極籌備參賽茶樣,有貢針茶、白毫茶、已薰龍井茶、未薰龍井茶、毛尖茶、珠三茶、雀舌茶。1915年2月,在博覽會上,經評判,信陽毛尖茶以外形美觀、香氣清高、滋味濃醇的獨特品質,被授予世界茶葉金質獎狀和獎章。信陽毛尖從此成為河南省優質綠茶的代表。1958年,信陽毛尖在全國評茶會上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

  信陽毛尖的茶文化種類

  明前茶

   清明 節(陽曆4月5號)前採製的茶葉。春天剛剛冒出的嫩芽採製而成。這期間的茶葉嫩,喝着有種淡淡的香。因為生長速度慢,幾乎100%嫩芽頭,是信陽毛尖級別最高級別的茶。最大特徵是芽頭細小多豪湯色明亮。

   穀雨 茶

  穀雨(陽曆4月20號)前採製的茶。春季温度適中,雨量充沛。茶葉的生長正在含苞怒放,一芽一葉正式形成。泡好’條形‘雖然僅次於明前級,但是味道稍微加重了。這種茶結合了對信陽毛尖外形的檔次感、還它的口感為一體。(外形,口感各佔50%)。主要適合稍高檔消費的人羣。

  春尾茶

  春天末期(陽曆6月份)前採製的茶。經常説雨前茶就是這個時期的茶。和明前茶、穀雨茶相比,但是耐泡好喝,價位相對比較便宜。

  夏茶

  夏天採製的茶。葉子泡出來比較大、寬。茶水比較濃,味道微苦,耐泡。

   白露 茶

信陽毛尖的功效與作用,信陽毛尖的作用和功效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信陽毛尖的功效與作用,以及信陽毛尖的作用和功效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1、河南信陽毛尖價值功能2、信陽毛尖的功效和作用3、信陽毛尖茶葉的功效與作用4、信陽毛尖茶的功效?河南信陽毛尖價值功能信陽毛尖也被我們稱為豫毛峯,因為這種茶是在河南盛產的,是一種綠茶。

信陽毛尖可以説是我國的名茶,是河南省的特產。

信陽毛尖的茶葉是非常的細的,而且有一定的光澤,味道非常的香醇,而且茶水的顏色是很綠的。

信陽毛尖的功效有很多,可以生津解渴和清心明目,還可以提神醒腦和去膩消食。

那麼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信陽毛尖的價值功能。

價值功能

1、強身健體

信陽毛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生物鹼、茶多酚、糖尖、有機酸、芳香物質和維生物A、B1、B2、C、K、P、PP等以及水溶性礦物質。

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抑制動脈粥樣硬化以及防癌、防治壞血病和護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種功能。

具有醫療功效。

常喝毛尖茶,能降低血壓。

茶葉內含的咖啡鹼和兒茶素能促使人體血管壁鬆弛,並能增血管有效直徑,使血管壁保持一定彈性,消除脈管痙攣。

毛尖茶中的一氨基丁酸對鬆弛血管壁的效應更顯著;喝茶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

茶葉中的兒茶素類物質,對人體總膽固醇、遊離膽固醇總類脂和甘油三酸脂含量均有明顯的降低作用。

茶葉中抗氧化組合提取物GAT具有顯著的抗癌物質的突變作用。

2、促進脂類物質轉化吸收

茶葉中具有嘌呤鹼、腺嘌呤等到生物鹼,可與磷酸、戊糖等物質形成核甘酸,核甘酸類物中的ATP、GTP等化合物對脂類物質的代謝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對含氮化合物具有極妙的分解、轉化作用,使其分解轉化成可溶性吸收物質,從而達到消脂作用。

茶葉具有淨化人體消化器官的作用。

茶葉中的黃烷醇可使人體消化道鬆弛,淨化消化道器官中微生物及其它有害物質,同時還對胃、腎、肝臟履行特殊的淨化作用,不但有助於脂肪等物質的消化,而且還能預防。

以上,就是信陽毛尖的價值功能。

信陽毛尖是可以強身健體的,因為含有很多的蛋白質和氨基酸,這些物質可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對人體是很好的。

而且信陽毛尖是可以助消化的,可以促進毒素的排除和促進食物的消化,可以讓身體吸收更多的營養物質。

但是,對於經常失眠的人來説,信陽毛尖是不能喝的,因為信陽毛尖含有大量茶多酚,會引起失眠。

信陽毛尖的功效和作用信陽毛尖茶是產於我國河南省信陽市的一種毛尖茶品,因其產地信仰這個地方,為了區分而將其命名為信陽毛尖。

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下信陽毛尖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信陽毛尖的功效作用一

信陽毛尖茶葉中含有豐富的對於人體有頗多益處的營養成分,像氨基酸、蛋白質、糖類等成分。

正是由於毛尖茶中所含的這種成分,使得毛尖茶被人們作為一種很不錯的養生飲品,常喝對於人體改善亞健康很有益處。

茶葉中的咖啡鹼作用於人體可以讓人精神振奮,提神醒腦,同時與兒茶素相作用,有助於擴張血管,對於心腦血管疾病預防頗有益處。

茶葉中的茶多酚還可以結合細菌的蛋白質,將其殺死,殺菌消毒。

同時茶葉中的某些成分還具有抵抗癌症,降低膽固醇,生津止渴等多方面的功效。

信陽毛尖的功效作用二

經過用信陽毛尖茶水來漱口可以保護口腔健康,消除口腔異味。

同時我們知道現在在市面上有着很多的茶葉枕,睡覺用茶葉枕對於改善睡眠質量有着很好的效果,而信陽毛尖作為茶葉中的一種,它也可以被用來製作茶葉枕的。

同時信陽毛尖茶葉也可以能夠用來清潔污垢,用信陽毛尖茶葉泡腳好能夠殺菌治腳氣。

歷信陽毛尖的史發展

中國茶葉生產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開始。

茶樹原產於中國西南高原,隨着氣候以及治、經濟、文化、交通等方面的發展變遷,茶樹又在氣候温和的河南南部大別山信陽生根。

唐代,茶葉生產發展開始進入興盛時期,公元760—780年間,茶聖陸羽編寫的世界第一部茶書《茶經》,把全國盛產茶葉的13個省42個州郡,劃分為八大茶區,信陽歸淮南茶區。

北宋時節蘇東坡謂:“淮南茶信陽第一。

”西南山農家種茶者多本山茶,色味香俱美,品不在浙閩以下。

歷史上,信陽毛尖主產於信陽市、信陽縣和羅山縣(部分鄉)一帶。

信陽毛尖獨特風格的形成是在20世紀初期,清代季邑人蔡竹賢提倡開山種茶,隨後出現了元貞(震雷山)、廣益、裕申、宏濟(車雲)、博厚、森森(萬壽)、龍潭、廣生等八大茶社,發展茶園面積有400餘畝,逐漸改進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藝。

新中國建立以後,對發展茶葉生產極為重視,採取了一系列扶助措施。

時期,茶葉生產繼清朝之後,又得到大力發展,名茶生產技術日漸完善。

信陽茶區又先後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統稱為“八大茶社”。

由於“八大茶社”注重製作技術上的引進、消化與吸收,信陽毛尖加工技術得到完善,1913年產出了品質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為“信陽毛尖”。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信陽中部五里店、彭家灣、遊河以及西北部的高梁店、王崗、邢集等鄉的丘陵崗地上陸續發展。

1967年春天,農業局的科技人員指導茶種引過淮河以北的二十五里崗,建立了紅旗茶場,朱堂、澀港、彭新、青山四個鄉,這是解放初期統購統銷茶葉時開始確認的。

1987年,考古學家在信陽地區固始縣出土的古墓中發掘有茶葉,考證距今已有2300多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信陽茶葉生產得到更大的發展,信陽毛尖茶生產技術得到推廣,生產區域不斷擴大。

1993年,信陽的師河區(原信陽市)、平橋區(原信陽縣)、羅山縣、潢川縣、固始縣、光山縣、商城縣、新縣、息縣七縣二區都有信陽毛尖茶生產。

信陽市8縣2區中有133個鄉鎮、1245個行政村產茶;茶園總面積已達100萬畝;年產幹茶2000萬公斤,茶葉綜合產值20億元。

現有茶農95萬餘人,茶業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

信陽毛尖茶葉的功效與作用信陽毛尖的功效與作用:瘦身減肥、美白嫩膚、抗衰老可長壽、抗輻射、強機、提高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改善消化不良、防癌抗癌、抗菌清肺、防齲齒、清口臭。

提神去乏、明目、防紫外線、防皮膚病、護膚美容健體、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增強記憶力、去頭屑和減少吸煙危害等等。

信陽毛尖茶清代已為全國名茶之一,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1959年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獲中國質量獎銀質獎,1990年獲中國質量獎金質獎。

1982年、1986年評為部級優質產品,榮獲全國名茶稱號,1991年在杭州國際茶文化節上,被授予“中國茶文化名茶”稱號,1999年獲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金獎。

擴展資料

主要產地

信陽毛尖產地來源的域區界定如下:北到淮河;南到大別山北坡的譚家河、李家寨、蘇河、卡房、箭廠河、田鋪、周河、長竹園、伏山、蘇仙石、陳琳子等鄉鎮沿線;西到桐柏山與大別山連接處的王崗、高梁店、吳家店、遊河、董家河、_河港等鄉鎮沿線。

東到固始縣泉河流域的陳集、泉河鋪、張廣廟、黎集等鄉鎮。

具體包括:_河區、平橋區、羅山縣、光山縣、新縣、商城縣、固始縣、潢川縣管轄的128個產茶鄉鎮。

北緯31°23′—32°24′,東經113°45′—115°55′。

-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茶的功效?1、信陽毛尖屬於綠茶的一種,是人們經常飲用的茶葉,下面來介紹下信陽毛尖的功效和作用:

2、第一:抗菌消炎的作用,臨牀醫學表明,長期飲用信陽毛尖,對人體有收斂,殺菌消炎的作用。

3、第二:防口臭,信陽毛尖茶葉中含有防治齲齒的化學成分,可以抑制齲齒的發生,從而到達防口臭的作用。

4、第三:分解煙草毒素的作用,信陽毛尖可以抑制尼古丁對人體健康的損害,具有保健功能。

5、第四:防癌抗癌,信陽毛尖和其它茶葉一樣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6、第五:止血功能,信陽毛尖的茶水中含有的化學物資具有抗菌殺毒,所以用信陽毛尖茶水洗刷傷口有止血的作用。

更多關於信陽毛尖茶的功效,進入:查看更多內容

信陽毛尖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就聊到這裏吧,感謝你花時間閲讀本站內容,更多關於信陽毛尖的作用和功效、信陽毛尖的功效與作用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信陽毛尖茶的傳説_信陽毛尖的歷史

信陽毛尖茶歷史悠久,也有着關於信陽毛尖的很多 傳説 。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信陽毛尖茶的傳説,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信陽毛尖傳説一

  據傳,信陽毛尖開始種在雞公山上,叫“口脣茶”。這種茶沏上開水後,從升起的霧氣中會現九個仙女,一個接一個飄飄飛去;品嚐起來,滿口清香,渾身舒暢,能夠醫治疾病。這口脣茶原是九天仙女種的,她們咋會來到人間種茶呢?這事還得從雞公山談起。先前,雞公山沒有名字。有一年,山上害蟲成災,不知從哪裏飛來一隻神雞,把害蟲叨個一乾二淨,住了下來。它天天報曉,啼叫一聲,響遍天下,因此人們就給這座山起名雞公山。各種害蟲再不敢在這裏逞兇了,雞公山上從此草綠樹旺,鳥語花香,成了人間仙境。

  瑤池的仙女們聽説人間的雞公山勝過仙宮的百花園,都想一飽眼福,便向王母娘娘提出請求。王母娘娘也是個愛遊山玩水的人,理解宮女們的心情,答應分批讓她們下凡,一批限定三日。但有一條,一旦有人下去後產生邪念,與人婚配,除了懲罰本人,這輪流下凡的事立即停止。仙女們都想下去看看,生怕輪不到頭上,她們向王母娘娘保證嚴守法規。王母娘娘愛喝茶,對司管仙茶園的九個仙女另眼看待,讓她們首批離開了瑤池。

  九個仙女來到雞公山,拜見雞公後便住下了。天上一日,人間一年,王母娘娘限他們三日就是人間三年。眾仙女把雞公山的怪石奇峯、山泉瀑布、名茶異草的春夏秋冬四時景色都看遍了,離回去的時限還有二年呢。她們商量要辦件好事,給雞公山留下紀念。辦啥好事呢?為首的大姐説:“雞公山應有的都有,有的都好,唯有一點不足。”眾姐妹齊問:“哪一點?”我倒有個想法,咱九姐妹化作九隻畫眉鳥,回到咱那仙茶園裏銜來茶籽,不就補上了這個不足嘛!不知眾位姐妹願不願出這把力?從仙女一聽無不叫好。她們又問,銜來茶籽不難,交給誰種呢?大姐手往山腳下一指,大家看見一片竹林裏有幾間茅屋,心裏都明白了。

  那間茅屋裏住着一個年輕人叫吳大貴,是個讀過書的人。只因爹媽先後去世,剩他獨自一人。他白天種地砍柴,晚上還要温習功課,準備科場應試。屋裏牆上貼張白紙,上邊寫着“寂寞獨有,清貧無雙”。這天夜裏,他做了個夢,夢見一個仙女從雞公山上下來對他説:“雞公山水足土肥,氣候適宜種茶。從明天開始,有九隻畫眉鳥從仙茶園裏給你銜來茶籽。你在門口的一棵大竹子上繫個籃子,把茶籽收下,開春種到坡上。到採茶炒茶的時候,我和姐妹們來給你幫忙。”吳大貴醒來心裏好喜:哎呀,是我吳大貴勤奮讀書感動了神仙啊!可種茶能給我帶來多大好處呢?別急別急,有道是天機不可泄露,內中定有一番用意,叫種就種吧。

  第二天一大早,吳大貴起牀,半信半疑地拿個籃子,繫到門口那棵大竹上。繫好,他扭頭要回屋,只見一隻畫眉鳥箭一般飛來,把嘴裏銜的東西往籃子裏一放,又飛走了。吳大貴很驚奇,取下籃子一看,果然是一顆種子,雖沒見過,他相信就是夢中所説的茶籽。接着,一隻只畫眉鳥穿梭般地飛來飛去。九隻畫眉鳥各銜來一顆種子後,稍停一會兒,又是一輪。如此銜了三天三夜,共銜來茶籽九千九百九十九顆。吳大貴很高興,小心地把茶籽 收藏 起來。

  第二年一開春,吳大貴把九千九百九十九顆茶籽全種到山上。 清明 過後茶籽發芽,見風就長,幾天長成了茶林。這時仙女又給吳大貴託夢,讓他準備炒茶的大鍋。

  吳大貴準備停當,來到茶林一看,又驚又喜。只見九個仙女正在採茶,個個柳眉杏眼,面如桃花,不胖不瘦,不高不低。他們採茶不用手,而是用口脣,看那紅豔豔的小口脣一張一合,又輕又快,採下了一個個油嫩的茶尖。前邊剛採過,後邊又長了出來。採了一會兒,九個仙山甩開衣袖,一邊舞,一邊唱起了《茶歌》。只見她們一替一句地唱道:茶樹本是仙宮栽,姐妹銜籽人間來。頭採(茬)採完二採旺,早採是寶晚是柴。春茶苦來夏茶澀,秋茶好喝不能摘。細緊光直多白毫,又提精神又消災。千家萬户笑顏開!

  歌罷舞畢,為首的大姐走到吳大貴跟前説:“這位大哥,俺姐妹採的不少啦。我給你燒火,咱去炒吧!”吳大貴笑着去了。他不知道咋炒。大姐到竹林砍一把竹子紮成掃帚,讓他在鍋裏不停地攪動。吳大貴只覺得茶香撲鼻,快把他薰醉了。現在茶鄉炒茶還是女的燒火,男的掌鍋;採茶也是女的,邊採邊唱。這都是那時傳下來的習慣。

  就這樣,她們採着炒着,一直忙到 穀雨 。仙女們走後,吳大貴沏上一杯新茶品嚐。開水一倒,只見慢慢升起的霧氣裏現出九個仙女,一個接一個地飄飄飛去。吳大貴端起茶杯一嘗,滿口清香,渾身舒暢,精神煥發。這樣好的茶,起個啥名呢?吳大貴想:茶籽是畫眉鳥用嘴銜來的,茶是仙女用口脣採的,就叫“口脣茶”吧。

  消息一傳開,義陽知州聽説了,馬上派人來要茶,拿回去泡上一看,搭口一嘗,拍案叫絕。當即定為貢品,要孝敬朝延老子。那時是大唐的江山,當朝皇上就是唐玄宗。知州把口脣茶親自送到朝裏,又稟明瞭它的來歷,玄宗大喜。朝中第二個喝到口脣茶的是皇上最寵愛的妃子楊貴妃。她當時精神不爽,一杯口脣茶喝下去,病體痊癒,唐玄宗高興了,對口脣茶大加讚賞,傳下聖旨:一要在雞公山上修千佛塔一座,感謝神靈;二規定“口脣茶”年年進到朝延,民間不得飲用;三是賜吳大貴黃金千兩,要他用心護理茶林;四是給義陽知州升宮加俸。

  吳大貴這一下子發大財,又是買田地,又是建宅院,成了雞公山的首富。地方上的大小官史誰敢小看?這一來他腰桿硬了,便欺鄰害户,壓榨百姓。吳大貴沒成親,不少喜歡攀高接貴的人都去説媒,快把門檻給踢折了。但不論是大家閨秀,還是名門千金,他一個也看不上眼。因為和那九個仙女相比都差得太遠了。這時候,他再也讀不進去書了,趕考的事早丟到腦後。吳大貴想:仙女們託夢叫我種茶,準是讓我先發了財,然後再和我成親。現在我金錢有了,只等明年採茶時,九個仙女一來,就都是我的啦。牛郎也不過配個織女,我吳大貴要獨佔九個仙女,這真是天意呀天意!

  第二年清明前,吳大貴把九個新娘的洞房和成親的一應事物早籌備好了。過了清明,他天天到茶林等候。茶葉該採那天,仙女們準時來。吳大貴上前打躬作揖道:“九位姐妹,您勞神出力讓我發財,我知道大家的美意。今後這茶不勞姐妹們採了,我已僱了人,讓他們幹吧。諸位也該跟我享福了。我把婚禮都準備好啦,咱們下山拜堂成親吧。”九個仙女自從離開瑤池,哪敢忘了母娘娘的法規?不論哪個縱有思凡之意,為了不壞姐妹們輪流下來觀看的機會,也不願意在這時候私配情郎。她們沒想到一年前還在發奮讀書的吳大貴,有了金錢便喪志貪色,變得這樣快。姐妹們又羞又惱,轉身去找雞公去了。

  雞公聽仙女們説後大怒:“當年我到此山,就是為了消滅害蟲,想不到又出一條!”雞公翅膀一閃,飛下了山頭。它飛到吳大貴的院子上空,振翅一扇,下面成了火海。雞公又飛茶林,伸出巨爪一扒,挖出三條深溝,九千九百九十九棵茶樹毀掉了九千九百九十七棵。剩下兩棵留個種子,現在還在深溝上邊的懸崖上長着。

  這時候,唐玄宗敕建的千佛塔上的千塊神 浮雕 已由監工從長安送到離雞公山不遠的車雲山下。監工得知吳大貴死於火海,“口脣茶”茶林被毀,也不去雞公山了,把千塊浮雕放在車雲山下,回京交旨去了。後來,車雲山栽上“口脣茶”茶籽,長得特別好,又代替吳大貴的“口脣茶”年年進貢,成了唐朝有名的“義陽土貢茶”。後人就把千佛塔建在了車雲山上,現在還保存着。“口脣茶”再也沒有了,只留下這個 故事 ,傳為美談。

  信陽毛尖傳説二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信陽本沒有茶,鄉親們在官府和老財的欺壓下,吃不飽,穿不暖,許多人得了一種叫“疲勞痧”的怪病,瘟病越來越兇,不少地方都死絕了村户。一個姑的閨女看在眼裏,急在心上,為了能給鄉親們治病,她四處奔走尋找能人。

  一天,一位採藥老人告訴姑娘,往西南方向翻過九十九座大山,趟過九十九條大江,便能找到一種消除疾病的寶樹。春姑按照老人的要求爬過九十九座大山,趟過九十九條大江,在路上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精疲力盡,並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侄在一條小溪邊。這時,泉水中飄來一片樹葉,春姑含在嘴裏,馬上神清目爽,渾身是勁,她順着泉水向上尋找,果然找到了生長救命樹葉的大樹,摘下一顆金燦燦的種子。

  看管茶樹的神農氏老人告訴姑娘,估下的種子必須在10天之內種進泥土,否則會前功盡棄。想到10天之內趕不回去,也就不能搶救鄉親們,春姑難過得哭了,神農氏老人見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兩下,春姑便變成了一隻尖尖嘴巴、大大眼睛、渾身長滿嫩羽毛的畫眉鳥。小畫眉很快飛回了家鄉,將樹籽種下,見到嫩綠的樹苗從泥土中探出頭來,畫眉高興地笑了起來。這時,她的心血和力氣已經耗盡,在茶樹旁化成了一塊似鳥非鳥的石頭。

  不久茶樹長大,山上也飛出了一羣羣的小畫眉,她們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葉,放進得了瘟病人的嘴裏,病人便馬上好了,從此以後, 種植 茶樹的人越來越多,也就有了茶園和茶山。

  信陽毛尖傳説三

  在民間和史料上有幾個關於信陽毛尖的傳説,其中的一個是這樣子的。很久很久以前,信陽這個地方並沒有人種植茶樹,山上也沒有茶樹,當地的人生活的十分的貧苦,貪官和地主相勾結,不斷的對貧苦百姓進行壓榨,使得他們的生活是雪上加霜。後來,當地流傳了一種怪病,人們無法將其醫治,漸漸的怪病不斷傳播開來,死的人非常非常的多,有的在一個村莊都找不到幾個還能活的下來的人。

  在一個患病的小村莊裏住着一個心地善良的小姑娘名字叫村姑,她看到這種情況心急如焚,她很想幫助病人們卻又為力。只能四處尋找治療之策。有一天,她碰到了一個老人家,那個老人家告訴她只要翻山越嶺走上幾十天的路,在一處山上生長的一種可以治療這種病的樹。春姑按照老人家的話去尋找在走了九十多天的路後筋疲力盡倒在了溪邊,這是一片葉子隨水流流到了她身邊,她無力的提起葉片放入口中,感覺好了起來,繼續尋找找到了茶樹。

  這時看樹的神仙告訴她摘下的種子,十天內必須種到土裏,然後才能長成,可是回去十天肯定不行,於是擔心起來,神仙知道了就將其變為了畫眉,這樣春姑趕緊飛了回去,用盡全身力氣趕回去,將種子放入泥土中,春姑因心力憔悴變成了石頭守護的茶樹,後來茶樹長成了,從林中飛出許多的小畫眉將茶葉一片片放入病人口中,人們的病就都好了。從此以後信陽的人們開始了茶樹的種植。

  信陽毛尖的歷史

  清光緒未年(1903-1905),原是清住信陽緝私拿統領、舊茶業公所成員的蔡祖賢,提出開山種茶的倡議。當時曾任信陽勸業所所長、有雄厚資金來源的甘周源積極響應,他同王子謨、地主彭清閣等於1903年在信陽震雷山北麓恢復種茶,成立“元貞”茶社,從安徽請來一名余姓的茶師,幫助指導茶樹栽培與製作。

  1905-1909年甘周源又邀請陳玉軒、王選青等人在信陽駱駝店商議種茶,組織成立宏濟茶社,派吳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帶買茶籽,還請來六安茶師吳記順、吳少堂幫助指導種茶製茶。製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 方法 ,用小平鍋分生鍋和熟鍋兩鍋進行炒制。炒茶工具採用帚把,生鍋用把長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個,雙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鍋用大帚把代替揉捻。這就是信陽毛尖的最初製作技術。

  1911年,甘周源又在甘家衝、小孫家成立裕申茶社,在此帶動下,毗鄰各山頭茶園發展均具有一定規模。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購買茶籽並學習龍井炒制技術。回來後,在“瓜片”炒製法的基礎上,又把“龍井”的抓條、理條手法融入到信陽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鍋用小把炒製為生熟鍋均用大帚把炒制。用這種炒製法製造的茶葉就是當今全國名茶信陽毛尖的雛形。

  時期,茶葉生產繼清朝之後,又得到大力發展,名茶生產技術日漸完善。信陽茶區又先後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統稱為“八大茶社”。由於“八大茶社”注重製作技術上的引進、消化與吸收,信陽毛尖加工技術得到完善,1913年產出了品質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為“信陽毛尖”。

  為了迎接1915年巴拿馬運河通航而舉行的萬國博覽會,1914年,信陽縣茶區積極籌備參賽茶樣,有貢針茶、白毫茶、已薰龍井茶、未薰龍井茶、毛尖茶、珠三茶、雀舌茶。1915年2月,在博覽會上,經評判,信陽毛尖茶以外形美觀、香氣清高、滋味濃醇的獨特品質,被授予世界茶葉金質獎狀和獎章。信陽毛尖從此成為河南省優質綠茶的代表。1958年,信陽毛尖在全國評茶會上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信陽茶葉生產得到更大的發展,信陽毛尖茶生產技術得到推廣,生產區域不斷擴大。到1993年,信陽的師河區(原信陽市)、平橋區(原信陽縣)、羅山縣、潢川縣、固始縣、光山縣、商城縣、新縣、息縣七縣二區都有信陽毛尖茶生產。

毛尖哪裏產的最好

1、都勻毛尖

都勻毛尖,中國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由親筆命名,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鈎茶”、“雀舌茶”,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外形條索緊結纖細捲曲、披毫,色綠翠。香清高,味鮮濃,葉底嫩綠勻整明亮。產於貴州都勻市,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味道好,還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抑制動脈粥樣硬化、降脂減肥以及防治壞血病和護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種功效與作用。

2、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又稱豫毛峯,屬綠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產之一。主要產地在信陽市溮河區(原信陽市)、平橋區(原信陽縣)和羅山縣。由漢族茶農創制。初年,因信陽茶區的五大茶社產出品質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為“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具有“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等多種功效。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與貴州茅台同獲金質獎,1990年信陽毛尖品牌參加國家評比,取得綠茶綜合品質第一名。信陽毛尖被譽為“綠茶之王”。信陽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第3位。2017年,中國茶葉區域品牌價值評比中,信陽毛尖以59.91億元位居品牌價值排行榜第二名。

信陽毛尖是什麼茶?

什麼是信陽毛尖?

毛尖哪個地方最有名

當然是信陽毛尖 其中龍潭的最好

信陽毛尖是河南省著名土特產之一,素來以“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而飲譽中外。唐代茶聖陸羽所著的《茶經》,把信陽列為全國八大產茶區之一;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嚐遍名茶而揮毫讚道:“淮南茶,信陽第一”;信陽毛尖茶清代已為全國名茶之一,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1958年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獲中國質量獎銀質獎,1990年“龍潭”毛尖茶代表信陽毛尖品牌參加國家評比,取得綠茶綜合品質第一名的好成績,榮獲中國質量獎金質獎,1982年、1986年評為部級優質產品,榮獲全國名茶稱號,1991年在杭州國際茶文化節上,被授予“中國茶文化名茶”稱號,1999年獲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金獎。信陽毛尖不僅走俏國內,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遠銷日本、美國、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信陽毛尖茶葉哪個牌子好,有喝過的來説説?

信陽毛尖以其色、香、味、形上獨具特色,茶香味醇厚,成為綠茶類目內的名茶。信陽毛尖不僅在國內無人不曉,在國際上也是眾所周知,早在1915年就拿到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的金獎,深受廣大茶友的喜愛。由於信陽毛尖的產能很大,在茶葉市場上有很多冠以信陽毛尖品牌的茶企,茶品更是褒貶不一。實際上最正宗的信陽毛尖茶集中在信陽核心茶葉種作區內,這些茶企都有其完備的茶葉運營體系。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信陽當地毛核心主產區的八大正宗的信陽毛尖品牌。

一、韻潭茶葉

韻潭茶葉能夠位列首位,位於毛尖茶的核心產區的生產基地白龍潭功不可沒,保證了韻潭茶葉最為正宗的原料來源。作為由當地茶農建立起來的品牌,韻潭茶葉從種、採、制、售全套經營,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銷售體系,種植面積也發展到了300多畝,積累了豐富的製售茶經驗,品質絕對卓越可靠。韻潭茶葉能夠成為當地特色鮮明的品牌,穩定的品質,醇厚的口感是主要原因之一。相比於其他品牌的毛尖茶葉,在同等檔次的產品中,韻潭茶葉的價格更實惠,所以首位推薦。

二、文新茶葉

文新茶葉與韻潭茶葉是由茶農建立不同,是由專業茶商於1992年創立的品牌。文新茶葉是一家致力於茶葉體系化運營的省級農業產業化企業,具有很高的市場認可度。規模化生產讓文新茶葉的產量驚人,可達每年50萬公斤。文新茶葉與當地茶園合作緊密,經過苦心經營,逐步發展壯大,擁有了十分豐富的產品體系,在毛尖行業內佔據領導地位。文新茶葉是非常值得信任的信陽毛尖品牌之一,多年來一直深受茶友的追捧。

三、豫信茶葉

豫信茶業一直堅持“豫”——當地特色;“信”——誠信經營;當地特色與誠信經營讓豫信茶葉從小變大,由弱變強,逐步發展成為一支響噹噹的毛尖茶葉品牌。豫信茶葉對於充分挖掘信陽毛尖原汁原味的特色十分拿手,聚焦於打造經典的茶文化,將信陽毛尖的知名度推廣出去,讓越來越多的海內外茶客瞭解、飲用信陽毛尖。豫信茶葉,能夠把握茶葉全過程運營的細節,其產品色澤豔麗,香味濃郁,旗下的毛尖茶葉產品,一直在茶葉市場上受到追捧與信賴。

四、龍潭茶葉

龍潭茶葉歷史久遠,自創立以來一直牢牢把握工藝創新以及品牌打造,被國家作為重點的農業龍頭企業,大力扶持。在茶葉經營模式創新、大力弘揚茶文化方面有着很多顯著的成就。公司在信陽核心產茶區內擁有35萬畝茶園種植基地,在其650餘畝茶產業加工園區內,打造了一套完善的茶葉精製加工標準化生產體系,擁有容量巨大的茶葉保鮮冷庫,高度智能化的生產線每小時可投鮮葉量達600公斤,產能巨大。其茶品樸素淡雅、氣味純正,是信陽人都愛喝的毛尖茶品牌之一。

第五名:藍天茗茶

藍天茗茶雖然是近年來創立的品牌,憑着對毛尖茶特色的精準把握,迅速蜕變為當地乃至全國知名度很高的茶企品牌,並在核心產茶區黑龍潭鎮擁有自己的茶園,保證了源源不斷的新鮮正宗的原理材料供應。從採摘、加工、生產到銷售,流程十分專業高效。它先後獲得諸多金牌榮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是茶友們競相追捧的生態好茶。

第六名:九華山茶

創建於1975年的九華山茶,茶葉品質以貨真價實而著稱,為海內外的信陽毛尖愛好者所推崇。九華山茶在產茶區之一的固始縣九華山擁有1.61萬畝茶園,合作茶園面積更是達到了近10萬畝。九華山茶葉以信陽毛尖為品牌主打產品,在茶文化附屬產業的拓展上,以打造旅遊觀光茶園為主線,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品茶觀光。

第七名:廣義茶葉

廣義茶葉與藍天茗茶一樣是信陽毛尖中的新興品牌。成立於2004年的廣義茶葉位於信陽毛尖茶最大的原料供應集散地的信陽市溮河區,靠近毛尖茶葉的主要種植區。廣義茶葉的最大優勢是將傳統與現代化的工藝技術完美融合,由工藝精湛的製茶大師傾心打造出來的茶葉,味香高濃,品質一流,成為信陽毛尖的一支重要的分支,也是非常值得信賴的信陽毛尖品牌之一。

創立於1998年世明茶,是隸屬於信陽市溮河區芳香茶廠的茶葉品牌。世明茶業以茶香濃郁,地道正宗為世人所稱讚。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弘揚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品牌把宣揚信陽毛尖的優勢和特色為自己砥礪追求的目標。憑藉其明顯的優勢和被交口稱讚的良好口碑,世明茶葉在行業內深受人們喜愛。靠着優異的品質和濃郁的口感,世明茶業已經在毛尖茶葉圈內小有名氣,也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品牌之一。

以上八大茶企品牌,從地理位置上來説基本上是以核心產茶區為圓心向外輻射的。所以這八個品牌能夠保證穩定的品質以及正宗的口感。喜歡喝信陽毛尖的朋友,可以放心選購。如果你是信陽毛尖的資深茶友,不妨到當地去實地考察一下,保證你不虛此程。

信陽毛尖的歷史

信陽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記載,唐代陸羽《茶經》和唐代李肇《國史補》中把義陽茶列為當時的名茶。宋朝,在《寧史·食貨志》和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中把信陽茶列為名茶。元朝,據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載:“光州產東首、淺山、薄側”等名茶。明朝,對名茶方面的記載很少。清朝,茶葉生產得到迅速恢復。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葉生產又一個迅速發展時期,製茶技術逐漸精湛,製茶質量越來越講究,在清未出現了細茶信陽毛尖。

  清光緒未年(1903-1905),原是清住信陽緝私拿統領、舊茶業公所成員的蔡祖賢,提出開山種茶的倡議。當時曾任信陽勸業所所長、有雄厚資金來源的甘周源積極響應,他同王子謨、地主彭清閣等於1903年在信陽震雷山北麓恢復種茶,成立“元貞”茶社,從安徽請來一名余姓的茶師,幫助指導茶樹栽培與製作。

  1905-1909年甘周源又邀請陳玉軒、王選青等人在信陽駱駝店商議種茶,組織成立宏濟茶社,派吳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帶買茶籽,還請來六安茶師吳記順、吳少堂幫助指導種茶製茶。製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鍋分生鍋和熟鍋兩鍋進行炒制。炒茶工具採用帚把,生鍋用把長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個,雙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鍋用大帚把代替揉捻。這就是信陽毛尖的最初製作技術。

  1911年,甘周源又在甘家衝、小孫家成立裕申茶社,在此帶動下,毗鄰各山頭茶園發展均具有一定規模。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購買茶籽並學習龍井炒制技術。回來後,在“瓜片”炒製法的基礎上,又把“龍井”的抓條、理條手法融入到信陽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鍋用小把炒製為生熟鍋均用大帚把炒制。用這種炒製法製造的茶葉就是當今全國名茶信陽毛尖的雛形。

  時期,茶葉生產繼清朝之後,又得到大力發展,名茶生產技術日漸完善。信陽茶區又先後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統稱為“八大茶社”。由於“八大茶社”注重製作技術上的引進、消化與吸收,信陽毛尖加工技術得到完善,1913年產出了品質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為“信陽毛尖”。

  為了迎接1915年巴拿馬運河通航而舉行的萬國博覽會,1914年,信陽縣茶區積極籌備參賽茶樣,有貢針茶、白毫茶、已薰龍井茶、未薰龍井茶、毛尖茶、珠三茶、雀舌茶。1915年2月,在博覽會上,經評判,信陽毛尖茶以外形美觀、香氣清高、滋味濃醇的獨特品質,被授予世界茶葉金質獎狀和獎章。信陽毛尖從此成為河南省優質綠茶的代表。1958年,信陽毛尖在全國評茶會上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信陽茶葉生產得到更大的發展,信陽毛尖茶生產技術得到推廣,生產區域不斷擴大。到1993年,信陽的師河區(原信陽市)、平橋區(原信陽縣)、羅山縣、潢川縣、固始縣、光山縣、商城縣、新縣、息縣七縣二區都有信陽毛尖茶生產。

參考資料:信陽毛尖介紹http://www.xycha.cn/tour/142/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