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生活小知識 > 

清明節見聞作文

欄目: 生活小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3.08W

清明節見聞作文

清明節見聞作文1

“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一轉眼,清明節到了。在很多人眼裏,這是一個紀念先人的節日,是一個充滿憂傷的日子,可是這時候大自然已經萬物復甦,山清水秀,百花爭豔。所以這個時候也是個親近自然,放鬆身心的好時光。

傳説,清明節是晉文公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推而設立的。後來演化成紀念先人的節日。在民間,要做各種各樣的糕點祭拜祖宗。閩南一帶會做開花饅頭、米糕、清明果。最有特色要算開花饅頭。首先要把麪粉、糖、水和酵母混合一起,讓它們充分發酵幾天,然後掐成一小塊的一小塊放在蒸籠裏面蒸熟了,再用木麻黃的籽沾上紅色染料在上面蓋上一朵小花,美味無比的開花饅頭就大功告成。開花饅頭甜甜的,軟軟的,好吃極了。曬乾了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清明節一個重要活動是踏青。踏青在古時又叫探春、尋春。在這時,春回大地,大自然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小孩子最喜歡跟大人去春遊了,一路上,道路兩旁的樹木換上了翠綠的新衣裳,碧綠碧綠的田野中,禾苗正在茁壯成長,五顏六色的蝴蝶在花中飛舞,鮮花爭相開放,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掃墓是清明節的又一重頭戲,這一天,漫山遍野都是掃墓的人羣。除非萬不得已,人們必定趕回家掃墓祭祖。我們一家子來到了祖先的墳墓前,清除墓前雜草,給祖先墳上添些土,我摘了一束潔白的清明花供在祖先墳前,爸爸媽媽在祖先墓上撒了一些紙錢,祈禱祖先保佑我們一家平安。

清明節不僅僅是一個緬懷先人的日子,更可以踏青賞春,感受大自然生機勃勃景像,在這個季節裏,萬物在陽光雨露滋潤下,努力生長。花開在春天,學習趁少年,我們也要珍惜時光,努力學習,長大才會有出息。

清明節見聞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的起了牀,立馬到烈士陵墓那兒去。一路上,金黃色的油菜花撒在黑黑的土地上;桃花好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臉蛋紅紅的,更加惹人喜愛。梨花也開滿了樹梢,花瓣隨風飄落,花蕊卻是紅色的,真是一片春機盎然的景緻啊!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烈士陵墓門口,台階一級一級的,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便是一片屬於烈士們的寶地。這裏可真壯美啊!圖案上,有雄鷹在展翅飛翔,有猛虎在林間咆哮,還有白鯨在海中穿梭。這些王中王,不正是這些烈士們的化身嗎?都説現在的人最喜歡破壞公物,可我卻沒有看到人為的跡象,這不正説明我們熱愛祖國,崇敬烈士嗎?如果沒有這些烈士們的犧牲,哪能得到今天這安穩的日子?哪能守衞得住我們的國土?在這兒,我看到了不少老人在這兒凝視,拔草擦去眼中的淚花。是啊,他們畢竟是經歷過流浪不平的日子,畢竟對烈士,對祖國的感情,絲毫不亞於在温室裏長大的我們……

六十多年過去了,祖國早已走向安定、繁榮,中國已驚人的速度走向富強。

我在心中對每一位烈士吶喊:“安息吧,國家到現在非常好,不再是‘東亞病夫’不會再受到其他國家的劫掠了。”

清明節見聞作文3

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世園會徵文,守護甜心之小清明節感受

金燦燦的陽光傾瀉下來,注進萬頃碧波,使單調而平靜的海面而變得有些色彩了。清明節感受

點點的繁星好似顆顆明珠,鑲4嵌在天幕下,閃閃地發着光。青蛙碧綠的身體上佈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就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

亮晶晶的春雨,像一羣天真爛漫的娃娃,在高空中雲集,嬉戲而下,咿咿呀呀,歡蹦亂跳地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繅絲姑娘迥然不同:藍布棉襖,黑粗呢短大衣,草綠色長褲,脖子上的紗巾就是白的,扎小辮的頭繩就是根黑毛線。麼,給校長的一封推薦書,紅領

月,透藍的天空,懸着火球似的太陽,雲彩好似被太陽燒化了,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屈指一算,母親今年已四十歲了,多快啊!打開相簿,看見母親年輕時,身材苗條,臉龐細嫩漂亮。無情的歲月,在母親臉上刻下一條條的皺紋,如今母親已略有中年婦人的身材。這時,我發現,就是我們使母親勞累成今日的樣貌。

星星充滿了感情,像頑皮的孩子,此時在稚氣、執著地注視着人間,彷彿用那明亮的眸子講述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

清明節見聞作文4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學校放了假,我和爸爸買了紙、香、鞭炮準備給老祖宗上墳。

一路上,桃花開了、杏花也開了,小蜜蜂在樹下飛。一幢幢新樓如雨後春筍般的拔地而起,在綠樹的襯托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我記得往年這裏都是一座座低矮的平房。經過了一片核桃林到了墳地,我們幾個人誠心誠意的上香、燒紙、爸爸還領我磕頭,在一陣陣鞭炮聲中我們祭奠完了祖宗。

回家的路上,爸爸和二伯在談論家鄉的變化。是啊,大地震以後在國家的支持和好心人的幫助下人們住上了寬敞的樓房。就像二伯説的一樣我們要學會感恩。我們生活在和諧美好的大家庭裏,我們需要愛,更需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清明節見聞作文5

“喂,快點我起牀了,你沒忘,今天要去看外公的嗎?”媽媽那定時鬧鐘打破了我的美夢。對,今天我得去北侖掃墓,再晚就要來不及了。我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洗漱完畢後,跳上了老媽的車。

每年的清明節,總會伴隨着濛濛細雨,人們的心情也會在這煙雨中沉寂,今年也不例外,坐在車上,讓我不禁想起了杜甫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我們來到北侖的墓地,很快就來到了外公的墓前,外婆就迅速地把事先準備好的一些供品放在桌上:清明果、糕點、水果、酒……我和爸爸在墳墓上加了些泥土,媽媽再把鮮花插在上面。點上香火,我們就一一給外公叩頭。最後一環節就是把“金元寶”吹鼓,送給外公。

此時此刻,不禁又讓我想起以前和外公在一起時的快樂時光,那時的外公天天帶我去看大海,去捉螃蟹,每一次都趴在外公的肩上,總是那麼開心、快樂!現在再也見不到外公了,心裏不由的感到難過。

掃墓儀式結束了,雖然説非常簡短,但是非常莊嚴。“外公祝您在極樂世界開開心心,明年的今天我們一定還會再來看您的!”我在心裏默默地説……。

清明節見聞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的起了牀,立馬到烈士陵墓那兒去。一路上,金黃色的油菜花撒在黑黑的土地上;桃花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臉蛋紅紅的,更加惹人喜愛。梨花也開滿了樹梢,花瓣隨風飄落,花蕊卻是紅色的,真是一片春機盎然的景緻啊!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烈士陵墓門口,台階一級一級的,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便是一片屬於烈士們的寶地。這裏可真壯美啊!圖案上,有雄鷹在展翅飛翔,有猛虎在林間咆哮,還有白鯨在海中穿梭,這些王中王,不正是這些烈士們的化身嗎?都説現在的人最喜歡破壞公物,可我卻沒有看到人為的'跡象,這不正説明我們熱愛祖國,崇敬烈士嗎?如果沒有這些烈士們的犧牲,哪能得到今天這安穩的日子?哪能守衞得住我們的國土?在這兒,我看到了不少老人在這兒凝視,拔草擦去眼中的淚花,是啊,他們畢竟是經歷過流浪不平的日子,畢竟對烈士,對祖國的感情,絲毫不亞於在温室裏長大的我們……

六十多年過去了,祖國早已走向安定、繁榮,中國已驚人的速度走向富強。

我在心中對每一位烈士吶喊:“安息吧,國家到現在很好,不再是‘東亞病夫’不會再受到其他國家的劫掠了。”

清明節見聞作文7

清明節那天,爸爸很早就把我叫起來了,因為我們要去上墳。拿了工具,我們上山了,爸爸看見祖先的墳上長滿許多雜草,於是,用柴刀把它們都清理掉了,像修房子似的。在下山路上,我看見一株株春筍從地下冒出來,看着看着,我實在忍不住,叫爸爸挖一株回家嚐嚐鮮。

到了山腳,我看見媽媽在挖野菜,就跑過去問媽媽:“媽媽,這是什麼,有用嗎?”媽媽説:“這是艾葉,可以用它做你愛吃的艾糕。”我仔細看了一下閘,艾葉葉子尖尖的,正面綠綠的,可是背面卻是灰白色的,真奇怪的植物。我也幫忙挖艾葉,媽媽還答應回紹興叫我做艾糕。

到了田間,我又看見爺爺在種毛豆,他先用鋤頭在地裏挖一個小坑在裏面放幾顆毛豆種子,再填平,我也學着種了幾顆。爺爺説:“等到夏天,你放暑假回來,就可以吃了。”

這個清明節我的收穫很大,我好開心!

清明節見聞作文8

清明節到了,我和爸爸去給爺爺掃墓。到了那裏姑姑和爸爸把兩棵大松樹栽到爺爺的墳前,澆上水。栽好了樹,姑姑拿來了紙錢給爺爺燒。我知道這並不管用,但表明了家人的想念和疼愛。我看 到爸爸和姑都非常傷心。雖然我不記得爺爺,但是聽爸爸媽媽説我小的時候爺爺非常疼我,我也有點傷心。

第二天我和媽媽又去了姥姥家,姥姥給我和妹妹煮了很多雞蛋,我和妹妹把雞蛋染紅了,然後我們就開始碰雞蛋。我的大爸爸給我們紮了一個鞦韆,我和妹妹迫不及待的跑到鞦韆面前,妹妹一屁 股坐在鞦韆上,所以我只能讓給她了。

我覺得這個清明節很有意義。

清明節見聞作文9

清明節到了,我跟隨爸爸到鄉下去上墳。

坐上公共汽車,我不禁心潮澎湃。是呀,有一段日子沒去鄉下了,鄉下會變成什麼樣字呢?院子裏的棗樹是否已冒開了嫩芽?爺爺養的的那隻小花貓是否已當了媽媽了?還有屋檐下的那對小燕子夫婦應該千里迢迢的從南方飛回來了吧………

這時候汽車停了,原來已經到站了。我和爸爸匆匆下車,一抬頭便看見了村口那一排熟悉的白楊,這堅毅的白楊,經歷了一個嚴冬的風雪摧殘,竟還是那樣的高大挺拔,英俊瀟灑,真令人欽佩!走進村子,熱情的街坊四鄰忙着打招呼,那股熱情勁兒讓人不忍拒絕。

到大伯家寒暄小坐後,我們就要到先人的墳頭上去上墳。去之前一定要帶上幾個先人愛吃的瓜果點心或買上幾枝他們喜歡的花,送給在天有靈的先人們。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燒上一些紙與冥幣,把對親人的思念和深情在這裏述説。完後,我們拔掉墳地上長出的雜草,再培上幾掀土,擦拭刻着先人名號的碑文,忙碌極了。

一切完畢,我們幾個上墳的人要集體鞠躬,表示對先人的尊敬。此時,已到中午,上完墳,我們便又步履匆匆的回到大伯家。

清明節見聞作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相信大家對這首詩並不陌生,我也一樣。 每到4月的時候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這首詩,因為清明對於我來説不僅是祭祀祖先那麼簡單,它也是我和家人短暫相處的時候。

人們都説清明總是下雨,可我每次回家的時候天氣都特別好,太陽也不大,又不下雨。這都成為了一種慣性。也許是老天特別照顧,又或許是祖上積德吧。

我喜歡回到家被親人包圍的感覺,也喜歡用心去感受親人們的關心。每次接近清明的時候我總是興奮不已,也總是想起家人淳樸的笑臉,那時的我總是期待着快點回家。

雖然路有點難走,但美麗的風景讓我忘記了疲倦。一路上都有農民種的桑樹,桑樹的根部都會有桑葚,農民知道會有貪吃的小孩偷摘桑葚,所以在清明的前後都不會噴灑農藥,這倒給我帶來了一些飯後水果。田野邊還有一種野果,家裏都叫那種野果為“清明果”因為它總是在清明的時候成熟。果實成熟的時候是黑色的,吃起來很甜,還未成熟的是青色的,吃起來又酸又澀,但很好吃。

田野裏還有農民在種田,雖然祭祀祖先是大事,但也不能誤了農活,就算下雨也要繼續幹活。我被它們的勤勞所感動,為它們照下一張張勞動的見證。

有人説清明的時候是最累的,我不這麼認為。清明是對親人的懷念,是感謝祖先創造出美好的生活,是珍惜與親人短暫相聚,更是放鬆身心,給自己放假的時候。所以,不要抱怨,要感謝!

Tags:清明節 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