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養生小知識 > 

古代親迎規矩

欄目: 養生小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95W

1、請安:古代宮廷請安用語中,男人和女人請安的方式不同,女子對長輩的請安禮叫做“蹲安禮”,俗稱“半蹲兒”,昔日滿族婦女早晚向公婆請安或拜見賓客、長者時常施此禮。清中期後,這種禮節逐漸被雙手放在左側腰際、身前屈、腿稍彎的施禮所取代。 2

親迎是古代婚禮風俗“六禮”中的第六禮,俗稱“迎親”,是新婿親往女家迎娶新娘的儀式,通常是男家將婚期通知女家後,到成婚日,由新郎親自到女家迎接新娘,也有由男家派遣迎親隊伍迎娶,新郎在家等候的。

客家風俗-生產風俗來賓良江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人們走訪親友後,都要隆重的家宴,閤家老少及分竈了的兄弟團聚,由年紀較老、生產經驗豐富的家庭成員,根據歷年和來年的情況進行、估計,作出一年的生產安排,較年輕的家庭成員則在旁補充。然後

古代親迎規矩

親迎又稱迎親,中國婚姻禮儀之一,六禮中第六禮。《詩經?大雅?大明》:“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於渭。”親迎禮始於周代,女王成婚時也曾親迎於渭水。此禮歷代沿襲,爲婚禮的開端。親迎禮形式多樣。至清代,新郎親迎,披紅戴花,或乘馬,或坐轎到女家,儐相贊引拜其岳父母以及諸親。岳家爲加雙花披紅作交文,御輪三週,先歸。新娘由其兄長等用錦衾裹抱至轎內。轎起,女家親屬數人伴送,稱“送親”,新郎在家迎候。

1、請安:古代宮廷請安用語中,男人和女人請安的方式不同,女子對長輩的請安禮叫做“蹲安禮”,俗稱“半蹲兒”,昔日滿族婦女早晚向公婆請安或拜見賓客、長者時常施此禮。清中期後,這種禮節逐漸被雙手放在左側腰際、身前屈、腿稍彎的施禮所取代。 2

古代親迎規矩 第2張

其起源甚古,唐杜佑《通典?第十八天子納妃後》載:“夏親迎於庭,殷於堂。周制限男女之歲定婚姻之時,親迎於戶。”周代儀式隆重而繁雜,多在晚上迎親。迎娶前,父親向兒子新郎敬酒,新娘穿禮服,乘墨車,從車隨往,使者持炬火居前照道,女家父母在宗廟設酒席,並在門外迎接。新郎捧雁揖讓升堂,行扣拜禮,下堂駕新婦坐的車。新婦隨出,父母訓誡畢,施衿結悅,新郎援引新娘上車,駕車讓輪子轉了三圈後,就交與車伕駕馭,新郎先行,在家門口等候。新婦到後,新郎作揖,然後共同進食,飲合巹jin酒成婚。見《禮記?士昏禮》。

限男女之年定婚姻、執六禮,始於周代。《禮記》、《唐律》、《明律》規定,六禮屢納采、問名、納吉、納徵、告期、親迎。即使是皇帝,也不免“買賣婚姻”之俗。明神宗朱翊鈞大婚,僅織造費就用了九萬多兩白銀;清同治皇帝載淳大婚,共花了兩千多萬

古代親迎規矩 第3張

周以後,歷代均有親迎之禮,其具體儀式則因地區,民族而異。迎娶一般用車,馬或轎,南方有用船者。北朝親迎中有催妝之俗,有夫家百餘人挾車,俱呼“新婦催出來”,其聲不絕,登車乃止,並結青廬行交拜禮之載。唐代迎新婦,要以粟三升填臼,用席一張蓋井,果三斤塞窗,箭三支置戶上。新娘上車,新郎騎馬繞車三匝。新婦入門,舅姑以下皆從便門出,再從正門入,新婦入門,先拜豬欄,竈頭,再夫婦並拜或共同結鏡鈕。宋代其儀式更加繁複,有掛帳,催妝,起擔子,撒谷豆,踏席,跨鞍,牽紅,坐富貴,撒帳,飲交杯酒等俗,大都含驅惡祛邪,祈求吉祥之意。見南宋吳自牧《夢樑錄?嫁娶》。明清沿襲此俗。至時雖有親迎之禮,但大多具名帖,媒妁代迎,也有以小叔代迎者。新娘冠帔登轎,或由尊長,或有兄弟抱上轎,母親姐妹及親姻哭而送之,有親兄弟伴送至婿家者,亦有男女雙方以親友迎送至中途者。

客家風俗-生產風俗來賓良江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人們走訪親友後,都要隆重的家宴,閤家老少及分竈了的兄弟團聚,由年紀較老、生產經驗豐富的家庭成員,根據歷年和來年的情況進行、估計,作出一年的生產安排,較年輕的家庭成員則在旁補充。然後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古代宮廷用語、規矩

1、請安:古代宮廷請安用語中,男人和女人請安的方式不同,女子對長輩的請安禮叫做“蹲安禮”,俗稱“半蹲兒”,昔日滿族婦女早晚向公婆請安或拜見賓客、長者時常施此禮。清中期後,這種禮節逐漸被雙手放在左側腰際、身前屈、腿稍彎的施禮所取代。

2、皇家祭祀:祭天也稱祀天、郊祀,是帝王祭祀天神的大典,也是帝王祭祀典禮中最莊嚴、最隆重的活動。

3、齋戒:分爲三種,散戒、致齋、清齋。齋戒期間,帝王以及其他所有參加典禮儀式的文武侍臣必須沐浴*、戒除嗜慾、不飲酒、不吃葷,更不能近女色,用來表示對天的虔誠。

4、陳設:祭天時的陳設要求更嚴格,主要包括待事的次序、即事的位置、門外的位置、犧牲器具的位置、席神的位置。嚴格按照規章來進行,這一點對於我們今天的生活也產生很深遠的影響,如一般魚之類的菜會放在中間等。

5、稱呼:臣子對上司的說話就是上報告的時候,一般就是一微臣和臣,還有就是小臣或者就是卑職。奴婢回答上司:從有王朝開始回答語是諾,到了五代十國後面的就用遵命(不包括清王朝),清王朝自然是用喳這個語言來回答。還有奴婢對自己的自稱:一般有奴婢,屬下和賤婢。

擴展資料:

中國古代宮廷禮儀:

1、處世: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口爲禍福之門,話要經一番考慮再說。見失意人,不說得意語;見老年人,不說衰喪話。交淺不可言深,絕交不出惡聲。不侮辱人,不向人開玩笑。與殘疾人會面,須格外恭敬。於肩挑小販苦力,莫討便宜。

2、聚餐:座有次序,上座必讓長者。入座後不橫肱,不伸足。主先舉杯敬客,客致謝辭。主人親自烹調,須向主人禮謝後食。主人敬酒畢,正客須回敬主人。舉箸匙,必請大家同舉。用箸夾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

3、會客:見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請姓字住址。及門先趨,爲客啓闔。每門必讓客先行。入門必爲客安座。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宮廷

中國古代皇族有什麼樣的規矩?

限男女之年定婚姻、執六禮,始於周代。《禮記》、《唐律》、《明律》規定,六禮屢納采、問名、納吉、納徵、告期、親迎。即使是皇帝,也不免“買賣婚姻”之俗。明神宗朱翊鈞大婚,僅織造費就用了九萬多兩白銀;清同治皇帝載淳大婚,共花了兩千多萬兩白銀。

明正統七年(1442年),英宗朱祁鎮年屆十六,該結婚娶媳婦兒了。

或許是,除了天大地大,就是皇上大;或許是,皇上的婚禮場面大,動靜大,規矩大,麻煩大……反正,皇上娶媳婦兒叫作“大婚”。

大婚的同時,用金冊、金寶(證書和印鑑),冊立皇后;冊立皇后的同時,選一至四名妃子。

不是每個皇帝都能趕上大婚這種風光體面事兒的。登基前已經成年娶妻的皇帝,當上皇帝后,只舉行冊立皇后大典,不補辦婚禮。

朱祁鎮這小子有福氣,趕上了大婚。爲了這件事,太皇太后張氏、皇太后吳氏,以及朝廷重臣,搜腸刮肚,千挑萬選,操碎了心。司禮太監、朱祁鎮的“忘年交”王振,也忙得不亦樂乎。無論從私人交情、拍馬屁固皇恩方面說,還是從公事公辦,甚或乘機大撈油水方面講,王振都實心實意地主張“大辦特辦”,並且早早地向全國各地派出了採購團,看樣訂貨。

朱祁鎮這盞“燈”,本來就費油,絕不能再弄個“瘋丫頭”,跟他配對兒!太皇太后張氏掂量來掂量去,綜合了方方面面的意見和建議,毅然打破“皇后出自民間”的祖訓,決然拍板:以工部尚書錢允明的長女爲皇后,以御史雲湘的女兒爲妃。禮部和翰林院官員會議以後,完全贊同、堅決擁護太皇太后的英明決策。隨後,翰林院負責起草證書及其他有關檔案,禮部負責制冊造寶,並會同司禮監、內府等部門,備辦用品、禮品。欽天監的擔子也不輕,負責選擇良辰吉日,以便“執六禮”。

“限男女之年,定婚姻,六禮之儀”,始於周代。《禮記·王制》,以“冠、婚、喪、祭、鄉、相見”爲“六禮”。其中的“冠”,爲“成年禮”;沒到成年,沒舉行過“成年禮”,就結婚,那就是“非禮”。《禮記·昏義》、《唐律》和《明律》,規定“婚”的程序爲:納采,問名,納吉,納徵,告期和親迎,也稱“六禮”。

納采,即送禮、議婚,請媒人去探探口風、虛實。古人認爲,大雁“夫唱婦隨”,感情專一,值得學習;因此,納采時拿一隻大雁作見面禮。明清時期,見面禮可就豐盛了,互相攀比,再也不能光拿只大雁去矇事兒了。

問名

問名,就是舉行一個儀式,詢問對方的姓名、出生日期,看看“命相”是否合適。

到了納采、問名這一天,禮部官員擬定了禮儀程序和規範,又和一大幫太監、宮女,忙前忙後,佈置典禮會場。按“常儀”,陳設儀仗於乾清門外,設女樂於乾清宮丹陛上。乾清宮正殿內,臨時設定兩張桌子,鋪上杏*緞子桌布,一桌上面放“節”,另一桌上面放“問名”詔書。準備送往錢尚書家的禮物,也一水兒展示在光天化日之下。

大婚的禮儀,皇室成員、朝廷命官也難得一見,也許一輩子就遇到這麼一次。別看禮部官員咋咋呼呼的,其實,他們也是根據典籍、檔案的有關規定,“摸着石頭過河”,在實踐中學習。其他中央機關來觀禮的官員,都覺得新鮮,光顧着看熱鬧,忘了遵守紀律。鴻臚寺(掌禮賓)的官員好容易逮着個露臉的機會,指手劃腳地整頓觀禮隊伍,維持秩序,惹得好多“賣呆兒”的官員,對他們側目而視。

欽天監官員神氣活現地報告:吉時已到!朱祁鎮打扮得人兒似的,在內大臣、侍衛、太監簇擁下,隆重登場,在樂曲聲中步入乾清宮正殿,升座。王公大臣伏地叩拜,高呼萬歲。宣制官奉詔書,站在東側丹陛上,高聲宣詔,任命正、副二天使,去錢尚書家納采,問名。樂曲聲中,兩位天使奉節、奉詔。禮成,朱祁鎮退朝。

正使持節,副使捧問名詔書;儀仗隊、鼓樂隊在前開路,送禮官員跟在二使*後頭,自乾清宮出發,吹吹打打、浩浩蕩蕩地奔向錢府。

“成年禮”

錢尚書在大門口跪接天使,奉旨,接受禮品,謝恩。就事兒舉行問名儀式,錢尚書把寫着女兒姓名、簡歷、生辰八字兒等項內容的“表”,呈交天使。禮畢,錢家盛宴招待天使。儀仗隊、鼓樂隊員,就只能吃“盒飯”了。

酒足飯飽,天使率隊回紫禁城。進午門,在太和門外打住,將“節”和“表”,交給司禮監太監,就算*完成了任務。司禮監太監持節、表,到乾清宮復“皇命”。朱祁鎮向王公大臣“詔告”納采、問名情況。

皇室擇日爲朱祁鎮舉行隆重的“上中禮”,即《周禮.王制》所說的“冠”禮。

這個儀式類似目前世界上某些地區或民族仍在實行的“成年禮”,以此宣佈某男某女業已成年,並象徵性地爲他(她)穿戴上成年人的衣帽。從此,他(她)便有了社交和談婚論嫁的自由。

居住在中國雲南省麗江地區的摩梭人比較坦率,乾脆把這種儀式稱作“穿褲子禮”或“穿裙子禮”,分別由舅舅或母親,爲年滿十三歲的男孩、女孩操辦。當太陽光照進屋子裏的時候,男女孩腳踏糧食口袋和大塊的豬肉,男孩手持長矛和銀元,女孩拿着首飾、衣料,主持人爲他(她)脫掉童裝,穿上成年人的衣褲或裙子。已經“成年”的男、女,一一向客人敬酒,並接受客人贈送的賀禮。

朱祁鎮在“上中禮”上,帶上了一種名爲“通天冠”的帽子。這樣一來,他就可以裝“人”了。太皇太后、皇太后等皇室長輩,臨場觀禮;王公大臣三跪九叩,表示熱烈祝賀。禮成,朱祁鎮去祭祖,再到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寢宮,跪謝養育之恩。

作爲一個成年人,不管朱祁鎮“戴帽子”之前都幹過什麼,“戴帽子”之後,也得上一堂重要的生理知識課。據說,自古以來,各朝各代的皇太子或小皇帝,進入青春期後,皇室都要派專人(也稱師傅)教以人倫;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勝任“上以事宗廟,下以續後世”的重擔。這種性啓蒙教育,既嚴肅認真,又生動活潑;既傳授理論知識,又透過“春宮圖”和模型,展示操作方法。

據《萬曆野獲編》記述,明代紫禁城中供奉的歡喜佛,就是對皇太子或小皇帝進行性啓蒙教育的教具之一。歡喜佛爲男女合一佛像,成互相摟抱狀。佛身上設有機關,控制男女性器;按動機關,佛就作交合之狀。初入佛殿,必須舉行一個儀式,老師帶着學生燒香,上供,叩拜。然後,老師講解,演示。得到老師允許,學生纔可以觸摸佛身,甚至操作、演練。“上課”時,師生都必須“端莊”,“嚴肅”;嘻嘻哈哈,打打鬧鬧,以“兒戲”對待,那是絕對不行的。

前述,故宮西北部雨花閣供奉的五尊歡喜佛,是不是《萬曆野獲編》所說的“教具”,不得而知。

清代皇家的性啓蒙教育,據說比明代更規範,更系統。結婚前,小皇帝上過“理論知識課”之後,有關方面選出八名俏麗而年齡稍長的宮女,作小皇帝的“司門”、“司帳”、“司寢”等,掌管小皇帝的“牀笫事務”,爲他充當夫妻生活的參謀、顧問,陪他“實習”,積累實踐經驗。

朱祁鎮行過“上中禮”之後,按欽天監選下的吉日、吉時,行納吉、納徵禮。

納吉,說白了,就是算一卦,即古人爲結親的事兒占卜吉凶;如果是“吉兆”,生辰八字兒又合適,就請媒人攜帶禮品去訂婚。

納徵,就是送訂婚禮品。古人云:“男女無媒不交,無幣不見。”因此,納徵又叫作“納幣”。幣,是古人用作訂婚禮物的玉或帛類絲織品。

行納吉、納徵禮,宮中仍要舉行相應的儀式,派天使持節,帶着禮物和有關檔案,前往錢尚書家。這一次,錢家老小,凡是能動彈的,傾巢而出,在大門外跪接天使。他們當然有理由興師動衆,興高采烈。皇帝女婿“沒挑兒”,想得非常周到。禮品中,現金和實物,兩全齊備;不僅有錢小姐的,而且有錢尚書及其全家人的,連家丁、奴僕,也人人有份兒,的的確確是“甘霖普降”,“皇恩浩蕩”。況且,經過納吉和納徵,這門“皇親”就算攀定了,即使入洞房前,皇帝女婿有個三長兩短,“皇后”的名份和皇親國戚的榮耀,也都到手了。按照傳統習俗,一旦訂了婚,錢大小姐就是朱家的人了。清末,內務府大臣慶善的女兒阿元,與慈禧太后孃家大侄兒訂了婚,萬事俱備,只等舉行婚禮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太后的大侄兒死了。然而,阿元已經是葉赫那拉家的人了,終生不得再談婚論嫁。剛滿十八歲的黃花閨女,就被人稱作“元*奶”。到她滿二十歲的時候,才“名副其實”,看上去,整個一個四十多歲的半大老婆子。

在民間,未婚夫死了,婚期一到,婚禮照樣舉行。新娘子與未婚小姑子,或與一隻大公雞拜天地;之後,要麼獨守空房,要麼與一個木製假人共寢。

真正的大戲,在親迎那天上演

告期,就是把結婚的日期,通知對方。至此,大婚的序曲唱完。真正的大戲,在親迎那天上演。

親迎,那是對平民百姓的要求。皇上可不能屈尊到老丈母孃家去接新媳婦兒。他選派“兒女雙全”的代表去,能從他們身上“借點兒仙氣兒”。親迎這天,朱祁鎮起了個大早。他根本就沒睡着,翻來覆去地琢磨:錢大小姐到底兒長的啥模樣。要不是每一步程序,都得按照欽天監認定的“吉時”進行,他早就想起牀了。朱祁鎮穿上禮服,在臉上胡亂抹了點化妝品,美滋滋地去祭祖、拜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然後,在樂曲聲中御太和殿。迎親和冊立皇后用的節、證書、金印,等等,放在大殿內臨時設定的桌子上。朱祁鎮走過去,裝模作樣地檢視一遍,才升座。

皇宮中到處張燈結綵。各主要宮殿,都備足了鞭炮、紅色燙金雙喜字兒大蜡燭。御路上都鋪了紅氈子。

中和韶樂設在太和殿前,丹陛大樂設在太和門內。法駕鹵簿陳設在太和殿丹陛及庭院內。皇后儀仗陳設在午門之外,其中有一頂皇后禮輿,外面的杏*緞子帷幔上,用金線繡着大鳳凰。“女樂”分設在乾清宮後面和交泰殿前面。王公大臣喜氣洋洋地站在太和殿丹陛上和太和殿庭院中。靜鞭三響,在鼓樂聲中,王公大臣向皇上行“三跪九叩”禮,“萬歲”之聲,地動山搖。禮畢,樂止,禮部尚書奉金冊、金寶,宣讀冊文、寶文;然後,把節、冊、寶授予迎親使者。王公大臣再拜。朱祁鎮在樂曲聲中,起駕回乾清宮,靜候佳婦。

迎親使者把金冊、金寶放到“龍亭”裏。儀仗隊、鼓樂隊在前,迎親使者居中,後面跟着迎親官員、太監、侍衛,出午門,會同皇后儀仗,擡上大批的禮品,直奔錢府。一行人馬,花花綠綠,綿延數裏,絕對是難得一見的“靚麗的風景線”。沿途觀者如潮,尾隨始終者,大有人在。

錢府自納采,小動;自納吉,大動;告期以來,全府總動員,上上下下,誰都不能閒着,整修宅院,大搞環境衛生;雖然不能“僭越”,搞得像皇宮一般輝煌,但是,也得光彩奪目,儘量讓人看着有“門當戶對”的感慨。單是闔府上下、全家老小,置辦裏外三新的行頭,就忙得夠嗆,何況,還得張燈結綵,張羅喜筵,廣泛散發“喜帖”呢!

爲新娘子化妝,最傷腦筋。弄這麼大動靜,差不多天下盡人皆知,生米基本成了熟飯,“退貨”是不大可能了。可是,萬一皇上女婿一掀蓋頭,不滿意,不開心,這門兒親戚走得不近乎,皇恩就不會浩蕩了。於是乎,沐啊浴呀,恨不得把錢大小姐搓掉一層皮!沐浴之後,反覆地用以綠豆粉爲主要原料製成的護膚劑、西域香水,揉麪擦身;再用蜂蜜、玫瑰花瓣等原料製成的洗面奶塗面,用朝廷大臣都難得一見的進階紙膜,輕輕地擦拭;又用羊脂、白色素馨香等原料製成的護膚霜,反覆塗抹。最後一道工序是,在臉上撲香粉,畫眼線,塗眼影,描青眉,抹紅脣;再在兩個臉蛋子上,鼓搗出兩塊“頰紅”來。

至於髮式,當然要按“檔案”中規定的幾種樣子,選擇處理。那是有“級別”的,整得像妃子、貴妃,那就糟了。不管是浪漫的“飛天髻”,還是新穎的“朝天髻”,既要考慮帶鳳冠的方便,又要適合錢大小姐的臉型。兩綹鬢髮,無論如何也要“自然下垂”,有如飄逸的蟬翼,讓皇帝女婿一見,就兩眼發光。

說時快,那時慢。經反覆推敲,反覆試驗,反覆論證,反覆彩排,直到迎親的頭一天晚上,才最後“定盤子”。可倒好,這麼一捯飭,看上去,錢大小姐像個瓷人兒似的,一點兒活泛氣兒都沒有了。不過,她爹媽都說好:美麗,最要緊的,是“端莊”。

此刻,錢大小姐全副武裝,端坐在繡樓上,耳聞迎親的鼓樂聲越來越近,心裏的那面“鼓”,點兒也越敲越急。時刻未到,終不知這副尊容,能否得到“客戶”的青睞!

後來的經歷證明,錢大小姐的擔心,還是有道理的。她這次“出門兒”,享福不多,遭罪不少。

錢尚書率全家老少,在大門口跪接迎親隊伍。迎親使者高聲宣詔。鼓樂聲中,錦衣衛轎伕把皇后禮輿、龍亭,擡入前院,再由太監擡到後院的“繡樓”前,按欽天監官員指定的“吉利方位”停放。錢小姐着皇后禮服,戴鳳冠霞帔,閃亮出場,跪受金冊、金寶,回“樓”等待吉時。

吉時一到,新娘子升輿啓駕。大隊人馬經前門,沿御路,過大明門,入*、端門,到午門,城樓上鐘鼓齊鳴。隊伍從午門正中門洞進入紫禁城,經太和門,到乾清門。皇后儀仗入乾清門,太監、宮女列隊夾道,拍巴掌“熱烈歡迎”。在丹陛下,迎親使者還節覆命。鼓樂聲中,禮部官員奉皇后金冊、金寶,交有關人等陳列於乾清宮後面的交泰殿。新娘子坐的禮輿,由誥命夫人、女官、宮女,或引,或擡,或扶,或隨,送到坤寧宮去拜天地,行大禮。

合巹宴開。巹即“瓢”。古時,把一隻葫蘆剖成兩個瓢,新郎新娘各執其一,喝交杯酒,取“合二而一”之意。看來,古人早就意識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然而,俗話又說:按下葫蘆起來瓢。這東西似乎不大吉利,後來人們多用杯子喝交杯酒。明末,帝后有了特製的“青玉合巹杯”——兩隻連體圓筒杯,高約75釐米,外側有凸雕、鏤空的龍、鳳,以及兩首“打油詩”。這隻專用合巹杯,現存故宮博物院。那是國家二級文物,人家肯定不會出租、外借。再者說,誰都用,容易傳染非典、愛滋、霍亂、傷寒什麼的。如今人們結婚不惜血本,講究排場;不妨少花點兒錢,仿造一個,酷它一把。錢大小姐和朱祁鎮在坤寧宮裏相對而坐。新娘斟酒一杯,遞給新郎;新郎抿一口,交給新娘,新娘一飲而盡。新郎斟一杯酒,交給新娘;新娘抿一口,還給新郎,新郎一口喝乾。交杯酒喝完了,作爲皇后,錢小姐在坤寧宮定居下來。

大婚禮成,餘波未盡

朱祁鎮偕皇后錢氏,去祭拜列祖列宗;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寢宮,行謁見禮;朱祁鎮御乾清宮,“詔告”大婚禮成,皇后率妃子等,叩拜丈夫。太皇太后、皇太后在各自寢宮,向新婚夫婦贈禮,設宴祝賀。朱祁鎮御太和殿,接受王公大臣祝賀。皇上設宴款待皇后家人,賜禮物。

結婚“限男女之年”,皇帝也不能胡來。萬曆五年,皇太后李氏爲神宗朱翊鈞定下了皇后人選。欽天監反覆論證後認定,只有十二月“宜嫁娶”。大學士張居正直嘬牙花子:過了年兒,皇上才十六歲,臘月娶媳婦,豈不是“早婚”,“非禮”?可是,到來年臘月再辦喜事兒,朱翊鈞肯定會“火上房”,“猴急”;怎麼辦?

好在皇太后李氏對張居正印象不錯,他的話她還聽得進去。張居正求見太后,對她說:“英宗,武宗,世宗,都是十六歲大婚,咱不能壞了祖宗的規矩。要是等到明年臘月,也確實晚了點兒。我看明年三四月比較合適。雖說欽天監認爲不大好,可那是一般老百姓的見識。皇上是什麼人?天之驕子,一福壓百禍,哪位神佛都得賣這個面子,保佑他。”

皇太后李氏思考再三,決定來個“中庸”,來年二月辦事兒。

明神宗朱翊鈞結婚,光織造費一項,就花掉九萬多兩白銀。他給幾個兒子辦喜事兒時,爲了採購珠寶,花了兩千四百多萬兩銀子。

明太祖朱元璋爲後世子孫立下一個規矩:“皇后出自民間。”在執行規定過程中,“親民”變成了“擾民”。各地官吏奉旨,大肆徵選十三至十六歲未婚少女,送往京城,當地立馬雞飛狗跳,亂成一鍋粥。不樂意應選的,哭;想乘機跳龍門的,笑;捨不得離開父母和情郎哥的,投河上吊。

萬曆年間,民間傳說“皇上又要選美了”。一時間,嫁閨女,聘女婿,忙得昏天黑地。浙江省青田縣一位老兄,正在旅途之中,爲了爭取時間,也趕緊給女兒找了一個婆家。匆忙之中,手頭上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只好用一條腰帶,權當“信物”。那時候,人們沒有手機這種東西,難以互通訊息。他老婆在家裏,不知道當家的是死是活,啥時候能回來,情急之下,自作主張,把閨女許給了一個有錢的人家。當家的回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吵得一塌糊塗。那個大款聽到這個消息,來個“近水樓臺先得月”,捷足先登,迎娶新娘子。這個閨女挺倔,僅遵父命,不從母意,在花轎中割喉自盡。

天啓元年(1621年),熹宗朱由校準備大婚,廣選天下*。消息傳來,江蘇浙江一帶,許多當父母的,擔心女兒一旦入選,勢如永訣,就抓緊時間談婚論嫁。單身漢無論老少俊醜,身價陡增,甚至出現“拉郎配”現象——不問青紅皁白,從街上拉過一個男人,到家裏就強迫他與自家閨女拜堂成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香港鳳凰影業出品的彩色影片《搶新郎》,形象而生動地描述了類似的情景。

數千名*雲集京城,真是個花團錦簇,風情萬種,美不勝收。她們千里迢迢而來,許多人沒有看到紫禁城到底兒是個啥樣子,在初選中就被淘汰出局。剩下的,每百人一批,按照年齡大小排隊,順序入宮,參加“精選”。肩負着重任的太監,遠看看,近瞧瞧,把那些稍高、稍矮、稍胖、稍瘦的,都扒拉出來,送回原籍。留下來的,再按年齡大小編組,進入“一審”。

太監以極爲挑剔的目光,審視着每一位姑娘,觀察她們的容貌,辨聽她們的嗓音,發、耳、額、眉、目、鼻、口、頷、肩、背、腿、腳、音,只要有一處看着不順眼,聽着不順耳,當場“退貨”。

“二審”時,太監拿着尺子,量姑娘的手、臂、腰、腿、腳,再令姑娘“活動活動”。凡是一處尺寸不符合要求、各部分“零件”不搭配,以及風度、儀態不佳者,一律打發回老家。

“三審”由女官和年老宮女把關。姑娘單獨進入一間祕室,脫得一絲不掛,女官和宮女摸其乳,探其祕,聞其味,察其膚……合格者在宮中接受一個月左右的培訓。在她們熟悉宮中規矩,學習禮儀規範的過程中,負責培訓的女官,考察她們的智力、性格作風之優劣;當然,睡覺時咬牙放屁吧嗒嘴的,說夢話撒癔症的,絕對不能容留,將來驚了駕,那可不是鬧着玩的!

千淘萬濾之後,所得“精英”不過數十名。

《光緒帝大婚圖》局部“終審”一般由皇太后負責,有時皇上親自出馬。他們按擺在面前的桌子上的名單,逐一將精英傳進。姑娘立而不跪,回答一些有關姓名、家庭狀況、學問方面的問題。“考官”們審形辨音,從中篩選出一後一妃或數妃。其餘的,賜給親王、郡王、皇子、皇孫,或留在宮中當“女官”、宮女。明代內廷有“六個局”,由女官掌管,每局下設“四個司”,女官在百人以上;她們都是皇上后妃的“後備軍”。

明嘉靖年間,爲世宗朱厚熜選皇后時,禮部負責初選,張太后負責終審。她聽欽天監觀天象的官員說,河北大名府“有佳氣”,進入決賽的姑娘,大多數來自大名府。張太后端坐在一個青紗簾後面。姑娘們三人一組,“一正二副”,依次被傳入。張太后相中的姑娘,就賜一隻赤金鑲玉的手鐲,由宮女當場給她帶上,這個姑娘就被牢牢地“銬上了”。落選的姑娘,張太后讓宮女把幾枚銀幣,塞到她的衣袖裏。

清代,坤寧宮不再是皇后寢宮,只在東暖閣入“洞房”。大婚禮儀與明代大同小異。《清史稿》說,同治皇帝載淳大婚,“納采、大徵、發冊、奉迎,悉遵成式。”有的史料說,光緒皇帝載湉大婚的程序爲:納采禮,大徵禮,冊立禮,奉迎禮,合巹禮,慶賀禮,賜宴。

上述記載,有的把“六禮”簡化了,有的則細化了。說法不一,做法相同

帝的名諱。清朝在位的皇帝有10位。大概十位的名諱。。

對清朝統治的冒犯的字語。

滿清時期的*是空前絕後的,而且隨着統治的穩固而加深,越是統治穩定的時期,*就越是登峯造極,至乾隆時期,以是無以附加的強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因此而扭曲變形,變成了不折不扣的“奴才”文化!

一般有形無形影射到清朝統治者和朝廷的話語都會引來殺身之禍。

這個這個*就是相當好的例子。

所以說你提出的問題是相當廣泛的。追問我是說宮裏面所有的規矩,不是隻關於這種話題。

花轎迎娶新娘有哪些規矩 花轎迎親的習俗講究

客家風俗-生產風俗來賓良江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人們走訪親友後,都要隆重的家宴,閤家老少及分竈了的兄弟團聚,由年紀較老、生產經驗豐富的家庭成員,根據歷年和來年的情況進行、估計,作出一年的生產安排,較年輕的家庭成員則在旁補充。然後集中力量翻地、耙地、種玉米,完成這些工作後,迎來了繁忙的春耕。“二月竈”(農曆二月二日)那天,天乍蒙白,人們(主要是婦女)爭先恐後擔着蠟燭、香、葷菜、糯飯去祭拜“竈王”,祈求神靈保佑來年風調雨順,生產豐收。嗣後,種下甘蔗,撒播水稻種子。待秧苗長均,抓緊時間進行春耕工作。由於春耕工作較繁重、緊張,人們多是互相幫助完成插田。管理工作則是各人的事了。作物即將成熟的時候,一般由老人決定什麼時候收割,小孩不得多言。夏收時,各種家畜、家禽業已長大,塘裏也可以捕撈,客家人歡歡喜喜擺上一桌最豐盛的飯菜,又得“洗一次眼睛(意大嚼大吃)”。中元過後,人們又忙乎秋種秋收,其後,集中力量把種植的作物部分,飼養的豬、鴨、鵝、魚上。[編輯本段]客家風俗-生活風俗  廣西的客家人在生活風俗上保持了勤儉節約、聚族而居的特點。來賓的客家人仍兩稀一干,早上、中午吃粥,晚上吃飯。主食大米飯、大米粥,由婦女在早上煮好,涼冷,放進櫥櫃,粥白天吃,飯晚上吃。飯是倒出米湯後幹燜而成。他們不喜歡吃爛飯,故用此法煮飯。吃粥時,喜歡熟鹽拌粥。其副食是豬肉及各類蔬菜,不定時吃牛肉及其他肉類。一般豬肉是切片,水煮熟,炒幹,放入佐料即成。蔬菜是用油炒熱後,放入配料即盛入碗。客家人的佐料不外乎姜、蒜、蔥、醬、五香粉、味精。他們的傳統名菜是扣肉、白斬雞、醋排骨、醋大腸以及炒醋醬鴨。風味食品是冬米糖、酸刀豆、辣椒,曬到半乾程度,放入酸壇,鮮黃即可開啟食用。逢正月初二、十五、端午節,客家人都要包糉子,有肉糉、綠豆粉糉等,作糉用的餡都事先用八角粉、胡椒粉、醬、鹽制好。裹糉用糉葉。農曆二月初二、清明,都煮糯米飯,放入糖,再用樹葉染成不同顏色,香甜可口。冬至。都要吃糯米粉、肉餡製成的水煮饃。他們沒有喝開水的習慣,口渴了,多以粥水、米湯代替,喝茶很少,喝酒多是自家釀的米酒。  來賓客家人的屋都是大瓦,傳統的屋爲平,廳堂分爲上廳、下廳,中間爲天井,上廳後面是儲藏室,上廳正宗擺八仙桌、掛鏡屏,鏡屏上面是祖宗牌位。吃飯在下廳,冬天烤火也在下廳。上廳兩側是大寢室,爲老人和已婚夫婦使用,下廳一側爲小寢室,是未婚青年使用,另一側爲廚,豬牛圈則在屋的左右兩側。照傳統俗規,舊多留給長子住用。[編輯本段]客家風俗-家庭風俗  由於客家人多聚族而居,因此有事按宗活動,往往一個姓有若干宗。整個姓氏,傳統有不成文的族規。凡是出現有損姓氏聲譽的大事,由全姓氏出人商量解決。如果出現與外姓鬥毆的事情,則每戶出人前往解決,目的是防止吃虧。一般客家人不擅自動手,有理則據理相爭,無理則和氣解決,如果誰敢冒犯族規,勢必被族人孤立。每逢宰豬,客家人都要設宴招待族人,小村的是每戶請一人,大村的則是請有威望的老人和宗兄弟。一旦家裏有人考上中專、大學,或參軍、出外工作,客家人都要設宴款待前來祝賀的宗兄弟。爲了維持宗的團結,女方過後,一般是三世、四世同堂,如果南方以下還有弟妹。新娘、新郎必須隨老人居住合竈一段時間才能分竈。即使不和老人同竈,也必須承擔贍養老人、撫養弟妹的義務。否則被視爲逆子。分竈以後,每逢有好酒好菜,都要喊老人同吃或挾一份菜給老人。  由於重家族,所以老人極受尊重。來賓客家人俗規,吃飯時,老人座位面向大門,以示尊重,成年人次之,坐在兩旁,小孩只能坐在對着老人的那一面的坐位。如果家裏人太多,男的坐一桌,女的坐一桌。吃飯時,小孩要主動幫老人挾菜,小孩幫老人添飯時,接碗、遞碗必須是雙手伺候。老人講話,小孩不能隨便插嘴,或在旁喧囂。吃完飯,小孩得講一聲“慢吃”。  在家庭風俗中,小孩的出生極受重視。來賓客家人孩子出生三朝,外婆和近嫂子、弟嬸(弟媳)和已婚婦女用竹蘿裝雞蛋,來到新產婦家做“三朝”。半月後,外婆邀的婦女,擔甜酒、雞蛋、米、母雞、揹帶給外甥做“半月”,俗稱“吃薑酒”,這次酒席最熱鬧。小孩滿月後,外婆又邀婦女給外甥做“滿月”。客家人一般不做週歲。  伏波廟、大人廟、女廟,是客家人每年都要參拜的,即使“”期間,曾三令五申嚴禁搞迷信活動,客家人還是暗中參拜。伏波廟,即爲紀念漢朝將軍馬援南征而建的廟,廟會時間是正月初六。大人廟是紀念清朝丞相(大學士)陳洪謀爲廣西民衆免交錢糧而建的,廟會時間是正月十九。女廟是紀念劉三姐建的廟,廟址是在一個山洞裏,正月二十九日廟會。  客家人祭祖是一件大事。三月清明時,整個姓氏都熱鬧起來,聯合到祖墳去搞祭祖活動,良江鄉內的客家姓氏,每年清明都要集中到賓陽進行祭祖,一般每家派一人到場參加。每逢節氣或歲終,客家人都是先用葷菜祭祖後,方纔進餐。正月的時候,供品必須擺到十五那一天才能撤去。正月的供品多是糉子、豬頭肉(整塊)、米花糖之類。  客家人過去每逢春耕前、夏收後以及秋收後集中於祠堂,一來聽文化程度較高的人解釋家譜,續寫家譜;二來商量姓氏內需要解決的大事,例如同外姓的糾紛、建築、生產等。  補充回答:客家風俗-客家婚嫁風俗  惠州民間傳統的婚嫁禮俗,以封建禮教諸俗爲基礎,大多顯得繁文縟節,勞民傷財,可說是頗多陋俗。儒家經典《禮記?昏儀》說:“夫權,始於冠,本於昏(婚),重於喪祭,專於朝聘,和於射鄉。此禮之大體也。……昏(婚)禮者,禮之本也。”可見儒家十分推重婚姻禮俗。中國傳統文化歷來重視儒家思想,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形成了五彩繽紛、禮制頗多的婚俗文化。惠州的傳統婚俗,大抵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在一個地方的具體表現。  封建社會的幾種婚姻形式,如“包婚姻”、“婚姻”、“聘請婚姻”、“指腹婚姻”、“童養媳婚姻”、“荒婚”、“望門婚”、“冪婚”等等,惠州均有之。其中聘娶婚姻尤其盛行,聘禮、聘金不可或缺,在今日惠州依然可見其遺風。  聘娶婚姻在惠州有悠久的歷史。光緒《惠州府志》記曰:“婚姻,俗用檳榔爲聘,以多爲貴……其聘儀妝奩則稱家之豐約爲之”。“俗用檳榔爲聘”中的檳榔,舊時中藥鋪有售,在聘禮中,它多具象徵意義,而真正的聘禮傳統都是以銀錢、食用之物爲主的。“府志”說聘禮“稱家之豐約爲之”,實際上,即始“約”者,聘禮的數量也是相可觀的。  惠州傳統的聘娶婚姻的禮儀十分繁鎖複雜,從開始的媒人提親,到最後的三朝回門之俗,其間經歷卜吉、過禮落定、報日、過大禮等婚前諸禮及鋪、親迎、拜堂、滯新娘等盛大的聯姻儀式。  惠州民間的繁雜婚俗,是由封建婚嫁禮儀的“六禮”演變而來的。“六禮”起源於周朝。《禮記》記述當時應循的婚姻程序爲“納采”(媒人提親)、“問名”、“納吉”(男方卜吉,女方正式認婚)、“納證”(下禮落訂)、“請期”(婚期的商定)、“親迎”(迎親接新娘)。這6個環節就是所謂的“六禮”,是封建禮教中最早的婚姻禮儀。其後兩千餘年,六禮雖有變異,但萬變不離其宗,今日各地的婚儀中都依然可見其影子。  惠州傳統的婚嫁禮俗,大抵按如下幾種程式進行。  (一)提親  惠州傳統聘娶婚姻之始,首爲提親。一般是男家請媒人到女家說合。提親爲六禮中“納采”的一種變化形式。《儀禮?士昏禮》中記曰:“昏(婚)禮下達,納采用雁。”就是說,秦漢以前的提親一般是以提活雁作爲禮物的。這是取其順乎陰陽往來之義。到了秦漢以後,送禮又採用糕羊、合歡、嘉禾、膠漆等物,到了後來竟發展到了30餘種,這些禮品一般都象徵着夫婦牢固和睦。惠州傳統婚儀中的提親攜禮多是活雞或花布妝奩類用物。這種雞,民間稱“帶路雞”,寓意吉祥。  在提親中,媒人受男家之託,憑三寸不爛之舌通女家。因惠州以前作媒人的多爲女性,故惠州習慣稱之爲媒人婆。  媒人在中國古已有之,《詩經》中就有“匪我愆期,子無良媒”的詩句。惠州傳統婚儀中的媒人婆一般分職業的和非職業的兩種,職業媒人婆以做媒爲生,唯利是圖,所以不惜搖脣鼓舌,講假話,講瞎話,誇大對方家庭對個人的優越條件,隱瞞對方及其家庭的欠缺方面,往往撮合出一些畸型的婚姻。正因爲如此,在人們的心目中,媒人婆往往給人一種“哄神騙鬼、謀人錢財”的醜惡形象。  (二)過大禮  婚前諸禮最爲隆重和至爲重要的莫過於親迎前夕的“過大禮”了。在傳統聘娶婚姻中,兩家相互商定的聘金、聘禮、嫁妝在這一天要履行。此日男家將預先備好的各種聘禮裝滿食格、盒籮,貼紅插柏,或挑或擡,由男家的姑嫂姐妹浩浩蕩蕩地送往女家。男方在“過大禮”中送全豬全羊是常有的事,故民謠裏有“行豬過大禮”的唱詞。餅食也是必備之物,惠州的定俗是備“大餅”,大餅的種類達十幾種,依各家的條件和講究鋪張的程度備一種至數種大餅不等,不過,十數種餅全部備齊的並不鮮見。除此外,必備的還有燒豬肉、雞、鵝、鴨、魚、發糕等。  女家在收到男家禮品時,立即將原先預定的嫁妝送往男家。惠州傳統婚俗中常備的嫁妝,主要爲生活用品,比較普遍的是衣服、被、枕、席、帳之類,還有諸如衣櫃、梳妝檯、皮箱、八仙台等傢俱。現在嫁妝中除主要的牀上用品不可缺少外,常常還見有縫紉機、電冰箱、電視機、電飯煲等。  “過大禮”一般在迎親的前一日,喜慶的氣氛十分濃厚,那些送禮品的姑嫂姐妹們,一般都着盛裝,上下簇新,施粉抹油,招搖過。惠州風俗,送禮的隊伍專挑人多的道路行走,以沿途相告喜事。  “過大禮”之俗,近於傳統“六禮”中的“納徵”。《儀禮》說:“徵,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婚禮。”也就是說,下了彩禮,送了嫁妝,纔可以把女子娶過來。古代的納徵也是至爲重要的一環,所用的彩禮各代不盡相同,秦以前多采用名貴的玄薰、束帛、儷皮;漢代多用金銀。其後,風俗日盛,禮物日重,歷代有識之士多視爲時弊而欲杜絕,但此風卻歷代盛而不衰。“六禮”中,“納徵”是在“請期”“報日”之前,而惠俗卻是在報日之後,兩者在時間上有些差異。“大禮”過後,即時婚娶,尤顯得熱鬧,這大概是此俗至今在惠州民間依然盛行的一個原因。  (三)接新娘  接新娘是傳統“六禮”中的“親迎”。親迎爲“六禮”之尾,是“六禮”的歸結。現代人所說的婚禮或古人所說的婚禮大典就是以接新娘儀式爲標誌。  古時候所說的婚禮大典,一般包括鋪或暖、親迎、回門三個環節,時間持續三天。第一天鋪或暖,第二天親迎,第三天回門。惠州的習慣不盡相同,所說的婚禮基本上是指親迎和滯新娘兩個環節,至於迎親(也就是接新娘),則主要包括了鋪、花轎迎親、撒鹽米、跨火、踏凹欄等主要的幾項風俗。  1.鋪:鋪是一種舊風俗,一直延續至今。鋪是女家送嫁妝到男家後,女家的姑嫂姐妹幫忙擺設新的一種風俗。按惠州習慣,鋪講究兩點,一是擺設的牀、櫃、梳妝檯等要注意方位、風水,至爲講究的是衣櫃鏡不能向牀。惠州習俗中,鏡與照妖同義,而照妖鏡向牀,顯然是不吉利的。二是鋪之人要“命好”,民間認爲命好的標準主要是“多子多福”。所以,寡婦、無生育能力或生育少的婦女是不能參加鋪的,而多子多福者,自然是鋪的主要參與者了。  2.上花夜: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族中的姑嫂姐妹(必選所謂命好之人)要專門爲新娘梳妝打扮穿衣,這就是民間所說的“插花”,這一夜,民間風俗又稱爲“上花夜”,是新娘嫁前的一項很爲莊重的儀式。行此禮時,新娘往往伴以哭唱,其時新娘面臨人生的重大轉折關頭,一般都十分動情,而舊俗中規定新娘插花後要在閣中哭唱至天明,謂“五更守夜”。上花之夜,新娘悲悲啼啼,徹夜不眠,更顯出一種傳統婚嫁“喜亦悲”的氛圍。  3.花轎迎新:惠州傳統用花轎迎親,五十年代尚有專門出租花轎的花轎店。多是二擡、四擡或八擡大轎,繡“鳳鸞牡丹”,“福祿鴛鴦”,飾“四彩花燈”,披“大紅花綢”,故謂“花轎”。接新娘之時,由媒人領路,新娘領花轎,一路鼓樂。至女家後,女家姐妹拒之於門外,新郎趕忙派“利是”,過衆姐妹一關後,便可將新娘接出。新娘哭賴不走,男家衆人軟硬兼施,哄出閨,又哄其(硬推)上轎,新郎還要給轎伕封“利是”,方纔起轎。幾翻“拼搏”後,新郎往往已是精疲力盡。  4、撒鹽米:接新娘時,舊時惠州有些地方有撒鹽米的習慣,預先用器皿盛好一些鹽、米、黑芝麻等物,即在接新娘的途中沿路撒放,謂祭橋神;而沿路撒的,是爲祭祀路神,這就是惠州傳統婚姻禮俗的撒鹽米之俗。撒鹽米之俗其實爲我國傳統婚姻禮俗中“撒谷豆”之習的一個變種。“撒谷豆”出現在西漢,兩宋時北方盛行,其傳統的說法是爲了“禳三煞”,亦即驅鬼避邪,這和惠州民間“撒鹽米”差別不大。只是“撒谷豆”多爲北方遺俗,南方並不普遍,而惠州有之,可見惠州習俗的淵源是甚爲久遠的。  5、遮頭、踩凹欄與跨旺火:新娘接到家中,鼓樂聲中衆親扶新娘下轎,此是新郎手持扇子相扇,若男家的大姑小姐八字相剋,她們必須用蓋(竹編的盛器)、篩等物遮擋不與新娘直接見面。民間認爲,新娘紅運當頭,殺氣甚大,新郎用扇扇之,謂“弱其殺氣”,人避開不見,謂“避其殺氣”。有的地方,新娘下轎時,新郎用凹欄(主編的一種盛器)擋住新娘後腦地方。這一風俗,惠州流傳的哭嫁中亦有反映:“我(新娘)腳踏轎門郎晾遮,郎晾遮頭遮女死,我比(給)什麼功勞來謝爺。”看來,新娘是頗怕這一“遮”的。按民間的說法,凡出嫁女要孝道,即使上轎到了男家,也要一步三回頭,而新郎的那個凹欄,就是要遮住新娘不斷回頭的視線,很名顯,這一做法就是要使新娘專心嫁到男家,不要老想着孃家.除遮頭這個風俗外,同時還有踩欄之習,新娘一下轎,男家的人便急忙在新娘的腳前鋪就一個凹欄,讓新娘腳踩而過,民間謂“腳踏凹欄隨窩(凹)轉”,很名顯,這是要讓新娘過門之後,能專心致志地在男家這個“窩”裏做牛做馬。踩過凹欄準備入屋時,惠俗中習慣要讓新娘跨火而過。即便是不置專門的火盆,一些老人也要抓一把草燃燒在門口,讓新娘跨過。此俗北方稱“跨旺火”。也有的地方是跨碳火,是一種比較悠久的民間習俗。他有兩個用意。一個是取“旺”字,新娘跨過旺火把之後,來日就給夫家帶來“旺火”。另一個是取“避”字,主要是避去邪崇。民間人爲有兩個“邪”源,一個是婚嫁之時,觀者如雲,其中難免夾雜一些家中有喪、病之事的人,民間認爲他們身上帶有邪崇,惠州則稱這些人身上帶有“煨(諱)”;另一個邪源是出自新娘本身,女人身子帶有“髒”,這是一種中國傳統的舊觀念。因此,惠州的跨火之俗,雖取“旺火”之義,但主要是爲了避邪,火盆所燃的旺草、絲毛草、挑卡等物,均是中國傳統的避邪之物。尤其是“旺草”,惠州民間稱其爲“抹藥”,是惠州穿統“去煨(諱)的專用藥,在出生婚嫁禮儀以及“拜山”祭祀中,它都是人們用以避邪的護身藥。  6、捧蠟燭:“捧蠟燭”爲惠州傳統婚嫁迎親中的必行之俗。在接新娘歸後,新娘子入洞之前,就先由童男捧蠟燭至洞安放。此俗惠州最爲講究,民謠亦唱雲:“捧蠟燭,捧到新娘間篤(盡頭的意思,或最裏面之意)。”按習慣的做法,要首選童男一人(一般爲族中親戚中兄弟多者),隨迎親隊伍接新娘(此時已捧好蠟燭),接歸或直接將蠟燭捧至洞內安放。此爲奉子,俗不可耐,以兄弟多的童男作爲引子,爲新娘佳人點燃香火,便引來子孫滿堂。  7、迎親鼓樂:惠州舊俗中“接新娘”的整個過程一般都鼓樂不停,光緒《惠州府志》所記的“鼓樂迎親”即是。蘇東坡寓惠時曾稱:惠州“鐘鼓不分哀樂事”,看來惠州傳統的迎親在宋代以前就已有了。惠州婚事的鼓樂稱“鑼鼓櫃”,以鑼鼓、鑔、鈸爲主,配以嗩吶。鼓樂隊隨迎親隊伍來回吹奏,渲染了喜慶氣氛。光緒《惠州府志》說惠州的民間婚禮“鼓樂竟日”,亦即民間所稱的“一日鼓”,但一些有錢人家婚事鼓樂,實際上是“二日鼓”、“三日鼓”。舊時,惠州有專門的鼓樂店,有職業鼓樂手,男家婚娶,只需花銀錢便可僱專門的鼓樂班子,因而舊時婚禮請鼓樂班子捧場是普遍的。  (四)滯新娘  新娘到家後,先拜堂,拜天地祖公,拜父母高堂,並依次向男家長輩敬茶,此謂“飲新娘茶”;而諸長輩要回封“利是”包,以祝願新婚新*吉大利。禮畢,就是大開宴席“和新娘酒”了。惠州舊俗婚宴時新娘並不露面,一般要餓着肚子獨坐閨,不能擡頭,不能言笑,不能輕易走動,獨聽正廳中傳出的嘻鬧狂歡之聲。此時新娘內心一般都憂慮不安,因爲她知道,那些狂漢醉鬼們,一會兒宴畢之後,便要衝入新中“鬧”她了。這就是惠州婚禮中一個最爲狂歡的場面——滯新娘。  滯新娘即習慣說的鬧新,“滯”是惠州方言,即戲弄之意,滯新娘即戲弄新娘。其實還在拜堂之時,滯新娘便已開始,如果新娘下跪的動作稍慢,有些人便在新娘的後腳彎上猛蹬一腳,使新娘跌跪在地;或一陣起鬨,人疊人地把新娘壓在下面。此前,女家同來的姑嫂姐妹等人總是事先作些準備,如在堂前鋪一塊草蓆,使新娘倒下時不致於弄得滿身灰塵。但是,男家客人總是想法把新娘弄得狼狽一些。  婚後宴畢,人們迫不及待地涌入新。先是要“食新娘茶,吸新娘煙”。按規矩新娘要逐一給每位倒茶點菸,這時,人們往往讓滾燙的茶水倒得滿滿的,故意讓新娘燙着;又故意將新娘點菸的火種吹熄,讓新娘無所適從;爾後,又讓新娘在幾寸寬的長條木凳上走過,謂“過天橋”。板凳兩頭易翹,中間僅一個巴掌寬,人走在上面搖晃不定,而一些好生事者,還故意把凳腳事先弄壞,好讓新娘從凳子上摔下來。至於要新郎新娘咬糖果,對新娘講猥褻的話之類,則是平常的事了。越往下,秩序越亂。有的偷偷拿松毛針之類帶刺的東西刺新娘的頸背,或向新娘的臉上噴撒胡椒粉,並左推右搡。女家同來的姑嫂姐妹盡力勸護扶持,也無濟於事。新娘也強顏作笑,但臉上流趟着汗和淚。這種捉弄新娘的行爲,往往要延至深夜。此俗對一個剛出嫁的新娘來說,是近乎殘的。  鬧新古以有之,漢代已十分流行。因鬧新是以戲謔新娘爲主,因而此習也稱作“謔親”、“戲婦”。時人所著的《昌言》指出:“今嫁娶之會,捶杖以督之戲謔,酒禮以趣之情慾。宣淫佚於廣衆之中,顯陰私於族親之間。污風詭俗,生淫長奸,莫此之甚。”說明當時鬧新十分放縱,而且人們行爲有違“禮教”,污穢視聽,故此作者以“污風詭俗,生淫長奸,莫此之甚”加以斥之。《漢書》亦云:“新婚之夕,於窗前竊聽新婦言語及其動止,以爲笑樂。”此爲傳統的“聽”之習,也屬鬧新。惠州以上兩者皆有,而且頗具“污風詭俗,生淫長奸”的特徵。但人們並不認爲這是傷風敗俗,世代相襲,以至今日的惠州,都依稀可見這種婚俗的遺風。  (五)三朝回門  娶親的次日,新娘早起服侍家人,日間迎接串門探訪的親朋鄰里,到了第三天,一早便要打點禮物同新郎一齊回孃家看望父母,這就是惠州習慣所稱的“三朝回門”。它是惠州傳統婚嫁禮俗之中甚爲講究的一項禮儀。如果說提親、卜吉、落定、報日、過大禮爲婚前禮,迎親、滯新娘爲婚時禮的話,那麼,三朝回門便是婚後禮了。  三朝回門和古時候的“打婿”風俗有着密切關係。《西陽雜俎》一書在記述南北朝“打婿”風俗時說:“婿拜閣(女子住的屋)日,婦家親賓婦女畢集,各以杖‘打婿’爲樂,至大委頓者。”  廣東近現代文獻中亦有“戲郎婿”的記述。按廣東的舊俗:郎婿回門之時,岳家以盛饌,謂之“待新女婿”,但席坐使時,岳家的姐妹起而戲之,或出難題使新郎難堪,或迫新郎跪拜家中諸物。  惠州的三朝回門,又稱“滯新郎”,從形式到內容都和“打婿”、“戲婿”之習有相似之處。按惠州的習慣,新人到岳家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拜見岳父母大人,而後逐一拜見族中諸親。在拜見族中的姐妹時,往往就已開始“滯新郎”了。按照傳統的風俗習慣,新郎到岳家祖宗和岳家宅屋的四方神,這時姐妹便於一旁起鬨,或讓新郎多拜幾次,不讓其起身;或讓新朗頻頻下跪,不讓其間歇;有些好事之人,還會拉新郎到雞窩或豬圈旁,明說是要新郎拜雞籠神或豬舍神,實際上是戲弄新郎。如新郎不從,衆姐妹就回強行“執法”,使新郎不得不從。  拜畢,岳家宴請郎婿。席間,岳丈及族中老者要出些對子和難題讓新郎解答,說是測試新郎的才能,實際上是爲難新郎;而那些好事的姐妹,這時便照搬“滯新娘”的做法去戲弄新郎,使新郎狼狽不堪。  “滯新郎”儘管在程度上不如“滯新娘”,但岳家姐妹的矛頭始終都是直指新郎,大致是對新娘在男家受到戲弄的一種“回敬”。新婚三朝回門是惠州傳統婚嫁的一個定俗,故禮儀頗爲講究。回門時備的禮物,首要爲雞,民間謂“帶路雞”,這是必備的吉祥之物。其餘的禮物,如魚、肉、鵝、海味、山珍、餅食等各聽其便。這些禮物,男家一般都多備一份,如肉、備兩塊,女家接禮後,按俗要回男家一塊。其餘如大桔亦不可缺少,如無大桔,即須以柑橙代替;大桔寓意“大吉”,女家接禮後。還要回給男家大桔(吉)。  除遠道聯姻者外,內及近郊聯姻,三朝回門一般是岳家請郎婿、新娘及婿家姐妹姑嫂吃一餐,然後打點回禮,當日返歸。  回禮賓司使中,有岳母所蒸的大紅髮糕和紅斂糕,“帶路雞”不可或缺。惠州還有新婚一月回門的習俗,回禮時岳母蒸大籠糕(一中糯米甜糕),孃家娘嬸蒸斂糕。[編輯本段]客家風俗-客家喪葬禮俗  比起其他禮俗,喪葬之俗來得更爲莊嚴肅穆。客家人對於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過於繁文縟節。葬務從厚,禮務從奢,豐其筵席,醉飽靈側,鼓樂奠別等等。一些地方至今舊俗猶存。  病人臨終之際,便將事先做好的"壽衣"給病人穿上,稱"着壽衣"。過去有“上六下四”之說,即上身穿六重衣服,下身穿四重褲子。  客家風俗重視送終。出門在外的千方百計趕回家,以求在臨終前見最後一面,顯得孝順。人斷氣後,馬上燒轎,焚紙,眷屬、兒女悲哭成叫。是爲“送終”。  報喪:病人斷氣後即刻報喪。孝子往外祖母舅家及親伯叔家報喪,在門前或附近路口還出訃告。  擺孝堂:在遺體前掛白布,擺香桌,放靈位牌或遺像。早晚哭靈,登記親友送來的禮物或“代燭”,帳布按序掛在孝堂兩旁。  落枕:遺體,在廳堂地上鋪一白布,將遺體放在上面,頭新瓦,瓦上墊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擇日定時將遺體入棺叫“入材”。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親友來弔唁時,喪家女眷在帳內棺旁舉哀。晚上親友參加孝堂守靈,俗稱“陪夜”。  發喪要擇時,常在早晨。舊時在頭一天要“鬧喪”,通宵達旦,鼓樂喧天。發喪先祭奠,再起柩出殯。講究排場,以顯示兒女孝順。  安葬:將靈柩放入墓地。墓地選擇講究“風水”。墳墓外觀很似客家人的圍龍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種表現。埋葬後第三天,親屬穿孝衣到墳上哭拜祭奠,燒紙錢,謂“醮三朝”。  做七:人死後,每逢“七”日,要祭奠,俗稱“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後祭奠,焚化靈屋(紙屋),叫“完七”,以示喪事的結束。以後,週年祭禮,叫開小孝;三年祭禮,叫開大孝。開大孝時,門前、廳堂換上紅聯,一切恢復正常。  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後(常爲十年),挖開墓穴,將遺骸用炭火烘烤,按人體結構屈肢裝入特製的陶甕內,謂“檢金”,然後重新安葬,這纔是永久、真正的墳墓。  對於非正常死亡的人,有一些特別的喪葬禮俗,如比較注重請僧道打醮唸經,超度亡魂等。

古代宮廷用語、規矩

1、請安:古代宮廷請安用語中,男人和女人請安的方式不同,女子對長輩的請安禮叫做“蹲安禮”,俗稱“半蹲兒”,昔日滿族婦女早晚向公婆請安或拜見賓客、長者時常施此禮。清中期後,這種禮節逐漸被雙手放在左側腰際、身前屈、腿稍彎的施禮所取代。

2、皇家祭祀:祭天也稱祀天、郊祀,是帝王祭祀天神的大典,也是帝王祭祀典禮中最莊嚴、最隆重的活動。

3、齋戒:分爲三種,散戒、致齋、清齋。齋戒期間,帝王以及其他所有參加典禮儀式的文武侍臣必須沐浴*、戒除嗜慾、不飲酒、不吃葷,更不能近女色,用來表示對天的虔誠。

4、陳設:祭天時的陳設要求更嚴格,主要包括待事的次序、即事的位置、門外的位置、犧牲器具的位置、席神的位置。嚴格按照規章來進行,這一點對於我們今天的生活也產生很深遠的影響,如一般魚之類的菜會放在中間等。

5、稱呼:臣子對上司的說話就是上報告的時候,一般就是一微臣和臣,還有就是小臣或者就是卑職。奴婢回答上司:從有王朝開始回答語是諾,到了五代十國後面的就用遵命(不包括清王朝),清王朝自然是用喳這個語言來回答。還有奴婢對自己的自稱:一般有奴婢,屬下和賤婢。

擴展資料:

中國古代宮廷禮儀:

1、處世: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口爲禍福之門,話要經一番考慮再說。見失意人,不說得意語;見老年人,不說衰喪話。交淺不可言深,絕交不出惡聲。不侮辱人,不向人開玩笑。與殘疾人會面,須格外恭敬。於肩挑小販苦力,莫討便宜。

2、聚餐:座有次序,上座必讓長者。入座後不橫肱,不伸足。主先舉杯敬客,客致謝辭。主人親自烹調,須向主人禮謝後食。主人敬酒畢,正客須回敬主人。舉箸匙,必請大家同舉。用箸夾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

3、會客:見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請姓字住址。及門先趨,爲客啓闔。每門必讓客先行。入門必爲客安座。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宮廷

中國古代皇族有什麼樣的規矩?

限男女之年定婚姻、執六禮,始於周代。《禮記》、《唐律》、《明律》規定,六禮屢納采、問名、納吉、納徵、告期、親迎。即使是皇帝,也不免“買賣婚姻”之俗。明神宗朱翊鈞大婚,僅織造費就用了九萬多兩白銀;清同治皇帝載淳大婚,共花了兩千多萬兩白銀。

明正統七年(1442年),英宗朱祁鎮年屆十六,該結婚娶媳婦兒了。

或許是,除了天大地大,就是皇上大;或許是,皇上的婚禮場面大,動靜大,規矩大,麻煩大……反正,皇上娶媳婦兒叫作“大婚”。

大婚的同時,用金冊、金寶(證書和印鑑),冊立皇后;冊立皇后的同時,選一至四名妃子。

不是每個皇帝都能趕上大婚這種風光體面事兒的。登基前已經成年娶妻的皇帝,當上皇帝后,只舉行冊立皇后大典,不補辦婚禮。

朱祁鎮這小子有福氣,趕上了大婚。爲了這件事,太皇太后張氏、皇太后吳氏,以及朝廷重臣,搜腸刮肚,千挑萬選,操碎了心。司禮太監、朱祁鎮的“忘年交”王振,也忙得不亦樂乎。無論從私人交情、拍馬屁固皇恩方面說,還是從公事公辦,甚或乘機大撈油水方面講,王振都實心實意地主張“大辦特辦”,並且早早地向全國各地派出了採購團,看樣訂貨。

朱祁鎮這盞“燈”,本來就費油,絕不能再弄個“瘋丫頭”,跟他配對兒!太皇太后張氏掂量來掂量去,綜合了方方面面的意見和建議,毅然打破“皇后出自民間”的祖訓,決然拍板:以工部尚書錢允明的長女爲皇后,以御史雲湘的女兒爲妃。禮部和翰林院官員會議以後,完全贊同、堅決擁護太皇太后的英明決策。隨後,翰林院負責起草證書及其他有關檔案,禮部負責制冊造寶,並會同司禮監、內府等部門,備辦用品、禮品。欽天監的擔子也不輕,負責選擇良辰吉日,以便“執六禮”。

“限男女之年,定婚姻,六禮之儀”,始於周代。《禮記·王制》,以“冠、婚、喪、祭、鄉、相見”爲“六禮”。其中的“冠”,爲“成年禮”;沒到成年,沒舉行過“成年禮”,就結婚,那就是“非禮”。《禮記·昏義》、《唐律》和《明律》,規定“婚”的程序爲:納采,問名,納吉,納徵,告期和親迎,也稱“六禮”。

納采,即送禮、議婚,請媒人去探探口風、虛實。古人認爲,大雁“夫唱婦隨”,感情專一,值得學習;因此,納采時拿一隻大雁作見面禮。明清時期,見面禮可就豐盛了,互相攀比,再也不能光拿只大雁去矇事兒了。

問名

問名,就是舉行一個儀式,詢問對方的姓名、出生日期,看看“命相”是否合適。

到了納采、問名這一天,禮部官員擬定了禮儀程序和規範,又和一大幫太監、宮女,忙前忙後,佈置典禮會場。按“常儀”,陳設儀仗於乾清門外,設女樂於乾清宮丹陛上。乾清宮正殿內,臨時設定兩張桌子,鋪上杏*緞子桌布,一桌上面放“節”,另一桌上面放“問名”詔書。準備送往錢尚書家的禮物,也一水兒展示在光天化日之下。

大婚的禮儀,皇室成員、朝廷命官也難得一見,也許一輩子就遇到這麼一次。別看禮部官員咋咋呼呼的,其實,他們也是根據典籍、檔案的有關規定,“摸着石頭過河”,在實踐中學習。其他中央機關來觀禮的官員,都覺得新鮮,光顧着看熱鬧,忘了遵守紀律。鴻臚寺(掌禮賓)的官員好容易逮着個露臉的機會,指手劃腳地整頓觀禮隊伍,維持秩序,惹得好多“賣呆兒”的官員,對他們側目而視。

欽天監官員神氣活現地報告:吉時已到!朱祁鎮打扮得人兒似的,在內大臣、侍衛、太監簇擁下,隆重登場,在樂曲聲中步入乾清宮正殿,升座。王公大臣伏地叩拜,高呼萬歲。宣制官奉詔書,站在東側丹陛上,高聲宣詔,任命正、副二天使,去錢尚書家納采,問名。樂曲聲中,兩位天使奉節、奉詔。禮成,朱祁鎮退朝。

正使持節,副使捧問名詔書;儀仗隊、鼓樂隊在前開路,送禮官員跟在二使*後頭,自乾清宮出發,吹吹打打、浩浩蕩蕩地奔向錢府。

“成年禮”

錢尚書在大門口跪接天使,奉旨,接受禮品,謝恩。就事兒舉行問名儀式,錢尚書把寫着女兒姓名、簡歷、生辰八字兒等項內容的“表”,呈交天使。禮畢,錢家盛宴招待天使。儀仗隊、鼓樂隊員,就只能吃“盒飯”了。

酒足飯飽,天使率隊回紫禁城。進午門,在太和門外打住,將“節”和“表”,交給司禮監太監,就算*完成了任務。司禮監太監持節、表,到乾清宮復“皇命”。朱祁鎮向王公大臣“詔告”納采、問名情況。

皇室擇日爲朱祁鎮舉行隆重的“上中禮”,即《周禮.王制》所說的“冠”禮。

這個儀式類似目前世界上某些地區或民族仍在實行的“成年禮”,以此宣佈某男某女業已成年,並象徵性地爲他(她)穿戴上成年人的衣帽。從此,他(她)便有了社交和談婚論嫁的自由。

居住在中國雲南省麗江地區的摩梭人比較坦率,乾脆把這種儀式稱作“穿褲子禮”或“穿裙子禮”,分別由舅舅或母親,爲年滿十三歲的男孩、女孩操辦。當太陽光照進屋子裏的時候,男女孩腳踏糧食口袋和大塊的豬肉,男孩手持長矛和銀元,女孩拿着首飾、衣料,主持人爲他(她)脫掉童裝,穿上成年人的衣褲或裙子。已經“成年”的男、女,一一向客人敬酒,並接受客人贈送的賀禮。

朱祁鎮在“上中禮”上,帶上了一種名爲“通天冠”的帽子。這樣一來,他就可以裝“人”了。太皇太后、皇太后等皇室長輩,臨場觀禮;王公大臣三跪九叩,表示熱烈祝賀。禮成,朱祁鎮去祭祖,再到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寢宮,跪謝養育之恩。

作爲一個成年人,不管朱祁鎮“戴帽子”之前都幹過什麼,“戴帽子”之後,也得上一堂重要的生理知識課。據說,自古以來,各朝各代的皇太子或小皇帝,進入青春期後,皇室都要派專人(也稱師傅)教以人倫;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勝任“上以事宗廟,下以續後世”的重擔。這種性啓蒙教育,既嚴肅認真,又生動活潑;既傳授理論知識,又透過“春宮圖”和模型,展示操作方法。

據《萬曆野獲編》記述,明代紫禁城中供奉的歡喜佛,就是對皇太子或小皇帝進行性啓蒙教育的教具之一。歡喜佛爲男女合一佛像,成互相摟抱狀。佛身上設有機關,控制男女性器;按動機關,佛就作交合之狀。初入佛殿,必須舉行一個儀式,老師帶着學生燒香,上供,叩拜。然後,老師講解,演示。得到老師允許,學生纔可以觸摸佛身,甚至操作、演練。“上課”時,師生都必須“端莊”,“嚴肅”;嘻嘻哈哈,打打鬧鬧,以“兒戲”對待,那是絕對不行的。

前述,故宮西北部雨花閣供奉的五尊歡喜佛,是不是《萬曆野獲編》所說的“教具”,不得而知。

清代皇家的性啓蒙教育,據說比明代更規範,更系統。結婚前,小皇帝上過“理論知識課”之後,有關方面選出八名俏麗而年齡稍長的宮女,作小皇帝的“司門”、“司帳”、“司寢”等,掌管小皇帝的“牀笫事務”,爲他充當夫妻生活的參謀、顧問,陪他“實習”,積累實踐經驗。

朱祁鎮行過“上中禮”之後,按欽天監選下的吉日、吉時,行納吉、納徵禮。

納吉,說白了,就是算一卦,即古人爲結親的事兒占卜吉凶;如果是“吉兆”,生辰八字兒又合適,就請媒人攜帶禮品去訂婚。

納徵,就是送訂婚禮品。古人云:“男女無媒不交,無幣不見。”因此,納徵又叫作“納幣”。幣,是古人用作訂婚禮物的玉或帛類絲織品。

行納吉、納徵禮,宮中仍要舉行相應的儀式,派天使持節,帶着禮物和有關檔案,前往錢尚書家。這一次,錢家老小,凡是能動彈的,傾巢而出,在大門外跪接天使。他們當然有理由興師動衆,興高采烈。皇帝女婿“沒挑兒”,想得非常周到。禮品中,現金和實物,兩全齊備;不僅有錢小姐的,而且有錢尚書及其全家人的,連家丁、奴僕,也人人有份兒,的的確確是“甘霖普降”,“皇恩浩蕩”。況且,經過納吉和納徵,這門“皇親”就算攀定了,即使入洞房前,皇帝女婿有個三長兩短,“皇后”的名份和皇親國戚的榮耀,也都到手了。按照傳統習俗,一旦訂了婚,錢大小姐就是朱家的人了。清末,內務府大臣慶善的女兒阿元,與慈禧太后孃家大侄兒訂了婚,萬事俱備,只等舉行婚禮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太后的大侄兒死了。然而,阿元已經是葉赫那拉家的人了,終生不得再談婚論嫁。剛滿十八歲的黃花閨女,就被人稱作“元*奶”。到她滿二十歲的時候,才“名副其實”,看上去,整個一個四十多歲的半大老婆子。

在民間,未婚夫死了,婚期一到,婚禮照樣舉行。新娘子與未婚小姑子,或與一隻大公雞拜天地;之後,要麼獨守空房,要麼與一個木製假人共寢。

真正的大戲,在親迎那天上演

告期,就是把結婚的日期,通知對方。至此,大婚的序曲唱完。真正的大戲,在親迎那天上演。

親迎,那是對平民百姓的要求。皇上可不能屈尊到老丈母孃家去接新媳婦兒。他選派“兒女雙全”的代表去,能從他們身上“借點兒仙氣兒”。親迎這天,朱祁鎮起了個大早。他根本就沒睡着,翻來覆去地琢磨:錢大小姐到底兒長的啥模樣。要不是每一步程序,都得按照欽天監認定的“吉時”進行,他早就想起牀了。朱祁鎮穿上禮服,在臉上胡亂抹了點化妝品,美滋滋地去祭祖、拜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然後,在樂曲聲中御太和殿。迎親和冊立皇后用的節、證書、金印,等等,放在大殿內臨時設定的桌子上。朱祁鎮走過去,裝模作樣地檢視一遍,才升座。

皇宮中到處張燈結綵。各主要宮殿,都備足了鞭炮、紅色燙金雙喜字兒大蜡燭。御路上都鋪了紅氈子。

中和韶樂設在太和殿前,丹陛大樂設在太和門內。法駕鹵簿陳設在太和殿丹陛及庭院內。皇后儀仗陳設在午門之外,其中有一頂皇后禮輿,外面的杏*緞子帷幔上,用金線繡着大鳳凰。“女樂”分設在乾清宮後面和交泰殿前面。王公大臣喜氣洋洋地站在太和殿丹陛上和太和殿庭院中。靜鞭三響,在鼓樂聲中,王公大臣向皇上行“三跪九叩”禮,“萬歲”之聲,地動山搖。禮畢,樂止,禮部尚書奉金冊、金寶,宣讀冊文、寶文;然後,把節、冊、寶授予迎親使者。王公大臣再拜。朱祁鎮在樂曲聲中,起駕回乾清宮,靜候佳婦。

迎親使者把金冊、金寶放到“龍亭”裏。儀仗隊、鼓樂隊在前,迎親使者居中,後面跟着迎親官員、太監、侍衛,出午門,會同皇后儀仗,擡上大批的禮品,直奔錢府。一行人馬,花花綠綠,綿延數裏,絕對是難得一見的“靚麗的風景線”。沿途觀者如潮,尾隨始終者,大有人在。

錢府自納采,小動;自納吉,大動;告期以來,全府總動員,上上下下,誰都不能閒着,整修宅院,大搞環境衛生;雖然不能“僭越”,搞得像皇宮一般輝煌,但是,也得光彩奪目,儘量讓人看着有“門當戶對”的感慨。單是闔府上下、全家老小,置辦裏外三新的行頭,就忙得夠嗆,何況,還得張燈結綵,張羅喜筵,廣泛散發“喜帖”呢!

爲新娘子化妝,最傷腦筋。弄這麼大動靜,差不多天下盡人皆知,生米基本成了熟飯,“退貨”是不大可能了。可是,萬一皇上女婿一掀蓋頭,不滿意,不開心,這門兒親戚走得不近乎,皇恩就不會浩蕩了。於是乎,沐啊浴呀,恨不得把錢大小姐搓掉一層皮!沐浴之後,反覆地用以綠豆粉爲主要原料製成的護膚劑、西域香水,揉麪擦身;再用蜂蜜、玫瑰花瓣等原料製成的洗面奶塗面,用朝廷大臣都難得一見的進階紙膜,輕輕地擦拭;又用羊脂、白色素馨香等原料製成的護膚霜,反覆塗抹。最後一道工序是,在臉上撲香粉,畫眼線,塗眼影,描青眉,抹紅脣;再在兩個臉蛋子上,鼓搗出兩塊“頰紅”來。

至於髮式,當然要按“檔案”中規定的幾種樣子,選擇處理。那是有“級別”的,整得像妃子、貴妃,那就糟了。不管是浪漫的“飛天髻”,還是新穎的“朝天髻”,既要考慮帶鳳冠的方便,又要適合錢大小姐的臉型。兩綹鬢髮,無論如何也要“自然下垂”,有如飄逸的蟬翼,讓皇帝女婿一見,就兩眼發光。

說時快,那時慢。經反覆推敲,反覆試驗,反覆論證,反覆彩排,直到迎親的頭一天晚上,才最後“定盤子”。可倒好,這麼一捯飭,看上去,錢大小姐像個瓷人兒似的,一點兒活泛氣兒都沒有了。不過,她爹媽都說好:美麗,最要緊的,是“端莊”。

此刻,錢大小姐全副武裝,端坐在繡樓上,耳聞迎親的鼓樂聲越來越近,心裏的那面“鼓”,點兒也越敲越急。時刻未到,終不知這副尊容,能否得到“客戶”的青睞!

後來的經歷證明,錢大小姐的擔心,還是有道理的。她這次“出門兒”,享福不多,遭罪不少。

錢尚書率全家老少,在大門口跪接迎親隊伍。迎親使者高聲宣詔。鼓樂聲中,錦衣衛轎伕把皇后禮輿、龍亭,擡入前院,再由太監擡到後院的“繡樓”前,按欽天監官員指定的“吉利方位”停放。錢小姐着皇后禮服,戴鳳冠霞帔,閃亮出場,跪受金冊、金寶,回“樓”等待吉時。

吉時一到,新娘子升輿啓駕。大隊人馬經前門,沿御路,過大明門,入*、端門,到午門,城樓上鐘鼓齊鳴。隊伍從午門正中門洞進入紫禁城,經太和門,到乾清門。皇后儀仗入乾清門,太監、宮女列隊夾道,拍巴掌“熱烈歡迎”。在丹陛下,迎親使者還節覆命。鼓樂聲中,禮部官員奉皇后金冊、金寶,交有關人等陳列於乾清宮後面的交泰殿。新娘子坐的禮輿,由誥命夫人、女官、宮女,或引,或擡,或扶,或隨,送到坤寧宮去拜天地,行大禮。

合巹宴開。巹即“瓢”。古時,把一隻葫蘆剖成兩個瓢,新郎新娘各執其一,喝交杯酒,取“合二而一”之意。看來,古人早就意識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然而,俗話又說:按下葫蘆起來瓢。這東西似乎不大吉利,後來人們多用杯子喝交杯酒。明末,帝后有了特製的“青玉合巹杯”——兩隻連體圓筒杯,高約75釐米,外側有凸雕、鏤空的龍、鳳,以及兩首“打油詩”。這隻專用合巹杯,現存故宮博物院。那是國家二級文物,人家肯定不會出租、外借。再者說,誰都用,容易傳染非典、愛滋、霍亂、傷寒什麼的。如今人們結婚不惜血本,講究排場;不妨少花點兒錢,仿造一個,酷它一把。錢大小姐和朱祁鎮在坤寧宮裏相對而坐。新娘斟酒一杯,遞給新郎;新郎抿一口,交給新娘,新娘一飲而盡。新郎斟一杯酒,交給新娘;新娘抿一口,還給新郎,新郎一口喝乾。交杯酒喝完了,作爲皇后,錢小姐在坤寧宮定居下來。

大婚禮成,餘波未盡

朱祁鎮偕皇后錢氏,去祭拜列祖列宗;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寢宮,行謁見禮;朱祁鎮御乾清宮,“詔告”大婚禮成,皇后率妃子等,叩拜丈夫。太皇太后、皇太后在各自寢宮,向新婚夫婦贈禮,設宴祝賀。朱祁鎮御太和殿,接受王公大臣祝賀。皇上設宴款待皇后家人,賜禮物。

結婚“限男女之年”,皇帝也不能胡來。萬曆五年,皇太后李氏爲神宗朱翊鈞定下了皇后人選。欽天監反覆論證後認定,只有十二月“宜嫁娶”。大學士張居正直嘬牙花子:過了年兒,皇上才十六歲,臘月娶媳婦,豈不是“早婚”,“非禮”?可是,到來年臘月再辦喜事兒,朱翊鈞肯定會“火上房”,“猴急”;怎麼辦?

好在皇太后李氏對張居正印象不錯,他的話她還聽得進去。張居正求見太后,對她說:“英宗,武宗,世宗,都是十六歲大婚,咱不能壞了祖宗的規矩。要是等到明年臘月,也確實晚了點兒。我看明年三四月比較合適。雖說欽天監認爲不大好,可那是一般老百姓的見識。皇上是什麼人?天之驕子,一福壓百禍,哪位神佛都得賣這個面子,保佑他。”

皇太后李氏思考再三,決定來個“中庸”,來年二月辦事兒。

明神宗朱翊鈞結婚,光織造費一項,就花掉九萬多兩白銀。他給幾個兒子辦喜事兒時,爲了採購珠寶,花了兩千四百多萬兩銀子。

明太祖朱元璋爲後世子孫立下一個規矩:“皇后出自民間。”在執行規定過程中,“親民”變成了“擾民”。各地官吏奉旨,大肆徵選十三至十六歲未婚少女,送往京城,當地立馬雞飛狗跳,亂成一鍋粥。不樂意應選的,哭;想乘機跳龍門的,笑;捨不得離開父母和情郎哥的,投河上吊。

萬曆年間,民間傳說“皇上又要選美了”。一時間,嫁閨女,聘女婿,忙得昏天黑地。浙江省青田縣一位老兄,正在旅途之中,爲了爭取時間,也趕緊給女兒找了一個婆家。匆忙之中,手頭上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只好用一條腰帶,權當“信物”。那時候,人們沒有手機這種東西,難以互通訊息。他老婆在家裏,不知道當家的是死是活,啥時候能回來,情急之下,自作主張,把閨女許給了一個有錢的人家。當家的回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吵得一塌糊塗。那個大款聽到這個消息,來個“近水樓臺先得月”,捷足先登,迎娶新娘子。這個閨女挺倔,僅遵父命,不從母意,在花轎中割喉自盡。

天啓元年(1621年),熹宗朱由校準備大婚,廣選天下*。消息傳來,江蘇浙江一帶,許多當父母的,擔心女兒一旦入選,勢如永訣,就抓緊時間談婚論嫁。單身漢無論老少俊醜,身價陡增,甚至出現“拉郎配”現象——不問青紅皁白,從街上拉過一個男人,到家裏就強迫他與自家閨女拜堂成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香港鳳凰影業出品的彩色影片《搶新郎》,形象而生動地描述了類似的情景。

數千名*雲集京城,真是個花團錦簇,風情萬種,美不勝收。她們千里迢迢而來,許多人沒有看到紫禁城到底兒是個啥樣子,在初選中就被淘汰出局。剩下的,每百人一批,按照年齡大小排隊,順序入宮,參加“精選”。肩負着重任的太監,遠看看,近瞧瞧,把那些稍高、稍矮、稍胖、稍瘦的,都扒拉出來,送回原籍。留下來的,再按年齡大小編組,進入“一審”。

太監以極爲挑剔的目光,審視着每一位姑娘,觀察她們的容貌,辨聽她們的嗓音,發、耳、額、眉、目、鼻、口、頷、肩、背、腿、腳、音,只要有一處看着不順眼,聽着不順耳,當場“退貨”。

“二審”時,太監拿着尺子,量姑娘的手、臂、腰、腿、腳,再令姑娘“活動活動”。凡是一處尺寸不符合要求、各部分“零件”不搭配,以及風度、儀態不佳者,一律打發回老家。

“三審”由女官和年老宮女把關。姑娘單獨進入一間祕室,脫得一絲不掛,女官和宮女摸其乳,探其祕,聞其味,察其膚……合格者在宮中接受一個月左右的培訓。在她們熟悉宮中規矩,學習禮儀規範的過程中,負責培訓的女官,考察她們的智力、性格作風之優劣;當然,睡覺時咬牙放屁吧嗒嘴的,說夢話撒癔症的,絕對不能容留,將來驚了駕,那可不是鬧着玩的!

千淘萬濾之後,所得“精英”不過數十名。

《光緒帝大婚圖》局部“終審”一般由皇太后負責,有時皇上親自出馬。他們按擺在面前的桌子上的名單,逐一將精英傳進。姑娘立而不跪,回答一些有關姓名、家庭狀況、學問方面的問題。“考官”們審形辨音,從中篩選出一後一妃或數妃。其餘的,賜給親王、郡王、皇子、皇孫,或留在宮中當“女官”、宮女。明代內廷有“六個局”,由女官掌管,每局下設“四個司”,女官在百人以上;她們都是皇上后妃的“後備軍”。

明嘉靖年間,爲世宗朱厚熜選皇后時,禮部負責初選,張太后負責終審。她聽欽天監觀天象的官員說,河北大名府“有佳氣”,進入決賽的姑娘,大多數來自大名府。張太后端坐在一個青紗簾後面。姑娘們三人一組,“一正二副”,依次被傳入。張太后相中的姑娘,就賜一隻赤金鑲玉的手鐲,由宮女當場給她帶上,這個姑娘就被牢牢地“銬上了”。落選的姑娘,張太后讓宮女把幾枚銀幣,塞到她的衣袖裏。

清代,坤寧宮不再是皇后寢宮,只在東暖閣入“洞房”。大婚禮儀與明代大同小異。《清史稿》說,同治皇帝載淳大婚,“納采、大徵、發冊、奉迎,悉遵成式。”有的史料說,光緒皇帝載湉大婚的程序爲:納采禮,大徵禮,冊立禮,奉迎禮,合巹禮,慶賀禮,賜宴。

上述記載,有的把“六禮”簡化了,有的則細化了。說法不一,做法相同

帝的名諱。清朝在位的皇帝有10位。大概十位的名諱。。

對清朝統治的冒犯的字語。

滿清時期的*是空前絕後的,而且隨着統治的穩固而加深,越是統治穩定的時期,*就越是登峯造極,至乾隆時期,以是無以附加的強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因此而扭曲變形,變成了不折不扣的“奴才”文化!

一般有形無形影射到清朝統治者和朝廷的話語都會引來殺身之禍。

這個這個*就是相當好的例子。

所以說你提出的問題是相當廣泛的。追問我是說宮裏面所有的規矩,不是隻關於這種話題。

Tags:親迎 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