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生活小知識 > 

讀書筆記紅星照耀中國

欄目: 生活小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9.14K

讀書筆記模板:

一:要介紹原作的篇名、內容和特點;

二:根據自己的認識對原作內容進行分析和評價;

三:敘述讀後的感想和體會。即說明、評價、感悟。介紹原作就是用一段話概括原文內容,同時也可以摘抄原文的重點語句。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一:

《紅星照耀中國》拜讀至今,其中革命領袖的人格魅力、管理方式以及由他們帶領的長征如今還回味無窮,值得深究。

斯諾在書中道:“紅軍的西北長征,無疑是一場戰略撤退,但不能說是潰退,因爲紅軍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依然完好無損,其軍心士氣和政治意志的堅強顯然一如往昔。共產黨人認爲,而且顯然也這麼相信,他們是在向抗日前線進軍,而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這幫助他們把原本可能是軍心渙散的潰退變成一場精神抖擻的勝利進軍。進軍到戰略要地西北去,無疑是他們大轉移的第二個基本原因,他們正確地預見到這個地區要對中、日、蘇的當前命運起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可以看到斯諾認爲紅軍長征不是潰退,而是相信他們“在向抗日前線進軍”,而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對時局的正確預見,或是決定日後紅軍以及共產黨最終走向勝利的關鍵,當然,鼓舞軍心的各位將領也功不可沒,他們使紅軍的力量完好無損,“把原本可能是軍心渙散的潰退變成一場精神抖擻的勝利進軍”。

支撐紅軍行進二萬五千裏的,不是人數,不是武器,更不是底氣,畢竟誰在當時也無法預測共產黨會佔上風。他們靠的,不正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嗎?這種強烈的信念就是他們的“頂樑柱”!

中國人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從根本上說,就是人民。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信仰人民就是信仰馬克思主義,真正的共產黨人信仰馬克思主義並使人民建立羣衆覺悟,帶領大家一起奮鬥,最終所有階級才能一起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完美蛻變。

讀書筆記紅星照耀中國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二:

《西行漫記》全書12章節主要內容包括:關於紅軍長征的介紹;對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主要領導人的採訪;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政策、紅軍的軍事策略;作者整個採訪經歷和感受等,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向世界展現了真實的中國和工農紅軍。      一、讀紅色經典,傳承紅色精神本學期書香校園課程在老師的引導下讀了紅色經典書籍《紅星照耀中國》。而對於作者斯諾他遍訪中國主要城市和東三省、臺灣、內蒙古等。他在這其中結識了魯迅、宋慶齡等一批民主進步認識,產生了冒險進入紅區的想法。在紅區中他與紅軍一起生活了解到紅軍政策及思想,在這其中他實地採訪向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將領的情況。新中國成立後他積極致力於中美友好,多次來華訪問,於1972年2月15日去世,遵從遺願一半骨灰葬於中國。

(一) 艱苦奮鬥,砥礪前行    讀了此書讓我更清楚的瞭解到那段歷史,而在此書中對於第五章節感觸頗多。第五章節描寫了整個紅軍長征過程。雖然這段歷史描述不是斯諾親生經歷,但是他是在紅軍各個長征經歷者系統地進行採訪後進行的敘述,因而可信度還是很高的,也是如今一份重要的實料。   在長征的描述中他是從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開始,而長征的背景也是從此開始。而這也是由於博古、李德的等人“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以及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造成的,由此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略轉移正式開始,最遠行程二萬五千裏,在此轉移中發生許多大大小小的戰役,如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而在這其中也損失慘重,有人曾計算過在過草地的過程中沒一米就有一人倒下,數字如針一般刺痛人心。而第五次圍剿蔣介石動用了大量軍隊,這次的圍剿也用上了一個成本極大但是效果也很好的新戰略。那就是:透過一系列的優勢以及外界源源不斷的物資對紅軍進行嚴厲的經濟封鎖。這次戰術旨在減小紅軍機動靈活性和造成物資短缺。在此戰術下紅軍傷亡慘重,決定戰略轉移,長征的開始得又快又神祕,以至於當國民黨反應過來時紅軍已長征七天。

長征也起到了很好的革命宣傳作用。斯諾在書中這樣寫到:“在某種意義上,這次大遷移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動的武裝宣傳。”確實,看過此章我也很贊同所說。在紅軍的長征中紅軍讓各地民衆認識到什麼是紅軍。他們在行軍途中,在戰鬥間歇召開羣衆大會,不斷地號召羣衆起來奮起抵抗,給民中注入新思想。在關鍵時期打地主,分土地,將官僚、大地主的財產分於貧苦民衆。紅星照耀中國中有許多關於這方面的敘述。而對於光大民衆來說這就是他們世世代代所需要的,他們雖然不懂得紅軍政策,不懂得紅軍綱領,但是他們心中自發的擁護紅軍而不是害怕紅軍。紅軍的政策也名揚各地以至於有些地方專門派人請他們繞道前去解救他們,這些政策讓民衆知道紅軍與壓迫他們的國民黨不同,以至於不少人加入紅軍隊伍中。    紅軍長征路上的革命宣傳不止於此,對於少數民族他們也積極的去爭取和宣傳。而這其中彝族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彝族想來痛恨漢人,但是當紅軍經過彝族區時朱德頒發了《中國工農紅軍佈告說》:一切彝漢平民都是骨肉。尊重彝人風俗……同時劉伯承與彝族首領結爲兄弟,彝人也知紅軍並不是一支無紀律無人性的部隊,最後在彝人的幫助下紅軍透過彝民區。由於紅軍對於各民族政策的好,也爲後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民族抗戰打下基礎。正是由於這種種的原因,使得紅軍在長征路上雖有人不斷倒下但又有成千上萬的人——農民、學生、國民黨逃兵、工人,等一切受壓迫的人加入。紅軍呢長征雖艱難險阻損失慘重但也保留了黨的核心力量。

我們長談長征精神但並不太知道其中的過程,經過此次閱讀讓我知道了更加了解長征中的細節,也更容易體會到不怕艱苦,砥礪前行的精神。就如毛主席《七律.長征》中所寫:“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面對前方險阻前輩們並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向前,對於身爲新時代大學生的我應該傳承不怕苦,不怕累的長征精神,面對生活的困難不放棄,勇於挑戰未知,努力完善自己,爲祖國的發展貢獻力量。長征精神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學習長征精神是對於我們思想的提高。我們今日幸福的生活是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因此傳承長征精神是每個人的責任。1.樹偉人之榜樣,學偉人之精神    斯諾在紅區客觀的記錄在革命戰爭時期從毛澤東、周恩來、賀龍等掌權人物等無名的紅軍戰士、農民、工人、知識分子吃穿住行等生活、心裏狀態,從側面表現出紅軍以及領袖們的精神狀態和思想覺悟,還原那段紅色歷史中人們對於紅軍的認識。

透過斯諾筆下描寫的偉人對於他們自己有了更多的瞭解和體會到成大事者必定不凡。古人說:“天降大任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在這些偉人身上我看到了這些描寫。對於毛澤東主席,斯諾這樣寫到:“毛澤東還是一個精通中國舊學的有成就的學者,他博覽羣書,對哲學和歷史有深入地研究,他有演講和寫作的才能,記憶力異乎常人,對於工作一絲不苟,是一個頗有天才的軍事理論家和政治戰略家”。而這些在戰爭中及每次黨的重大事件中提現出來,在四渡赤水中毛主席運籌帷幄,在遵義會議中毛主席面面分析,在蘇聯訪問回來立刻制定計劃發展重工業未雨綢繆……此次事件都讓人如此佩服。而毛主席的能力在我看來與他博覽羣書有關,在紅星照耀中國中這樣寫到“我有一陣子每天晚上都去見他,向他採訪共產黨的黨史,有一次一個客人帶了幾本哲學新書來給他,於是毛澤東就要求我改期再談。他花了三四夜的功夫專心讀了這幾本書,在這其間他什麼都不管了。”確實料中記載毛主席讀書一目十行可見讀書之多,才能練就如此技能。常言道讀書多的人心中自由溝壑,而毛主席之所以如此明智,讀書多算原因之一。對於大學生的我也因爲毛主席的影響開始學着讀書,靜下心來去思考作者所寫,雖不能不能行萬里路但可在書中以他人之眼看遠方。     聊到毛主席那就不能不說朱德將軍了,在《紅星照耀中國》中這樣寫到朱德:“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進程,如果沒有它的兩個孿生天朱、毛,是無法想象的,許多中國人實際上把他們看作是一個人。毛澤東是這個鬥爭的冷靜的政治頭腦,朱德是它的熱烈的心,以行動賦予了它生命”。在南昌起義中面對敵人的包圍,在士氣低迷時朱德堅定的說到:“我是共產黨員,我有責任把‘八一’南昌起義的革命種子保留下來,有決心擔起革命重擔,有信心把這支革命隊伍帶出敵人的包圍圈,和同志們團結一起,一直把革命幹到底!”正是在他的堅強帶領下保留下的革命的火種,在開闢農村包圍城市中他與毛澤東一起努力鑄就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景象,在戰爭中與士兵同吃住,不畏環境艱難困苦,爲中國救亡圖存努力。在書中還描寫到戰無不勝的林彪,九歲離家闖世界十七歲就帶領饑民攻打糧倉的彭德懷……斯諾的描寫這些生動的描述,把我心中原本模糊而冰冷的革命者的印象變得親切、鮮活起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戰士在這些優秀的革命領袖的帶領下,在沒有飛機,沒有大炮,沒有金錢物資匱乏等艱苦條件下,用火一般的熱情和鋼鐵一般的意志堅持革命,他們百折不撓,自信樂觀,奮勇拼搏等精神讓我的心靈經歷了一次洗禮,讓我明白中國革命事業的成功是絕非偶然的,也更加讓我堅定不移的積極向黨靠攏,向偉人們學習,以他們爲榜樣,努力前行。

新時代大學生的我,因接住國家發展的大旗,不斷前行,聽黨指揮,向黨靠攏,爲國家發展助力。

讀書筆記紅星照耀中國 第2張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三:

誰拉響了歲月的胡琴,讓朝氣如此肆無忌憚的綻放;誰看見了夜晚點起的星星之火,讓團結的志氣如此不着痕跡的來過;誰又遺忘了故事的艱難苦楚,讓偏見如此排山倒海的襲來。

沒有了黨派的偏見,沒有個人利益的訴求,沒有意識形態的說教,更沒有恢弘壯大的敘事,又是什麼讓這本書無論是在當時的歐洲和西方國家還是過去和曾經的中國有着如此高的評價以及影響?斯諾做的事無非就是一個:真實。

他記述的是那個時代不爲人知的紅色中國歷史,沒有華藻的修飾,用最清晰的語句刻畫了那個時代下的紅軍長征,紅軍的艱苦生活和國際背景,以及從側面的細節裏反映着領導者的智慧.。聚焦微觀視角的人物,有“小鬼——季邦”的故事,有賣瓜老農的經歷。斯諾用一個個最平凡普通的紅軍戰士以及簡樸的農民,還有“接地氣”的領導者將領的評價和故事串聯了這本書。他從旁觀者的角度講述着這個民族——紅軍時代的朝聖。也用一個記者的專業素養用“真實”重現了一幅歷史的畫卷。

長征

不記得何時看過的【開學第一課】中以長征爲主題,也許是少了一份對歷史的瞭解或者是某些形式的被動說教讓我對產生了抵抗情緒,我總是對這段歷史缺少敬畏感以及多了許多距離感。那恢弘壯大的奮戰影視視頻,被請到講臺上的演講者用着激昂的語調試圖煥發我們“感同身受”,但被動的接受這些被傳遞的情緒總是好不過自己主動接受,並且是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斯諾一名外國記者的敘述。比起相信那些被政治色彩化的內容,我更願意去接受來自專業視角的評價,總好過那些大張旗鼓的愛國宣傳。

這本書用客觀的角度記述了紅軍長征中一些小細節——命運是如何眷顧了紅軍(渡河偷船),如何穿越少數民族的地盤,以及長征途中“欠下的唯一一筆債“(回族女首領不提供談判機會,紅軍戰士被迫偷牲口謀生)……沒有那些厚重的歷史書沉重,也不乏有一絲小小的趣味。也正是這樣的描述,讓我不再把目光單純的放在紅軍長征的結果上。也不再是過分誇大紅軍戰士所經歷的苦難。它讓我用更清晰的眼光看到了紅軍戰士精神上的財富——那堅定不移的信念(長征精神),以及當局領導者的智慧——長征的路線和戰略部署,還有這個強大的團體驚人的團結力。在長征的這條路上,他們是孤獨的,沒有蘇聯的幫助,但回望這條歷史的長軸上,他們寄予了這個民族的希望,他們,並不孤獨。

我相信,無論是誰看完這本書關於長征的記述,你會對這段歷史多了一份熟悉感和親切感,你會深切的體會“真實“的力量,不再是那一段乾巴巴的文字,更多的是歷史的溫度。

紅軍的生活

讀書筆記紅星照耀中國 第3張

全書我最喜歡的章節便是記述斯諾與紅軍生活的片段,穿插了領導者對當時時局的判斷和實施的政策紀律的講解(讓我更加理解毛澤東思想的精華和對毛澤東個人的褒貶評價)。也許我們也曾在抗戰神劇裏看到過紅軍駐紮根據地的生活,這本書的記述也大同小異,但我卻比電視劇的生活更真實。有農民對當時紙幣印刷流通的不滿,也有“紅軍大學”學習識字的侷限性,以及大量紅軍途徑村莊給農民過冬儲備帶來的挑戰……當然也不可否認的是,紅軍存在的積極性,但在“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今天,只有對這“積極”方面的挑戰,更能拉近歷史與我們的距離。因爲任何硬幣都有正反兩面,看慣了正面,突然有反面的精彩,更能“接地氣“。我也相信能夠帶領一個民族跨入新時代的團體也是一定能經得起這樣的挑戰,歷史的侷限性,紅軍的孤立無援也許能夠囊括這些問題的原因。

西安事變

我還曾記得高中歷史書上關於這段歷史那短短的幾行內容,關於對它的記憶大概就是“蔣介石被張學良和楊虎城軟禁“這短短的幾個字。比起百度百科上那一段段歷史過程的敘述,乏味,無聊,而本書的記述從歷史背景,基本過程,還有蔣介石穿睡衣跑到小山上還受了皮外傷的小細節,結果……完善了我對這段歷史的空白,在引發了我對一些問題疑惑的同時也解答了這些問題。歷史本不是乏味的,只是因爲年代的距離感和陌生感,顯得不那麼有趣罷了。

感謝這不羈的畫卷承載瞭如此真實又不失風趣的底色,將那些艱難困苦的畫筆連成了一篇傳奇佳作,繪出了歷史經年的舉世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