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生活小知識 > 

農曆三月三爲什麼要吃雞蛋

欄目: 生活小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7.88K

農曆三月三爲什麼要吃雞蛋

農曆三月三爲什麼要吃雞蛋 三月三爲什麼要煮雞蛋

農曆三月三吃雞蛋是因爲相傳在楚地,人們因爲風吹雨打,頭痛病很常見。三月初三,神農路過雲夢澤(今孝感),見鄉民頭疼難耐,他找來野雞蛋和地菜,煮給人們充飢。當人們吃了以後,頭不痛了,“三月三,吃地菜煮雞蛋,一年不頭疼”的習俗也延續至今。

三月三吃雞蛋的傳說

第一個故事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是漢人迎接祖先靈魂的日子,用吃雞蛋的方式悼念祖先,並希望沾點靈氣。

第二個故事是講在壯族三月三歌墟中男女青年的交際習俗: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雞蛋染成彩色用以傳情之物。小夥子在歌墟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願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夥子碰。蛋碰裂後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還有人說三月三,是個古老的節日,是從春秋戰國時期的“上已節”演變而來的。那時這個節沒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三月上旬。“已”是地支中的幹位。過去紀年紀月紀日用六十花甲,即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與地支“子醜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字輪番搭配,以數學組合方式組成六十個組合形式來記日記年。“上己”就是三月中第一個出現“己”的日子,因此叫“上己”。過去,在這一天,人們要到野外郊遊踏青。青年男女在這一天得到了徹底的解放,可以不受禮教約束,自由交往。 到秦時,“上己節”的活動被正式定在三月初三這一天。這天,人們在郊外水濱蕩鞦韆,放風箏,觀風景,青年男女對歌抒懷,各行其樂。到唐代,這種風氣還一直流傳着,甚至連皇家戒備森嚴的宮廷也敞開了大門,讓嬪妃宮女到郊外歡度一日。詩聖杜甫描寫玄宗寵妃楊玉環及其姐妹到長安城外郊遊時就寫到:“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三月三這個節日發展到後來,在人們的生活中漸漸淡下去了,即使某些仍保留着這一風俗的地方,內容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逐漸成了一個休息、遊樂和集市貿易活動的節日。但在我們這裏,沒有旅遊、休息的說法,我們吃個“煮雞蛋”就算是過三月三了。

三月三雞蛋怎麼吃

每年農曆三月三,中國人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地菜即薺菜,在路邊或野地裏隨處可見,它不僅是營養豐富,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民間不僅有“陽春三月三,薺菜當靈丹”的諺語,還流傳著“春食薺菜賽仙丹”的說法。可見薺菜不僅是佳餚一碟,更是靈藥一方。在中藥裏,薺菜的藥用價值非常廣泛,被譽爲“菜中甘草”。祖國醫學認爲:薺菜味甘、性涼,歸肝、脾、腎經,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三月三的飲食習慣

1、薺菜煮雞蛋

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漢族在這日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

因薺菜的諧音是“聚財”,故此,老百姓又根據民間傳說,於三月初三這一天,在祭祖的時候,藉助祖先的神靈和財氣,人們會將新鮮薺菜洗淨後捆紮成一小束,放入雞蛋、紅棗、風球,再配兩三片生薑,煮上一大鍋,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發財運,又可防治頭痛頭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民間特有的食療習俗。據說可以去風溼、清火,腰腿不痛,而且還可預防春瘟。

2、五色糯米飯

黑、紅、黃、白、紫——五色糯米飯是壯族地區的傳統美食,因糯米飯呈多種色彩而得名,又稱“烏飯”。壯家人把五色糯米飯看作吉祥如意、五穀豐登的象徵。

傳說古時候壯家村寨有個青年叫特儂,外出幹活總是帶着糯米飯。而山上的猴子總是把糯米飯搶去。有一次,特儂隨手扯了楓葉驅趕猴子,卻發現自己掐楓葉的手被染上了黑色。他靈機一動,回家後把楓葉浸泡到糯米飯裏蒸煮,製成了黑色糯米飯。猴子看見一大團黑乎乎的東西,以爲是毒物不敢碰。特儂吃了黑色糯米飯,口不幹不燥也不膩倦,反而覺得渾身是力。後來,壯家人都學着特儂做黑色糯米飯,後又逐漸用黃梔子、紅藍草等做成了黃色、紅色、紫色糯米飯。

3、蒿子粑

三月三吃蒿子粑,與傳統習俗有關。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民間又稱爲“鬼節”。傳說這一天,人的魂魄容易被東遊西蕩的鬼迷惑,樸實憨厚的鄉民們認爲,必須吃這種帶有野味的蒿子粑,才能把人的魂兒“粑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