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什麼是中國年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94W

什麼是中國年

什麼是中國年:答案是清朝。

中國年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又被稱爲過年、春節。春節的起源蘊含着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地域特色。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1721年中國是清朝,年號來自是清聖祖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是一個平年,農曆戊戌年,狗年。康熙是清朝第四位、清軍入關後第二位皇帝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的年號。

清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清朝統治者統一蒙古諸部,將新疆制務她和西藏納入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乾隆年間,中國作爲統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國的格局最終確定。極盛時期的清朝,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烏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亞,東到太平洋(包括庫頁島),南達南沙羣島。包倒裏龍向所絲議括50多個民族,國家空前統一。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2: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方垂面臺雙集星“東方紅一號”雖短緊魯句領是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的。東方紅一號是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首顆人造衛星,也是創差說煤承企東方紅人造衛星系列的首顆衛星。其發射成功標誌着中國成爲世界上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能夠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並且其技術和質量超過了前四個國家的首顆衛星。該衛星重173千克,由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送入預定軌道。它測量了衛星工程參數和空間環境,並進行了軌道測控和《東方紅》樂曲的播送。

中國年是什麼

中國年是春節的別稱。因爲春節是中國最爲隆重的節日,全球華人華僑都慶祝春節,故名中國年。 春節,傳統名稱爲新年、大年、新歲、農曆新年,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 中國年畫 年年有餘(魚) 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爲一年的開始,後來在時期改爲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爲新年,一直延續到現在。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時春節曾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後來改爲夏曆正月初一(即農曆正月初一),被視爲農曆年的開始,即爲歲首。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而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廿三、廿四的祭竈,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有的是正月十九)結束,有些地方甚至到整個正月,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爲。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人們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喜接福、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滿、蒙古、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中國年”流行於美國,始於19世紀60年代美國築路華工。10萬中國築路工人,不僅幫助美國完成了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鐵路工程,也帶去了來自中國的春節習俗。以後,隨着中國人移民美國的人數增加,“中國年”不僅在華人小區流行,也爲美國人所熟悉。譬如,紐約州和馬里蘭州就把春節列爲法定節日。中國年-春節爲美國主流社會所重視,是中華文化影響力和經濟影響力,即軟實力和硬實力增大的結果。 編輯本段過節範圍 春節(中國年)是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慶祝新年的主要節日。越南語稱爲“Tt Nguyên án”(元旦)、日語稱爲“正月”(注:日本節日“正月”類似於中國的元旦也即1月1日。)(明治維新後改稱舊正月)。現在春節除了在中國、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地之外,在蒙古、老撾、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也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春節”一詞已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節日,位居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首。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編輯本段節日風俗 漢族的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餈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爲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門神鍾馗)、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跳鍾馗等衆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中國人過春節還有掛中國結的習慣。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古文化街喬香閣請中國結的習俗,取喬香納福之意;溫州人有去自己的信教虔誠祈禱,希望能夠在新的一年裏,與家人一起獲得幸福。其中,多爲佛教。 外國人同慶祝中國年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大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裏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鍾馗、秦瓊、敬德)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爲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爲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麪,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 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儺舞跳鍾馗、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纔算真正結束了。 過春節,燃放爆竹,在門窗上張貼字畫祈福、裝點居所,是這個節日最普遍的習俗。 放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王安石的《元日》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中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 貼畫雞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裏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隻天雞,說是當太陽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着叫起來了。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象徵着天雞。 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去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每年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刻木頭的重明鳥,或者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令其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子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爲畫雞或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爲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 中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爲“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貼畫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爲雞日。 貼門神 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爲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爲害。 然而,真正史載的,不是神茶、鬱壘,而是古代的一個叫做成慶的勇士。在班固的《漢書·廣川 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陝西西安戶縣鍾馗故里歡樂谷的“唐。賜福鎮宅神君鍾馗”和秦叔寶、尉遲敬德所取代。 《西遊記》中敘述就更加詳細,“涇河龍王爲了和一個算卜先生打賭,結果犯了天條,罪該問斬。玉帝任命魏徵爲監斬官。涇河龍王爲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應了,到了斬龍的那個時辰 福字 ,便宣召魏徵與之對奕。沒想到魏徵下着下着,打了一個盹兒,就魂靈,將龍王斬了。龍王抱怨太宗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號討命。太宗告知羣臣,大將秦叔寶貴道:願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太宗應允。那一夜果然無事。太宗因不忍二將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將真容,貼於門上。” 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爲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爲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 過春節人們熱買年貨 “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方”也叫“門葉”,爲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琢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貼窗花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鍾馗賜福鎮宅》、《鍾馗日曆表》、《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貼掛千 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爲佛前所 中國年畫 立錘門神 掛;掛千民戶多用;世家大族用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餘,是“小掛千”,爲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隔年飯 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爲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 編輯本段中國年國際化 現在春節除了在中國、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地之外,在蒙古、老撾、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也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世界各國在熱捧過中國年 然而,近年來有一些韓國人一直美國將“春節”稱爲“中國年”的稱謂,以致於2010虎年,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不倫不次地化將“中國年”變成“亞裔農曆新年”,遭到了全球華人華僑和外國有識之士的譴責。因爲在亞洲過中國年的,除了中國臺海兩岸四地,就是東南亞的華人華僑。至於韓國和越南的春節傳統,其實是源於中國文化傳統。中國的這兩個鄰國,歷史上長期使用漢字,沿襲儒家傳統和中國式的制度,甚至長期以來屬於向中國納貢的藩屬國。因此,春節在文明語境上屬於儒教文明,在文化內涵上是屬於中華文化。 故此中國年的說法是公認的,正確的! 而最值得人去欣慰尊敬的是,現任聯合國祕書長韓裔潘基文,他通曉中華文化, 春節聯歡晚會 尊重歷史,於2010年、2009年、2008年……年年稱之爲“中國年”,向全中國人和全球華人華僑賀詞拜年 潘基文祝賀全球華人華僑中國年快樂 。中國年有別於國外的聖誕節簡單的吃喝玩樂狂歡,因爲春節更多的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靈魂寄託,它代表着中國燦爛的一面。現在隨着中國的軟實力和硬實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年正在慢慢國際化,受到了世界各地人們的追寵,過中國年的人越來越多,中國“年味”正在蔓延全球

中國年是什麼意思啊!

中國年是春節的別稱。因爲春節是中國最爲隆重的節日,全球華人華僑都慶祝春節,故名中國年。 春節,傳統名稱爲新年、大年、新歲、農曆新年,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 中國年畫 年年有餘(魚) 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爲一年的開始,後來在時期改爲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爲新年,一直延續到現在。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時春節曾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後來改爲夏曆正月初一(即農曆正月初一),被視爲農曆年的開始,即爲歲首。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而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廿三、廿四的祭竈,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有的是正月十九)結束,有些地方甚至到整個正月,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爲。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人們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喜接福、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滿、蒙古、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中國年”流行於美國,始於19世紀60年代美國築路華工。10萬中國築路工人,不僅幫助美國完成了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鐵路工程,也帶去了來自中國的春節習俗。以後,隨着中國人移民美國的人數增加,“中國年”不僅在華人小區流行,也爲美國人所熟悉。譬如,紐約州和馬里蘭州就把春節列爲法定節日。中國年-春節爲美國主流社會所重視,是中華文化影響力和經濟影響力,即軟實力和硬實力增大的結果。 編輯本段過節範圍 春節(中國年)是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慶祝新年的主要節日。越南語稱爲“Tt Nguyên án”(元旦)、日語稱爲“正月”(注:日本節日“正月”類似於中國的元旦也即1月1日。)(明治維新後改稱舊正月)。現在春節除了在中國、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地之外,在蒙古、老撾、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也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春節”一詞已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節日,位居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首。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編輯本段節日風俗 漢族的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餈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爲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門神鍾馗)、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跳鍾馗等衆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中國人過春節還有掛中國結的習慣。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古文化街喬香閣請中國結的習俗,取喬香納福之意;溫州人有去自己的信教虔誠祈禱,希望能夠在新的一年裏,與家人一起獲得幸福。其中,多爲佛教。 外國人同慶祝中國年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大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裏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鍾馗、秦瓊、敬德)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爲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爲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麪,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 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儺舞跳鍾馗、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纔算真正結束了。 過春節,燃放爆竹,在門窗上張貼字畫祈福、裝點居所,是這個節日最普遍的習俗。 放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王安石的《元日》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中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 貼畫雞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裏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隻天雞,說是當太陽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着叫起來了。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象徵着天雞。 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去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每年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刻木頭的重明鳥,或者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令其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子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爲畫雞或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爲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 中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爲“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貼畫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爲雞日。 貼門神 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爲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爲害。 然而,真正史載的,不是神茶、鬱壘,而是古代的一個叫做成慶的勇士。在班固的《漢書·廣川 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陝西西安戶縣鍾馗故里歡樂谷的“唐。賜福鎮宅神君鍾馗”和秦叔寶、尉遲敬德所取代。 《西遊記》中敘述就更加詳細,“涇河龍王爲了和一個算卜先生打賭,結果犯了天條,罪該問斬。玉帝任命魏徵爲監斬官。涇河龍王爲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應了,到了斬龍的那個時辰 福字 ,便宣召魏徵與之對奕。沒想到魏徵下着下着,打了一個盹兒,就魂靈,將龍王斬了。龍王抱怨太宗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號討命。太宗告知羣臣,大將秦叔寶貴道:願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太宗應允。那一夜果然無事。太宗因不忍二將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將真容,貼於門上。” 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爲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爲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 過春節人們熱買年貨 “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方”也叫“門葉”,爲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琢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貼窗花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鍾馗賜福鎮宅》、《鍾馗日曆表》、《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貼掛千 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爲佛前所 中國年畫 立錘門神 掛;掛千民戶多用;世家大族用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餘,是“小掛千”,爲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隔年飯 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爲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 編輯本段中國年國際化 現在春節除了在中國、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地之外,在蒙古、老撾、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也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世界各國在熱捧過中國年 然而,近年來有一些韓國人一直美國將“春節”稱爲“中國年”的稱謂,以致於2010虎年,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不倫不次地化將“中國年”變成“亞裔農曆新年”,遭到了全球華人華僑和外國有識之士的譴責。因爲在亞洲過中國年的,除了中國臺海兩岸四地,就是東南亞的華人華僑。至於韓國和越南的春節傳統,其實是源於中國文化傳統。中國的這兩個鄰國,歷史上長期使用漢字,沿襲儒家傳統和中國式的制度,甚至長期以來屬於向中國納貢的藩屬國。因此,春節在文明語境上屬於儒教文明,在文化內涵上是屬於中華文化。 故此中國年的說法是公認的,正確的! 而最值得人去欣慰尊敬的是,現任聯合國祕書長韓裔潘基文,他通曉中華文化, 春節聯歡晚會 尊重歷史,於2010年、2009年、2008年……年年稱之爲“中國年”,向全中國人和全球華人華僑賀詞拜年 潘基文祝賀全球華人華僑中國年快樂 。中國年有別於國外的聖誕節簡單的吃喝玩樂狂歡,因爲春節更多的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靈魂寄託,它代表着中國燦爛的一面。現在隨着中國的軟實力和硬實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年正在慢慢國際化,受到了世界各地人們的追寵,過中國年的人越來越多,中國“年味”正在蔓延全球

什麼是中國年?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柺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

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

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

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

"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着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

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着紅紙,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着餘光……

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爲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什麼是中國年

十萬個冷知識

什麼叫中國年

中國民間最隆重傳統節日。在夏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爲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節。

春節人文意義

春節到了,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裏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爲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爲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麪,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纔算真正結束了。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參考資料:http://www.artwork-cn.com/Html/minzuwenhua2/44227283369.html

春節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爲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爲“團拜”。

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裏,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着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爲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爲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爲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麪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爲佐料沾着吃。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真是其樂融融。

參考資料:http://www.artwork-cn.com/Html/minzufengsu/1715.html

參考資料:www.artwork-cn.com

什麼是中國年

十萬個冷知識

什麼是"中國年"

其實這個不算是個正式的說法。只是大家說多了 纔出來的。

中國在2008年揚眉吐氣。08年就是中國年。08年只有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發光

什麼是中國年?

十萬個冷知識

中國年的來歷是什麼?

春節的來歷如下:

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當除夕時,就從水裏爬出來,到處吃昌芹人。年一來樹木凋蔽,年一走,萬物生長。年如何可以過去呢?聽說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人們貼紅對聯、燃放爆竹以驅趕年獸,早上還走親串友,相互問好。從此過年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節日。

民謠

地方民謠:“二十三,祭竈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兒,捏造鼻兒(餃子);大初一兒,撅着亂作揖兒。”豫東民謠:“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洗一洗;二十八,貼年畫,二十九,門上瞅;年三十,吃餃子。”

北京歌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耐滲畢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喊攔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中國年爲什麼叫春節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爲。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中國農曆年的歲首稱爲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一月叫元月。

    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爲“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爲“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爲“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爲了區分陽曆和陰曆兩個“年”,又因一年24節氣的“立春”恰在農曆年的前後,故把陽曆一月一日稱爲“元旦”,農曆正月初一正式改稱“春節”。

    臨近春節,人們採辦年貨,除夕時,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貼年畫、春聯;迎接新的一年來臨。

    隨着新中國的建立,春節慶祝活動更爲豐富多彩。不僅保留了過去民間習俗,剔除了一些帶有封建迷信的活動,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使春節具有新的時代氣息。1949年1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規定每年春節放假三天。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