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如何才能奪回被生活吞噬的安全感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7W

文:陳武 丨 壹心理專欄作家

如何才能奪回被生活吞噬的安全感

原題:人活着爲什麼這麼累——談談焦慮

如果有人要問我,人爲什麼活得很累,我只想回答兩個字:焦慮。我很難再找到一個像“焦慮”這樣的詞彙,幾乎可以貫穿一個人從生到死的全部。

生命從一開始,一朵含苞待放的焦慮之花就種進了一個人的心裏。

小時候,大多是無憂無慮的,那個時候,還沒有多少社會關係,沒有太多爭奪,只管儘可能地去滿足自我的基本需要,不太需要控制自我,也不需要去控制別人,以爲一切都那麼確定。

慢慢長大,個體逐漸意識到生活乃至生命都面對着太多的不確定性。兄弟兄妹之間,要懷疑或面對父母對誰愛得更多的不確定,要是父母愛自己偏少,焦慮的陰影將深深地埋藏在內心。同伴和朋友之間,要面對被排斥的危險,不被同學和同伴喜歡和歡迎是童年和青少年期焦慮的重要源泉。戀人或夫妻之間,不被對方需要和接納是親密關係的最大殺手,焦慮將侵蝕每一份付出與被付出。另外,更重要的是,還要面對生命有限這一絕對命題,死亡焦慮將在人的有限的時光裏揮灑着長河落日的光影。

焦慮的深遠,在於無限的不確定感貫穿在自我(個體內)、人際(社會性)與時間(生命的單向性)的三維空間,促使人奔波在尋找自我及人生意義的航線上,或迷茫或堅定,或懦弱或勇敢,或拒絕或接納,或停滯或前行......

人,爲什麼會焦慮呢?

從以上的描述中,我們可以大概抽取出焦慮產生的一個社會性基礎,即社會環境(尤其是社會人際關係)對於自我需要的威脅帶來的一種不安全感和不確定感就是焦慮。

自我需要是人的本性,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需要。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的需要大概可以分爲五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如食物、睡眠、性)、安全需要(如生命安全)、歸屬需要(如友情和愛情)、尊重需要(如自我尊重和被人尊重)和自我實現(如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需要。這五個層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一般來說,只有當較低層次的需要被滿足的時候,纔會出現更高層次的需要(但並不絕對),比如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人往往不會去奢望美好的愛情。這個理論在網上和很多書中都有非常詳盡的描述,在此不過多贅述。

除了以上五種需要以外,從另一個更爲簡單和直接的視角來理解自我需要與焦慮之間的關係可能更爲樸素。人,一方面要滿足自我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必須學會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的作用在於把自我需要滿足在一個合適的水平。從這個意義上講,自我控制是統合於馬斯洛五種需要之上的,自我控制是更爲抽象的人性需要。

記得大四的時候,我因爲肺病做了一個小手術,但是那段時間正是考研複習的關鍵期,而我卻不得不在老家養病。那段時間,追逐夢想和強烈的自我實現的需要讓我瀕於崩潰,我完全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極度焦慮,直到有一天我當着母親的面摔壞了我的手機。母親在一旁悄悄的哭泣,默默地,哭得像一個孩子。那一刻,我手足無措,我開始明白,太過於想實現夢想的我卻忽視了更爲根本的歸屬需要——家人和親情。慢慢地,在需要的平衡過程中,我學會了控制自己。

自我控制的失敗會導致嚴重的焦慮,因爲這種失敗意味着自我需要的紊亂和不協調。

這一點在抑鬱的人身上頗爲明顯。很多抑鬱的人都會失眠,在漫長深夜,總想控制自己,想早一點睡去,但就是不能入睡,這種不可控性伴隨着瀰漫性的焦慮,長期下去,甚至會走向絕望。

上面談到的自我控制,主要是指自我對自己的控制,那麼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講,還可以把自己對別人的控制納入進來,成爲自我控制的延伸。自己對別人的控制,也可以稱爲社會控制。我們自己的生活不但受到自己的控制,也受到社會環境,尤其是他人的控制,當環境或他人對於我們自身命運的控制超過我們對於環境和他人的控制時,自我控制便失去了平衡。這種不平衡就會導致對自我控制的失敗和社會控制不足的焦慮。

人,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就需要去重建安全感和確定感,以此來減輕焦慮。

而增加自己的社會控制是減輕焦慮的最普遍的策略。當一個人不能夠很好的控制內在的時候,只能寄希望於自己去控制外界,對外面世界的控制是對自我控制失敗的最大補償。除開金錢、地位和權力外,希望他人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以達到自己的期望是社會控制的主要方式。很多失戀的人,在戀愛結束的時候,往往有一方會不斷地去給對方打電話、發短信,在深深的焦慮中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爲,甚至可以不顧一切(包括自殺威脅)去試圖重新建立聯繫。

我們每一個自我控制的失敗,都帶着恐慌,於是就想尋求一個合理的方式來掩蓋,以顯得自己的名正言順,而最大的名正言順就是,你們都受我的控制。這在古代的皇權社會體現得淋漓盡致。一步步走向深淵,正是由於處於一個又一個的社會控制與自我控制失敗的惡性循環。

當我們離開一個生活了很久的地方,再一次回去,總是充滿了親切感和輕鬆感,因爲我們再也不需要對這個地方的人和事進行控制,一切都按照這個地方最自然的規律執行就好,空氣在流動、樹葉在搖曳、公交在穿行、街燈在閃爍,這些都是自己重新沐浴舊地的背景。

所以,要想獲得重回舊地的感覺,重回童年的無憂,或許有兩種辦法。第一是,不要寄希望於自己能夠控制社會環境和他人,任何環境和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和義務按照自己的方式執行,不要扭曲世界的軌跡和別人的生活才能夠獲得真正的輕鬆;第二是,平衡自己的需要從而獲得良好的自我控制,在放任和壓抑之間找到自我自尊和自我實現的意義。

參考文獻:Fiske, S. T., Morling, B., & Stevens, L. E. (1996).Controlling self and others: A theory of anxiety, mental control, and socialcontrol.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2(2),115-123.

陳武專欄· 心聲

壹心理專欄作家,微信公衆號“心理學與生活”(psy_life)創辦人,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在讀。關注“心理學與生活”,請掃描二維碼。

本文由 壹心理專欄作者 陳武 所著,版權歸壹心理所有,所有的獨家文章未經正式授權不能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 susan.l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