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高燕梅用江永女書怎麼寫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01W
1.江永女書的認識女書

經過研究,女書基本單字共有1700多個,其中借源於漢字而造的佔80%,暫不明來歷的自制字僅佔20%。女書字的外觀形體呈長菱形的“多”字式體勢,右上高左下低。斜體修長,秀麗清癯。乍看上去,好似甲骨文,又有許多眼熟的漢字痕跡。關於女書所記錄的語言,近幾年經過語言專家的調查研究確定,它既不是湘語、西南官話,也不是瑤語;而是一種流行在江永一帶的漢語土話。與漢字是表意文字不同,女書則是一種單音節音符字的表音文字。女書是當地鄉村婦女,特別是中老年婦女的文化工具。女書具有獨特的社會功能,基本用於創作女書作品、記錄女歌,一般爲七言詩體唱本。每篇長的可達四五千字,短的只有幾十字。女書作品一 般書寫在精製手寫本、扇面、布帕、紙片上。女書具有文字學、語言學、社會學、民族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多方面的學術價值,因而被國內外學者嘆爲“一個驚人的發現”、“中國文字史上的奇蹟”。

高燕梅用江永女書怎麼寫
2.江永女書文化的女書的發現

1982年,由武漢大學宮哲兵教授在湖南省江永縣發現。宮哲兵隨即在1983年3期《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上發表了全世界第一篇介紹女書的學術論文《關於一種特殊文字的調查報告》,並在1983年第16屆國際漢藏語言學會議(美國)上發表了論文《湖南江永平地瑤文字辨析》,將女書介紹到國內外,1986年宮哲兵出版了全世界第一部女書研究著作《婦女文字與瑤族千家峒》。

1983年,江永發現“女書”的消息向全世界公佈後,引起轟動。 海內外專家學者紛紛深入江永考察、學習、發掘。永州積極實施搶救和保護女書文化工程,透過興建女書文化村,建立女書博物館,組織開發女書工藝品,發展女書文化產業,使女書文化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3.江永女書文化的女書形式

舊時當地不少才情女子採用這種男人不識的女書互通心跡,訴說衷腸,將其刺繡、刻劃、戳印、書寫於紙扇巾帕女紅。蒐集到的近20萬字的“女書”作品,絕大部分爲歌體,其載體分紙、書、扇、巾四大類。形式包括女書書法、纂刻、激光微雕、石雕、木雕、竹雕、明信片、女巾、女扇、女書提包等。

4.什麼叫做江永女書

江永女書,是由女性創造並只在女性中流傳、使用的一種神祕符號,流傳地點主要在湖南江永以及道縣局部地區,它用歌謠、文字等形式記載了女性的生活場景和情感世界,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

江永女書在20世紀50年代才被社會發現,隨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中國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季羨林驚呼:“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法國女學者芭芭拉說:“女書是女人的聖經!真想不到在地球上某個角落還有一種只供婦女使用的文字。”美國著名學者哈里·諾曼也同樣讚歎:“這是世界最令人驚奇的發現之一。”

的確,由於女書的獨特性,對語言學、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民族學、女性學等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關於女書的產生,有多種傳說:胡玉秀造字說、盤巧造字說、九斤姑娘造字說、女紅圖案變女字傳說。

這些傳說中的主人公都是美麗聰慧的女孩,她們用智慧創造文字,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學者們對“女書”產生的時代提出了多種見解,認爲:“女書”創造的時代大約不會早於明末清初;“女書”是一種與甲骨文有密切關係的商代古文字的孑遺和演變;“女書”與黃河、長江流域的史前文化刻畫符號同源;“女書”是長江流域古代少數民族中的一種文字,記錄的是當地瑤族語言,創造女書的可能是瑤族婦女。

女書主要出現在湖南省江永縣,這是一個具有獨特歷史地理和人文環境的地區。它處在偏僻封閉的地區,然而又因其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成爲南征北戰的重要通道;它是古越文化和楚文化的結合部。

瑤、漢族雜居融合,既保留了瑤族的風俗習慣,又有着濃厚的中原儒家傳統;它有傳統的男耕女織的生活方式、重男輕女的思想,又有不落夫家和妻兄弟婚的原始社會婚俗殘餘。在這裏,既留存着母系氏族社會的痕跡,又保留了瑤族羣體狩獵和捕魚的經濟文化,女人們還有自己專門的節日,如農曆四月初八斗牛節、農曆五月“過廟節”、盛夏吹涼節和七月初七“乞巧節”等。

女人們也有獨特的風俗,如結拜姊妹、認老同、吵歌堂、鬧歌堂、坐歌堂、哭嫁等。女書在江永出現,除了歷史地理、人文環境原因外,還與其獨特的風俗有關,即與“女兒國”的現象有着內在的聯繫。

江永地區的婦女在婚前被鎖在閨房中做女紅,稱爲“樓上女”。婚後三天回孃家,不能與丈夫生活在一起。

生孩子以後到了婆家,也只能在家紡紗織布。大多數時間與女人交流相處,女性夥伴之間情感深厚,甚至超過了對丈夫的情感,當地有俗語“姐妹面前不講假話,丈夫面前不講真話”,在這樣一個與男性社會相對隔絕的女性社會裏,女書的出現也就不足爲怪了。

女書產生的歷史地理、人文環境有獨特性,它的符號形體、記載內容、社會功能也有獨特性。 女書的基本字元有1000個左右,最常用的約600個。

女書的字型呈長菱形,左低右高,略有傾斜,傾斜中持勻稱平衡,右上角是全字的最高點,左下腳是全字的最低處。它的行款是由上至下,從右到左。

其筆畫線條纖細,修長秀麗,排列整齊美觀。基本筆畫有左弧、右弧、左斜、右斜、點、豎五種,當地婦女稱這種文字爲“長腳蚊字”或者“螞蟻文字”。

廣義來說,女書包括文字、文字寫成的作品以及寫有這種文字的物件。傳遞、記載女書的物品主要有四種——書、紙、扇、巾,稱爲女書、女紙、女扇、女巾。

女書作品,主要是韻文,散文很少。所有篇章均無標題,無標點,不分章節段落,一書到底,吟唱時運用音高、音強和停頓構成詩的節律。

從體裁看,有書信、抒情詩、敘事詩、柬帖、哭嫁歌、歌謠、兒歌、謎語、禱神詩和唱本(翻譯和改寫漢語作品)等。內容豐富,有記錄自己悲苦身世、透露出她們對命運的抗爭的,如《義年華自傳》《陽煥宜自訴》;有歌頌純真的友情、懷念少女時代無憂生活、傾訴姐妹遠嫁離情別恨的,如“姊唄茫茫不知過,妹在冷樓淚潸飄。

……清早起來愁到黑,痛想別時別遠天”;有哭訴婆婆虐待、丈夫暴力的,如“丈夫賭錢不休手,將臺拋在賭錢臺。……上身打得骨頭斷,下身打得血淋淋”;還有記載戰爭的殘酷、奇風異俗的婚戀、祈禱祭祀的……總而言之,女書全方位地反映了婚姻家庭、生產勞動、文化娛樂、女紅藝術、風俗習慣、祭祀史詩等多側面的生活場景,是女性的苦情詩和血淚史。

女書作品用當地的方言土語演唱,原汁原味,來源於勞動人民。她們靈活運用了各種修辭手法,充分而又真實地反映了她們的精神世界。

比如善用比喻形象生動地表達情感,如《賀三朝書》中的“女是可比燕鳥祥,身好毛長各自飛”,樸實地表達了自己對女伴的美好祝願;有意無意地運用比興貼切自然,如《河邊稚竹》:“河邊稚竹綠茵茵,三歲男人不知天”;巧用對仗,形式整齊節奏鮮明,如:“明色回程心不靜,魚死河邊眼不閉”;巧妙地運用誇張使整個作品活起來了,如“日夜哭得肝腸斷,幾時養大女兒身”;另外還有頂真、迴環往復等藝術手法使女書作品在淳樸中透出鮮亮生動。江永女性以書會友、以書傳情,結交友情、表達愛情、傳遞親情,女書成爲她們情感世界中奔流不息的精神長河。

江永女書透過獨特的符號和形式呈現了女性獨有的生活場景和情感世界。

5.女 書

起源於中國南部湖南省的江永縣(江永縣,位於湖南南部永州市,是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這裏毗鄰廣東、廣西,瑤漢雜居,民風古樸,堪稱“世外桃源”。

香柚、香芋、香菇等特產遠近聞名,是廣州人飯桌上常見的美味。)。

所以又名江永女書。以前在中國湖南省江永縣及其毗鄰的道縣、江華瑤族自治縣的大瑤山和廣西部分地區的婦女之間流行、傳承的神祕文字。

“女書”又名“女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種獨特的女性文字元號體系。所以又名江永女書。

千百年來,只流傳在湖南省江永縣及其近鄰一帶瑤族婦女中,它靠母傳女、老傳少,一代代傳下來。“女書”是人類歷史上一個獨特而神奇的文化現象,也是一個植根甚古、牽涉面頗廣、資訊含量十分豐富的文化現象。

關於“女書”文字的記載,至今最早能見到的是太平天國(清朝咸豐年間)發行的“雕母錢”。該錢背面用“女書”字元鑄印有“天下婦女”、“姊妹一家”字樣。

關於女書的起源,有不同的說法。 有人根據當地婦女賽祠的花山廟興起在清代中期,結合目前發現最早的“女書”實物,推測“女書”起源於明末清初。

比較認同這種觀點。 有人以“女書”中存在與壯、瑤等民族織錦上的編織符號類同的字元爲據,認爲“女字的構成源於百越記事符號”。

有人根據“女書”中大量與出土刻劃符號、彩陶圖案相類似的字元,認爲其起源的時間、空間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形成於秦始皇統一中國文字之後。 有人依據“女書”文字與原始古夷文的基本筆劃,造字法類同,認爲它是舜帝時代的官方文字。

有人根據甲骨文和金文借字在“女書”字彙明顯存在的特徵。認爲女書是一種與甲骨文有密切關係的商代古文字的變種。

也有人認爲現代“女書”是古越文字的孑遺和演變。這種觀點認爲:象形字、會意字是文字型系中最早產生的文化現象,是文字創造者所處生活環境和社會文化的直接反映。

根據“女書”象形字、會意字構成中反映的文身習俗、“幹欄”住宅建築特色、稻作文化及鳥圖騰文化現象,。

6.江永女書文化的女書的傳承

《中國女書合集》趙麗明主編中華書局收資料佔所能見到的女書原始資料的90%以上。

江永女書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寶貴資源。中南民族大學“女書”文化研究中心是我國最主要的女書研究機構。

多年來,她一直堅持“女書”的傳承、保護、搶救和弘揚:創辦了首家“女書”館、第一家“女書”網站,設計了全球首套“女書”個性化郵票,創作了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女書”仕女書畫長卷,編寫了《女書英漢字典》,與他人合著了《女書習俗》。其“女書”書法、繪畫作品多次入選國家級大型展覽,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等國外友人及熱地等國家領導人和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民族圖書館等多家單位均有收藏。中央電視臺、近十家省電視臺和《中國民族報》、《民族論壇》、德國《世界報》、英國《泰晤士報》等200多家國內外媒體廣泛報道,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道被《瀟湘晨報》評爲湖南2006年度十大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