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和章岷從事鬥茶歌朗誦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02W

和章岷從事鬥茶歌朗誦

鬥茶歌是傳統中國茶文化中的一種表演形式,通常在品茶之餘以詩歌、歌曲和口技的方式進行。章岷是一位知名的鬥茶歌藝術家,他擅長在鬥茶表演中運用音樂、表演和朗誦,使表演更加精彩生動。

和章岷一起從事鬥茶歌的工作,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音樂表演和口才技巧。在鬥茶歌表演中,需要不斷地調整節奏、表達情感,並與章岷協作,共同打磨出精品的表演作品。

當然,作爲輔助者,主要的任務是爲章岷的表演提供幫助和服務,比如準備好適當的茶點、搭建好合適的舞臺、爲觀衆提供指南等。只有這樣,才能讓觀衆在品茶時體驗到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泠然跟有首歌特別像,是哪首?

是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新雷昨夜發何處,家家嬉笑穿雲去。

露牙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

終朝採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圓中蟾。

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

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

黃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甌心雪濤起。

鬥餘味兮輕醍醐,鬥餘香兮蒲蘭芷。

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

勝若登仙不可攀,輪同降將無窮恥。

于嗟天產石上英,不愧階前蓂。

衆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伶卻得聞雷霆。

盧仝敢不歌,陸羽須作經。

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

長安酒價減千萬,成都藥市無光輝。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

君莫羨花間女郎只鬥草,贏得珠璣滿鬥歸。

譯文:年年春風先到東南,福建建溪溪水潺潺

溪邊茶樹名冠天下,這是古代仙人親手栽在武夷山的

昨夜的新雷告知春天來了,摘茶人穿越晨霧來到茶山

錯落生長的茶芽欣欣向榮一片,點綴在茶樹上如珠玉版

採了一天圍裙未採滿,但只求好不敢貪多

將茶芽精心製成茶膏和茶餅,也有如月亮一樣圓

這北苑的龍鳳團茶要進貢天子,先請權貴高士在茶林品評一番

茶鼎用高高的首山上最珍貴的銅鑄成

煮茶的泉水來自江蘇鎮江的中泠

銅碾畔飛出綠色的茶末,翠碧的茶濤翻滾在碧玉杯中

茶的口味勝過酥酷,它的香味比芷蘭的香氣更濃

受稱讚的勝利者如登仙界,像敗將一樣滿面羞愧的只因未得好評

茶啊!大自然賦予石上生長的精英

你比古代傳說中的瑞草更有靈性

喝了好茶可以變濁爲清,留言使沉醉的人覺醒

可以找屈原的魂魄,也可以驚醒沉醉的劉伶

詩人盧仝怎能不爲之歌唱

茶聖陸羽也必然會把這樣好茶收入茶經

在萬象叢生的大千世界中,怎知道沒有嗜茶的明星?

商山的四位隱士啊!不要吃靈芝草

伯夷、叔齊啊!別再以野菜將飢腸填充

有了茶,長安的酒價頓時下降百萬

有了茶,成都的仙藥也難獨佔盛名

什麼都不如到仙山去飲壺茶,快飛去吧

乘那悅耳的清風,不要羨慕鬥草可贏得許多珠玉

鬥茶的樂趣更加無窮

和你走的那條路

如今雜草叢生

叫醒誰的一廂情願

就算我示弱你也沒惻隱之念

你終究還是要走

殘忍隔斷時間

還我空空一晌貪歡

你的指尖不再撫平倔強臉

如果分別可以從容

當初又何必臉紅

再厲害的喧鬧也終會泠然

時間顛倒貪婪把人憐

你是我不能承受的敷衍

風還沒來得及道歉

你就已被它送遠

那些拾不起的破舊闌珊

時間帶走所有的撕扯

徒留一地無常的碎片

和你走的那條路

如今雜草叢生

叫醒誰的一廂情願

就算我示弱你也沒惻隱之念

你終究還是要走

殘忍隔斷時間

還我空空一晌貪歡

你的指尖不再撫平倔強臉

如果分別可以從容

當初又何必臉紅

再厲害的喧鬧也終會泠然

時間顛倒貪婪把人憐

你是我不能承受的敷衍

風還沒來得及道歉

你就已被它送遠

那些拾不起的破舊闌珊

時間帶走所有的撕扯

徒留一地無常的碎片

如果分別可以從容

當初又何必臉紅

再厲害的喧鬧也終會泠然

時間顛倒貪婪把人憐

你是我不能承受的敷衍

風還沒來得及道歉

你就已被它送遠

那些拾不起的破舊闌珊

時間帶走所有的撕扯

徒留一地無常的碎片

你終究還是要走

殘忍隔斷時間

還我空空一晌貪歡

你的指尖不再撫平倔強臉

贊武夷山茶詩

武夷山景區北路口椿輝商務酒店爲您服務:

芙蓉綠雪

悟蓮心

輕霧凝珠露寒晨,幻若蓮心初見魂

閒塘一方水荷香,鬱郁淤泥養其芳

經宿十晝窨花芽,露水芙蓉悟香茶

質本潔來心易淨,不負容顏負霜花

入世那堪泥淖染,出世結緣入禪茶

釋和心

路畔小荷淚痕深,青衣頓首初見人

閒塘半畝波瀲灩,波面新出葉田田

採擷鮮葉入茶芽,荷茶兩味雙生花

辛苦最憐人世樂,一夕成環夕夕玦

釋然和合脫苦海,勘破放下皆無礙

至善心

一塘煙雨鎖紅萼,熙怡內把蓮心握

清水芙蕖除旖旎,纖纖素手語依依

撥開紅萼茶一撮,經宿荷香浸茶多

手捻香茶憶蓮鬚,慢解細繩散輕花

上善若水香馥長,不枝不蔓無哀殤

《謝尚書惠蠟麪茶》一詩中詠道:

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香茶獻地仙。

飛鵲印成香臘片,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

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范仲淹寫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宋代的大文豪蘇東坡對武夷茶情有獨鍾,在《詠茶》一詩中寫道:

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籠加。

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

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

最早詠武夷茶的就是唐末乾寧進士徐夤。他在《謝尚書惠臘麪茶》一詩中詠道:

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香茶獻地仙。

飛鵲印成香臘片,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木宛輕涵翠縷煙。

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徐夤字昭夢,福建莆田人。唐亡後仕閩王王審知。從他的詩中,可以看到武夷茶在當時已成爲饋贈禮品了,而且那時的茶葉是碎茶。製法是把碎茶加工成茶餅,並在上面印着山水鳥獸的圖案。

清代詩人查慎行在其《御茶園歌》中亦云:

先春次春遍採摘,一火二火長溫馨。

緘題歲額五千餅,雞狗鼠盡山邊村。

清代江蘇嘉定人陸廷燦,曾在武夷山下的崇安縣做過一任知縣,他在《武夷茶》一詩中對武夷茶倍加讚賞。詩曰:

桑寧經傳熟見聞,彈琴喜訪武夷君。

輕濤松下烹溪月,含露梅邊煮嶺雲。

醒睡功資宵判牒,清神雅助書論文。

春雷催出仙岩筍,雀舌龍團取次分。

《詠武夷茶》:

春從天上來,噓拂通寰海。

納納此中藏,萬斛珠蓓蕾。

一徑入煙霞,青蔥渺四涯。

臥虹橋百尺,寧羨玉川家。

【茶詩之頁】:范仲淹的鬥茶歌

范仲淹(989~1052),北宋名臣,傑出的思想家、家、文學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及第,官至參知政事,卒後追贈兵部尚書、楚囯公,諡“文正”,故世稱范文正公。他與香溪範氏是宗親,又與杜氏五高家族有交集,與我們蘭溪可謂頗有緣份。他的名篇《岳陽樓記》至今膾炙人口,並有300多首詩詞傳世,其中的鬥茶歌,時人認爲可與盧仝的七碗茶詩媲美。

范仲淹的這首鬥茶歌,題爲《和章岷從事鬥茶歌》,謹錄全詩如下: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水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新雷昨夜發何處,家家嬉笑穿雲去。露芽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終朝採掇未盈檐,唯求精粹不敢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分圓中蟾。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吁嗟天產石上英,不愧階前蓂。衆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伶卻得聞雷霆。盧仝敢不歌,陸羽須作輕。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長安酒價減百萬,成都藥市無光輝。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君莫羨花間女郎只鬥草,贏得珠璣滿鬥歸。

范仲淹鬥茶歌,從茶的產地和採製寫起,重點寫鬥茶和自己對茶飲的感受。引經據典,大氣磅礴;佳句疊出,暢快淋漓;首尾呼應,一氣呵成,不愧爲茶詩之冠。

他寫製茶“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分圓中蟾。”,寫鬥茶“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寫品茶“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真是茶香氤氳,飲之身心俱清,如醍醐灌頂,勝若登仙。又寫屈子招魂、劉伶醉酒,盧仝放歌、陸羽傳經,果然“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茶勝於靈芝,優於美酒,令酒價減半,藥市黯淡,連商山四皓也停止了採芝,首陽先生也停止了采薇。於是這首鬥茶歌也成了千古絕唱。

范仲淹的茶詩除了鬥茶歌,還有《鳩坑茶》詩,是《瀟灑樓》六詠之一,也是在桐廬任上作的。詩云:“瀟灑桐廬郡,春山半是茶。輕雷何好事,驚起雨前芽。”一併錄在此處,供大家欣賞。

2018.12.23施福山於黃龍洞寓

鬥茶味兮輕醍醐 鬥茶香兮薄蘭芷是什麼意思

此句話的來源是:《和章岷從事鬥茶歌》。

意思是:鬥茶的味道勝過醍醐,茶香勝過蘭芷;醍醐是牛奶提煉出的一種極好的酥酪;蘭、芷以香著稱。

鬥茶,即比賽茶品的優劣,又稱鬥茗、茗戰。鬥茶始於五代,興於唐,盛於宋,是古時達官顯貴、文人雅士有錢有閒文化的一種“雅玩”,也是中國宋時茶藝的最高表現形式。

宋代鬥茶,源於茶區民間,最早流行於福建建安一帶,但由於鬥茶技巧性強,趣味濃厚,所以迅速被文人士大夫所接受,並加以發展。至北宋,鬥茶之風已極爲盛行,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文人雅士,無不好此。

擴展資料:

1、宋大文學家范仲淹在《和章岷從事鬥茶歌》詩中寫道“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生動描繪了當時鬥茶的情景。

2、范仲淹,北宋家、文學家,蘇州吳縣人。宋仁宗天聖中任西溪鹽官,慶曆三年任參知政事,後出任陝西四路宣撫使,在赴穎州途中病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和章岷從事鬥茶歌

讚美綠茶的詩句有哪些

1. 關於讚美綠茶的詩句

關於讚美綠茶的詩句 1.讚美茶葉的句子

讚美茶葉的句子

1. 溫水沏茶,茶葉似枯木靜浮水面,鮮有茶香;沸水泡茶,茶葉似入水活魚,上下翻騰,幾經沉浮,最後抵達壺底歸於平靜,此時茶香四溢,沁人心脾。芸芸衆生若茶葉,如無艱難磨礪,風雨洗禮,經受歲月浮沉,怎能散發出生命的芬芳?

2. 往事如同儲藏已久的茶葉一樣,沸水輕輕一燙,那陳年的悲歡喜樂就順着香味飄散在整個身體裏面,小小地抿一口,不是酒也讓人醉了,留香長久不散,足以讓你回味百年。

3. 生活是一杯茶,人就是那其中的一片茶葉,大多數人只喝了兩三杯就覺得無味,而真正會生活的人會覺得這茶越喝越有味道。

4. 每一片茶葉的沉浮,都是一種緣定,不空不昧。繼續喝茶,享受當下,帶着茶的清香,愛也清了,心也清了。

5. 茶葉因沸水,才能釋放出深蘊的清香;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

2.有關“綠茶”的詩句有哪些

1. 《嘗茶次寄越僧靈皎》北宋·林和靖 白雲峯下兩新,膩綠長鮮穀雨春.靜試卻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瓶懸金粉師應有,筋點瓊花我自珍.清話幾時搔首後,願與鬆色勸三巡.2. 《謝龍井僧獻秉中寄茶》明朝·劉邦彥 春茗初收穀雨前,老僧分惠意勤虔,也知顧渚無雙品,須試吳山第一泉.竹裏細烹清睡思,風前小啜悟詩禪,相酬擬作長歌贈,淺薄何能繼玉川?3. 《謝璘上人惠桂花茶》明朝·劉士亨 金粟金芽出焙篝,鶴邊小試兔絲甌,葉含雷信三春雨,花帶天香八月秋.味美絕勝陽羨產,神清如在廣寒遊,玉川句好無才續,我欲逃禪問趙州.4. 《試茶》明朝·陳眉公 龍井源頭問子瞻,我亦生來半近禪.泉從石出情宜冽,茶自峯生味更園.此意偏於廉士得,之情那許俗只專.蔡襄夙辯蘭芽貴,不到茲山識不全.5. 《龍井試茶》明朝·童漢臣 水汲龍腦液,茶烹雀舌春.因之消酩酊,兼以玩嶙峋.6. 《飲龍井》明朝·孫一元 眼底閒雲亂不收,偶隨麋鹿入雲來.平生於物原無取,消受山中水一杯.7. 《游龍井寺》明朝·屠隆 藕花菱葉傍輕鷗,路入南山景更幽.赤日未消團扇暑,青蘿先到寺門秋.風前萬樹蟬鳴急,雨後千崖水亂流.好士只今劉尹在,身慚玄度得同遊.8. 《龍井茶歌》明朝·屠隆 山通海眼蟠龍脈,神物蜿蜒此真宅;飛泉歕沫走白虹,萬古靈源長不息;琮琤時諧琴築聲,澄泓泠浸玻璃色;令人對此清心魂,一漱如飲甘露液;吾聞龍女滲靈山,豈是如來八功德;此山秀結復產茶,穀雨霢霂抽仙芽;香勝旃檀華嚴界,味同沆瀣上清家,雀舌龍團亦浪說,顧渚陽羨詎須誇;摘來片片通靈竅,啜處冷冷馨齒牙;玉川何妨盡七盌,趙州藉此演三車.採取龍井茶,還念龍井水;文武每將火候傳,調停暗合金丹理;茶經水品雨足佳,可惜陸羽未知此;山人酒後酣氋氃,陶然萬事歸虛空;一杯入口宿醒解,耳畔颯颯來松風;即此便是清涼國,誰同飲者隴西公.9. 《以龍井葉饋雲生有詩報謝次來韻》清朝·樊增祥 養生常毀茶,飲多苦脾冷.客來自浙西,貽我以龍井.清詩由此出,雅耆豈能屏.點入白定甌,綠光照衣領.想見發漢皋,火車載而騁.珍重襲素鑞,謹嚴束紅綆.瀹以通濟泉,如持湖亭皿.色淡意轉濃,味腴香且永.獨飲復誰共,數之得八餅.惠地酒一瓦,意同粟五秉.華清有佳人,佇此團月影.病足不下牀,閉門謝朝請.徘徊苦後甘,積漸入佳境.暖閣鳴松風,銀波瀉壺嶺.昨夜雪在竹,紅爐熱力猛.雀舌髮香清,龍頭得句警.陶家冷生活,可以傲貴幸.新詩二百言,淡遠出明靚.和君白雪詞,取辦在俄頃.何當同夜話,煮燈紫微省.10. 《謝金謹齋寄龍井茶》清朝·勞乃宣 驛使春風遠寄將,開奩芬馥溢旗.羲皇睡足新泉熟,好伴空山薇蕨香.我生南北本隨緣,久學坡公飲食便.不道故人猶舊眼,又教鄉味領花前.乍憶龍泓共探幽,雲腴霞碧嫩香浮.何時重泛西冷艇,對坐松風雪一甌.11. 《龍井採茶歌》清朝·翟瀚 西湖西去古龍井,煙雲秀孕風篁嶺.竹塢茶先百草生,鬥奇不數龍團餅.蟄雷一夜展旗,東風吹送蘭芽香.火前社後辨遲早,沿緣林樾爭攜筐.摘來片片含生翠,薰篝揀焙養清氣.箬奩開處足芬芳,鼻觀微參渴先避.竹符調水走金沙,井汲雲根靜試共.蚯蚓竅鳴火初活,落落旋聽蟹爪爬.蒙頂嫌寒顧渚瘠,六安陽羨殊標格.三篇好補季疵經,七碗試聽玉川說.懿茲芳茗記高岑,辨才玉局曾幽尋.湖山佳景此第一,宸章璀璨映華林.茶坡近闢卷阿裏,更誰妄肆中郎毀.謹將土物志錢塘,顧比瑤琛納包匭.12. 《虎跑泉次東坡韻》清朝·鄒方鍔 石林深處暗聞香,草榻茶煙客思涼.鬆瀝滿山雲滿塢,野梅初綻日初長.偶攜塵逢禪侶,坐聽寒鍾出上方.廿載風塵憐世味,一瓢應許薦新嘗.出谷泉聲帶松香,陰森石○拂衣涼.雲藏古寺鯨燈靜,晝掩空山鶴夢長.閒憑繩牀參密諦,行提藥籠試新方.露芽細摘風篁嶺,截玉傾甌取次嘗.13. 《聖幾餉龍井新茗一器》清朝·厲鶚 松風出竹爐,夢成水火戰;新芽適開封,昏睡不待遣;爲子手瀹嘗,三嗅復三咽;中有參寥禪,風味得正見14. 《謝龍井僧寄茶》清朝·劉瑛 春茗初收穀雨前,老僧分惠意殷虔.也知顧渚無雙品,煩試吳山第一泉.竹裏細烹清睡思,風前小啜悟談禪.相酬擬作長歌贈,淺薄何能繼玉川.15. 《龍井試茶》清朝·王寅 昔嘗顧渚茗,鑿得金沙泉.舊遊懷莫置,幽事復依然.綠染龍波上,香搴穀雨前.況于山寺裏,藉此可談禪.。

3.讚美茶的詩句有哪些

1.(瑞草)杜牧《題茶山》

“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草魁。泉嫩黃金涌,牙香紫壁裁。”

2.(淥水)白居易《琴茶》

“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閒。琴裏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3.(修竹)宋 米芾《苕溪詩貼》

“半歲依修竹,三時看好花。懶傾惠泉酒,點盡壑源茶。”

4.(奇茗)宋 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水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就知道這幾首了

4.讚美“茶”的詩句有哪些

1、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2、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 杜耒《寒夜》

3、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4、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5、呵筆難臨帖,敲牀且煮茶。 —— 大須《暮雪》

6、茶鼎熟,酒卮揚,醉來詩興狂。 —— 張大烈《阮郎歸·立夏》

7、待羔兒、酒罷又烹茶,揚州鶴。 —— 辛棄疾《滿江紅·和範先之雪》

8、正蹇驢吟影,茶煙竈冷,酒亭門閉。 —— 吳文英《無悶·催雪》

9、只好巖花苔石上,煮茶供給趙州禪。 —— 陶振《詠孟端溪山漁隱長卷》

10、草堂荒產蛤,茶井冷生魚。 —— 裴迪《西塔寺陸羽茶泉》

11、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

獨自涼》

5.讚美綠茶的句子

1. 溫水沏茶,茶葉似枯木靜浮水面,鮮有茶香;沸水泡茶,茶葉似入水活魚,上下翻騰,幾經沉浮,最後抵達壺底歸於平靜,此時茶香四溢,沁人心脾。芸芸衆生若茶葉,如無艱難磨礪,風雨洗禮,經受歲月浮沉,怎能散發出生命的芬芳?

2. 往事如同儲藏已久的茶葉一樣,沸水輕輕一燙,那陳年的悲歡喜樂就順着香味飄散在整個身體裏面,小小地抿一口,不是酒也讓人醉了,留香長久不散,足以讓你回味百年。回

3. 生活是一杯茶,人就是那其中的一片茶葉,答大多數人只喝了兩三杯就覺得無味,而真正會生活的人會覺得這茶越喝越有味道。

6.關於讚美茶的詩詞名句

個人很喜歡的

元稹《一字至七字詩·茶》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婉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還有一首寶塔詩格式的茶詩,是現代草根詩人胡秉言所作

《茶》

茗嫩,一

銅壺水,煮三江

紫砂瓷素,仙瓊玉漿

陸羽邀神農,禪坐細品嚐

清高文人墨客,達官貴人飲狂

淡淡清香飄千古,修身聽命日月長

7.形容茶葉的詩句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 杜耒《寒夜》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 錢起《與趙莒茶宴》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 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穀天晴。 —— 張繼《山家》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 陸游《幽居初夏》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 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8.形容綠茶的句子

我向來喜歡吃雪糕,奶油的香甜總是伴着一陣愉悅的寒氣直入人的心田。從舌尖到肺腑,雪糕流過的地方總感到清爽異常。炎炎夏日,我總是叼着一根雪糕,坐在陰暗的屋子裏享受着屬於自己的。

喜飲茶,猶喜花茶。 飲茶,未必深諳其味,但幽浮在茶盞裏的花,卻是觸目的喜歡;或淡黃,或碧綠的底色,片片花瓣如水中浮着的蓮朵,如春雨洗過,還跳躍着水滴的茉莉,更勝似深谷中才。

有的朋友像綠茶,清涼解渴,總在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在身邊;有的朋友像花茶,清香宜人,在一起即使不說話也會覺得溫暖;有的朋友像鐵觀音,滋味醇厚,與之在一起總有談不完的話題;有的。

用咖啡的馥郁泡一杯綠茶的香馨 聽琵琶和風笛的奏曲 青花偷來了海天的藍 聖潔的靈魂長出一張天使的臉 孤寂的孕育是四肢健全的兒童 卻得不到完整的愛情 我在爲自己的容貌擔憂 他們可曾。

夜色朦朧,丁香淡淡,一杯綠茶透明的水蘊裏流淌着靜靜的安祥,歌聲在房間飄徊,深深淺淺地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這裏,凝望着深邃的天空聆聽自窗外而過的風語,把迂迴的心事一遍一遍醞釀成。

有的朋友像綠茶,清涼解渴,總在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在你身邊;有的朋友像花茶,清香宜人,在一起即使不說話也會覺得溫暖;有的朋友像鐵觀音,滋味醇厚,和他(她)在一起總有談不完的話。

寫武夷山茶詩詩句有什麼?

《謝尚書惠臘麪茶》

唐 徐夤

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

飛鵲印成香蠟片,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

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和章岷從事鬥茶歌》

宋 范仲淹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御茶園歌》

清 查慎行

先春次春遍採摘,一火二火長溫馨。

緘題歲額五千餅,雞狗鼠盡山邊村。

《武夷茶》

清 陸廷燦

桑寧經傳熟見聞,彈琴喜訪武夷君。

輕濤松下烹溪月,含露梅邊煮嶺雲。

醒睡功資宵判牒,清神雅助書論文。

春雷催出仙岩筍,雀舌龍團取次分。

徐 夤(837一?),字昭夢,唐末學者,莆田人。乾寧元年(894)進士,授祕書省正字。後因閩王王審知禮待簡略。遂拂表而去,歸隱延壽溪。好茶,工詩。著有《探龍集》5卷,《釣礬集》8卷。茶詩《尚書惠蠟麪茶》選自《全唐詩》卷七百八。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諡文正,亦稱范履霜,北宋著名文學家、家、軍事家、教育家。祖籍邠州(今陝西省彬縣),後遷居蘇州吳縣(今江蘇省吳縣)。他爲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他的文學素養很高,著名的《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爲千古名句。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1052年6月19日)病逝于徐州,終年63歲。是於年十二月葬於河南洛陽東南萬安山,封楚國公、魏國公,有《范文正公集》傳世等。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詩人,其族叔查繼佐爲清初案莊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當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後改名慎行,字悔餘,號他山,賜號煙波釣徒,晚年居於初白庵,所以又稱查初白。浙江海寧袁花人。

陸廷燦,"茶仙",字秋昭,自號幔亭,出生於江蘇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的一個好德樂施之家,明理解人,深得吟詩作文的竅門,被錄取爲貢生,後被任爲宿松教諭。

乾隆皇帝稱讚武夷巖茶的詩句

1. 乾隆皇帝關於茶的詩句

2. 關於武夷巖茶的詩句

乾隆皇帝關於茶的詩句 1.乾隆皇帝的《冬夜煎茶》詩

《冬夜烹茶詩》是清朝創作的詩詞,作者是清·愛新覺羅·弘曆。

更深何物可澆書,不用香醅用苦茗。

建城雜進土貢茶,一一有味須自領。

就中武夷品最佳,氣味清和兼骨鯁。

葵花玉銙舊標名,接筍峯頭髮新穎。

燈前手擘小龍團,磊落更覺頭炯炯。

水遞無勞待六一,汲取階前清渠井。

阿童火候不深諳,竹枝烹石鼎,

蟹眼魚眼次第過,松花欲作還有頃。

定州花瓷浸芳綠,細綴慢飲心自省。

清香至味本天然,咀嚼回甘趣逾永。

坡翁品題七字工,汲黯少戇寬饒猛。

飲罷長歌逸頭誼,舉首窗前月移影。

2.乾隆爲龍井茶寫的詩(詞)是哪首

西湖龍井,居中國名茶之冠。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圍的羣山之中。多少年來,杭州不僅以美麗的西湖聞名於世界,也以西湖龍井茶譽滿全球。西湖羣山產茶已有千百年的歷史,在唐代時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龍井茶,大約還是近百年的事。相傳,乾隆皇帝巡視杭州時,曾在龍井茶區的天竺作詩一首,詩名爲《觀採茶作歌》。

觀採茶作歌

年代:【清】 作者:【乾隆】

前日採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理;

今日採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

雲棲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備清蹕處,

無事迴避出採茶,相將男婦實勞劬。

嫩莢新芽細撥挑,趁忙穀雨臨明朝;

雨前價貴雨後賤,民艱觸目陳鳴鑣。

由來貴誠不貴僞,嗟哉老幼赴時意;

敝衣糲食曾不敷,龍團鳳餅真無味

3.描寫茶葉的詩詞

前日採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理;今日採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 雲棲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備清蹕處,無事迴避出採茶,相將男婦實勞劬。 嫩莢新芽細撥挑,趁忙穀雨臨明朝;雨前價貴雨後賤,民艱觸目陳鳴鑣。 由來貴誠不貴僞,嗟哉老幼赴時意;敝衣糲食曾不敷,龍團鳳餅真無味。這是乾隆的 觀採茶作歌

望採納

乾隆皇帝 火前嫩,火後老,惟有騎火品最好。 西湖龍井舊擅名,適來試一觀其道。 村男接踵下層椒,傾筐雀舌還鷹爪。 地爐文火續續添,幹釜柔風旋旋炒。 慢炒細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肅酪奴惜不知,陸羽茶經太精討。 我雖貢茗未求佳,防微猶恐開奇巧。

4.關於採茶的詩句

1、《詠貢茶》元——林錫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瓊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產靈芝又產茶。

譯文:春天來了,但大自然中的草木不敢先開花;茶樹上長出來名貴的花蕾,終於到採摘茶芽的時候啦。武夷山真是個神仙的境地呀;這裏不僅盛產名貴的靈芝,更有這名貴的茶中奇琶。

2、《即目》唐——李商隱 

小鼎煎茶麪曲池,白鬚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譯文:小的鼎煎茶麪對曲江池,一個留着白鬍子的道士下棋,搖書扇。誰寫在破蒲葵扇上,上面記着南塘移動樹的一天的事。

3、《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譯文:山野泉水的聲音與裊裊炊煙在白雲間飄蕩,坐在這我深愛着的山裏飲着香茶。那岩石上繫着的小船也不忍離去,要和流動着的清澈的溪水一起到傍晚。

4、《湖州歌九十八首》宋——汪元量

江頭楊柳舞婆娑,萬馬成羣齧短莎。

北客醉中齊拍手,隔船又唱採茶歌。

譯文:楊柳在江邊飛舞,萬馬成羣在吃草。客人已經喝醉,隔着船兒唱着那採茶的歌謠。

5、《憶秦娥·遊人絕》宋——劉克莊

遊人絕。綠陰滿野芳菲歇。

芳菲歇。養蠶天氣,採茶時節。

枝頭杜宇啼成血,陌頭楊柳吹成雪。

吹成雪。淡煙微雨,江南三月。

譯文:遊人已經很少了。綠草如茵,花兒已經開過了時節。正是養蠶和採茶的時候。杜鵑在枝頭啼叫,柳絮如雪般紛飛。煙雨濛濛的天氣正是江南的三月。

5.與採茶有關的詩句

《秋晚懷茅山石涵村舍》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十畝山田近石涵,村居風俗舊曾諳。

簾前白艾驚春燕,籬上青桑待晚蠶。

雲暖採茶來嶺北,月明沽酒過溪南。

陵陽秋盡多歸思,紅樹蕭蕭覆碧潭。

《贈隱者》

年代: 唐 作者: 溫庭筠

茅堂對薇蕨,爐暖一裘輕。醉後楚山夢,覺來春鳥聲。

採茶溪樹綠,煮藥石泉清。不問人間事,忘機過此生。

《徐君猷輓詞》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一舸南遊遂不歸,清江赤壁照人悲。

請看行路無従涕,盡是當年不忍欺。

雪後獨來栽柳處,竹間行復採茶時。

山城散盡樽前客,舊恨新愁只自知。

《送江學士睦州通判》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涉淮淮水淺,泝溪溪水遲。

君到桐廬日,正值採茶時。

試問嚴陵跡,今復有誰知。

《夔州竹枝歌九首》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白頭老媼篸紅花,黑頭女娘三髻丫。

背上兒眠上山去,採桑已閒當採茶。

6.茶和乾隆的介紹.典故.等資料

乾隆與茶 清代乾隆皇帝弘曆,在位當政六十年,終年八十八歲,這一壽齡既使在現在也是高壽的了,而在中國古代的帝王中更是名列第一的。

民間流傳着很多關於乾隆與茶的故事,涉及到種茶、飲茶、取水、茶名、茶詩等等與茶相關的方方面面。相傳,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州,曾四度到過西湖茶區。

他在龍井獅子峯胡公廟前飲龍井茶時,讚賞茶葉香清味醇,遂封廟前十八棵茶樹爲“御茶”,並派專人看管,年年歲歲採製進貢到宮中,當然茶客就是他本人,“御茶”至今遺址尚存。乾隆十六年,即1752年,他第一次南巡到杭州,在天竺觀看了茶葉採製的過程,頗有感受,寫了《觀採茶作歌》,其中有“地爐微火徐徐添,乾釜柔風旋旋炒。

慢炒細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的詩句。皇帝能夠在觀察中體知茶農的辛苦與製茶的不易,也算是難能可貴。

乾隆皇帝不是死在任上的,而是“知老讓位”的。傳說在他決定讓出皇位給十五子時(即後來的道光皇帝),一位老臣不無惋惜地勸諫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呵!”一生好品茶乾隆帝卻端起御案上的一杯茶說:“君不可一日無茶。”

這也許是幽默玩笑之語,也許是“我應該退休閒飲”之意,或者是兼而有之。 乾隆在茶事中,以帝王之尊,窮奢極欲,倍求精工,什麼排場都可以做得到。

他首倡在重華宮舉行的茶宴,豪華隆重,極爲講究。據徐珂《清稗類鈔》記載:“乾隆中,元旦後三日,欽點王公大臣之能詩者,宴會於重華宮,演劇賜茶,命仿柏梁體聯句,以記其盛,復當席御詩二章,命諸臣和之,歲以爲常。”

他還規定,凡舉行宴會,必須茶在酒前,這對於極爲重視先後順序的國人來說其意義是很大的。乾隆六十年(1796年,他是在這一年讓位的)舉行的千叟宴,設宴八百桌,被譽爲“萬古未有之盛法”。

與宴者三千零五十六人,賦詩三千餘首,參宴者肯定都是當時的非一般人,卻似乎沒有留下什麼名章佳句。 對品茶鑑水,乾隆獨有所好。

他品嚐洞庭中產的“君山銀針”後讚譽不絕,令當地每年進貢十八斤。他還賜名福建安溪爲“鐵觀音”,從此安溪茶聲名大振,至今不衰。

乾隆晚年退位後仍嗜茶如命,在北海鏡清齋內專設“焙茶塢”,悠閒品嚐。他在世八十八年,爲中國曆代皇帝中之壽魁,其長壽當與之不無關係。

當然他身爲皇帝,使用的延年益壽之術肯定很多,喝茶是他養生之一法。中國古代的許多防老術效果並不好,一些“丹藥”之類更是弊多益少,唯有飲茶可能是唯一能夠長年不厭、裨益多多的嗜好。

================================================================================== 乾隆皇帝和龍井茶的傳說 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獅峯山下,看到鄉女採茶,以示體察民情。這天,乾隆皇帝看到幾個鄉女正在十幾棵綠蔭蔭的茶樹前採茶,心中一樂,也學着採了起來。

剛採了一把,忽然太監來報:“太后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聽說太后娘娘有病,隨手將一把茶葉往袋裏一放,日夜兼程趕回北京。

其實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裏不適,其實並無大病。此時見皇兒來到,只覺一股清香傳來,便問帶來什麼好東西?皇上也覺得奇怪,哪來的清香呢?他隨手一摸,啊,原來是杭州龍井的一把茶葉,幾天過後已經幹了,濃郁的香氣就是它散發出來的。

太后便想嚐嚐茶葉的味道,宮女將茶葉泡好,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撲鼻,太后喝了一口,頓時覺得雙眼舒適了很多,喝完了茶,紅腫消了,胃不脹了。太后高興的說:“杭州龍井的茶葉,真是靈丹妙藥。”

乾隆皇帝見太后這麼高興,立即傳命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峯山下胡公廟前那十八棵茶樹封爲御茶,每年採摘新茶,專門進貢太后。至今,杭州龍井還儲存着十八棵御茶,到杭州旅遊者中有不少還專程去察訪一番,拍照留念。

================================================================================== 看乾隆咋用孩兒茶“降火” 被稱爲“京中第一好醫官”的劉裕鐸在雍正和乾隆時期都在宮中做過御醫,診治水平頗高。一次乾隆的上齶部發幹,有種火辣辣的感覺,劉裕鐸等人給敬上一味孩兒茶,讓乾隆塗在發乾部位或者含服都可以,很快就清除了口中的浮火。

其實,孩兒茶不是茶,它是一種豆科植物兒茶樹的枝幹或茜草科植物兒茶鉤藤的枝葉加水煎汁濃縮而成的幹浸膏,內服清熱化痰,治療腹瀉;外用斂瘡止血,比如面板潰爛、牙痛、牙齦潰瘍等。 北京中醫醫院趙文碩醫生指出,孩兒茶在《本草綱目》中稱爲烏丁泥,別名兒茶膏、孩兒茶、黑兒茶。

性味苦、澀、涼,歸肺經。乾隆上齶發乾大概是由上焦肺胃伏火引起的,兒茶味苦性涼,苦能瀉熱,的確能起到消熱去火的作用。

兒茶膏一般是在冬季採收枝、幹,除去外皮,砍成塊,加水煎煮,濃縮至糖漿狀,冷卻,乾燥製成模型。一般是外用,臨牀上經常用它治療溼瘡流水(黃水或黃膿)、長時間不收口的瘡。

但是需要跟冰片合起來共同使用,效果明顯。還可用於牙疳口瘡、下疳、跌撲傷痛、外傷出血。

孩兒茶在歐、美、日等國藥典或藥學著作中有收載,作爲。

關於武夷巖茶的詩句 1. 描寫“武夷巖茶”的優美句子

1、二說武夷巖茶。此茶從武夷山三十六峯九十九巖二來,半發酵,綠葉紅鑲邊,製成烏龍茶,氣味奇異,別有風韻。唐宋年間,便享盛名。當今東洋西洋諸番,競相運銷,記得活、甘、清、香四個字,武夷巖茶之精神,均在此間。

2、北平的雙窨、天津的大葉、西湖的龍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雲南的普洱、洞庭湖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巖茶,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茶葉梗與滿天星隨壺淨的高末兒。

3、不要跟追風似的亂喝茶,選一款適合自己的,纔是最美的。烏龍茶即是青茶,包括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等等。

4、巖茶,因"巖巖有茶,非巖不茶"而得名。屬半發酵茶,青茶(烏龍茶),以"巖骨花香"的獨特巖韻著稱。主產區爲中國福建武夷山茶區。武夷山茶區坐落在福建省東北部,有"奇秀 甲於東南"之譽。

5、泡一杯武夷於堂前,悠哉望天,或坐或臥,茗香繞於指尖。腦海中的詩忽然消散,飄成了午後的一晌清歡。

6、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餘甘。一杯以後,再試一二杯,釋躁平矜,怡情悅性。

7、巖韻,主要是指茶湯給口腔的感受了,比如這巖茶的香氣是否落水、巖茶是否有苦澀感、巖茶是否有回甘,這些都是巖韻的表現。

8、條索,是巖茶經過揉捻、焙火定型後的樣子,多爲長條形。 根據葉片大小的不同,條索的粗壯、肥瘦程度不同。 水仙和肉桂的葉片,在鮮葉時期就有顯著區別。

9、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

10、武夷巖茶條形壯結、勻整,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茶湯呈深橙,清澈豔麗;葉底軟亮,葉緣硃紅,葉心淡綠帶黃;兼有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壞,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飲時常用小壺小杯,因其香味濃郁,沖泡五六次後餘韻猶存。

11、香。武夷茶的香包括真香、蘭香、清香、純香、表裏如一,曰純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停均,曰蘭香;雨前神具,曰真香,這四種香絕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香清純辛銳,幽雅文氣香高持久。

12、巖茶屬半發酵茶,青茶,以"巖骨花香"的獨特巖韻著稱。

13、武夷巖茶。此茶從武夷山三十六峯九十九巖二來,半發酵,綠葉紅鑲邊,製成烏龍茶,氣味奇異,別有風韻。

14、舒城蘭花;州碧雲;小布巖茶;華頂雲霧;南山白毛芽;天柱劍毫。

15、不要跟追風似的亂喝茶,選一款適合自己的,纔是最美的。烏龍茶即是青茶,包括武夷巖茶。

2. 武夷山岩茶的詩句

芙蓉綠雪

悟蓮心

輕霧凝珠露寒晨,幻若蓮心初見魂

閒塘一方水荷香,鬱郁淤泥養其芳

經宿十晝窨花芽,露水芙蓉悟香茶

質本潔來心易淨,不負容顏負霜花

入世那堪泥淖染,出世結緣入禪茶

釋和心

路畔小荷淚痕深,青衣頓首初見人

閒塘半畝波瀲灩,波面新出葉田田

採擷鮮葉入茶芽,荷茶兩味雙生花

辛苦最憐人世樂,一夕成環夕夕玦

釋然和合脫苦海,勘破放下皆無礙

至善心

一塘煙雨鎖紅萼,熙怡內把蓮心握

清水芙蕖除旖旎,纖纖素手語依依

撥開紅萼茶一撮,經宿荷香浸茶多

手捻香茶憶蓮鬚,慢解細繩散輕花

上善若水香馥長,不枝不蔓無哀殤

3. 關於武夷山茶詩詞

最早詠武夷茶的就是唐末乾寧進士徐夤。

他在《謝尚書惠臘麪茶》一詩中詠道: 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香茶獻地仙。 飛鵲印成香臘片,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木宛輕涵翠縷煙。 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徐夤字昭夢,福建莆田人。唐亡後仕閩王王審知。

從他的詩中,可以看到武夷茶在當時已成爲饋贈禮品了,而且那時的茶葉是碎茶。製法是把碎茶加工成茶餅,並在上面印着山水鳥獸的圖案。

到了宋代,武夷茶已十分出名了。當時朝野上下,宮廷內外,飲茶之風盛極一時,而且經常舉行品茶盛會,謂之“鬥茶”。

在“鬥茶”中,武夷茶又名列前茅。這從范仲淹寫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裏可以看到。

詩日: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宋鹹平年間,丁謂任福建漕運使,督造御茶,把武夷茶列爲貢品。後來,著名書法家蔡襄任福州知府時,又把武夷茶製成“小龍團”貢茶。

蘇東坡有詩記曰: 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 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

由於飲茶風靡一時,對茶具和飲茶方法也講究起來。當時在武夷山遇林亭設有瓷窯,燒製一種釉色紺黑、發亮的茶碗。

蔡襄在《北苑十詠》詩中寫道:“兔毫紫甌新,蟹眼青泉煮。”指的就是這種精雅別緻有兔毫纖紋釉斑的茶碗。

元朝大德六年左右,皇家在武夷山臥龍潭附近設有“御茶園”。由於貢茶數量大,百姓負擔很重,朱尊在憑弔《御茶園歌》中詠道:“君臣第取一時快,詎知山農摘不毛。”

清代詩人查慎行在其《御茶園歌》中亦云: 先春次春遍採摘,一火二火長溫馨。 緘題歲額五千餅,雞狗鼠盡山邊村。

武夷茶好,泉水亦佳。這種山泉含有少量有益礦物質,用來泡茶,湯清,味甘,香純。

明代陳觀有詩讚曰: 絕獻參差翠色連,白雲一逕入壺天。 客來不屑求丹井,惟愛新茶煮石泉。

沿武夷伏虎巖東行,穿過一道石門,有一個幽深的巖洞曰茶洞。旅行家徐霞客曾稱讚此洞比“天台之明巖更爲奇嬌也”。

洞中有一片古老虯結的茶樹,清朝李卷曾題詩讚曰:“乳花香泛清虛味,旗浮綠壓醍醐。”可見茶洞之茶的名貴了。

但武夷茶中最享有盛譽的還是九龍窠的“大紅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名。 清代江蘇嘉定人陸廷燦,曾在武夷山下的崇安縣做過一任知縣,他在《武夷茶》一詩中對武夷茶倍加讚賞。

詩曰: 桑寧經傳熟見聞,彈琴喜訪武夷君。 輕濤松下烹溪月,含露梅邊煮嶺雲。

醒睡功資宵判牒,清神雅助書論文。 春雷催出仙岩筍,雀舌龍團取次分。

詩中他不僅對武夷茶作了形象的描繪,而且極力稱道武夷茶在“清神”“醒睡”上的功效。清人邱華嶽也在《重遊復古洞》一詩中談到武夷茶在止渴、益思上的益處。

他說“得品茶香渴已減,重吟詩好興猶增”。

4. 武夷山茶詩詩句

最早詠武夷茶的就是唐末乾寧進士徐夤。他在《謝尚書惠臘麪茶》一詩中詠道:

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香茶獻地仙。

飛鵲印成香臘片,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木宛輕涵翠縷煙。

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徐夤字昭夢,福建莆田人。唐亡後仕閩王王審知。從他的詩中,可以看到武夷茶在當時已成爲饋贈禮品了,而且那時的茶葉是碎茶。製法是把碎茶加工成茶餅,並在上面印着山水鳥獸的圖案。

到了宋代,武夷茶已十分出名了。當時朝野上下,宮廷內外,飲茶之風盛極一時,而且經常舉行品茶盛會,謂之“鬥茶”。在“鬥茶”中,武夷茶又名列前茅。這從范仲淹寫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裏可以看到。

詩日: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宋鹹平年間,丁謂任福建漕運使,督造御茶,把武夷茶列爲貢品。後來,著名書法家蔡襄任福州知府時,又把武夷茶製成“小龍團”貢茶。蘇東坡有詩記曰:

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

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

由於飲茶風靡一時,對茶具和飲茶方法也講究起來。當時在武夷山遇林亭設有瓷窯,燒製一種釉色紺黑、發亮的茶碗。蔡襄在《北苑十詠》詩中寫道:“兔毫紫甌新,蟹眼青泉煮。”指的就是這種精雅別緻有兔毫纖紋釉斑的茶碗。

元朝大德六年左右,皇家在武夷山臥龍潭附近設有“御茶園”。由於貢茶數量大,百姓負擔很重,朱尊在憑弔《御茶園歌》中詠道:“君臣第取一時快,詎知山農摘不毛。”清代詩人查慎行在其《御茶園歌》中亦云:

先春次春遍採摘,一火二火長溫馨。

緘題歲額五千餅,雞狗鼠盡山邊村。

武夷茶好,泉水亦佳。這種山泉含有少量有益礦物質,用來泡茶,湯清,味甘,香純。明代陳觀有詩讚曰:

絕獻參差翠色連,白雲一逕入壺天。

客來不屑求丹井,惟愛新茶煮石泉。

沿武夷伏虎巖東行,穿過一道石門,有一個幽深的巖洞曰茶洞。旅行家徐霞客曾稱讚此洞比“天台之明巖更爲奇嬌也”。洞中有一片古老虯結的茶樹,清朝李卷曾題詩讚曰:“乳花香泛清虛味,旗浮綠壓醍醐。”可見茶洞之茶的名貴了。但武夷茶中最享有盛譽的還是九龍窠的“大紅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名。

清代江蘇嘉定人陸廷燦,曾在武夷山下的崇安縣做過一任知縣,他在《武夷茶》一詩中對武夷茶倍加讚賞。詩曰:

桑寧經傳熟見聞,彈琴喜訪武夷君。

輕濤松下烹溪月,含露梅邊煮嶺雲。

醒睡功資宵判牒,清神雅助書論文。

春雷催出仙岩筍,雀舌龍團取次分。

詩中他不僅對武夷茶作了形象的描繪,而且極力稱道武夷茶在“清神”“醒睡”上的功效。清人邱華嶽也在《重遊復古洞》一詩中談到武夷茶在止渴、益思上的益處。他說“得品茶香渴已減,重吟詩好興猶增”。

5. 雲澗巖韻 茶詩、關於武夷山岩茶的詩

芙蓉綠雪悟蓮心輕霧凝珠露寒晨,幻若蓮心初見魂閒塘一方水荷香,鬱郁淤泥養其芳經宿十晝窨花芽,露水芙蓉悟香茶質本潔來心易淨,不負容顏負霜花入世那堪泥淖染,出世結緣入禪茶釋和心路畔小荷淚痕深,青衣頓首初見人閒塘半畝波瀲灩,波面新出葉田田採擷鮮葉入茶芽,荷茶兩味雙生花辛苦最憐人世樂,一夕成環夕夕玦釋然和合脫苦海,勘破放下皆無礙至善心一塘煙雨鎖紅萼,熙怡內把蓮心握清水芙蕖除旖旎,纖纖素手語依依撥開紅萼茶一撮,經宿荷香浸茶多手捻香茶憶蓮鬚,慢解細繩散輕花上善若水香馥長,不枝不蔓無哀殤。

6. 關於武夷山的詩句

1.《武夷山中》宋代:謝枋得十年無夢得還家,青峯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2.《武夷山》唐代:李商隱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簫鼓幾時回。武夷洞裏生毛竹,老盡曾孫更不來。

3.《武夷山》唐代:李商隱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簫鼓幾時回。 武夷洞裏生毛竹,老盡曾孫更不來。

4.《懷武夷山禪師》唐代:貫休萬疊仙山裏,無緣見有緣。紅心蕉繞屋,白額虎同禪。

古木苔封菌,深崖乳雜泉。終期還此去,世事只如然。

5.《武夷山仙城》唐代:徐凝武夷無上路,毛徑不通風。欲共麻姑住,仙城半在空。

不要羨慕別人所擁有的詩句

1. 關於羨慕別人的詩句

關於羨慕別人的詩句 1.有關羨慕的詩句

1.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盧照鄰《長安古意》

2. 自笑此身無定在,風蓬易轉孤根。羨君歸意滿離尊。——元好問《臨江仙》

3. 盡室未寒衣,機聲羨鄰女。——皮日休《貧居秋日》

4. 羨爾無羈束,沙鷗獨不猜。——劉長卿《喜李翰自越至》

5. 荷花欲拆猶微綻,此葉此花真可羨。——晏殊《漁家傲》

6. 老夫心與遊人異,不羨神仙羨少年。——袁枚《湖上雜詩》

7. 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鄭谷《海棠》

8. 君莫羨花間女郎祇鬥草,贏得珠璣滿鬥歸。——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

9. 惆悵舊遊無復到,菊花時節羨君回。——白居易《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遊寺》

10. 長羨蝸牛猶有舍,不如碩鼠解藏身。——白居易《新井篇》

11. 報君一事君應羨,五宿澄波皓月中。——白居易《泛太湖書事寄微之》

12. 因生江海興,每羨滄浪水。——白居易《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

13. 結網空知羨,圖榮豈自誣。——駱賓王《久戍邊城有懷京邑》

14. 卻羨故年時,中情無所取。——儲光羲《田家雜興》

15. 他年名上凌煙閣,誰羨當時萬戶侯。——貫休《獻錢尚父》

16. 狼藉紅衣脫盡,羨芳魂不埋黃土。——趙孟頫《水龍吟》

17. 獨憐一雁飛南海,卻羨雙溪解北流。——李白《寄崔侍御》

18. 嘗嫌玳瑁孤,猶羨鴛鴦偶。——李白《去婦詞》

19. 羨君素書嘗滿案,含丹照白霞色爛。——李白《 下途歸石門舊居》

20. 方從桂樹隱,不羨桃花源。——李白《聞丹丘子於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

21. 羨君戲集他人詩,指呼市人如使兒。——蘇軾《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五首》

22. 古來容光人所羨,況復今日遙相見。——劉希夷《公子行》

23.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皎然《湛處士枸杞架歌》

24. 垂竿已羨磻溪老,體道猶思塞上翁。——高適《金城北樓》

25. 嗟我久離別,羨君看弟兄。——高適《別張少府》

26. 我亦不羨季倫富,我亦不笑原憲貧。——孟郊《傷時》

27. 所嗟豈敢道,空羨江月明。——元結《系樂府十二首》

28. 懷玉尚悲迷楚塞,捧金猶羨樂燕臺。——許渾《七律》

29. 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王維《渭川田家》

30. 猶羨松下客,石上聞清猿。——王維《瓜園詩》

2.關於“羨慕”的古詩詞

關於“羨慕”的古詩詞有:

1. 自笑此身無定在,風蓬易轉孤根。羨君歸意滿離尊。——元好問《臨江仙》

【釋義】:自己嘲笑自己居無定所,隨風漂泊,無依無靠就想風中的草一樣。羨慕了那種離開家後可以隨時回去的人。

2. 荷花欲拆猶微綻,此葉此花真可羨。——晏殊《漁家傲》

【釋義】:荷花想要慢慢綻放,這樣的葉子,這樣的花朵當真讓人羨慕。

3. 君莫羨花間女郎祇鬥草,贏得珠璣滿鬥歸。——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

【釋義】:你不要羨慕花間的女郎一會就能摘滿一斗子,換來很多錢財。

4. 獨憐一雁飛南海,卻羨雙溪解北流。——李白《寄崔侍御》

【釋義】:獨自憐惜一行大雁飛往南邊,卻羨慕兩條小溪彙集往大海流去。

5. 羨君戲集他人詩,指呼市人如使兒。——蘇軾《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五首》

【釋義】:羨慕你可以嬉笑他人寫的詩,使喚別人就像在使喚自己的兒子一般。

3.有關羨慕的詩句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盧照鄰《長安古意》自笑此身無定在,風蓬易轉孤根。

羨君歸意滿離尊。——元好問《臨江仙》盡室未寒衣,機聲羨鄰女。

——皮日休《貧居秋日》羨爾無羈束,沙鷗獨不猜。——劉長卿《喜李翰自越至》荷花欲拆猶微綻,此葉此花真可羨。

——晏殊《漁家傲》老夫心與遊人異,不羨神仙羨少年。——袁枚《湖上雜詩》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

——鄭谷《海棠》君莫羨花間女郎祇鬥草,贏得珠璣滿鬥歸。——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惆悵舊遊無復到,菊花時節羨君回。

——白居易《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遊寺》長羨蝸牛猶有舍,不如碩鼠解藏身。——白居易《新井篇》報君一事君應羨,五宿澄波皓月中。

——白居易《泛太湖書事寄微之》因生江海興,每羨滄浪水。——白居易《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結網空知羨,圖榮豈自誣。

——駱賓王《久戍邊城有懷京邑》卻羨故年時,中情無所取。——儲光羲《田家雜興》他年名上凌煙閣,誰羨當時萬戶侯。

——貫休《獻錢尚父》狼藉紅衣脫盡,羨芳魂不埋黃土。——趙孟頫《水龍吟》獨憐一雁飛南海,卻羨雙溪解北流。

——李白《寄崔侍御》嘗嫌玳瑁孤,猶羨鴛鴦偶。——李白《去婦詞》羨君素書嘗滿案,含丹照白霞色爛。

——李白《 下途歸石門舊居》方從桂樹隱,不羨桃花源。——李白《聞丹丘子於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 羨君戲集他人詩,指呼市人如使兒。

——蘇軾《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五首》古來容光人所羨,況復今日遙相見。——劉希夷《公子行》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

——皎然《湛處士枸杞架歌》垂竿已羨磻溪老,體道猶思塞上翁。——高適《金城北樓》嗟我久離別,羨君看弟兄。

——高適《別張少府》我亦不羨季倫富,我亦不笑原憲貧。——孟郊《傷時》所嗟豈敢道,空羨江月明。

——元結《系樂府十二首》懷玉尚悲迷楚塞,捧金猶羨樂燕臺。——許渾《七律》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王維《渭川田家》猶羨松下客,石上聞清猿。——王維《瓜園詩》。

4.表達“不要羨慕別人,自己也會有”的古詩詞有哪些

1、《湖上雜詩》(清朝 —— 袁枚)

葛嶺花開二月天,遊人來往說神仙。老夫心與遊人異,不羨神仙羨少年。

2、《醉送李協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唐朝 —— 白居易)

富陽山底樟亭畔,立馬停舟飛酒盂。

曾共中丞情繾綣,暫留協律語踟躕。

紫微星北承恩去,青草湖南稱意無?

不羨君官羨君幕,幕中收得阮元瑜。

3、《答微之見寄時在郡樓對雪》(唐朝 —— 白居易)

可憐風雪浙東西,先數餘杭次會稽。

禹廟未勝天竺寺,錢湖不羨若耶溪。

擺塵野鶴春毛暖,拍水沙鷗溼翅低。

更對雪樓君愛否,紅欄碧甃點銀泥。

4、《自題小園》(唐朝 —— 白居易)

不鬥門館華,不鬥林園大。

但鬥爲主人,一坐十餘載。

回看甲乙第,列在都城內。

素垣夾朱門,藹藹遙相對。

主人安在哉,富貴去不回。

池乃爲魚鑿,林乃爲禽栽。

何如小園主,拄杖閒即來。

親賓有時會,琴酒連夜開。

以此聊自足,不羨大池臺。

5、《同張明府碧溪贈答》(唐朝 —— 孟襄陽)

別業聞新制,同聲和者多。

還看碧溪答,不羨綠珠歌。

自有陽臺女,朝朝拾翠過。

舞庭鋪錦繡,妝牖閉藤蘿。

秩滿休閒日,春餘景色和。

仙鳧能作伴,羅襪共凌波。

別島尋花樂,回潭折芰荷。

更憐斜日照,紅粉豔青娥。

6、《送國棋王逢》(唐朝 —— 杜樊川)

玉子紋楸一路饒,最宜檐雨竹蕭蕭。

羸形暗去春泉長,拔勢橫來野火燒。

守道還如周伏柱,鏖兵不羨霍嫖姚。

得年七十更萬日,與子期於局上銷。

7、《雜曲歌辭·水調歌第三》(唐朝 —— 佚名)

王孫別上綠珠輪,不羨名公樂此身。戶外碧潭春洗馬,樓前紅燭夜迎人。

8、《觀校獵上淮西相公》(唐朝 —— 劉長卿)

龍驤校獵邵陵東,野火初燒楚澤空。

師事黃公千戰後,身騎白馬萬人中。

笳隨晚吹吟邊草,箭沒寒雲落塞鴻。

三十擁旄誰不羨,周郎少小立奇功。

9、《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唐代 —— 李白)

家本紫雲山,道風未淪落。

沉懷丹丘志,衝賞歸寂寞。

朅來遊閩荒,捫涉窮禹鑿。

夤緣泛潮海,偃蹇陟廬霍。

憑雷躡天窗,弄影憩霞閣。

且欣登眺美,頗愜隱淪諾。

三山曠幽期,四嶽聊所託。

故人契嵩潁,高義炳丹雘。

滅跡遺紛囂,終言本峯壑。

自矜林湍好,不羨朝市樂。

偶與真意並,頓覺世情薄。

爾能折芳桂,吾亦採蘭若。

拙妻好乘鸞,嬌女愛飛鶴。

提攜訪神仙,從此鍊金藥。

10、《送崔山人歸山》(唐代 —— 錢起)

東山殘雨掛斜暉,野客巢由指翠微。別酒稍酣乘興去,知君不羨白雲歸。

5.表示羨慕的詩句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盧照鄰《長安古意》自笑此身無定在,風蓬易轉孤根。

羨君歸意滿離尊。——元好問《臨江仙》盡室未寒衣,機聲羨鄰女。

——皮日休《貧居秋日》羨爾無羈束,沙鷗獨不猜。——劉長卿《喜李翰自越至》荷花欲拆猶微綻,此葉此花真可羨。

——晏殊《漁家傲》老夫心與遊人異,不羨神仙羨少年。——袁枚《湖上雜詩》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

——鄭谷《海棠》君莫羨花間女郎祇鬥草,贏得珠璣滿鬥歸。——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惆悵舊遊無復到,菊花時節羨君回。

——白居易《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遊寺》長羨蝸牛猶有舍,不如碩鼠解藏身。——白居易《新井篇》報君一事君應羨,五宿澄波皓月中。

——白居易《泛太湖書事寄微之》因生江海興,每羨滄浪水。——白居易《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結網空知羨,圖榮豈自誣。

——駱賓王《久戍邊城有懷京邑》卻羨故年時,中情無所取。——儲光羲《田家雜興》他年名上凌煙閣,誰羨當時萬戶侯。

——貫休《獻錢尚父》狼藉紅衣脫盡,羨芳魂不埋黃土。——趙孟頫《水龍吟》獨憐一雁飛南海,卻羨雙溪解北流。

——李白《寄崔侍御》嘗嫌玳瑁孤,猶羨鴛鴦偶。——李白《去婦詞》羨君素書嘗滿案,含丹照白霞色爛。

——李白《 下途歸石門舊居》方從桂樹隱,不羨桃花源。——李白《聞丹丘子於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 羨君戲集他人詩,指呼市人如使兒。

——蘇軾《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五首》古來容光人所羨,況復今日遙相見。——劉希夷《公子行》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

——皎然《湛處士枸杞架歌》垂竿已羨磻溪老,體道猶思塞上翁。——高適《金城北樓》嗟我久離別,羨君看弟兄。

——高適《別張少府》我亦不羨季倫富,我亦不笑原憲貧。——孟郊《傷時》所嗟豈敢道,空羨江月明。

——元結《系樂府十二首》懷玉尚悲迷楚塞,捧金猶羨樂燕臺。——許渾《七律》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王維《渭川田家》猶羨松下客,石上聞清猿。——王維《瓜園詩》。

歷史名人評點武夷茶

歷史名人評點武夷茶

  導語:武夷巖茶是中國傳統名茶,是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徵的烏龍茶。產於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一帶,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巖茶屬半發酵的青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

  武夷山碧水丹山,飛翠流霞,峯巒競秀,溪澗爭流。山中峯、巖皆由砂礫石層疊而成,火山礫岩、紅砂岩及頁岩經過長期的風化後,砂礫泥壤散佈在巖趾、峯間、山坑、水澗。這裏氣候溫和、冬暖夏涼、雨量充沛、陽光散射,十分適宜茶樹生長。所以三十六峯、九十九巖“巖巖都產茶,無峯不長茶”,有的茶樹就奇蹟般地生長在峯巔懸崖絕壁的石隙間。武夷山岩茶品種繁多,世代留傳,演變出許多優良名叢。有了得天獨厚的生長自然環境,優良的茶樹品種,再加上獨特的'製作工藝,武夷茶歷史以來都品質優異無以倫比。歷代茶人品之,論之,推崇至備,厚愛有加。

  唐·陸羽在《茶經》中稱:“上者生爛石”,建州茶(當時武夷山屬建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宋·范仲淹在《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中稱武夷茶的滋味:“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武夷茶的價值使:“長安酒價減千萬,成都藥市無光輝。”喝武夷茶吧!“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風飛。”

  宋·陸游稱讚武夷茶:“建溪(注:含武夷山)官茶天下絕”。

  明·許次紓在《茶疏》中稱讚“於今貢茶……惟有武夷雨前最勝。”

  明·王應山《閔大記·食貨考》稱讚:“茶出武夷,其品最佳。宋時製造充貢,延平半巖次之。福、興、漳、建、汀在皆有之,然茗奴也。”

  清·乾隆在《冬夜煎茶》中稱讚武夷茶:“建成雜進土貢茶,一一有味須自領。就中武夷品最佳,氣味清和兼骨鯁。……”

  清·袁枚《隨園食單·茶》中評贊武夷茶:“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味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餘甘。一杯之後,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陽羨雖佳而韻遜矣,顏有玉石與水晶品格不同之故。固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淪至三次而其味猶未盡。”

  清·陸廷燦在《續茶經》中稱讚:“武夷造茶,其巖茶,以僧家所制者最爲得法。”

  清·郭柏蒼在《茶》中記述:“閩諸郡皆產茶,以武夷爲最。”“凡茶,他郡產者性微寒,武夷九十九巖產者性獨溫。”

  晚清·樑章鉅在《歸田瑣記》中記載他遊武夷住宿天遊觀中,與靜參羽士夜夜談茶事,“今之品茶有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種之類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爲無上妙諦矣。不知等而上之,則曰清,香而不清,猶凡品也;再等而上帽曰甘,香而不甘,則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則曰活,甘而不活,亦不過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須從舌本辨之,微乎!”他把品賞武夷巖茶品質的感受高度概括爲“香、清、甘、活”四個字。依次遞進。

  晚清檯灣“太史公”連橫在《雅堂筆記·茗談》中寫到:“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爲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武夷之茗,厥種數十,各以巖名,上者每斤一二十金,中亦五六金。三州之人嗜之。他處之茶,不可飲也。新茶清而無骨,舊茶濃而少芬,必新舊合,色味得宜,嗅之而香,啜之而甘,雖歷數時,芳留齒頰,方爲上品。”

  現代的蔣希召在《蔣叔南遊記》(公元1921年)中記述:“武夷產茶,名聞全球,土雜砂礫,厥脈甚瘠,以其踞於深谷,日光少見,雨露較少見,雨露較多,故茶品佳,且其種亦自有特異者。”

  林馥泉先生在《武夷茶葉之生產製造及運銷》(公元1943年)中寫道:“武夷巖茶可謂以山川精英秀氣所鍾,巖骨坑源所滋,品其泉冽花香之勝,其味甘澤而氣馥郁。”

  吳覺農先生在《整理武夷茶區計劃書》(公元1942年)中:“(武夷山)是以所產茶葉,品具巖骨花香之勝,味兼紅茶綠茶之長。”

;

大紅袍屬於哪類茶,誰知道大紅袍屬於哪類茶???

烏龍茶!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有一千年的茶文化歷史,是茶文化的發祥地,福建產茶文字記載比《茶經》早300餘年,著名的蓮花峯及其蓮花茶構築了一道獨特的僑鄉茶文化風景線。建茶、鬥茶在宋元二朝尉然成風,明清時期,茶葉創新增多,開創烏龍製茶工藝,茶葉貿易漸盛,武夷山的茶山、茶水更加點綴了福建茶的文化底韻。現代福建茶文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進一步發揚光大,種茶、製茶、售茶、品茶、賽茶等幾乎佔據了茶鄉人的生活內容。製茶講科學,品茶有文化,構成獨特的福建區域人文特徵。 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茶與百姓生活,如此貼近,雅俗共賞,茶是一種深沉而雋永的文化。數千年的歷史積澱和文明傳承,使絢麗多彩的華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茶香之中,以至在人類歷史上,人們視茶爲生活的享受,友誼的橋樑,文明的象徵,精神的化身。它的發現與應用,曾給世界以震驚,爲世人所矚目。中國被稱爲“茶的故鄉”、“茶文化的發祥地”。連綿中國茶文化歷史,福建茶文化凝聚着地理靈性,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類的創制要數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藝也數福建最奇,福建茶葉在中國茶葉發展乃至世界茶葉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蓮花茶襟書東晉,南洋思鄉憶石亭福建產茶文字記載,最早見諸於南安縣豐州古鎮的蓮花峯石上的摩崖石刻“蓮花茶襟”(公元376年)。這比陸羽《茶經》記載的要早三百餘年。古時豐州是閩南、經濟、文化的中心。蓮花峯位於鎮北桃源村的西北處,峯高約120米,遠在西晉即建有蓮花巖寺。至唐,山腰上建有一座歐陽詹書室。唐末詩人韓偓在此隱居時,曾詠詩“石崖覓芝叟,鄉俗採茶歌”以描寫當年蓮花峯茶的生產情景。公元1011年,泉州太守高惠蓮題刻“巖縫茶香”至今尚存。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始建“不老亭”。亭名因北宋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戴忱題詩(詩刻於蓮花石上),詩中有“一蓮花不老,過盡世間春”而得。不老亭因全亭的樑柱、屋蓋及所有的構件都是花崗石雕刻成的,俗稱“石亭”。自此蓮花峯茶改稱石亭綠茶。至清道光年間蓮花峯下種茶更盛,且在南安一帶渡海謀生的人較多,石亭綠漸成爲僑鄉送祝“順風”的禮品,久而久之,華僑嗜飲,隨後,石亭綠暢銷南洋諸島,甚至遠銷英倫。遊子思鄉,石亭寄意,茶與亭與人構築了一道獨特的僑鄉茶文化風景。如今古鎮煥彩,新樓成片,但山門楹聯依然:“茶綠峯青,開放幾更今古;亭高蓮傲,醉醒一樣乾坤。” 宋詞偏愛建溪春,元曲令興武夷風建茶因產於建溪流域而得名。建茶有文字記載的是在南北朝時期(479-502),到唐朝開元天寶年間(713-755)《開元天寶遺事》記載:“逸人王休,居太白山下(今陝西寶雞市南部)日與僧道異人往還,每至冬時,即溪敲其冰(以)精壺煮建茗,共賓客飲之。”表明建茶歷史悠久。北宋林逋在《建茶》中寫道“石碾清飛瑟瑟塵,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間絕品人難識,閒對茶經憶古人。” 唐馮贄撰的《記事珠》稱“建人謂鬥茶爲茗戰”,說明閩人鬥茶習俗始於唐。時至宋代,福建以北苑貢茶和鬥茶活動聞名於世,開創了一代鬥茶比藝的茗飲之風,並風靡全國。可謂龍飛鳳舞傾朝庭,鬥茶比藝創時興。北宋·丁謂(962-1033)《詠茶》;北宋·范仲淹(989-1052)《和章岷從事鬥茶歌》;宋·蔡襄撰(1049-1053) 《茶錄》;宋·宋子安撰(1064前後)《東溪試茶錄》;宋·黃儒撰(1075前後)《品茶要錄》;宋·徽宗趙佶撰(1107)《大觀茶論》;宋·熊蕃撰(1121-25).熊克增補(115《宣和北苑貢茶錄》;宋·趙汝礪撰(1186)《北苑別錄》等詳盡記載和研究了當時福建的栽茶、製茶、品茶技術及飲茶風習。據報道記載北苑茶的宋代茶書有一半以上,茶詩詞達千首以上。宋代武夷茶爲建茶組成的一部分,至元大德六年(1302年)創立焙局,設定御茶園於九曲溪之四曲畔,每年制“龍團”五千餅。從此,武夷茶大量單獨入貢,元朝鼎盛,至御茶園解體長達二百六十年之久。宋、元兩朝福建出現了以“龍鳳盛世”“茗戰成風”爲特徵的宮廷茶文化與文人茶文化的鼎盛時期,九曲溪孕育而成的中國皇家茶園——御茶園不僅代表是武夷茶的歷史輝煌,而且象徵閩茶在中國茶葉的特殊地位。明清有心話工夫,咸豐無意問茉莉當鬥茶之興漸減,明清時期的福建茶進入了創新時期,創制了多種茶類。繼宋代貢茶和鬥茶之後的又一次輝煌。明末清初福建創制了烏龍茶,釋超全(1625-1711) 《武夷茶歌》、《安溪茶歌》;清·陸廷燦(1734)《續茶經》引的《王草堂茶說》;清·董天工編(1751)《武夷山志》等記載了烏龍茶的製作技術。烏龍茶問世後就受到人們的喜愛並出現了適於烏龍茶的獨特品飲方式,俗稱工夫茶。清·彭光鬥(1766) 《閩瑣記》、袁枚撰(十八世紀八十年代或稍後亦注1786)《隨園食單》、樑章鉅撰(1845)《歸田瑣記》、施鴻保撰(1857)《閩雜記》、徐珂《清稗類鈔》;連橫(1878-1936)《雅堂文集》等都有記載。此間,烏龍茶也傳入了臺灣。福建生產工夫紅茶,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在福安坦洋村試製成功,經廣州運銷歐洲,很受歡迎。此後大批茶商接踵而來,入山求市,開設茶行,周邊茶葉雲集坦洋,“坦洋工夫”的名聲也不脛而走。在福建境內,還有白琳工夫、政和工夫,通常稱爲福建三大工夫紅茶。

福建用茉莉花窨茶大約始於明朝。到清朝,窨制方法較明朝又有發展,並開始出現大量的商品茶,清咸豐年間(1851-1861),茉莉花茶大量生產,暢銷華北各地。1890年前後各地茶葉運到福州窨制花茶,福州便成爲花茶窨制中心。創新茶科技,豐富茶種類,成了這一歷史時期的主旋律。此時茶葉貿易漸盛,在相當一段時期,武夷茶(Bohea)成了中國茶的代稱。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福建烏龍茶以其獨特的魅力風靡日本飲料市場,可謂是櫻花時節念水仙(指:水仙茶等),烏龍東渡創奇蹟。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劉超然、鄭豐稔在《崇安縣新志》(1940年)記載:“武夷茶,始於唐,盛於宋元,衰於明,而復興於清。……然孫樵《送茶焦刑部書》雲:“甘晚候十五人遺侍齋閣,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月澗雲龕之品,慎勿賤用之”。丹山碧水爲武夷之特種,唐時崇安本設縣,武夷尚屬建陽故云。然則此茶之出於武夷,已無疑義。……武夷茶最古之文獻其在斯乎。宋時范仲淹、歐陽修、梅聖俞、蘇軾、蔡襄、丁謂、劉子翬、朱熹等從而張之,武夷茶遂馳名天下。” 著名茶學專家陳椽教授曾經給予 “武夷茶歷經宋、元、明、清四朝,製茶技術不斷革新,創造了馳名中外的名茶,歷次輸出外銷。譽滿全球,爲提高我國茶業科學技術水平作出了貢獻。”的高度評價。武夷茶文化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元代始成爲皇室貢品,並在武夷創辦御茶園,茶文化遺址遍佈武夷山中。有唐至古茶園、宋遇林亭窯址、元大德至明嘉靖御茶園、明大紅袍名叢、清龐公吃茶處、明至古茶廠、清茶政告示石刻等。武夷山是儒、釋、道三教同山之處,著名史學家蔡尚思教授曾讚道:“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 1962年冬郭沫若遊武夷詩云:“九曲清流繞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蘭生谷香生徑,方竹滿山綠滿溪。六六三三疑道語,崖崖壑壑競仙姿,清波輕筏觴飛羽,不會題詩也會題。”茶與三教有不解之緣,茶中蘊和,茶中寓靜,茶的“和、靜“的稟性乃三教所追求的境界,三教思想之精華也豐富了武夷茶文化的內涵。古典美學認爲:“石者,天地之骨也;骨,貴堅深而不淺露。水者,天地之血也;血,貴周流而不凝滯。”武夷山是山水石的一體化,是中國古典山水美學的精粹之所聚者,自然風光獨樹一幟,“三三秀水清如玉”的九曲,與“六六奇峯翠插天”的三十六峯、九十九巖的絕妙結合,它異於一般自然山水,是以奇秀深幽爲特徵的巧而精的天然山水園林。武夷巖茶與武夷山堪稱一體,“好山,好水,出好茶”,武夷是“茶以山名,山以茶而名”。當今武夷山人在挖掘繼承歷代品茶藝術的基礎上,總結整理出一套《武夷茶藝》,其程序: 恭請上座 焚香淨氣 絲竹和鳴 葉嘉酬賓 山泉初沸 孟臣沐霖 烏龍入宮 懸壺高衝 春風拂面 重洗仙顏 若琛出浴 玉液回春 關公巡城 韓信點兵 三龍護鼎 鑑賞三色 喜聞幽香 初品奇茗 再斟流霞 品啜甘露 三斟石乳 領悟巖韻 自斟慢飲 敬獻茶點 欣賞茶歌 游龍戲水 盡杯謝茶。把品茗、觀景、賞藝融爲一體。蔡鎮楚教授在《武夷山茶韻》中讚美道:“武夷山——我心中的山水茶緣,我夢中的千古茶神,我筆底流轉如珠的曠世茶韻。” 武夷茶文化已成爲武夷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尋香首推茶,品茗此爲都安溪產茶有字可考於唐。唐末,閬苑巖巖宇大門有:“白茶特產推無價,石筍孤峯別有天。”開先縣令詹敦仁(914-979年)曾留下許多茶詩。明清崛起,至光緒三十年茶園面積達3.1萬畝,並有規模出口量。如今是烏龍茶出口基地,中國名茶(烏龍茶)之鄉。種茶、製茶、售茶、品茶、賽茶等幾乎佔據了茶鄉人的生活內容。製茶講科學,品茶有文化,是如今安溪茶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蘇淑勉在《大坪,我爲你祝福》一文中描述過:只見紅磚粉牆的樓房裏,隨處可見一袋袋焙熟包裝的“秋香”。主人端出的全是青一色白不鏽銅的巨形茶盤,配上古銅紫砂茶壺茶盞,別具一格茶鄉特色。他們沿襲“沒有三杯不成禮數”的風習,勸茶款款,言笑晏晏。安溪茶藝的推出,總結了古人的品茶經驗,結合地方品茶習俗,簡古純美,主要以鐵觀音的特殊茶韻爲本體茶性,闡明其沏泡技藝和茶藝精神內涵。其茶藝流程有:神入茶境、茶具展示、烹煮泉水、瑤池出盞、觀音入宮、懸壺高衝、春風拂面、甌裏醞香、三龍護鼎、行雲流水、觀音出海、點水流香、香茗敬賓、欣賞湯色、細聞幽香、品香尋韻。透過茶藝,傳達了“純、雅、禮、和”的精神追求。頗有嫩柳池塘初拂水,簡古純美問春風之美。 “志寄茶韻,筆喚鄉情”是茶鄉人對茶文化的特殊理解。在吳小猛的《給老父》詩文中寫道:“一壟壟茶園爬上山坡/爬上額頭/綠色的瀰漫/把日子染得金黃金黃……嫩芽上的白毫/什麼時候/悄然爬上雙鬢/爬滿你的頭”老茶師的辛勞和執着,都真實地溶入了茶葉,而當人們品飲時領略的是清香和甘醇。在長坑鄉工作的龔伏龍題的“觀音茗韻醉人香,陸羽當年惜未先,茶葉文化大手筆,烏龍雲嶺譜新篇。”把茶、茶文化、茶鄉事業連在一起。蘇宇霖的“茶王百克成天價,極品一甌滿座香。” 鄭夢集的“似詩似畫安溪縣,如露如泉鐵觀音。”安溪大觀園門聯的“清風陶醉歸來客,溪茶溫暖故人心。”(安溪古稱清溪)。

無不體現茶鄉人鍾愛自己的鳳山、蘭溪、茶林、茶師、茶都。甚至一個地名,長坑,也有賦聯,“長滋雨露茶園綠,坑作硯池墨寶香”(長坑陳文信題)傾注了茶鄉人對茶和文化的鐘愛與抱負。在溪源茶廠的品茶室有一副對聯“八表無垠騰峻馬,溪山盡處問清源”,上聯嵌入“八馬”商標,下聯嵌入“溪源”廠名,可見品牌文化建設正在成爲新的亮點。 “茶逢盛世流芳遠,都置龍津利水長。”(林松茂題)從茶鄉到茶都,安溪給人予全新的概念,在茶都建造了中國茶都茶文化博物館,佔地四千平方米以上,館內設有中國茶史廳、中國烏龍茶展覽廳、中華茶韻全國攝影大賽精品展廳、中國茶葉品種廳、中外茶具廳、名家名人茶事書畫廳、茶藝表演廳、多功能廳等。古代茶和當代茶在此約會,那古遠的、凝固的茶香升騰了,而那清新的、飄逸的茶香卻聚焦成永恆,能不說尋香首推茶,品茗此爲都?從茶鄉到茶都,安溪向世人展示全新的姿態,2000年中國茶都(安溪)茶文化旅遊節、2001年中國海峽兩岸茶文化交流會等的成功舉辦,乃至2002年的中華茶產業國際合作高峯會的召開,“讓世界瞭解安溪,讓安溪走向世界”不僅是心願,而更是一種飛躍,一種茶文化新紀元的飛躍,安溪茶文化正在爲中國茶文化建設譜寫絢麗的篇章。八閩山間茶,四序水中香穿過福建茶文化的歷史長廊,如今的八閩山水,把如春的茶園珍藏,讓清芬的茗香釋放,白茶、花茶、紅茶、綠茶、烏龍茶爭奇鬥豔,風景這邊獨好。政和牡丹笑春風,榕城茉莉醉夏星。永春香櫞盈秋霜,詔安八仙少冬眠。坦洋等閒追紅霞,太姥雪芽騰綠雲。武夷山水凝巖骨,鳳山靈秀育音韻。還有那閩南第一峯的大芹山麓,白芽奇蘭新秀清麗;大田第一峯的大仙峯下,臺灣金萱新園探春;閩西第一峯的黃連盂峯北,雲頂茶園品茗新景奇觀…… 茶在福建形成了獨特的自然生態特徵,以及以此爲載體的區域人文特徵。民間茶俗、茶情、茶藝絢麗多姿,支提、鼓山的“普茶”、閩東畲族“寶塔茶”“新娘茶”“鳳凰茶”、將樂“擂茶”、古榕茉莉、福建工夫茶,不勝枚舉;茶歌、茶謠、茶舞、茶劇遍及全省,福建茶葉品種繁多,名茶薈萃;福建茶文化源遠流長,華章壯闊。走近福建茶,一個四序涌翠、天地凝芳的山水世界;走近福建茶文化,一個年代古遠、日月生輝的人文世界……

Tags:朗誦 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