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馬赫個人簡歷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9.89K

馬赫個人簡歷

馬赫,1981年4月17日出生於河南省商丘市,中國內地男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1999級。2002年參演都市劇《外地人在北京》,開啓演藝生涯。2011年參演軍旅劇《紅娘子》,飾演馬一刀。2013年出演近代傳奇劇《英雄祭》,馬赫在劇中扮演馬冰。2015年7月參加喜劇電影《天降大咖》拍攝。2016年1月年參演歷史傳奇劇《思美人》,4月主演年代劇《娘道》,同月出演武俠電影《繡春刀Ⅱ:修羅戰場》,同年9月主演都市劇《極光之戀》。2017年8月,出演綠色青春劇《最美的青春》。2022年出演志怪單元探案劇《唐朝詭事錄》。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馬赫主義的恩斯特馬赫簡介

恩斯特·馬赫(Ernst Mach ,1838-1916) 出生在奧地利帝國邊境的摩拉維亞,畢業於維也納大學,並獲得博士學位。1864年任格拉茨大學數學教授,1867年在布拉格大學講授物理學,1895年在維也納大學任哲學教授,並開設歸納科學哲學講座。1897年因病而癱。1901年被選爲奧地利上議院議員,離開教育崗位並辭去教授職務。1913年到德國居住,1916年逝世。

馬赫是博學的自然科學家,卓越的科學史家,世界上第一位科學哲學教授。他一生最大的興趣就是觀察、理解自然界,在光學、聲學、物理學、心理學等學科中都有許多重大貢獻,較早地系統地批判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認爲一切運動都是相對的,爲相對論的創立提供了思想準備。馬赫的學術生涯是從物理學開始,經過科學史,然後到達哲學。他研究哲學的目的是爲了尋找各門科學統一的基礎。他哲學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力學及其發展的歷史批判概論》(1883)、《感覺的分析》(1885)、《我的自然科學認識論的基本思想和同時代人對它的態度》(1901)、《認識和謬誤》(1905)等。

馬可和馬赫什麼關係

馬可和馬赫是**親兄弟**,他們都是中國內地男演員。

馬可,1990年出生,因出演《家有兒女》中的“小菠蘿”被觀衆熟知,之後出演《花千骨》中的殺阡陌一角而走紅。

馬赫,1981年出生,是馬可的親哥哥,在《重耳傳奇》等影視劇中飾演重要角色。

總的來說,馬可和馬赫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他們都是中國內地男演員。

大秧歌裏面的榮七是誰演的個人簡介

姓名:馬赫

生日:1981年4月

簡介:馬赫,中國內地男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99屆表演系,是演員馬可的親哥哥

施萊爾馬赫的詮釋學是什麼?詮釋學的簡介

弗里德里希·丹尼爾·恩斯特·施萊爾馬赫(德文原名: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1768年11月21日-1834年2月12日,享年65歲),德國哲學家、新教神學家,生於佈雷斯(Breslau,今屬波蘭)。其父爲敬虔派背景的摩拉維亞派(Morovian)牧師。他曾在哈利大學(Halle)學習,受康德哲學的深刻影響;其間又受德國浪漫主義的影響。

 詮釋學

施萊爾馬赫是德國神學家、語文學家和哲學家。他在詮釋學方面的著作主要有《1805和1809/1810年箴言》、《1809/1810年詮釋學手稿》和《1819年詮釋學講演綱要》等。作爲一個詮釋學家,施萊爾馬赫長期遭到湮沒,只是透過狄爾泰富有影響的著作才喚起了人們對他的詮釋學思想的注意。但施萊爾馬赫作爲詮釋學之父的重新發現,還要歸功於當代詮釋學大師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mer)及其弟子基默勒(Henz.Kimmerle,生卒年月不詳)。前者闡發了他在詮釋學發展史中的地位,後者於1958年整理並出版了他的全部手稿,使其學說在他逝世120多年後第一次得以完整地呈現今世人面前。

一般詮釋學

施萊爾馬赫一般詮釋學的建立,得益於一般詮釋學的兩位先驅人物阿斯特(Georg Anton Friedrich Ast,1778~1841)和沃爾夫(Friedrich August Wolf,1759~1824)的前期努力。阿斯特的貢獻主要在於明確提出了三種理解的理論:歷史的理解,即對作品內容的理解,它旨在把握精神形成了什麼;語法的理解,即對作品的形式或語言和表述方式的理解,它旨在透過語法分析和考證等手段把握精神怎樣形成這些東西;精神的理解,即對關涉個別作者和古代整體的精神的理解,它屬於真正的和最高的理解,因爲它將內容(什麼)和形式(怎樣)追溯至它們在精神內的原始的和諧的生命,實現了兩者的統一。阿斯特對"精神的理解"的重視,不僅爲把理解與解釋看做歷史精神的重建的觀念作了鋪墊,而且啓示了施萊爾馬赫的心理學理解方法。此外,阿斯特把文字、意義和精神界定爲解釋的三要素,並在具體的分析中堅持和推進了部分與整體之"詮釋學回圈"的原則。沃爾夫對詮釋學的主要貢獻則在於強調詮釋學的實踐性質,並區分了語法的理解、歷史的理解和哲學的理解等三種形式。與阿斯特不同的是,沃爾夫在語法的理解和歷史的理解這兩種傳統的形式之外,加重了哲學的理解,並將之視爲理解的最高形式。在他看來,哲學的理解能夠從邏輯上協調前兩種理解,使他們所理解的意義保持一致。

 普遍詮釋學

然而,施萊爾馬赫在建立普遍詮釋學方面的貢獻顯然不是他的先驅們所可比擬的。這首先表現今他使詮釋學突破了具體詮釋物件的侷限性,使之轉變爲一種普遍適用於一切文字解釋的普遍方。依照以往的區域性(特殊)詮釋學的觀點,詮釋學要求的產生並不是普遍的,因爲直接理解是正常的情況,誤解只是偶然發生的,相應地,只有某些特殊的文字(諸如《聖經》、法典和荷馬史詩)才成爲詮釋學的物件。但施萊爾馬赫卻有着相反的富於創意的看法。他以爲,由於文字的作者和讀者在時間、語言、歷史背景和環境諸方面的差異,造成了他們之間的個性化存在,從而使得在理解過程中誤解成爲一種常常的和普遍的現象,誤解不僅出現今對諸如《聖經》和《羅馬法典》這類複雜文字的理解中,它甚至大概出現今對最簡單的事物的理解中。而哪裏有誤解,哪裏就有詮釋學。詮釋學作爲一門"避免誤解的藝術",不應當受到特殊文字的侷限,它普遍適用於一切文字的解釋。按伽達默爾的說法,施萊爾馬赫要"擺脫所有內容上的特殊性,在一種甚至不爲思想如何流傳的方式(無論是文字的還是口頭的,是用陌生的語言還是用自個同時代的語言)所影響的方法統一性中尋求詮釋學的統一性"。這樣,詮釋學就走出了聖經詮釋學、語文學詮釋學和法律詮釋學的樊籬,由區域性(特殊)詮釋學轉變爲一般(普遍)詮釋學,由具體的詮釋規則和詮釋技術上升爲詮釋方。

其次,施萊爾馬赫的貢獻還表現今他在語法和語義的解釋之旁提出並強調了心理的解釋在理解過程中的必要性。如前所述,語義學規則在早期詮釋學中已受到關注,它所側重的是對文字的語言學、語義學分析,然而由於語言自己的流動性和多義性以及語言運用中的個體差異性,不管讀者是從讀者自身的語境出發還是從讀者和作者的共同語境出發來解讀文字,都有大概產生某種誤讀,非常難準確把握作者的原意。爲了克服早期詮釋學中單一的語義學分析帶來的侷限,施萊爾馬赫創造性地提出了心理學詮釋的規則。在他看來,要把握作者的原意,關鍵是要重建作者的語境,只有從作者的語境出發才能真正地理解和解讀文字。而語言不過是思想的表達方式,作者個性化的思想之形成和表達,顯然主要地受到作者所特有的社會歷史情境(包括個體的生命歷程和社會歷史背景)的影響。這樣,作者語境的重建實際上就轉化爲作者歷史情境的重建。然而,由於社會歷史的不可重複性特徵,作者歷史情境的"物理重建"是不大概的。於是,施萊爾馬赫提出了作者歷史情境的"心理重建"方法。就是說,讀者要把握作者在所創作的文字中表達的原意,就必須透過一種"心理移情"的方法,在心理上進入作者創作文字時所處的社會歷史情境,重建文字與它所賴以形成的社會歷史情境之間的聯絡。在這個意義上,施萊爾馬赫把一般詮釋學的理解任務規定爲"主觀地重建客觀過程"。這樣,依照施萊爾馬赫一般詮釋學的要求,讀者不僅要熟知語言學知識,而且還必須對作者的生平、相關的歷史文獻、時代背景、文化背景等諸方面有精到的瞭解,惟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和正確解讀文字,把握作者的原意。

假如說施萊爾馬赫的第一條貢獻得到普遍認同的話,那麼,第二條貢獻則存在着爭議。比如有的研究者指責施萊爾馬赫將心理學上的"移情"方法引入詮釋學的做法,"給後來的解釋學(即詮釋學--引者注)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因爲它"煽起了一代又一代人追求古典文化或作品的'原意'的熱情",並且"不肯承認,理解永遠是一種更新歷史文化的創造"。也有論者持不同意見,以爲恰恰"由於心理學方法參與了理解過程,使得理解活動的主觀性,亦即它的創造性方面得到了肯定,揚棄了古典詮釋學關於'神聖絕對'的文字意義之假設"。我們以爲,撇開把"作者原意"作爲理解基本的追求目標是否妥當不論,施萊爾馬赫第一次明確肯定了讀者主觀性的參與在理解過程中的積極意義,把讀者的主觀性確立爲理解活動的基本要素之一,爲後來的詮釋學從"作者中心論"轉向"讀者中心論"作了必要的鋪墊。在這層意義上甚至可以說,它不僅沒有成爲堵塞詮釋學向理解的流動性和創造性開放的障礙,而且實際上構成了詮釋學開放和創造精神的最初發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