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論語12則的意思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3W

論語12則的意思

一、孔子說:“學習瞭然後按時溫習它,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嗎?”二、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謀劃事情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守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了呢?”。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論語》十二章 的翻譯

《論語》十二章的翻譯如下: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翻譯爲: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後按時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惱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曾子說:“我每日多次進行自我檢查:替人謀劃事情是否竭盡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爲政》。

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便小有所成,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歲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適從。”  

5、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孔子說:“多麼賢德啊,顏回!一碗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裏,別人都不能忍受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愛好學習)的樂趣。多麼賢德啊,顏回!”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爲快樂的人。”  

7、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着胳膊枕着它睡,樂趣也在這當中。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財富和地位,對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雲一樣。”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在多個人的行列裏,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發現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着改正自己的缺點。”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孔子在河岸上說:“逝去的一切 [5] 像河水一樣流去, 日夜不停。” 

10、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平民百姓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11、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子夏說:“博覽羣書並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爲政》。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麼就可以憑藉這一點去當(別人的)老師了。

孔子介紹:

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出生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後尊爲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開創私人講學的風氣,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傳》《春秋》六經。孔子去世後,後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論語十二則原文及翻譯

原文如下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爲政》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爲政》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論語12章的意思

論語12章的意思如下: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孔子說:“學了(知識)又按時複習它,不也是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們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複習了?”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做學問,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的時候知道哪些是不能爲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意見,到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又不會逾越規矩。 ”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譯文: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就可以當老師了。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孔子說:“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而不學習,就會有害。”

6、子曰:"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裏,別人都忍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孔子說:“對於學習,知道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爲樂的人。”

論語十二則翻譯

論語十二則翻譯如下:

翻譯:

1、孔子說:“學了(知識)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爲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

3、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自然規律,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4、孔子說:”從溫習學過的知識裏進而能夠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麼就可以憑藉這一點去做老師了。”

5、孔子說:“只知道學習,卻不知道思考,到頭來等於白學;只知道思考卻不去學習,則就變得有害了。”

6、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裏,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海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7、孔子說:“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爲樂趣的人。”

8、孔子說:“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着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雲。”

9、孔子說:“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10、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

11、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12、子夏說:“博覽羣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原文:

1、《論語》十二章子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爲政》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爲政》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Tags: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