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常州春節習俗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43W

常州春節習俗

掃塵、貼春聯、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守歲、放爆竹等。

1、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2、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3、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

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4、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

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5、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

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掃塵、貼春聯、貼窗按那跑滑命花和倒貼“福”字、守歲、放爆竹等。

1、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世根派粒犯之切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2、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區居斯球、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來自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3、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

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憲過城他徵解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正犯抓其方換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漢研廣教手片。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可孩住”“福氣已到”。

4、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

最早來自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5、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

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來自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掃塵、貼春聯、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守歲、放爆竹等。

1、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四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來自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2、貼春聯:春聯也叫門混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3、貼窗走存至防際早究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來自花。

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

在貼春聯的同時,菜各行婷整顧散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4、守歲態喜考獨刻化: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

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5、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

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2:

掃塵、貼認住願直越春聯、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守歲、放爆竹等。

1、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來自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2來自、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將難好、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3、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只種剪紙窗花。

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衝濟腳實用性於一體。

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自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4、守歲空攻夫世富豐盟屋: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

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歡曰守歲。

5、爆竹:來自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

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江蘇常州過年有哪些傳統習俗?

江蘇常州過年的傳統習俗很多,特別是常州本地人對於過年十分的重視,常州本地人在農曆的十二月初期,就開始準備過年的一系列事情了,一直會到大年三十晚上,才全部的結束。由此可見常州本地人對於過年有很多的感情,所以他們的風俗確實很多。常州人過年的傳統習俗裏面大年三十熬夜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習俗,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晚上不會睡覺,而是一家人一直守到凌晨兩點以後才休息。

常州的老人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要有一個壓歲盤給小輩!這是常州人的一個傳統過年習俗,跟我們一般想象的紅包完全不一樣,老人會給小輩的壓歲盤裏面裝着各種小吃,有瓜子、花生、長生果以及糖果,另外還會準備一個小紅包!孩子們要將壓歲盤放在枕頭底下,第二天早上要將小吃吃一些,然後給老人拜年!

常州人過年的習俗中搶財神是一個十分有趣的事情,根據常州地區的講究,初五早上這一天,是能夠第一個放鞭炮的話,那麼就會得到財神的祝福,所以很多人都會早早做準備,希望能夠成爲搶財神的幸運兒。有些人甚至一夜不睡,就等着太陽一出來放鞭炮,所以看起來十分的熱鬧!

除夕撞鐘也是一個常州人的特殊習俗,他們會在除夕的時候撞鐘,希望能夠得到好運氣。這個習俗據說是明清時期流傳下來,當時有一個叫做湯雨生的人中了秀才,所以在鐘樓寺敲鐘,因此逐漸成爲過年的習俗之一!

常州過年的習俗

古時候,常州從農曆12月初便開始張羅着過春節了,備年貨、做糰子、撣煙塵……在以下這幾樣常州民間習俗,您未必聽說過,不過若想照着做做,體驗一下“復古”的感覺,倒也不是難事。

人口糰子  過年吃大團子的習俗保留至今,但是糰子的花樣不如以前多了。舊時必做的大團子有12條小龍、1條大龍、元寶、松子、秤砣、扁擔、豬頭、魚等等。

還有一種“人口糰子”,是常州獨有的。據說明朝時候,朱元璋曾派大將湯和鎮守常州,湯和酗酒成性,酒後理政,往往錯殺無辜,醒來又毫無印象。他的副將便做了一種人頭形狀的糰子,染上點紅色,每當湯和爛醉要殺人,便讓儈子手將糰子冒充人頭獻上,矇混過關。

後來,常州幾乎家家戶戶都備着這種糰子,許多百姓因爲它而保住了性命,寓意保護人口平安的“人口糰子”也因此得名,並演變成一種節日習俗。如今一些鄉下人家,仍然保持着過年做人口糰子的習慣。

壓歲盤  與現代人習慣年初拜年時纔給小輩壓歲錢不同,舊時常州人的“壓歲”是從大年夜開始的。  大年夜睡前,家裏的老人會給小輩一個“壓歲盤”,盤子裏裝着瓜子、長生果、糖和壓歲錢。小輩要把壓歲盤放在枕邊,年初一早上醒來以後抓來吃。 

搶財神  大年初五,是常州人“搶財神”的日子。誰家鞭炮響得早,這一年就會得到財神眷顧,爲了搶這個“早”,有些心急的人家年初四晚上就放上鞭炮了。  以前的南大街上有好幾家銀樓,據說每家銀樓的老闆都會提前準備好一隻1錢重的足金戒指,初五這天早上一開門,第一位進門的客人只要說聲“恭喜發財”,討個好口彩,再象徵性地出上5毛錢,就能得到那枚金戒指。不難想象,趕早在銀樓門口爭第一的人羣會是怎樣一幅熱鬧景象了。

除夕撞鐘  撞鐘現在也有,不過舊時候可不光是天寧寺。明清時期,常武地區有86座寺院,“晨鐘暮鼓”是當時最貼切的形容詞。除夕撞鐘最有名的地方,是鐘樓寺(現在人民公園內,改建爲茶室)。

傳說鐘樓寺的鐘本是啞的,明清時候有個叫湯雨生的人中了秀才,把這口鐘給敲響了。這個湯雨生還留下兩句話:“萬事有敗必有成,鐘樓寺鐘似有神。”  撞鐘的規矩也和現在不一樣,由寺院的宗師來撞鐘,老百姓要和鐘聲着唱《擊鐘偈》:“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 

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月初八,是傳統的臘八節,這天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在農耕社會期間。每到臘八這天,人們都要用收穫的糧食和五穀雜糧加上蔬菜煮成一鍋粥,表示喜收之意,同時也寄託了對來年五穀豐登的願望。正巧臘八這天又是佛主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寺廟在這天煮粥敬佛,並對外施捨。於是中國民間的臘八與佛教的臘八相融和,形成臘八節,留下了吃“臘八粥”的習俗。宋代已有臘八粥的記載,明代,臘八粥成爲皇帝賞給朝中大臣的節令佳餚。清代臘八粥在民間已極爲流行,連皇宮裏的皇帝皇后大臣在這天也吃臘八粥。臘八這天常州的寺廟也煮臘八粥,對外施捨。根據常州地區的習慣,臘八粥也稱可爲鹹粥。臘八粥中除了放粳米、糯米、青菜外,根據各人的口味與喜愛,還可放入適量的赤豆或黃豆、茴芽豆、花生米、白果、油豆腐、百頁絲、凍豆腐、芋頭等等,再加上幾根肉骨頭或小排骨一齊熬煮,粥的味道當然就更鮮美。農曆臘月已進入農閒時節,農民辛辛苦苦的忙碌了一年,田裏的農作物已收穫到家,帶着豐收的喜悅,家家戶戶開始忙着置辦年貨,準備過年了。此時,農村人家開始釀造杜酒,也叫米酒,臘月裏釀的酒稱爲臘酒,臘酒可以儲存較長的時間。

臘月二十三是民間祭竈的日子。祭竈,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中間供上竈王爺的神像。人們稱爲“司命菩薩”或“竈君司命”, 常州人稱爲“竈家菩薩”。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作爲一家人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以前竈頭上貼一副對聯:“上天宣好事,下界保平安”。傳說臘月廿四是“竈家菩薩”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的日子,這天每家每戶都要忙着在竈頭上供神像,點香燭,擺素食以及用糯米粉加紅糖製作的又甜又糯的“送竈糰子”,把竈家菩薩的神像放進紙紮的轎子(常州稱爲竈家轎)燒化,送竈家菩薩“上天宣好事”。這天常州人的晚餐就是用百葉絲、豆腐乾絲、油生腐絲、豆齋餅加青菜煮的“鹹糊粥”以及糯米粉做的“送竈糰子”。爲什麼竈家菩薩上天要供甜的糯米糰子呢?老百姓認爲給竈家菩薩吃甜糯的糰子,把竈家菩薩的嘴給粘住了,就不會在玉皇大帝面前說人間的壞話了,當然這畢竟是一種一廂情願的傳說罷了。到了年三十晚上,還要擺設供品,再把“竈家菩薩”接回來。不過,現在的家庭已經沒有了以前燒柴草的大竈頭,絕大多數都使用了液化氣,“竈家菩薩”失去了登身之處,送竈的民間習俗也就慢慢地消失了。送過竈家菩薩上天以後,就要開始“撣檐塵”,撣檐塵在民間就表示把一些晦氣撣除掉,實際上就是把家裏上上下下里裏外外的打掃一番,乾乾淨淨的準備迎接新的一年來到。接下來家家戶戶要蒸糰子、蒸饅頭,做年糕,民間認爲糰子表示團團圓圓,常州人家把大團子做成元寶、壽桃、扁擔等形狀,考究的人家還要做堆花團子和土龍,土龍是要放在米缸裏的,待到農曆二月初二“龍擡頭”那天,常州民間習俗要吃“土龍篤面”時,就把這土龍放進面鍋里加上青菜等一起煮着吃。還要做各種甜鹹不同餡芯的小糰子和饅頭,小糰子餡芯一般有豆沙、芝麻、甜油酥、鹹油酥、青菜、蘿蔔絲和肉餡。饅頭常用的餡芯不外乎就是豆沙、青菜、蘿蔔絲和肉餡等,剛剛蒸出籠熱氣騰騰的饅頭要說“發”,還要說“發則大到則”!預示來年這家人家“大發”、“發財”,常州人說的年糕其實就是長條形的“大團子”,還有一種比較簡單的印花糕或鬆糕,常州話糕的諧音就是高,象徵來年生活和事業步步高、節節高。紅色在中國表示喜慶吉利,故而在常州人制作的糰子、饅頭和糕的上面都要點上紅色的印記以示喜慶吉利。以前常州人家還有自己製作炒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炒長生果、炒瓜子等的習慣,作爲過年時招待上門的客人和過年時吃的糖果零食。這些天,家家戶戶忙忙碌碌的置辦年貨,準備過年豐富的菜餚,要在大年三十,做中國人一年中最豐盛的晚餐——年夜飯。

過年有一項非常重要的習俗活動,那就是:祭祖。

古代,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就是在我們常州地區祭祖的形式也有些差異,這兒僅是講講大體的情況。大年三十(或年前)的晚上祭祖開始,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家中正廳,點上香燭,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還要燒化白錢紙、冥幣、紙作的元寶和銀錠供祖先在陰間使用,以此種方式來今年悼念已經逝去的親人。祭祖常州人俗稱“炯仰”(音),以前經濟條件好的家庭,祭祖的供品比較豐富,如糕團、果品、三牲(豬頭、鯉魚、公雞)、素菜和酒。如果簡單一點的只要有紅煨肉、魚(整條的)、豆製品、青菜、也就可以了,另外常州人家“炯仰”(音)時豆齋餅和用豆芽菜燒的“家祭頭”是少不了的。在農村,大年夜時還要用石灰在自家門前的場上畫上米囤、畫瓶、畫魚、刀戟弓箭,以祈求來年白米滿囤、富足有餘、禳災保平安。

年夜飯也叫“團圓飯”,吃年夜飯是春節中最重要的一項活動,是中國人最爲看重的一次家庭宴會。別的飯可以不吃,但年夜飯是一定要吃的,除夕這一天,人們從一大早開始便忙碌起來,家家戶戶忙着烹調各種菜餚,廚房裏飄出一陣陣誘人的香味。大街小巷傳出噼噼啪啪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哩啪啦”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着處處的說笑聲,過年的氣氛十分濃厚。舊時的商店平時是不關門休息的,只有到了年三十結帳以後,才關門停止營業,過去的商店年頭上都放假休息。一年到頭也只有到了過年商店才能休息幾天。除夕之夜,一家人歡歡喜喜、團團圓圓圍坐一桌,品嚐美酒佳餚。這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此時,不管路途有多遠,人們都希望能夠回到自己家中,全家團圓,歡歡喜喜的吃上這一頓團圓的年夜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豐盛的佳餚,更是享受那份閤家團聚的快樂的氣氛,

按民間的傳統習俗,年夜飯的吃食很有講究,桌上有冷盆、熱炒、大菜、點心等等,但一般少不了魚。“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但切忌一次吃光,表示“富貴有餘(魚)”。還有菜頭,祝願有好彩頭,炒青菜是家家必備的盤中餐,表示“親親熱熱”,而且頭一口必定要先吃青菜,表示“青青有頭”,“有青頭”在常州話裏就是“有禮貌,知書達理,”的意思,家家必吃豆芽菜,因黃豆芽形同“如意”,可寄語“如意吉祥”;常州人過年燒的豆芽菜要放豆腐乾絲、百葉絲、油生腐絲,筍乾絲、以及切碎的雪裏蕻醃菜,俗稱“家祭頭”,這是常州人過年的一道傳統素菜。還有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人,也多少喝一點酒,以示慶祝自己和家人進入新年,慶賀每個人又增壽一歲。各地不同的過年風俗習慣,都反映出中華民族濃郁的傳統文化特色。

這兒要說明的是,隨着時代的變化和發展,過年的習俗也在發生着變化。現在,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如今年夜飯早已超出了“吃”的範圍,而在於那份人與人之間的溫馨和關愛。年夜飯既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的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有希望之意。

除夕是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爲中心。除夕夜除了要祭祖、吃年夜飯、還要守歲、貼春聯、放炮仗,此外,小孩子們早就把元宵家生磬磬匡匡熱熱鬧鬧的敲打起來,更增加了過年熱鬧個氣氛。

春聯是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梗”演變而來的。《淮南子》上說,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滅災降福的咒語,一年一換。五代後蜀皇帝孟昶在過春節時心血來潮,令人將桃樹削片,他提筆在上面題寫了聯句: “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春聯了。至於春聯這一名稱的正式誕生,則在明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南京)後,曾在除夕時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須寫春聯一副,以綴新年”,欽此。以後,春聯得以推廣,沿襲至今過年時,各家各戶都要貼春聯。 

爆竹。常州地區俗稱炮仗,春節燃放爆竹之俗始於漢代。古時放爆竹,是用竹子放進火內燃燒,由於竹內空氣受熱膨脹,便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以此避邪驅鬼,祈盼來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後,發明了用火藥製成的鞭炮。每當過年守歲到12點鐘,也就是來年第一天的零時,新舊年的交替之際,此時,家家戶戶辭舊迎新的爆竹登時響起,不絕於耳。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爲“滿堂紅”。舊時按照老的風俗年初一是不能掃地的,否則會把財氣掃掉,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按照舊的風俗習慣,年頭上是不作興燒飯的,要吃現成飯,好在,過年時所製作的年菜十分豐富,幾天也吃不完,年初一早上吃預先準備好的糖園或糰子或糖糕,表示新年團團園園、甜甜蜜蜜。年初一這天男女老少穿戴一新,街頭巷尾有敲鑼打鼓,調龍燈、舞獅子、跳財神等等活動,年初二開始外出拜年,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過年時晚輩要給長輩拜年請安,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過年給孩子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壓歲錢飽含着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如今中國民間,“拜年”已成爲一種傳統習俗,走訪親戚,拜訪朋友,走家串戶、登門拜年,互致問候。人們見面時滿面笑容地抱拳說“恭喜恭喜”、“恭喜發財”、“身體健康”等等的祝賀詞。當然出門拜年做客,不能空手,要拎上一點禮物。以前主人年初一待客吃“元寶茶”,(就是橄欖茶),或是甜甜蜜蜜的紅棗蓮子茶,臺上放着桂圓、長生果、紅棗、柿餅、大慄、桔子、糖果、瓜子、糕點等等招待客人,意味着“大吉大利”。拜年是人們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民間俗稱:拜年拜到正月半。以前的人們,平時都要爲着生計而忙碌着,沒有空閒時間相互來往,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有了比較寬餘的時間,親戚朋友藉着過年的時機相聚。

按舊時民俗,年初一的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時候, 爲了不驚擾老鼠,初一晚上人們很早就上牀睡覺,俗話說你干擾老鼠一天,它干擾你一年。其實是人們爲了過年,已經忙忙碌碌了很多天,非常辛苦,大年夜又爲了守歲,幾乎一夜沒有睡覺,年初一這天也該早一點睡覺休息休息了。

常州人認爲,正月初五是路頭菩薩(財神菩薩)的生日,這天一早就炮仗聲不斷,舊時,各家各戶特別是商店都要設祭“燒路頭”,也就是“接財神”,接財神要早,俗稱“搶路頭”,要拿財神菩薩早點搶家來,以求財神菩薩保佑。接回財神,在新的一年中,商店也就開始營業了.

常州過年時有什麼與其他地方不一樣的習俗

過年時常州地區家家戶戶都要做糰子、元宵、蒸糕、蒸饅頭、吃糖果、吃長生果(花生),糰子和元宵預示着團團圓圓,糕與高諧音,表示生活和事業節節高升,饅頭表示“發”,糖果表示甜甜蜜蜜,長生果(花生)即長生長壽。

祭 竈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竈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竈,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爲二十五日舉行祭竈。

祭竈,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爲"司命菩薩"或"竈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作爲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竈王龕大都設在竈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竈王爺的神像。沒有竈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竈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爲"竈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竈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竈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竈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竈王爺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竈神的儀式稱爲"送竈"或"辭竈"。玉皇大帝根據竈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竈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竈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

送竈,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竈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竈壁神龕中的竈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麪做成的糖瓜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竈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竈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竈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塗於竈上使司命(竈王爺)醉酒"的記載。人們用糖塗完竈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裏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竈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着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竈君上西天。 有壯馬,有草料, 一路順風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請對玉皇進好言。

送竈君時,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數名,喬裝打扮,挨家唱送竈君歌,跳送竈君舞,名爲"送竈神",以此換取食物。

送竈習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爲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竈即事》詩: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竈日漫筆》一文中說:"竈君上天的那日,街上還賣着一種糖,有柑子那麼大小,在我們那裏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本意是在請竈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於《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竈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後,暴至鉅富。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竈而薦黃羊焉。"陰子方看見竈神,殺黃羊祭祀,後來交了好運。從此,殺黃羊祭竈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唐宋時祭竈的供品是相當豐富的。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竈詞》對當時民間祭竈作了極其生動的描寫: 古傳臘月二十四,竈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鬆米餌圓。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竈君喜。 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 乞取利市歸來分。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竈與過年有着密切的關係。因爲,在一週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竈王爺便帶着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竈王爺被認爲是爲天上諸神引路的。 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上天,只有竈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爲"接神",對竈王爺來說叫做"接竈"。接竈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竈燈,在竈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說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竈的,據說,竈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竈,有"男女之嫌"。對於竈王爺的來歷,說起來源遠流長。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竈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經是民間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日黎,爲祝融,祀爲竈神。"《莊子.達生》記載:"竈有髻。"司馬彪註釋說:"髻,竈神,着赤衣,狀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記載:"月晦之夜,竈神亦上天白人罪狀。"這些記載,大概是祭竈神的來源吧。還有,或說竈神是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竈"的"蘇吉利";或說竈神姓張,名單,字子郭;衆說不一。民間則流傳着一個頗爲有趣的故事。

據說,古代有一戶姓張的人家,兄弟倆,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畫師。哥哥拿手的活是盤鍋臺,東街請,西坊邀,都誇獎他壘竈手藝高。年長月久出了名,方圓千里都尊稱他爲"張竈王"。說來張竈王也怪,不管到誰家壘竈,如遇別人家有糾紛,他愛管閒事。遇上吵鬧的媳婦他要勸,遇上兇婆婆他也要說,好像是個老長輩。以後,左鄰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張竈王整整活了七十歲,壽終正寢時正好是臘月二十三日深夜。張竈王一去世,張家可亂了套,原來張竈王是一家之主,家裏事都聽他吩咐,現在大哥離開人間,弟弟只會詩書繪畫,雖已花甲,但從未管過家務。幾房兒媳婦都吵着要分家,畫師被攪得無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臉。有天,他終於想出個好點子。就在臘月二十三日張竈王亡故一週年的祭日,深夜,畫師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說是大哥顯靈了。他將兒子媳婦全家老小引到廚房,只見黑漆漆的竈壁上,飄動着的燭光若隱若現顯出張竈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驚呆了。畫師說:"我寢時夢見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爲'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你們平素好吃懶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鬧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們在鬧分家,很氣惱,準備上天稟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來懲罰你們。"兒女侄媳們聽了這番話,驚恐不已,立即跪地連連磕頭,忙取來張竈王平日愛吃的甜食供在竈上,懇求竈王爺饒恕。從此後,經常吵鬧的叔伯兄弟和媳婦們再也不敢撒潑,全家平安相處,老少安寧度日。這事給街坊鄰友知道後,一傳十,十傳百,都趕來張家打探虛實。其實,臘月二十三日夜竈壁上的竈王,是畫師預先繪製的。他是假借大哥顯靈來鎮嚇兒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靈驗。所以當鄉鄰來找畫師探聽情況時,他只得假戲真做,把畫好的竈王像分送給鄰舍。如些一來,沿鄉流傳,家家戶戶的竈房都貼上了竈王像。歲月流逝就形成了臘月二十三給竈王爺上供、祈求閤家平安的習俗。祭竈風俗流傳後,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竈的規矩,成爲固定的儀式了。

返回

掃 塵

舉行過竈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

有趣的是,古時有關掃塵的由來,卻有一個頗爲詭異的故事。傳說,古人認爲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樣,跟隨着人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尸神是個喜歡阿諛奉承、愛搬弄是非的傢伙,他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間簡直是個充滿罪惡的骯髒世界。一次。三尸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忿諸神、褻讀神靈的人家,將其罪行書於屋檐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作記號。玉皇太帝又命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記號的人家,滿門斬殺,一個不留。三尸神見此計即將得逞,乘隙飛下凡界,不管青紅皁白,惡狠狠地在每戶人家的屋檐牆角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宮來個斬盡殺絕。正當三尸神在作惡時,竈君發覺了他的行蹤,大驚失色,急忙找來各家竈王爺商量對策。於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於臘月二十三日送竈之日起,到除夕接竈前,每戶人家必須把房屋打掃得乾乾淨淨,哪戶不清潔,竈王爺就拒不進宅。大家遵照竈王爺前的囑咐,清掃塵土,撣去蛛網,擦淨門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掃得煥然一新。等到王靈官除夕奉旨下界檢視時,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几淨,燈火輝煌,人們團聚歡樂,人間美好無比。王靈官找不到表明劣跡的記號,心中十分奇怪,便趕回天上,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稟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聽後大爲震動,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這次人間劫難多虧竈神搭救,才得幸免。爲了感激竈王爺爲人們除難消災、賜福張祥,所以民間掃塵總在送竈後開始,直忙到大年夜。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 ,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返回

春 聯

春聯作爲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爲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鬱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纔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着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爲“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爲一時的社會風尚。

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 ,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隨着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着貼對聯的風俗。

返回

年 畫

過年,人們除了貼春聯,剪窗花外,還喜愛在客廳裏、臥室中掛貼年畫。一張張新年畫給家家戶戶平添了歡樂的節日氣氛。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衆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鬱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着繪畫方向發展。

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裏,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

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不過我國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這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其畫構圖生動活潑,熱鬧非凡。此畫曾給魯迅先生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正如他說的那樣,這幅寓教於樂的《老鼠娶親》,不但喚起成年人的興趣,對兒童的藝術感染更爲強烈。

民間流傳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親的吉日良辰,人們要放一些食物在牀下、竈間,算是送給鼠新郎的禮物,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有些老奶奶在臨睡前常逗孩子說:"快把鞋藏好,別讓老鼠偷走當花轎了。"此話即源於此。因此,年畫《老鼠娶親》特別能引起孩子們的共鳴。

返回

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爲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獄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代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

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爲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裏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着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說到除夕的刀砧聲,鄧雲鄉撰寫的《燕京鄉土記》卻記載着除夕一個十分淒涼的故事:舊社會窮人生活困難,三十晚上是個關。有戶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錢歸來,"家中瓶粟早罄,年貨毫無。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籌莫展,聽得鄰家的砧板聲,痛苦到極點,不知丈夫能否拿點錢或東西回來,不知明天這個年如何過,又怕自己家中沒有砧板聲惹人笑,便拿刀斬空砧板,一邊噔噔地斬,一邊眼淚潸潸地落……,這個故事讓人聽了.確實心酸。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爲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古代,過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質,有些酒現在已經沒有了,只留下許多動人的酒名,如"葡萄醅"、"蘭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蘇酒"等等。在這些酒中間,流傳最久、最普遍的,還是屠蘇酒。但是屠蘇酒的名稱是如何來的?又是用什麼製作的?從來傳說不一。

屠蘇是一種草名,也有人說,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尾因爲在這種房子裏釀的酒,所以稱爲屠蘇酒。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的,其配方爲大黃、白朮、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入酒中浸製而成。這種藥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功效。後由唐代名醫孫思邈流傳開來的。孫思邈每年臘月,總是要分送給衆鄰鄉親一包藥,告訴大家以藥泡酒,除夕進飲,可以預防瘟疫。孫思邈還將自己的屋子起名爲"屠蘇屋"。以後,經過歷代相傳,飲屠蘇酒便成爲過年的風俗。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緻。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也就是說合家歡聚喝飲屠蘇酒時,先從年少的小兒開始,年紀較長的在後,逐人飲少許。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風俗。有人不明白這種習慣的意義,董勳解釋說:"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這種風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蘇軾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詩中說:"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蘇軾晚年雖然窮困潦倒,但精神卻很樂觀,他認爲只要身體健康,雖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後罰飲屠蘇酒自然不必推辭。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這一習俗仍不衰。今天人們雖已不再大規模盛行此俗,但在節日或平時飲用這些藥酒的習俗仍然存在。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爲白麪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着"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着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麪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着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纔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麪。新年吃麪,是預祝壽長百年。

返回

守 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爲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着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人們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爲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爲消磨時光,也爲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纔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裏,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裏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裏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爲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爲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 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也有的俗戶人家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喧譁笑鬧之聲匯成了除夕歡樂的。

返回

爆 竹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裏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好的詩句,讚頌新年的來臨。王安石的《元日》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清代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一書中,對當時除夕爆竹作了如下記載:"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門外寶炬爭輝,玉珂競響.而爆竹如擊浪轟雷,遍乎朝野,徹夜不停。"《紅樓夢》中也有描繪:"院子內安下屏架,將煙火設吊齊備,這煙火俱系各處進貢之物,雖不甚大.卻極精緻.各色故事俱全,夾着各色的花炮。說話之間.外面一色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許多'滿天星'、'九龍入雲'、'平地一聲雷'、'飛天十響'之類的零星小炮仗。"從這也可以看到舊時新春燃放煙花的盛況。

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爲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裏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南方人還在祭祖之後,檢視曆書上所載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燈籠火把,提壺挈酒,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迎接喜神,稱"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尋",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爲趨吉、祈求神靈保佑一年百事順遂。 除夕守歲是整夜不睡、通宵達旦的。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爲"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期間,各街巷通衢裏,大戶人家懸燈結彩。街頭巷尾,鄉里材社,到處百藝雜陳,各獻高技,熱鬧非凡鄉間多延請戲班劇團演戲,還開展聽道情、扭秧歌、唱花鼓及各式品種的娛樂嬉戲,也有舞獅子,耍龍燈等種種文體活動。人們歡天喜地,共慶新春。

返回

拜 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爲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爲"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爲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爲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爲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裏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

江蘇春節習俗 詳解江蘇有什麼春節習俗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春節是中國所有節日中最爲隆重最具喜慶色彩的大節。江蘇的春節,民俗活動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的,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吧~

💝💝江蘇習俗💝💝

💝1.南京—看燈💝

在南京,“家家走橋,人人看燈”是過年的一大習俗。走橋,自明代以來演化爲“上城頭”。每年正月十六,男女老少都爬城頭,對老年人來說象徵着祛百病,對年輕人來說意味着“步步高昇”。看燈,就不言而喻啦~老南京有句俗話:“過年不到夫子廟觀燈,等於沒有過年;到夫子廟不買盞燈,等於沒過好年”。

💝2.鎮江—打醬油💝

春節前到恆順打醬油是鎮江特有的年俗。每年春節前,鎮江排隊打醬油都會上頭條。看到排隊的人羣,就知道年又要來啦!雖然現在有很多瓶裝醬油,但是打來的醬油裏纔有濃濃的年味兒。人們從凌晨開始就排着隊,嘮着嗑,大桶小桶盛滿一年的醬油——打醬油,也可以很有愛。

💝3.揚州—走大局💝

新年吃橘子(又被揚州人喻爲“走大局”)應該是揚州人特有的年俗了。每年三十晚上,長輩們都要把雲片糕、蘋果、橘子等擺在每個人的牀頭供新年第一天早上起牀吃,吃雲片糕取其寓意“高高爽爽”,吃蘋果取其寓意“平平安安”,這些風俗全國許多地方都有,但吃橘子卻有着揚州獨特的寓意。因爲在揚州話裏,運氣叫做“局氣”,走運叫做“走局”,橘子的“橘”和局氣的“局”諧音,所以贈人橘子,就含有把好的運氣帶給他人的美好寓意,揚州人新年請人吃橘子,就是祝福對方走大運,諸事順利。

💝4.常州—蒸糰子💝

以前每到春節,常州人家家戶戶要蒸糰子、蒸饅頭,做年糕。糰子表示團團圓圓,常州人家把大團子做成元寶、壽桃、扁擔等形狀,考究的人家還要做堆花團子和土龍。另外,像各種甜鹹不同餡心的小糰子和饅頭也必不可少,小糰子餡心一般有豆沙、芝麻、甜油酥、鹹油酥、青菜、蘿蔔絲和肉餡。饅頭意味着真發真發,,常見的餡心不外乎就是豆沙、青菜、蘿蔔絲和肉餡等,剛剛出籠熱氣騰騰的饅頭要說“發”,還要說“發則大到則”!這預示來年這家人家“大發”“發財”。

💝5.無錫—接路頭💝

在無錫,過春節最有地方特色的應該算是“接路頭”了。乍一聽,這名字是不是有點怪怪噠?如果說“請財神”,大家肯定就明白了。在無錫,“路頭”就是財神的代名詞之一,說“之一”,是因爲“路頭”還“兼職”了“老孃舅”等身份。“路頭酒”裏,有幾道菜是一定要的:肋條肉、糕頭(半圓形的年糕)、鯉魚,預示着來年吉祥如意。

💝6.徐州—吃素扁食💝

每年初一的早晨,徐州人都要吃“素扁食”,也就是素餃子,寓意新的一年素素淨淨,全家平安。有的家庭在除夕晚上也會吃素餃子。徐州的老話說“初一不動葷、初二肉裏蹲”。按照習俗,初一不但不能吃肉餡餃子,所有的葷菜都不能吃,要等到初二“接閨女帶女婿”回孃家,才能喝酒吃肉。

💝7.南通—放燒火💝

南通最特別的年俗應該算“放燒火”了。每年正月十五,南通人都會“放燒火”,俗稱“照毛蟲”、“炸麻蟲”,也稱“照田財”。是希望除盡害蟲,盼望來年豐收。入夜“放燒火”,用蘆葦或茅草,紮成碗口粗的草把,沿田邊揮舞,並疾走高呼“正月半,二月半,家家戶戶放燒火;別人家的菜長得銅錢大,我家的菜像笸籃大……”。

💝8.泰州—扯天燈💝

正月十三起,泰州家家都要“扯天燈”,名“上燈”,以求閤家目明。這天早上還要吃湯圓,“上燈圓子落燈面,要吃圓子到明年。”在燈節期間,姜堰東嶽廟、都天廟、龍王廟裏都會置屏燈。燈上畫“三國演義”“封神榜”等古典小說中的人物,熱鬧非凡。

如今隨着時代的發展,過年的年味卻越來越淡了,是因爲“講究”的越來越少,這些習俗就是年味,需要一代代傳承下去,我們的傳統文化纔不會流失在歲月的長河裏!

江蘇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1、蘇州:

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2、常州:

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裏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裏掃。

3、南京:

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4、南通:

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5、揚州:

春節有“過五天年”之說,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都算在過年的日子裏。大年初一的清早,揚州人家的第一件事,便是放三通“開門爆杖”。

江蘇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江蘇過年的風俗有送竈、打更、壓歲盤、喜神方、燒經。

1、南京:送竈

每逢春節之前,老南京市民都要送竈,皇家或做官的,是在陰曆二十三送,老百姓就是陰曆二十四送,這就是所謂的君三民四。送完之後,家家戶戶還要再請竈王爺,也就是把竈王爺的畫像貼在煙囪上,到了除夕晚上把畫翻過來,表示再請一次竈王爺。南京人認爲,竈王爺上西天,幫着人民做好事,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2、徐州:打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從臘月(農曆十二月)初一起,徐州各村鎮都要設專人打更。打更人,除敲鑼擊鼓表示時辰外,還要邊打邊喊:“小心火燭,謹守門戶;柴倉要清,水缸要滿。”意在提醒人們注意防火防盜。而在徐州城裏,則由乞丐頭出面,肩扛木牌,上面貼着衙門告示,走街串巷,叫喊“防火防盜”等警句。

3、常州:壓歲盤

與現代人習慣年初給壓歲錢不同,舊時的常州人,“壓歲”是從大年夜開始的。大年夜睡前,家裏的老人會給小輩一個“壓歲盤”,盤子裏裝着瓜子、長生果、糖和壓歲錢。小輩要把壓歲盤放在枕邊,年初一早上醒來以後抓來吃。

4、蘇州:喜神方

如果蘇州人想在大年初一這天出門,要遵循黃曆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併到城隍、土地等廟裏去燒香,需歷經十廟乃止,稱爲“燒十廟香”。蘇州人在吃年夜飯時,喜歡在飯內放幾個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泡茶時要置入兩三枚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總結下來就一個詞“恭喜發財”。

5、南通:燒經、撣塵

南通人一般要在過年時祭祖,並稱之爲“燒經”。供桌上要擺魚、肉、蛋和豆腐四樣供品,外加一碗滿滿凸凸的大米飯,還要放酒杯和筷兒。另外,南通人民在過年之前還要進行一次“大掃除”,稱爲“撣塵”,既是流傳很廣的古老風俗,又是值得提倡的良好衛生習慣。

江蘇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年夜飯:忙忙碌碌的除夕中午吃餛飩,晚上年夜飯必備清蒸魚,再加一道八寶甜飯足矣。

紅包:常州的紅包都是放在步步糕(年糕)裏的。

拜年:在常州拜年有一條需要記住,那就是初四不可以去拜年,不吉利的,還有拜年一定要說新妮誇落(新年快樂)!

鎮江

年夜飯:除夕的魚在初一吃,最好是鰱魚,寓意年年有餘,絕不能是鯽魚。餚肉滷凍透明,猶如水晶。

紅包:紅包必須有,但是不可以是400元。

拜年:初一的湯圓和紅棗寓意早發、圓通,寓意發財。新年帶四樣,必備糕點雲片糕和金剛臍,拜年的時候要帶走糕。

無錫

年夜飯:糟扣肉,姆媽味道。青菜取長壽之意,豆芽是如意的象徵,肉釀麪筋寓意“代代富”,水芹菜寓意“勤勤懇懇”。蛋餃形似元寶,寓意“招財進寶”。豆苗寓意“平平安安”,八寶飯寓意“長年吃飽飯”、“家庭”。吃魚只吃鯉魚。

紅包:紅包最早收到的地方。

拜年:早餐吃糕絲、圓子、麪條,取團圓、高升、長壽、長春之意。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飯,寓意“有餘”。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選在年初三

江蘇常州新北區春節習俗作文200字

家鄉的春節習俗

回到老家,心裏可高興了,春節習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着。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裏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和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麼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於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彷彿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綵衣。隨着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和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習俗,但都一樣,我見識到了,你們也聽說了!

這天,是初一,纔剛起來,就聽見門外一陣拜年聲:“給您老拜年了啊!”“哎!來了來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這時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則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這樣的對話總會聽見很多次。我趕緊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們出門了。小舅舅的雙胞胎女兒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個袋子,每到一處袋子裏的東西就會增加一點,可高興壞她們了。所謂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戶地走動,有時候會在哪一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麼的。而小孩子就提着個袋子去拜糖。聲明一下啊,我可沒有哦!

常州市節日的習俗

中國民俗古已有之,常指民間習俗、百姓風俗。常州民俗從常州最早方誌《鹹淳毗陵志》開始,歷代都有記載,相傳至今。

和整個江南地區一樣,常州經過了兩漢魏晉南北朝的南北交往,再經唐宋元三代文化積澱,到了明清時期則出現了人口增長、農業結構變化、商品農業發展、鄉村手工業與農業分離、工商業市鎮的興起等發展變化。另外,城市化和商業化進程日益加快,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城市的生活消費需要空前增長,社會民衆生活日益追求享樂時尚,民俗生活形態豐富多樣。其中的節日歲時習俗既是江南民俗的一部分,同時又具有自身特色,也反映出當時常州富足的生活狀態和厚重的文化底蘊。當然,隨着時代的發展,這些節日習俗有的已漸漸消失,有的至今仍在沿用。

一、新年

這天一早,人們在被窩中便要吃柿子和橘子,稱之爲“百事大吉”。五更,長幼均要起牀洗漱,開門後放爆竹三聲,稱之爲“開門炮仗”。在爆竹中要夾着五色紙,寓意“滿地金錢”。然後叩拜天地、祖先、再互相拜賀。

每家每戶要一大早用酒、水果、米粉做的金銀元寶迎竈神,吃湯圓,取團圓意,中午要吃長壽麪。按黃曆上記載的喜神方位,出門依次拜見家族尊長、親朋好友,即爲“拜年”。讀書人這一天還要首次啓用新筆,用紅紙寫上吉利字。

新年這一天有很多禁忌,比如說不喝湯,喝湯就會出門遇雨;不灑掃除塵,否則會掃去財氣。如果白天聽到烏鴉鳴叫,“主老人災”,有喜鵲聲,則預示着有丁壯死亡,而有雀聲,則會“殤小兒”,而有犬吠,則會有盜賊入室。新年以陰天爲佳,所謂“大年初一黑碌禿,高低田稻一齊熟”。這一天晚上要早睡,以免妨礙老鼠嫁女之類。小孩子們還會在鼠穴旁放置米團插花,說是送嫁。

二、元宵

從正月十三日開始,城內各街便盛放花燈,祠廟庵觀都是張燈結綵,而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夜晚更爲盛大。元宵節人們敲鑼打鼓,進行各種表演,稱之爲“鬧元宵”,其中尤以調龍燈最爲出彩,現在新北區的太平龍燈便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平龍燈演出時需六十多人,有督旗一面以及八卦旗佈陣,鑼、鼓等器樂均爲雙副,氣氛熱鬧非凡。表演時按序幕、進陣、舞龍、陣式四個步驟進行,隨着八卦陣、梅花陣、一字長蛇陣、月牙陣、蝴蝶陣等陣式的不斷變化,產生不同的舞龍表演效果,十分精彩。另一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萬綏猴燈也是這時表演。表演時,隊伍陣容壯觀,演員一律戴特製的猴面面具,戴猴帽穿猴衣,前有猴王魁星和大旗開道,一路鑼鼓喧天,威風凜凜。 此外還有現在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蹺等。高蹺最盛時期爲光緒年間,木匠街的匠人們閒暇時製作木製高蹺娛樂嬉戲,久而久之,便聞名全城。

三、清明

清明是上墳祭祀的日子,田野間挑菜筐,手攜紙錢的人滿目皆是。人們折楊柳、桃花,插於門上竈間,傳說是用來紀念介子推。這一天早晨,常州人往往將隔年蒸制的大團子切片入油煎之,加紅糖盛盤中,用來供奉祖先。宗族還在宗祠舉行祭典,禮畢宴飲,稱之爲“吃祠堂酒”。除祭祀祖先之外,還要祀竈和祀宅神。

常州稱放紙鳶爲“放鷂子”,放鷂子是常州春天的一大盛景。到了晚上,會在放鷂的繩索之上繫上紅綠紙燈籠數十盞,當中點燃細燭,有的還繫上煙火,遙望如繁星點點,稱之爲“鷂燈”。常州有“清明斷鷂”的諺語,意思是清明以後麥苗苗壯,不應再在田間放鷂。

四、立夏

立夏時要吃三鮮,並以之祭祖先,三鮮也叫作三新。有所謂地上三鮮,即莧菜、蠶豆、元麥(也有說是燕筍),樹上三鮮,櫻桃、梅子、香椿頭,河中三鮮,海絲、鰣魚、鹹鴨蛋(也有說是白蝦)。

五、浴佛節

四月八日是釋迦生日,世稱浴佛節。常州婦女從正月初六開始到八月初八,便要燒八廟香,或者叫“八寺香”,又稱“八字香”。這八廟,即真武廟、營田廟、季子廟、關帝廟、張睢陽廟、烈帝廟、晏公廟、靈官廟,張睢陽廟後又改爲東嶽廟。據說燒八字香,可以使來生獲得一個好的“八字”。八字香以正月初六、四月初六和八月初八爲盛。這一天,常州各大寺廟中人頭攢動,男女會集,名曰“傳經”。常州各大寺廟中,僧尼裝飾香花燈蝕,放銅佛於水盆,信徒們爭相扔錢財於水盆中,稱之爲“浴佛”,此外還要舉行“放生會”等儀式。 寺廟僧侶還會散放糖豆,還會做“青精飯”,即鳥米飯饋贈信徒。晚上又有坐夜之會,自黎明方散,鄉村中則田壟之間到處都有信徒聚集。

六、端午

端午節的主題是送災和驅逐不祥。所以在端午前後,道士會送符篆以驅邪,人們也會在中堂懸掛鍾馗像,插菖蒲艾葉於屋檐下。端午前一天,家家要以箬葉裹制糉子,有火腿、赤豆、豆瓣等各種名色,在端午一早食用。中午要飲雄黃酒,同時灑於室內,小孩子則用雄黃酒塗於背上,再在額上畫個“王”字,還要用朱符粘於門上及堂奧,燒闢瘟丹,用以避疫。常州還盛行製作“長命索”,小孩子們用綵線搓成五色,互拴於乎臂。婦人們會剪綵紙作人形,如豆子般大小,稱之爲“健人”,又制絨布的老虎花,插於兒童頭上。常州城內從早到晚街巷各處懸燈,高竿連綴,稱之爲“天燈”。相傳是紀念張巡而設,實際上是紀念張士誠。

這一天,常州還要舉行一年一度最爲盛大的活動,即云溪競渡。云溪競渡是常州人引以爲豪的歲時景觀,所謂“常州龍船天下無”,現如今已被列爲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船競渡每年端午節在常州城內風景最好、文人聚集最多的白雲溪進行。

龍舟競賽一般於五月一日開始,基本要持續一個月時間。選擇這時間,固然是臨近端午,同時也是因爲時近梅雨,白雲溪水開始上漲,便於龍舟行駛。如時值幹早,溪水太淺,競渡便必須取消或者移地,所以有“云溪水淺舟難行,今年競渡不進城”之說。四月三十日晚上,所有龍舟都要彙集於晏公廟,進行拜謁。晏公祠是祭祀水神之所,龍船競渡之前,要舉行拜祭儀式,確保整個活動的安全。按照慣例,前一年龍舟競渡結束後,還要有迎取龍舟的儀式。根據記載,龍舟一般在六條左右,最盛時,曾經到了七龍,洪亮吉便稱“六龍城古龍舟七”,包括大小青、大小白及烏龍、金龍、五色龍,此外還有秋千船等小龍舟不包括在內。龍舟競渡一度得到支援,每隻龍舟可以支取滸墅關稅十餘兩,所以洪亮吉有“稅額仍分滸墅關"之說。但一艘龍舟耗費遠不止十兩,所謂“一舟費已倍千金”。另據傳說,爲了防止龍舟翻倒,龍舟下面懸着塊石頭,隨着牌樓的加高,而加重石塊,船舷也一天天接近水面,到了五月末,龍舟的牌樓早己高出岸邊樓閣了。所以洪亮吉在詩中稱“高處燈光礙月輪,軒窗無地着飛塵。生生視昔加三倍,樹上禽巢樹下人”。岸上同時還有云車戲,與尼舟遙相呼應,熱鬧非凡。夜間還有夜龍船,或稱燈船。

七、夏至

夏至日早上要吃元麥粥,午飯要吃燒酒、餛飩,據說可以不會“疰夏”。常州家中還會在這一天用大秤稱人,以驗體重,據說也可以一夏無病。此外夏至後七日稱之爲頭時,再過五日稱之爲二時,又過三日稱之爲三時。到三時結束,如果有雷雨,那麼就會有水災。所以農諺稱之爲:“三時三送,低田白弄。

八、六月十九

六月十九傳說是觀音得道日,前一天晚上,善男信女便會攜着香燭,聚在小南門外清涼寺作金錢布施。清涼寺北的德安橋是河衢要道,當天會有許鄉人聚集在德安橋上比賽唱山歌。

九、七夕

這一天又稱乞巧節,女子會採鳳仙花染指甲,還取河水和井水各半,盛於碗內,在日光底下曬熱,到正午時分,在太陽下用繡針放入水中,讓針浮起,然後看水底針影,如果像寶塔或者筆形,那麼就代表得巧,即人會變得聰明;還會把蜘蛛放人梳妝盒中,如果次日早晨蜘蛛在盒中織網,也代表得巧。常州北門外十里有牛郎廟,旁邊還有一木橋,俗名“織女橋”,女子經常會在這一天來牛郎廟燒香求姻緣,並徘徊在織女橋邊,所以洪亮吉便有詩云:“七月七日侵曉妝,牛郎廟中燒股香。回途更把裙衫整,織女橋邊鑑春影。”這一天,常州人會製作巧果,即用麪粉調油加糖或椒鹽,烘製成有如拇指般大小的餅,或像是人物,或像是花鳥。因“吃巧”和“乞巧”諧音,故名日巧果。這一天,婦女還會在晚上焚香,用巧果來祭祀織女。這一天如果下雨,便稱之爲“洗車雨”,諺語有云:“七夕不洗車,八月依舊車。”意思是如果這一天不下雨,到了八月就會有旱情,必須要戽水。此外,七夕前後十數日,常常會有銀河隱沒不見,常州風俗便以這一段時間的多 少來判斷米價的貴賤。

十、中元

中元節即七月十五,俗稱鬼節。這一天各大寺廟會舉行盂蘭盆會來超度亡魂,晚上各家各戶會準備酒飯,祭祀祖先,叫作“過七月半”。人們還會在路邊焚燒紙錢,祭奠各路孤魂野鬼,稱之爲“結鬼緣”,又叫“退太平祟”。人們會在地上插香,叫作“燒地香”。晚上還會剪五色紙,製作荷花燈,放入河中,稱之爲“放河燈”。到了晚清,人們“做中元”更加興盛,“往往於通衢中高搭彩蓬,懸掛燈火,並有紙糊匾聯,繪畫十王,及紮成各種鬼怪形象,插燭點火,沿路陳設”。家家戶戶還會有面粉製成半圓或圓形的茄餅,如果用茄子絲作餡的,是專門供祖先用的。一般人還會以青菜肉末、青菜蝦仁、甜豆沙作餡,入油烹炸後食用。

十一、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節前一二天,人們多用火腿、月 餅等爲禮物互相饋贈,稱之爲“送節禮”。中秋節早晨,要吃“糖芋頭”,或者叫“芋魁”,是用芋艿和以鹼煮到爛熟,加以紅糖、桂花而成,也要用來祭祀祖先。晚上,家家戶戶聚會宴飲,吃月餅,所謂“月園餅園月餅園”。婦女們常常在中庭設香案,供上菱藕,燒香斗,祭祀月宮。香斗用線香作鬥,納香屑於其中,上插小紙旗。乾隆間,中秋前二日,正值清高宗生日的萬聖節,居民皆張燈結綵,連續五個晝夜,南大街和西瀛裏等商戶雲集的地方,尤爲熱鬧。

十二、重陽

九月九日重陽節慣例要登高,常州城內無山,所以人們爭赴東門外的文筆塔,登上塔頂,眺望全城景物。這一天早晨要食重陽糕,先一日用米粉蒸制,上綴紅綠絲、紅黑棗、栗子、松仁、黑白芝麻等。

十三、冬至

冬至一直是重要的節日,所謂“冬至大如年”,常州凡有祠廟的大家族,必須在這一天祭祀祖先,所以重視冬至,如同過新年。而且常州冬至也饒有特色,冬至夜宴席中必須要有胡蔥豆腐,祭祖也要用。諺語云:“若要富,冬至隔夜吃碗胡蔥滾豆腐。”又有“富家冬至吃一夜, 窮家冬至凍一夜”的諺語。冬至早上要吃小顆粒糖圓,晚上要吃麪,所謂“夏至餛飩冬至面”。此外, 還有“乾淨冬至齷齪年”的說法。

十四、臘八

這一天要吃臘八粥,又名“七寶五味粥”,原因是當天傳說是佛祖成道日,粥寓祝意。常州這一天,各大寺廟會專門煮臘八粥,分饋各個主顧,還配以精緻小菜數色,祈望這些信徒在過年時可以廣爲佈施,潤色香火。不過各個寺廟均有“門徒”,不能亂送。常州臘八粥至晚清變成菜粥,只有講究的大戶人家纔會加上果肉。

十五、祀竈

臘月二十四日,傳說“竈朝天”,即是竈神上天彙報的日子,所以在前一天要“送竈”。常州人這一天要制瑪瑙團,即用米粉加上紅糖製成,每四個壘成一堆,稱爲“瑪瑙團”,因色如瑪瑙而得名。同時要作紙轎、紙馬燒化,讓竈神乘坐,還要放上豆子作紙馬的“飼料”。

十六、除夕

新年前一天即是除夕,常州稱之爲“大年夜",其前一日則是“小年夜”,總呼爲“大年小夜”。節前要做糰子,依人口多少爲準,人各二枚,因此稱之爲“人口糰子”。除夕當天要插松柏於屋檐及竈間,在大廳中懸先祖神像,用香花供奉,到新年初方可撤去,謂之“落神像”。

家家戶戶會貼春聯門神,用白堊在地上畫弓箭、米倉,弓箭用來射祟,米倉用來祈禱豐收。當晚燒飯要加烏缸豆,準備可食用五日,稱之爲“年夜飯”。晚上在門外放一斛,斛上置釜 ,用長一尺五六的三十六根鬆材作燃料,裏面放上豆萁、松柏點燃,稱之爲“着焰爐”。等到燒完後,將餘燼放於門口,稱之爲“撐門柴”。晚間通宵不寐,將各事辦要,即設筵暢飲,稱之爲“守歲酒”,守歲酒還規定必須論年紀喝酒,年輕的人先喝,臥室內必燃紅燭一對,叫“守歲蝕”。大人要給小兒“壓歲錢”。臨睡前要封井、封門,必須加水到滿,竈下的柴火必須揀取乾淨,諺語所謂"窮竈倉,富水缸”即是指此。

常州歲時節日民俗特徵,既體現了常州民俗在各個時代的特徵,也成爲常州這座千年古城真正有別於其他城市的文化記憶。

江蘇的新年風俗

揚州

年夜飯:年夜飯裏有四樣菜必不可少:炒水芹路路通;炒豌豆苗安安穩穩;紅燒鰱魚(整條)年年有餘,燒雜燴全家福。

紅包:揚州的紅包要在過年的時候揣在新衣服裏。

拜年:新年走大局,早起吃湯圓,用橘子敬客,去舅舅家拜年互送糕點(阜寧大糕),寓意高升。

常州

年夜飯:忙忙碌碌的除夕中午吃餛飩,晚上年夜飯必備清蒸魚,再加一道八寶甜飯足矣。

紅包:常州的紅包都是放在步步糕(年糕)裏的。

拜年:在常州拜年有一條需要記住,那就是初四不可以去拜年,不吉利的,還有拜年一定要說新妮誇落(新年快樂)!

鎮江

年夜飯:除夕的魚在初一吃,最好是鰱魚,寓意年年有餘,絕不能是鯽魚。餚肉滷凍透明,猶如水晶。

紅包:紅包必須有,但是不可以是400元。

拜年:初一的湯圓和紅棗寓意早發、圓通,寓意發財。新年帶四樣,必備糕點雲片糕和金剛臍,拜年的時候要帶走糕。

無錫

年夜飯:糟扣肉,姆媽味道。青菜取長壽之意,豆芽是如意的象徵,肉釀麪筋寓意“代代富”,水芹菜寓意“勤勤懇懇”。蛋餃形似元寶,寓意“招財進寶”。豆苗寓意“平平安安”,八寶飯寓意“長年吃飽飯”、“家庭”。吃魚只吃鯉魚。

紅包:紅包最早收到的地方。

拜年:早餐吃糕絲、圓子、麪條,取團圓、高升、長壽、長春之意。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飯,寓意“有餘”。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選在年初三

南京

年夜飯:南京人過年必吃的,非什錦菜莫屬了。製作方便寓意好,什錦菜裏既有薺菜、菠菜這些綠葉菜,也有胡蘿蔔絲、黃豆芽、黑木耳等進行點綴,色彩繽紛,代表着人們討個好彩頭的心願。守歲時,要吃一種甜羹,又叫福壽湯。

紅包:長輩給晚輩的紅包要是吉利數字討個好彩頭。

拜年:餛飩也要有,初一吃餃子不是南京人的傳統,而是吃“元寶蛋”(就是茶葉蛋),還要要給客人端一碗糖水,裏面放上一個“歡喜團”(把糯米粉蒸熟以後曬乾,搓成一團),寓意甜甜蜜蜜、歡歡喜喜。

蘇州

年夜飯:蘇州的年夜飯,常常叫成大年夜飯吃的時候會在飯鍋裏把米與荸薺同煮,吃到荸薺時,叫掘藏誰先掘到藏了,馬上現拿賞錢,一團歡喜爲保證大家都能掘到一個,煮飯時,會按照吃飯的人數,放入等量的荸薺。自制年糕寓意年年高。

紅包:長輩凡見幼輩皆要送壓歲錢,晚輩都可大賺一筆。

拜年:桂花糖年糕,討個好口彩,正月初一.歲朝,男子開門放爆竹三聲,叫開門炮仗,象徵“高升”。家家懸掛神軸,點香燭,供粉團茶食糖果“拜喜神”。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徐州

年夜飯:油炸麻葉子不能少,炸丸子、千子必須有,還有就是過年頓頓不能少的豬肉水餃,除夕邊看春晚邊包餃子,誰家剁餃子餡的聲音越大來年越幸福。江蘇地區唯一隻吃餃子的地方。

紅包:磕頭纔有紅包,磕頭時長輩給壓歲錢。

拜年:拜年到處逛,男人出去拜大年,越拜人越多,越拜越熱鬧。婦女去拜年越拜越熱鬧,小姑娘在家等着聊天嗑瓜子。

連雲港

年夜飯:連雲港是沿海城市,海魚的品種比較多,用鹽醃一下,曬成幹,別提多鮮美了。有些地方還會曬一些風鵝、風雞之類的。家家戶戶灌香腸。

紅包:紅包要吉利,一般是雙數。

拜年:大年初一餃子湯圓一起吃,甜甜蜜蜜大吉大利,拜年每到一家,主人都要贈以瓜子、花生等物,俗稱“不空手”。大年初三各家爭着到井邊挑“平安水”,祈求家人平安;大年初五是財神日子,講究的人家則要吃湯圓(元寶),麪條(錢串子)。

南通

年夜飯:南通的特色菜——野雞絲雖貌不驚人,但《紅樓夢》裏卻有叫做“簪肉圓兒”,鹹肉灌腸要必備。

紅包:討紅包時要說吉利話,恭喜發財之類的。

拜年:一大早的吃薺菜豆腐,諧音“聚財頭富”。聽說南通有除夕收債的特殊風俗。

鹽城

年夜飯:除夕的年夜飯,一般人家會用馬莧菜和扁豆角的乾子燒豆腐,叫“安樂菜”。有的人家年夜飯上必有卜頁,叫”百業興旺”。有的吃芋頭,因芋頭俗名叫“芋好人”,預示來年會遇好人。年夜飯的鍋巴不能吃,要留下過年,預示來年吃用有餘。

紅包:200元起不超1000元,吉利數字受歡喜。

拜年:早起吃湯圓,爸爸開大門,過年不吃米飯。

泰州

年夜飯:溱潼魚圓。

紅包:100元起步,同樣是長輩送給晚輩。

拜年:大年初一吃“開口”,雲片糕、紅棗、京果之類,另還要吃粉絲下雞蛋,粉絲也叫“水粉”“薯粉”。初一初二隻吃熟菜,初三才淘米煮飯。正月初二姑爺帶着媳婦回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