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長征15號火箭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35W

長征15號火箭

長征15號火箭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的一款運載能力較強的中型火箭,也是中國首款採用模組化設計的運載火箭。火箭總長度約爲57米,直徑約爲5米,起飛質量達到870噸。長征15號火箭可用於發射多種類型的衛星,包括地球觀測衛星、探測衛星、通信衛星等等。此外,長征15號火箭還可用於構建太空實驗室、運送載人飛船、發射深空探測器等。目前已經進行了多次發射試驗併成功完成任務。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長征15號什麼時候發射

2012年5月29日。根據調查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公告得知,長征遙感衛星十五號在2012年5月29日當天的15時31分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長征遙感衛星十五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長征十五號什麼時候發射

2012年5月29日15時31分。

2012年5月29日15時3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遙感衛星十五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長征十五號它的意義重大,標誌我國探索太空又邁前一大步。

長征十五號幾點對接

23時08分。11月29日23時08分,素有中國神箭之稱的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神舟十五號採取了快速自主交會對接的方式,用了6.5個小時左右,在30日早晨5時42分,對接到核心艙的前向口,之後經過一段準備時間,6名航天員實現了太空會師。從神舟十五號起飛的那一刻,到自主交會對接,用了大約6.5個小時

中國長征系列的所有運載火箭

中國長征系列火箭

中國自1956年開始展開現代火箭的研製工作。1964 年6月29日,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中程火箭試飛成功之後,即着手研製多級火箭,向空間技術進軍。 經過了五年的艱苦努力,1970年4月24日"長征1號"運載火箭誕生, 首次發射"東方紅 1 號"衛星成功。中國航天技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現在,"長 徵"系列火箭已經走向世界,享譽全球,在國際發射市場佔有重要一席。

"長征1號"運載火箭是一種火箭,主要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小型有效載荷。火箭全長29.86米,最大直徑2.25米,起飛重量81.6 噸,起飛推力112噸,能把 300千克重的衛星送入440 公里高的近地軌道。1970 年4月24日,長征1號運載火箭成功地將"東方紅1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奠定了長征系列火箭發展的基礎。

"長征1號D"運載火箭是"長征1號"火箭的改進型。 主要的改進有:提高一子級發動機推力;提高二、三子級性能;採用"平臺-計算機"全慣性制導。經過改進,"長征1號D"火箭可以發射各種低軌道衛星,並已投入商業發射。

"長征2號"運載火箭是中國的航天運載器的基礎型號。在"長征1號"的技術基礎上,發展了"長征2 號"、"長征3號"和"長征四號"系列運載器。

"長征2號"火箭是一種兩級火箭,全長31.17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重量 190噸,能把1.8噸的衛星送入距地面數百公里的橢圓形軌道。1975年11月26日, "長征2號"火箭完成了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發射任務。

改進型"長征2號C"火箭,採用了大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箭長增加到35.15 米,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增加到2.4噸,火箭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長征2號D"火箭,也是一種兩級液體火箭。主要在"長征2號" 火箭的基礎上採取增加推進劑加註量和增大起飛推力的方法,使運載能力進一步提高。火箭全長38.3米,起飛重量232 噸。

"長征2號E"火箭,是以加長型"長征2號C"爲芯級,並在第一級周圍四個液體助推器組成的低軌道兩級液體推進劑火箭。火箭總長49.68米,直徑3.35 米。每個液體助推器長爲15.4米,直徑2.25米,芯級最大直徑4.2米。總起飛重量461噸,起飛推力600噸,能把 8.8噸至9.2噸有效載荷送入近地軌道;經適當適應性修改後,還可以用來發射小型載人飛船。

"長征3號"運載火箭是在"長征2號"火箭基礎上於1984年研製成功的,增加的第採用低溫高能液氫液氧發動機。火箭全長44.86米,一、二級直徑3.35米,直徑2.25米,起飛重量 204.88噸,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爲1.6噸。"長征3號"火箭的成功發射,標誌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是中國火箭發展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首次採用了液氫、液氧作火箭推進劑;首次實現火箭的多次啓動;首次將有效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長征3號A"火箭長 52.52米,最大直徑3.35 米,起飛重量240噸,主要運載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有效載荷,也可以運載低軌道、極軌道或逃逸軌道的有效載荷。

"長征3號B"火箭是在 "長征3號A"和"長征2號E"火箭的基礎上研製的大型液體火箭,芯級基本上就是"長征3號A",而助推器及其結構則與"長征2號E"相同。"長征3號B"火箭的主要任務是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重型衛星,亦可進行輕型衛星的一箭多星發射或發射其它軌道的衛星。 火箭長54.84米,最大直徑8.45米,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爲5.0噸。

" 長征3號C "則是在 "長征3號B"的基礎上, 減少了兩個助推器並取消了助推器上的尾翼。其主要任務是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有效載荷,可以進行一箭多星發射或發射其它軌道的衛星。 火箭長54.84米,最大直徑 8.45米,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爲3.7噸。

"長征4號"系列運載火箭包括"風暴1號"、"長征4號"、"長征4號A"、"長征4號B"等火箭。

"風暴1號"爲兩級液體火箭,主要用於發射低軌道衛星,併成功完成一箭三星的發射任務。火箭長32.57米,最大直徑3.35米。1982年停止使用。

"長征4號"是在"風暴1號"基礎上研製的常規運載火箭,作爲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運載火箭的另一方案,其後改型爲 "長征4號 A ",用於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火箭長41.9米,最大直徑3.35 米。

"長征4號B"是在"長征4號A"基礎上發展的一種運載能力更大的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太陽同步軌道的對地觀察應用衛星。火箭長45.58米,最大直徑3.35米。

神州系列

“神舟”一號

發射時間: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7秒

發射火箭:新型長征二號F式火箭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火箭起飛約10分鐘,飛船與火箭分離,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1999年11月21日3時41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着陸地點: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

飛行時間/圈數:21小時11分/14圈

搭載物品:一是旗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奧運會會旗等;二是各種郵票及紀念封;三是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麥等農作物種子,此外還有甘草、板藍根等中藥材。

技術應用:首次採用了在技術廠房對飛船、火箭聯合體垂直總裝與測試,整體垂直運輸至發射場,進行遠距離測試發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國在原有的航天測控網基礎上新建的符合國際標準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也在這次發射試驗中首次投入使用。飛船在軌執行期間,地面測控系統和分佈於公海的4艘“遠望號”測量船對其進行了跟蹤與測控,成功進行了一系列科學試驗。

“神舟”二號

發射時間:2001年1月10日1時0分3秒

發射火箭:新型長征二號F式火箭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飛船起飛十三分鐘後,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2001年1月16日晚上7時22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着陸地點: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

飛行時間/圈數:6天零18小時/108圈

試驗項目:我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三個艙段組成。與“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相比,“神舟”二號飛船的系統結構有了新的擴展,技術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據介紹,我國首次在飛船上進行了微重力環境下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空間天文和物理等領域的實驗,其中包括:進行半導體光電子材料、氧化物晶體、金屬合金等多種材料的晶體生長;進行了蛋白質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間晶體生長;開展了植物、動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離體細胞和細胞組織的空間環境效應實驗等。

“神舟”三號

發射時間:2002年3月25日22時15分

發射火箭:新型長征二號F式火箭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火箭點火升空10分鐘後,飛船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2002年4月1日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着陸地點: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

飛行時間/圈數:6天零18小時/108圈

搭載物品:處於休眠狀態的烏雞蛋;進行空間試驗的有效載荷公用設備十項,四十四件之多,其中,微重力測量儀、返回艙有效載荷公用設備是第三次參加飛船試驗,空間蛋白質結晶裝置、多任務位空間晶體生長爐和軌道艙有效載荷公用設備是第二次參加飛船試驗,其餘設備均是首次在太空作試驗。

試驗項目:“神舟”三號是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狀態完全一致。這次發射試驗,運載火箭、飛船和測控發射系統進一步完善,提高了載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飛船上裝有人體代謝模擬裝置、擬人生理信號設備以及形體假人,能夠定量模擬航天員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動參數。這次發射,逃逸救生系統也進行了工作。這個系統是在應急情況下確保航天員安全的主要措施。飛船擬人載荷提供的生理信號和代謝指標正常,驗證了與載人航天直接相關的座艙內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

“神舟”四號

發射時間:2002年12月30日0時40分

發射火箭:新型長征二號F式火箭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火箭點火升空十幾分鍾後,飛船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2003年1月5日19時16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着陸地點: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

飛行時間/圈數:6天零18小時/108圈

搭載物品:除了大氣成分探測器等19件設備已經參加過此前的飛行試驗外,其他的空間細胞電融合儀等33件科研設備都將是首次“上天”。一場籌備了10年之久的兩對“細胞太空婚禮”也將在飛船上舉行,一對動物細胞“新人”是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另一對是植物細胞“新人”——黃花菸草原生質體和革新一號菸草原生質體。專家介紹說,在微重力條件下,細胞在融合液中的重力沉降現象將消失,更有利於細胞間進行配對與融合這些“親熱舉動”,此項研究將爲空間製藥探索新方法。

“神舟”五號

發射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整

發射火箭:新型長征二號F式火箭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9時10分,船箭分離,“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2003年10月16日6時28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着陸地點:內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區

飛行時間/圈數:21小時/14圈

搭載物品:除了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外,“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內還搭載有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一面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旗、一面聯合國國旗、人民幣主幣票樣、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紀念郵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紀念封和來自祖國寶島臺灣的農作物種子等。

試驗項目:“神舟”五號將盡量減少機艙內的實驗項目及儀器,以騰出更多空間來供航天員活動並執行科學觀察任務,可以說這一次的任務主要是考察航天員在太空環境中的適應性。新技術應用: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動檢測系統和逃逸系統。其中設定了幾百種故障模式,一旦發生危險立即自動報警。即使在飛船升空一段時間之後,也能透過逃逸火箭而脫離險境。

“神舟”六號

發射時間: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

發射火箭:新型長征二號F式火箭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着陸地點:內蒙古四子王旗

飛行時間/圈數:6天零18小時/108圈

搭載物品:在神舟六號飛船搭載的物品當中,有幾件物品極具象徵意義和歷史價值,如極地考察國旗、奧林匹克旗、上海世博會會旗等。書畫作品《六駿圖》、《神州頌》、《和平頌》、《長征萬里圖》則表達了我國文化界對載人航天工程的崇高敬意和祝福。而10幅少年兒童太空畫和題爲《我給航天員寫封信》的作文則體現出我國廣大青少年對神舟六號飛船的美好祝願以及從小立志學科學、愛科學的遠大志向。另外,《共和國元帥》特種郵票、《神舟六號》個性化郵票等郵品也頗爲引人注目。此外,神舟六號飛船還搭載了一些載人航天工程紀念品,並搭載了長期以來給予中國航天事業大力支援的香港金利來公司和查氏集團等知名企業的標識。

神舟六號飛船除了搭載文化物品外,還搭載了生物菌種、植物組培苗以及作物、植物和花卉的種子。它們將被交付有關單位用於開展太空育種實驗。

執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的是用的哪種火箭?

“長征二號”F型火箭以及它的改進型火箭。

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CZ-2F)是在長征二號式運載火箭的基礎上,根據發射載人飛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和確保安全爲目的而研製的運載火箭。火箭由四個液體助推器、一個芯級火箭、一個芯級火箭、一個整流罩和一個逃逸塔組成。是目前我國所有運載火箭中起飛質量最大、長度最長的火箭。

運載火箭有十個子系統,包括火箭結構、控制系統、動力裝置、故障檢測與處理系統、逃逸系統、遙測系統、外部安全系統、推進劑利用系統、附加系統和地面設備。爲了兼顧衛星的發射,預留了有效載荷姿態調整定向系統的接口和安裝位置。增加了故障檢測處理系統和逃生系統,保證了航天員的安全。它們的作用是在飛船進入軌道前監測運載火箭的狀態,以便在發生重大故障時,載有宇航員的飛船能夠安全逃離危險區。

長征二號F已經被用來發射所有的神舟載人飛船。2022年11月12日10時03分,搭載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六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準時發射。約10分鐘後,天舟五號貨運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器的太陽能電池板順利開始工作,發射取得成功。神舟五號貨運飛船裝載了神舟十五號三名航天員在軌執行六個月的消耗品、推進劑、實用(測試)試驗裝置等物資。

還搭載了“澳門學生科普衛星一號”、航天用氫氧燃料電池、空間寬光譜高能粒子探測載荷等實驗項目。完成15個科學實驗櫃的解鎖、安裝和測試,開展40餘項涵蓋空間科學研究與應用、航天醫學、航天技術等領域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實驗。歐洲航天局(ESA)的宇航員已經與中國宇航員進行了聯合訓練,他們去中國空間站應該只是時間問題。在此之前,這些外國航天員也在積極學習中文,以便更好地適應中國空間站的中文環境。

中國神舟15號什麼時候發射的

神舟十五號發射時間是2022年11月29日23時08分,返回時間是在2023年5月。

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11月21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組合體已轉運至發射區,計劃近日擇機實施發射。目前,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後續將按計劃開展發射前的各項功能檢查、聯合測試等工作。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和張陸組成,費俊龍擔任指令長。

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入軌後,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形成三艙三船組合體,這是中國空間站目前最大的構型,總質量近百噸。對於國家的航空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幫助,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神州十五號主要任務:

1、驗證空間站支援乘組輪換能力,實現航天員乘組首次在軌輪換。

2、開展空間站艙內外設備及空間應用任務相關設施設備安裝與調試,進行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

3、進行空間站日常維護維修。

4、驗證空間站三艙組合體常態化執行模式。

15號飛船多長時間到空間站呢

15號飛船不到2小吋,對接空間站。

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長征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成功。至此,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12次發射任務全部完成。

此次,神舟十五號依然採用了6小時快速交會對接技術,所以將會在凌晨對接空間站。

神舟十五號如何對接空間站

神舟十五號與火箭分離後,將進行多次變軌,來到與空間站核心艙相同的距離地面393公里的軌道上。過約4.5個小時的飛行,就能和空間站相見,接下來它們就要逐漸近,它們需要不斷地確認位置關係,調整自己的姿態和速度。

巨大的質量差異給交會對接過程也帶來新的難度。在對接的過程中,兩個航天器的相對速度不斷減小,緩緩靠近。神舟十二號飛船上有一個主動捕獲裝置,在對接時會提前伸出來,在與中國空間站前向對接口對接機構接觸的一瞬間,緊緊抓住並拉回再鎖,最終完成交會對接。

火箭進行了三大升級

但是我們都知道,就在前不久,天舟五號成功對接於天宮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後向端口,此次任務中,首次實現了兩小時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在軌空間站,創造了世界紀錄,此前對接空間站的最高紀錄是聯盟號MS-17飛船於2020年10月14日對接國際空間站,用時3小時03分。

而相比天舟五號任務,長征二號F載人火箭又進行了三大升級,第一,提升火箭自主應對天氣等因素的能力,確保零視窗發射;第二,升級控制系統,增加了增加了火箭起飛時間偏差的適應技術,可在火箭的軌道參數中進行修正,自動補償起飛過程中的時間偏差,確保火箭的入軌精度;第三,升級遙測系統,長二F火箭遙測系統發射機和導航接收機也進行了升級,讓火箭的導航接收機能夠接收到更多衛星的導航數據,使火箭的入軌精度更高。

神舟15號發射時間和返回時間

神舟十五號發射時間是2022年11月29日23時08分,返回時間是在2023年5月。

神舟十五號飛行任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2022年的第六次飛行任務,也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最後一次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將在軌工作生活6個月,任務主要目的爲:驗證空間站支援乘組輪換能力,實現航天員乘組首次在軌輪換。

開展空間站艙內外設備及空間應用任務相關設施設備安裝與調試,進行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進行空間站日常維護維修;驗證空間站三艙組合體常態化執行模式。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和張陸組成,費俊龍擔任指令長。

發射經過:

2022年11月29日23時08分,搭載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成功。

北京時間2023年2月10日00時16分,經過約7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五號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密切協同,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

北京時間2023年5月30日18時22分,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迎接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後續,兩個航天員乘組將在空間站進行在軌輪換。期間,6名航天員將共同在空間站工作生活約5天時間,完成各項既定工作。

長征二號f遙十五火箭煥然一新,有了哪些新變化?

長征二號 F遙十五火箭,在經過一年的飛行測試後,於10月1日上午10時整,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抓總研製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完成了發射任務。 此次發射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以來的第334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 自2006年10月1日長征二號 F遙十五火箭首飛以來,這是第六次執行載人飛船和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也是中國空間站工程立項以來的首次重大航天型號任務。

火箭發動機是將氣體噴出的發動機,以火箭爲運載工具進行飛行。 而火箭發動機的噴嘴就是其中最關鍵的部件之一,它決定了燃燒產生熱能後是否會對火箭外殼以及內部器件造成破壞和影響。 爲了使火箭能夠承受更大的推力與更高的溫度,工程師們對噴嘴進行了很多改進。 

在長征十一號火箭首飛中,一級箭體上使用了一臺最大推力達到8000千牛的液氧煤油發動機。 此外,本次發射的火箭還採用了一種新設計——液氫發動機和液氧貯運發動機。 黃旭東說:“這兩種發動機的主要作用是,能夠將液氫和液氧燃燒產生的低溫推進劑,以較高的速度注入火箭,保證發動機點火後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箭體的分離。

長征二號 F遙十火箭在設計時,就充分考慮了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特點。 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是我國空間站建設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 在這次發射任務中,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爲該任務研製出了全新助推構型的新型火箭——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 此外,爲確保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發射到預定軌道這一重大任務完成,還對長征二號 F遙十五火箭飛行控制系統進行了改進和優化設計。  

我國的運載火箭被命名爲什麼系列

我國的運載火箭被命名爲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是中國自行研製的航天運載工具。長征運載火箭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

長征火箭已經擁有退役、現役共計4代19種型號。其中長征一號、長征二號、長征二號E、長征三號、長征四號甲5個型號已退役;長征二號丙、長征二號丁、長征二號F、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長征三號丙、長征四號乙、長征四號丙、長征五號、長征五號B、長征六號、長征七號、長征七號甲和長征十一號14個型號在役。另有長征六號甲、長征六號X、長征八號、長征十一號甲4個型號在研,長征九號1個型號論證中。

長征火箭具備發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軌道不同類型衛星及載人飛船的能力,並具備無人深空探測能力。低地球軌道(LEO)運載能力達到25噸,太陽同步軌道(SSO)運載能力達到1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達到14噸。

截至2020年9月27日,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發射348次。

Tags:長征 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