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自強的故事怎麼寫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3.19W
1. “我的自強故事”6年級作文怎麼寫

額,你看這篇行不?

自強的故事怎麼寫

小時候,常聽大人說,男孩兒是太陽,女孩兒是月亮.當時我百思不得其解.爲什麼說男孩兒是太陽,女孩兒是月亮呢當我知道太陽會發光,月亮不會發光時,氣憤極了,憑什麼說男孩兒纔是太陽呢我偏要做太陽,偏要發光,當男孩兒唱<<;男兒當自強>>;時,我就把歌詞改成<<;女兒當自強>>;. 由於我常常唱<<;女兒當自強>>;,引起一些男同學的非議.

一次,一個男同學不懷好意地說:"你們女孩子只知道死記硬背,語文還可以,數學就不行了.趕明兒學校舉行數學比賽時,就讓你們女孩子去自強吧!"這個男同學給我"將"了一"軍",數學的確不是我的強項,但我決不示弱,硬着頭皮說:"等着瞧吧!"

從那以後,我下定決心,一定要自強,上數學課時,我側着耳朵聽課,把老師講的地理算法銘記在心.碰到難題,我絞盡腦汁,冥思苦想,實在做不出來就虛心請教老師.雙休日也很少休息,把自己關在小房子裏學奧數. 半個學期過去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數學成績像芝麻開花,節節高,學校舉行比賽那天,我胸有成竹地走進考場,考試成績揭曉了,我獲得了全年級第一,當我從領獎臺上拿回獎狀時,臺下響起雷鳴般地掌聲,我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女兒當自強,女兒是太陽."

2. 自強·的故事

是非非是非舉人你好,在下今天讀到兩篇小故事願與你分享:一、惜財之德(李嘉誠)李嘉誠有一次從酒店出來,準備上車的時候,把一枚硬幣掉在了地上,硬幣咕轆轆地向陰溝滾去,他 便欠下身去追撿。

旁邊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見狀,立即過來幫他拾起,然後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誠把硬幣放進口袋後,再從錢夾裏取出100元港幣,遞給保安作爲酬謝。

爲了一元錢卻花了100元,這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不划算的。有人向李嘉誠問起這件事情,他的解釋:“若我不去撿硬幣,它就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而我給保安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費

珍惜財富是一種品質,也是一種修養,一種品德。記得小時候父輩們曾教育我們說:惜衣有衣穿,惜錢有錢用。

所以節約是美德,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吧。二、**小時候的故事雞叫三遍過後,周家花園裏傳出了陣陣琅琅的讀書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着、讀着,**很快就把這首詩背得滾瓜爛熟了,但他總覺得沒有透徹領會詩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第二天,**來到蔣媽媽家玩。

吃飯的時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飯迫不及待的問道:“蔣媽媽,這大米飯是怎麼來的呢?”蔣媽媽很喜歡**好問的精神,就笑着告訴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渾身有一層硬硬的黃殼。

它的一生要經過浸種催芽、田間育秧、移栽鋤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蟲、收割脫粒,一直到舂成大米。”“啊,吃上這碗大米飯,可真不容易啊!”**驚訝地說。

“是呀,這十多道關,也不知道要累壞多少種田人呢,這香噴噴的大米飯是種田人用血汗澆灌出來的。”蔣媽媽深有感觸地說。

蔣媽媽一番深刻的教誨,不僅加深了**對詩意的理解,更激勵他勤奮學習。爲了過好習字關,他除了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外,還堅持每天練一百個大字。

有一天,**隨陳媽媽到一個路途較遠的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風塵勞累,年幼的恩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堅持練完一百個大字再休息。

陳媽媽見狀,心疼不過,勸道:“明天再寫吧!”“不,媽媽,當天的事當天了!”**說服了陳媽媽,連忙把頭埋在一盆涼水裏,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頭腦也清醒多了。一百個字剛寫完,陳媽媽一把奪過恩來的筆說:“這下子行了吧,快睡覺!”“不!”**仔細看完墨汁未乾的一百個大字,皺着眉頭認真地說:“陳媽媽,你看這兩個字寫歪了。”

說着,**白嫩的小手又揮起筆來,把那兩個字又寫了三遍,直到滿意這止。

3. 關於自強的故事50字

鑿壁偷光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裏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爲此事發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自家的牆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牀一看,原來是牆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匡衡看後,立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牆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着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後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牆壁,藉着鄰居的燭光讀書。由於他從小勤奮好學,後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髮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這就時孫敬懸樑的故事。

林則徐: 鴉片戰爭時期主張嚴禁鴉片、抵抗侵略的愛國政治家。史學界稱他爲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字元撫,又字少穆,晚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嘉慶九年(1804)中舉。十六年中進士。曾與龔自珍、魏源、黃爵滋等提倡經世致用之學。二十五年起,先後外任浙江杭嘉湖道、鹽運使,江蘇按察使、江寧布政使。任上整頓鹽務、興辦河工、籌劃海運,採用勸平糶、禁囤積、放賑濟貧等措施救災撫民。後升任河東河道總督,親自實地查驗山東運河、河南黃河沿岸工程,提出改黃河由山東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治河方案。十二年授江蘇巡撫。江蘇旱澇災情嚴重,他上奏歷陳民間困苦,堅請緩徵受災州縣漕賦;致力興修水利工程。爲克服銀荒和利於貨幣流通,他反對一概禁用洋錢,提出自鑄銀幣的主張,爲中國近代幣制改革的先聲

在美國,出洋預習班的同學們,目睹北美西歐科學 技術的巨大成就,對機器、火車、輪船及電訊製造業的迅速發展讚歎不已。有的同學由此對中國的前途產生悲觀情緒,詹天佑卻懷着堅定的信念說:“今後,中國也要有火車、輪船。”他懷着爲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信念,刻苦學習,於186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紐海文中學業。同年五月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在大學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學習,以突出成績在畢業考試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國的中國留學生中,獲得學位的只有兩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個。

回國後,詹天佑滿腔熱忱地準備把所學本領貢獻給祖國的鐵路事業。

4. 幫忙弄一些關於自強的故事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越王勾踐終於贏了,“臥薪嚐膽”理所當然就成了教育人們奮發圖強,自強不息的經典故事

張海迪說:“我像顆流星,要把光留給人間。”她懷着這樣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學習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讚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

自強像榮譽一樣,是一個無灘的島嶼——拿破倉

下手處是自強不息,成就處是至誠無息(清·金纓)

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多自強(唐·劉禹錫)

男兒立身須自強(唐·李頎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裏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爲此事發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自家的牆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牀一看,原來是牆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匡衡看後,立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牆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着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後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牆壁,藉着鄰居的燭光讀書。由於他從小勤奮好學,後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髮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這就時孫敬懸樑的故事。

在美國,出洋預習班的同學們,目睹北美西歐科學 技術的巨大成就,對機器、火車、輪船及電訊製造業的迅速發展讚歎不已。有的同學由此對中國的前途產生悲觀情緒,詹天佑卻懷着堅定的信念說:“今後,中國也要有火車、輪船。”他懷着爲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信念,刻苦學習,於186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紐海文中學業。同年五月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在大學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學習,以突出成績在畢業考試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國的中國留學生中,獲得學位的只有兩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個。回國後,詹天佑滿腔熱忱地準備把所學本領貢獻給祖國的鐵路事業。

華羅庚中學畢業後,因交不起學費被迫失學。回到家鄉,一面幫父親幹活,一面繼續頑強地讀書自學。不久,又身染傷寒,病勢垂危。他在牀上躺了半年,病痊癒後,卻留下了終身的殘疾———左腿的關節變形,瘸了。當時,他只有19歲,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絕望的日子裏,他想起了雙腿後著兵法的孫臏。“古人尚能身殘志不殘,我才只有19歲,更沒理由自暴自棄,我要用健全的頭腦,代替不健全的雙腿!”青年華羅庚就是這樣頑強地和命運抗爭。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關節劇烈的疼痛,拄着柺杖一顛一顛地幹活,晚上,他油燈下自學到深夜。1930年,他的論文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這篇論文驚動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以後,清華大學聘請華羅庚當了助理員。在名家雲集的清華園,華羅庚一邊做助理員的工作,一邊在數學系旁聽,還用四年時間自學了英文、德文、法文、發表了十篇論文。他25歲時,已是蜚聲國際的青年學者了。

5. 關於自立自強的故事一篇

我的自立自強故事

有段歲月刻骨銘心,叫做“成長”。 那時生活逼着我不自主地前進,自立自強。

出生那年,父親已經過了三十七歲生日,而母親也是四十歲了。母親奶水少,於是長我一歲的姐姐因爲我的出現提前斷奶。命中註定我要努力還回舊賬的。那時的生活應該還算很好的,生活在平靜中淡淡走過。

四歲那年,正值壯年的父親因爲坍塌事故被埋到厚厚的土堆裏,腰椎被砸傷,然後在牀上躺了將近一年,而且自此以後不能參加重體力勞動。最初的記憶是這樣的:姥姥揹着姐姐牽着我回家,下着很大的雪,很大很大。沒有前奏,沒有結局,只是記得要回家了。父親說那時我們已經不認識他了,是啊,畢竟很久未見了。

母親那時很辛苦,每天天矇矇亮就踩着露水去那些貧瘠或者不貧瘠的土地上耕作,中午時常頂着驕陽繼續勞動,日暮時分昏黃的燈光下她疲倦的身影還要繼續晃動。從記憶開始我就會做飯了,至少會軋麪條,和煤泥。那時不用和麪,因爲力氣太小,和出來的面太軟。依稀記得奶奶經常從叔叔家過來幫我和好面,把鍋碗準備好,叫我們怎樣怎樣後纔回去。

母親沒有工作,只是家裏養着幾隻大兔子。它們努力地生着小崽子,然後被我們養大或者不養大便賣了。每天放學之後去打草,然後喂這羣可憐的兔子們。真正的喂兔子遠沒有電視或者漫畫上面“浪漫”,僅僅依靠喂草它們是不會長大的,並不是所有的草都是可以喂的,許多它們不吃,或者吃了以後會生病。記得蒲公英是一種它們極愛的零食,可是蒲公英乳白的汁液極其難聞,而且很是粘稠,弄到身上後很不好洗;另一種草俗名叫“十八彎”,長長的藤蔓上盡是小刺,捱到就是一道紅印。說實話,每次打草都會讓很是不爽,直到後來習慣了。還記得打草的那裏有幾個墳頭,其中有一個是豎着碑的,旁也有一棵青蔥的松樹,我有幾次靜靜地坐在樹下默默地想神靈會不會讓我能快點長大。現在回想,記憶竟然已經模糊了。

家裏有一點菜地,每到夏秋之際,地裏菜熟了之時,母親便會蹬着大梁自行車到縣城賣菜,黃瓜,西紅柿最多的還有絲瓜,如果母親是蹬着小三輪的話,我也會去。只是在我十二歲那年,賣菜的只有一個了,我。也許因爲終日辛勞,也許因爲年紀大了,那年春天在栽菜之前母親病倒了——腰椎間盤突出,不能彎腰不能下蹲。每天躺在牀上呻吟,然後天天去醫院按摩,扎針。那時姐姐和我都大了,姥姥也過來了,我們一起種菜一起收拾田地。那年菜長的不好,黃瓜西紅柿自己都不夠吃,只是絲瓜奮不顧身地結着。於是有一天母親去醫院的時候帶着我,然後獨自在早市上賣那幾個還算好看的絲瓜,沒有用稱,只是借旁邊叔叔的。最後好像賣了五塊六毛錢。之後便常常去了,也時常有人問我或逗我。有一位大伯經常在我面前和我聊,給我出各種數學題,雞兔同籠,和尚分饅頭等,我還算聰明都回答了。第二年又碰到他,知道了他是縣城某私立中學的校長,我那時也要升初中了,於是他“慫恿”我去縣城上學。最後父親果然讓我到縣城讀書了,只是一所公立的中學。(中考完又和母親買菜時碰到他了,他說我若當時去他們學校讀書,一定能考上重點中學。我笑了,沒告訴他我比他們全校第一高5分。)

母親生病那一年是我最累的一年,我一直認爲如此。麥子熟了的時候,奶奶,父親,姐姐還有我一起收麥子。天特別熱,父親強撐着揮着鐮刀穿梭在金黃的麥田之中,而奶奶那時七十二歲了,依然頂着烈日揮灑着汗水。我不知道自己幹了什麼,只是被麥芒扎的渾身通紅。記得打麥子的時候我蹲着接麥粒,奶奶張着口袋,漫天的灰塵遮蔽天空似乎也掩蓋了我的童年,只是感覺我是大人了。我不會像其他孩子一樣在麥垛上跳來跳去,我會默默地走過,低頭撿起一個個麥穗。

那年,家裏的豬是我喂大的。每天放學回家,我都會趁着天亮挑着小水桶去村邊的飯館裏擔回來豬的晚餐。其實當時挺無助的,只是知到別人看西遊記時我得去挑泔水,別人玩時我得去寫作業,那時很聽話。辛苦,卻被村裏所有的父母當作孩子的榜樣。

後來,父親身體恢復了,母親也恢復了。而我也長大了。

然後去了縣城上中學,沒有再幹過苦力了。

然後考到省重點。

然後考到交大。

時光一直流淌,只是那段歲月一直感動着我,樸實無華,催人奮進。

6. 有關於自強的故事

邰麗華一個美麗的女孩,一個失去聽力和說力的女孩,她以前活潑可愛,但不幸的是:她2歲時因高燒失去了聽力,從此成了聾啞人。6歲生日時,爸爸送了她一雙舞鞋,她非常開心。15歲纔有機會正式訓練舞蹈,開始了她的舞蹈生涯。她的遭遇如此不幸,但她從來都不自暴自棄,並比平常人多了一份東西——堅強。邰麗華雖然缺少“兩隻耳朵”但她卻以堅強的毅力摘取了事業成功的花朵,在舞蹈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所有這些,對於一個平常人來說都難以實現的夢想,更何況是生活在無聲世界裏的邰麗華呢? 邰麗華奮力拼搏、自強自立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使我增強了克服困難、努力進取的信心。而且人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面對挫折只有打起精神,堅定信念,不斷努力,才能變逆境爲順境,達到理想的彼岸。

湖南懷化學院校園內,一名23歲男生和一名10多歲小女孩的故事感動了中國人。由於家庭遭遇不幸,洪戰輝從高中起,就把妹妹帶在身邊,一邊讀書一邊照顧年幼的妹妹,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來維持生活。這樣的兄妹相依爲命足足有12年。他在困境中所表現出的堅忍和頑強精神,彰顯出一個人的美好心靈,着實令人肅然起敬。洪戰輝上有病父,下有幼妹,錢對於他來說就是“生命”,但他婉拒了學校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捐款。他說:“比我困難的人有的是,更重要的是,我已經知道了如何來養活自己。”最讓我們感動的是,23歲的戰輝並沒有被艱苦的生活壓彎了脊樑,也沒有爲生存而去接下“救命錢”,只是憑藉着一種信念,自強--要盡到當哥哥的責任,一手帶大了妹妹,而他也只不過是個孩子。

7. 名人自立自強的故事 50字

《愛迪生》

答案補充

愛迪生小時候因爲家裏窮, 只上了3 個月學, 十一二歲就開始賣報.他熱愛科學, 常常把錢節省下來, 買科學書報和化學藥品.他做實驗的器具, 是從垃圾堆裏揀來的一些瓶瓶罐罐.

愛迪生12 歲的時候, 在火車上賣報.火車上有一節給乘客吸菸的專用車廂, 車長同意他在那裏佔用一個角落.他把化學藥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裏, 賣完了報, 就做各種有趣的實驗.

有一次, 火車開動的時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氣馬上燃燒起來.生一起把火撲滅了.把愛迪生做實驗的東西全扔了出去,打了他一個耳光, 把他的一隻耳朵打聾了. 小學第六冊課文!

愛迪生鑽研科學的決心沒有動搖.他省吃儉用, 重新做起化學實驗來.

有一次, 硫酸燒燬了他的衣服; 還有一次, 硝酸差一點兒弄瞎了他的眼晴.

他沒有被危險嚇倒, 還是頑強地做實驗.

愛迪生試製電燈, 他常常在實驗室裏一連工作幾十個小時, 實在太累了, 就躺在實驗臺上睡一會兒.他這樣不懈地努力, 找到了合適的燈絲, 發明了電燈.後來, 愛迪生又發明了電影、留聲機。。他一生中發明的東西有1000多種.

8. 自立自強的故事

林肯的臺階

一個1週歲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輕的媽媽牽着小手來到公園的廣場前,要上有十幾個階梯的臺階了。小男孩卻掙脫開媽媽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媽媽也沒有抱他上去的意思。當爬上兩個臺階時,他就感到臺階很高,回頭瞅一眼媽媽,媽媽沒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裏充滿了慈愛和鼓勵。小男孩又擡頭向上瞅了瞅,他放棄了讓媽媽抱的想法,還是手腳並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擡得老高,小臉蛋也累得通紅,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髒乎乎的,但他最終爬上去了。年輕的媽媽這才上前拍拍兒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紅的小臉蛋上親了一口。 這個小男孩,就是後來成爲美國第16屆總統的林肯。他的母親便是南希·漢克斯。 林肯的父親是個農民,家境極爲貧窮。林肯斷斷續續地接受正規教育的時間,加起來還不足1年。但林肯從小就養成了熱愛知識、追求學問、善良正直和不畏艱難的好品質。他買不起紙和筆,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寫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練字。他抓緊一切時間看書學習,練習講演。林肯失過業,做過工人,當過律師。他從29歲起,開始競選議員和總統,前後嘗試過11次,失敗過9次。在他51歲那年,他終於問鼎白宮,並取得了輝煌的業績,被馬克思稱之爲“全世界的一位英雄”。母親南希在林肯9歲那年不幸病故。但毫無疑問,她用堅強而偉大的母愛撫養了林肯,使他勇敢而堅定地走向未來。

Tags: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