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文化廣場覆蓋面不大的原因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44W

文化廣場覆蓋面不大的原因

文化廣場覆蓋面不大的原因是資金短缺和地理環境問題,且文化廣場大部分集中在城區範圍,農村的文化廣場相對滯後。文化廣場,含有較多文化內涵爲主要建築特色的較大型的場地,在城市區域開闢爲市民提供休閒娛樂的公共空間與文化活動的場所。文化廣場亦屬於市民廣場,是市民廣場中體現更多文化特徵的廣場。有着更多文化內涵的市民廣場被稱爲文化廣場。建成後的文化廣場,景觀、綠化、燈光、等一系列設施,構建成開放的公園,成爲市民的文化活動中心,成爲城市廣場文化活動的主陣地和早晚、節假日市民休閒的好去處,百姓的精神家園。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如何進一步增強農村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增強宣傳思想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要求,是要透過宣傳思想工作、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把黨和的工作目標轉化爲全體人民的統一行動。其中,增強實效性是宣傳思想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方法和手段,增強針對性是實現實效性的關鍵。

要把黨和的奮鬥目標轉化爲羣衆的統一行動,宣傳思想工作要努力促成三個共鳴,即利益一致的共鳴、目標統一的共鳴和感情相通的共鳴。要善於把理論宣傳轉化爲羣衆對共同利益的深刻認識,善於把發展藍圖轉化爲羣衆對共同目標的準確把握,善於把道德建設轉化爲羣衆對提高生活質量的切實需求。

因此,宣傳思想工作必須以貫徹十六大精神爲主線,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主導,以加快發展爲主旨,以成就宣傳爲主要內容,不斷豐富宣傳思想工作的內涵,拓展宣傳思想工作的領域,創新宣傳思想工作的手段,整合宣傳思想工作的資源,打造宣傳思想工作的品牌,使宣傳思想工作創造出強大的“輻射場”。

一、察民情、合民心、順,是增強宣傳思想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重要前提

宣傳思想工作本質上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必須緊密結合幹部、羣衆的思想實際,做到有的放矢。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深入實際,深入羣衆,認真調查研究,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一是要對幹部羣衆的基本思想狀況體察在前。宣傳思想工作的針對性首先來自於對形勢的正確估價和判斷,只有透過經常的、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和通暢的輿情反饋,才能耳聰目明,形成對社會思想狀況的基本把握,形成正確的工作方針和基本原則。自1999年7月以來,北京市各級宣傳部門完善並堅持了定期分析社會輿情的制度,對羣衆思想動態瞭然於胸,使宣傳思想工作做到了有的放矢。

二是要充分體現人民羣衆的所想所盼。改革開放2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的實踐證明,國家和社會穩定,是人民羣衆的最大期望,是最大的民心,是整個社會最基本的共識。因此,我們的思想工作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的重要任務,就是要針對這一基本國情民情,保證社會的穩定。

第一,要不斷強化羣衆對保持穩定重要性的認識,反覆宣傳今天的成就得益於穩定,穩定關乎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人民羣衆對穩定的共識,是我們做好今後思想工作的重要基礎。多少年來,我們黨的之所以能在複雜多變的形勢下深入人心,人民羣衆對於穩定的理解和維護是重要的原因。展望未來,我們仍將面對社會、經濟發展引起的一系列利益調整。羣衆已經出現和可能出現的種種疑慮和想法,其最根本的出發點,也是基於對社會穩定的迫切要求和願望。這是最基本的輿情,抓住這一點,思想工作就有了最符合實際的切入點。

第二,要引導全社會在維護穩定這一共同前提下統一步伐。以穩定和發展這一全民族共同的根本利益爲基點,注意調整各方面可能出現的利益衝突,在解釋因利益調整引發的社會矛盾時,宣傳思想工作的基本立場應當是“告民以國情,曉衆以大義”,努力營造全社會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和諧共處的氛圍。

第三,要反覆向羣衆宣傳穩定才能發展,發展才能長久穩定的道理。讓人民羣衆經常感受到社會發展給自己帶來的切實利益,不斷增強羣衆的信心和希望。

三是要着力解決羣衆關心的實際問題。宣傳思想工作要取得實效,必須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把宣傳教育羣衆同熱情服務羣衆相結合,在辦實事中貫徹思想教育。宣傳思想工作要反映羣衆意願,關心羣衆疾苦,解決羣衆困難,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近年來,我們在主要新聞媒體上先後開辦了《這事給您問了》、《每天幫您辦好事》、《北京熱線》、《再就業崗位介紹》等直接服務民衆的專版、專欄和專題節目,受到羣衆的廣泛歡迎。

二、加強正面宣傳、成就宣傳、亮點宣傳、典型宣傳,樹立黨和廉潔奉公、執政爲民的形象

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黨,是廉潔奉公、執政爲民的黨。這些年來,黨和每年都爲羣衆辦大量的好事實事。但有時卻不爲羣衆所瞭解、所理解。探究起來,我們的宣傳思想工作還不夠到位,資訊傳達還不夠充分,應當是原因之一。黨的宣傳工作應當起到黨和與人民羣衆聯繫的橋樑作用,新聞媒體要着力宣傳各級黨政領導幹部“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帶領人民羣衆創造幸福生活的先進典型和先進事蹟,在人民羣衆的心目中樹立黨和的良好形象,營造同心同德奔小康的良好氛圍。

一是要加強正面宣傳。引導廣大羣衆多從大局看問題,多從總體看問題,多從主流看問題,多從發展看問題,多從長遠看問題。比如,對於城市建設和拆遷,就是要透過擺事實、講道理,引導大家看犧牲暫時眼前利益和部分個人利益,會爲社會爲將來帶來更多更大更好的利益,以贏得羣衆的支援和信任,使羣衆理解黨和是在爲人民謀利益。

二是要加強成就宣傳。羣衆最注重實際。宣傳工作不僅要講道理,更要擺事實,特別是要大力進行成果宣傳和成就宣傳。用羣衆看得見、摸得着的事實宣傳羣衆、教育羣衆、鼓舞羣衆,增強羣衆的成就感、自豪感。

新中國成立50週年成就展、建黨80週年成果展、申奧宣傳等等,都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三是要抓亮點宣傳。工作亮點、建設亮點,最能吸引人、打動人。在黨、的領導下和有關部門的支援下,北京這些年發展很快、變化很大、亮點很多,特別是最近幾年,建成了一大批新景觀,一大批亮點工程,四環路、五環路、城鐵、中關村科技園區、亦莊高新技術開發區、明城牆遺址公園、菖蒲河公園、皇城根遺址公園、蓮花池公園、北京CBD、北京金融街等,、市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財力,廣大幹部羣衆也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十六大之前,我們把40個景點分成四條線路,持續兩個月組織數萬名市民參觀。參觀後,大家感嘆不已,看到北京這麼漂亮,瞭解到、市爲羣衆辦了這麼多好事實事,羣衆發自內心擁護黨和。

四是要抓典型宣傳。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羣衆身邊的先進典型最有說服力,可親、可信、可敬、可學。我們堅持持續不斷地抓典型宣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拿2002年來說,年初,宣傳了同仁堂、呼家樓煤氣站,前者是以德治企的先進典型,後者是敬業爲民的先進集體;3月份,我們宣傳了一等功臣、個體修鞋匠孟憲峯,這是新時期雷鋒式的先進黨員的典型;5月份,我們宣傳了老勞模新奉獻的先進典型,大力謳歌普通勞動者的光輝形象;“七一”前後,宣傳了一大批優秀黨員和優秀黨支部,特別是十六大前,在中宣部等部門的領導下,在全國大力宣傳了北京市人民一分院副檢察長方工“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紮紮實實做事,公公正正執法”的先進事蹟,樹立了優秀領導幹部和人民檢察官的良好形象。

三、深入闡釋、宣傳各項改革,使人民羣衆充分了解、理解、支援、擁護黨和的工作大力宣傳黨和的各項重大改革,增加的公開透明度,使廣大市民充分知曉,是宣傳思想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宣傳思想工作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着力點之一。我們在工作中體會到,改革事業的主體是人民羣衆,只有讓市民充分知曉各項,他們才能更加理解支援黨和的工作。

近年來,北京市醫療保險、勞動保障、危舊房改造、物價調整等關係人民羣衆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出臺時,我們都做到了宣傳解釋工作先行,思想工作貫穿始終,確保市民瞭解情況,理解,積極參與,保證了各項的順利實施和首都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一是對黨和重大改革的宣傳,要做到公開透明,全面到位。重點是做好出臺的背景介紹、解釋、疑難解答。比如,、市每年爲市民辦的60件實事,年初在市屬各主要媒體發佈,年內對於每件實事的進度以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及時報道,讓羣衆知曉,年底總結驗收,告訴市民完成情況。60件實事的實施,自始至終完全公開、高度透明,使廣大市民真切感受到、市和羣衆是一條心,人民羣衆對相關的宣傳報道更加信任,對黨和的各項改革更加擁護。

二是對羣衆關心的比較敏感的改革的宣傳,要做到耐心解釋,消除誤解。比如,危舊房改造,關係首都城市建設的大局,同時也關係到羣衆的切身利益。爲了取得羣衆的理解和支援,我們在媒體上開闢危舊房改造解釋專欄,把《北京市加快城市危舊房改造實施辦法》說清講透,做到拆遷地區家喻戶曉。在危改拆遷過程中,及時掌握羣衆的思想動態,瞭解部分羣衆對的理解程度,針對羣衆對“危改加房改”不理解的問題,及時與羣衆溝通思想,宣傳“危改加房改”是使全市危改步入良性循環的有效辦法,幫助居民提高認識、解疑釋惑。幾年來,全市拆遷了200多萬平方米的危舊房,羣衆思想平穩,積極配合,保證了危改拆遷工作的順利進行。再比如,爲“建設新北京、辦好新奧運”,北京加快了城市建設步伐,許多在建的市政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給市民帶來了不便。爲了取得市民的理解,一方面我們透過各種媒體,介紹新北京新奧運的美好前景,說明各種市政建設不僅有助於提升城市形象,而且歸根到底是服務於民。另一方面各建築工程單位也努力做好周邊市民的思想工作,告訴市民今天的不便是爲了明天更大的便利,取得廣大市民對工程建設的理解和支援。

正是由於對各項改革全面、到位的宣傳,纔有效地調動了廣大市民參與改革的熱情和積極性,保證了各項改革的順利實施。

四、整合資源,打造品牌,以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宣傳思想工作凝聚羣衆、宣傳羣衆、教育羣衆新的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也同經濟工作一樣,面臨着塑造品牌、打造精品的問題。這既是由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決定的,也是由人們精神需求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特點所決定的。打造宣傳思想工作的品牌,核心是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本質是開拓創新精神,關鍵是符合時代特徵和羣衆要求。品牌就是吸引力和感染力,品牌就是效率和效益。在這方面,我們的體會是:

一是要牢固樹立品牌意識,整合資源,集中力量,推出具有北京特色的品牌活動。我們認爲,打造宣傳思想工作的品牌,就是要適應形勢發展要求、適應羣衆需要,透過最佳主題、最佳方式,最大限度地團結和凝聚羣衆,最大限度地宣傳和教育羣衆,力求取得宣傳思想工作的最佳效果。幾年來,我們結合北京實際,把創品牌、出精品作爲提高宣傳思想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重要手段,透過整合資源,集中人力、物力、智力,形成了培養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培養文學藝術人才“百人工程”、“首都記者基層行”、“北京國際音樂節”、“新年音樂會”、“北京的士之星”和“逛北京、愛北京、建北京”等一系列品牌活動,達到了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形式活潑、參與廣泛的教育效果。

二是要牢固樹立發展意識,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豐富品牌活動的內涵。在實際工作中,品牌活動要立得住、叫得響,還要堅持與時代同步,與人民羣衆的需要合拍,不斷注入新的因素以豐富其內涵,使品牌活動本身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很強的針對性。比如,北京市開展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日遊”活動進行了多年,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品牌活動。幾年來,我們根據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在堅持活動組織形式的基礎上,每年確定不同的教育主題,使之更具有針對性、實效性。2002年9月至11月,爲迎接黨的十六大,我們組織開展了“金秋時節看京城一日遊活動”,突出環境建設、文物保護、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三個主題,組織羣衆觀看北京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成就,全市兩萬餘名幹部羣衆積極參加,反響熱烈。透過看景觀、看成就、看變化,充分宣傳了北京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爲迎接黨的十六大勝利召開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三是要牢固樹立陣地意識,深化教育,擴大覆蓋面,不斷拓展品牌活動的外延。新世紀、新形勢、新任務,以及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多樣化的特點,決定了宣傳思想工作統一思想的任務很重,改革發展的任務很重,維護穩定的任務很重。提高宣傳思想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增強宣傳思想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是一個不斷漸進、不斷髮展的過程,這也決定了宣傳思想工作光有幾個品牌活動還不夠,各項工作都要創品牌、出特色。要不斷適應形勢發展要求,不斷拓展宣傳思想工作的外延,不斷用宣傳思想工作的品牌活動佔領陣地,擴大覆蓋面,深化教育。2001年,我們根據羣衆對業餘文化生活的需求,開展了“文化廣場年”活動,在首都城鄉上百個文化廣場組織了2500餘場廣場文化活動、6000餘場露天電影、2.8萬多個羣衆文藝節目,吸引羣衆500多萬人次,受到羣衆的熱烈歡迎。

下一步,我們要以十六大精神爲指導,按照“三個代表”要求,結合北京實際,推出新的品牌活動。比如,圍繞“建設新北京、辦好新奧運”創辦“奧林匹克文化節”,圍繞加強網絡宣傳和管理,推出以千龍新聞網爲核心的網吧連鎖工程等,認真把握好鞏固與提高、繼承與創新的關係,把北京市的宣傳思想工作繼續創出品牌、創出特色。

五、遵循規律,把握適度,牢牢掌握宣傳思想工作的主動權

新時期的宣傳思想工作要着眼於實際問題的解決,又不能侷限於就事論事,宣傳工作者要洞悉全局、把握大局,對宣傳工作規律有深刻的理性思考。有思考、有認識,才能形成科學的方法,形成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措施,才能牢牢掌握宣傳思想工作的主動權,開展好新形勢下的宣傳思想工作,達到多種利益下的思想統一、多種需求下的認識統一、多種組織下的行動統一和多種下的導向統一。結合北京市的實際,我們認爲,在研究宣傳思想工作的規律上,要努力把握好四個方面的關係:

一是要把握好準確與深入的關係。宣傳思想工作承擔着統一思想和解放思想的任務。“統一”什麼樣的思想、“解放”什麼樣的思想,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不能與精神有任何偏差,也半點馬虎不得,因此首先要準確。只有準確地把握要宣傳什麼,掌握宣傳任務的精神實質,才能更好地深入貫徹。準確是深入的前提,深入是準確的目的。多年來,北京市堅決貫徹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指導方針,堅持在宣傳精神和、市的各項決策前,宣傳思想工作隊伍首先把精神弄懂吃透,包括嚴格紀律和制度,在每項宣傳工作中牢牢把關,認真把握準確與深入的辯證關係,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由認識到行動,切實達到了把人民羣衆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共同目標上來,貫徹到實踐中去的目的。

二是要把握好聲勢與效果的關係。宣傳思想工作要有一定的聲勢,更要實事求是、注重效果。正確處理好聲勢和效果的關係,讓宣傳思想工作的形式直接爲內容服務,尤其重要。因此我們認爲,要使良好的聲勢爲實際的宣傳效果服務,就一定要加強調查研究,貼近基層、貼近羣衆、貼近生活,找準在實際工作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實現宣傳思想工作資源的合理充分利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是要把握好發展和穩定的關係。改革與發展在帶給人民羣衆實際利益的同時,也必然涉及部分利益的調整,這時就需要掌握有度的宣傳,服從大局的宣傳,講的宣傳。北京是首都,穩定是第一位的工作。近些年來,全市各級宣傳部門注意引導人民羣衆倍加顧全大局、倍加珍視團結、倍加維護穩定,要求宣傳工作者自身首先要搞清楚應該宣傳什麼、在什麼範圍宣傳、宣傳到什麼程度,千方百計地維護穩定和社會安定。

四是要把握好繼承與創新的關係。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3年來,宣傳思想工作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經驗,這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也是被實實在在的成效所證明了的成功做法。我們感到,做好宣傳思想工作,既要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思考方法,又要有回頭看、研究規律、總結經驗、分析得失的謹慎態度,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很好地繼承。

廣場文化的建設

廣場文化隨着城市經濟和文化發展而興起,是羣衆文化的重要載體,應該說廣場文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已經有了很好的收穫,取得一些經驗,形成一定的特色。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已有的成績,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站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的高度不斷加強廣場文化建設,使其達到更高的標準。

1、把握定位,將廣場文化建設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廣場文化建設應與一個城市、經濟、文化發展相協調,要把廣場建設與整個城市建設規劃結合起來,儘可能多地建設一些環境優美的廣場,爲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動空間。在建設廣場之時不僅僅是考慮廣場的綠化,更要考慮到廣場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要有一定規模的硬質地面的廣場,同時也要考慮到有適宜表演的舞臺,以方便廣場文化活動的開展。宣傳文化部門要對全市廣場文化活動進行策劃,透過精心的組織,周密的安排,加強對廣場文化的正確引導,用健康、優秀的文化佔領思想文化陣地,堅決抵制不健康的、封建迷信活動。同時,儘量挖掘和調動地方文化的資源,使得地方文化傳統和文化遺產得到更多的繼承和發揚,並改造成適應新時代需要的文化。真正體現爲羣衆着想,充分發揮廣場文化功能不斷提高廣大市民的文化素質和藝術鑑賞力,進而提高整個城市的文化品位。

2、面向大衆,形式多樣地發展主題廣場文化。文化是大衆的,發展廣場文化是全社會的責任。、社會和部門都應當積極行動,發揮各自的優勢,爲廣場文化的發展繁榮做出貢獻,在把握廣場文化的發展方向上,在引導和培育上下功夫。組織開展各類主題示範活動,充分發揮各類專業或業餘文藝工作者特長,利用學校、劇團教師的人才資源,培育和壯大企業、學校、社區業餘文藝團隊,把開展廣場文化活動與藝術培訓輔導工作相結合、與基層單位羣衆文化活動相結合、與藝術創作活動相結合,引導廣大羣衆由起初的好奇參與而漸漸產生濃厚興趣並且熱愛,使廣場文化在全面提高廣大羣衆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上發揮應有的作用。

3、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廣場文化建設的新途徑。宣傳文化部門要加強對廣場文化活動的宏觀指導與規範管理,探索廣場文化市場化運作的新途徑,促進廣場文化活動的長遠發展。可以成立廣場文化演出經營服務中心,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加強對廣場文化活動的組織協調、節目內容審查等。同時,要充分發揮廣場文化優勢,擴展活動主辦單位和參與單位,並積極組織和吸引專業、業餘和不同社會羣體參與廣場文化演出活動,不斷提高廣場文化的社會參與度。堅持廣場文化社會辦,把大型的廣場文化活動推向社會,讓廣場文化活動走向市場,與企業聯姻,與商家聯合,讓企業爲廣場文化注入新的動力。對廣場文化進行市場化運作,使廣場文化發展壯大爲一個新興產業,這是廣場文化持續發展繁榮的必由之路。

廣場文化作爲羣衆文化活動的重要舞臺,需要我們不斷研究。營造良好的廣場文化首先需要明確思路、找準定位。廣場文化活動的開展,一方面豐富和活躍了羣衆文化生活,但也對專業和業餘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廣場文化的組織涉及面廣,內容繁雜,從廣場舞臺的搭設到音響燈光的安裝,從演出團隊的組織到活動內容的編排等,都需要一支過得硬的羣衆文化工作隊伍。有特色纔有發展,有創新纔有進步。廣場文化可以實行“官”管民辦、小型分散、特色各異的新路子。廣場文化要堅持“社會化、羣衆性、公益型”的方向,強化統籌協調,擴大參與廣場文化活動的社會層面。

營造良好的廣場文化,需要對廣場不斷完善。比如有些廣場配套設施非常缺乏,這需要文化部門按照宜文宜體、宜學宜玩、宜唱宜跳、宜老宜少、宜男宜女的要求,把完善廣場設施功能作爲一項重要內容來抓。首先是完善廣場配套設施。比如設立舞臺、化妝間、廁所、綠化帶、報刊閱讀欄、兒童老人活動場等設施。其次是改進廣場設施佈局。比如把廣場劃分爲文娛區、健身區、休閒區等,儘可能地滿足不同羣衆的需求。同時還需要整治廣場及周邊環境,做到有綠化,無污染,交通方便。對於正在規劃的廣場,注重考慮選擇交通便利、羣衆容易參與的地段。

營造良好的廣場文化需要廣泛開展活動,最大可能地發揮廣場作用。載體需要活動來體現,發展廣場文化需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使廣場文化多形式、廣覆蓋、高頻度地開展起來。首先是廣泛開展羣衆性日常文化活動。各個城市可以組織羣藝館等相關文化部門的文化幹部積極組織、協調、服務,讓羣衆自編自演,自娛自樂,使羣衆在參與中得到先進文化的薰陶。二是有計劃開展各類文藝賽事。透過舉辦比賽,鼓勵創作,促進廣場文化活動的提升。同時可以積極組織一些高雅藝術進廣場活動。豐富和發展廣場文化還需要經常開展知識傳播型活動,將各種文化知識以羣衆喜聞樂見的方式向羣衆傳播,普及知識,擴大文化的覆蓋面,增強廣場文化的滲透力。三是開展廣場文化的理論研究。

廣場文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部分,它的文化價值、美育價值以及文化產業價值等需要我們不斷研究和挖掘,使其能真正成爲城市文化的新資源,體現出城市的個性與文化品格。

有沒有關於中央檔案要求全國新農村村部文化廣場面積的要求?

沒有相關規定,就從國家上來說,只是鼓勵新農村建設,特別是農村文化建設。

就算是地方,估計一般也不會規定文化廣場的面積,畢竟每個地方條件不一樣,在目前土地資源都是較爲緊張的情況下,不應該搞這種教條式的東西。

如何加強鄉鎮文化隊伍文化陣地建設

針對當前農村文化建設較爲薄弱,特別是農村文化陣地建設進展緩慢,農民文化生活單一枯燥,給發展繁榮農村文化帶來了一定困難的現實問題,賓縣縣委宣傳部利用一個月時間,專門組織開展了調研工作。透過現場走訪、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表等多種形式,深入到賓縣鄉鎮農村地區,對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和利用陣地開展活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等進行了全方位瞭解,結合現實的成功經驗,探索一些能夠加強和改善農村文化陣地建設的有效措施。 農村文億陣地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賓縣經濟社會發展迅猛,人民羣衆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農村文化建設,特別是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有了長足的進步,推動了農村文化的繁榮,提高了廣大農民的生活質量,有力地促進了農村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1、公益性文化陣地不斷完善 賓縣在上級部門的幫助下,新建成210平方米的北滿分局史蹟陳列館一處;爭取哈爾濱市文化建設專項資金20萬元,新建了300平方米的縣文化館多功能展廳,功能及配套設施齊全,並對外開放;建有圖書館一處,露天體育場一處。同時,重點在全縣部分鄉鎮開展了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和農村體育健身工程。2006年以來新建了建築面積300平方米的賓西綜合文化站和建築面積460平方米的新甸綜合文化站兩處。全縣新建農民黨校和新型農民學校(綜合活動室)10餘所,年培訓人數近萬人次。投資近20萬元在休閒廣場建文化長廊一處,便民閱報欄兩處。 2、農村文化陣地建設不斷加強 透過近年來新農村建設的全面展開,全縣農村環境衛生有了新改善、社會風氣有了新變化、文化陣地建設有了新突破。除了傳統的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等陣地外,又增加了有線廣播電視、新型農民學校、農家書屋、閱報欄和科技文化中心戶等,其中有線廣播電視入戶率達到96%,活動室和示範戶創建率分別達到76%和78%,到2008年農村文化活動室和農家書屋創建達46個,建閱報欄46個,新添置圖書4萬多冊、乒乓球桌等設備;自2006年以來,分別在全縣各鄉鎮建設了農村體育健身工程。該工程項目主要包括:標準化籃球場地一處,標準化籃球架子一付,7件套健身路徑一套。2007年在賓西鎮、平坊鎮、民和鄉、滿井鎮等4個鄉鎮分別建設了城市路徑工程。該工程項目主要包括:11件套健身路徑一套。這些農村文化陣地爲豐富農民文化生活提供了條件,爲繁榮農村文化夯實了基礎,爲統籌城鄉文化一體化創造了機會,利用率較高,深受農民朋友的歡迎。 3、羣衆性文體活動不斷深化 多年來,賓縣自上而下廣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以現有文化場所和設施爲陣地,以各鄉鎮文藝骨幹爲核心,以村級文化中心戶爲主體,以縣級專業文藝人員爲保障,建成文化網絡,自編自演以歌頌黨、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爲主題,宣傳黨的好和改革開放三十年取得的成績,既注重思想教育性、羣衆參與性、藝術欣賞性,又有地方特色、鄉村特色和羣衆特色的各種貼近生活、羣衆喜聞樂見的節目,極大地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深受廣大羣衆的歡迎。同時,開展“三下鄉”、送電影下鄉、廣場文藝匯演、文化大篷車下鄉等活動不斷,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全縣共舉辦各類羣衆性廣場文藝活動130多場。僅2008年就有大型文藝活動13項近30場,小型文藝活動近50場,觀衆達20餘萬人次。節慶活動有聲有色,重大活動主題鮮明。2008年開展了“迎奧運、迎大冬”爲主題的系列文體活動,掀起農民體育運動新,羣衆性體育活動在全縣農村和民間得到推廣。此外,基層各地組織建起了籃球隊、乒乓球隊、巧手編織隊、讀書小組、書畫小組、文藝演出隊、鄉間樂隊等隊伍。羣衆性廣場文藝活動逐步形成了組織網絡規範化、內容特色多元化、參與對象社會化、表演形式系列化的格局。做到“鄉鄉有活動,村村有歌聲”,用先進文化佔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讓公民道德行爲走進千家萬戶。創建失地農民培訓學校,根據農民自身和企業的需求,對失地農民開展技能培訓。2008年對全縣就業年齡段的失地農民基本上輪訓一遍,引導農民“洗腳上崗”、“進城”,至今已有多批農民從學校結業走上了致富之路。爲做好服務“三農”這篇文章,縣電視臺開設了集性、知識性、服務性、趣味性於一體的專題節目《這方熱土》,每週一期,每期15分鐘,至今已播出50多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目前農村文化建設面臨的問題 雖然近年來農村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也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新情況、新問題。一些村裏無文化活動場所,無文娛活動設施,更談不上良好的文化氛圍;農村文化的滯後,導致封建迷信及腐朽沒落的、黑色文化沉渣泛起,死灰復燃;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法律意識淡薄、精神生活空虛。具體表現出以下“三少三低”的現象: 1、文化場所少,陣地使用率低。比如有一個鄉鎮共有7個村、56個自然屯、23000口人、農家書屋3個、文化活動室2處、村級休閒活動場所2處,活動室有的就是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和幾張報紙,圖書類型比較單一,很多內容都已經過時陳舊,適合當代農民閱讀的書刊極少,因此文化活動很少,許多場所長年處於閒置狀態,農村文化陣地的使用率極低。 2、資金投入少,資源利用率低。由於基礎相對薄弱,鄉村兩極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資金髮展農村文化事業,造成鄉村文化事業經費嚴重短缺,活動室無力充實,圖書室的藏書更是有減無增,正常的文化活動無法開展。與此同時,現有文化資源配置又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多年來,在農村文化建設方面都進行了一定的投入,建立了一些文化陣地,添置了一些文化設施,但是,這些建設都是各自爲陣,缺乏統一管理,致使農村有限的文化資源過於分散,難於發揮作用。以圖書爲例,彼此互不交流,其結果是除少數圖書室使用效率較好,大多數圖書長年無人問津,利用率極低,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3、形式創新少,活動吸引力低。隨着農民羣衆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的文化消費結構、消費觀念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他們對文化的需求迅速增長,但目前農村的文化生活仍比較單調、乏味,農忙時幹活農閒時打麻將、看牌,還是許多農民文化生活的真實寫照。目前大多數農民的文化生活自下而上依次爲:看電視、打牌、閒聊、參加文體活動。不能說我們沒有開展文化活動,而是我們對農民文化需求的特點研究滯後,文化活動從形式到內容都沒有多少創新,給農民提供的活動缺乏時代性和吸引力。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1、受地域因素影響。有些鄉鎮相對閉塞,經濟上並不很富裕,目前根本無法拿出更多的資金投入農村文化建設,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文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2、受認識因素影響。一些基層領導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還不到位,思想上重視不夠,農村文化建設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一手硬、一手軟”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 3、受主體因素影響。由於各種因素,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流,留守鄉村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婦女和小孩羣體,他們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不高,使農村文化建設難有更大進步。 4、受載體因素影響。當前,農村羣衆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現多樣性,但一些文化幹部對不同羣體的文化需求研究不夠,不善於運用新手段、創建新載體,組織活動過於簡單和老套,對羣衆缺乏吸引力,社會效益不佳。 加強新時期農村文化建設的對策 1、思想促動,把握羣衆文化需求方向。一是以先進文化引導農村文化。要把農村文化建設作爲“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在思想上要突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宣傳與教育,在社會倫理上要突出“和”、“美”的觀念,在人文精神上要突出文明健康向上的特徵,在社會價值觀體系上突出個體發展與社會、自然和諧發展的共同理想。二是注重從滿足農民需求出發建設農村文化。當前,農民的文化需要出現了“求富、求知、求樂”的特點,探索農村文化發展的新思路,我們就必須尊重和適應農民文化需求的新變化,綜合運用各種文化手段,滿足農民羣衆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 2、投入拉動,建立多元化的籌資體系。經費投入問題,是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堅持國家、社會一起辦的方針。實踐證明,在財力、物力有限的條件下,由包辦農村文化建設,既不現實,也不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而由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農村文化建設,不僅有巨大的潛力,而且具有日益高漲的積極性。爲此,必須建立以和社會力量共同投資的多元化籌資渠道。一方面,當地要根據農村經濟的發展情況,將農村文化建設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優先加大投入力度,保證農村文化陣地的設備更新、圖書資料訂閱、活動開展等必要的經費開支;另一方面,要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和已經富裕起來的農民爲農村文化建設投資或透過集體、個人聯建、聯辦等形式,共同發展,共同受益。 3、隊伍帶動,建立健全長效執行機制。目前農村文化建設最困難的問題不是陣地如何建起來,而是如何確保陣地的永續利用。農村文化建設是一個覆蓋面廣、牽涉領域多的系統工程,必須要有一套切實可行的長效管理執行機制,才能擺脫“一年轟轟烈烈,兩年四分五裂,三年自生自滅”的窘境。首先,要穩定和充實文化工作隊伍,各鄉鎮文化站要保證有一名專職文化幹部,同時要配齊各文化場所的管理人員和其他人員,並保證他們的各種待遇。其次,要着力培養文化人才,積極扶植農村專業和業餘文化隊伍,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組一支業餘文藝隊伍,同時特別要充分發揮老人協會等民間組織的作用和離退休老幹部、老教師、德高望重的老前輩等的餘熱,動員他們積極參與農村文化陣地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文化部門要經常舉辦各種形式的文化培訓,爲農村培養文化人才。再次,要健全必要的獎勵機制,對文化工作開展得好的鄉鎮、村予以獎勵,對長期在農村工作並做出一定貢獻的文化工作專業人員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最後,要建立內部規章制度,根據農村文化陣地的特點,及時建章立制.完善措施、規範管理,使農村文化建設走上制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的管理軌道。 4、管理驅動,發揮現有文化資源的作用。農村文化建設,一方面要繼續加大投入,建好陣地,完善設施,另一方面還要注重現有文化資源作用的發揮。一是要充分發揮現有陣地的作用,要走出“建陣地紅紅火火,搞活動冷冷清清”的怪圈,透過形式多樣的活動把廣大農民羣衆從廟堂裏、從牌桌上吸引到文化陣地裏來。可以借鑑居仁鎮三合村把文化陣地交給老年協會管理、使用的做法,將鄉村文化陣地與老年協會、教師、婦女、青少年等文化活動比較活躍的羣體聯合使用與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二是要發揮在文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對圖書、音像製品進行整合,可以成立“中心圖書室”或“文化超市”將全鄉鎮的圖書、音像製品全部集中起來,並建立“流動文化服務站”,定期在各站所和各村開展圖書藉詞、音像播放等文化服務,使有限的文化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 5、創新推動,提高文化活動的吸引力。農村文化要做到持續發展,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不斷創新。要注意研究新時期農民文化需求的新特點,設計一些符合農村實際的、行之有效的活動載體,來提高文化活動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一要創新文化陣地建設。根據目前農村的實際,要重點抓好以農家書屋、農村活動室、農村休閒廣場爲主要內容的農村文化陣地工程建設,特別是要注重將互聯網引入鄉村文化陣地,添置一些電腦。免費讓羣衆在網上查找一些需要的資訊,農民羣衆同樣可以享受免費的上崗服務。同時,管理人員還可定期將在網上獲得的有關資訊在固定的“資訊欄”中發佈。二要創新文化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催化劑”,要摒棄過去那種“地點老在集鎮,節目吹拉彈唱,時間都在晚上,觀衆組織,領導上臺講話,羣衆遠遠觀望”的陳舊模式,成立一支老教師、老幹部、老藝人組成的文藝小分隊,開展村頭文化、田頭文化、庭院文化活動。同時。要抓好民間文化的挖掘整理,將當地流傳的傳統文化搬上舞臺,這些文化遺產不僅富有生活氣息。而且對村民最具有召喚力,可以極大地提高文化活動的吸引力。

怎樣把歷史文化融入到廣場景觀設計中

如何將歷史文化融入到現代景觀中

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的基本路徑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不可能也無必要面面俱到,關鍵是從實際出發、走合理捷徑。

建議在如下四個方面有較大突破。正確把握城市文化形象。

合理的城市文化形象決定了城市的個性與靈性,也是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上虞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又不乏鮮明特徵。

從歷史起源看,曹娥江穿城而過,哺育了上虞;從地理位置看,杭州灣敞開懷抱,呵護了上虞;從地形地貌看,河道縱橫交叉,滋潤了上虞。可以說,水是上虞生生不息的源泉,水鄉文化是上虞的重要品牌文化。

建議在城市規劃建設中牢牢把握濱江生態型城市發展的核心定位,着力構建以曹娥江爲軸、城區河道相互貫通的城市水系,並加強對河道的修整護岸、水體治理、綠化亮化,形成水系發達、綠樹掩映、波光粼粼、人水相親的城市文化形象和核心魅力。積極提升城市文化景觀。

建設城市文化景觀是增強城市精神性功能的必然要求。建議從三個方面入手建設城市靚麗的文化景觀。

一是打造曹娥江文化旅遊品牌。在現有曹娥江水利風景區的基礎上,推進兩岸道路全線貫通,實施水路、遊步道、陸路立體通行,種植同一樹種,增設舜江十景,物化曹娥傳說,配套運動項目,使之成爲自然、人文、時尚交相輝映,觀光、休閒、娛樂融爲一體的文化旅遊品牌。

二是建設文化主題公園。依託曹娥廟景區建設孝文化主題公園,依託龍山建設虞舜文化主題公園,把歷史事件、名人精神充分展現出來,把現代科技、時尚元素有效運用進去,使之成爲人們文化娛樂、假日休閒、社交活動的目標去處。

三是構建標誌性建築。着力建設具有文化、會展、體育等綜合性功能的“虞舜大劇院”,使之成爲城市標誌性建築。

合理設定城市文化雕塑。城市雕塑是現代城市的公共藝術,任何視角、任何時點都帶給人們美的傾訴。

建議把城市雕塑作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的有效載體。一是注重城市雕塑規劃。

將城市雕塑規劃作爲城市文化規劃的重要內容,成爲城市規劃的子規劃,在城區重要節點處規劃和建設文化雕塑,避免盲目發展、輕易改變。二是注重特色雕塑開發。

面向全國統一徵集一批具有上虞傳統文化特色和現代文明特徵的雕塑作品,切實增強城市雕塑個性,真正發揮其“畫龍點睛”作用。三是注重城市雕塑匹配。

按照“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的原則,合理設定城市推介性雕塑、主題紀念性雕塑、廣場標誌性雕塑、環境感召性雕塑、公園綠地雕塑、建築裝飾雕塑,真正讓城市雕塑傳承歷史文脈、弘揚城市精神。有效改進城市建築風貌。

建築作爲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人們審美觀念、社會藝術思潮、建築技術進步、地方歷史文化精髓的承載體。建議積極營造優美的城市建築風貌。

一是突出建築設計的藝術性。對城市建築尤其是大型的公共服務建築、橋樑、公園設施的設計,要在保證內在功能的基礎上突出含有文化元素的外觀藝術性,使這些建築物具有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

二是突出建築佈局的合理性。既要重視建築體自身的佈局,又要重視建築體以外的空間利用,使功能區之間的隔離更美麗、每個小區之間的銜接更優美。

三是突出建築命名的特色性。將歷史文化、現代文明融入公共服務機構、道路、橋樑等建築的命名之中,並結合城市廣告適度介紹建築命名的文化背景,讓人們時時感受文化薰陶。

如何將歷史文化融入到現代景觀中

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的基本路徑

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不可能也無必要面面俱到,關鍵是從實際出發、走合理捷徑。建議在如下四個方面有較大突破。

正確把握城市文化形象。合理的城市文化形象決定了城市的個性與靈性,也是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上虞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又不乏鮮明特徵。從歷史起源看,曹娥江穿城而過,哺育了上虞;從地理位置看,杭州灣敞開懷抱,呵護了上虞;從地形地貌看,河道縱橫交叉,滋潤了上虞。可以說,水是上虞生生不息的源泉,水鄉文化是上虞的重要品牌文化。建議在城市規劃建設中牢牢把握濱江生態型城市發展的核心定位,着力構建以曹娥江爲軸、城區河道相互貫通的城市水系,並加強對河道的修整護岸、水體治理、綠化亮化,形成水系發達、綠樹掩映、波光粼粼、人水相親的城市文化形象和核心魅力。

積極提升城市文化景觀。建設城市文化景觀是增強城市精神性功能的必然要求。建議從三個方面入手建設城市靚麗的文化景觀。一是打造曹娥江文化旅遊品牌。在現有曹娥江水利風景區的基礎上,推進兩岸道路全線貫通,實施水路、遊步道、陸路立體通行,種植同一樹種,增設舜江十景,物化曹娥傳說,配套運動項目,使之成爲自然、人文、時尚交相輝映,觀光、休閒、娛樂融爲一體的文化旅遊品牌。二是建設文化主題公園。依託曹娥廟景區建設孝文化主題公園,依託龍山建設虞舜文化主題公園,把歷史事件、名人精神充分展現出來,把現代科技、時尚元素有效運用進去,使之成爲人們文化娛樂、假日休閒、社交活動的目標去處。三是構建標誌性建築。着力建設具有文化、會展、體育等綜合性功能的“虞舜大劇院”,使之成爲城市標誌性建築。

合理設定城市文化雕塑。城市雕塑是現代城市的公共藝術,任何視角、任何時點都帶給人們美的傾訴。建議把城市雕塑作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的有效載體。一是注重城市雕塑規劃。將城市雕塑規劃作爲城市文化規劃的重要內容,成爲城市規劃的子規劃,在城區重要節點處規劃和建設文化雕塑,避免盲目發展、輕易改變。二是注重特色雕塑開發。面向全國統一徵集一批具有上虞傳統文化特色和現代文明特徵的雕塑作品,切實增強城市雕塑個性,真正發揮其“畫龍點睛”作用。三是注重城市雕塑匹配。按照“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的原則,合理設定城市推介性雕塑、主題紀念性雕塑、廣場標誌性雕塑、環境感召性雕塑、公園綠地雕塑、建築裝飾雕塑,真正讓城市雕塑傳承歷史文脈、弘揚城市精神。

有效改進城市建築風貌。建築作爲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人們審美觀念、社會藝術思潮、建築技術進步、地方歷史文化精髓的承載體。建議積極營造優美的城市建築風貌。一是突出建築設計的藝術性。對城市建築尤其是大型的公共服務建築、橋樑、公園設施的設計,要在保證內在功能的基礎上突出含有文化元素的外觀藝術性,使這些建築物具有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二是突出建築佈局的合理性。既要重視建築體自身的佈局,又要重視建築體以外的空間利用,使功能區之間的隔離更美麗、每個小區之間的銜接更優美。三是突出建築命名的特色性。將歷史文化、現代文明融入公共服務機構、道路、橋樑等建築的命名之中,並結合城市廣告適度介紹建築命名的文化背景,讓人們時時感受文化薰陶。

如何將歷史、文化與景觀結合

文化價值和救援的歷史城鎮的意義一村(一)歷史的村莊,在形式的一個小鎮,你需要幾百年,和獨特的歷史環境和農村文化需要歷史較長時期具有形成。

長沙各種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傳統建築和小道,村莊,池塘,丘陵,寺廟,溪流,小橋,和寬敞的曬穀場上並排等,構成了長沙市自然景觀的獨特魅力。再加上背後包含有形文化價值觀和固有的,我們祖先的血液長沙羣體得到凝結在精神上陶冶的概念,這些物質形成獨具地方特色。

這一不斷增長的缺乏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資源,長沙今日成爲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文化元素。農村背景下長沙,或與經濟,社會和文化因素,或同村的面積空間合併,給靜態和動態效果,從而形成融合自然和歷史環境緊密結合的自然和文化歷史,其值不能測量並用來表示確切的語言和數量。

隨着日月的推移,這種文化意義的價值會越來越大。上下文是歷史的延續。

散落在廣大農村和城鎮衆多的歷史文化遺存,這是我們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寶藏,是一個文明社會的源頭。在農村小城鎮,應該充分利用這些珍品,讓他們傳承下來,發揚光大。

國際社會爲保護村鎮去關注,作爲一個鎮的任何歷史,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的歷史背景,是人類一切社會財富和精神財富。在小城鎮建設中,我們只負責保護和延續這些背景下,沒有自己的權利受損和中斷。

各組成部分的背景下:傳統和獨特的建築,圖案塊,村莊,見證了歷史事件和地點及其他物體的數字,甚至樹木,岩石和各種習俗有顯着特徵等都是運營商的歷史背景下,即使你的破城牆遺址,殘缺,仍可以透過合理手段,使他們奇蹟般的,發出誘人的光彩。無數的經驗教訓證明,因爲人們不懂得珍惜,許多寶貴的文化傳統被中斷或正在消亡。

當農村小城鎮建設,儘可能這些應該曾經存在過挖掘歷史,透過各種方式繼續它,以彌補以前的過失或缺陷。他們不僅保留了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現實的社會和經濟價值。

一是提供傳統文化與現代城市規劃和建設建設寶貴經驗的基礎;第二,民族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提供最好的實物標本和歷史教科書的目的;第三,現代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 B)歷史文化村鎮的保護,以保護歷史景觀保護的關鍵歷史文化名鎮歷史風貌。

從20世紀60年代初,保護理論的歷史風貌深化寫進國際 *** 歷史的儲存保護的內容。 196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保護景觀和遺址的風貌與特徵的保護的建議”的風貌保護是:“儲存並在可能情況下修復無論是天然或人工,文化或藝術價值,或構成對自然,農村和的任何部分城市景觀和遺址的典型自然環境“和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1987年發佈的”保護歷史城鎮和 *** 市區的,“指出了歷史街區式保護的內容和大量:外觀建築(3)隨着規模,大小,樣式,和建築可憐的材料,顏色和裝飾性的描述,“(一)有很多形狀的,並解釋了城市的街道; 。

關係(二)建築和綠色開放空間,內部和外部的; (d)本鎮和周邊的城市環境,包括自然和人工之間的關係;城鎮和城市的各種角色(5)早已獲得,“並指出:”任何威脅的上述特徵的威脅,會破壞歷史城鎮和城區的真實性。 “保護對象的歷史人物是一個特色景觀羣,這並不一定具有特別重要的文化或文物,但作爲一個整體,這一景觀的身體,形象已成爲一個地方,一個地區或一個符號文化;歷史風貌的基礎上保護文學和歷史研究的目標仍然體現的那種場景,以獲得當地的文化認同規劃,在過去個人的物質不一定是真實的,但採取的景觀“修舊。

爲“,”建立一個新老“,”異地搬遷“等方式爲服務創建的氛圍。由於保護和不確定性的風格手段,很多人對多樣性”的理解過於簡單化的風格“,許多。

爲“多樣性”和環境保護“獨一無二”,並在一個問題,而不是在“古董”僅進行儲存,從而導致“多元化”和“唯一性”的歷史風貌保護的實質的損失是: 1,保持文化的連續性保持文化的連續性,文化地理學的是植根於文化傳承周圍的村莊中觀察到的情況下,把握和村莊的第一個異象。沒有收到任何誰說教的“保持語境”,“風格協調”,但他們的作品是其中豐富的古代工匠包含“天人合一”的理念,這是受同一種文化的影響力和結果自然。

保護和建設歷史文化名鎮和村莊的全面,“原存”,“修”,“重建”和“新”和“老襯新”新老結合,使中國傳統的磚造建築物等景觀風格達到了和諧統一。 2,要保持一個受保護的站點的連續性特點場所連續性的特點,風格的保護手段應予保留,作爲地方的標誌。

這可以是對圖像的部分景觀的最鮮明的特點,如梨鎮陶公廟長門,劇院,大殿等,通常稱爲標誌“里程碑”。地標景,通常是佔據空間或與背景形成對比的重要地位,重要的是,人們將參照確認,環境保護保留標記已經是一個共識:門樓塔,如風水,村裏的樹木,城鎮這些類是選擇的東西鄉村景觀的海鮮。

位點的特徵還可以透過整體形狀,空間和形式,用於識別特別重要的特定部位的特定標誌。如果銅官鎮住宅建材廠鎮具有三個獨特的陶瓷地磚和瓷磚的形狀。

該網站的特點,也可以作爲靖港街上,潙山密印寺,曼市裏仁學校及其他。

如何讓傳統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傳承

一、環境藝術設計應當具有民族性和時代性在設計發展的如此多元化的今天,各種思潮和風格頻頻涌現,爲了不使設計者盲目湮沒其中,文化內涵的地位顯得愈加重要。

環境藝術設計應當具有民族性。我國的設計教育受一些因素制約起步較晚,在教育模式的道路上還在摸索,照搬西方設計或傳承西方設計觀念成爲普遍現象,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中華民族的民族性卻難以體現。

另一方面時代發展迅速,文化在地球成爲了“地球村”的大背景下,產生了趨同的現象,中國尤爲如此。因此常有評論者稱,中國如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大城市的商業中心大同小異,毫無特色,難以分辨。

設計的地域性較民族性而言,其概念更加狹隘,代表了本地區的歷史演變和民俗特徵,具有極強的可識別性。比如明式傢俱中極具代表性的蘇作與廣作,爲何出自同一朝代卻如此易於識別?正是由於它們截然不同的地域性特徵:廣作傢俱因爲地處沿海開放口埠,受外來文化影響出現了很多西方洛可可傢俱的裝飾特徵;而蘇州地處內陸,原木料沿途消耗至蘇州時已稍顯短缺,能工巧匠惜木如金反而成就了蘇作傢俱的巧奪天工。

環境藝術設計也應當具有時代性。追求創新是環境藝術設計的一個重點,但創新不代表我們要將舊時代的事物全盤否定。

事實上,環藝設計就是爲了尋求新的生活方式,在新舊事物不斷交替的過程中將舊事物揚棄,而產生的。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對傳統有一種創新的演繹,這猶如給一具有血有肉的軀體注入了靈魂。

用全新的材料、更高超的技藝進行新的詮釋,紮根於時代,這樣的設計作品才能是鮮活的,才能與時間相抗衡,不被歷史所遺忘。(一)獨特的“剪紙”——爲什麼要在設計中體現傳統文化環境藝術設計應當體現傳統文化,帶有民族特徵、體現民族文化的設計作品更加能夠引發觀者的情感共鳴。

剪紙作爲一種傳統民間藝術,是華夏五千年曆史的一種文化沉澱。很多設計師以剪紙藝術作爲靈感,提煉出其中獨特的語言和符號,將其運用在設計中,賦予作品獨特的韻味。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波蘭館的外觀設計讓人印象深刻並引起一時轟動。展館外形抽象且不規則,表面佈滿鏤空花紋,宛若民間剪紙,使參觀者獲得有趣的視覺體驗:色彩變幻的光線穿過剪紙圖案在館內營造一種明暗錯落的效果。

剪紙同樣是波蘭的一項傳統民間技藝,過去波蘭人用剪紙作品來裝飾家居,將其作爲一種裝飾藝術品。於是年輕的波蘭設計師用大膽的構思、巧妙的創意,把剪紙的元素運用到建築外觀上,小小的剪紙就這樣把兩國的文化和兩國人民的心連接到了一起。

真正好的環境藝術設計作品應該是帶有情感的,如果這種情感能夠與地方民族的審美情緒相結合,那麼這種情感也就昇華成爲一種民族情感,這種情感同時傳達了一種文化,其設計意義也就更加深遠。(二)當咖啡遇到“老莊”——讓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交融時代性和民族性,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新”與“舊”。

新與舊,在字面上是對立的,但運用到環境藝術設計中,確可以成爲一種互補。如果按照道家的思想——任何事物都有陰有陽,那麼設計中穿插的新與舊,將民族特徵與時代特徵相融合,也就是一種陰陽調和。

位於蘇州山塘街的星巴克就把這種“新”與“舊”很好的融合到一起,將西方文化與傳統文化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星巴克的創業初衷就是要推行一種全新的“咖啡生活”,使咖啡館成爲介於家與辦公室之間的第三空間。

因此,星巴克的店面設計總是走在潮流前端。星巴克是全球連鎖的著名咖啡館,而山塘街是一條有1100多年曆史的古街,街上佈滿園林風格的古建築,能將兩者在室內設計中完美交融,不得不欽佩設計者的把控能力。

咖啡館的裝修風格是古色古香的簡中風格:登上二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屋頂的傳統古建築樑架結構;就餐區一面是八仙桌配以現代簡約風格餐椅,另一面有寬敞的皮質沙發與之交相輝映;餐位與餐位間採用中式鏤空雕花屏風隔斷;牆面飾以書法掛畫和青花瓷擺件。大面積的原木色與灰牆黑瓦相搭配,唯一豔麗的色彩來自於角落交錯擺滿了時尚雜誌的置物架。

其店面裝飾風格與山塘景色完全融爲一體,將功能與藝術相統一,意境獨特。店面裝飾中所用的材質、彩色,或是結構,都隱隱透露着“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

於是當咖啡遇到“老莊”,不但沒有突兀,反而給人以一種陰陽協調的感覺。(圖1)二、探索帶有本土地域文化的海南風格度假酒店設計(一)海南度假酒店行業現狀分析2010年的一份檔案《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出臺,對海南的經濟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旅遊產業是海南省經濟的支柱產業,而酒店行業在其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隨着來海南旅遊的客流量逐年遞增,如何發展海南度假酒店產業就成了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進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經調查,海南是全國度假酒店最多、五星級酒店最集中的區域。但像希爾頓、喜來登、萬豪等頂級品牌酒店都由國外優秀設計師所設計,並不能體現海南本土的地域文化,使遊人在享受奢華服務的同時卻忘了自己身處何方。

遊客來海南的目的就在於休閒放鬆,追求其休閒海島的氣。

如何讓傳統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傳承

一、環境藝術設計應當具有民族性和時代性在設計發展的如此多元化的今天,各種思潮和風格頻頻涌現,爲了不使設計者盲目湮沒其中,文化內涵的地位顯得愈加重要。

環境藝術設計應當具有民族性。我國的設計教育受一些因素制約起步較晚,在教育模式的道路上還在摸索,照搬西方設計或傳承西方設計觀念成爲普遍現象,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中華民族的民族性卻難以體現。

另一方面時代發展迅速,文化在地球成爲了“地球村”的大背景下,產生了趨同的現象,中國尤爲如此。因此常有評論者稱,中國如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大城市的商業中心大同小異,毫無特色,難以分辨。

設計的地域性較民族性而言,其概念更加狹隘,代表了本地區的歷史演變和民俗特徵,具有極強的可識別性。比如明式傢俱中極具代表性的蘇作與廣作,爲何出自同一朝代卻如此易於識別?正是由於它們截然不同的地域性特徵:廣作傢俱因爲地處沿海開放口埠,受外來文化影響出現了很多西方洛可可傢俱的裝飾特徵;而蘇州地處內陸,原木料沿途消耗至蘇州時已稍顯短缺,能工巧匠惜木如金反而成就了蘇作傢俱的巧奪天工。

環境藝術設計也應當具有時代性。追求創新是環境藝術設計的一個重點,但創新不代表我們要將舊時代的事物全盤否定。

事實上,環藝設計就是爲了尋求新的生活方式,在新舊事物不斷交替的過程中將舊事物揚棄,而產生的。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對傳統有一種創新的演繹,這猶如給一具有血有肉的軀體注入了靈魂。

用全新的材料、更高超的技藝進行新的詮釋,紮根於時代,這樣的設計作品才能是鮮活的,才能與時間相抗衡,不被歷史所遺忘。(一)獨特的“剪紙”——爲什麼要在設計中體現傳統文化環境藝術設計應當體現傳統文化,帶有民族特徵、體現民族文化的設計作品更加能夠引發觀者的情感共鳴。

剪紙作爲一種傳統民間藝術,是華夏五千年曆史的一種文化沉澱。很多設計師以剪紙藝術作爲靈感,提煉出其中獨特的語言和符號,將其運用在設計中,賦予作品獨特的韻味。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波蘭館的外觀設計讓人印象深刻並引起一時轟動。展館外形抽象且不規則,表面佈滿鏤空花紋,宛若民間剪紙,使參觀者獲得有趣的視覺體驗:色彩變幻的光線穿過剪紙圖案在館內營造一種明暗錯落的效果。

剪紙同樣是波蘭的一項傳統民間技藝,過去波蘭人用剪紙作品來裝飾家居,將其作爲一種裝飾藝術品。於是年輕的波蘭設計師用大膽的構思、巧妙的創意,把剪紙的元素運用到建築外觀上,小小的剪紙就這樣把兩國的文化和兩國人民的心連接到了一起。

真正好的環境藝術設計作品應該是帶有情感的,如果這種情感能夠與地方民族的審美情緒相結合,那麼這種情感也就昇華成爲一種民族情感,這種情感同時傳達了一種文化,其設計意義也就更加深遠。(二)當咖啡遇到“老莊”——讓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交融時代性和民族性,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新”與“舊”。

新與舊,在字面上是對立的,但運用到環境藝術設計中,確可以成爲一種互補。如果按照道家的思想——任何事物都有陰有陽,那麼設計中穿插的新與舊,將民族特徵與時代特徵相融合,也就是一種陰陽調和。

位於蘇州山塘街的星巴克就把這種“新”與“舊”很好的融合到一起,將西方文化與傳統文化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星巴克的創業初衷就是要推行一種全新的“咖啡生活”,使咖啡館成爲介於家與辦公室之間的第三空間。

因此,星巴克的店面設計總是走在潮流前端。星巴克是全球連鎖的著名咖啡館,而山塘街是一條有1100多年曆史的古街,街上佈滿園林風格的古建築,能將兩者在室內設計中完美交融,不得不欽佩設計者的把控能力。

咖啡館的裝修風格是古色古香的簡中風格:登上二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屋頂的傳統古建築樑架結構;就餐區一面是八仙桌配以現代簡約風格餐椅,另一面有寬敞的皮質沙發與之交相輝映;餐位與餐位間採用中式鏤空雕花屏風隔斷;牆面飾以書法掛畫和青花瓷擺件。大面積的原木色與灰牆黑瓦相搭配,唯一豔麗的色彩來自於角落交錯擺滿了時尚雜誌的置物架。

其店面裝飾風格與山塘景色完全融爲一體,將功能與藝術相統一,意境獨特。店面裝飾中所用的材質、彩色,或是結構,都隱隱透露着“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

於是當咖啡遇到“老莊”,不但沒有突兀,反而給人以一種陰陽協調的感覺。(圖1)二、探索帶有本土地域文化的海南風格度假酒店設計(一)海南度假酒店行業現狀分析2010年的一份檔案《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出臺,對海南的經濟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旅遊產業是海南省經濟的支柱產業,而酒店行業在其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隨着來海南旅遊的客流量逐年遞增,如何發展海南度假酒店產業就成了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進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經調查,海南是全國度假酒店最多、五星級酒店最集中的區域。但像希爾頓、喜來登、萬豪等頂級品牌酒店都由國外優秀設計師所設計,並不能體現海南本土的地域文化,使遊人在享受奢華服務的同時卻忘了自己身處何方。

遊客來海南的目的就在於休閒放鬆,追求其休閒海島的氣息、慢調。

城市廣場的設計包括哪些方面?

城市文化廣場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統中具有多種功能的空間,是人們文化活動的中心。中碳智業集團爲您解答,城市廣場景觀設計一般還應把握以下原則:

一、“以人爲本”的原則

一個聚居地是否適宜,即是否與市民在行爲空間和行爲軌跡中活動和形式相符。適宜,即是一種充分而適意。現代廣場則出現大片的綠地,並透過巧妙的設施配置和

交通,強化廣場作爲公衆中心“場所”精神。現代廣場的規劃設計以“人”爲主體,體現“人性化”,其使用進一步貼近人的生活。

二、地方特色的原則

城市環境、文化反映城市的精神狀態,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集中體現。首先,城市廣場景觀設計應該突出其適應當地的地形地貌和氣溫氣候等。

其次,城市廣場還應該突出其人文特性和歷史特性。城市廣場建設應承繼城市當地本身的歷史文脈,適應地方風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築藝術特色。

三、效益兼顧的原則

城市文化景觀廣場的功能向綜合性和多樣性衍生。因此,城市廣場景觀規劃設計不僅要有創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還應體現出社會與環境和諧相處。首先,城市廣場

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築、空間和樞紐,是市民社會生活的中心,起着當地市民的“起居室”,外來旅遊者“客廳”的作用。其次,城市文化廣場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

涉及到建築空間形態、立體環境設施、園林綠化佈局、道路交通系統銜接等方面。

四、突出“文化”主題的原則

城市文化廣場是相對於商業、休閒等功能性等,它以文化活動爲主要內容,文化的特徵更加明顯。廣場文化是在廣場這個特定的空間裏呈現出的文化現象及其本身蘊

涵的文化特質。文化氣息濃厚的廣場建築、雕塑和配套設施等爲廣場文化挖掘出更爲深遠的意義。同時,各城市區域、風俗文化的表現也是廣場文化最突出的一種形

式。

農村基層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基層治理的問題和對策

####市農村基層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隨着十九大的勝利召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被提到了新時代的重要位置。農村文化發展作爲新時代農村建設的有力支撐,必須緊扣十九大提出的“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農村文化建設,逐步提高農民文化生活質量。

一、我市農村文化建設現狀

我市透過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設施變得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更加豐富。一是按照“整合資源、綜合利用、共建共享、統一管理、服務羣衆”的原則,透過新建、改建、資源整合等方式,三縣(區)20個鄉鎮全部建成綜合文化活動站,設定率達100%,全部達到國家西部建設標準。站舍面積達到300㎡,單獨設定率100%,均設有電子閱覽室、多功能廳、圖書室、培訓教室和共享工程活動室並配備相應設備及室外活動場地;全市194個行政村均建有基層公共文化活動中心,補齊了文化站服務不到的地區,提升了服務半徑。二是實施品牌活動走進基層,常年組織開展“我爲鄉親送戲來”、“三下鄉”、百姓健康舞培訓等活動,建立了文化輔導員下派制度。按照“資源下移、重心下移、服務下移”的原則,積極面向基層、面向農村服務,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實施品牌活動走進基層,常年組織開展廣場文化藝術節、春節秧歌社火展演、百姓健康舞大賽、全市羣衆性優秀文藝節目展演等活動。全市90%以上的鄉鎮、村都有羣衆自發成立的文藝團隊活躍在各類舞臺,爲市民帶來豐富多樣的文化產品,成爲文化服務的重要載體。

二、我市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我市農村文化現狀的調研情況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我市農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陣地建設較南部地區還有差距。2017年自治區印發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十三五”建設規劃》,2016年自治區印發了《推進全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實施方案》,其中對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建設標準作了具體要求,即:有1間多功能文化活動室(可與黨員活動室共用)、1間圖書閱覽室(藏書不少於1500冊,可與農家書屋整合,含文化資源資訊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1個簡易戲臺(50平方米左右)、1個文體廣場(不少於500平方米)、1套文化活動器材(含1套音響和部分樂器)、1套數字電影放映器材、1套體育健身設施(含1個籃球場、2個乒乓球檯、1套體育健身器材)。2017年,按照“七個一”的標準在南部地區建設了606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重點完善了村級公共文化服務硬件、軟件設施。目前我市與南部地區相比,全市314個(社區120個,村194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仍然有70%未達到“七個一”標準,差距還很大,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城鄉發展不均衡,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提升的需要比較迫切。二是陣地建設比較完善的鄉鎮綜合文化站作用發揮不充分。透過近幾年的努力,全市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實現全覆蓋,有些地方的文化站還成爲當地的標誌性建築,爲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爲保障人民羣衆基本文化權益奠定了較好的基礎,但是執行的情況不理想,人氣不足,很多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活動中心處於半開放狀態,不能充分發揮基層文化陣地作用,不但沒有較好的爲人民羣衆提供文化服務,反而讓人民羣衆覺得是資金浪費和陣地閒置。三是村級民間文化藝術團隊文化設備匱乏。近年來,我市村一級文化藝術團隊蓬勃發展,涉及歌舞、戲曲等多種藝術門類。其中每個村都有的1—2支羣衆自發組織的廣場舞團體,但是普遍存在活動缺乏服裝、音響設備的問題,制約了團體的活動開展和水平提升。四是農村的文化活動供給總量偏少。儘管我市每年開展農村送戲下鄉活動近300場次,平均每個鄉鎮、村一年不到兩場次演出,總體服務供給還是偏少。五是農村文化隊伍力量薄弱。一些鄉鎮的文化生活活力不夠。由於機制與的不完善,鄉鎮人員編制,致使長期以來,許多鄉鎮文化站站長身兼數職,沒有精力開展好公共文化服務。特別是近些年來,隨着農村一些老文化人的逐漸老去,新一代農村文化人又很難涌現,從而導致農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尤其是關乎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更是岌岌可危。 

三、我市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建議

爲更好的推動我市農村文化建設,農村文化工作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一是結合我市鄉村振興計劃,繼續推進鄉鎮、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成果的基礎上,根據“整合資源、綜合利用、共建共享、統一管理、提升效能、服務羣衆”的原則,三年內共打造50個村級文化陣地。2018年透過文化助力的形式,配套資金打造特色田園小鎮5個,以所在鄉鎮綜合文化站爲重點,完善圖書室,培訓室,創作室以及文化廣場和大舞臺;配套資金建設美麗家園試點10個,重點結合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整和文體資源,因地制宜提升服務能力,按照自治區“七個一”標準提升陣地建設水平;配套資金打造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0個,按照自治區“七個一”標準提升陣地建設水平。二是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圍繞新時代黨和國家的重大改革措施及惠民,採取解讀、專題報告、百姓論壇等多種方式,開展基層宣傳教育,使羣衆更好地理解、支援和工作。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教育和 主題教育 實踐,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利用當地特色歷史文化資源,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和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創建,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民族歌舞、傳統體育比賽等民族民俗活動,打造基層特色文化品牌。三是組織引導開展羣衆文體活動。以廣場文化藝術節、“我爲鄉親送戲來”、“舞動石嘴山-百姓健康舞培訓”等文化品牌爲載體,深入開展“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羣衆”爲主要內容的羣衆性引領示範活動。支援羣衆自辦文化,依託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興辦讀書社、書畫社、民間文藝社團、健身團隊以及個體電影放映隊等。結合“我們的節日”活動,在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組織開文藝演出、經典誦讀、書畫攝影、體育健身等文化活動,吸引更多羣衆參與。四是創新服務方式和手段。暢通羣衆文化需求反饋渠道,採取“訂單”服務方式,實現供需有效對接。農村文化設施實行錯時開放,提高利用效率,爲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農民工和農村留守婦女兒童等羣體提供有針對性的文化服務,推出一批特色服務項目;建立文圖兩館分管制,以縣區級文圖兩館爲總館、鄉鎮爲分館、村爲支館,推進一體化服務。廣泛開展流動文化服務,透過開展流動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活動,把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成流動服務點,積極開展文化進社區、進農村和區域文化互動交流等活動;充分發揮互聯網等現代資訊技術優勢,利用文化雲,爲基層羣衆提供數字閱讀、文化娛樂、公共資訊、技能培訓、場館預約等服務;深入推進文化輔導員下派制度,透過輔導員“包片定點”的形式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協助鄉鎮、村組建文化活動團體,建立健全團隊管理制度和活動計劃,並引導轄區居民參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定期開展對羣衆文化輔導業務培訓等。

新型農民培訓現狀 調查報告

南溪地處成渝經濟走廊城鎮組團的核心區域,距離宜賓僅33公里,已完全融入宜賓半小時經濟圈。宜賓是萬里長江的源頭城市,是川南經濟區重要的產業聚集區,南溪作爲宜賓市城市發展及沿江經濟的重要組團,其優勢十分凸顯。

隨南溪工業的大發展,區城經濟結構將發生重大調整,產業優化升級必成當務之急,傳統的生產模式必將打破,失地待業人員必將產生,各種新的種養模式也必然形成,新型農民必將出現。同時,現代農業、服務業、生產製造業的發展和特色種植業、養殖業的興起,也必將催生新型農民的出現。因此,開展新型農民問題的研究,構建新型農民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全面實施新型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是適應我區當前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

爲了更好地瞭解農民工的學習需求,2012年4月6日,我們深入羅龍鎮長江村、東風村對李小姐、王女士、周先生三名農民進行了調查,總體來說,現在的農民學習進取心都非常的強,都希望能有更好學習的機會提高自己知識水平,讓自己能在今後的工作中能有更好的提升空間。

一、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隨着時代的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便有一批批爲了提高生活水平的農業戶口人員而進入城鎮務工,這個羣體就是農民工,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朋友走出家鄉,爲夢想爲生活在城市奮鬥打拼,他們大多數在城市的基層成爲城市的基層砥柱,爲城市的發展做着不可磨滅的貢獻。而科技的快速發展和新技術的不斷革新以及用人單位對農民工朋友的學歷、知識、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等方面的要求,促使農民工朋友要在生活工作中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才能在城市中高水平、快節奏的生活。爲了解廣大農民工朋友在工作中的學習需求,特此隨機對三名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年齡的農民工朋友做了調查問卷,以便更好的瞭解他們的生活工作情況,實際工作能力的運用和發揮情況,針對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所需要的專業技能知識給予相應幫助和合理的解決方法,使農民工朋友們能夠快速提高自我,熟練掌握工作技巧並能達到專業水平,從而更快更好更輕鬆的適應城市生活。

二、調查內容

(一)調查的對象和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圍繞“農民學習需求”問題而進行。

李麗絲,女,19,職高,羣衆,未婚,家庭成員有3人,她現在一個民營企業任職,月收入1500—2000元左右。李小姐很想學習農學,在獲得專業知識後回家鄉支援當地農村的發展。本來學旅遊的她在現實工作中並沒有什麼優勢。她也考慮到透過短期培訓進行脫產學習服裝加工,這對於她繼續留在城市有一定的幫助。畢竟手工製造業也需要一批真正有手藝的人。

王月琴,女,23,初中,羣衆,已婚。家庭成員4(有子)。她現在一酒店工作。因爲自己的學歷低,所以成了她競爭的門檻。所以她現在最想取得一個本科學歷,主修經濟學,當一個財務方面的工作人員。另一方面,短期餐飲服務培訓她也感興趣,可以先在餐飲業好好幹下去,尋找更好的機會去深造。

周 強,男,23,大專,團員,未婚,家庭成員3人。他有些靦腆,但是計算機的水平不賴,學歷也還不錯。所以他想到廣播電視大學學習經濟學,當一名財務人員。如果不行的話,他就去參加當地組織的短期培訓,學習數控技術,畢竟對於一個男士來說,數控這個職業也是不錯的。

(二)學歷及收入狀況

從農民工調查對象中受教育程度來看,其學歷主要集中在中專、高中、初中,比例爲90%,最少的是大專,比例僅爲10%。50%的農民工反映缺乏技術成爲他們找工作的最大困難,35%的農民工反映學歷成爲他們工作過程中的最大困難。從調查對象崗位看,主要崗位辦事員30%,技術工10%,普工爲60%

(三)農民工是我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涌現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他們戶籍仍在農村,主要從事非農產業,有的在農閒季節外出務工、亦工亦農,流動性強, 有的長期在城市就業,已成爲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量農民進城務工或在鄉鎮企業就業,對我國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爲統籌城鄉發展,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改善農民工就業環境,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合理有序轉移,推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農民工現有學歷一般都低於本科學歷。而且農民工的學歷與年齡成反比例。50歲以上一般爲小學以下學歷;30歲—50歲一般爲高中以下學歷;20歲—30歲爲本科以下學歷。其學歷與同等城市人相比有很明顯的差異。

三、農民工學習需求的現狀及分析

(一)學習需求明確

農民工生活在社會生活的底層,每個月只領到微薄的工資。而工資的花費除支付日常開支之外還存在着其它方面的費用。例如:郵寄回家鄉的親人生活費、子女的教育經費等。這樣的狀態下使農民工朋友更急切的想改變生存環境,那就是可以掙更多的錢,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二)農民工參加學習障礙,勞動時間長 “沒有時間”成爲首位原因。因爲現在大部分工廠上班時間名義上8小時制,但實際上班時間往往12小時左右,平常週六日也加班,幾乎很少有人能夠得到國家規定的每週休息兩天的,農民工的休息權益基本上沒有得到保障。但是農民工爲了能有工作,就算很想學習技能、學習知識,也很難有時間去學習。

(三)培訓的費用高 因爲參加培訓,出培訓費外,書本費、考試費、職業技能鑑定費等費用少則數百元,多則上千元,這讓農民工掙扎需不需要參加這些培訓。另外國家雖然明確提出農民工就業專項資金補貼,讓其使用在農民工職業培訓上,但由於使用範圍狹窄,審批卻很嚴格,往往資金很難到位。而造成農民工一面急需幫助,另一面資金卻又不到位的現象。

四、關於農民培訓的調查述評:

農民教育培訓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基礎。發展現代農業,迫切需要造就規模宏大的新型農民隊伍,切實把農業發展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農民作爲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態度,對市場資訊的選擇和運用水平,對新品種和新科技的吸納能力,以及能否移風易俗過文明、健康、向上的新生活,根本上取決於農民自身的文化、科技、技能、法律和思想道德等素質。農民素質的高低,在構建和諧社會及促進農村穩定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重要地位。

而目前,對於農民培訓問題,綜觀省內、外的培訓現狀,普遍認爲:

(一)對加快經濟發展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而有些部門對農民教育是現實的生產力卻認識不足,認爲教育只是一種間接生產力,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重經濟建設,重項目投入,忽視教育特別是輕視農民教育的現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存在“上熱下冷”現象。我區對農民教育培訓工作非常重視,每年都制定出臺一系列措施。但是,鄉鎮對農民教育培訓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認爲農民教育培訓不是自己的重點工作,工作落實不到位。部分基層幹部認識不到位,認爲農民只要不上訪,就沒有必要進行農民教育;農民只要有活幹,就沒有必要進行技能培訓;工作存在形式主義,教育內容不夠豐富,浮在上面打電話、造檔案的多,深入基層示範引導服務少;教育手段比較單一,依然停留在“讀讀報,開開會”、照本宣科上級檔案的老套做法。

(三)個別農民教育培訓機構敷衍了事,做過場,教育培訓工作僅僅是“報名冊爭投資”,既耽誤學員、又欺騙。 農民培訓沒有實效。

(四)重課堂理論講座,輕實踐技能操作培訓。

(五)缺乏本土教材、沒有穩定的培訓師資、沒有運用現代技術手段開展教學、沒有透過培訓後去實際指導、幫助農民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和幫助轉移就業。因此,新型農民技能培訓隨意性很大,培訓效果甚微。

五、調查反思:

(一)培訓機構的問題研究:目前,參與農民培訓的部門多,又缺乏統一的組織領導,致使教育資源嚴重浪費。由於多個部門(農業、林業、水利、農機、勞動、婦聯、共青團、科協、扶貧辦)搞培訓,加之一些企業、社會團體、個體戶也進行培訓活動,造成:一是培訓內容難以統一,農民在生產中無所適從。二是重複培訓多,主要表現爲培訓地點和內容的重複,往往一個地方培訓多次,而有的地方一次培訓也沒有;一種內容培訓多次,出現了“學了的用不上,要用的沒處學”的怪現象,使本來有限的教育培訓資源浪費嚴重。三是培訓缺乏連續性。有些部門的培訓是一陣風,使農民無法受到連續性的培訓。

(二)參訓農民的現狀問題:農民羣體差異大、需求多,培訓難度大。一是文化素質偏低。他們對新興的農業科技、現代化的生產經營方式缺乏接納、吸收能力,導致農民教育培訓難度加大。二是思想意識保守、安於現狀。相當一部分已就業農民雖有培訓願望,但同時他們只看眼前利益,存在“小富即安”思想,輕視對科學文化和技術技能的學習,認爲學習技術耽誤生產,普遍存在既想致富又不同程度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把農副產品的銷售、價格的提高、市場風險的規避都寄希望於,市場觀念、市場意識非常淡泊。雖然小部分人對於能使個人有較好收益的技術往往熱情很高,但是談到費用時,就不願參加培訓學習,更沒有形成交費參加科技培訓的觀念。三是由於年齡的大小不一和文化程度的參差不齊,決定了農民對科技的認知、需求、接受和實踐操作上有很大的差異,使培訓的成效大打折扣,培訓難度加大。

(三)培訓的方式和教學的手段問題研究:目前的培訓仍以傳統的教學爲主,主要是理論講述多、實踐指導少,理論和實踐不能很好的結合,遠程教育設施不足,資訊滯後,新技術不能及時推廣,就更談不上數字化資訊的多媒體教學培訓。

(四)培訓教材問題:目前,培訓的教材、資料五花八門,不切合當地實際。故如何解決切合當地實際的培訓教材,以期達到應有的良好效果,是本研究課題的一個重要方面。

(五)培訓基地及設備設施問題:空洞的說教和抽象的講座,只能是一種走形式、做過場,沒有實際意義,達不到應有的培訓目的。

六、調查建議

(一)提供更廣泛的學習機會

充分認識農民工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實行短期培訓與學歷教育相結合,培訓與技能鑑定相結合,培訓與就業指導相結合的方式,以市場需求爲依歸,以轉移就業形式爲引導,以職業技能培訓爲重點。要逐步完善培訓服務體系,加大宣傳力度,把職業需求情況、技能要求等及時傳遞給農民工朋友,使他們瞭解參加培訓的重要性。要建立農民工培訓需求調查系統。對農民工朋友培訓需求進行分類,使之可以按其需求提供相應服務。

(二)關於培訓內容要進一步豐富,科學的制定培訓項目,以長訓或短訓結合學歷教育的形式開展。培訓要加強成效結果宣佈,在實際教育中切實提高培訓含金量。針對農民工朋友的資金不足培訓中心可以推出相應的優惠制度,適當降低培訓的成本。

(三)靈活辦學,把培訓班辦在企業、工廠、村社,送教下鄉,把職業學校的辦學與地方產業發展緊密融合,爲地方經濟發展服務。

(四)只有在整合資源、多部門聯動的基礎上,才能爲農民工自主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可以充分利用現有閒置的中小學校舍,建設文化活動室和圖書閱覽室等公共設施豐富農民文化生活,成爲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陣地。

二O一二年八月八日

一、活動背景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在當代,大多數中學生越來越不注意飲食的健康問題,隨之而來是各種由飲食不良引起的疾病,關注飲食健康,合理搭配食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能使當代中學生擁有更健康的身體,以至於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生活中。透過本次社會實踐調查,進一步瞭解當代中學生飲食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透過相關資料使同學們多知道一些食品與營養的關係。

二、參加對象

初二(14)班三、活動形式活動和小組活動相結合,主要調查對象是小區裏的中學生四、活動內容1、設計“中學生營養與健康”的調查表

2、進行問卷調查

3、對問卷卷調查結果進行統計

4、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研究

5、上網或查閱資料,瞭解營養與健康的知識

6、製作ppt和手繪小報7、成果分析與展示

五、活動要求

1.調查前要做好準備工作,想好預設問題。

2.與他人交往中,要注意禮貌,顧及自身形象。3.注意安全問題。4.調查中及時記錄,做好文字、相片、錄音等資料收集。

六、活動反饋

當代的中學生學習壓力大,更需要一個健壯的體格承擔,同學們和家長們應對飲食健康問題引起重視。我們小組倡導的是每天營養飲食,瞭解日常飲食的相關知識,此外還要加強體育鍛煉。透過對中學生的日常飲食健康的調查和相關資料的查閱,使同學們瞭解到飲食與健康的內在聯繫,引起同學們對飲食健康問題的重視,增加其對日常食品所含營養及其與人體健康的關係的瞭解,既擴展了大家的知識面,豐富了課餘生活,又樹立起健康飲食的良好意識。

七、活動總結

飲食與健康有着密切的關係,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而是要增強衛生健康飲食的意識,日積月累纔能有一個健康身體。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常常給孩子們買補品,但沒注意到其實我們每天所吃的事物中有這些營養,只要合理搭配,注意每天的攝入量就可以了,何必要捨近求遠呢?

附表:

Q1:作爲中學生你平時有沒有注意營養與健康問題呢?○會注意○不會注意○不怎麼注意

Q2:正直春節期間你有沒有整天大魚大肉呢?○會有○沒有○有時會有

Q3:放假期間有沒有按時吃早餐呢?○有○沒有○有時有

Q4:在正直長身體期間你覺得營養重要嗎?○很重要○廢話,當然重要○不是很重要

Q5:在飲食方面,你是否有真的注意,平時都吃些什麼?□零食□辣辣□牛奶麪包□五穀雜糧□按時吃飯,吃早餐□多喝碳酸飲料

Q6:你覺得怎樣的飲食方式纔算是健康的呢·?____________

Q7:你是否有吃宵夜的習慣?一般都吃什麼?□零食□飯□燒烤□小吃□面□泡麪□花生,酒

Q8:你怎麼理解營養飲食”?○吃飽就行,沒怎麼注意營養○吃飯時要注意營養平衡攝入○營養歸營養,與飲食無關

Q9:你平時有挑食的習慣嗎?○有○沒有○有時有

文化廣場的文化廣場的作用

一是向人們渲染文化內涵,二是提供休閒、娛樂、文化活動的場所。

二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廣場常被比作這個城市的“會客廳”,它不但是展示城市文化的視窗,也是吸引遊人的一道風景。

三是城市文化廣場是以突出文化主題而在城市中人爲設定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動休閒學習,改善城市環境具有多重社會文化含義的一種現代開放空間。城市文化廣場的建設作爲一種公共文化事業,與當地歷史、文化相結合對本地文化和各地外來文化起到了傳承、開拓、創新的作用,達到了本地居民外地居民聚集、交流、引導的目的。

文化廣場也是人們精神文化的體現,爲人們的業餘生活增加了更多的色彩。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的需要也越來越多。

文化廣場的魅力

今天是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建築學院風景園林專業築夢鄉野實踐隊在河南省鞏義市海上橋村進行暑期實踐的第十五天。

昨天對海上橋村的文化廣場進行了考察,今天繼續對其細節進行更加深入的瞭解。海上橋村的文化廣場除了擁有大舞臺和運動器材之外,還配備有海上橋村衛生所和海上橋村文化中心。衛生所是村裏人們看病求醫的唯一可來的地方,文化中心內部,是一所王氏祠堂,裏面敬奉着村民們的先人。聽這裏的村民們說,逢年過節,村子裏的人們都會在此處好好慶祝一番,敲鑼打鼓聲、鞭炮聲混爲一片,甚是熱鬧。宗祠的建造也讓這裏更加有活力,村民們祭奠祖先,祈求先人的保佑。海上橋村的文化廣場還有一個比較實用的作用,那就是作爲停車場,雖然來海上橋村的人不多,但是停車場的設定體現出了人性化的一面。

作文,美麗的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是長春最大的廣場。

它爲我們長春人爭光,因爲它一年四季都很美麗,都很熱鬧。

有老人在那裏散步,有兒童在那裏玩耍,有年輕人來這運動。

長春因有了它,才能更加雄偉壯麗,更加迷人。

春天來了,文化廣場裏的小草睡了一冬天終於甦醒了,把冬爺爺給它的白色的棉衣換成了春天媽媽爲它準備的綠色的上衣,出來以後四處張望,柳樹姐姐又重新梳理它那長長的頭髮,春風一吹,它那長髮隨風飛揚。

文化廣場還有一羣羣可愛雪白的小鴿子,它們歇了一冬也來湊熱鬧,來到這玩耍活動筋骨,我餵它們食物它們搶來搶去,鴿子飛起來像一架架飛機,真是太可愛了。

春天的文化廣場真是一片生機.夏天來了,大樹哥哥長的又高又壯,枝繁葉茂,像一棵棵堅強的戰士,樹下面開了一朵朵美不勝收的花朵,它們爭芳鬥豔,美極了。

看噴泉旁有人在乘涼,有調皮的孩子濺了一身的水,涼絲絲的感到無比的暢快,這個噴泉趕走了夏日的炎熱,帶來了涼爽。

秋天來了,碧綠的葉子變成金飄落下來像一隻只翩翩起舞的黃蝴蝶,金黃的樹葉落到大地好像給大地鋪上了黃地毯,踩上去軟綿綿的,還發出“咔嚓”的聲音,向遠望去,楓樹上火紅的楓葉好像一團團燃燒的火焰,向上看去一排排大雁追趕着白雲,時而排成“一”字形,時而排成"人"字形飛向南方過冬。

最有趣的要數放風箏,秋風一吹,各種各樣的風箏飛上了天空,有蜜蜂,有大雁,有老鷹,還有麻雀等等,他們把文化廣場的上空裝扮的五彩繽紛。

冬天來了,下雪了,大樹,房屋等都被白雪覆蓋,我們像走進了銀白的天堂,我和朋友們在雪中奔跑,歡呼,我們打雪仗,堆雪人,那一個個雪人就像保護廣場的士兵,美麗的冬季在這裏真是別有一番韻味兒。

美麗的文化廣場我愛你,你是一首優美的歌,使我陶醉,讓我迷戀。

描寫鄖縣的文化廣場的作文

三倉文化廣場位於三倉人民 *** 對面。

這裏綠樹成陰,形態各異的綠化帶另人賞心悅目。

廣場南側大約有 200 平方米的平地全部鋪上彩磚,平地西側有各式各樣的健身器材,專供居民們鍛鍊身體。

平地東側有一個人造土坡,土坡上栽着各種各樣的灌木。

每天早晨,天剛剛亮,附近的人陸續來到廣場,他們有的打羽毛球,有的跑步、有的練太極拳、有的舞劍,最多的是做健康操,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

傍晚,這裏就成了孩子們的天下,他們聚集在平地上,有的滑板、有的溜旱冰,還有的玩獨輪車,沒事的站在一旁欣賞。

當然也有些人在玩健身器材。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從文化樓傳來悅耳的音樂聲,不一會兒廣場上便聚集着居民,他們三三兩兩的來到廣場。

那些小孩便回家吃飯了,這裏就讓給了老年人。

每天晚上六點半到八點多種,老年朋友們就在這兒跳健身舞,他們有的雖然年過七旬,頭髮銀白,但精神抖擻、舞步矯健,要不是那滿頭的銀髮,你絲毫也猜不出他們的真實年齡,他們合着音樂跳着, { 舞着,旋轉着…… 這裏環境優美,設備齊全,真是人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啊!

介紹石花文化廣場的作文400字

台山有許多名勝古蹟,但其中最令我流連忘返的是石花文化廣場。

它鳥語花香,山清水秀,是人們休閒的好地方。

石花文化廣場上面是石花山,哪兒有許多美好的東西。

山坡下是一片片綠色的草地。

草地像是一張綠色的地毯,草地上非常的柔軟,有許多小孩子在上面玩耍、嬉戲。

孩子們歡樂的笑聲傳遍了整個石花廣場。

那一棵棵茂盛的松樹筆直地站在那裏,像一個戰士一樣守護着這片美麗的地方。

那年老悠久的榕樹,伸開無數隻手臂像一把撐開的巨傘爲人們遮風擋雨。

那裏有一潭像鏡一樣平靜的湖水,湖水裏養了許多條小魚,黃的、金的、黑的、藍的……供人們欣賞。

那兒還養了許多花兒,黃的像金,紅的像火,粉的像霞……五顏六色,五彩繽紛。

有的花兒千姿百態,有的一枝獨秀,有的倒掛枝頭,還有的千朵成羣……有的還是花骨朵兒,有的含苞欲放,還有的飽漲的馬上要裂開了。

來到另一邊,看見許多雕像,頭像森林之王獅子,身體像兇猛的老虎,尾巴很長,還有躍躍欲試的的翅膀,工人叔叔們把他們雕刻的栩栩如生。

迷人的還不止這些,還有一個噴水池。

每逢雙休日,噴水池的水時而高,時而低,時而緩,時而急,有時還會歡樂的跳舞,隨着音樂的節奏,水花也越來越美。

迷人的石花文化廣場,它真是鑲嵌在臺城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作文,美麗的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是長春最大的廣場。

它爲我們長春人爭光,因爲它一年四季都很美麗,都很熱鬧。

有老人在那裏散步,有兒童在那裏玩耍,有年輕人來這運動。

長春因有了它,才能更加雄偉壯麗,更加迷人。

春天來了,文化廣場裏的小草睡了一冬天終於甦醒了,把冬爺爺給它的白色的棉衣換成了春天媽媽爲它準備的綠色的上衣,出來以後四處張望,柳樹姐姐又重新梳理它那長長的頭髮,春風一吹,它那長髮隨風飛揚。

文化廣場還有一羣羣可愛雪白的小鴿子,它們歇了一冬也來湊熱鬧,來到這玩耍活動筋骨,我餵它們食物它們搶來搶去,鴿子飛起來像一架架飛機,真是太可愛了。

春天的文化廣場真是一片生機.夏天來了,大樹哥哥長的又高又壯,枝繁葉茂,像一棵棵堅強的戰士,樹下面開了一朵朵美不勝收的花朵,它們爭芳鬥豔,美極了。

看噴泉旁有人在乘涼,有調皮的孩子濺了一身的水,涼絲絲的感到無比的暢快,這個噴泉趕走了夏日的炎熱,帶來了涼爽。

秋天來了,碧綠的葉子變成金飄落下來像一隻只翩翩起舞的黃蝴蝶,金黃的樹葉落到大地好像給大地鋪上了黃地毯,踩上去軟綿綿的,還發出“咔嚓”的聲音,向遠望去,楓樹上火紅的楓葉好像一團團燃燒的火焰,向上看去一排排大雁追趕着白雲,時而排成“一”字形,時而排成"人"字形飛向南方過冬。

最有趣的要數放風箏,秋風一吹,各種各樣的風箏飛上了天空,有蜜蜂,有大雁,有老鷹,還有麻雀等等,他們把文化廣場的上空裝扮的五彩繽紛。

冬天來了,下雪了,大樹,房屋等都被白雪覆蓋,我們像走進了銀白的天堂,我和朋友們在雪中奔跑,歡呼,我們打雪仗,堆雪人,那一個個雪人就像保護廣場的士兵,美麗的冬季在這裏真是別有一番韻味兒。

美麗的文化廣場我愛你,你是一首優美的歌,使我陶醉,讓我迷戀。

...

蔚縣文化廣場作文400字

美麗的文化廣場 樂從,有許多景點,而文化廣場就是景點之一。

一來到文化廣場,你就會看到一塊寬闊的空地。

在空地的兩邊種 着許多花草樹木。

花兒五顏六色,種類很多,不可計數。

因此,蝴蝶 姐姐和蜜蜂弟弟經常來到花叢裏嬉戲玩耍。

有時,蜜蜂弟弟還會提着 小桶去採蜜。

每次滿載而歸,蜜蜂弟弟心裏都會有說不出的快樂。

毫 無疑問,我最喜歡的當然是那美麗的噴泉啦!每當節日的晚上,噴泉 就會噴出大約三四米高的水柱, 水柱到了一定的高度, 就會從天而降, 就像天上的星星灑落人間。

在空地的附近,有一個兒童樂園。

那裏可是小朋友們的天地。

小 朋友們可喜歡去那兒玩了。

因爲那裏有很多好玩的: 蹺蹺板、 滑滑梯、 算盤……在這些遊樂設施的左邊,有一個長方形的沙池,裏面有蕩秋 千、 踩踏板……因此, 小朋友們經常拎着小桶、 小車和小鏟來玩沙子。

我遠遠就聞到了一陣荷花的清香。

我急忙往荷花池跑去。

荷花已 經開了不少了。

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

有 的花瓣兒全開了,露出嫩的小蓮蓬。

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 飽脹的馬上就要破裂似的。

這麼多的白荷花,一朵又一朵的姿勢。

如 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一陣 微風拂過,一池的荷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

沿着石板小路走去,我來到了人工湖。

人工湖裏的水清澈見底, 生活着一羣快樂、可愛的小魚。

人工湖裏的小魚可多啦!有紅色的、 有的、有金色的……每當我撒下一些飼料時,活蹦亂跳的魚兒們 竭盡全力地躍到水面上來,張開大大的嘴巴,一下子吞掉了幾粒,動 作十分敏捷。

文化廣場真美麗!它是大家休閒娛樂的好地方!

家鄉美景羅定《文化廣場》作文

我家附近有個美麗的廣場,叫文化廣場。

它是市內最大的廣場。

廣場上有綠色的草坡,美麗的花壇,優雅的拱橋和造型各異的音樂噴泉。

我和小夥伴們常常到那兒玩耍。

走進正門,有一大片十分平整、光滑的水磨石地面。

孩子們可以在這兒追逐打鬧,做遊戲,溜冰、放風箏。

廣場正中是一個圓圓的噴水池,池水在周邊綠化帶的襯托下顯得特別清澈。

正南面,是一個很大的音樂噴泉。

噴口裝着彩燈,音樂響起,高高的水柱在燈光的照射下五彩繽紛,水柱隨着音樂的節奏跳動着,彷彿仙女們翩翩起舞時揮動的長袖。

霎時,水池上籠罩着一層層簿霧,使人感到置身仙境。

一羣小孩在霧雨中穿梭嬉戲,扭動着 *** ,一串串清脆的笑聲不絕於耳。

水池前有個大舞臺,我曾多次在這表演舞蹈。

左右兩邊,有許多美麗的花壇,上面的植物有淡綠、深綠、淡青色……組成許多美麗的圖案。

花壇的四角分別有一個很大用花崗岩雕成的花盆,裏面有的種着鐵樹,有的種着花。

遠處分別有兩座石拱橋。

橋下,銀色的水面在微風吹拂下,波光粼粼。

廣場上還有許多草坡,草坡上有形狀各異的大石頭,人們可以坐在上面聊天,賞月、看風箏;還有用小石鋪成的羊腸小路。

我愛環境優美、綠樹成蔭、充滿時代氣息的文化廣場。

寫冕寧紅軍文化廣場的作文

我的家鄉山清水秀,鳥語花香,許多遊客前來遊玩。

我非常喜歡我的家鄉,我生活在我的家鄉,覺得很幸福。

那就是美麗的德慶。

德慶有一個美麗的文化廣場,去年重新裝過一次修。

裝完修,它變得更美麗了。

走進廣場,廣場的舞臺大如海,寬如馬路。

走了十幾步才走得上舞臺。

舞臺有兩層,上了第一層,再經過幾步樓梯就到了第二層,第一層和第二層沒什麼差別,只是第二層比第一層高了兩三米。

從第一層往下看,覺得第二層還比第一層望得遠。

下了舞臺,接着到觀衆觀看的平臺。

這個平臺很寬,好像一個大操場一樣。

每到有什麼表演時,德慶市民都站在這個平臺觀看錶演。

沒有什麼表演時就有一些小朋友到這裏溜冰或滑滑板,還會有所一大羣市民來到這裏鍛鍊身體。

再走上幾個階梯,就來到了大噴泉。

這個大噴泉顏色各異,形態萬千,可美麗了。

大家到放假的時候就來到大噴泉外拍照,這個小朋友擺姿勢,那個小朋友嬉皮笑臉。

大家玩得很開心,好像從來沒有見過似的。

家鄉的文化廣場真美麗呀!我爲做中國人,爲做德慶人而自豪。

...

賀蘭縣文化廣場作文

賀蘭我生在寧夏,長在寧夏,我愛寧夏,我愛寧夏的賀蘭山。

賀蘭山,那連綿不斷的山脈,與我們中國的巨龍——黃河相互對應,護衛着灌溉着我們的寧夏,纔是我們的寧夏有了“塞上江南”的美名。

漫步賀蘭山,心胸變得寬廣。

一陣陣花香使人陶醉。

擡眼望去,美麗誘人的花,紅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還有藍的、一片片像天空、像海洋。

野花在石縫裏、山澗中、峭壁上,到處都是,有名的,沒名的,散在那賀蘭山的山腰上,像星星、像眼睛,各式各樣,千姿百態。

它們簇擁着像利劍直插雲間的山峯,使這賀蘭山像佩戴上了五彩繽紛的花環。

從山頂到山腳又是一片片松林映入眼簾,夏天,它們鬱鬱蔥蔥;冬天,它們迎風傲雪。

站在頂峯,極目遠眺,會看到那條灰的長帶,這就是我們寧夏又一驕傲——黃河。

它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哺育這十三億的中華 兒 女 。

它浩浩蕩蕩,日夜奔騰,川流不息,氣勢磅礴。

我們寧夏有說不完的山光水色,有寫不盡的人間溫親……

以文化廣場真美麗爲題目寫一篇作文100個字

他.一個四五歲時還不會說話的孩子.卻在12歲時,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與奮鬥中,證明了畢達哥拉斯定理.他曾被老師視爲最蠢的學生.競靠自己的奮鬥在一夜之間成了世界名人,他曾當過小職員,卻發現了相對論,成爲又一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猶太人,他一生充滿坎坷與奇蹟.卻用自己的拼搏與奮鬥,爲全世界帶來了歡樂與進步,他就是20世紀最傑出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所以,我們不管怎樣也不要氣餒,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用百分之百的努力,不斷的拼搏,奮鬥.如今的我們,是一羣朝氣蓬勃.有遠大的理想、有奮鬥的目標,不斷的追求、不斷的拼搏的年輕人.這羣少年他們懷抱這偉大的理想像未來奮鬥.他們在不懈的努力.不斷的奮鬥,在生命中迎來一次次的挑戰.他們或許成功,或許失敗然而他們並沒有感到什麼.因爲古人曾經說過,若一帆風順,你不會成功,的確,沒有失敗.沒有從失敗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何來的成功.凡事欲其成功.必須付出代價:奮鬥這羣永不言敗的少年,即使有着較大的升學包袱,但也沒有讓他們放棄的理由即使是風雨交加,只要是他們還在明亮的教室中,他們就一定會有毅力去拼搏、去奮鬥、去進取.去做他們應該做的事.他們的最求並不是自己過着什麼,而是最求將自己的事做到最好.正如安徒生曾經說過:一個人必須經過一番刻苦奮鬥,纔會有所成就.如果我們都守株待兔,自己不去尋找成功.成功也絕對不會主

我的家鄉在--安徽蚌埠,雖然沒有北京那麼繁華富裕,沒有上海那麼多高樓大廈,更沒有青島那麼碧波盪漾,但是我最喜歡家鄉的?春遊幕慍 ?美麗的淮河文化廣場,座落在蚌埠市的體育路上。

路邊設施齊全,風景優美。

這裏有壯觀的大劇院,漂亮的萬達影院,高大的音樂廳。

最有趣的要數音樂噴泉,每當夜幕降臨,音樂響起,四周的燈柱便會射出色彩斑斕光,中間的石球就會噴出十幾米高的水柱似一條白龍騰空而起,直衝雲霄。

此時優美的音樂爲它伴奏,四周的小噴泉爲它伴舞。

每到這時調皮的小孩子們總要衝進噴泉玩耍一番,即便淋成了“落湯雞”,他們也滿不在乎,“咯咯”笑兩聲便又衝進水幕之中,繼續他們的“享受”。

人們總會在這時情不自禁的跳起舞來、唱起歌來。

歌聲、笑聲久久迴盪在廣場上空。

家鄉的文化廣場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山花爛漫、鳥語花香的燕山腳下,是人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轉載請註明出處作文大全網 » 文化廣場的文化廣場的作用

文化廣場的文化廣場的作用

一是向人們渲染文化內涵,二是提供休閒、娛樂、文化活動的場所。

二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廣場常被比作這個城市的“會客廳”,它不但是展示城市文化的視窗,也是吸引遊人的一道風景。

三是城市文化廣場是以突出文化主題而在城市中人爲設定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動休閒學習,改善城市環境具有多重社會文化含義的一種現代開放空間。城市文化廣場的建設作爲一種公共文化事業,與當地歷史、文化相結合對本地文化和各地外來文化起到了傳承、開拓、創新的作用,達到了本地居民外地居民聚集、交流、引導的目的。

文化廣場也是人們精神文化的體現,爲人們的業餘生活增加了更多的色彩。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的需要也越來越多。

鄉鎮基層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鄉鎮基層文化建設調研報告(精選3篇)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我爲大家整理的鄉鎮基層文化建設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鄉鎮基層文化建設調研報告1

   一、基層文化建設現狀

   (一)基層基礎文化設施建設實現新的突破。 總投資500萬元的1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全部竣工,實現了我縣鄉鎮綜合文化站全覆蓋。建起了硯城鎮李家口村、前所鄉右所村、南坪村、孫家坪鄉陽坡村等30多個文化大院、文體廣場。實現了以籃球場爲主的農村體育場地、農家書屋、農村文化活動室等新的“全覆蓋”。文化資訊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投入使用,縣圖書館向全社會免費開放。

   (二)文化體育事業日新月異。 積極開展文化三下鄉活動,實施“2131”電影惠民工程,舉辦廣場文化活動、歌詠比賽、文藝晚會,開展多形式的體育活動,成立了乒乓球協會、羽毛球協會、網球協會、太極拳協會等體育社團組織,廣大羣衆文化體育活動蓬勃開展。

   (三)文化強縣和全民健身工作有序開展。 隨着文化消費需求日益擴大,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我縣文化企業開始涌現,從業人員不斷增加,動物標本製作、根雕、手工地毯逐漸形成規模,八大角秧歌、黑肉燴菜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出XX。積極實施“十大文化工程”,不斷滿足羣衆的體育健身需求,體育場地數量大幅增加,健身組織不斷壯大,文化產業發展和全民健身工作有序開展。

   (四)重點工程建設穩步推進。 農家書屋、村級文化活動場所、農民體育健身設施等新的“五個全覆蓋”工程完成,文化改革平穩推進,南莊窩古塔等珍貴文物得到有效保護,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進展順利。

   二、存在困難

  一是文化館職工年齡偏大,文化專業素質偏低,藝術人才青黃不接。

  二是文化隊伍缺乏指導,疏於培訓。鄉鎮綜合文化站急需配備專職輔導員,發展農村文化事業。

  三是羣衆文化團體發展面臨較大困難,開展活動難度大,缺乏激勵機制和扶持,發展後勁不足。

  四是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農村文化活動室等文化場所的使用率不高,有的成爲擺設。還有些體育健身場地成爲農民的打穀場。

  五是農村基層文化消費意識不強,在文化娛樂方面消費比例低,不願花錢購買報刊書籍和用於其他文化娛樂上,認爲能夠吃飽穿暖就行,重物質消費輕精神消費,給農村文化建設帶來一定難度。

   三、對策措施

   (一)加強對農村文化工作的領導

  、和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明確目標,加強領導,加大管理和指導力度,將發展經濟和文化建設有機統一,將文化事業發展納入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和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財政支出預算,納入工作業績考覈,促進公共文化事業發展,推進我縣基層文化建設。

   (二)完善基層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是發展文化事業的關鍵,是羣衆參與文化活動的物質載體,其建設水平決定着羣衆的參與程度。要採取“向上爭、本縣投、民間吸”等多渠道籌措資金,形成國家、集體和個人共辦文化的新格局,實行文化建設社會化,文化服務有償化。在向上級爭取投入的基礎上,縣財政每年用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公共文化基礎設施設備建設和文體活動補助。同時,動員社會力量投資農村文化事業,形成產業,實行有償服務。

   (三)建立健全文化隊伍管理

  文化隊伍建設是發展基層文化事業的根本,是文化軟件建設的主體,其素質高低決定着羣衆文化生活的繁榮程度,同時也影響着羣衆的文化取向。在逐步加強硬件建設的基礎上,必須加強文化隊伍建設。一是要按編職數配齊配強鄉鎮綜合文化站專職輔導員,明確村文化室兼職人員,並考慮適當工作報酬。二是積極培育自發性的羣衆文化團體,提高他們的組織能力和業務水平,並對民間文化團體加強引導,加強管理,鼓勵和支援其開展文化活動,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和問題。三是加強對我縣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將真正具備各類文化素質的人才充實到文化隊伍,提高文化工作質量。

   (四)豐富羣衆文化生活載體

  一是要繼續搞好送戲、送電影、送科技知識下鄉活動。二是要適時組織開展球類、棋類、牌類等比賽活動和戲曲歌舞等表演活動。三是鼓勵支援開展民間文化活動,使羣衆廣泛參與豐富多彩的文體節目。四是加強對民間歌舞、民風民俗等非物質文化的發掘、保護和利用,使其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五是切實把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大院、農家書屋、農村文化活動室充分利用起來,發揮作用。

   (五)改變羣衆文化消費觀念

  精神生活是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的改善,文化生活也應隨之提高。但部分羣衆知識淺薄,觀念落後,對文化生活沒有認識,沒有追求,沒有參與,沒有投入。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宣傳活動和娛樂活動,加強引導,使廣大羣衆從中得樂,從中受益,認識到怎樣生活纔是美好、豐富、幸福的人生,激發他們的熱情,使他們逐步改變傳統消費觀念,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購買書刊和其它文化用品,參與文體活動,以構建一個人人蔘與、人人受益的大文化社會。

  鄉鎮基層文化建設調研報告2

  人民大衆既是文化的擁有者,也是文化的建設者,更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基層文化建設是文化建設的基礎,是切實保障人民羣衆基本文化權益,滿足羣衆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徑。透過對盂縣基層文化建設和文化需求的調研,深深感到基層文化建設是任重道遠且十分艱鉅的工作。

   一、 盂縣 農村基層文化建設的基本現狀

  近年來,我縣把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有了長足發展。確立了“以建設忠義文化爲統領,建造一批文化設施,打造廣場文化、節會文化幾個亮點,統籌縣、集鎮、鄉、村四級文化網絡,構建盂縣文化、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村落文化五個平臺,真正讓樂起來。加大了對文化事業的扶持力度營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環境。同時從文化建設的軟環境看,近年來每年評選文明廉潔家庭標兵戶10,學習才藝型家庭標兵戶10戶、好婆媳10對、好夫妻10對、好妯娌10對、好鄰里10對。全縣創建44個星級文化活動室、歷年來表彰誠信經營戶350個爲全縣的羣衆性精神文明活動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大大提升了盂縣人民的整體素質。目前,盂縣文化館、劇院、圖書館、新華書店等設施向立體式多樣化轉變。新建了文化廣場、文化公園等活動場所。農村大部分中心村都已建有各類活動室、閱覽室及黑板報、宣傳窗等設施。全縣已形成了較爲系統的城鄉一體的縣、鄉、村文化陣地。

   農村基層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透過走訪和問卷發現,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爲以下幾個方面:

  文化建設設施總量不小而實用量不足民間文藝隊伍龐大而文化工作專業人才欠缺。目前全縣農村文體活動的設施總量爲875個,其中包括籃球場、乒乓球室、老年活動室、棋牌室、影劇院、健身室、書畫室、古戲臺、閱覽室、多功能廳等真正成爲農民的文化活動場所的卻是少數。我縣絕大部分民間藝人都在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全縣14個鄉鎮只有14名文化員編制,同時多或少地兼幹其它工作。文化員隊伍總體素質偏低,專業出身的幾乎沒有,農村文藝後備人才相當缺乏。另外各類文藝下鄉活動雖然形式優美、格調健康,但是取材於基層生活的題材不多,藝術品味雖高但貼近廣大農民的實際需要不夠。縣圖書館藏書總量爲769120冊,除了一些經典的文學著作外,很多內容都已經落後過時,適合當代農民閱讀的作品極少,而且一些地方還沒有圖書閱覽室,普及程度不夠,許多基層羣衆無書可讀。

   二、 強化基層文化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綜合調查走訪,我們認爲盂縣基層文化建設必須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縣委精神,全面實施“文化塑縣”戰略,以文化塑造精神、塑造品牌、塑造形象爲抓手,着力打造“崇文、忠義、爭先、包容”的“盂縣精神”,推動盂縣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一)、進一步拓寬基層文化建設的出路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要切實改變目前基層文化建設在經費上“吃不飽、餓不死”、人員上“丟不掉、甩不脫”、事業上“放不開、搞不活”的局面,走出一條減輕實際負擔、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活躍羣衆文化生活、促進文體事業自我發展的新路。具體講,一是要積極規範引導基層文化中心創建工程 。二是構建適應市場經濟的新機制。三是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打造忠義文化品牌。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型的文化機制,把文化推向市場。立足當前,起好步、走好路,依法嚴格規範文化市場,真正使文化發展惠及人民羣衆。

   (二)、構建覆蓋全縣城鄉公共文化網絡體系

  構建全縣公共文化網絡服務體系總體框架。充分發揮陽泉百度優勢,逐步建立縣、鄉(鎮)、村三個級網絡體系。在堅持爲主導同時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鼓勵和支援各種社會力量,以捐贈贊助等方式,興辦公共網絡文化事業,提供公共網絡文化服務,發展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無紙化辦公等等各項網絡文化建設事業,以增強公共網絡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能力,促進公共網絡文化服務事業的發展。推動盂縣規劃和建設公共網絡文化設施,填補圖書館、藝術館的空白,並透過新建和改擴建的方式,實現縣級網絡圖書館和文化館達到國家級標準。

   (三)、加強引導構建良好的文化市場氛圍

   1、制定完善各類文化產業。 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於項目補貼、後期贖買、獎勵、貸款貼息以及搭建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平臺,如組織文化產業博覽會、舉辦大型文化活動、優秀文化產品評獎推介等。

   2、培育市場主體,優化產業結構。 充分發揮我縣現有文化資源和工藝美術、民間工藝、文化產業製造方面的優勢,培育市場主體,在具備條件的地方重點建設一批文化產品製造、演藝、休閒娛樂等產業示範基地和文化產業園區,提高文化產業的集約化水平,提高科技含量,形成具有盂縣特色的文化產業羣。根據我縣北、西、東、南部不同的歷史文化特色,扶持建設集文化、休閒、娛樂、度假爲一體的大型文化產業基地和文化觀光園區,在藏山旅遊景區打造一批旅遊演藝系列節目。形成我縣文化產業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3、培育文化產品市場。 重點扶持3-5個有規模的藝術品交易市場;積極培育小型多樣、具有我縣特色的剪紙、編織、木刻等農村民間文化產品的交易市場,形成民間藝術品生產銷售基地。逐步發展文化經紀代理、評估鑑定、技術交易、推介諮詢、擔保拍賣等各種類型的文化中介服務機構,加強各類文化行業組織自身建設,發揮其推薦、聯繫、協調的橋樑作用,創新、健全市場執行機制。

   4、精心組織各類文化活動,塑造忠義文化品牌,推出盂縣精神。 舉辦具有影響的地域性大型文化節慶活動,積極參加全國性的博覽會、交易會,運用舞臺藝術劇、影視作品等多樣化的宣傳手段,塑造文化品牌,提升地域形象。全方位展示根祖文化、晉商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盂縣特色文化,在塑造有影響的文化品牌的同時,爲藝術品交易搭建展示、營銷平臺。

   ( 四)、根據目前我縣文化建設現狀,提出以下具體建議:

   1、盂縣歷史悠久,傳統文化積澱異常深厚,非物質文化遺產品類繁多。 建議按照申報國家級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條件,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制定相關條例,規範我縣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建立文化精品生產機制,確定全縣重點專業藝術院團名錄,出臺精品獎勵辦法,舉辦藝術節。建議盂縣要確定重點專業藝術名錄。制定《盂縣文化藝術精品獎勵實施辦法》,把藝術創作經費和文化活動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保證藝術生產和文化活動穩定的經費來源渠道,爲繁榮創作和組織引導文化活動,提供必要的資金保證;對在全國或國際上產生一定影響的文化精品給予重獎,對宣傳盂縣和樹立盂縣良好形象。同時要創新藝術節投資模式,引入多元化的投資,將各種要素資源集中於營造環境,提高藝術節的品牌價值上,形成良性循環的.投入產出機制,使藝術節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

   2、建議制定盂縣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使盂縣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更爲明確、方法更爲科學、效果更爲明顯的基礎。 鑑於我縣文化資源分散、涉及管理部門較多的現狀,擬組成多個相關部門參加的規劃編制工作機構,全面開展編制盂縣文化產業規劃工作。編制文化產業規劃要與文化產業調查相結合,爲文化產業發展摸清家底,爲篩選文化產業項目提供依據。各部門應立足不同的文化資源和經濟基礎,找準發展的切入點,爲建立支柱型文化產業,豐富文化產品,完善文化產業門類結構打好基礎。

   3、繼續加強文化軟實力建設,建議設立榮譽制度表彰有傑出貢獻的文化工作者。 充分體現了黨對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文化工作者的深切關懷,設立盂縣文化人才獎勵制度,表彰有傑出貢獻的文化工作者,是在文化戰線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方針的具體體現。積極推進公民文化建設,相關部門要定期評選道德模範、見義勇爲、誠信經營等凸顯忠義文化爲主體的先進個人和集體,逐步構建道德文化、誠信文化、法治文化、選舉文化、機關文化、企業文化、社區文化、校園文化、網絡文化、節會文化等全方位寬領域多渠道的文化建設格局。

  從盂縣文化建設的整體看,基層文化建設相對薄弱。爲了滿足羣衆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活躍百姓文化生活,使羣衆的精神面貌昂揚向上,使羣衆的民族凝聚力、創造力、發展活力得到實質性提升,真正做到以人爲本,服務於民,把精力放在管理上,投資落在羣衆中,是從辦文化、送文化逐步轉型爲管文化、發展文化建設的種種積極探索。

  鄉鎮基層文化建設調研報告3

  在對南溪等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及執行現狀“解剖麻雀”過程中,我圍繞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滿足誰的需求、滿足什麼樣的需求、如何來滿足這些需求等方面,作了比較系統的思考和梳理,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

  總體來說,一是要重點加強也要統籌推進,既要儘快做長短板、補齊欠賬,又要搞好總體設計、堅持協同推進,實現資源利用和惠民成效的最大化;二是要持續實施也要創新發展,把文化惠民工程的“接力”建設和創新發展統一起來,努力實現農村公共文化設施的“從無到有”和“從有到優”;三是要全域覆蓋也要中心集聚,在全覆蓋、保基本的基礎上,克服設施建設條塊分割弊端,加大跨部門資金、項目整合力度,將文化資源重點向人口相對密集的中心村集中,加快培育形成若干小的區域性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四是要長“送”文化也要深“種”文化,一手抓“送”,一手抓“種”,興民間藝術、育鄉土人才;五是要加大投入也要改進服務,在堅持以公共財政爲主渠道加大投入的同時,進一步創新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模式,多開展流動、網點、上門服務,不斷提高農村基層公共文化的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

   具體來講,我們有五條改進措施和建議:

   (一)着力在中心村整合打造“農民文化樂園”。 就是構建滿足學教禮儀、文體活動、鄉風展示、議事聚會等多種需求的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使之成爲農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本平臺、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建設的主要陣地、新時期廣大農民羣衆的精神家園。將結合全省開展的美好鄉村建設,以改擴建爲主、新建爲輔,以設施建設爲基礎、內容建設爲核心,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場地、設施以及閒置的學校、祠堂、廠房等,對中心村已有、在建、將建的村文化活動室、文化資訊資源共享工程、農家書屋等文化惠民工程以及鄉村學校少年宮、留守兒童活動室、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等進行整合提升。目前已在六安等6個市選擇20個不同類型的中心村進行試點,明年起逐步在全省中心村展開。

   (二)相應提高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補助標準。 去年底安徽將國家有關經費與省、市、縣配套經費合併起來,每個行政村每年安排1萬元農村文化活動和設施運轉專項補助。下一步應根據實際需要有所增加並用活用好。一是將每村2400元的文藝演出補貼增加到4800元,以適應目前一場演出40005000元的成本。以縣購買服務的形式,按羣衆意願統一採購文藝演出送到行政村,讓羣衆一年能夠在家門口觀看一場正規文藝演出。有條件的地方還要爭取讓羣衆一年看上兩場。二是將補助農家書屋的2000元資金增加到3000元,其中1000元由村裏給書屋訂報紙,2000元由縣圖書館根據農願集中採購圖書和期刊。建立“縣總館+鄉鎮分館+村服務點”服務體系,縣圖書館透過鄉鎮綜合文化站,每半年對農家書屋圖書和期刊進行一次更新,使每個農家書屋擁有基本藏書1500冊、流動圖書300冊,報紙10種、流動期刊50種。三是將農村電影放映每村2400元增加到3000元(即每場增加50元),從而保證租片質量,多放映一些羣衆喜歡看的影片。

   (三)深入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 適應“三網融合”和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資訊化趨勢,儘可能擴大縣鄉村有線聯網覆蓋,並積極探索多種工程技術路徑,解決非有線電視用戶收看本地節目難問題。引導地方頻道針對受衆特點安排播出內容,多辦諸如農技服務、地方戲曲、羣衆性文化活動等農民愛看的節目。採取在鄉鎮設立維修點、預置備用設備等措施,方便羣衆及時維修、更換損壞的直播衛星設備。在條件成熟時可考慮免收農村或貧困地區有線電視收視費,將其作爲“村村通”工程的後續項目列入民生工程,進一步鞏固擴大電視作爲主流媒體的主導權和影響力。

   (四)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在配齊配強、專職專用鄉村兩級宣傳文化工作人員的基礎上,建議參照教育按學生數、衛生按服務人口數覈編的做法,科學覈定基層文化工作人員編制。逐步提高基層文化工作者待遇,對行政村配備的專(兼)職宣傳文化幹事,工資待遇參照村“兩委”幹部標準;對服務時間長、成績突出的鄉鎮綜合文化站長,比照財政所長、計生辦主任等享受副科級待遇。加快提升隊伍業務素質,分類型、分批次對基層文化工作者、羣衆文化輔導員和農村文化能人等進行培訓,爭取三年輪訓一遍。透過“選育用”結合,組建更多的農村文化志願者服務隊、羣衆文化輔導點;把志願服務作爲職稱評定、考覈獎勵的重要依據,促進專業文藝人才踊躍爲基層文化服務添磚加瓦。

   (五)切實加大財力投入和績效考評力度。 建議參照教育、科技投入的做法,明確文化建設投入在財政總支出中的比例,保證財政對文化建設投入增幅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力爭“十二五”末全省人均文化事業費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對老區、貧困地區應減少或免除文化惠民工程縣級配套資金。改進投入方式,採取購買、項目補貼、定向資助、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稅收減免等措施,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把基層文化建設成效作爲衡量一個地方發展水平和幹部政績的重要方面,提高其在科學發展考覈評價體系和目標管理績效考覈指標體系中的權重,設定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城鄉文化活動、文化建設投入等指標予以量化硬化,同時在宣傳文化系統內也要加強對惠民工程投入績效、使用效率等方面的考覈,確保農村文化建設落到實處。

;

Tags:廣場 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