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聖母領報大教堂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6W

聖母領報大教堂

聖母領報大教堂(Annunciation Cathedral)是在1484年~1489年由伊凡大帝下令召集莫斯科和普什科夫的能工巧匠建成,是沙皇的個人禮拜堂。聖母領報大教堂與其他由意大利人設計的教堂相比帶有強烈的純俄羅斯色彩,1547年遭遇火災後,由伊凡雷帝下令修復重建。人們把這時擴建的門廊叫做“伊凡雷帝的門廊”。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哈爾濱聖母領報堂何時重建

哈爾濱聖母領報堂1940年重建。聖母領報教堂,最初建於1900年,1918年毀於火災。1919年重建,1929年出現裂縫,1930年又重建,改爲鋼筋水泥結構。設計者爲圖斯塔諾夫斯基,歷時十年,1940年竣工。

古老巴黎的象徵 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教堂

教堂是各流派舉行禮拜、彌撒等宗教事宜的地方,它不僅是信衆宗教生活中的重要場所,更因它本身所體現的各式各樣的建築藝術而成爲所在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如熱門景點,甚至地標性建築等。那麼就讓城市文化爲你介紹,隨着世界名著而名揚天下的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教堂。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哥特式教堂建築,也是天主巴黎總教區的座堂。教堂於1163年由時任巴黎大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整座教堂的修建歷時180多年,在1345年全部建成。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平面呈橫翼較短的十字形,坐東朝西,全長128米,光是中艙就有12.5米寬,而整座教堂的全寬則爲40米,穹頂則爲33米寬。教堂的主立面水平與豎直的比例近乎黃金比1:0.618,立柱和裝飾帶把立面分爲9塊小的黃金比矩形,十分和諧勻稱。

聖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意爲“我們的女士”,這位女士不是指別人,正是意指的母親聖母瑪麗亞。聖母院大教堂並不是位於其址的第一棟宗教性建築,而在此地修築的第一座,如今已衆說紛紜而難以考證。

1160年,巴黎大教莫里斯·德·蘇利(Maurice de Sully)發起教堂的重建計劃,教皇亞歷山大三世(Pope Alexander III)在1163年親自奠基(也有說是蘇利奠基),開啓了這座法國哥特式建築代表作的建造工程。

1182年從唱詩堂開始建設,開工後教堂的修築速度非常快,在1182年教皇的使者獻出了新的祭壇之後,聖母院的基本功能算是大致成形。1208年建造了中殿。1225—1250年,建好了聖母院西側立面和後面尖塔。1235年—1250年,陸續在中殿內增加若干禮拜堂。

1250—1267年,尚·德·謝耶和皮耶·德·蒙特厄依負責擴建了教堂的十字交叉耳堂北面立面。1296年—1330年,皮耶·德·謝耶和尚·哈維完成了半圓形後殿,其中謝耶將門龕改爲現今看到的模樣,而哈維則完成了唱詩班屏風。

教堂雙塔造型的正面一直到進入13世紀以後、在第三任建築師尚·哈維的手上才動工,後由第四位建築師維優雷·勒·杜克與艙頂部分接合一同完成。

就這樣,經由石匠師、木匠師、鐵匠師、雕刻師、玻璃雕切師等各行各業手工藝者們數代前赴後繼的努力,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在歷時將近兩個世紀之後終於在1345年最後完工。

大教堂曾經是全歐洲工匠組織和教育組織集會的地方,巴黎最著名的索邦大學(Sorbonne)便坐落於此。18世紀末的法國大時期,教堂的大部分財寶都被破壞或者掠奪。之後,教堂改爲理性聖殿,直到1804年拿破崙執政時,纔將其還爲宗教之用。

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曾在小說《巴黎聖母院》中對大教堂作過充滿詩意的描繪。1845年,拉素斯和維優雷·勒·杜克負責全面整修教堂,工程持續了23年,修繕了尖頂和聖器堂,因此今日人們見到的巴黎聖母院,有非常多的要素是由他們來重新詮釋的。

時至今日,巴黎聖母院大教堂依然是法國哥特式建築的曠世傑作,並幾乎保持了最初的原始風貌,同時也展現了哥特式教堂的發展史。

喀山歷史

1.喀山的歷史沿革

喀山的歷史則可以上溯到1000年前,大約11世紀初,當時統治喀贊河流域伏爾加-保加爾公國爲了抵禦外敵入侵,在卡贊河的東岸的一個山坡上修建了一座木質的關隘,形成喀山的雛形。

13世紀初,蒙古人滅亡了伏爾加-保加爾公國。

1242年,一個西至多瑙河、東至額爾齊斯河的幅員遼闊的蒙古國家——金帳汗國宣告成立,土耳其人、韃靼人、西班牙人和俄羅斯人,都淪入蒙古人的統治之下。

13世紀下半葉,喀山開始建城。

14世紀末15世紀初,金帳汗國開始沒落,逐漸成各個汗國。

1438年,韃靼貴族脫離金帳汗國,建立喀山汗國。

15~16世紀時,喀山成爲喀山汗國的都城,爲水陸交通要衝和戰略要地。

1556年,喀山被第一位俄羅斯沙皇——伊凡四世所統治的沙皇佔領,自此成爲俄羅斯的一部分。

蘇俄時期,喀山成爲莫斯科以西一個重要的工商業和文化中心。

2005年,喀山慶祝建城1000週年。

2.喀山作爲一個歷史古城,有哪些值得一逛的地方

聖母領報大教堂這座拜占庭式建築,是喀山的的標誌與名片。

聖母領報大教堂是1484~1489年由伊凡大帝下令召集莫斯科和普什科夫的工匠建成,是沙皇的個人禮拜堂。這座教堂與其他由意大利人設計的教堂相比帶有強烈的純俄羅斯色彩,1547年遭遇火災後,由伊凡雷帝下令修復重建。

喀山克林姆裏宮喀山克里姆林宮建立在一個年代久遠的古遺址上,最初它是出現於喀山·可汗·金部落時期,伊凡雷帝將喀山列入俄羅斯版圖之後,推倒了喀山城的木質城牆,在原來的位置修建了一座石頭城堡----喀山克林姆林宮,比同名的莫斯科克裏姆林宮略小,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文化遺產。韃靼斯坦共和國地方誌博物館喀山是俄羅斯聯邦韃靼自治共和國首府,該博物館是遊客瞭解喀山文化、瞭解韃靼斯坦共和國文化的地方。

博物館首位都是授了的俄羅斯帥蜀黎,地位可見一斑。蘇尤姆別卡塔樓在喀山整個遺址羣中最爲醒目,共計有7層,高58米,其造型從各個方向都清晰可見。

這座塔樓實際上偏離軸心2米,以最後一位韃靼族喀山汗國女王的名字命名。庫爾·沙里夫 *** 寺沙里夫 *** 寺於2005年7月慶祝喀山建城1000年時竣工。

這座 *** 寺是一個帶有巨大穹頂的方中帶圓形狀的建築物,四角豎立着高聳雲霄的宣禮塔。整座建築色彩是藍白相間,牆面、門窗上的所有圖案都帶有濃厚的 *** 藝術特點。

3.喀山大教堂的教堂歷史

喀山大教堂位於聖彼得堡的涅瓦大街上,由俄羅斯建築師沃羅尼欣設計,於1801年8月開始奠基儀式。教堂以古羅馬聖彼得教堂爲原本,歷經10年於1811年竣工。但是由於教堂的正門面向北方,側面面臨涅瓦大街很不美觀。所以,在教堂東面豎立94根科尼斯式半圓型長柱長廊使喀山教堂變成典型的俄式教堂。

在喀山教堂竣工后里面供奉俄羅斯最靈驗的喀山聖母像,喀山聖母像曾經多次顯靈。第一次顯靈於伊凡雷帝時期。在於蒙古戰爭時期,多次顯靈使蒙古大軍不戰而逃。第二次顯靈於俄法戰爭,元帥庫圖佐夫在前到喀山教堂到喀山聖母前祈禱,聖母託夢給庫圖佐夫將出現從沒有過的寒流,這次寒流使拿破崙·波拿巴軍隊不戰而逃凍死過半,而且全無戰鬥力,使庫圖佐夫一戰成功。第三次顯靈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正教教皇向喀山聖母像祈禱,聖母再次託夢給教皇說寒流將第二次出現,這次寒流使德軍凍死過半,坦克無法開動,飛機無法起飛,手無法扣動扳機。喀山聖母像在每次都會消失。喀山聖母像儲存在美國的博物館內,但是俄羅斯人民相信當俄羅斯再次出現災難的時候將會再次出現。

4.喀山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月30日,位於俄聯邦首都莫斯科以東1300公里外的古城喀山迎來了自己千歲慶典。

在韃靼語中,“喀山”一詞爲“大鍋”之意,因其形狀似一口鐵鍋而得名。從空中俯瞰,喀山城四周山巒環繞,巖壑陡峭,林木蔥鬱。

在城東,歐洲最長的河流——伏爾加河與喀山河交匯。 古喀山汗國的都城 歷史上,喀山經濟文化中心地位曾與莫斯科、基輔呈鼎足之勢。

得益於肥沃的黑土帶,喀山自古農業發達,糧食自給有餘。隨着城市面積擴大,手工業、商業也開始發達起來,喀山逐漸成爲伏爾加河流域的交通樞紐及商品集散地。

在這裏,來自非洲﹑東亞、西亞的商人與西歐商人進行商品交換和頻繁的貿易往來。 1206年,一個由蒙古人建立的國家在亞洲腹地誕生。

由此,一個對歐亞歷史進程產生巨大影響的事件——蒙古人的征服——拉開了序幕。1243年,成吉思汗之孫拔都在伏爾加河下游紮營,以薩萊爲中心建立了一個西至多瑙河、東至額爾齊斯河的幅員遼闊的蒙古國家——金帳汗國。

蒙古大軍所到之處,富庶的城市變爲廢墟,無數的居民遭到殺戮,喀山也未能倖免。 1438年,韃靼貴族兀魯· *** 在伏爾加河中游建立了一個封建國家——喀山汗國。

成立之初,喀山汗國曾一度相當強盛。1445年,喀山汗擊敗莫斯科公隊,俘獲大公瓦西里二世。

此後,喀山汗國與莫斯科公國的戰爭不斷。1469年,沙皇伊凡三世利用喀山汗國的內訌,曾奪取喀山城。

1487年,莫斯科公國再度佔領喀山,並扶植了以 *** ·阿明爲首的傀儡 *** 。1504年,阿明擺脫了控制,並於1521年同克里木汗國和諾蓋汗國結盟起兵包圍了莫斯科。

不久,汗國依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喀山汗國造成毀滅性打擊的是伊凡雷帝。

傳說,當葉蓮娜1530年生下伊凡雷帝時,遠在上千公里外的喀山汗妻子都聽到了這個嬰兒的啼哭,對來自莫斯科的使者說:“貴國剛剛降生了一位皇子。他長着兩副牙齒,一副要吃掉我們韃靼人,另一副會將莫斯科公國給吃下去。”

葉蓮娜的預言沒有錯,正是這位伊凡雷帝成了喀山汗國的終結者。 1552年,伊凡雷帝親率15萬大軍進攻喀山汗國。

8月底,莫斯科公隊包圍喀山,用150門重炮向城內守軍發起毀滅性轟擊,炸塌了供應全城的水井,喀山城陷落,汗國最終併入版圖。在“恐怖伊凡”的野蠻征服中,當地的著名 *** 學者和導師幾乎全部遭受殺戮﹐大部分 *** 古寺也被夷爲平地。

18世紀時,喀山發展成爲重要的行政、貿易、工業和文化中心。今天,人口110萬的喀山是俄韃靼共和國首都,以水陸交通樞紐和機械製造、化學工業而聞名。

此外,喀山還擁有生產“米”系列直升機的喀山航空設計製造綜合體。 兩大宗教和睦共存的城市 喀山江水如帶,綠樹成蔭,有許多名勝古蹟。

最著名的是喀山克里姆林宮,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其歷史文化價值遺產使之與莫斯科、聖彼得堡並列爲“A”級歷史文化城市。 喀山的克里姆林宮與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外形相似,只是規模略小,是一個令人歎爲觀止的16世紀建築羣。

俄語“克里姆林”語義是“內城堡”,特指高大宮牆和鐘樓連接拱衛宮殿的建築形式。在喀山克里姆林宮,最值得稱道之處是它的各式塔樓了,主要有45米高在1555年開始鳴鐘的斯帕斯塔,55米高的帶有石頭園頂的蘇尤姆別卡塔及密塔等。

“蘇尤姆別卡”高七層,爲通體暗紅色的尖塔,是以韃靼喀山汗國末代王后的名字命名。伊凡雷帝當年歷經血戰攻下喀山後,曾想強娶蘇尤姆別卡王后爲妃。

蘇尤姆別卡無奈同意了,但提出的條件是要求伊凡雷帝在7天內爲她建造一塔。塔按期完工後,蘇尤姆別卡請求登塔與喀山告別。

沒想到,她登臨塔頂後突然奮身跳下自盡。此塔也是聞名世界的斜塔之一。

站在克里姆林的宮牆外,可以俯瞰千年喀山的萬千氣象。宗教場所中,這裏既有歐洲的教堂,也不乏亞洲的喇嘛廟;建築羣裏,既有斯拉夫式的拱門、哥特式的尖頂、巴洛克式的圓穹,還有中國式的雕樑畫棟,充滿異域情調。

建於18世紀的彼得羅巴夫洛夫斯基大教堂具有俄羅斯的風格;喀山博物館的外貌則帶有韃靼族的建築格調。在城郊,有伊凡雷帝攻下喀山的紀念碑。

其中最令人感慨的是,喀山有27座東正教堂和31座 *** 教 *** 寺,是世界上兩個大的宗教在俄聯邦境內並存的地帶。 上世紀90年代初,韃靼斯坦共和國的民族主義熱情高漲,人們心情急迫地想在挽救韃靼人的語言和宗教,甚至和車臣一起遙相呼應 *** 。

而如今,當遠來的客人對這段歷史不甚了了的話,則根本無法想象10年前這裏與莫斯科之間的那種緊張對峙氣氛。10年,韃靼斯坦的語言和文化有很大進步,韃靼語與俄語一起都成了正式的官方語言,街道名稱、商品標籤等都使用兩種語言。

當然,也有不少人不滿於此。韃靼斯坦議會語言文化委員會瓦利耶夫認爲,莫斯科越來越咄咄人,“根據韃靼議會1999年透過的一項法律,將重新使用比基里爾字母更接近韃靼語的拉丁文書寫”。

不過,俄語似乎還是擁有壓倒優勢,不僅商業服務機構的僱員是講俄語,而且大型廣告標誌用的也是俄語。說到底,喀山還是以俄語爲主導的城市,看來這也是莫。

5.韃靼族的歷史進程

東胡被匈奴的冒頓單于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分爲烏桓和鮮卑二族。烏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後衰落,鮮卑一族崛起,在西晉晉武帝時代,鮮卑主要分爲段部、慕容部、拓拔部、乞伏部、柔然部等。其中柔然與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戰。柔然被突厥系民族擊敗後,分爲南北兩支。柔然的南支逃到遼河上游,成爲契丹人的宗源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蒙兀室韋的祖先之一。

《舊唐書》有“蒙兀室韋”,“蒙兀” 與“蒙古”是同名異譯,在蒙古語中意爲“永恆的火焰”。

漠北諸部中,黃金家族來自室韋諸部,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嫡系後裔。北宋時,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系民族的統治逐漸衰落,居住於今日俄羅斯聯邦赤塔州和蒙古國東方省地區的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蒙兀室韋諸部開始西遷至蒙古高原內部的。室韋諸部在突厥語中稱作韃靼。西部蒙古諸部則在同一時期在由突厥或突厥化的部落的基礎上形成。

大明時東、西蒙古分稱爲韃靼和瓦剌。

6.俄羅斯喀山這個城市怎麼樣

俄羅斯喀山是俄羅斯三座歷史文化城市之一,是俄羅斯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名勝古蹟衆多。

喀山:俄羅斯聯邦韃靼自治共和國首府,是伏爾加河中游地區經濟、交通、文化中心,是俄羅斯第8大城市。該市與莫斯科、聖彼得堡一同被列爲俄羅斯三座歷史文化城市,是俄羅斯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名勝古蹟衆多。

喀山位於歐洲最長的河流伏爾加河中游左岸,伏爾加河與喀山河交匯在喀山城東,城市被青山環抱。 喀山是俄羅斯中部的文化名城,城中的克里姆林宮遺址羣是一處華麗的建築羣遺址。

在喀山,既有歐洲風格的教堂、亞洲格調的喇嘛廟,也有 *** 的 *** 寺。 喀山市是俄羅斯重要的鐵路樞紐和大型河港口,是俄羅斯最大的工業和金融中心之一,銀行資本總額在俄羅斯銀行排名第三。

此外,喀山還是2013年第27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和2015年第16屆國際泳聯世界錦標賽的舉辦地。

7.喀山汗國的悲劇

金帳汗國的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國家,喀山汗國便是其中之一。除了少數統治者之外,喀山汗國與蒙古人並無太多的聯繫,而在種族、語言、宗教、文化和經濟傳統上,它都是保加爾人(Bulgars)的直接繼承者,保加爾人是突厥語民族的一支,在公元九-十世紀時遊牧於伏爾加河中游一帶。喀山成了這個新興國家的首都。汗國於1437年由烏魯. *** (Ulu Mukhammed)建立,毀於1552年10月15日--伊凡雷帝(Ivan the Terrible)用15萬大軍圍攻了2個月後征服

了喀山。日益膨脹的俄羅斯國家在數十年前即已對喀山汗國虎視眈眈。僅在1446年到1552年之間莫斯科和喀山就發生了16次戰爭!喀山的防禦工事非常強固,一度被認爲是堅不可摧的。喀山有一條很深的護城河並且城牆極高,因此在俄羅斯進攻喀山的時候人們都相信只需要3千名韃靼戰士就足以守衛這座要塞了。

俄羅斯人意識到這座韃靼要塞是非常難以攻取的,同時也知道單憑通常的辦法無論多久的圍攻都不會給他們帶來勝利,於是他們請了深諳爆炸技術的德國工程師來破壞城牆;然而,最終還是由“韃奸”向敵人敞開了喀山的城門。

這些叛徒是些甚麼人呢?主要是那些喀山城中屬於所謂的“親莫斯科黨”的人。我們知道,當時喀山汗國的統治層大略可分爲兩個派別:一派爲那些接近自1521年以來統治喀山的克里米亞韃靼王朝的人,另一派爲那些同莫斯科有商業和貿易利益聯繫的人。前者是親奧斯曼的突厥人,後者則傾向莫斯科。喀山汗國內部的歷史就由這兩派之間的陰謀和鬥爭組成。

喀山汗國被俄羅斯人征服後,城中的居民遭到了殘忍的。這是“種族清洗”的一個早期例子。在流血發生後的幾十年間,韃靼人被禁止在城裏居住。即使到了今天,喀山的大部分居民在種族上仍舊是俄羅斯人,並且在喀山城30公里

以內再也找不到一個韃靼人的村莊。1552年就成爲了韃靼民族歷史上黑暗之頁的開始。

1555年在喀山建立了一個東正教的主教教區,目的在於將 *** 的韃靼人轉變爲東正教教徒。大教主古裏(Guriy)發起了強制轉變的暴力運動,破壞 *** 寺和 *** 學校。古裏的繼任者哥爾莫根(Germogen)更加惡毒地推行這一恐怖的運動,在他的力促下,沙皇費奧多爾. 練才 維奇(Fedor Ivannovich)在1593年頒佈了一條法令,結果有數百座 *** 寺被摧毀。

1628年,沙皇頒佈了一條新的法令,禁止 *** 貴族擁有東正教教徒的農奴。1648年,這條法令更進一步規定:韃靼貴族在皈依東正教後就可以保有他們的東正教教徒農奴。從這時起,許許多多帶有韃靼名字的俄羅斯貴族就成爲了俄羅斯統治精英的一部分。俄羅斯的歷史兼語言學家N.A.巴斯卡闊夫(Baskakov)認爲,在某種意義上韃靼後代的俄羅斯貴族幾乎佔了俄羅斯統治階層的四分之一。

但是絕大多數韃靼人變成了農奴,他們差不多全都變成了俄羅斯國家的財產。 *** 官僚機構對民衆的要求從不答理,對韃靼農奴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狀況更是毫不關心。在許多年中韃靼人一直是俄羅斯進行一切主要工程建設的廉價勞動力。

發生在1552年的這些悲劇事件的後果至今仍然可以感受到,而韃靼作爲今日俄羅斯聯邦的一個少數民族仍然在努力奮鬥以爭得其應有的國家地位。然而韃靼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還是較低的,很多青年韃靼人,尤其是那些住在讒八固之外的韃靼人,已經不會用本民族的語言閱讀和寫作。鑑此,韃靼人的有識之士指出,在10月15日這個悲痛的日子很有必要重溫那引起導致韃靼民族衰落的一系列反應的最初事件,韃靼人應當滿懷希望地把韃靼民族的語言和文化傳給下一代,這樣纔可以最終達成1552年10月15日事件結果的改變。

【巴黎聖母院情節概括】 巴黎聖母院每卷概括

巴黎聖母院情節概括

第一卷

這一卷是小說的開端,幾位重要的主人公陸續登場。

故事發生在1482年1月6日,這天是巴黎人慶祝主顯節和愚人節的日子,任何惡劣行徑在這天都會被允可,人們都沉浸在歡聲笑語中。此外,這天按慣例要在格雷沃廣場會點燃篝火,勃拉克小教堂會樹立五月樹,司法宮會上演聖蹟劇。一大清早,市民們統統鎖上屋門,從四面八方涌向上述三個地點之一。

其中,通往司法宮的各條大街尤爲擁擠,因爲市民們知道弗朗德勒的使臣們會駕臨司法宮觀看聖蹟劇及在同一大廳裏舉行的愚人王競選大賽。

然而到了正午,紅衣主教遲遲未到導致聖蹟劇無法開演。人羣開始躁動不安,場面十分混亂。在觀衆的翹首企盼下,傾注了落魄詩人甘果瓦全部熱情的聖蹟劇《聖母瑪利亞的公正審判》終於開演了,但乞丐王克洛潘的滑稽求乞、樞機主教的駕臨、使臣們的陸續到來,引起了陣陣喧譁,使戲劇難以繼續。

當使臣們全都到齊時,襪店老闆科伯諾爾提議開始競選愚人王,並以扮相最醜、笑得最怪者爲勝。於是,參賽者們依次到視窗表演自己的怪相,最終愚人王被選出來了。這會兒.在視窗上出現的是一個奇妙無比的醜相: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巴,左眼上擋着濃密如茅草叢的紅眉毛,一個大肉瘤完全遮住右眼,牙齒橫七豎八,一顆長如象牙的獠牙伸出厚繭的嘴脣,下巴劈開。或者不如說他整個人就是一副怪相,大腦袋上栽着棕紅色頭髮;

兩肩之間拱起一個碩大的駝背,全靠前面的雞胸才維持平衡;

大小腿扭曲異常,只有在膝蓋處能合攏,以至從正面看像兩柄以刀把相接的鐮刀:他還有一雙寬腳板和一雙可怕的巨掌。這就是新當選的愚人王。人們蜂擁而上,給他硬紙片做的王冠和道袍,然後,擡着他到城中的大街小巷。

當愚人王的隊伍離開後,空蕩蕩的大廳內僅剩下一些老弱婦孺。甘果瓦以爲他的聖蹟劇可以繼續吸引人的注意,可他的演出樂隊也被“愚人王”的隊伍帶走了。

突然,視窗上一淘氣鬼喊道:“愛斯梅拉達在廣場上。”這句話使得大廳裏剩下的人全都涌向視窗,去觀看愛斯梅拉達的表演。連演出用的梯子都被搬走去看她跳舞。聖蹟劇停止,徹底絕望的甘果瓦垂頭喪氣地離開大廳。

第二卷

這一卷寫甘果瓦與愛斯梅拉達摔罐成親的過程。

當凝聚了自己諸多心血的聖蹟劇被觀衆們遺忘後,甘果瓦深受打擊,懷着一顆受傷的心獨自走在陰暗、潮溼的街上,他試圖避開主顯節和愚人節的熱鬧,避開高聲喧譁、火把以及焰火。但命運似乎總跟他過不去,無論何處,都洋溢着節日的氛圍,使他無處可逃。絕望之餘,他索性向最熱鬧的格雷沃廣場走去。格雷沃廣場一直都保持着一副慘淡的景象,這多少與樹立在它中心的刑臺和絞刑架有關。如今整個巴黎只有這裏還擺放着這些陰森恐怖的刑具。

廣場上,愛斯梅拉達正在表演歌舞,她那美麗的面龐、曼妙的身材、優美的舞姿,吸引了諸多人。其中,包括落魄詩人甘果瓦和情慾焚身的副主教克羅德·弗羅洛。舞罷,愛斯梅拉達又叫山羊佳麗表演雜技,博得觀衆狂熱的喝彩。正當人們沉浸在美妙的歌聲中之時,那個隱修女又發出了可怕的咒罵聲。“你還不滾開,埃及的蝗蟲!”隱修女居第爾尖聲叫喊道,這聲音嚇壞了愛斯梅拉達。

人們正抱怨那個隱修女打斷了歌聲,這時,愚人王的隊伍也來到了格雷沃廣場。在從司法宮到格雷沃廣場的路上,加西莫多逐漸進入心花怒放、驕傲幸福的極樂境界,這是他平生第一次享受到自尊心的滿足。正當他醉醺醺、樂陶陶地經過柱屋門前時,克洛德從人羣中衝出來,他怒不可遏地摘下加西莫多的冠冕,折斷他的權杖,撕裂他那件綴着金箔的皇袍,粗暴地搖着他的肩膀,示意加西莫多跟他走。人們以爲加西莫多會把男子給吃了,可出乎意料的是,加西莫多溫順地跟着副主教消失在一條小衚衕裏。

人羣散了以後,甘果瓦不知該往何去,突然下決定冒險跟蹤愛斯梅拉達。他跟着她轉過一條又一條街,街道越來越荒僻。當愛斯梅拉達拐進一條橫街時,她突然發出一聲尖叫,甘果瓦急忙趕上去。那條街漆黑一片,但是,拐角聖母像下有個鐵籠子,裏面燃着油稔,甘果瓦藉着燈光,看見有兩個漢子正抱住愛斯梅拉達,他們竭力堵住她的嘴,不讓她叫喊,而愛斯梅拉達正在奮力掙扎。甘果瓦奮不顧身地撲上去,卻被加西莫多反手一推,摔倒在地。在這危急時刻,正在巡邏的國王衛隊隊長弗比斯恰巧路經此地,解救了愛斯梅拉達,抓住了加西莫多。愛斯梅拉達被弗比斯英俊的容貌和解救她的恩德所打動,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地愛着他。她問過衛隊長的姓名後,就飛快地跑開了。

被加西莫多摔得昏頭昏腦,甘果瓦清醒時,發現自己躺在陰溝裏,幾個小孩將偷來的草蓆扔在陰溝裏,恰好蓋住了甘果瓦。孩子們準備燒草蓆取暖,甘果瓦嚇得立馬站起來跑走了,但他一下又後悔了,他想回去把草蓆撿回來,卻迷了路。在路上甘果瓦又被幾個假裝殘疾的乞丐窮追不捨,慌亂中他闖入了彙集惡棍、乞丐、流浪漢的奇蹟王朝。

奇蹟王朝是一個巨大的“室”,人們白天將自己化妝爲殘疾的乞丐,晚上便成了強盜,一切盜竊、賣淫和暗殺等案件的扮演者,就是在這裏上裝、卸裝的。甘果瓦被三個乞丐帶去見他們的大王,即愚人節當天在司法宮前乞討的克洛潘·圖意弗。克洛潘給他機會去檢測自己是否能當扒手,這樣就不用被絞死。但甘果瓦沒有透過檢驗。克洛潘給他最後一次機會,只要奇蹟王朝裏有任何一位婦女要他,他便可免死。然而,沒有一個女人願意要他。就在這時,那個波西米亞姑娘出現了,她高喊:“我要他!”甘果瓦這才得救了。

甘果瓦和愛斯梅拉達摔罐成婚,婚期四年。然而愛斯梅拉達並不愛他,她只是爲了救他而跟他成爲名義上的夫妻。甘果瓦雖有些失望,但欣慰的是他至少有個地方過夜。

第三卷

這一卷介紹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莊嚴宏偉的建築。但時間和人使它遭受了無數損傷和破壞,在它衰老面部的一條皺紋旁邊有一道傷疤:“時間盲目,人類愚蠢。”然而時間帶給它的創傷卻遠不如人。

不僅是聖母院,中世紀的所有教堂都是這樣。從它們的遺蹟上,可以看出它們遭受的三種傷害以及受害的三種不同程度:首先是時間,其次是和宗教改革,最後是那些越來越笨拙荒誕的時新樣式,這些樣式徹頭徹尾地傷害了它。

巴黎聖母院不能稱爲一座完整的建築,它既非羅曼式也非哥特式,它是一座過渡時期的建築,從羅曼式過渡到哥特式,巴黎聖母院是這種變化的一個奇特的標本。它的每一面、每塊石頭,都不僅載入了法國的歷史,而且載入了科學史和藝術史。巴黎聖母院這種混雜的構造使人感到建築藝術上在某一點上是原始的東西,就像古希臘的大型石建築遺蹟、埃及金字塔以及印度巨塔一樣,它們表明:最偉大的建築物大半是社會的產物而不是個人的產物,它們是勞苦大衆的藝術結晶。

從聖母院的鐘塔頂上可以俯看巴黎全景。十五世紀的巴黎已經是一座大城市了。它出生在如今叫做舊城區的形狀像搖籃的小島上,之後它不斷地向外發展,如今巴黎這座大城市接連脹破它的四道城牆,像一個小孩大起來撐破了去年的衣服一樣。在十五世紀,巴黎分成了三個區域:舊城區、大學區和市民區。舊城區佔據整個小島,是最古老、最小的一個,大學去佔據整個塞納河左岸,從杜爾內爾塔一直到內斯爾塔。最大的是市民區,它佔據整個右岸,比大學區更深入郊野。這三大區域,都各自成爲一座城市,但都是一座由於過分特殊而不可能完整的城市。它們各有不同的外表,舊城區有很多教堂,市民區有很多宮殿,大學區有很多學院。

十五世紀的巴黎不僅是一座美麗的城市,而且是一座結構勻稱的城市,一箇中世紀建築學與歷史學的產物,一部石頭的編年史。它是一座僅僅由羅曼式和哥特式兩層建築構成的城市,羅曼層早被哥特層消滅了,然而五十年之後,文藝復興將它那富麗的想象和結構混進了巴黎那莊嚴而多變的勻稱中,從那以後,這座大城市就一天天變了樣,哥特式的巴黎也被消滅了,代替它的是一個綜合了幾個世紀樣式的巴黎,而最美的樣式已經消失了。有紀念意義的建築愈來愈少,逐漸淹沒。儘管此刻的巴黎看起來十分值得讚賞,但它遠遠比不上十五世紀時期的巴黎。

第四卷

這一卷是對克洛德與加西莫多的身世、經歷及其性格的追述。

副主教克洛德並非平庸之輩。他出身於一箇中產家族,早在兒時,就由父母作主,決定獻身神職。家裏從小就教他用拉丁文閱讀,教他低眉垂目,輕聲細語。他在幽居生活裏靠啃彌撒和辭典而長大的。他生性憂鬱,認真,嚴肅,從不大聲嚷叫,不苟言笑,難得揶揄別人。他學習勤奮,以強烈的求知慾,如飢似渴地學完了一部又一部教令。攻完法規後,又潛心學習了醫學和自由藝術、鍊金術。他還擅長治療寒熱病、跌打損傷和瘡毒等病症。

1466年,克洛德18歲那年夏天,家鄉發生了一場瘟疫,他的父母均在這場瘟疫中喪生,將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弟弟留給他。這使十九歲的克洛德竟成了家長,使原本全身心投入在神學、教規、醫學等領域的他回到現實中。於是,他滿懷惻隱之心,對小弟愛備至,盡心盡力。從那時候起,克洛德一方面致力於宗教事業,一方面撫養弟弟長大。

20歲的時候,克洛德就當上了神甫。復活節後第一個禮拜天的早晨,有一畸形的棄嬰被放置在聖母院前的雕花木榻上。克洛德聽到了修女們責罵他爲“小怪物”。御前官則說他是“蛋中的魔鬼,魔鬼中的蛋”,預兆着大災難。於是人們便議論着要把他燒死。這時,克洛德站出來,抱起四歲的“小妖怪”加西莫多,決定收養他。

他收養加西莫多,是因爲一看到那小東西那樣悽慘,那樣畸形,不過卻很有生氣,相當健壯和有力氣。那種被拋棄的身世,使他不由聯想起自己的那位弟弟來。假如他死了,他親愛的小若望也會遭受同樣的命運,悲慘地被扔在這棄嬰木榻上。這種種想法一齊涌上心頭,惻隱之心油然而生,便一把把小孩抱走了。暗自發誓,一定要把這棄嬰撫養。將來小若望不論犯有多麼嚴重的錯誤,都會由他預先爲弟弟所做這種善行作爲抵償。這等於他在弟弟身上某種功德投資,是他預先爲弟弟積存起來的一小樁好事,以備這小淘氣有朝一日缺少這種錢幣,因爲通往天堂的買路錢只收這種錢幣。到了1482年,克洛德已成爲一個刻苦律己、老成持重、陰沉的神甫,是世人靈魂的掌管者,是聖母院的副主教大人,巴黎主教的第二號心腹,領導着174位鄉村本堂神甫。此時,加西莫多也已長大了。由於養父克洛德的庇護,他十四歲時當上了聖母院的敲鐘人,但不幸又添了一項新的殘疾——被鐘聲震成了聾子。在加西莫多成長曆程裏,聖母院對他來說相繼是蛋殼,是窩,是故鄉,是宇宙。

由於出身不明和相貌奇醜,加西莫多對任何人都懷有惡意和仇恨,但對於克洛德卻是例外。他的報答深沉,熾烈,無限。他對於副主教,好像一個最卑微的奴僕,最溫順的侍者,最機警的衛士。可憐的敲鐘人聾了以後,他和副主教之間就建立了只有他倆才懂得的神祕手語。這樣,副主教就成了加西莫多唯一可以交談的人了。加西莫多在世界上只有與兩樣東西有聯繫:聖母院和克洛德。加西莫多和副主教兩人用自己的方式和同等的熱情鍾愛着聖母院。

隨着時光的流逝,在克洛德人生中的兩件甜蜜的事:科學研究和對弟弟的教育也略雜苦味了。於是,他更專心地投進了科學的懷抱,甚至潛心研究魔法、巫術。人們把他當成一個墮入邪教深淵和神祕學科黑暗中去的正在探索地獄的靈魂。但他卻益發地嚴肅,簡直就是神甫的典範。出於身份的考慮和性格的緣故,他一向遠離女人。1481年12月國王的女兒來訪聖母院,克洛德嚴厲拒絕讓她進去,甚至在主教的百般迫下,他仍拒絕在公主面前露面。近來他對埃及女人似乎更加憎惡了,甚至請求主教下諭,明文禁止波西米亞婦女到聖母院前面的廣場上跳舞和敲手鼓;

同時,還查閱宗教裁判所那些發黴的檔案,蒐集有關男女巫師因與動物勾結施巫術而被判處火焚或絞刑的案例。

教堂一帶的大人和小孩都不大喜歡副主教和敲鐘人。他們把加西莫多當成魔鬼,把克洛德當成巫師。經常在這對父子出門的時候嘲諷他們,但這種傷害往往是在副主教和敲鐘人的不知不覺之中進行的,加西莫多太聾,克洛德太耽於夢幻,都聽不見這些話。

第五卷

這一卷記錄了法國國王路易十一微服拜訪克洛德·弗羅洛時,兩人之間的對話內容。

克洛德的名聲傳揚得很遠。一天夜裏,國王的醫生雅克·夸克紀埃帶着一位神祕的夥伴造訪了克洛德,三人在密室裏展開了一段關於醫學、鍊金術和占星術的討論。這住神祕的訪客自稱是“杜若韓長老”,想請克洛德爲他開一個藥方。克洛德卻說他不相信醫學,也不相信占星術,只相信鍊金術。還憂鬱地指着臺子上的書和聖母院說:“這個要消滅那個的!”,醫生與神祕訪客均認爲副主教有點像“瘋子”。

神祕訪客離去時,克洛德曉知了他的真實身份。據說,從此以後,只要國王路易十一回到巴

黎,副主教常被召去談話,並且他對克洛德的信任超過了對奧利維·勒丹和雅克·夸克紀埃的信任。

“這個將消滅那個,這本書要消滅那座建築。”有兩方面的意思。首先這是神甫的一種思想狀況,反映了僧侶面對着印刷術這一新事物所產生的恐懼心理。這表示一種權力要被另一種權力所取代,這等於說:“印刷品要消滅教堂”。不過,在這一層簡單的意思當中還蘊藏着另一種更新穎的想法。它預示着人類的思想在改變形式的同時也將改變表現方式,每代人的思想不再用同樣的材料和同樣的方式來進行書寫;

即使是堅固、持久的石刻書,也即將讓位給紙書。因此,副主教含糊之詞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一種藝術將取代另一種藝術,也就是說:印刷術將毀滅建築藝術。

第六卷

這一卷承接第二卷的故事情節,展現了加西莫多被審判、被鞭笞的場景。

羅貝爾·代斯杜特維爾是個相當走運的人物。不但擁有巴黎總督和子爵的特別法庭,還插手在國王的最高判決權。復活節第二天,加西莫多被帶到沙特雷法庭接受審訊。法庭預審法官孚羅韓·巴爾倍地昂是個聾子。但這對於他來說,不過是一個輕微的缺陷罷了。的確,當一個審判官,只要裝作在聽的樣子就足夠了,因爲嚴格審判最爲要緊的條件就是不受任何聲音干擾的。但是,這次的審訊倒是一樁“法律都預料不到”的怪事:一個聾子將審訊另一個聾子。審訊過程中,加西莫多聽不見預審官的問話,保持着沉默。耳聾的預審官,根本不知道被告也是耳聾,以爲他像通常的被告那樣已經回答了問題。於是鬧劇上演,引起了人們的鬨堂大笑。在經過聾子預審官和羅貝爾總督的草草審訊之後,劫持愛斯梅拉達未遂的加西莫多被判在格雷沃廣場上當衆接受鞭笞並在恥辱柱上示衆一個鐘頭。

於是加西莫多被帶到了格雷沃廣場的刑臺上。昨天還是愚人王的加西莫多,今天卻要在這裏受鞭笞。早晨十點鐘,三位婦女正趕着去看加西莫多受刑,途中她們談論起羅蘭塔小屋的隱修女居第爾。居第爾的原名叫巴格特·拉·尚特孚勒裏,父親早故的居第爾爲了生計,不得已流落風塵。當她被世間男子傷透心之後,爲使自己的感情有所寄託,她祈禱老天賜她一個孩子,後來她終於得償所願,生下一個女兒,她瘋狂地愛着這個女孩。但好景不長,一天,兩個埃及女人拿了一個羅圈腿、獨眼、駝背的小怪物(加西莫多)將她的女兒偷偷調換。失去女兒後,她就帶着那兩個埃及女人不小心掉的一隻小繡花鞋,跑遍各地尋找,在絕望的情況下皈依宗教,進了活棺材——“老鼠洞”,當了修女。從此,她就把自己幽閉在小屋中,靠別人的施捨過活,極端仇視埃及女人。

當差的把加西莫多拽上輪盤,剝掉他的衣服,皮鞭如雨點般落在加西莫多身上。加西莫多最初試圖掙脫束縛,卻沒任何效果,筋疲力盡後他放棄了,任憑鞭子落到身上。鞭打結束後,圍觀的羣衆又開始嘲笑、詛咒他,向他扔石子,使怒火、仇恨和絕望緩緩地在加西莫多的臉上堆積起來,但當他發現克洛德騎着騾子穿過人羣時,他露出了一種奇怪的微笑,救星總算來了,但當騾子走進恥辱柱,騎騾人足以認出犯人時,那神父卻垂下眼皮,撥轉方向走回頭路,彷彿擔心加西莫多會向他提出難堪的要求似的。克洛德的這一舉動使得加西莫多幾近絕望,他顯得更加憂傷了,他默默地忍受衆人的辱罵和烈日的曝曬。約一個半小時後,口渴難耐的加西莫多忍不住開口喊“渴”,他連呼三聲,換來的卻是圍觀羣衆扔向他的抹布、破碗罐和石頭。這時,愛斯梅拉達從人羣中走出來,她走上刑臺,溫柔地把水壺送到加西莫多幹裂的嘴邊。這時人們看見加西莫多幹枯的眼睛裏,滾出了一大顆眼淚。如此清純、纖弱的少女能夠垂憐一個集畸形與兇惡於一身的怪物,感動了圍觀羣衆,他們鼓起掌來齊聲喝彩。唯有隱修女仍在不斷地詛咒愛斯梅拉達。

第七卷

這一卷是對主要人物關係的全面展開,核心是弗比斯、克洛德與愛斯梅拉達的三角戀愛關係。

三月上旬的一天,弗比斯和幾位名門閨秀在未婚妻百合花家——貢德洛裏埃府邸說笑。突然,有人聽到手鼓的咚咚聲,原來是愛斯梅拉達在廣場上跳舞。衆人請求救過愛斯梅拉達的衛隊長將埃及女郎喚來表演歌舞,於是,弗比斯招手呼叫着愛斯梅拉達,愛斯梅拉達聽到呼喚後,雙頰通紅地來到貢德洛裏埃府邸。她的美貌深深吸引了弗比斯,也遭到了諸位貴族小姐的妒忌,招來她們的冷嘲熱諷。

一位小姐趁衆人不注意,用一塊杏仁餅把山羊佳麗引到房間的一角,並好奇地解下它脖子上的小口袋,把裏面的字母倒在席子上,小山羊熟練地將字母排成“弗比斯”字樣,泄露了愛斯梅拉達心中的祕密。原來,愛斯梅拉達自被解救後,心裏一直愛慕着年輕、英俊的弗比斯,她用兩個月的心血訓練着小山羊,使它能如此熟練地排出這個名字。這一切全被弗比斯看在眼裏,他看出少女對自己的愛慕後,便約她到旅店裏幽會。

克洛德副主教站在那間小密室裏,聚精會神看着愛斯梅拉達跳舞。當他看到愛斯梅拉達身旁穿着奇裝異服的男人時,他的臉色愈加陰沉,他匆匆地跑下樓。

從受刑的那個早晨開始,加西莫多演奏鐘樂的熱情變低落了。直到聖母領報節的到來,他彷彿又恢復了對那些鐘的愛戀心情。他走到鐘塔的最高層,拍着手,像指揮家一樣演奏他心愛的鐘。忽然他望見廣場上跳舞的愛斯梅拉達,他對音樂的熱情又被凍結了。他轉身背對着那些鍾,用夢沉沉的溫柔的眼光盯着跳舞姑娘,這眼光使恰好正在下樓的克洛德非常驚訝,他有些不安,但顧不得問加西莫多便下樓了。

滿腹疑問的副主教從鐘樓底部的小門走出,來到廣場上。此時,愛斯梅拉達不見了,只剩下正在收集小銀幣的甘果瓦,克洛德把他帶進了聖母院。從甘果瓦口中,克洛德獲知了愛斯梅拉達和甘果瓦摔罐成親的過程.但兩人只是名義上的夫妻。因愛斯梅拉達希望憑着脖子上的符咒找到親生父母,爲了避免符咒失靈,她一直保護着自己的貞操,但近來她經常輕聲念着“弗比斯”這個名字。副主教並不明白“弗比斯”是什麼意思,但心裏已有一絲不安。甘果瓦不停地向克洛德保證自己沒有碰過那個流浪姑娘,克洛德的心裏這才平靜一些。

幾天之後,克洛德的弟弟若望因爲口袋沒錢,便去教堂的密室找哥哥要錢。他偷偷躲在門口窺視着密室裏的一切。陰森森的密室裏,副主教背對着若望,一個人自言自語,在他嘴裏時不時蹦出“愛斯梅拉達”或“弗比斯”這兩個名字,這使他很氣惱。他用希臘語在牆上刻下一個大寫的“命運”,然後又陷入沉思。若望大膽地走進去,和哥哥進行一番周旋,然而哥哥並沒有答應給他錢,就在若望陷入絕望之時,副主教的客人雅克來了,爲了不讓雅克發現,他讓若望躲在爐子底下,若望便以此爲要挾,得到了他想要的錢。

克洛德和雅克交談了一會兒後,爲了避免若望惹事,便急忙和雅克走出房間。若望從房間裏出來,遇到了弗比斯隊長。克洛德聽到若望口裏喊的“弗比斯”後,心裏一顫,自從和甘果瓦談話後,這個名字便佔據了他的心。他偷聽他們說話,聽到那個隊長跟若望說要和愛斯梅拉達約會時,他氣得咬牙切齒,於是準備跟蹤他們。若望和弗比斯從夏娃酒家出來時,天已經黑了。若望醉倒在地上,弗比斯不管他就走了。克洛德站在若望前面,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跟蹤弗比斯。他們在俄當學院門口停下,弗比斯看到眼前這個只露出眼睛的黑衣人,想起關於妖僧在夜間出沒的事,心裏十分害怕。克洛德不相信弗比斯是和愛斯梅拉達約會,弗比斯因此要和他比劍,但克洛德並沒有答應。他給了弗比斯一個銀幣去赴約,並要求弗比斯讓他藏在一個角落裏以證實與之約會的就是愛斯梅拉達。弗比斯爽快答應了。

他們來到旅店,弗比斯把銀幣付給老闆娘法盧代老太太,可是老太太剛把這枚埃居放進抽屜,它就被一小男孩偷走了,小男孩還順手把一張枯葉放進抽屜。

在幽會過程中,愛斯梅拉達深情地告訴弗比斯,她想和他結婚。聽到此話後,弗比斯露出驚訝、蔑視的複雜表情,他一邊哄着愛斯梅拉達,一邊靠近她,他摟住她的腰身,不斷地吻她。克洛德看着他們兩個人在親熱,妒火中燒,他掏出藏在身上的尖刀,趁他們不注意時,朝弗比斯的背用力地刺下去,弗比斯應聲倒下,愛斯梅拉達被嚇暈了,隱約中感覺有人在她嘴脣印上一個滾燙的親吻。等她甦醒過來時,那個神甫已經不見了,軍警將她抓起來,控告她用巫術聯合妖僧刺殺了弗比斯。

第八卷

這一卷敘述愛斯梅拉達被以殺人罪判處死刑。被押往刑場,後被加西莫多救出的情景。

甘果瓦和奇蹟王朝的所有人都心情不安,因爲愛斯梅拉達已經一個月沒有消息了。悲傷的甘果瓦經過杜爾內爾刑事監獄,在司法宮門口,看到了愛斯梅拉達。她在那裏受審。克洛德刺傷弗比斯之後,立即跳窗而逃,被嚇暈在現場的愛斯梅拉達卻被當成了殺人兇手。由於弗比斯給法盧代老太太的銀幣“變”成了枯葉、山羊佳麗面對法官盤問時準確無誤的“回答”„„,這些“鐵證”使法官們一口咬定愛斯梅拉達是用巫術驅使黑衣魔鬼刺殺弗比斯的。對於這個罪名,愛斯梅拉達起初堅持否認,但法官們把她帶進拷問室,用鐵靴緊緊夾住她的雙腳,最終她被屈打成招了,於是法官做出判決:在聖母院大門前舉行懺悔儀式,只穿襯衣,赤着雙腳,然後被處以絞刑。

愛斯梅拉達被囚禁在冰冷的地牢裏。她神情麻木、呆滯,拋掉了一切希望,只希望自己快點死。一天,克洛德副主教來到地牢,愛斯梅拉達認出他就是刺殺弗比斯並陷害她的兇手,她恨他。他跪在愛斯梅拉達面前,向她表達自己對她的愛意。他一把抓住愛斯梅拉達的胳膊,神志迷亂地想把她拉走。愛斯梅拉達直瞪着眼問道:“我的弗比斯怎麼樣了?”克洛德告訴她弗比斯已死了,愛斯梅拉達聽後,一動不動地說:“死了!那你爲什麼還要勸我活下去?”她像發怒的猛虎向他撲過去,以超凡的力量把他推倒在樓梯的石階上。

五月的一個早晨,羅蘭塔的隱修女聽說今天要絞死一個埃及女人,便問身邊假裝看祈禱書的克洛德神甫,克洛德告訴她今天要絞死的就是那個跳舞姑娘。隱修女感到一陣復仇的狂喜。

聖母院的鐘敲着十二點,一輛載着愛斯梅拉達的囚車進入廣場。已經傷愈的弗比斯此時正和未婚妻站在陽臺上觀看廣場上的一切。爲了自己的名譽,他不想站出來證明愛斯梅拉達無罪。囚車在聖母院的門前停下,主持懺悔儀式的克洛德神甫慢慢來到愛斯梅拉達跟前,他以生爲條件讓她接受他,但愛斯梅拉達斷然拒絕了。以爲弗比斯被自己殺死的克洛德此時擡起頭來,意外地看到了完好的弗比斯正站在他的未婚妻旁邊。氣急敗壞的克洛德決定讓愛斯梅拉達死,這樣誰都不能得到她。愛斯梅拉達將要服刑之時,也看到了陽臺上的弗比斯,她激動地大叫,但弗比斯卻皺起眉頭,隨後便躲進去了。她絕望地倒在地上一動不動,聽任擺佈。就在儈子手的兩個助手要執行檢察官的命令時,在聖母院樓上觀看多時的加西莫多突然從準備好的繩子上滑下來,用巨大的拳頭把那兩個助手,然後把愛斯梅拉達抱進聖母院,並高呼:“聖地!聖地!”人們也跟着叫喊起來。教堂是避難所,人類的司法權不能跨進它的門檻。羣衆熱情高呼,覺得此時的加西莫多十分漂亮、動人。

將愛斯梅拉達送上絞刑架後,克洛德拼命地逃離。他想逃離現場,逃離痛苦,逃離命定的慘劇。在奔跑中他發現他內心的一切仇恨不過是那被損害了的愛情,正是這種愛情將姑娘引向了絞刑架,把他自己引向了地獄。緊接着他想到了弗比斯,想到了全體觀衆,想到了埃及姑娘,一種聞所未聞的妒忌油然而生。他甚至幻想着與埃及姑娘相愛。於是,無盡的思緒、昏熱不斷地折磨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