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柳體書字怎麼寫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52W
1. 柳體而字怎麼寫

柳公權( 778-865 ),唐朝最後一位大書法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

柳體書字怎麼寫

他書法初學王羲之,以後遍閱近代書法,學習顏真卿,溶匯自己新意,然後自成一家,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爲後世百代楷模。 他的字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

“書貴瘦硬方通神”他的楷書,較之顏體,則稍均勻瘦硬,故有「顏筋柳骨」之稱。柳公權的傳世作品很多。

傳世碑刻有《金剛經刻石》、《玄祕塔碑》、《馮宿碑》等。其中《金剛經刻石》、《玄祕塔碑》、《神策軍碑》最能代表其楷書風格。

2. 怎樣寫好柳體字 怎麼練習硬筆書法

柳公權是晚唐時期善於吸取和善於創造的大書法家.他的楷書,繼承了二王和初唐各家的傳統,又重點吸取了顏體和歐體的特點,經過創造,寫出了新的風貌,其字清勁峻拔,結構謹嚴,疏朗開闊,清秀方整.柳體傳世的代表作主要有《玄祕塔》和《神策軍碑》兩種。

《玄祕塔》的書體端正俊麗,用筆乾淨利落,引筋入骨,寓圓厚於清剛之內;而《神策軍碑》則結體峻拔,剛柔相濟,骨肉停勻,並以斬釘截鐵之筆,遊刃於顏法雄厚之中,被後人評爲“風神整峻,氣度溫和,是平生第一妙跡”。這兩本帖都是學習楷書的好範本。

要學柳字,必須瞭解和熟悉柳字的特徵。現以《玄祕塔》爲例,將柳體的筆法結構特點加以分析。

一、柳體楷書用筆的主要特點柳體字用筆是“方筆”和“圓筆”並舉的。“方筆”是指筆劃的起筆和收筆處都有棱角,呈方形。

如下面“十”、“生”、“太”、“右”等字的橫畫起筆就是方筆。而這幾個字中的豎畫和長撇,起筆是方圓結合,出現二次轉鋒折筆,要比一般多出一個棱角,這樣用筆,字的筆畫顯得厚重遒勁。

而圓筆寫出的字,畫點呈圓形,既無折鋒痕跡。用筆方法是:起筆後裹鋒執行,不使筆鋒分散開,寫到盡處,一頓而收。

這樣寫出的字顯得格外豐潤而圓渾。如例字“之”、“道”、“者”、“歟”中的筆畫。

二、幾種最有特點的筆劃1、長橫與短橫長橫爲主筆,一般用在字的頂蓋、中腰或底託部分。如例字“書”、“喜”、“真”、“業”中的長橫畫。

它們一般都伸左取勢,中段稍細,兩端微低,中間高拱如覆舟。這樣處理,避免字形瘦長,顯得字型舒展,生動多姿。

“晝”、“奇”、“丘”、“異”字中的長橫也是如此。 短橫的形態因所處位置不同而異。

如居於左偏旁中的短橫爲了避讓,橫的右端稍尖,稱爲“右尖橫”。例字中“橫”、“蕩”中的草頭,“符”字中的竹子頭,以及“裴”字中左上的三橫等就是這樣。

數畫並施的,要根據情況靈活變化。如“達”字的四橫,形態各異,上兩橫長短、肥瘦、仰俯對比明顯,下兩橫長短不一;又如“壽”字,上兩橫長短相近,但筆勢不同,下面橫折鉤外張,而字中的長橫行筆趨右上,線形不雷同;又如“諸”、“議”兩字中衆多的橫畫,其長短、粗細、形態都各不相同。

還有一種特殊的短橫,它的形態短而粗,左右粗細基本一致,中間略下垂,兩端略上翹,常常用在一些字的首筆。如“正”、“矢”、“夫”、“琉”等字中的首畫橫。

柳體橫畫用筆的共同特點:起筆齊,收筆頓挫明顯。在起筆時要逆鋒輕入筆,然後橫切而下,並迅速向右行,不可遲鈍,一頓作收。

2、豎鉤帶託豎鉤帶託是柳體字的一個明顯的特點,這種鉤在實際運用中又可以分爲三類:一是筆執行到豎的下端時,稍向左彎,然後略向上回鋒,並迅速向左踢鉤,如“乎”、“宇”、“承”、“摩”等字中的鉤;二是筆運到豎畫的末端,略向上提筆,使豎畫的末端稍細,再向左迅速平出,如“東”、“事”、“來”、“乘”等字中的鉤;第三類採用筆未到而意到的方法,將筆行到豎畫末端時,筆鋒略提,使鉤似有似無,如“街”、“摧”、“錄”、“於”等字中的鉤。另外,鉤畫還有多種變化,如“刀”字的橫折斜鉤,“句”字的橫折彎鉤,“彌”字的橫折彎鉤,“乃”字中的橫折折彎鉤,都和前述的鉤法類似,只是位置略有不同而已。

3、豎畫的筆勢豎畫總是比橫畫粗壯,末端根據不同需要,分別採用垂露或懸針,如:“幹”、“十”字。並列兩豎呈現或相向或向背之勢,一般全封閉的字型,如“固”、“國”、“圓”、“團”等字,兩豎都相向,且右豎粗於左豎;而三面包圍的字,如“門”、“聞”、“開”、“闡”諸字的兩豎則採用相背之勢。

4、撇畫的種類與特點柳體字的撇,長撇柔曲,如“左”、“大”、“丈”、“妙”等字中的長撇;短撇挺直,視不同結構字型之需要,有彎頭撇,如“有”、“右”;有平撇,如“香”、“千”;有短三角撇,如“徵”、“佛”字中的撇畫;另外還有直撇,如“爲”字;回鋒撇,如“盛”、“威”等字;蘭葉撇,如“度”、“塵”等字中的撇。種種變化,不一而論。

5、粗壯有力的捺畫柳字的捺畫都較粗大,捺腳長,捺尾細。他的種類有直捺,如“金”、“舍”、“之”、“足”等字的捺;短捺,如“張”、“豪”等字的捺;側捺,如“定”、“是”等字的捺;橫捺,如“道”、“造”等字的捺;反捺,如“逢”、“腹”等字的捺。

撇捺相交時,則撇輕捺重,如“丈”、“教”、“授”、“沒”諸字中的撇捺。另外,柳體中的火底點是與衆不同的,其左兩點向**斜,右兩點向**斜,左右對稱排列;中間兩點略細長,常用短豎代替;左右兩點略粗,多爲四邊形點,其斜度較中間兩點更爲明顯。

這樣安排,使四點具有變化和生氣。如“無”、“照”、“魚”、“燃”等字中的四點。

寶蓋頭的頂點多有彎頭豎點,左邊點常用短豎代替。而“六”、“方”、“主”之類的字,頂點多用**斜的四邊形點。

並列兩點依字形不同,有的採用兩點向背式,如“供”、“異”等字的下兩點;有的則採用相向式,如“粒”、“平”等字;有的則採用順向式,如“益”字的上兩點。

3. 如何寫好柳體字

一 柳字流傳下來的大字碑版有《玄祕塔碑》和《神策軍碑》兩種; 一、玄祕塔碑 玄祕塔碑是唐武宗會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大達法師建立的,由朝 散大夫兼御史中丞裴休撰文,柳公權書寫,時年六十三歲。

全碑文共一千二百餘字,原 石現存西安碑林。千餘年來,雖歷經傳拓,字畫仍清晰完好。

此碑書體端正俊麗,用筆乾淨利落,引筋入骨,寓圓厚於清剛之內,乃此碑之最大 特色,是柳書的代表之作。明代大書畫家兼鑑定家董其昌評論柳書說;“餘於虞褚顏歐皆 彷彿十一。

自學柳誠懸方悟用筆古淡處,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趨右軍也。”意思是如 學晉代書聖王羲之的字,宜先從柳法入手,乃是捷徑。

這從柳書《玄祕塔碑》的字跡來看, 可以觀察其內涵二王的意趣,而又有深入淺出之妙,也足以說明董的評論是經過實踐考 證的。 二、神策軍碑 神策軍原是唐制邊防軍隊,後駐軍禁中,便成爲皇帝的衛隊了,分 左右神策兩軍。

此碑建立於會昌三年(公元八四三年),是柳公權在六十五歲時書寫的。 內容記載唐武宗李瀍巡幸左神策軍的事。

由於碑置左神策軍駐地,駐軍禁地,不準摹拓, 所以對外流傳很少,因此碑文字口沒有受到捶拓損傷,鋒鋩棱角,儼然如新。其書法結 體嚴峻,除多出歐法外,並以斬釘截鐵之筆,遊刃於顏法勢雄力厚之中,剛柔相濟,骨肉停勻,是高度概括了前人楷法的珍品。

世人評述此碑爲“風神整峻,氣度溫和,是其生 平第一妙跡”。確實,在柳書大字碑版中,《神策軍碑》是繼《玄祕塔碑》之後,另以雄勝面 貌出現的又一精心傑作。

現存拓本,據記載,爲五代或宋初時所拓,是僅存而稀有之跡。 特別是此碑由於勒刻精良,所拓字跡,神完氣足,幾與真跡無甚差別,誠是難能可貴。

二 柳字的用筆特徵 執筆在指,運筆在腕;書寫紙上,形成點畫,積點畫而後成字型。因此字型的形態 表現如何,關鍵在於點畫的用筆如何。

舉凡點畫的起止長短,方圓肥瘦,偃仰向背,正 直弧斜,輕重徐疾,虛實映帶以及轉折頓挫,藏鋒露鋒等等用筆問題,也就關係到字型 形態的表現問題。各家字型在用筆上都有它一定的講究和方法,從而就形成了他的一定 特徵。

所以初學臨摹的人,必須首先抓住這些帶有關鍵性的特徵,才容易把字臨摹得相 似或近似。關於柳字的用筆特徵,應掌握如下幾點: 一、由於顏書以豐筋勝,柳書以骨力勝,世人皆以“顏筋柳骨”並稱。

同時也正因爲 此,一般初學柳字的人,往往過分偏重於骨力的一面,而忽略了柳書於勁健之外,尚富 有豐腴妍潤的一面,而將柳字臨寫得過分枯瘦,這一點必須加以留意。 二、柳體字用筆是“方筆”和“圓筆”並用的,“方筆”指在起筆和收筆處筆畫有棱角,而 呈方的形狀,並不是指什麼角度正好九十度。

用筆方法,主要是逆鋒起筆,如寫橫畫, 在逆鋒向左上角起筆後,就要向下落筆(這叫做欲橫先豎),再轉鋒向右行筆;收筆時用 “回鋒收筆”。如寫豎畫,在逆鋒向左上角起筆後,就要向右橫落筆(叫做欲豎先橫),再 轉鋒向下力行。

如寫撇,欲左下先右上(柳字在撇畫或豎畫,每多強調用“方筆”,所以 在起筆時,時常出現用二次轉鋒折筆,要比一般多一個棱角)。如寫捺,欲右下先左上, 這些都稱爲“逆鋒”筆法。

在行筆時用鋪毫,筆畫盡處,每用頓筆。這樣用筆,就叫“方 筆”,方筆點畫,厚重遒勁。

圓筆指寫出的點畫呈圓形,圓筆在起筆後用裹鋒,不使筆鋒分散開。行筆不折不頓, 寫到盡處,一住即收,無有折鋒痕跡。

這樣用筆,稱爲“圓筆”。柳體圓筆點畫,格外顯 得豐潤而圓渾。

三、橫畫起筆方整,全用折鋒起筆,從長短看,有短橫長橫之分,短橫體態粗壯, 所以按筆較重,長橫伸左取勢,中段稍瘦,所以行筆至中段時,須稍提鋒。柳體長橫在 頂蓋、中腰或底託部位時,都比一般爲長,有時還長得比較突出。

橫畫筆勢,雖向右上 取微含聳肩狀態的斜勢,但要使人一眼看來有安適平穩的感覺。有時橫畫兩頭微低,中 間高拱如覆舟的樣子,這在橫畫較多的字如“書”,“晝”,“真”、“兵”等字都配用此畫。

另 凡居於左偏旁的字如“木”、“扌”、“言”等偏旁的短橫,爲了要讓右關係,右端要稍尖,人 稱之爲“右尖橫”;或居於右偏旁的字如“才”、“寸”等偏旁的短橫,爲了要迎左的關係, 一般都用“左尖橫”即左端比右端要狹窄些。 四、豎畫起筆,折鋒非常突出,有垂露和懸針之別,都根據字勢需要而定。

中豎每 多用垂筆懸針,空搶收筆,力在搶尖。左右豎畫,有相向和向背之分,如範字“圓”,“臣”, “雕”、“皆”等的豎畫,相向形態,都較突出。

五、柳字的“點”,方圓並用,變化較多。其在“寶蓋頭”的首點,多用豎式方折之點, “寶蓋頭”左點,每多借用短豎爲點,如範字“官”、“宅”等。

另如“文字頭”的首點,或方 或圓,都用側式。方點體勢,斬釘截鐵,圓點體勢,豐厚滋潤,如範字“主”、“玄”之點。

六、柳字的撇,速度較快;柳字的捺腳較長,捺尾較細。撇捺相交之筆,輕撇重捺, 一如顏法。

· 七、“火點底”的橫四點,其中間二直點,多參用短豎成點;其在“絞絲旁”的下三點, 其中間一點,也以短豎出現;“水旁點。

4. 柳體毛筆字怎麼寫

清勁峻拔,結構謹嚴,疏朗開闊,清秀方整. 《玄祕塔》的書體端正俊麗,用筆乾淨利落,引筋入骨,寓圓厚於清剛之內 《神策軍碑》則結體峻拔,剛柔相濟,骨肉停勻,並以斬釘截鐵之筆,遊刃於顏法雄厚之中,被後人評爲“風神整峻,氣度溫和,是平生第一妙跡”。

1、“方筆”和“圓筆”並舉的。 “方筆”是指筆劃的起筆和收筆處都有棱角,呈方形。

如下面“十”、“生”、“太”、“右”等字的橫畫起筆就是方筆。而這幾個字中的豎畫和長撇,起筆是方圓結合,出現二次轉鋒折筆,要比一般多出一個棱角,這樣用筆,字的筆畫顯得厚重遒勁。

而圓筆寫出的字,畫點呈圓形,既無折鋒痕跡。用筆方法是:起筆後裹鋒執行,不使筆鋒分散開,寫到盡處,一頓而收。

這樣寫出的字顯得格外豐潤而圓渾。如例字“之”、“道”、“者”、“歟”中的筆畫。

長橫爲主筆,一般用在字的頂蓋、中腰或底託部分。如例字“書”、“喜”、“真”、“業”中的長橫畫。

它們一般都伸左取勢,中段稍細,兩端微低,中間高拱如覆舟。這樣處理,避免字形瘦長,顯得字型舒展,生動多姿。

“晝”、“奇”、“丘”、“異”字中的長橫也是如此。 如居於左偏旁中的短橫爲了避讓,橫的右端稍尖,稱爲“右尖橫”。

例字中“橫”、“蕩”中的草頭,“符”字中的竹子頭,以及“裴”字中左上的三橫等就是這樣。 數畫並施的,要根據情況靈活變化。

如“達”字的四橫,形態各異,上兩橫長短、肥瘦、仰俯對比明顯,下兩橫長短不一;又如“壽”字,上兩橫長短相近,但筆勢不同,下面橫折鉤外張,而字中的長橫行筆趨右上,線形不雷同;又如“諸”、“議”兩字中衆多的橫畫,其長短、粗細、形態都各不相同。 還有一種特殊的短橫,它的形態短而粗,左右粗細基本一致,中間略下垂,兩端略上翹,常常用在一些字的首筆。

如“正”、“矢”、“夫”、“琉”等字中的首畫橫。 柳體橫畫用筆的共同特點:起筆齊,收筆頓挫明顯。

在起筆時要逆鋒輕入筆,然後橫切而下,並迅速向右行,不可遲鈍,一頓作收。 2、豎鉤帶託 豎鉤帶託是柳體字的一個明顯的特點,這種鉤在實際運用中又可以分爲三類:一是筆執行到豎的下端時,稍向左彎,然後略向上回鋒,並迅速向左踢鉤,如“乎”、“宇”、“承”、“摩”等字中的鉤;二是筆運到豎畫的末端,略向上提筆,使豎畫的末端稍細,再向左迅速平出,如“東”、“事”、“來”、“乘”等字中的鉤;第三類採用筆未到而意到的方法,將筆行到豎畫末端時,筆鋒略提,使鉤似有似無,如“街”、“摧”、“錄”、“於”等字中的鉤。

另外,鉤畫還有多種變化,如“刀”字的橫折斜鉤,“句”字的橫折彎鉤,“彌”字的橫折彎鉤,“乃”字中的橫折折彎鉤,都和前述的鉤法類似,只是位置略有不同而已。 3、豎畫的筆勢 豎畫總是比橫畫粗壯,末端根據不同需要,分別採用垂露或懸針,如:“幹”、“十”字。

並列兩豎呈現或相向或向背之勢,一般全封閉的字型,如“固”、“國”、“圓”、“團”等字,兩豎都相向,且右豎粗於左豎;而三面包圍的字,如“門”、“聞”、“開”、“闡”諸字的兩豎則採用相背之勢。 4、撇畫的種類與特點 柳體字的撇,長撇柔曲,如“左”、“大”、“丈”、“妙”等字中的長撇;短撇挺直,視不同結構字型之需要,有彎頭撇,如“有”、“右”;有平撇,如“香”、“千”;有短三角撇,如“徵”、“佛”字中的撇畫;另外還有直撇,如“爲”字;回鋒撇,如“盛”、“威”等字;蘭葉撇,如“度”、“塵”等字中的撇。

種種變化,不一而論。 5、粗壯有力的捺畫 柳字的捺畫都較粗大,捺腳長,捺尾細。

他的種類有直捺,如“金”、“舍”、“之”、“足”等字的捺;短捺,如“張”、“豪”等字的捺;側捺,如“定”、“是”等字的捺;橫捺,如“道”、“造”等字的捺;反捺,如“逢”、“腹”等字的捺。 撇捺相交時,則撇輕捺重,如“丈”、“教”、“授”、“沒”諸字中的撇捺。

6、豐滿剛勁的彎鉤、戈鉤 豎彎鉤的彎部,寫時要一路圓轉,如“禮”、“犯”字中的豎彎鉤;“風”、“凡”字的豎折彎鉤的彎鉤部分,大致相當於圓周的三分之一,這樣處理,字顯得神完氣足。戈鉤則剛勁有力,略帶弧形,如“或”、“盛”、“我”、“載”字中的戈鉤。

7、變化多姿的點 柳字的點,總體上是長而圓的,但也有豐富的變化。從形態上看可以分爲:四邊形點,如“六”的上點;三角形點,如“亦”字的左下點;彎頭點,如“守”字的頂點;撇形點、短豎點,如“當”字中第三、四筆劃等。

這些點,實質上都是在圓點或方點的基礎上加以延伸,或參用撇、挑,或借用橫、豎,以及轉換方位等方法變化而來的,書寫時既要各盡其態,又須相互顧盼,以求氣勢相連。 然而在這些點中,最具代表性,用得最多的,是四邊形點,這種常用在獨立點、上點和四點的位置上,如“主”、“方”等字中的點。

他的寫法:先用筆鋒寫出較長的一邊,注意在較短的三邊中,要有一邊同長邊基本平行,四邊要飽滿,不可有凹陷的現象。有的上挑點和下撇點也都是由它演變而來的,只是多了一個向上或向下。

5. 柳體的誰怎麼寫的

《說文解字》【卷三】【言部】載:誰,何也。從言隹聲。示隹切。《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

依歷史語音系統推導,則正音當爲“shuéi”,簡寫作“shuí”

因發音不易,方音中介音容易丟失,又多轉變爲“shéi”,反向影響,定音從俗,故字典中兩者皆收,今字典多以shéi又shuí爲主。

“shuí”爲讀音,多見於莊重場合和極富感情的詩朗誦中;“shéi”爲語音,較生活化,多見於影視劇節目和日常生活中。

6. 如何寫好柳體

其實書法分兩種境界:一種是把字寫好;一種是成爲書法家。

把字寫好,柳體比較好,就是不容易掌握用筆的方法,學不好,一身毛病!我帶過不少學生,其中有一些學生在跟我學書法以前,在別人那裏學過書法。看得多了,就發現不少毛病。只說一點,就是如何學習柳公權的骨力。書法界有句行話:顏筋柳骨羲之神。是說:顏體以豐筋勝,柳體以健骨奇,王羲之的神采古往今來天下第一!那麼學柳體的有什麼毛病呢?最大的毛病:不是枯乾,就是牛骨,再就是柴擔;簡言之,就是頓筆過多,每個筆劃頭尾都頓筆,可以想見,字會寫成什麼樣。而許多師範類教書法的老師都學顏柳,又學的不到家,教出來的孩子,鋼筆字也寫出很多頓挫來,肩部凸出,一個橫劃也要起筆頓、收筆頓,簡直就像捺筆的一波三折。書法是講究“逆入平出”,但不是這個樣子。真的很想到師範類教教書法課,讓那些將要當老師的人,不要誤人子弟。

要是做書法家,寫不寫柳體,就另當別論了。

不是說柳體不好,是很多人學的不得法。下面說說柳公權。

柳公權,字誠懸,京兆華原人(陝西)。弟弟柳公綽,《全唐詩》輯錄其詩。柳公權生平用功於經術,尤其對《詩》、《書》、《左氏春秋》、《國語》、《莊子》最爲精熟,且懂音樂。

元和初年擢進士第。因爲字寫得很好,唐穆宗見到他就說:“我在佛堂見過你的字,早想見你了。”拜爲右拾遺侍書學士,其地位同祀神的役夫相等,爲縉紳所恥。此官曆穆、敬、文宗三代。

一日,穆宗約見柳公權,問其用筆的方法,柳公權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心正則筆正,乃可法矣”,此話爲中國書法史上盛傳的“筆諫”,可見其爲正直之人。

文宗時,爲中書舍人、充翰林詔學士,但仍舊在宮中侍書。文宗與其甚好,常談至深夜;並贊其文學高明:“曹子建七步成詩,柳公三步可矣!”兩人曾經聯句,文宗“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柳公接“薰風自南來,殿閣生餘涼”。嘗在殿壁書五寸大字,文宗以爲即使鐘王復生也無以爲過。

柳公仕五代皇帝。武宗時已老態龍鍾;懿宗鹹通初年去世,官至太子太保,年八十八。

書法最忌:狀若算子。就是像算盤珠一樣大小。明清之際的臺閣體就是如此。但那是說書法,如果說寫字,就很漂亮了,畢竟整齊也是一種標準。

康有爲在《廣藝舟雙楫》中有:尊碑卑唐之說。碑是指漢碑、北朝墓誌(北碑)、隋碑;卑唐就不用多說了。當然這只是指書法,而不是指寫好字。大抵學書法與寫好字相反!如此。

Tags:書字 柳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