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李攀龍詩歌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3W

李攀龍詩歌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李攀龍詩歌的主要特點是( )

A.境界宏闊、氣勢奔放

B.清新婉麗、淳樸自然

C.構思奇妙、神鬼莫測

D. 對仗工穩、辭藻典麗

答案是:

A,B,D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句詩表達了守邊將士的什麼?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兩句寫準備追擊的情形,表現了將士們的威武氣概。

原文

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

盧綸 〔唐代〕

鷲翎金僕姑,燕尾繡蝥弧。

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調箭又呼鷹,俱聞出世能。

奔狐將迸雉,掃盡古丘陵。

亭亭七葉貴,蕩蕩一隅清。

他日題麟閣,唯應獨不名。


譯文

身佩雕羽製成的金僕姑好箭,旌旗上紮成燕尾蝥弧多鮮豔。

大將軍威嚴地屹立發號施令,千軍萬馬一呼百應動地驚天。

林中昏暗風吹草動令人驚,將軍夜中搭箭拉弓顯神勇。

天明尋找昨晚射的白羽箭,箭頭深深插入巨大石塊中。

死寂之夜,烏雲遮月。天邊驚起一羣大雁。原來敵軍首領趁着夜色,悄悄逃跑。

正想要率領輕騎一路追殺,紛紛大雪,已經灑滿了將士的弓刀。

在野外天幕下襬設勞軍盛宴,邊疆兄弟民族都來祝賀我軍凱旋。

喝醉酒後還穿着金甲起舞,歡騰的擂鼓聲震動了周圍的山川。

逐獵前將軍把箭弓調整到最佳,並召喚獵鷹前來助陣。將軍威風凜凜英姿煥發的一亮相,周邊均感受到將軍玉樹臨風頗具出世之能的威風。

逐獵者把胡飛亂竄的野雞們趕得驚跳逃竄,獵手們把那些狼狽竄跳的獵物在這片古老的丘陵地帶上一掃而光。

我就像挺拔而立的七葉蓮,雖然孤行,但胸懷坦蕩,品格高潔。

有一天能夠功成名就,提名麒麟閣的話,也不借此沽名釣譽。


註釋

張僕射:一說爲張延賞,一說爲張建封。塞下曲:古時的一種軍歌。

鷲翎:箭尾羽毛。金僕姑:神箭名。

燕尾:旗的兩角叉開,若燕尾狀。蝥(máo,一說音wù)弧:旗名。

:猶言屹立。揚新令:揚旗下達新指令。

驚風:突然被風吹動。

引弓:拉弓,開弓,這裏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平明:天剛亮的時候。白羽:箭桿後部的白色羽毛,這裏指箭。

沒:陷入,這裏是鑽進的意思。石棱:石頭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

月黑:沒有月光。

單于(chányú):匈奴的首領。這裏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遁:逃走。

將:率領。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逐:追趕。

弓刀:像弓一樣彎曲的軍刀。


賞析

《塞下曲》爲漢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內容多寫邊塞征戰景象。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全系五絕,雖然受和詩的,但他卻善於運用這種詩體。這種詩體本不必須遵用詩律,五七言皆可,但盧綸憑他出色的文才,以六首精巧的五絕組成了這部如畫的佳作。這六首詩分別寫發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語多讚美之意。


作品背景

盧綸所和張僕射原詩今已不傳,而和詩竟流誦千古,可見它的價值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胡震亨《唐音癸箋》卷七謂:“大曆十才子,並工五言詩。盧郎中(綸)辭情捷麗,所作尤工。”又說:“盧詩開朗,不作舉止,陡發驚採,煥爾觸目。”組詩語言凝練,構思巧妙,細吟全詩,軍營之生活,守邊之艱苦,勝利之歡騰,無不歷歷在目,令人感奮。


作者簡介

盧綸(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寶末年舉進士,遇亂不第;唐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曆六年,經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宰相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州戶曹、河南密縣令。之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唐德宗朝,復爲昭應縣令,出任河中元帥渾瑊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盧戶部詩集》。

明代詩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

1.前期

臺閣體:從明朝永樂年間開始,出現一種所謂“臺閣體”詩。其倡導人號稱“三楊”,即楊士奇、楊榮、楊溥,都是“臺閣重臣”,故稱其詩爲“臺閣體”。它的出現,是詩歌創作的一種倒退,因爲它只追求所謂“雍容典雅”,全是向皇帝拍馬屁的內容,毫無創新,毫無生氣,比宋代的“西昆體”影響更壞。

約永樂至成化年間形成的“臺閣體”,體現了洪武朝以後一段長時期裏上層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審美意趣,並作爲典範而廣泛地影響文壇。其主要人物是“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他們先後都官至大學士,而同時期大多數進階官僚的創作都可以歸屬這一流派。其形式以詩歌爲主,散文也可以包容在內。

茶陵派:從成化到弘治年間,臺閣體詩文創作趨向衰落與消退,這一時期對文壇有着重要影響的則是茶陵詩派。茶陵派以李東陽爲主,成員有謝鐸、張泰、邵寶、魯鐸、石瑤等人。較強調對詩文審美精神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臺閣體”及其末流淺弱的詩風。

2、中期

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間(1488-1521)的文學流派。成員包括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夢陽、何景明爲代表。七子皆爲進士,多負氣節,對的朝政和庸弱的士氣不滿,強烈反對當時流行的臺閣體詩文和"嘽緩冗沓,千篇一律"的八股習氣。其文學主張被後人概括爲大力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旨在爲詩文創作指明一條新路子,以拯救萎靡不振的詩風。他們都懷着強烈的改造文風的歷史使命,卻走上了一條以復古爲革新的老路。

後七子:明嘉靖、隆慶年間(1522-1566)的文學流派。成員包括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樑有譽、徐中行和吳國倫。以李攀龍、王世貞爲代表。後七子繼承前七子的文學主張,同樣強調"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以漢魏、盛唐爲楷模,"謂文自西京、詩自天寶而下,俱無足觀","無一語作漢以後,亦無一字不出漢以前",較前七子更絕對。他們復古擬古,主格調,度,互相標榜,廣立門戶,聲勢更浩大,從而把明代文學的復古傾向推向。

唐宋派:代表人物有嘉靖年間的王慎中、唐順之、茅坤和歸有光等人。唐宋派則既推尊三代兩漢文章的傳統地位,又承認唐宋文的繼承發展。唐宋派變學秦漢爲學歐(陽修)曾(鞏),易佶屈聱牙爲文從字順,是一個進步。唐宋派還重視在散文中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他們批評復古派一味抄襲模擬,主張文章要直寫胸臆,具有自己的本色面目。

3、晚期

派:在晚明的詩歌、散文領域中,以“派”的聲勢最爲浩大。本派代表人物是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他們是湖北人,故稱派。派反對前七子和後七子的擬古風氣,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發前人之所未發。

竟陵派:明代後期文學流派。以竟陵人鍾惺、譚元春爲首,因此得名。倡導一種“幽深孤峭”風格加以匡救,主張文學創作應抒寫“性靈”,反對擬古之風。所謂“性靈”是指學習古人詩詞中的“精神”,這種“古人精神”,不過是“幽情單緒”和“孤行靜寄”。所倡導的“幽深孤峭”風格,指文風求新求奇,不同凡響,刻意追求字意深奧,由此形成竟陵派創作特點:刻意雕琢字句,求新求奇,語言佶屈,形成艱澀隱晦的風格。

三個顯著特點:

①形成的詩歌創作流派較多。除了具有重大影響的全國性流派前七子、後七子、派、竟陵派之外,歷朝還有許多地域性的小流派。這種現象顯然與明代文士喜結詩社的風氣有關。

②面對正統詩文的衰微,明代詩人提出了不少詩歌創作方面的理論主張。比如,高啓認爲要“兼師衆長”;李東陽認爲要分辨詩體的聲調音節;前後七子主張要學習漢魏盛唐,提倡復古;派則主張要“獨抒性靈”等。這些看法均有一定道理,涉及詩歌創作如何學習前人、如何掌握詩體特點、如何表現詩人主體感情等問題。但是,他們中大多數人提出的理論主張卻有如下共同弱點:一是將其認識到的部分真理強調過分,缺乏應有的辯證態度;二是不能正確總結漢魏盛唐以至宋元以來詩歌發展的經驗與教訓;三是沒有找到提高詩歌創作水平的關鍵因素,即應到現實生活中尋求詩情。所以,這些理論主張都未能挽救正統詩文的衰微,反而將詩歌創作引向更深的危機。

③明代詩歌在反映現實生活的廣度和深度方面,既不如唐詩,又遜於宋詩。這裏固然有八股取士,使“明代功名富貴在時文,全段精神,俱在時文用盡,詩其暮氣爲之”(吳喬《答萬季□詩問》)等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詩人創作指導思想上存在偏頗。前後七子的模擬成風,派的詩意淺露,竟陵派的詩境狹小,都是詩人不能深刻認識生活的重要性而結出的苦果。

明代詩歌的成就遠不如唐宋時期,也比不上後來的清朝。但這一時期,流派林立,詩壇呈現出十分複雜的情景。

明初文臣宋濂、劉基、高啓都是當時重要的詩人。他們才華過人,又都有抱負,詩作大多內容充實,具有特色。明成祖時期,文壇佔統治地位是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爲代表的"臺閣體",這三人先後擔任過大學士(宰相),影響很大,致使這種雍容典雅、思想平乏的詩體風行了一百年左右。臺閣之後,有影響的詩人是李東陽,他亦官至大學士,地位顯赫,主持詩壇,頗有影響。由於他是湖南茶陵人,以他爲首的一派詩人,稱作茶陵派。李東陽仍未脫臺閣體窠臼,強調宗法杜甫,注重詩歌法度。

明代中葉,一些士大夫對臺閣體不滿,強烈要求改變當時文風。出現了以李夢陽、何景明爲首的"前七子",他們"倡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以復古來創新,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在萬曆年間,文壇上又活躍着以李攀龍、王世貞爲代表的"後七子",其復古傾向愈發明顯,詩歌缺乏個性。

萬曆年間,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爲代表的"派"反對前後七子的擬古傾向,主張文學作品應該抒寫性靈,所謂"獨抒性靈,不拘格套"。派的成就主要體現在散文創作方面,不過詩歌亦頗有可觀着之作。與派同時反對擬古傾向的作品尚有鍾惺和譚元春爲首的"竟陵派"。他們的創作主張與派相似,成就遜於三袁。

明末鬥爭尖銳,民族危機加深,這時出現了一些以天下爲已任的愛國詩人,以陳子龍和夏完淳是這些人的代表。他們的作品表現了強烈的民族氣節,情感誠摯動人,具有較高價值。

廣陽山道中(李攀龍)這首詩的解析

解析:

這詩是李攀龍早期在北京服官刑部時因公到近畿所作。寫行役中的見聞感受。首二句點題,出得峽谷,鬆杉鬱郁,一片陰沉之氣。

引出三、四兩句所寫雷聲雨色,“千嶂落”,“萬峯來”,骨力開張,氣魄雄偉,前後七子學杜甫五律,大抵如此。以上寫景,雷雨暗中借喻國事民事多方面壓力。

後半首轉入抒情,不是抒個人之情,這情與民生國事相聯繫。廣陽是近畿勝地,而攀龍此回紆道前來,是由於王事的驅使。

嘉靖年代,已不是明朝的盛世,時難年荒,人民鋌而走險,在所不免,作爲官吏的刑部郎官以及地方官吏的縣令等,都要爲此而費盡心機,詩中所以發出“損吏才”的浩嘆。

最後歸結到自己憂國有心,對着苦難百姓,援手無力,空餘涕淚,寫來感喟萬千。明前後七子,風格雖乏創新,但內容往往貼近現實,應該予以肯定。

原詩:

廣陽山道中

明代:李攀龍

山峽還何地,鬆杉口不開。

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峯來。

地勝紆王事,年飢損吏才。

難將憂國意淚,涕泣向蒿萊。

釋義:

出了山峽到這地方,松樹和杉樹郁郁青青,雷聲像千座山巒掉落,雨色像萬具山峯涌來,真是氣勢磅礴。

到這勝地紆道前來,是由於王事的驅使,時難年荒地方官吏都要爲此而費盡心機。雖有憂國的心卻爲力,空餘涕淚向着民間。

解析:

這詩是李攀龍早期在北京服官刑部時因公到近畿所作。寫行役中的見聞感受。首二句點題,出得峽谷,鬆杉鬱郁,一片陰沉之氣。

引出三、四兩句所寫雷聲雨色,“千嶂落”,“萬峯來”,骨力開張,氣魄雄偉,前後七子學杜甫五律,大抵如此。以上寫景,雷雨暗中借喻國事民事多方面壓力。

後半首轉入抒情,不是抒個人之情,這情與民生國事相聯繫。廣陽是近畿勝地,而攀龍此回紆道前來,是由於王事的驅使。

嘉靖年代,已不是明朝的盛世,時難年荒,人民鋌而走險,在所不免,作爲官吏的刑部郎官以及地方官吏的縣令等,都要爲此而費盡心機,詩中所以發出“損吏才”的浩嘆。

最後歸結到自己憂國有心,對着苦難百姓,援手無力,空餘涕淚,寫來感喟萬千。明前後七子,風格雖乏創新,但內容往往貼近現實,應該予以肯定。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

李攀龍:

李攀龍(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於鱗,號滄溟,山東濟南府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後,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爲“後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爲“宗工巨匠”。

主盟文壇二十餘年,其影響及於清初。長於七言近體,但後人也批評他的詩歌爲“瞎唐詩”。

李攀龍生於正德九年(1514年)四月十八日,先世無所稱名,其父李寶去世後因李攀龍贈中憲大夫、順德知府。攀龍九歲而孤,家無餘貲,賴母張氏紡織度日。

十八歲入縣學爲諸生,廩於郡庠。與尚在髫年的殷士儋(後爲大學士,有文名)、許邦才(後爲王府長史,濟南詩人)約爲知交。攀龍自幼性情疏放,不耐當時書塾中講授的經訓內容和八股文,人目爲狂生。

嘉靖十九年(1540年),攀龍取山東鄉試第二名,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賜同進士出身。

此後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歷順天鄉試同考官、刑部廣東司主事、刑部員外郎、刑部山西司郎中,官凡三遷,輾轉郎署,官職閒散。

此間,攀龍與王世貞、謝榛、宗臣、吳國倫、樑有譽、徐中行等詩酒唱和,旨趣一致,遂結爲詩社。其論詩主張,與“前七子”相倡和,形成一個新的文學流派,史稱“後七子”。

他們的文學主張的基本內容,即文主秦漢,詩規盛唐,繼“前七子”的文學復古運動,爲徹底改變“臺閣體”統治文壇的局面而鬥爭。李攀龍集中的擬古樂府,是其文學主張的具體實踐。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李攀龍出守順德(今河北邢臺市),爲順德知府。三年任期中,政績卓著,做了一些既有利於鞏固明王朝統治而又給百姓帶來一定利益的事。

如請蠲民稅,減輕百姓負擔;政刑寬簡,民無冤情;增設驛站,減輕人民勞役負擔等。其間詩文創作,也取得一定成就。無論贈答抒懷,還是描山摹水,或是關心時政之作,都各具特色。

《登黃榆、馬陵諸山是太行絕頂處四首》、《春興》等,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夏,李攀龍被提升爲陝西按察司提學副使。到任不久,難以忍受陝西巡撫殷學挾勢倨傲的作風,以母老歸養爲由,上疏乞歸,旨未下即拂衣辭官。

在職雖不滿一年,李攀龍足跡卻遍及區內,在視察府州縣學的同時,也遊覽了各地的名山勝蹟。《杪秋登太華山絕頂四首》,是這一時期的最佳詩作。

由陝歸來,李攀龍在家鄉築白雪樓,隱居高臥,杜門謝客,不與權貴往來,一些達官顯貴以其接見爲榮,學人士子更以其品評來衡定自己的身價。

因此“聞望茂著,自時厥後,操海內文柄垂二十年”(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李按察攀龍》)。這一時期是李攀龍詩文創作的重要時期,所寫詩文,殆佔《滄溟集》之太半,因而其詩文最初結集曾名爲《白雪樓集》。

此間,詩歌以吟詠故鄉湖光山色之作成就最高,《與轉運諸公登華不注絕頂》、《青蘿館二首》、《抄秋同右史南山眺望》、《酬張轉運龍洞之作》以及《挽王中丞八首》等,是其代表性作品。

隆慶元年(1567年),李攀龍起復,出任浙江按察司副使,隆慶三年(1569年),詔拜河南按察使。在浙江,詩人曾寫詩讚美以“戚家軍”爲主體的抗倭將士,表現了深厚的愛國之情。

在河南任職僅四個月,老母病故,詩人扶柩歸裏。本來病弱,加上持喪哀痛過甚,攀龍遂臥病不起,於隆慶四年(1570年)八月十九日暴疾而卒,終年五十八歲。葬歷城城郊“牛山之原”,後移藥山之麓。

後人在其少年讀書處趵突泉上建白雪樓,以寄託對詩人的追念之情。樓漸荒廢,至解放初拆除。1996年又在原址重新修建,並建成與白雪樓連爲一體的戲劇大舞臺。

這裏常年舉辦以京劇爲主的各種戲劇演出,已成爲全國知名的演出活動中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攀龍

誰是詩詞高手?幫我回答問題.

王昌齡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名作,明代詩人李攀龍曾經推獎它是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清沈德潛《說詩晬語》說:“‘秦時明月’一章,前人推獎之而未言其妙,蓋言師勞力竭,而功不成,由將非其人之故;得飛將軍備邊,邊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歸重‘至今人說李將軍’也。防邊築城,起於秦漢,明月屬秦,關屬漢,詩中互文。”他這段話批評李攀龍只知推獎此詩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說明了全詩的主旨,並沒有點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歸納的全詩的主旨基本是對的,但這個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爲什麼這樣平凡的思想竟能寫成爲一首壓卷的絕作呢?

原來,這首詩裏,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尋味的詩句,即開頭第一句:“秦時明月漢時關”。這句詩有什麼妙處呢?得從詩題說起。此詩題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樂府詩。樂府詩是要譜成樂章、廣泛傳唱的,爲入譜傳唱的需要,詩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見習用的詞語。王昌齡這首詩也不例外。你看這開頭一句中的“明月”和 “關”兩個詞,正是有關邊塞的樂府詩裏很常見的詞語。《樂府詩集。橫吹曲辭》裏不是就有《關山月》嗎?《樂府解題》說:“關山月,傷離別也。”無論徵人思家,思婦懷遠,往往都離不了這“關”和“月”兩個字。“關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徐陵《關山月》),“關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關山月》), “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盧思道《從軍行》),“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王維《隴頭吟》),例子舉不勝舉。看清這一點之後,你就明白這句詩的新鮮奇妙之處,就是在“明月”和“關”兩個詞之前增加了“秦”、“漢”兩個時間性的限定詞。這樣從千年以前、萬里之外下筆,自然形成一種雄渾蒼茫的獨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評詩慣用的詞語來說,就是“發興高遠”,使讀者把眼前明月下的邊關同秦代築關備胡,漢代在關內外與胡人發生一系列戰爭的悠久歷史自然聯繫起來。這樣一來。“萬里長征人未還”,就不只是當代的人們,而是自秦漢以來世世代代的人們共同的悲劇;希望邊境有“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龍城飛將”,也不只是漢代的人們,而是世世代代人們共同的願望。平凡的悲劇,平凡的希望,都隨着首句“秦”、“漢”這兩個時間限定詞的出現而顯示出很不平凡的意義。這句詩聲調高昂,氣勢雄渾,也足以統攝全篇。

詩歌之美,詩歌語言之美,往往就表現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說,就表現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確切最關鍵的地方。而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體現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

參考資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776415.html

Tags:詩歌 李攀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