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IT科技 > 

孩子做事挑人怎麼解決

欄目: IT科技 / 發佈於: / 人氣:8.4K

一媽媽:我有一個上小學的男孩,他老愛挑別人的毛玻跟小朋友們在一起玩時是這樣,有大人在場時也是這樣。有時當其他小朋友來家裏玩時,我們會讚揚其他小朋友的優點,他聽了就會很不高興地指出那個小朋友的一些缺點,弄得他的夥伴越來越少,我該

孩子做事挑人怎麼解決

孩子很會看眼色,做什麼事情專挑什麼人來幹,這個問題讓媽媽們很苦惱,那麼孩子會看眼色挑人幹活怎麼辦呢?我們來聽一聽美國正面管教導師、國際鼓勵諮詢導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二級婚姻家庭諮詢師徐婷怎麼說的吧。

我們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無論是旁觀者也好,還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下面介紹下怎樣正確教育孩子。

要點一:正常情況,不必擔心。

因爲對自己沒有信心,所以對某些事情難以下決定! 要改變就要有及時的心理暗示,提醒自己要果斷,做了就不後悔,後悔就不做;其次是在處事時所作的考慮要周全,但不是瑣碎而瞻前顧後,縮首畏尾。不要有太多顧慮,即使錯了,也是對你的一次幫助,

首先這個情況是在大部分孩子身上都會發生的,一般出現在家裏有隔代養育的情況,孩子做什麼事情專挑什麼人去幹,其實是正常的情況,孩子情商不低,所以媽媽沒有必要過於擔心。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每個家庭當中都佔用絕對的位置。特別是現代社會當中,家家可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家家都特別寵孩子,造成了,現在的孩子對父母特別的依靠,現象十分嚴重。 從生下來開始,父母就對孩子特別的喜愛,有的家庭甚至

要點二:全家制定統一規則。

處理好人際關係的關鍵是要意識到他人的存在,理解他人的感受,既滿足自己,又尊重別人。下面有幾個重要的人際關係原則: 1、人際關係的真誠原則。真誠是打開別人心靈的金鑰匙,因爲真誠的人使人產生安全感,減少自我防衛。越是好的人際關係越需

其次如果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那基本上就是要全家制定統一的規則,比如說需要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一起來商量,對待孩子什麼樣的事情有什麼樣的原則,這樣才能讓孩子解決這樣的問題。

順其自然去觀察他。拖拉的時候你不去關注他,順其自然讓他拖拉,如果幾次之後拖拉時間減少,說明他拖拉的原因是想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說明您對孩子的關心比較少。如果不是,那只有另一種可能,您的孩子缺少目標,您就要找到讓他感興趣的事情去做

要點三:家庭和諧父母相愛。

因爲在平常訓練中,大人幫助孩子的次數過多,形成一種懶惰的心理現象,而導致出現依賴大人的習慣,所以我覺得平常無論在做什麼,儘量要求讓孩子自己動起來,培養孩子自我完成的能力,這樣孩子形成好的習慣之後在獨立方面會提高,在做事的主動性

在這裏給大家提個醒,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家庭和諧父母相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生長在愛的當中,至於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什麼樣的事情找什麼人幹,這個問題不重要的。

這位知友,"孩子爲別人做事受到冤枉時怎麼"辦?此時家長的態度和做法非常重要,能否正確處理好這個問題,關係到孩子的身心發育能否正常和將來怎樣做人的問題。那麼當孩子受到冤枉時,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1)傾聽孩子的聲音,追根溯源,進行有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孩子做好事,被人吪了,作爲家長該怎麼辦

首先我覺得還是要誇獎孩子,鼓勵孩子,告訴孩子,他做的事沒錯,是接受幫助的人錯了。畢竟不能讓小孩對社會失望。

但是同時也要告訴他,這個社會上有很多像他這樣善良的好人,但總也會有壞人的存在,所以要加強自我保護,做好事之前可以給自己取個證,拍個照,錄個視頻。如果事情比較大,可以先報個警之類的,告訴他,他還是小孩子,有些事情可以交給大人來做,交給*叔叔來做。

父母如何能幫助孩子懂得的人際關係的真諦

父母如何能幫助孩子懂得的人際關係的真諦?

這位知友,小孩子之間發生摩擦矛盾是難免的,哪個孩子小時候沒打過架?那麼,家長面對這個問題該怎麼做呢?應當遵循“三不原則”:不生氣,不介入,不怕吃虧。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讓他們去體驗如何相處。

孩子們在一起玩的時候,互相發生點小矛盾小摩擦很正常,家長不必把這看成是問題,不必馬上出面干涉,更不必因此而生氣。

不嚴重的情況下,假裝沒看見,把矛盾留給孩子們自己解決;較嚴重時,簡單地拉開即可,不必計較自己的孩子吃虧了還是佔便宜了。道理可以簡單講一下,不講也行,關鍵要保持友好輕鬆的態度。這看似有些不作爲,卻正是培養兒童健康人際關係的最基本、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

我把這種方法總結爲“三不原則”:不生氣,不介入,不怕吃虧。

我女兒圓圓4歲前的固定玩伴是婷婷和小哲,都是女孩,出生時間差不多,且在同一層樓住着。三個小傢伙總是東家進西家出地在一起玩。婷婷和圓圓性格比較溫柔,小哲比較急躁,常常在搶東西時佔上風,發生衝突時就會狠咬對方一口。我記得有兩次圓圓去小哲家玩,突然哭着跑回來,說小哲咬她了,胳膊上有明顯的牙印。

我總是看看她的小胳膊,笑着對她說:“哦,又打架了。”然後輕輕地吹吹她被咬的地方,問她:“不痛了吧?”她如果說還痛,我就再吹吹,或輕輕地吻吻,媽媽的吻是最好的止痛劑。她如果說不痛了,我會愉快地說,好,不痛了,那就再找小哲玩去吧。

我的態度對圓圓的影響十分明顯,她往往是淚痕未乾,情緒就完好如初,馬上返身又去找小哲了。偶爾會表現出持續的情緒,說不想去找小哲,要自己在家玩。我也笑笑說:“好,那就在家玩吧”,隨她的便。她多半堅持不了十分鐘,就又想找小哲,或是小哲自己就跑過來了,兩人很快又玩得熱火朝天。

事實上,婷婷也常被小哲打哭,或者圓圓和婷婷有時會倚仗比小哲個子高力氣大,情急之下會把小哲推倒,惹得小哲大哭。我們幾個家長持有的態度差不多,當然我們都會告訴孩子要和小朋友好好玩,不要打架不要搶東西,也儘量用引導的方式化解她們的矛盾。同時,對孩子之間的打架吵架,我們都坦然平和,一笑了之,沒有誰會在這裏算計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吃虧了,或是抱怨別人的孩子如何等。所以三個孩子一直在一起玩得非常愉快。

家長的這種態度,給孩子傳達一個信息,即發生衝突是件很正常的事,不用在意,過去就過去了,無所謂誰對誰錯,該怎樣相處還怎樣相處--這樣一種心理的建立非常重要,是兒童能正常地發展人際關係的必不可少的基礎,是豁達、友善的生長土壤。

事實上孩子們確實很快就學會了協調,鬧意見的次數越來越少。圓圓4歲時,我們遷居煙臺,小哲也隨後和父母遷到青島。煙臺、青島離得不遠,兩個小傢伙隔幾個月就要見次面,在我印象中,從那時起,她們不管在一起玩幾天,再也沒鬧過意見,總是那麼快樂默契,每次分別都哭得淚水漣漣,迫不及待地期待着下一次見面。這份友誼一直持續到現在她們長大*。

“三不原則”看似消極,意義卻非常積極,它的主要功能是避免了*破壞性的參與,而且它內含一種信念:兒童有能力自己解決相關問題。

這個信念的確立非常必要,它是科學兒童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可遷移到其他問題的解決上。沒有這個信念,“三不原則”就失去了支撐的力量。很多家長在開始接觸到這個原則時,總是將信將疑,一旦在生活中嘗試驗證,絕大多數人都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成果。對兒童的能力也會就此有新的認識。

這個原則不僅適用於鄰里小朋友的相處,在雙胞胎或多子女家庭,以及幼兒園或小學裏,都照樣管用,因爲天下的孩子都一樣。

有一對雙胞胎兄弟,經常爲搶東西或其他事情打架。媽媽開始的處理辦法是問清楚打架的緣由,判斷誰做得不對,就打誰的手,或者關小黑屋,並告訴孩子爲什麼要懲罰他。但小哥倆的矛盾並沒有因此減少,隨着年齡增長,反而越來越多,一天無數次地哭喊着來找媽媽評理,這讓媽媽非常抓狂,經常發脾氣。而且兩個小傢伙都越來越會推諉責任了,有時甚至爲了把過錯推到對方身上而說謊。

這位媽媽開始意識到自己以前的辦法肯定是有問題的,但一時又不知該如何辦,於是來找我諮詢,然後將信將疑地帶着“三不原則”回去了。

過了幾個月,我收到她的一封郵件,說諮詢的當天傍晚,她正在廚房做飯,聽到兩個小傢伙又在客廳爲什麼事聲嘶力竭地爭執起來,然後按慣例一起哭着來廚房找媽媽評理。當時她正要按慣例處理時,突然想到我說的“三不原則”,於是改變主意,一邊不停手地做飯,一邊輕鬆笑着對兩個小傢伙說,哈,又打架啊,以後打架別找媽媽了,你們自己的事自己解決吧,媽媽忙,沒時間管你們。

兩個小傢伙沒想到媽媽今天會是這種態度,一瞬間愣了,然後就在廚房吵鬧扭打起來,並大哭,都做出委屈萬分的樣子,邊打邊看媽媽,等着媽媽站出來評理。媽媽停下手中的活,笑着用溫和的語氣對他們說:“廚房太小了,打架伸不開手腳,想打就去客廳打吧。”說完把兩個小傢伙送到客廳,自己回廚房繼續做飯。她剛回廚房還在擔心,別真打出問題來。沒想到孩子們的衝突好像也跟着自己離開了客廳,兩個小傢伙居然沒有繼續接着吵鬧,且很快就聽到了他們的嬉笑聲,媽媽這才把懸着的心放下。

接下來的日子,這位媽媽總是採用這種辦法對待兩個孩子的衝突,令她感到神奇的是,小哥倆真的相處得越來越好,學會了協調,也開始懂得互相謙讓,現在已基本上不再找她告狀。令她頭痛了好幾年的問題,就這樣輕鬆地解決了。

家長們經常抱怨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忍讓,歸因爲獨生子女問題,或是“溺愛”問題。其實根本原因是家長們對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很多家長見不得孩子們鬧矛盾。孩子間一發生點什麼事,家長馬上出面,似乎不出面就沒盡到責任,也擔心別人說自己不好好管教孩子。沒必要的介入,或不得當的介入,一方面會把孩子間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沒給孩子留出學習解決人際關係問題的機會,第三個壞處是容易讓孩子遇點小衝突就覺得是個大事,反而變得斤斤計較,心胸狹隘。

有一個5歲的小男孩,週末和媽媽一起去姥姥家,舅舅和舅媽也帶着自己3歲的兒子過來,兩個小傢伙見面後都分外開心。玩了一會兒,5歲的孩子突然把3歲的弟弟抱起來,想要走幾步,可由於他力氣太小,一下摔倒了,弟弟的頭磕在沙發扶手上,大哭起來,5歲的孩子一下子不知所措,羞愧地向大家看去。舅媽過來一看,孩子頭上被磕出一個小包,大驚失色地叫起來。5歲孩子的媽媽見自己的孩子闖禍了,非常不好意思,擔心弟媳不高興,立即沉下臉批評孩子,要孩子給弟弟道歉,跟弟弟說對不起。

5歲的孩子可能因爲害怕,也可能覺得委屈,只是呆呆地站在那裏,任憑媽媽怎麼說,都不吱聲。姥姥看這情況,沉不住氣了,也過來給孩子講道理,要求他給弟弟道歉。

舅媽一邊安慰自己的孩子,一邊用暗示的口氣說,小哥哥不是故意撞弟弟的,讓小哥哥給道個歉,寶寶就不哭了。3歲的孩子聽大家都這樣說,就一直哭個不停,似乎也在等着小哥哥道歉。

5歲的孩子在一夥人的*迫下,終於招架不住,低低地說聲“對不起”。姥姥嫌孩子聲音太低,說沒聽清楚,鼓勵孩子“大聲點,再說一遍,好孩子就要勇敢承認錯誤!”孩子不說,大家就又鼓勵他再大聲說一次。孩子終於提高聲音又說一句“對不起”。話音剛落,大家正要鬆口氣時,孩子“哇”一聲哭起來,開始發脾氣,亂踢亂打媽媽,拉着媽媽要離開姥姥家。

讓我們體會一下5歲孩子的心情。

他和弟弟玩得愉快,情不自禁地抱起弟弟,一定是出於一種好的願望,或是表示對弟弟的喜愛,也可能是想要展示一下做哥哥的強壯,甚至是想獲得大家的某種讚賞,結果卻是闖了禍,可以想象孩子當時多麼尷尬,多麼沒面子,且多麼擔心。假如這時家裏人能換一種方法來處理,給孩子一個臺階下,效果一定不一樣。

比如態度輕鬆地對弟弟說:“小哥哥是想試試能不能抱得動你,不小心摔倒了。沒事,讓媽媽給吹一吹,一會兒就不痛了。”或者故意轉移一下弟弟的注意力,對哭泣的弟弟說:“小哥哥剛纔可能是沒抱好,摔倒了。要麼再讓小哥哥抱一下,這次小心點,看能不能抱得動你。”我相信經家長這樣一說,小弟弟會很快忘記自己的痛,不再哭泣,很樂意配合。小哥哥這時也一定願意更小心地去抱弟弟,以免摔倒。這時大家可以順便告訴小哥哥,以後想抱弟弟的話,遠離茶几桌子等硬物,那樣即使摔倒了,也不會碰傷。

當然也有這種可能,這時小弟弟不願意再讓小哥哥抱,或小哥哥不想再抱小弟弟,大家同樣可以理解地說,“嗯,寶貝真懂事,是擔心再摔倒吧。你們現在確實太小了,可能抱不動,過幾年再抱吧,再長三年,估計哥哥就能抱得動弟弟了,說不定弟弟也能抱得動哥哥了。”相信家長的話說到這裏,全家人的感覺都很輕鬆,孩子也絕無再計較的可能。

有人擔心,如果當時不要求5歲的孩子道歉,是不是他以後會變成一個沒有教養的人,做了錯事也不懂得內疚?

這種擔心完全沒必要,這就又涉及我們前面提到的信念問題:兒童有能力自己解決相關問題--只要他們成長中獲得過友善和尊重,只要他目睹過得體的禮貌和修養,他就得到了這樣的滋養。反之,成年人如果對孩子的一點無心之過不能表現出體恤,大驚小怪,上綱上線,*迫孩子說“對不起”,這樣纔會損害孩子的友愛心。

試想孩子在衆人脅迫下,勉強說出“對不起”三個字之後,他的內心更善意了還是刻薄了?他對弟弟的好感到底是增強了還是被削弱了?他從此以後變得更理性了還是更情緒化了?這樣一種處理方式,傷害的其實是兩個孩子。那個3歲的孩子雖然得到了一句道歉,內心深處是否也被埋進了一些得理不饒人的俗念?

在處理這件事的過程中,家長當然可以建議5歲的孩子給弟弟道歉,輕鬆的氣氛下,孩子多半是願意表示歉意的,如果不願意,家長先代孩子表示道歉,給孩子做個示範。然後告訴兩個孩子“好,沒事了,你倆再玩去吧”。這件事情到這裏結束,那麼不光5歲的孩子挽回了面子,從這件事中得到了教訓和做事的分寸感,也學到了寬容、樂觀,3歲的孩子也同樣能學到這些東西。

兒童的世界非常單純,很多所謂的問題,其實是成年人強加的,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把孩子間的衝突關係看成是“犯錯誤”,尤其是看成欺負和被欺負的關係。現在很多家長會對孩子說:我們不欺負別人,但也絕不讓別人欺負。或直接告訴孩子:你不要主動打別人,如果別人打你,你必須要還手。甚至有的家長爲了強化孩子的自我保護,會對孩子說:如果你在外面捱了打,不還手,回家我就打你。

這樣一種教導,可能讓孩子學會不吃虧,但人生很長,“不吃虧”到底是一道護身符,還是一種隱患?發生在成年人世界中的無數事實已讓我們看到,從不吃虧的人或報復心重的人,反而活在十面埋伏的危險中。

比如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女朋友和他分手後,另找一個男朋友,他就去把人家殺死,然後再自殺。這樣一種行爲,表面上出於愛,實際是出於恨。狹隘的復仇心理讓他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爲代價,去毀滅一個讓他有吃虧感的人。

大部分“不吃虧”的人雖然可以活得一生平安無事,但“不吃虧”真的爲他贏來更多的幸福了嗎?

我曾遇到一件事。我女兒上幼兒園時,有一天我去接她,帶她在幼兒園院子裏玩滑梯時,突然聽到旁邊一位媽媽叫起來,原來她發現兒子胳膊上有一塊青,上面有牙印,看來是被哪個小朋友咬了。這位媽媽馬上聲色俱厲地問孩子“誰咬的?”正在高興地玩着的男孩被媽媽的語氣嚇着了,一下子哭起來。這位媽媽又大聲詢問孩子“這是怎麼回事,誰咬的?”邊說邊用眼睛向周圍的孩子看去,好像每個孩子都有嫌疑。小男孩不回答,立即拉着媽媽的手就要走,邊哭邊說:“我不玩了,咱們回家吧,回家吧。”這位媽媽卻不依不饒地拉着孩子去找園長,要問個究竟。

看着這位母親一臉怒氣地拉着孩子往園長辦公室走去,我心裏真替她的孩子難過。相比孩子的純美和自尊,這位媽媽的行爲多麼粗俗不堪。她不光在丟孩子的臉,也在破壞孩子的人際關係。她這樣做,與其說是出於愛孩子,不如說是出於計較和報復。事實上她最愛的不是孩子,而是“不吃虧”的感覺。她這樣處理,只是讓自己的感覺好一些,卻已經讓孩子“吃虧”了。

中國傳統智慧“吃虧是福”被無數人奉爲一種生存哲學。它強調的不是忍氣吞聲,而是以豁達之心看待世事。所以它不是來自壓抑,而是來自氣度和容量。可是,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被教導不吃虧,怎麼指望他能在成年後體悟出“吃虧是福”的深意,怎麼能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胸襟?

當然沒必要走極端。

有些家長深諳吃虧是福的道理,也希望培養孩子無私的品格,遇到孩子和別的小朋友搶東西時,總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出讓,這種做法也不對,也是走極端了。

因爲自私是人的天性,就像盧梭說的那樣:我們原始的情感是以自我爲中心的;我們所有的一切本能的活動首先是爲了保持自身的生存和自身的幸福。所以,第一個正義感不是產生於我們怎樣對別人,而是產生於別人怎樣對我們。一般的教育方法有一個錯誤就是:首先對孩子們只講他們的責任,而從來不談他們的權利,所以開頭就顛倒了。①

幼兒尚未建立合作的概念,自己的玩具不讓別的小朋友玩,或搶別人的玩具,這都是正常表現。強迫孩子出讓自己的利益,這種做法並不能培養孩子的大度精神,反而強化他的緊張感。如果一個孩子感覺別人總是侵犯他的私人領空,干涉他的事情,他會變得特別警惕,表現得更自私。

孩子間的矛盾,無非起源於搶玩具,或打鬧間沒分寸感,不小心碰痛了對方等。*對待這些小矛盾的態度,比告訴孩子如何做更重要,影響更大。要用最道德的態度來對待孩子,但不要用很高的道德標準來要求孩子。天生不會和人相處的孩子其實不多,只要*減少干涉,他們多半能進行自我協調。

“三不原則”的核心內涵是兩點:第一給孩子做出好榜樣,第二營造豁達和善意的環境。兩者要的都是家長自身的修養。

比如有一位家長,他想培養兒子的男子漢氣,就對兒子說:“如果你跟小朋友發生了衝突,無論誰對誰錯,你都不許當着對手哭,因爲那樣的話,你的對手會很得意,下回還會那樣。”這樣的家長可能自以爲棋高一着,卻是既錯誤地挑撥着孩子們的關係,還非人性地壓抑孩子的正常情緒表達。這樣不可能培養出真正的男子漢,只能教唆出一個壓抑的小心眼。而根本原因,就在於家長把發生衝突的小朋友看成“對手”,自己就是以一個小心眼兒的態度來對待孩子間的衝突的。

古漢語把心胸狹隘的人稱爲“器小者”,認爲“庸猥之徒,器小志近”。如果家長總以自己錯誤的標準和判斷任意踐踏孩子單純的世界,孩子的人際交往就會變得越來越困難,未來也難成大器。

曾有一位單身母親向我諮詢,她說4歲的女兒很喜歡去幼兒園,但在和小朋友玩耍時,總是扮演邊緣角色,受別人的支使,還總是受氣。比如搶某件東西,搶不過別人時,就不會再搶,轉而玩別的東西去了。有時別的小朋友打了她,淚痕還沒幹,人家過來找她,她就馬上高興地又去和人家玩,全然忘了剛纔被打的事情。這位母親覺得孩子太懦弱,沒有自尊,爲此她給孩子講過道理,也狠狠地教訓過女兒多次,卻總是沒效果,孩子似乎越來越膽小了。她將此歸因爲孩子在單親家庭中成長,因缺少父親的關愛和保護而自卑。所以她的問題是,如何給孩子做心理輔導,是不是需要馬上給孩子找個父親?

尋找同伴並迎合同伴,這是孩子正常天性的表達。在和小朋友發生衝突時,孩子能根據具體情況,主動退讓,並且能通過轉移注意力自我化解情緒;在小朋友得罪她後,不計前嫌,快速進行情緒代謝,重新投入友好的玩耍中。所有這一切,都是孩子在用天性中的純潔、豁達和自愛,努力發展自己的人際協調能力。這是一種潛能,這種潛能幾乎深藏在每個兒童體內,只要沒有錯誤的外力干涉,他們都可以在未來的成長中把握好各種交往的分寸。

家長對孩子的負面評價,其實都是她自己心理的投射。她的自卑感和斤斤計較,讓她無法完*際關係的協調,這種不協調性甚至可能影響了她的婚姻關係。她下意識的自我保護,就是讓自己遠離他人,拒絕交往。現在又不由自主地拽着女兒往這個方向走。

我詢問了這位家長童年的一些情況,她也是成長於一個單親家庭中,她對自己幼時狀況的描述和對女兒現在情況的描述如出一轍,而她自己在陳述中也突然發現,自己對女兒的態度、方法簡直就是當年母親對待她的翻版--到這裏,她是開始觸摸到問題的根源了,這纔是改變的開端。

孩子天性各不相同,不要指望孩子在人際交往上的表現恰好符合你的理想。他可能是強勢的,也可能是柔弱的;可能是狡黠的,也可能是厚道的。這些特徵並不代表他將來就是怎樣一個人。只要他在和同伴玩耍時是快樂的、內心是純淨的,就是好的。良好的同伴關係本身就是成長的營養品,能讓孩子的心理得到滋養,成長得健康。

當下還有一種令人擔憂的現象,一些人由於自身的不如意或眼界太低,經常給年幼的孩子灌輸社會是險惡的、人心是無常的等等這類負面觀念,讓孩子從人生初始,就對家門以外的世界不抱有信任和好感。這不但降低了孩子在人際交往上的坦蕩,也束縛了他接納世界的心胸,甚至會培養出*人格。

對世界懷有美好的信任,和具有基本的安全防範常識並不衝突。家長應該把人際交往中各種潛在的危險告訴孩子,比如周圍的人發生了什麼事情,或媒體上報道了什麼相關內容,就事論事地跟孩子談談,讓孩子增加些常識。生活本來就是有悲有喜,有常規有意外。知道世界有灰暗,不等於要把世界看得灰暗;知道世界是光明的,也不等於毫無防範心理。這是你對社會應該有的態度,也是教育孩子應拿出的示範。

正面教育永遠是最可靠的辦法,正如避免得流感,應通過平時強壯肌體來預防,而不能採用一出家門就戴防毒面具的辦法。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來表現出一匹駿馬的飄逸,就不要從小教唆他以一隻刺蝟的姿態活着。

最後要強調的是,“三不原則”的成功運用,必須是三條戒律同時執行,纔能有效。很多家長在執行這一原則時,容易注意到不介入和不怕吃虧,卻往往忽略自己的脾氣,動輒打罵孩子,那麼這一方法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原因是家長自己給孩子做了一個不體諒、不寬容、不友好、愛發脾氣的壞榜樣。這也是需要家長特別注意的。*心中有馨香,才能對兒童形成宜人的薰陶。

如何把孩子培養成不怕失敗的人

抗挫能力差的表現: 1、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亂髮脾氣、哭鬧。 2、受不了一點批評,光愛聽表揚的話,一批評就不高興,甚至哭鬧。 3、自尊心較強,好勝心強,好面子,承受不了失敗。 4、怕困難,遇到一點問題就退縮。 5、特別嬌氣,做錯了事,家長一說就哭。 6、不敢承認錯誤,老是用哭來推卸責任。 7、遇到一點困難就愁眉苦臉,不是想找大人幫忙就是想放棄,或怨天尤人。 8、從不尋求解決困難的辦法,從不分析失敗的原因。 抗挫能力差的原因孩子成長的過程遭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這是正常的現象,能夠忍受和消除挫折並保持完整的人格和心理平衡,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然而,現在的孩子抗挫能力似乎普遍較差。舉例說明:前些年新聞媒體上曾經報道過的《夏令營的較量》,中國孩子在中日夏令營中的表現實際上是差強人意的,他們表現出的獨立能力、抵禦挫折的能力明顯低於日本的孩子,這點不得不令人擔憂,也因此掀起了一輪挫折教育大討論以及關於青少年能力培養的思考。另外,媒體上也經常報道,有的孩子因爲受了點委屈就跳樓,許多孩子因爲一次考試成績不好就離家出走、甚至自殺,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高考生成績一直很好,家長對其期望值很高,考上名牌大學不成問題,可高考後自己估分覺得考得不理想,感覺對不起家人,就留下遺書自殺了,結果是這個孩子的成績考得很好,只是當時估分不準確,如果他的抗挫能力強一些,現在應該是個坐在課堂裏學習的大學生,將來還會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可現在留給家人的確是無盡的痛苦。這些案例比比皆是,其實都是缺乏抗挫能力的表現,曾經有一個專家對幼兒受挫能力進行過調查,結果有55%的孩子頂不住失敗的打擊,31.2%的幼兒認爲自己沒有經過挫折,承受能力不強。我們不禁要問,現在的孩子怎麼啦?爲什麼在挫折面前,我們的孩子顯得那麼脆弱? 1、自身因素:當前,日益競爭的社會使得家長對孩子過分重視智力開發和掌握學習技能,忽視非智力因素培養,使他們缺乏起碼的生存能力和奮鬥精神,缺乏獨立精神,缺乏必要的知識、經驗的準備,這是兒童容易受挫的最大原因。孩子自身的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兩方面。比如生理方面,讓一個三歲的孩子去畫一個很形象的人物,他肯定完成不了,因爲他還處於塗鴉期,畫不出來必然會產生挫折感;如果某個孩子動作協調性發展不好,他再怎麼努力,在各種體育活動中也很難得第一,也會產生挫折感。心理方面的,如果一個孩子做事缺乏堅持性和毅力,遇到困難不是想辦法克服,而是採用迴避的態度,也是造成挫折的原因之一。2、家庭因素:外部因素主要來自環境方面,隨着獨身子女的日趨增多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孩子大都從小就生活在幸福安定的環境中,是在溫室裏、蜜罐里長大的,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缺乏“逆境教育”。 (1)包辦代替 家長習慣對孩子的事務包辦代替,恨不得替孩子完成所有事情,孩子沒有了任何實踐的機會,使得孩子的多種能力得不到良好的發展,“自己對自己負責”的意識也難以培養起來。這樣,當孩子真正面對現實生活,面對競爭,不能處處第一、事事得到滿足時,他們自然會產生強烈的挫折感。 (2)嘲笑孩子 孩子缺乏經驗,遭遇挫折是難免的。大人不應嘲笑孩子,或責怪孩子這錯那錯,而是應該平時多注意培養孩子養成勝不驕、敗不餒的品質,並在克服困難方面爲孩子樹立榜樣。 (3)針尖對麥芒 挫折教育不是針尖對麥芒,必須注意適度和適量,過度的挫折感會損傷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使孩子產生嚴重的挫折感、恐懼感,最後喪失興趣和信心。 (4)不幫孩子總結敗因 孩子輸了比賽哭是種自然發泄,也是要求上進的表現,家長不能說“輸就輸吧,沒關係”,否則會助長他無所謂的心態,而應幫他分析失敗原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5)過度預期孩子的能力 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既要求孩子樣樣全能、次次最優;又盡力滿足孩子的各種需要,特別是物質方面的需要。由於家長的這種態度,孩子也逐漸對自己形成一些不切實際的期望,事事爭強,贏得起輸不起。家長總是對孩子說“你肯定是第一名”、“我最喜歡你考一百分”等,這會讓他覺得只有第一名,爸媽纔會喜歡,如果做不到,就不喜歡他了,這會使他不願意面對挫折和失敗。 (6)家長的處處遷就,對兒童需要的極力滿足,又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凡是他想達到的目標,總是可以一帆風順地實現。 (7)不適當的家庭教育給孩子所營造的成長氛圍,與孩子在家庭之外的真實經歷之間的強烈反差,是孩子難以面對現實、承受挫折能力差的重要原因。 (8)剝奪孩子嘗試的機會 許多家庭出於對孩子的愛護之情,在生活中儘量避免讓孩子受挫。當他們預見孩子可能碰到困難時,他們總是自己挺身而出,爲孩子掃除障礙。 家長這種“可憐天下父母心”的舉動和認識,對孩子的成長有百害而無一利,這些在父母保護傘下長大的孩子一旦碰到問題和困難經常會不知所措,無能爲力,不敢去面對,還容易產生畏懼、退縮、抑鬱、失落等情緒,更別說去想辦法戰勝困難、解決問題了。長此以往,這些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更輕易受挫。 3、外界原因:此外,還存在一些外在原因使得孩子受挫。比如:孩子去參加比賽,總會有輸有贏,輸了的孩子必定會受挫,這並不是因爲孩子不努力,而是因爲冠軍只有一個。 抗挫能力的培養: 1、父母要樹立挫折教育意識,認識抗挫教育的重要性 許多父母都認爲,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應該對孩子保護有加。這種觀念直接影響了孩子。其實,一個人受點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處。家長應正確看待挫折的教育價值,把它看成是磨鍊意志、提高適應力的好方法。我國自古就有“自己跌倒自己爬起”的古訓,家長要認識到,孩子要長大,將來必定要自己去面對社會、人生和生活中的一切。因此,有意識地讓幼兒受點苦和累,受點挫折,讓幼兒品嚐一點生活中的磨難,從而使其懂得人生道路的坎坷,並學會從挫折中接受教育,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和獨立意識,以及應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增強心理承受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小的方面來說,對於他們個體的成長有利,大的方面來說,今天的幼兒將擔負起明天社會發展的重任,未來社會競爭更爲激烈,每個人都需要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棟樑,對於我們民族未來的發展,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好在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了“溫室的鮮花生命力永遠比不上山間的野草,讓孩子直面挫折,學會應對挫折,纔會讓孩子活得更好。我們需要對孩子進行適度的挫折教育,以增強其承受挫折和排解挫折的能力,因此,幼兒抗挫能力的培養不容忽視,抗挫教育也顯得尤爲重要。 心理家研究指出:當人們遇到挫折時,高達九成以上的人會選擇五種反應:攻擊、退化、壓抑、固執與退卻,而正面思考者的比率低於10%。大多數人在遇到挫折時,很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總是將失敗的想法歸咎到負面的事物上,習慣對自己一味的責備和否定,不懂得如何去調整負面情緒。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說:“挫折未必總是壞的,關鍵在於對待挫折的態度”。一個能笑看一切的人抗擊打能力必定會比一般的人強。具備很強的挫折抵抗力的孩子就是那些在困境中依舊能夠快樂前行的孩子,因此,培養孩子樂觀開朗的個性很重要,讓孩子能微笑着面對挫折。 2、把握挫折教育的時機,幫助幼兒正確理解挫折孩子對挫折正確的認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關鍵,是我們進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兒年齡小,對事物的認識是具體形象的,家長在幼兒面臨困難時,應該讓他們直觀地瞭解事物發展的過程,從反覆體驗中逐步認識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從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會遇到困難,成功的喜悅恰恰來自於問題的解決。只有讓幼兒在克服困難中感受挫折,認識挫折,才能培養出他們不怕挫折、敢於面對挫折的能力。所以我們在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時,應該讓幼兒直觀瞭解事物發展的過程,真實感知挫折,認識到生活有順有逆、有苦有樂,從而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只有讓幼兒在克服困難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確理解挫折,才能培養他們不怕挫折、勇於克服困難的能力和主動接受新事物,承認並敢於面對挫折的信心。家長在平時孩子碰到困難時,教育孩子採取不迴避的態度,鼓勵孩子面對現實,勇敢的向困難發起挑戰。一句“你行的”、“你真勇敢”、“好樣的”、“瞧你做得真好”……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激勵他努力去克服困難,當孩子一次次戰勝困難時,他們便增添了勇氣,激起了戰勝困難的願望。這使家長的“你行”也就變成了他們自己的“我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反覆出現某些性格上的缺點,不少家長也都常常爲此大呼小叫,而事實上,這樣的處理方法很不利於幼兒的心理成長。在遇到這種情況時,首先是要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遇挫時要進行冷靜的對待,不過分去放大自己的挫折感,這是克服挫折的重要因素。要隨時暗示自已:困難誰都會遇到,“既來之,則安之”,用心理暗示緩解挫折感。例如,自己告訴自己“明天會更好”,給自己打氣,使自己感覺到希望。還應創設一種寬鬆的情境,讓幼兒自由表達他們受壓抑的情感,抒發他們的不滿,以緩解他們不愉快的情緒;如果孩子很生氣,甚至大怒的話,則應找一些他們喜歡的活動,吸引他們參與,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從自己喜歡做的事中找到自信,從而減輕或消除挫折感。 3、教會孩子正確對待失敗 很多情況下,給孩子帶來最多打擊的往往不是失敗本身,而是他對失敗的理解。比如你的兒子沒能被選上代表幼兒園參加聯歡會,他想到的原因可能是:“我不如別的小朋友。”但也有其他原因,比如“他們需要更多小女孩”,或者“他們要挑唱歌唱得最好的”。這樣做不是要你教孩子逃避責任——有些時候導致失敗的確實是孩子自身的原因。“任何人做事,一開始都會有困難”,這個是必須要告訴孩子的。父母可以激勵孩子堅持到底,不必把盡善盡美看得過重。不要迫不及待地爲孩子提供幫助,讓他們自己試着用不同的方法來迎接挑戰。如孩子學寫字有困難,可以先讓他臨摹。 作爲孩子,對周圍的人和事物的態度常常是不穩定的,易受情緒等因素的影響,在碰到困難和失敗時,他們往往會產生消極情緒,不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失敗和挫折,這時,家長要及時告訴孩子,“失敗並不可怕,你只要勇敢,一定能做好的”,“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看一看下次怎樣做”。家長要有意識地將孩子的失敗作爲教育的契機,引導孩子重新鼓起勇氣大膽自信地再次嘗試,同時,教育孩子敢於面對困難和挫折,提高克服困難和抗挫折的能力。4、對孩子的期望應合理,培養孩子能正確地評價自我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家長應有客觀的評價,並據此對兒童的成長提出合理的期望,激勵孩子向恰當的發展目標努力。如果家長只看到孩子的優點而無視他的缺點,孩子就會對自身的不足缺乏認識而驕傲自滿,不能接受失敗;如果家長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就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使孩子不敢面對失敗;當然,家長如果總是挑孩子的毛病,貶低孩子,對孩子不抱期望,也同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這樣的孩子缺乏自信,會逃避困難以求避免挫折。總之,家長對孩子不合理的期望會加大兒童遭遇挫折的機率。相反,家長的合理期望可以引導孩子對自我進行正確的評價,對自己在實現目標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挫折能有適當的預測。這樣,孩子心理上對承受挫折有所準備,當面對挫折時也就會客觀、冷靜地應對。 5、給孩子樹立榜樣,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信心。心理學研究表明,榜樣對兒童行爲的形成和改變有顯著的影響。給孩子樹立不畏困難、戰勝挫折的榜樣,不僅有助於增強兒童勇敢面對挫折的信心,還可以向兒童揭示出這樣的道理:對任何成功者不應僅僅羨慕而更應敬佩和學習,世上沒有唾手可得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不斷進取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在孩子遇到挫折時,正確適當的引導同樣尤爲重要。只要*正確成功地加以引導和肯定,無疑是給了孩子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因爲幼兒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因而應採取正面教育的方法,爲他們樹立正確的榜樣,利用榜樣的力量,增強幼兒的抗挫折能力。 因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適時地給孩子講些有關於挫折教育的故事,可以給孩子講述偉人成長的經歷、故事,“自古英雄多磨難”,世界上卓有成就的人,都是身經磨礪百鍊成鋼的。希望孩子以這些名人作榜樣,不畏挫折。兒童生活中最好的直接榜樣就是家長。“身教勝於言傳”。家長對待挫折的態度和行爲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態度和行爲。 孩子也可以成爲自己的榜樣。比如,對孩子戰勝挫折的經歷,家長應指導兒童將其記錄下來。這樣,當孩子以後又面臨挫折時,可以提醒他看看這些記錄,向自己學習。當然,樹立孩子做自己榜樣的形式絕不是僅此一種,家長和孩子可以結合實際創造適合自己家庭的特殊形式。 6、注重幼兒能力的培養,培養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以及抗挫的信心 要想減少孩子遭遇挫折的次數,就要增強孩子抵禦挫折的能力,如掌握與年齡相符的知識技能,比如大班的孩子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會穿衣、繫鞋帶、疊被整理玩具等,如果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會做,他就會在集體活動中落後於別人,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失去自信,以至於破罐子破摔,反正我不會做,反正我是落後的。除這些基本技能以外,還要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遇到困難不退縮、失敗後不悲觀等。另外家長要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如洗手、洗臉、穿衣、整理牀鋪等,很多能力不是一次就能達到的。在日常生活中不放過任何機會抓住教育,應隨時教育,隨時觀察,抓住機會,爲他們提供條件,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當幼兒進步後,家長一定要以積極的態度給予讚揚和鼓勵,強化幼兒的行爲,並隨時表現出認可的神態,使幼兒的受挫意識得到改變,提高他們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 能力不足的孩子,一遇困難就無力應付,時時會被挫折壓得垂頭喪氣。能力強的孩子,善於解決問題,不易受挫,而且即使受了挫折,他們也能積極地從其它途徑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補償。兒童的許多能力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當兒童面對問題時,父母不應以“決策者”的身份越俎代庖,替孩子做決定、執行決定,而應作爲“顧問”,向他們提供建議,對他們的選擇提供諮詢,教給孩子一些克服困難的方法,最後由兒童自己做決定並實施。這種教育過程不僅可以培養兒童的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兒童自己對自己行爲負責的精神。 7、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培養孩子承受挫折的勇氣 孩子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爲了讓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少吃苦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要給孩子鍛鍊的機會,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適當地吃些苦頭,培養他承受挫折的勇氣和能力。有了這樣的準備,孩子纔可能在今後少吃苦。不少家長也懂得這個道理,也教育孩子要不畏艱險、勇敢堅強,但這種教育往往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家長既不忍也不敢將孩子置於困難之中。然而,面對挫折能夠堅韌不拔的性格,僅靠說教是無法培養的,兒童必須經歷挫折纔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家長在日常教育中還應注意設計教育環境,不要一味給孩子營造一切需求都能輕易得到滿足的生活環境,更不要阻礙孩子適當接受困難和挫折磨練的機會。挫折教育重要的並不是挫折本身,而是孩子在受挫後是否有恢復能力,是否有無所畏懼的自信心。其實,挫折教育就是要培養孩子尋找幸福的能力,這樣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處之,永遠樂觀。 家長要提高認識,改變原來的教養態度,讓孩子走出大人的“保護圈”,放開手腳不要怕孩子摔着、碰着、餓着、累着,孩子摔倒了鼓勵他自己爬起來;對挑食、偏食、厭食的孩子,餓他一兩頓又何妨。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做,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家長不要去幫忙,例如,要玩具自己去拿,衣服、褲子自己穿,在家庭生活中,要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切不可把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困難都解決掉,把他們前進的障礙清除得乾乾淨淨。 8、放開手腳,讓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 中國孩子的致命弱點在於沒有自主性、依賴性強。這種現象歸根結底就在於父母的包辦代替,讓孩子缺乏自信,能力低下,使孩子喪失了自我實踐的機會。 孩子穿衣、穿鞋時,笨手笨腳,磨磨蹭蹭,父母過來很快就幫他穿好了;孩子小時候學着自己吃飯,可能弄得滿桌子都是掉的飯菜,還是沒有吃到嘴裏多少,父母看着便不耐煩,於是親自喂孩子吃飯。父母的做法看起來利索、痛快,但卻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同時也養成了孩子凡事依賴父母的習慣。 如果對孩子過度地溺愛,事事包辦代替,最終會使其養成嬌弱的弱點,以至於一遇挫折便不知所措。例如孩子摔倒了,如果不嚴重,我們應鼓勵他自己爬起來,而不是急切地跑過去相扶;孩子想要玩具,應當鼓勵其自己去拿,衣服也要鼓勵其自己去穿等,切不可讓他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我們應當使孩子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一定的障礙和挫折,讓孩子在生活中漸漸學會獨立面對一切。 要捨得讓孩子吃苦,讓孩子吃苦應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對孩子不要太溺愛,讓他吃點苦,受點折騰;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給孩子安排一定的自理任務,孩子能做的,父母絕不要包辦代替。 9、進行體能上的磨鍊,以鍛鍊他們的意志 例如,冬季來臨時,鼓勵他們早起晨跑、晨練,磨鍊他們與嚴寒作鬥爭的意志和毅力;在家裏,也可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徒步郊遊、爬山、逛公園等,從而使孩子體驗到勞累,體驗到艱辛,體會到生活中除了甜,還有苦和辣,使孩子在各種環境下受到挫折的磨鍊。 10、通過批評、忽視等方式,使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現在的一些孩子聰明伶俐,但由於在各種遊戲和競賽中,父母總是讓孩子勝利,做事情總是表揚孩子做得最好,結果使孩子爭強好勝、自以爲是,偶爾接受批評,便會沮喪、惱怒或喪失信心。因此,對他們適當批評,指出其缺點和不足,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遊戲活動中,不一定每次都讓孩子做主角,在競賽活動中,也不一定要想盡辦法讓他們勝利。而當孩子犯錯時,對其給以適度的懲罰,也可以使其體會受挫折的感覺,學會自我調節。有的父母不願看到孩子失敗,下棋、玩撲克、遊戲、競賽時,總是想盡辦法讓孩子贏,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有的家長總怕孩子受委屈,即使孩子做錯事,從不說孩子的不是,久而久之,使孩子養成了只聽得進讚揚的話,而不能接受批評的壞習慣,在學校一受到老師、同伴的批評,就會出現逃課、逃學、與同伴發生衝突的事件。其實,作爲家長,有時讓孩子體驗一點失敗的滋味未嘗不是好事,可藉機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因此,家長應該讓孩子認識到每個人都有缺點,這些缺點自己不知道,但別人很容易發現,只有當別人批評時,自己才知道錯在哪裏,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並非討厭自己,而是幫助、愛護自已,讓孩子懂得有了缺點並不可怕,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11、不要輕易滿足孩子的要求要讓孩子明白:想得到一個東西,必須自己付出。只有經過自己努力獲得的東西,纔是最好的,也是最值得珍惜的。 12、利用現實生活,提高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美國人對孩子的教育值得我們借鑑,美國的教育專家認爲,培養孩子的獨立處事能力和抗挫能力,父母具有重要作用。美國的孩子從小就單獨居住自己的房間,自己活動,鍛鍊獨立生活能力。同時還可以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分擔家務,例如打掃房間、替父母買東西等。在這些活動過程中他們常常會遇到困難挫折,父母應要求他們獨立解決問題,在排除這些挫折的過程中,使他們進一步地成熟起來,提高獨立處事的能力。 當家裏發生一些變故時,父母不要向孩子隱瞞,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生活的磨難對於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財富,如果父母向孩子隱瞞實際情況,孩子就會失去戰勝磨難的機會。失去這種生活實踐的機會,對孩子來說損失是非常大的。13、生活中尋找逆境教育,提高幼兒抗挫能力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挫折,都是磨鍊孩子意志和毅力的運動場。但挫折教育,也並非是讓父母去搜索挫折,給孩子預製挫折,而是主張順其自然,讓孩子在挫折中體驗真實的生活。適度和適量的讓孩子感受挫折,在孩子遇到困難而退縮時鼓勵孩子,當他跨過了無數道溝溝坎坎之後,就能體驗“一覽衆山小”的人生修爲。生活中,小挫折無時不在,讓孩子經常有一些小挫折,在解決小挫折的過程中,可以增強抗挫能力。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失敗的原因有多種,除自己的原因以外,也會有外界的原因,我們要總結失敗的原因,下次儘量避免,只要努力爭取,就會成功。 14、有意設計障礙,培養孩子抗挫能力 衆所周知,自信心是開啓成功大門的鑰匙,注重幼兒早期自信心的培養,將有助於幼兒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強。對孩子來說,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要遇到苦難、阻礙,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如果孩子平時走慣平坦路、聽慣順耳話、做慣順心事,那麼一旦他們遇到困難,就會不習慣,從而束手無策、情緒緊張,容易導致失敗。所以家長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有意地給孩子設置些障礙,可以培養孩子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在碰到挫折時有足夠的心理預備,並能衝破阻礙、重新站起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在設置障礙時,要注意挫折教育具有預防性和針對性,可有目的地組織障礙性活動。同時,家長還要注意孩子的年齡特點,設置障礙的困難程度須是孩子通過努力能夠克服的,從而培養他們挑戰困難與挫折的自信精神、堅強意志和抗挫能力。 當然,家長在給孩子設置障礙時應注重幼兒的年齡特點,設置的障礙困難程度須是幼兒通過努力能夠克服的。前蘇聯教育家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就提出:要讓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我們家長就應該遵循這一理論,爲孩子設置適度的障礙,才能讓孩子不斷體味到成功,增強自信,從而產生戰勝挫折的動力。 我們設置的情境應符合幼兒心理承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把握好情境的“難度”和“強度”,避免使幼兒產生畏難情緒,當幼兒面對難題或遭受失敗而出現情緒波動時,家長不必急忙去代替包辦,更不能埋怨或奚落幼兒,應該留在孩子身邊給他們一種安全感;同時,鼓勵幼兒積極嘗試,尋找戰勝困難的途徑、方法,必要時給予一些指導。 在設置障礙時,父母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組織障礙性活動。因爲設置障礙會產生正反兩方面的效應,如果運用得不好,反而會刺傷孩子,抑制孩子的積極行爲。父母在爲孩子設置障礙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設置障礙的對象是經常受到表揚的孩子 設置障礙的對象主要是那些經常受到表揚的孩子,這些孩子在生活中總是一帆風順,所以要給他們增加一些挫折。而對那些受挫較多、性格內向而又脆弱的孩子,不適宜採用這種方法。 (2)設置障礙要適度和適量 由於孩子受挫經驗少,辨別是非能力差,因此在設置障礙時,對於年齡越小的孩子,設置障礙應該越少,障礙發生的頻率應該越抵。對於受挫較多的孩子,設置障礙應少,甚至可以不設障礙。設置的情景要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不能太強;同時,孩子一次面臨的難題不能太多,否則,過度的挫折會損傷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使其產生嚴重的受挫感,從而失去探索的信心。 (3)設置障礙要循序漸進 障礙的設置應該具有漸進性。障礙應該由小到大,由少逐漸增多,循序漸進,逐步增加難度,切不可一開始就給孩子一個下馬威,這會一下子把孩子的自信心摧垮。 (4)設置障礙要與鼓勵、表揚相結合 設置的障礙應與鼓勵、表揚相結合。當孩子排除了障礙、戰勝了挫折時,父母要給予及時的幫助與鼓勵,強化孩子積極的行爲,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戰勝困難的勇氣。在孩子遇到困難而退縮時,要鼓勵孩子,在孩子作出努力並取得成績時,要及時肯定,讓孩子體驗成功,從而更有信心去面對新的困難。 (5)不要太在意孩子的情緒反應 孩子在遇到困難與障礙時,感到委屈是難免的,產生一些不良的情緒反應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父母應該有這種心理準備。在孩子受挫後,對一般的情緒反應,父母可以不加理會,讓孩子自己去體驗,然後振作起來;如果孩子情緒反應過度,父母要給予溫情的鼓勵以及必要的心理上的支持,讓孩子及時擺脫失望、傷心等不良情緒反應,及時地樹立信心。 父母不要輕易滿足孩子的任何需求,有時候,父母不妨延遲、拒絕,讓孩子嚐嚐挫折感。比如,孩子要吃飯時,故意晚點開飯;孩子想要玩具時,不妨可以拒絕他。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多經歷一些困難與挫折,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利的。 (6)對陷入嚴重挫折情景的孩子,要及時進行疏導,防止孩子因受挫折而產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應,在必要時可幫助孩子一步步實現目標。

如何讓小孩做一個能思考的人?

您好

現在的孩子是每個家庭裏面的“主心骨”,希望成爲人中龍鳳,然而每個孩子從進入幼兒園開始,就面臨着各種各樣的考試面試被別人挑挑揀揀。

學校是孩子們首先被挑挑揀揀的地方。爲了上好的學校,家長爲孩子們報各種班,希望能在擇校方面有一定優勢。

現在學校的老師在挑選學生的時候很注重孩子的整體素養。

首先是筆試,筆試過了纔有面試的機會。

其次是孩子的整體風貌。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性格陽光開朗,善於表達;論述有條理,邏輯清晰。

另外是孩子內在的東西。孩子要有自己的思想,對於一件事要有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一套理論。很多場面試其實沒有真實意義上的對與錯,其實就是一場交流,所以有了辯論的產生。

最後,重中之重就是誠實。爲了孩子能夠在人羣中脫穎而出,家長使用各種手段爲孩子添磚加瓦,然而一兩次可能發現不了,但是總歸有一次會被人發現。有一個孩子在自主招生面試的時候,說自己做了一個小科技項目。老師就問了其中的一個細節,最後發現這個孩子回答的驢脣不對馬嘴,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東西。最後直接被刷掉了。爲實可惜。

孩子的學習固然是重要的,這是一切的基礎。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教導孩子很多問題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對於問題要有自己的看法,並且能爲自己的看法進行辯論。隨着孩子的長大,跟大人有不同想法的孩子,我覺得是孩子自我思想萌發的開始,家長應該慶幸,並且保護好孩子的這份小萌芽,加以引導,讓孩子以後能夠有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和判斷,不會人云亦云。

孩子的培養是個耗時耗心力的活兒,各位寶媽奮鬥在第一線,所以我們要互勉,爲了孩子有個更好的明天。

5歲孩子害怕一個人去做事情怎麼辦?

最重要的是:先了解孩子爲什麼害怕一個人去做事,這個很重要。

一、如果是先天原因:如性格,性格較弱或依賴,害怕一個人做事情,就要學會鼓勵,讓孩子克服恐懼感。擺脫依賴感,讓孩子內心逐漸強大起來,養成獨立自主做事的好習慣,否則孩子長大了就是帶來很大的生活問題了。

二、如果是後天的,那就要知道孩子害怕的原因了,這個是關鍵,非常非常重要,決定一切了成敗。知道原因後幫助孩子克服這個因素,如被驚嚇過,看到過可怕的事情,還有可能是被恐嚇過,這些是孩子內心的恐懼根源。孩子可能不會直接告訴你,也可能是孩子想說卻不知道怎麼說。你要學會引導孩子,讓他從內心說出來,才能真正打開心結,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如有事,可以繼續補充原因,再幫你出主意,謝謝。

Tags: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