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家鄉美食 >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欄目: 家鄉美食 / 發佈於: / 人氣:1.19W
目錄方法1:測試可食性1、避免在沒有仔細計劃的情況下使用該方法。2、找分量足的植物。3、在檢測之前的八個小時內除了純淨水之外,不許吃或者喝任何東西。4、把植物分成幾部分。5、檢測植物是否是接觸致毒。6、煮該植物某一部位的一小部分。7、用嘴來檢測植物。8、等8個小時。9、把預先按相同方法準備的該植物部位的量的1/4吃下去。10、再等8個小時。11、如果你所選擇的植物在所有的測試中都失敗了,開始一個新的測試。12、如果你有其他食物資源,做一個漸進的檢測。方法2:知道要尋找什麼1、知道有毒植物的標誌。2、尋找能辨認可食性的植物。3、不要忘了。極端時期需要採取極端方法。如果你身在野外,沒有任何食物,就必須自己尋找可以養活自己的方法。在野外,你能找到的植物裏許多是可以食用的,但也有很多是有毒的。請參閱步驟1,然後你就可以判斷,你找到的植物是不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方法1:測試可食性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1、避免在沒有仔細計劃的情況下使用該方法。一些植物是致命性的,即使你完全遵照這些指南,也會有些植物偶然地使你得病。野外生存要做好準備,瞭解當地的植物羣和動物羣,帶上一本指南或者生物分類集可以幫助你鑑別植物。

即使你沒有準備好,不能找到你所瞭解的安全食物,也要記住,人類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也可以靠自己的活動能力生活數天。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第2張

2、找分量足的植物。想必你也不想在經歷了嚴格的檢測食物的過程後,發現這些食物裏沒有多少是可以吃的。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第3張

3、在檢測之前的八個小時內除了純淨水之外,不許吃或者喝任何東西。(如果你一定要用這種方法,這一步很有可能是無法避免的。)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第4張

4、把植物分成幾部分。有些植物有可食部分與有毒部分。爲了檢測這種植物能不能食用,你必須把它分割成葉、莖、根,分別檢測各部分的可食性。在你將植物分成幾部分後,分別檢測裏面的寄生蟲。如果你在植物裏看到蠕蟲或小昆蟲,終止樣品測試,然後考慮尋找同種植物的另一個樣品。有蠕蟲、寄生蟲或昆蟲表明該植物是腐爛的,如果植物體被掏空了,更是如此。

植物的許多部位僅僅在特定的季節才能食用(例如,秋天後收集的橡子通常是腐爛的)。如果你在植物中發現了蟲蛆,雖然表明植物腐爛了,但是蟲蛆也是能吃的而且富含蛋白質(儘管嚐起來酸酸的而且特別硬)。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第5張

5、檢測植物是否是接觸致毒。接觸致毒植物是一種接觸皮膚時引起中毒反應的植物。把植物的某一部分擦在肘部或手腕內側。捻碎它使汁液接觸皮膚並保持15分鐘。如果在8個小時以內產生中毒反應,就不用繼續測試該植物的這個部位了。按上述方法依次檢測植物的每一部分直到你找到一個非接觸致毒的部位。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第6張

6、煮該植物某一部位的一小部分。有些植物僅僅是生吃時有毒,所以如果可能的話,把你要檢測的植物的那一部位煮熟,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如果你不會煮這種植物或者你沒有把握你會煮這種植物,那就直接生着來檢測。

7、用嘴來檢測植物。從這一步開始,檢測就開始危險起來了,所以要十分緩慢謹慎地進行。用嘴來檢測時要遵照以下步驟。把預先準備好的植物某一部位的一小塊放在你嘴脣上3分鐘,但是不要把它放在嘴裏。如果發現有灼燒感、刺痛感或者其他不良反應,立即停止檢測。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第7張

把另一小塊放在舌頭上。把植物放在你的舌頭上但不要嚼,保持15分鐘。如果發現有任何不良反應,立即停止檢測。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第8張

嚼植物並在嘴中保持15分鐘。仔細地嚼植物,但是不要吞下去。如果發現有任何不良反應,立即停止檢測。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第9張

把這一小部分吞下去。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第10張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第11張

8、等8個小時。在此期間內,除了純淨水之外,不要吃或喝任何東西。如果感到不舒服,立即催吐並且多喝水。如果有活性炭可用的話,將它與水一起服用。如果感到有任何不良反應,立即停止檢測。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第12張

9、把預先按相同方法準備的該植物部位的量的1/4吃下去。至關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食用同種植物的同一部位。準備的時候也要跟之前的方法完全相同。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第13張

10、再等8個小時。除了純淨水之外杜絕一切食物。感覺不舒服時,立即催吐。如果沒有什麼不良反應發生,你也應該意識到這隻能說明僅僅是該植物某一特定部位是可食的,也就是你在測試中準備的那部分。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第14張

11、如果你所選擇的植物在所有的測試中都失敗了,開始一個新的測試。如果你選擇的第一個部位是接觸致毒的,你可能需要馬上在你另一隻胳膊或膝蓋內側再放上一個新的植物。如果在你吞下它之後引起了不良反應,等到症狀消失後再開始新的檢測。如果你在已經吞下了植物,產生不良反應,等到症狀消失開始新的檢測。雖然在你起初選擇的植物中有可食用部分,但是爲了隨後的測試最好還是換成不同的植物檢測。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第15張

12、如果你有其他食物資源,做一個漸進的檢測。如果身處的環境是有機會獲得其他安全食物資源的,你就可以通過將測試分成3個階段、並使用你8小時的正常睡眠時間做爲每一階段8個小時的準備階段,從而把這個測試融入你飲食測試的每個階段。同樣,這種測試只能用在你是在一個可生存的環境下(例如:你現存的口糧所剩無幾,在你目前的資源耗盡之前你需要開始測試其他的資源)或者如果你找不到對特定植物的文史記載,願意承受測試所帶來的風險(中毒和死亡)。自然醒來做測試的接觸致毒部分。8個小時後,吃一頓正常餐(不包括真正檢測中的植物)。

第二天早上,完成測試,此時可以吞下一點該植物。8個小時後,假如你還活着並且挺健康,再吃一頓正常餐。

第三天早上,把測試中的全部植物吃掉。8個小時後,你可以吃一餐好的來慶祝生活、慶祝你的經歷中又多了一種可以吃的植物。

不要忽略任何的其他步驟、小提示或警告;這種替代的方法僅僅是爲了把你從24小時禁食的壓力中解救出來,讓你在你的區域內不斷地測試新植物。從而在區域內1/4的植物就可以維持你生存的情況下,你無需一天餓16個小時以上、最後一天餓8個小時。

方法2:知道要尋找什麼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第16張

1、知道有毒植物的標誌。一些植物看起來、聞起來有毒卻完全可以吃,也有一些植物具有不能被人類吃的特徵。忽視了植物的這些特質可能會導致你錯過一種實際上可以食用的植物,但最重要的是食用安全。因此要遠離具有以下特點的植物:乳白色汁液。

杏仁香味。

豆莢內有種子、豆子或球莖。

荊棘,刺或毛髮。

苦味。

有粉紅色或黑色刺的穀物頭。

三連葉組。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第17張

2、尋找能辨認可食性的植物。如果你知道你要找什麼,你很可能會找到很多你從商店的農產品去認識的一些植物。不要吃你看到的任何不熟悉的果子,除非你100%肯定這些漿果是能吃的、除非你願意冒生病和死亡的風險。你在野外所遇到得任何植物都應按上述方法進行測試,因爲有些有毒植物看起來與可食植物非常相似。然而,看起來像以下常見可食植物的植物是開始檢測的好地方:藍莓

黑莓

蒲公英

蘆筍

草莓

野生洋蔥

柿子

板栗

香蕉

芒果

椰子

木瓜

芋頭

仙人掌

如何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 第18張

3、不要忘了。從海中收穫的新鮮的海藻是一種可以吃的營養豐富的植物資源。不要試圖吃被衝上岸的海藻,如果可以淌入水中收一些新鮮的海藻,你就會獲得很好的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C的食物來源。以下這些常見的海藻是可以食用的:海帶

綠色海藻

愛爾蘭苔蘚

紅藻

紫菜

小提示

如果可能的話,煮地下植物部分以殺滅細菌和真菌。

剝開成熟的熱帶水果生吃。如果你必須吃未熟的水果,先把它煮熟。除非你知道這些植物是可食的,遵照與這些水果有關的其他指南。

如果你看到有動物在吃一種植物,不要以爲這種植物對人類也是安全的。一些對人體有毒的植物有可能對動物沒有影響。

成簇的果子(如黑莓和樹莓)通常可以安全食用。(雖然在某些地方黑莓被認爲是一種有害植物,因爲可能已被噴上除草劑)。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外是隻生長在阿拉斯加的白色莓果。

本文中的指導原則,特別是在警告部分,可能會排除掉一些可食用的植物,但這些警告能幫助你避免一些最常見的有毒植物。

避免球莖,除非他們有熟悉的洋蔥或大蒜的氣味。

警告

一旦你確定了一種植物是可以食用的,要仔細確保你以後收穫的植物是同種植物。許多植物在外觀上很相似。

避免有傘形花的植物。

避免蘑菇等菌類。雖然許多真菌是可食用的,也有許多是致命的。如果你未受過培訓,即使你檢測過一個,他們也是非常難以分辨的。

一般而言,避免刺或棘。如果這樣的植物是成簇的果子,這些果子可以安全食用。其他例外則是薊和仙人掌。

測試植物可能很危險。這些步驟僅僅是在可怕的緊急情況下嘗試。

不要吃已經寄生了蠕蟲,昆蟲或寄生蟲的植物。

應避免有乳白色汁液的植物(你不應該吃蒲公英莖,但其他部分可以食用)。

在遇到未知植物之前,環顧四周,看看有沒有別的什麼可以吃,如椰子、肉、魚或其他東西。如果你不能找到其他的可食用物質,務必謹慎測試植物/果子。

避免葉子有光澤的植物。

避免果實是黃色、白色或紅色的植物。

不要以爲動物在吃的植物都是安全的。

避免紅色多汁的冬青漿果,這些果子除了對鳥類之外都是劇毒的。

不要吃桃或杏核(種子),因爲它們含有少量氰化物。

Tags: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