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宋代茶文化特點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6.85K

宋代茶文化特點

宋朝茶文化特點有:

點茶,點茶使飲茶更具有娛樂性,鬥茶由此產生;

分茶,分茶手受到統治者、文人、僧人的極致推崇;

設茶馬司,茶馬司專門負責與少數民族的茶馬貿易;

茶學專著,與唐朝相比,宋朝的茶學著作更多,也較為出名。

1. 貴重性:宋代茶葉價格較高,只有貴族、達官顯貴才能享用。茶葉成為了一種奢侈品。

2. 質優味美:宋代的茶葉在品質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茗味香濃,深受人們的喜愛。

3. 茶藝:宋代人對茶具和茶藝越來越重視,出現了許多有關茶藝的卷軸、書籍,茶道的文化內涵也日趨深厚。

4. 茶社:宋代出現了許多茶社,成為人們交流思想、學術、文化的重要場所,茶文化也因此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和發展。

5. 茶詩:在宋代,茶詩盛行,茶葉是文人雅士們的最愛,他們不但文化修養深厚,而且對茶的品評和品鑑也有獨特的見解和表現。

6. 經濟作用:在宋代,茶葉的種植與貿易發展,成為了國家重要的經濟支柱,茶葉貿易也推動了城市和市場的發展。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宋代茶文化的特點?本文出自《新京報·書評週刊》7月8日專題《東京夢華》的B04版,現在小編就來説説關於宋代茶文化的特點?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宋代茶文化的特點

本文出自《新京報·書評週刊》7月8日專題《東京夢華》的B04版。

姜鹽拌白土,稍稍從吾蜀

《夢華錄》中的“點茶”,就是將茶餅經炙烤、碾磨成細末後,投入茶盞加水調成膏狀,逐次添入沸水衝點,稱之為“點”,再用茶筅擊拂茶膏,直到茶湯表面出現厚厚的泡沫,即古人所謂的“沫餑”,然後才能飲用,聽起來似乎在“吃”茶沫。

細究其淵源,還真就在一個“吃”字上。早在西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的王褒《僮約》之中已有“烹茶盡具”和“武陽買茶”之語,有“烹”有“買”,可知飲茶之風在2000多年前的蜀地早已相沿成俗。

具體的“烹”法,曹魏時人張揖在《廣雅》有詳解,説四川、湖北一帶有製茶、飲茶習俗,做法是採茶制餅,飲用時,用火烤成紅色,在容器裏搗碎為碎末,混以葱、姜、橘子,用開水沖泡,喝了以後,可以醒酒提神。從記載來看,魏晉時代的兩大飲茶區,吳、蜀的風格差相彷彿,蜀人作茶、吳人作茗,都會放椒樹葉進去一起煮,以提升香味,更重口味的還會放茱萸、檄子進去,檄子的味道不得而知,茱萸卻有辛辣味,加入這些調味品之後,茶湯的滋味真是細思極恐。

正因為如此,唐代陸羽在《茶經》中,將加入“葱、姜、棗、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的茶水斥作“溝渠間棄水”,而更強調茶葉的本味,他所提倡的“煎茶法”或稱“煮茶法”的基本程序與時人並無區別,先將茶餅碾成碎末,在每人一盞的水量基礎上多加一盞,投入鍑中燒水,至燒開第二滾時,舀出一盞水,在茶鍋中央投入茶末,同時用竹筴攪拌,加入調味用的食鹽,稍待片刻,將之前舀出的水投入鍋中,至此,就可將茶湯分至茶盞中待客。

對照一下《夢華錄》中的“點茶法”只煮水,陸羽的“煎茶法”則茶水同煮,可見兩者之間的傳承演化,但唐宋之際真正流行的卻是陸羽所摒棄的“溝渠間棄水”,比他略晚的唐人封演在《封氏聞見記》中提及“古人亦飲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窮日盡夜,殆成風俗。”不過北方人初時並不飲茶,由於開元年間學禪之風大起,飲茶提神隨之流行,風俗發源卻是今天山東、河北境內的鄒、齊、滄、棣諸州,逐漸蔓延到東西兩京,城中多開茶鋪,煎茶售賣。至陸羽作茶論後,茶道大興,王公貴族、士大夫無不飲茶,遂成風尚。

由此可見,中唐時茶飲的興盛,有南北兩個中心,自關東至兩京,隨佛教傳播為北路,而陸羽所説的“兩都並荊渝間,以為比屋之飲。”則是傳統的巴蜀、湖北至中原的傳播,可稱為南路,而南北殊俗,竟然在士大夫階層與百姓之間,形成了不同的風尚。

至北宋蘇轍作《和子瞻煎茶》一詩時,仍是“又不見北方俚人茗飲無不有,鹽酪椒姜誇滿口。”當時北方民間飲茶,仍要加入鹽、乳酪、花椒、姜,而他眼中的正宗則是出自西蜀的“煎茶舊法”,所謂“相傳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當然,蜀人煎茶之法一樣是“姜鹽以為使”,比較之下,也只是口味稍輕罷了。

蘇轍之兄蘇軾,也曾作《試院煎茶》詩,有“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固然有託物言志,批評王安石新法的成分,也是對“煎茶法”和“點茶法”的現實比較,可見,哪怕是在士大夫之中,“煎茶舊法”也仍有一席之地。

宋朝《鬥茶圖》。

老龍團,真鳳髓,點將來

蘇軾固然對“煎茶”的古意一直念念不忘,對“點茶”也無排斥之心,在友人送來建安好茶時,作詩道,“老妻稚子不知愛,一半已入姜鹽煎。人生所遇無不可,南北嗜好知誰賢。”在他看來,建安龍團就該“點茶”飲用。作為北宋貢茶,建茶以“龍鳳團茶”為貴,也就是一種印有龍鳳圖案的餅茶,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造龍鳳模具,派使者劃定北苑貢茶區造團茶,目的就是“以別庶飲”,確定為皇帝特供。不過,頭綱茶送至京師後,也會分賜近臣,故此,蘇軾才有“待賜頭綱八餅茶”之語。

注意,此處之餅,與普洱茶的餅並不一樣,龍鳳團茶在選取新芽之後,需要“蒸青”,這也是宋代團茶的特色,先將蒸好的茶葉榨去水分,再放入陶缽之中搗碎研磨,直到徹底去除茶葉中的苦澀成分,據記載,宋徽宗時製作“龍團勝雪”和“白茶”都要研磨十六遍。研磨好的茶泥,再以熱水沖洗,依品類不同,還會加入澱粉、龍腦香等黏合劑、香料,放入模具,壓成茶餅。

正是這種複雜的製法,才使“鬥茶”、“分茶”成為可能,正如蘇轍所説的“君不見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宋徽宗在《大觀茶論·色》中寫道,“壓膏不盡則色青暗”,又指出,茶色“以純白為上真,青白為次,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故此,“想見新茶如潑乳”、“雪沫乳茶浮午盞”,這個標準又是因何而生的呢?

答案就在“鬥茶”上。純白的茶色確實存在,不過是建安茶園中有限的幾棵天然白茶樹所生的“白葉茶”,北宋中期之後,人們乾脆稱其為“鬥茶”,民間也稱之為“茶瑞”,屬於天降祥瑞的級別,可見鬥茶以白為上,並非偶然,而是對“茶瑞”的致敬。

鬥茶之風源自福建,早在唐代,“建人謂鬥茶為茗戰”,這個鬥,斗的是茶葉的品質,基本方法是“鬥色鬥浮”,具體來説,茶葉以新為上,水以活為上,色以白為佳,沫餑以久為勝,這之中,茶、水都是客觀條件,但茶粉研磨細膩、點湯擊拂得當,卻是茶藝的體現,可以令湯花久聚不散,水痕晚出。其中技藝最高者,更是可以“分茶”,在沫餑之上作畫,展示出花鳥魚蟲乃至於山水雲霧,時人稱為“茶百戲”,也稱“水丹青”,美則美矣,卻唯獨缺了一項,那就是“味道”。

宋仁宗時名臣范仲淹在《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中就曾搞錯鬥茶的色澤高下,反而強調了茶的味道,而後者恰恰與閩地傳出的“鬥茶”完全無涉。這是因為范仲淹從未到過福建,在與人詩詞唱和時,按照自己熟悉的一般鬥茶、點茶標準來敍述,這也意味着,在蔡襄《茶錄》到宋徽宗《大觀茶論》推廣的一套“尚白”標準之外,民間另有一套對茗茶的判斷標準。隨着建安“鬥茶”習俗在宋代貢茶之後擴展至全國,這一“非自然”的審美標準反而畸形發展,刺激了“研膏”、“茶百戲”等新文化現象的出現。

《清明上河圖》中的茶肆。

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

五代南唐滅蜀後,罷貢陽羨紫筍茶,代之以福建建州京挺乳茶,這是建安臘麪茶,簡稱“建茶”,成為貢茶的起始。史書中説“自建茶出,天下所產,皆不復可數”,似乎其質量冠絕天下,其實不然,根本原因在於唐宋之際,春茶貴早的觀念越發深入人心,晚唐詩人盧仝詩云,“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唐末、五代、宋初對好茶採摘時間的普遍認知,仍是清明前,直至宋太宗開始親自過問貢茶事宜,之後每年首批貢茶的時間越來越早,所謂“百物貴早相矜誇”,至北宋後期,上品茶概念從清明前提至了社日前,北苑官焙的頭綱茶,往往在驚蟄前三天已經開始,至春分前即飛騎送至京師。

正因為建茶發芽遠早於陽羨茶,歐陽修詩云“萬木寒凝睡不醒,唯有此樹先萌芽,乃知此為最靈物,宜其獨得天地之英華”,最靈之物當然要由天子優先享用,只不過這種意識愈演愈烈,從宋仁宗時的“京師三月嘗新茶”到宋徽宗時靠人力造假,竟將頭綱茶提前到了前一年的臘月,冬至日就能吃到第二年的春茶。

這種獨佔,在數量上也可見一斑,宋初貢茶數量不多,至宋哲宗元符年間增到18000斤,至宋徽宗宣和年間更增至47100多斤。在品類上,建茶也在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定貢龍鳳團的基礎上,不斷增加,至道年間,又貢石乳、的乳、白乳等品;宋真宗鹹平年間,丁謂造8餅1斤的大龍團進貢;宋仁宗慶曆年間,蔡襄又造小龍團輸貢,20餘餅1斤,此後至徽宗亡國前,又有密雲龍、瑞雲翔龍、白茶、三色細芽、試新、貢新、龍團勝雪等新品問世。

隨着貢茶數量的增加,北苑之外的建溪茶產區,原本投入市場之中的私焙,也逐漸被納入了貢品的行列,一步步推高了建茶的價格,上品已經是價比黃金,普通百姓根本不可能染指,而蔡襄到宋徽宗對建茶的推崇,以及尚白的審美旨趣,根本不可能擴散到民間。絕大多數宋朝人,哪怕是擁有財富,也根本享受不到建安貢茶,自然也就觸碰不到這個奢侈的文化奇蹟,也就遑論普及和傳承了。正因如此,日本入宋禪僧榮西、南浦在杭州學去的茶道,才會是綠色的茶湯,並一直影響了日本茶道上千年。

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反而是在唐代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中已有記錄的葉茶,當時雖是煎煮飲用,宋代時卻以“草茶”之名發揚光大,歐陽修《歸田錄》中就提及,“臘茶出於劍、建,草茶盛於兩浙”。至王禎寫《農書》的元代中期,茶葉雖仍有“茗茶”(葉茶)、“末茶”(碾碎為末)和“臘茶”的分類,卻對“臘茶”的製法語焉不詳,到了元末明初,朱元璋罷貢建安龍團時,民間更是隻喝江西末茶和各處葉茶了。

説到底,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只因從未落入尋常百姓家。

文/劉三解

編輯/宮照華 羅東

校對/薛京寧

宋朝茶文化有哪些特點

答;關於宋代的茶葉文化在唐代茶文化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深化,並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宋代茶文化與唐代茶文化一起,共同構成了茶文化史上的一段燦爛篇章。

1、茶學的深入

宋代茶學與唐代茶學相比,在深度上多有建樹。由於茶業的南移,貢茶以建安北苑為最,所以不少茶學研究者在研究重心上也傾向於建茶,特別是對北苑貢茶的研究,既深且精,在學術專題上形成了強烈的時代和地域色彩。這些研究以著作的形式流傳下來後,為當今宋代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詳實的資料。

2、在宋代茶葉著作中,比較著名的有葉清臣的《述煮茶小品》蔡襄的《茶錄》、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沈括的《本朝茶法》、趙佶的《大觀茶論》等。在宋代茶學作者中,有作為一國之主的宋徽宗趙佶,有朝廷大臣和文學家丁謂、蔡襄,有著名的自然科學家沈括,更有鄉儒、進士,乃至至今都不知其真實姓名的隱士"審安老人"。

3、從這些作者的身份來看,宋代茶學研究的人才和研究層次都很豐富。在研究內容上包括茶葉產地的比較、烹茶技藝、茶葉型制、原料與成茶的關係、飲茶器具、鬥茶過程及欣賞、茶葉質量檢評、北苑貢茶名實等等。

4、宋代茶學由於比較專注於建茶,所以在深度上,系統性上與唐代相比都有新的發展。

宮廷皇室的大力倡導 ,宋代茶文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宮廷皇室的影響。無論其文化特色,或是文化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帶上了一種貴族色彩。於此同時,茶文化在高雅的範疇內,得到了更為豐滿的發展。封建禮制對貢茶的精益求精,進而引發出各種飲茶用茶方式。

5、宋代貢茶自蔡襄任福建轉運使後,通過精工改制後,在形式和品質上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號稱“小龍團餅茶”。歐陽修稱這種茶“其價值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仁宗最推薦這種小龍團,珍惜備加,即使是宰相近臣,也不隨便賜贈,只有每年在南郊大禮祭天地時,中樞密院各四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團,而這些大臣往往自己捨不得品飲,專門用來孝敬父母或轉贈好友。這種茶在賜贈大臣前,先由宮女用金箔剪成龍鳳、花草圖案貼在上面,稱為“繡茶”。

宋代飲茶有什麼特點?

宋朝人熱衷於喝茶,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的茶坊、酒肆比比皆是。茶對宋代市井生活有着巨大影響。宋人喝茶好“點茶”,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幾個碗裏,衝入滾水,攪動,讓茶末跟滾水充分混合。

宋代是極其講究茶道的時代,流行“鬥茶”。包括:鬥茶品、行茶令、茶百戲。鬥茶多用白茶,為黑白分明,宋人喜建窯小黑碗,凝重古樸,看似笨重,但耐高温,導熱慢,適合點茶。“盞以青綠為貴,兔毫為上”鬥茶和質樸的茶具讓宋代茶文化上升到了“形而上”的層面。因而出現了曜變天目這樣的極其珍貴的茶碗。

擴展資料

宋朝茶文化的另一個特色是茶坊文化。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年間的汴京,凡是鬧市區和居民集中地方,茶坊鱗次櫛比,不僅有專供仕女夜遊吃茶的茶坊,還有商販,勞動人民拂曉前進行交易的早市茶坊。這種茶坊實際上是一種邊喝茶邊做買賣的場所。汴京更多的茶館則是從早開到晚直到夜市結束才關門的全天候茶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宋代茶文化

宋朝是如何喝茶的 宋朝的點茶法有什麼特色

宋朝是如何喝茶的?

點茶法源自煎茶法,開始於晚唐至五代間,宋代點茶法代替煎茶法成為主要的飲茶方式,點茶法是將茶粉置於盞中,加入熱水,用茶筅擊拂,使茶粉均勻分佈在水中,然後飲用的茶湯製備方法。

宋代的點茶程式大致可分為以下12 個步驟:列具- 炙茶- 碾茶- 羅茶- 燒水-燲盞- 置茶- 候湯- 調膏- 衝點擊拂- 鑑賞湯花- 聞香嘗味。

宋代點茶法的茶文化特徵:

1注重茶湯的色、香、味:宋代點茶法不再在茶中加入任何作料,已經純粹是清飲了,因此更加註重茶湯的色、香、味,宋徽宗《大觀茶論》説:“夫茶以味為上,香甘重滑為味之全”;“茶有真香,非龍麝可擬”;蔡襄《茶錄》指出:“茶色貴白……以青白勝黃白”;“茶有真香……民間試茶皆不入香,恐奪其真”;“茶味主於甘滑”。

2有較高的點茶技藝要求:點茶在碾羅、候湯、衝點、擊拂都有較高的技藝要求。

3重視點茶的環境要求:宋代品茶有“三點”、“三不點”之説,“三點”其一要有好天氣;其二要求佳客風流儒雅、氣味相投,其三要求點茶做到:茶新、泉甘、器潔;反之,是為“三不點”。

4茶色貴白之風盛極一時:唐代,陸羽《茶經》稱紫者上;宋徽宗《大觀茶論》則説:“點茶之色以純白為上,青白為次,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可見其以茶色白為貴。

茶美學 | 宋代茶文化

茶興於唐盛於宋

宋代是中國古代茶葉的鼎盛時期,突出反映在建茶的崛起。茶類生產的轉制及城鎮茶館的風靡三方面。這三者中間特別是茶類生產的轉制,從傳統的緊壓茶類逐步變成生產末茶與散茶。對於中國後世茶葉的發展具有深遠的的影響。

從歷史的氣候角度來看,唐朝是中國古代對茶葉發展最為有利的時期之一,而宋朝的自然條件比唐朝要嚴峻的多。據研究,宋朝常年平均氣温一般要比唐朝低2-3°c。宋朝天氣較冷造成茶葉生產有所南移,隨之茶葉重心也像南移動。宋朝茶葉重心的南移主要表現在貢焙從顧渚改置建安。

閩南與嶺南茶葉的興起,由於宋朝氣温的降低,宜興與長興早春茶樹發芽推遲不能保證茶葉在清明前進貢到汴京,福建建安儘管交通不方便,距離汴京又遠。但由於建安茶葉內質不差,採製時間早。如歐陽修詩句所説:建安三千里,京師三月嘗新茶。説明建安茶葉到汴京還是比其他地方早,能三月就到京師。

宋朝建茶名冠全國,其生產發展及製茶技術的卓著達到巔峯。貢焙因進御所享其茶葉採製精益求精,建茶名聲越來越大,以致後來成為中國團茶餅茶製作的主要技術中心。

宋朝茶葉生產發展的另一個特點是這一時期茶葉生產由團餅為主,趨向以散茶為主的轉變。唐時雖有炒青和蒸青,但基本上是和六朝以前的舊俗一樣,主要生產團茶與餅茶。北宋雖然也以生產團餅為主的緊壓茶類,而且有些地方如建安貢茶在技術上日趨精湛,不斷創新,還把中國古代團茶餅茶的生產和技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峯。

但是宋朝團餅茶的製作雖精,可是工藝繁瑣,煮飲也比較費事。在飲茶日益普及,特別是更多的勞動人民加入飲茶行列的情況下,原先的傳統生產格局開始發生了一些變革。當時的淮南、荊湖、湖北和江南一帶已經大量出產散茶,特別是宜興長興一帶的陽羨茶,自罷貢以後就開始生產散茶。

宋朝基本上處於中國茶類生產由團茶向散茶過渡的時期。這一轉變涉及到茶文化的許多方面,中國上古傳統的製茶工藝和烹飲習慣正是由宋開始的轉制,轉入明清走向近代發展之路的。

宋朝茶文化的另一個特色是茶館文化的興起,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年間的汴京,凡是鬧市區和居民集中地方,茶坊鱗次櫛比,不僅有專供仕女夜遊吃茶的茶坊,還有商販,勞動人民拂曉前進行交易的早市茶坊。這種茶坊實際上是一種邊喝茶邊做買賣的場所。汴京更多的茶館則是從早開到晚直到夜市結束才關門的全天候茶坊。

從大量史料來看,除宋朝都城以外的其他各地城鎮,特別是山鄉集鎮的茶坊的情況來看,數量和普遍程度並不下於宋朝先後定都的開封和杭州。

南宋《夷堅寺》中所記述的故事,講及茶肆和提瓶賣茶的地方達一百多處。

宋朝茶事最顯著的特色還有鬥茶的流行,有人認為鬥茶是中國古代茶藝的最高表現方式,上至達官貴人、文人墨客,下到平民百姓莫不熱衷於鬥茶。蘇轍《和子瞻煎茶》一詩中:君不見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茶事不知勞。説的也是當時的鬥茶之風。

宋朝無疑是中國古代茶文化最為鼎盛的時期。

為什麼説宋代是茶文化的興盛時期

茶興於唐盛於宋。宋代的茶葉生產空前發展,飲茶之風非常盛行,既形成了豪華極致的宮廷茶文化。又興起趣味盎然的市民茶文化。宋代茶文化還繼承唐人注重精神意趣的文化傳統,把儒學的內省觀念滲透到茶飲之中,又將品茶貫穿於各階層日常生活和禮儀之中,由此一直到元明清各代。與唐代相比,宋代茶文化在以下三方面呈現了顯著的特點。

一是形成以“龍鳳茶”為代表的精細製茶工藝。

宋代的氣候轉冷,常年平均氣温比唐代低2-3℃,特別是在一次寒潮襲擊下,眾多茶樹受到凍害,茶葉生產遭到嚴重破壞,於是生產貢茶的任務南移。太平興國二年(977),宋太宗為了“取象於龍風,以別庶飲,由此人貢”,派遣到建安北苑專門監製”龍風茶”。龍鳳茶是用定型模具壓制茶膏並刻上龍、鳳、花、草圖案的一種餅茶。壓模成型的茶餅上有龍鳳的造型。龍是皇帝的象徵,鳳是吉祥之物。因而龍鳳茶就不同於一般的茶,從而顯示了皇帝的尊貴和皇室與貧民區別。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寫道:“採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鹹造其極。”

宋代創制的“龍鳳茶”,把我國古代蒸青團茶的製作工藝推向一個歷史高峯,拓寬了茶的審美範圍,即由對色、香、味的品嚐,擴展到對形的欣賞,為後代茶葉形制藝術發展,奠定了審美基礎。現今雲南產的“圓茶”、“七子餅茶”之類和舊中國一些茶店裏還能見到的“龍團”“鳳髓”的名茶招牌,就是沿襲宋代“龍鳳茶”而遺留的一些痕跡。

二是“鬥茶”習俗的形成和“分茶”技藝的出現。

“鬥茶”又稱“茗戰”。就是品茗比賽,把茶葉質量的評比當作一場戰鬥來對待。由於官廷、寺廟、文人聚會中茶宴的逐步盛行,特別是一些地方官吏和權貴為博帝王的歡心,千方百計獻上優質貢茶,為此先要比試茶的質量,鬥茶之風便日益盛行起來。範忡淹描寫“茗戰”的情況説:“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和章岷從事鬥茶歌》)鬥茶不僅在上層社會盛行,還普及到民間,唐庚《鬥茶記》記其事説:“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為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為上,某次之。”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輪流品嚐,決出名次,以分高下。

宋代還流行一種技巧性很高的烹茶技藝,叫做分茶。宋代陶谷《清異錄•百茶戲》中説:“近世有下湯適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茶百戲'”玩這種遊藝時,碾茶為末,注之以湯,以筅擊拂,這時盞面上的湯紋就會幻變出各種圖樣來,猶如一幅幅水墨畫,所以有“水丹青”之稱。

鬥茶和分茶在點茶技藝方面有相同之處,但就其性質而言,鬥茶是一種茶俗,分茶則主要是茶藝,兩者既有聯繫,又相區別,都體現了茶文化豐富的文化意藴。

三是茶館的興盛。

茶館,又叫茶樓、茶亭,茶肆、茶坊、茶室、茶居等,簡而言之,是以營業為目的,供客人飲茶的場所。唐代是茶館的形成期,宋代則是茶館的興盛期。五代十國以後,隨着城市經濟的發展和繁榮,茶館、茶樓也迅速發展和繁榮。京城汴京是北宋時期、經濟,文化中心,又是北方的交通要道,當時茶坊鱗次櫛比,尤以鬧市和居民集中地為盛。

在北方遊牧民族的遇迫之,南宋建都臨安(今杭州)後,茶館有盛無衰,“處處有茶坊、酒肆、麪店、果子、採帛、絨線、香燭、油醬、食米、下飯魚肉鯗、臘等鋪”(《夢粱錄》卷十三《鋪席》)。《都城紀勝)説城內的茶坊很考究,文化氣氛濃郁,室內“張掛名人書畫”,供人消遣。《夢樑錄》中也説“今杭城茶肆亦……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門面。”茶坊裏賣奇茶異湯,冬月添賣七寶擂茶、饊子、葱茶、鹽鼓湯;暑月添賣雪泡海花酒。

大城市裏茶館興隆,山鄉集鎮的茶店茶館也遍地皆是,只是設施比較簡陋。它們或設在山鎮,或設於水鄉,凡有人羣處,必有茶館。南宋洪邁寫的《夷堅志》中,提到茶肆多達百餘處,説明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茶館逐漸興盛起來,茶館文化也日益發達。

宋代文人著詩文歌吟茶事數量也眾多,茶詩文中有涉及對茶政批判的,也有對茶藝、茶道進行細膩人微描寫的。宋代的茶學專著也比較多,有25部,比唐代多19部。

宋朝的茶文化為何繁榮

宋朝時期,茶文化之所以能夠得到如此深遠的發展,宋代文都有大量的閒暇時間,文人知識分子利用這些閒暇時間從事茶事活動。比較出名的是宋代的的點茶,點茶整個過程程序繁多,包括碾茶、羅茶、熱盞、點茶等。北宋自公元960年建立以後,經歷了多年的戰亂動盪,最終平定了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實現了國家的統一。

宋朝茶文化的特點

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得經濟變得更加繁榮,這也為人們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障。於是市民階層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精神層面上,茶詩的大量創作便是宋代商品經濟繁榮在文學領域中的表現。

上宋代崇尚文學,重文輕武。一方面大興科舉,百姓以讀書為榮,文人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另一方面,宋代文人眾多,由於執政者的縱容,導致掀起黨派紛爭,鬥爭頻繁。文人易受到打壓。這樣的風氣下,宋代文人便只能將自己的理想寄情山水詩詞。因而作茶詩的人眾多。

宋代時期的宮廷茶文化,究竟是什麼樣的?

在封建社會,皇帝是最高統治者,所有最好的東西都是屬於皇帝的。茶是一種純潔而節儉的東西,當老百姓開始喝它的時候,皇宮裏雖然偶爾會有,但還沒有把它當回事。唐代有貢茶,陸羽也講過這樣的情況:在國王和貴族的家裏,喝茶都要用24種茶具,還有金玉器皿。唐代出土的茶具相當豪華,皇室自然高人一等。總的來説,唐代宮廷雖然有飲茶的習慣,但在文化意義上並沒有給人們留下很深的印象。

唐朝是一個文人、隱士、僧人引領茶文化的時代,而宋朝則不是。五代以來,和寧和其他領導人都喜歡喝茶,宋朝一建立,喝茶就在宮廷中流行起來。宋太祖趙匡胤就有喝茶的習慣,從而開啟了宮廷飲茶的新時期。各個朝代的皇帝都喜歡喝茶,以至於宋徽宗.親自寫了《茶經大觀》。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宋朝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市民生活富足,文化藝術也達到了頂峯。自宋代以來,茶葉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階層,從上層貴族到平民百姓,無論是皇帝、學者,還是平民百姓。在茶葉的演變中,我們可以看到《時代》精神在宋朝的發展。宋徽宗所謂的 "盛世清香 "是茶的文人屬性的頂點。茶如何能成為盛世的 "清商"?氣 "是如何體現 "道 "的?

歷史長河中的宋朝並沒有因為國土遼闊而被稱為 "中國",而是以其發達的制度、經濟、文化和哲學成為時代的領袖。宋代的茶既享有高雅的品味,也享有大眾的品味。它不僅是與讀書、繪畫、插圖、焚香並行的雅事,也是每個家庭接待客人和事物不可缺少的俗物。

宋代有怎樣的茶文化?

宋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茶興於唐而盛於宋”。兩宋的茶葉生產,在唐朝至五代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全國茶葉產區又有所擴大,各地精製的名茶繁多,茶葉產量也有了大量增加。

宋梅堯臣在其《南有嘉茗賦》説:“華夷蠻豹,固日飲而無厭,富貴貧賤,亦時啜無厭不寧。”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十六“鰲鋪”載:“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為開門“七件事”之一。

宋代茶業的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他在宮廷中設立茶事機關,那時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也成了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

宋徽宗趙佶對茶進行過深入研究,他還寫了茶葉專著《大觀茶論》一書。本書對茶的產製、烹試及品質各方面都有詳細的論述,從而也推動了飲茶之風的盛行。

在宋代,茶已成為當時民眾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宋李覯《盯江集卷十六•富國策一十》雲:“茶並非古也,源於江左,流於天下,浸淫於近世,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貴貧賤靡不用也。”意思是説,無論君子小人、富貴貧賤,都喜歡飲茶。與柴米油鹽醬醋一樣,茶成為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

宋朝有哪些茶道文化

宋朝有哪些茶道文化

  中國是茶道的發源地,中國茶道知識的發展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每一個年代的茶文化都不相同,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下宋朝茶文化。

   宋朝飲茶方式豐富多彩

  今天給大家介紹下宋朝茶文化知識,宋朝,已經經歷了唐朝茶業與茶文化啟蒙發展階段,宋朝成為歷史上茶飲活動最活躍的時代,除了有內容豐富、技藝高超的“鬥茶”“分茶”“繡茶”等以外,民間的飲茶方式更是豐富多彩。

  宋朝的民間飲茶,比較經典的就是在南宋時期的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當時繁華的臨安城,茶肆經營晝夜不絕,無論烈日當頭還是隆冬臘月,時時有人來提壺買茶。茶肆裏面張掛着名人書畫,裝飾古樸,四季有鮮花裝點,前來飲茶的人們絡繹不絕,往來如織。

  南宋時期的臨安,茶肆有許多不同的類型,可以分為許多種,來適應不同層次的消費者。有一些茶肆,多是士大夫等人與朋友相聚的場所,人們在此不但品茗傾談,甚至開展體育活動,如蹴球茶坊等。

  還有作為品茗場所的茶樓、茶館的主要顧客多為文雅和有學識之人,他們在此把玩樂器,學習曲目彈奏等,當時人們把這種茶肆稱為“掛牌兒”。還有一些茶館並非以茶為營生,只是掛名而已,人們在此進行買賣交易,談事論情,飲酒甚至,成為娛樂場所。

   中國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宋朝時期的茶區在不斷擴大,種植、採製、烹茶技藝等日趨精湛。茶業重心開始南移,建茶(廣義的武夷茶區)崛起,貢茶院南遷至福建建安北苑,成為中國團茶、餅茶製作的主要技術中心。建安北苑出產的龍鳳茶名冠天下,這種模壓成龍形或鳳形的專用貢茶又稱龍團風餅。

  宋代市井問茶館林立,飲茶方法在唐代基礎上又邁進了一步,盛行典雅精緻的點茶法。點茶法和唐代烹茶法最大不同之處就是不再將篩過的茶末放到鍋裏去煮,而是放在茶盞裏,用少量開水調勻後,再添加開水,邊添加邊用一種竹製的茶筅反覆擊打,使之產生泡沫(稱為湯花),達到茶盞邊壁不留水痕者為最佳狀態。

  宋代茶人除了追求美麗的茶湯泡沫外,也講究茶湯的真味,點茶不添加食鹽,單純品嚐茶葉的`芳香和滋味。南宋末期,日本僧人南浦昭明到我國求學取經,首次將中國的點茶法傳到日本,成為中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後經日本茶道創始人千利休改造而成日本茶道。現在El本茶道中的抹茶道採用的就是點茶法。

  宋代風行評比調茶技術和茶質優劣的鬥茶,也稱茗戰。鬥茶時採用點茶法。鬥茶實際上就是茶藝比賽,通常是三五知己聚在一起,煎水點茶,互相評審,看誰的點茶技藝更高明。決定勝負的因素有二:一是湯色,二是湯花,最後綜合評定味、香、色。

  湯呈乳白色,湯麪泛“湯花”能較長時間凝住杯盞內壁不動,這樣才算點泡出一杯好茶。點茶追求茶的真香、本味,並十分注重點茶動作的優美協調。鬥茶時所使用的茶盞是黑色的,它更容易襯托出茶湯的白色,茶盞上是否附有水痕也更容易看出來。因此,當時福建建安生產的黑釉茶盞最受歡迎。

  宋代茶業已有了很大發展,推動了茶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除了茶詩詞、茶題材書畫外,湧現出一批有關茶的著作,如蔡襄的《茶錄》、熊蕃的《宣和北苑貢茶錄》、審安老人的《茶具圖贊》等。

   宋朝的茶道:用瓷碗喝茶成風

  唐朝人喝茶全是煮:先用茶碾子把茶磚碾碎,碾成粉面狀的茶末,再用茶羅把茶末過濾一下,然後把茶末投放到滾水裏,像煮餃子一樣煮上三滾,最後喝那一鍋茶湯。

  宋朝人喝茶,比唐朝有所改進,他們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幾個碗裏,衝入滾水,一邊衝一邊攪,快速攪動,讓茶末跟滾水充分混合,這叫“點茶”。點好的茶湯上面還會泛出一層乳白色的泡沫,好像卡布奇諾咖啡。

  在宋朝的茶道中,燒水是很關鍵的一步。宋朝人點茶一般不用鐵鍋燒水,而用瓷瓶燒水。燒水的瓷瓶是特製的,宋朝人叫它“砂瓶”,耐高温,可以直接架在炭火上烤,砂瓶裏裝大半瓶水,一會兒就燒開了。由於瓶壁是不透明的,所以看不見水開,只能聽聲。聽聲辨水,是宋朝茶藝界的絕活兒。

  宋朝茶瓶是瓷的,茶碗有時候也用瓷。早在唐朝,上流社會鄙視瓷器,喝茶用銅碗、銀碗或者金碗,甚至用鐵碗,拒絕用瓷碗。後來出了一個叫盧廙的茶道高手,他説金銀太貴重,銅鐵太俗氣,這些金屬茶碗還都有腥味兒,影響茶湯的口感和成色,只有瓷碗才是壓倒一切的理想茶具(參見蘇廙《仙芽傳》,該書已散佚,今存於《説郛》)。盧廙的見解非常科學,開啟了宋朝用瓷碗喝茶的風氣。

  宋朝已經可以燒造紫砂茶具了,但是紫砂並不被宋朝士大夫喜歡,一是因為紫砂透氣性太強,茶湯很容易滲透進去,喝完茶不容易刷乾淨(現在流行紫砂壺,人們常説茶能養壺,其實就是指紫砂的細孔裏填充了茶葉渣子,既不衞生,又會影響下一道茶的表現);二是因為紫砂天然有一種土腥味兒。

  唐人煮茶,今人沖茶,宋人點茶。點茶無需茶壺,故此宋朝並不生產茶壺,只燒造茶碗。茶碗又分很多種,南宋景德鎮燒造的茶碗屬於影青瓷,胎很薄,釉很白,半透明,很好看,但是這種茶碗並不受歡迎。宋朝人最喜歡的茶碗是建州窯出產的小黑碗,胎特別厚,造型古樸,看起來很笨重,但是耐高温,導熱慢,適合點茶。

  現代人喝茶,多用玻璃杯、紫砂杯和白瓷杯,宋朝人則喜歡用黑瓷碗。因為宋朝最好的茶湯都是乳白色的,只有用黑碗才能凸顯茶湯的乳白。如果用白瓷碗、白瓷杯或者透明的玻璃杯,你就分不出哪是杯子哪是茶了。

   宋朝茶事“點茶法”

  宋朝時期,飲茶方式逐漸發生了新的變化,煎茶法由於繁瑣複雜而開始走下坡路,新興的點茶法成為時尚。蔡襄編著的《茶錄》為點茶茶藝奠定了基礎。點茶法主要包括備器、選水、取火、候湯和習茶五個環節。

  在點茶時先將餅茶碾成末,放在碗中待用;燒水時要注意調整炭火,調炭時有“三炭”之説,即底火、初炭(第一次添炭)和後炭(第二次添炭);待水初沸時立即離火,衝點碗中的茶末,同時攪拌均勻,茶末上浮,形成粥面,即可飲用。

  點茶茶藝於唐朝末期出現,到北宋時期逐漸發展成熟,北宋後期至明朝前期達到鼎盛,明朝後期走向衰亡,在茶史中持續存在了約600餘年。

   宋朝茶事“鬥茶的興起”

  宋朝時期,隨着飲茶的普及,關於茶的活動也日漸豐富起來,民間開始興起了鬥茶的風氣,“鬥茶”也稱“茗戰”,用來決定勝負的標準共有兩條,一是“湯色”,二是“湯花”。

  所謂的“湯色”就是指茶湯的顏色,有一個固定的標準。茶湯的顏色以純白色為最上,其他的顏色則不正。茶湯純白色,説明茶葉的採摘、加工,都是恰到好處。如果顏色偏青,説明在加工的時候火候不足;如果偏灰,就是過火;如果偏黃,那麼則是茶葉的採製出了問題。

  所謂的“湯花”是指茶湯倒進茶盞之中在表面上泛起的泡沫。湯花講究勻稱,在湯花散盡之後,水痕出現得越晚越好。要想在鬥茶中獲勝,就必須把茶末研磨得非常細膩,同時在注水點湯的時候,力道要把握好,不温不火。湯花的最佳效果是,湯花出現之後,久久不散,而且湯花緊緊咬住茶盞的邊緣,但是絕不流溢,這就叫做“咬盞”。如果湯花很快散開,或者流溢出來,就會落敗。

;

唐宋時期的茶文化介紹

茶 文化 形成於唐朝,發展與宋朝。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唐宋時期的茶文化介紹,一起來看看。

唐宋時期的茶文化介紹

  (1)煎茶道形成與流行

  中國茶道的最初的表現形式就是形成於中唐的煎茶道,陸羽《茶經》奠定了煎茶道的基礎。“茶道”首見於陸羽的至交、詩人、茶人釋皎然《 飲茶 歌誚崔石使君》詩,“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記:“楚人陸鴻漸為《茶論》,……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煎茶道形成於八世紀後期的唐代宗、德宗朝,廣泛流行於九世紀的中晚唐,並遠傳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

  (2)茶文學興盛

  大唐是文學繁榮時期,同時也是飲茶習俗普及和流行的時期,茶與文學結緣,造成茶文學的興盛。唐代茶文學的成就主要在詩,其次是 散文 。唐代第一流的詩人都寫有茶詩,許多則是膾炙人口。如李白、杜甫、錢起、白居易、元稹、劉禹錫、柳宗元、韋應物、孟郊、杜牧、李商隱、温庭筠、皮日休、陸龜蒙等,無不撰有茶詩。尤其是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更是千古絕唱,為古今茶詩第一,“盧仝七碗”成為茶文學的經典。

  (3)茶書的創着

  茶書的撰着肇始於唐,現存唐代(含五代)的茶書總共有六部,完整的有陸羽《茶經》、張又新《煎茶水記》、蘇廙《十六湯品》、毛文錫《茶譜》。部分的有斐汶《茶述》、温庭筠《採茶錄》。

  陸羽《茶經》的問世,奠定了中國古典茶學的基本構架,創建了一個較為完整的茶學體系,它是茶葉 百科 全書,是茶學、茶藝、茶道的完美結合。

  此外,唐代尚有茶事繪畫、書法的出現,茶館也在中唐產生,茶具發展,越窯、邢窯南北輝映。唐代文化發達,宗教興盛,特別是陸羽《茶經》的問世,終於使得茶文化在唐代成立,並在中晚唐形成了中華茶文化的第一個高峯。

  在北宋中後期,形成了中華茶文化的第二個高峯。

  (1)點茶道形成與流行

  點茶道形成於五代宋初,流行於兩宋時期,鼎盛於北宋徽宗朝。宋徽宗《大觀茶論》序曰:“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尤團鳳餅,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於今,百廢俱興,海內晏然,垂拱密勿,幸致無為。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故近歲以來,採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而天下之士,勵志清白,兢為閒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較筐篋之精,爭鑑裁之別,雖下士於此時,不以蓄茶為羞,可謂盛世之清尚也。”宋徽宗以帝王的身份,撰着茶書,倡導茶道,有力地推動了點茶道的廣泛流行。點茶道遠傳朝鮮和日本,是高麗茶禮和日本抹茶道的源頭。

  (2)茶文學繁榮

  茶文學興於唐而盛於宋。茶詩方面,梅堯臣、范仲淹、歐陽修、蘇軾、蘇澈、黃庭堅、秦觀、陸游、范成大、楊萬里等佳作迭起。陸游就有茶詩三百篇,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可以和盧仝“七碗茶歌”媲美,蘇軾茶詩更是意境深遠。茶文方面,有梅堯臣《南有佳茗賦》、吳淑《茶賦》、黃庭堅《煎茶賦》,而蘇軾《葉嘉傳》更是寫茶的奇文。茶詞是宋人的獨創,蘇軾、黃庭堅、秦觀均有傳世名篇。

  (3)茶書的撰着

  現存宋代茶書有陶榖《荈茗錄》、周絳《補茶經》、葉清臣《述煮茶小品》、蔡襄《茶錄》、宋子安《東溪試茶錄》、黃儒《品茶要錄》、沈括《本朝茶法》、趙佶《大觀茶論》、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趙汝礪《北苑別錄》、桑茹芝《續茶譜》、審安老人《茶具圖贊》共十二種。其中十一種撰於北宋,唯《茶具圖贊》撰於南宋末年。周絳《補茶經》、桑茹芝《續茶譜》屬於輯佚。

  此外,宋代書法四大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均有茶事書法傳世,趙佶《文會圖》、劉松年《攆茶圖》、遼墓茶道壁畫反映點茶道的風行。都城汴梁、臨安的茶館盛極一時,建窯黑釉盞風行天下,並流傳日本。在北宋中後期,形成了中華茶文化的第二個高峯。

  唐宋時期的茶文化泡茶 方法

  【擇茶】

  煮茶時,多選擇黑茶、熟普洱茶、老白茶、陳年生茶等茶品,這些茶品或是藉由工藝製程,或是經過時光的炮製,褪去了最初的青澀寒涼,茶性趨於温熱。此類茶品烹煮後不會因過於苦澀而難於下口,而温熱的茶性用來驅寒又再適合不過。

  除了直接烹煮幹茶,還可以燉煮茶品沖泡後的茶根,此法多用於老茶,可讓沖泡時未能釋放的精華充分析出,如此方對得起老茶歷經的歲月。

  【烹煮】

  煮茶法使用的茶水比例,一般控制在1000cc水投茶5-6克左右,茶友可在此基礎上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茶水比。因煮茶不若泡茶般要求嚴格,若是茶湯過淡,追加投茶或是延長烹煮時間便可;若是茶湯過濃,適量加水煮開即可。

  茶葉可直接投入壺中,也可加入茶包袋中烹煮,這樣更便於事畢後的清理。需注意的是若使用茶包袋,請儘量使用尺碼較大的型號,這樣茶葉在茶包袋中有充分舒展的空間,如此茶湯的湯感更佳。

  【煲煮時間】

  推薦60-120分鐘,如此茶湯方可達致渾厚温潤的品質。烹煮後的茶湯注入公道杯即可分杯品飲,同時爐具可保持小火加熱保温。

  若是茶湯過於濃郁,可於壺中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如此調節至符合個人品飲習慣的濃度即可,自是別有一番樂趣。

  《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其實煮茶也是一樣,就拿做菜打個例子,再好的物料,如果廚師不行,那也是做不出好菜的。至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話題不在這裏贅述。我這裏要説的是相同的物料,不同的廚師,做出來的菜一定是有品級之分的。同樣,煮茶也一樣,同樣的茶,同樣的流程,茶道師的級別不同、心態不同、體態不同,煮出來的茶也是不一樣。

  唐宋時期的茶文化歷史

  儘管茶葉在周代就已經大量 種植 ,但在漢代以前,茶葉是被當做一種蔬菜,跟葱、姜、橘皮等煮到一起來吃的,王建榮表示,這是茶葉的蒸煮羹飲時期,真正飲用是從魏晉南北朝才開始的。而茶文化的興盛,則要到唐代。

  唐代人講究煮茶,首先是要製作茶餅,當時已經細分為七道工序——採、蒸、搗、拍、焙、穿、封。具體的做法是:採摘新鮮的茶葉,放入甑釜中蒸,然後把蒸過的茶葉用杵臼搗碎,再把它拍製成團餅,以炭火焙乾後,用竹篾穿起來封存。

  煮茶的時候,要把團餅茶拿出來,放在火上炙烤片刻,然後放入茶臼或茶碾中碾成茶末,再篩過,符合標準的茶末放在茶盒中備用。唐人是用釜來煮茶的,先在釜中裝適量的水,水煮到初沸的時候,加點鹽;到二沸的時候,舀出一瓢水放置在旁邊,把茶末投入到水中繼續煮;三沸的時候,再把舀出來的水倒回去,叫做“止沸育華”,這時茶就煮好了,再用越窯的青瓷茶盞或邢窯的白瓷茶盞盛裝。王建榮表示,這其中最關鍵的是沸騰的程度,釜是敞口的,可以看見氣泡的大小,一沸“如魚目微有聲”,二沸“如湧泉連珠”,氣泡一個個連起來了;三沸為“騰波鼓浪”。

  到了宋代,茶道的藝術化就更臻巔峯了,發展出了高技術含量的點茶法。雖然還是團餅茶,還要烤軟、碾碎、篩過,但點茶時不用釜了,而是用銀瓶或瓷瓶來煮水,茶放在黑釉盞中,水煮好後,通過瓶子點到盞中,同時另一隻手用茶筅不停地進行攪拌。按照宋徽宗《大觀茶論》中記載,點茶注水的次數要達到六至七次,每一次注水的量、角度、方向都有不同要求。煮水的過程也講究三沸,但因為瓶口很小,看不到氣泡,只能憑其聲音來辨別,所以一沸為“砌蟲萬蟬”,聽起來好像牆角的蟲兒叫、樹上的蟬兒鳴;二沸為“千車捆載”,好像很多車子拉著重物駛過來了;三沸為“松風澗水”,好像風兒吹過鬆林,山澗流水潺潺。

Tags:宋代 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