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常州的由來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7.46K

常州的由來

周靈王二十五年,吳王徐祭封季札於延陵,此為常州文字記載第一名稱。

清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四年,常州府轄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溪、江陰、靖江8縣,史稱八邑名都。

辛亥革命爆發,大清國滅亡,1912年,廢常州府,陽湖縣併入武進縣,城區一度稱武進市,沿稱常州,屬江蘇省。

2015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對常州市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 一、撤銷常州市武進區和慼墅堰區,設立新的武進區,以原武進區(不含奔牛鎮、鄭陸鎮、鄒區鎮)和慼墅堰區行政區域為新設立的武進區行政區域,武進區人民政府駐湖塘鎮延政中大道28號。

二、撤銷縣級金壇市,設立常州市金壇區,以原金壇市行政區域為金壇區的行政區域,金壇區人民政府駐西城街道華陽南路88號。

三、將原武進區的奔牛鎮劃歸常州市新北區管轄,將原武進區鄭陸鎮劃歸常州市天寧區管轄,將原武進區鄒區鎮劃歸常州市鐘樓區管轄。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周靈志封親王二十五年,吳王徐祭個封季札於延陵,此為常州文字記載第一名稱。

清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四年,常州府轄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溪、江陰、靖江8縣,史稱八邑名都。

辛亥革命爆發,大清國滅亡,1912年,廢常州府,陽來自湖縣併入武進縣,城區一度稱武進市,沿稱常州,屬江蘇省。

2015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對常州市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一、撤銷常州市武進區和慼墅堰區,設立新的武進區,以原帶徑誰部關武進區(不含奔牛鎮、鄭陸鎮、鄒區鎮)和慼墅堰區行政區域為新設立的武進區行政區域,武進區人民政府駐湖塘鎮延政中大道28號。

二、撤銷縣級金壇市,設立常州市金壇區,以原金壇市行政區域為金壇區的行政區域,金壇區人民政府駐西城街道華陽南路88號。

三、將原武進區的奔牛鎮劃歸常州市新北區管轄,將原武進區鄭陸鎮劃歸常州市天寧區管轄,將原武進區鄒區鎮劃歸常州市鐘樓區管轄。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周靈王二十五年,吳王徐祭封季札於延陵,此為常州文字記載第一名稱。

清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四年,常州府轄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溪、江陰、靖江8縣,史稱八邑名都。

辛亥革命爆發,大清國滅亡,1912年,廢常州府,陽湖縣併入武進縣,城區一度稱武進市,沿稱常州,屬江蘇省置麼。

2015年5月,經國職示農務院批准,對常州市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一、撤銷常州市武進區來自和慼墅堰區,設立新的武進區,以原武進區(不含奔牛鎮、鄭陸鎮、鄒區鎮)和慼墅堰區行政區域為新設立的武進區行政區域,武沙任形那鬥進區人民政府駐湖塘鎮延政中大道28號。

二、撤銷縣級金壇市,設立常州市金壇區,以原金壇市行政區域為金壇區的行政區域,金壇若算根固思織區人民政府駐呀過自銷巖行跳蒸西城街道華陽南路88號。

三、將原武進區的奔牛鎮劃歸常州市新北區管轄,將原武進區鄭陸鎮劃歸常州市天寧區管轄,將原武進區鄒區鎮劃歸常州市鐘樓區管轄。

常州地名的由來

延陵邑:周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

毗陵縣: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

毗陵郡:東漢建武元年。 晉陵縣:西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

常州:隋開皇九年(589年)。

常州望(全國十望之一):唐武宗會昌四年(840年)。 常州府:清雍正四年(1726年)。

常州市:1949年。

常州市(地級):1983年3月1日

常州的由來

周靈王二十五年,吳王徐祭封季札於延陵,此為常州文字記載第一名稱。清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四年,常州府轄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溪、江陰、靖江8縣,史稱八邑名都。辛亥爆發,大清國滅亡,1912年,廢常州府,陽湖縣併入武進縣,城區一度稱武進市,沿稱常州,屬江蘇省。

周靈王二十五年,吳王徐祭封季札於延陵,此為常州文字記載第一名稱。清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四年,常州府轄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溪、江陰、靖江8縣,史稱八邑名都。辛亥爆發,大清國滅亡,1912年,廢常州府,陽湖縣併入武進縣,城區一度稱武進市,沿稱常州,屬江蘇省。

2015年5月,經批准,對常州市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 一、撤銷常州市武進區和慼墅堰區,設立新的武進區,以原武進區(不含奔牛鎮、鄭陸鎮、鄒區鎮)和慼墅堰區行政區域為新設立的武進區行政區域,武進區駐湖塘鎮延政中大道28號。二、撤銷縣級金壇市,設立常州市金壇區,以原金壇市行政區域為金壇區的行政區域,金壇區駐西城街道華陽南路88號。 三、將原武進區的奔牛鎮劃歸常州市新北區管轄,將原武進區鄭陸鎮劃歸常州市天寧區管轄,將原武進區鄒區鎮劃歸常州市鐘樓區管轄。

常州名字的由來?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底藴深厚。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時期,建邑立邦,始稱延陵。自西晉起,常州始終是郡治或府治所在地,素有“三吳重鎮,八邑名都”之稱,隋文帝時定名常州,別稱“龍城”。

常州城市名字的由來?

古辰光,常州叫“六龍城”,又叫“龍城”,素有“自古蘭陵號六龍”之稱。為啥叫“龍城”呢?有這樣一個故事。

傳説在秦朝時,常州郡城西北數十里地,有一座九龍山,山上有一座古廟,廟裏的當家和尚叫弘智。一天晚上,人世間獨自在方丈間唸經,忽然聽得“吱呀”一聲門響,從外面走進一個人來,此人生得高頭大耳,黃髮、黃眉、黃鬚,身穿杏官服,腳蹬黑色厚底靴,儼然有上界神仙風度。弘智和尚見了,連忙站起來施禮道:“仙家深夜到此,有失迎迓!”來人道:“長老請了!我乃東海龍王長江妃子所生九太子也!六百年來,我和八位兄長奉命鎮守這一帶羣山,我是這裏九龍山的山神,前些時,秦始皇趕山,把我八位兄長的山頭號都趕跑了,他們不敢同始皇帝鬥,卻又捨不得離開這裏,於是都想來打我的主意,準備搶佔我的山頭,看來最近必將有一場惡戰。為此,今特來祁求長老,到時務必率領全寺僧眾,鳴金擊鼓、助我作戰。切記切記,後會有期!”説罷化作一條黃龍騰空而去。

弘智一驚,睜開眼睛,才知剛才做了一場夢。儘管夢中山神的話仍然記得清清楚楚,心想是做夢嘛,何必當真,便熄燈安息,一宿無話。次日,又是平安無事,他就更加不把此事放在心上了。第三天,正是五月初五,風和日麗,萬里無雲,九龍山上百花齊放、 景色宜人。弘智和尚吃過中飯,山下山上、山前山後,四處轉了一圈,一時感到有些倦意,雙手仰天打了一個“哈欠”,正想回廟裏午睡,突然看到天空中狂風驟起,滾滾的烏雲從四面八方擁來,一下子便遮去了太陽,蓋沒了山巒,只見電光閃閃,雷聲隆隆,頃刻間暴雨嘩嘩地傾盆而下,弘智見此光景,當即想起那天夢中山神的囑託,心想莫非真的羣龍來奪山了?!便急急忙忙跑回廟裏,吩咐香火、匠工在山門中敲鑼打鼓,自己率領全寺大小和尚一起集中到大雄寶殿,眾僧齊聲唸佛誦經、擊鼓撞鐘,不多一會,懸掛在大殿右手的銅鐘發出了“當!當 !當!……”宏亮的鐘聲,蓋住了呼嘯的暴風驟雨,震憾着山崗,持續了約莫半個時辰。突然,天空中豁然開朗,祥雲驅散了烏雲,巍峨的九龍山又沐浴在温暖的金色陽光之中了。

當天晚上,弘智和尚和往常一樣,焚香默坐,慢慢入定,他眼睛一眯,看到山神菩薩又來到他的面前,笑嘻嘻地説:“今天中午,羣龍前來攻山,我寡不敵眾,眼看就要敗北,多虧你及時率眾以金鼓相助,得以轉敗為勝。現在兩條為首的惡龍已往宜興山裏,其他六龍都已逃回郡城。我今天來除了感謝你,還請你前往郡城安撫我的六位兄長。儘管他們無理,我卻還是有情,希望他們在城裏安居樂業、為民造福,切勿無事生非、自相殘殺,每年五月初五,可在云溪相聚……”説着又化作一條黃龍騰空而飛了。

弘智睜開眼睛,覺得似夢非夢,卻又不敢怠慢。第二天一清早,他便急急忙忙來到郡城,一面化緣一面尋訪六龍蹤跡。他從縣前轉到府前、城南尋到城北,日復一日、夏去冬來,眼看將近一年,儘管勿曾尋到“龍跡”,卻在老百姓中間散佈了六條天龍降臨常州的消息,城內云溪兩岸的居民們就集資建造了一條五色龍船;東門外頭的百姓聽見了也不落後,同樣募捐集資,建造了大小青龍船各一條;西門的羣眾知道了,也集資造了一條金龍船和一條白龍船;北門的百姓則造了烏龍船。到了五月初五那天,城內城外的六條龍船一字形排列在去溪中段的白去古渡,觀看的百姓無法計數。看客中間不知那位喊了一句:“六條龍船真好看,為啥勿劃將起來比比看!”這話提船上的水手,大家爭先恐後地向前劃了起來,真是盛況空前,熱鬧非凡!

從此,五月初五劃龍船,“去溪況渡”的風俗便在常州流傳了下來,延續了二千多年之久,郡城便被稱為“六龍城”,常州也就有了“龍城”的別名。

常州龍城的由來

分類: 文化/藝術 >> 民俗傳統

問題描述:

常州為什麼叫龍城?

解析:

龍是傳説中能興風作雨的神異動物,在封建王朝又是皇帝的象徵,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常州別名"龍城",沾了一點龍氣,這無疑是十分吉祥而又值得榮耀的。但龍城之名始於何時,由何而來,至今尚無定説。

據史料記載,明隆慶六年(1572年),常州知府施觀民在今局前街小學校址建龍城書院。書院取名龍城,可見在400餘年以前,常州就有龍城之名。唐代詩人王昌齡有"但使龍城飛將在"(《七絕*??出塞》)之句,可見,全國有龍城之稱的決不止一個。關於龍城由來,一般是依據"地有龍形,故曰龍城。"這就為考證常州龍城由來提供了佐證。常州歷代為郡、州、路、府治,地位重要,但地形並不具所謂龍形。龍城的由來很可能與城垣有關。常州從晉代太康年間築城起到明洪武二年的1080餘年中,先後修築過四道城垣,即內子城、外子城、羅城、新城。前二道城垣似與龍形沾不到邊,而後二道城垣雖不具龍形,卻十分象龜形。羅城的 *** 伸在朝京門外原石龍嘴處,龜尾在今水門橋的通吳門。而1369年所築的新城,更象一隻昂首爬行的烏龜。新城初建於明初,將羅城的東、南、西三面收縮。時有七個城門,後廢懷德剩六門。北面青山門處似龜的頭部,南面的德安門處似龜的尾部,東北面的和政門(即小北門)、西面的朝京門(老西門)似龜的兩隻前爪,西南面的廣化門、東面的通吳門(時已移至今東吊橋西)似龜的兩隻後趾。青山門外一個半月形的甕城,似為龜的食盆,青山門附近有兩口水井似龜的雙眼。一個活脱脱的龜形城垣。古云:龜為龍種。不直稱"龜城"而稱"龍城",我們的前人確是"苦心孤詣",妙趣橫生了。清光緒《武陽志餘》載:"吾郡古號龍城"。若此説成立,龍城之名,至遲也始於明代初期。

關於"六龍城"傳説。明代鄒忠穎《高山志序》曰:"六龍陰聚於毗陵。右以鐵翁諸山,若東西户屏。"這是從地形上説常州是藏龍之地。"六龍陰聚於毗陵",出自常州民間流傳的一則神話。傳説孟河西北的九龍山上有一古廟。一天,廟裏的當家和尚弘智夢見一山神對他説:"我是九龍山的山神,是東海龍王的九太子,與八位兄長鎮守這一帶羣山。最近,八位兄長要來侵佔我的山頭,將有一場惡戰,請你率全廟僧眾,鳴金擊鼓,助我取勝。"過了兩天正是五月初五,天空烏雲驟起,狂風大作,似有龍形翻滾。弘智率僧眾擊鼓撞鐘,唸佛誦經。約莫半個時辰,風停雲散,恢復了往日的寧靜。當晚,和尚又夢見山神對他説:"多虧你金鼓相助,今已得勝。現在兩條為首的惡龍已逃亡宜興山裏,其它六條龍已去郡城,請你前往郡城安撫,希望他們安居樂業,為民造福,每年五月初五,可在云溪相?quot;。郡城百姓得知此消息後,於每年端午建造六色龍船,在白雲溪競渡。清洪亮吉《外家紀聞》載,每年端午節前後,白雲溪一帶有龍舟競渡。城內是五色龍,東門是大、小青龍,西門是金龍和白龍,北門是烏龍。幡傘飄揚,鑼鼓喧天,六條色彩豔麗的龍舟,在溪中穿梭盪漾,爭相輝映。他的《云溪競渡詞》中還有"自古蘭陵號六龍"之句。

常州被稱為龍城的由來?求大神幫助

龍城之稱來源於傳説:很早以前,常州城西北,有座九龍山,山上有座古廟的當家和尚叫弘智。一天晚上,他夢見龍王的九太子,請求他協助把前來搶佔山頭的八位兄長趕跑。於是弘智和尚召集僧眾集中在大殿,擊鼓撞鐘。協助九太子打退了他的八位兄長。當天晚上,九太子又走進了弘智的夢裏,原來經過激戰,兩條為首的惡龍已逃往宜興的山裏,另外六條龍都逃到了常州,九太子希望弘智能去安撫他們,希望六條龍能造福百姓。弘智一夢醒來便打點行李趕往常州,並在城裏散佈了六龍已來到常州的消息。於是老百姓就造起龍船,五月初五那天在白雲古渡,賽起了龍舟。從此,五月初五劃龍船,“云溪競渡”的風俗就流傳了下來。常州也被稱為六龍城、龍城。 此外,常州府古城池城牆內地形如龜,在古代有龜為龍子的説法,故地形説也成為支撐龍城的一個史料 清朝年間,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次次訪問常州,並在千年古剎天寧寺門前立碑,親書“龍城像教”,至今仍然立於市中心延陵東路,成為常州作為龍城的一處史實。

常州淹城歷史由來

由來:

一説淹城曾是商末周初奄國的國都,奄君就是當時在山東曲阜之東的奄國君主。相傳奄君就是周成王時與商代後人武庚勾結髮動叛亂的奄國君王,被周成王所滅後,帶領殘部從山東輾轉逃到江南,在這裏鑿河為塹,堆土為城,仍稱“奄”。

因為古代三點水的“|淹”字與沒有三點水的“奄”字通用,一直流傳至今,遂有“淹城”之名。

另一説是春秋晚期吳國公子季札不滿闔閭刺殺王僚奪取王位,決心與闔閭的決裂,“終身不入吳國”,便在封地延陵築城挖河,以示淹留之決心,邦名“淹城”。自然,淹城的主人是季札了。

淹城,這座歷史古城沿有許多不解之謎,有待考古工作者、歷史學家去揭開謎底。據史載,淹城古城牆最高達20米,牆基寬25-30米,全部由泥土夯築而成。

擴展資料

位於常州的春秋淹城旅遊區,將春秋時期的、軍事、經濟、歷史、人文等內容,通過情景體驗的形式,再現春秋文化意境。

整個旅遊區主要有靜態觀賞型、互動演藝性和體驗遊樂式等三大項目,包括諸子百家園、市井商街、春秋王宮、兒童世界、鐵血冒險城、春秋五霸山和百靈水世界等,構建出“小淹城、大春秋”的大型人文主題夢幻樂園。

週末的陰雨天與幾位好友遊覽了一趟淹城,這個5的景點像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了。春秋淹城入口大門。

園區環境氛圍佈置設計獨特,既具有鮮明的春秋歷史文化特徵,又不失現代審美和時尚元素,體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創意式融合;各項設備設施均採用現代技術,融合中華傳統文化,通過主題遊樂和演出延伸文化內涵,增加遊客的參與性、互動性和娛樂性,項目創意在國內旅遊界創下多項第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淹城

常州萬塔的由來和歷史

1、梁武帝大通年間,常州南門外山河寺(現萬塔村所在地)寺廟造得金碧輝煌,為江南之最,沒有廟無塔。

2、梁武帝對寺廟事體重視,即下令在此造萬座寶塔,山河寺,萬塔名揚天下。

江蘇常州慼墅堰的由來有哪些

慼墅堰的地名由來,是因為早年戚氏居住這裏,當地拓河後成為戚氏港或南戚氏港,後來又築了堤堰,故改稱“戚氏堰”,後“氏”訛為“墅”,這就是慼墅堰的由來因。

常州的主要河流及其名稱由來

常州主要河流有:京杭大運河、白蕩河、北塘河、關河。

由來:

1.京杭大運河:京杭人運河的開鑿,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當時吳王闔閭為了向西擴張勢力範圍,下令開鑿自太湖直達長江的胥溪。

2.白蕩河:白蕩河,常州市區內河,全長4.1公里,溝通老運河、大通河和老武宜運河,流經天寧區與鐘樓區,沿岸地形平坦,河牀最寬處達到150米,最窄處僅為20米,支流眾多,穿越白蕩湖。

3.北塘河:北塘河位於蕭山城北與開發區之間。北塘河,原名大寨河,1977年開鑿。期北塘河承載了圍墾區農業水利的灌溉以及大部分內河道運輸功能。

4.關河: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的一段河流,在常州市內,與運河相通,是常州市的一條旅遊景觀河。關河以北塘河南口為界,分為東西兩段。關河東段自北塘河口到水門橋與古運河匯通。

Tags:常州 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