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學習教育 > 

鄭谷生平|鄭谷簡介

欄目: 學習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1.99W

鄭谷簡介 鄭谷生平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臺編》。

鄭谷(公元849--911年),字守愚,江西袁州(今宜春)人。其父鄭史,其兄鄭啓,均爲唐代詩人。

受父兄薰陶,鄭谷七歲便能詩,“自騎竹之年則有賦詠”。當時著名詩人、詩論家司空圖“見而奇之,拊其背曰:當爲一代風騷主”。

唐僖宗光啓三年(公元887年),鄭谷考中進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鄭谷寫的一首《鷓鴣》詩聲名遠播,因而又有“鄭鷓鴣”之稱。鄭谷與許棠、張喬、任濤等九位同輩人經常唱和往還,詩名頗盛,被譽爲“芳林十哲”。

唐乾寧年間,鄭谷“獨守義命之戒,而不牽於名利之域”,毅然歸隱故鄉的仰山,過着“好句未停無暇日,舊山歸老有東林”的隱居生活。

鄭谷7歲能詩,“自騎竹之年則有賦詠”。父史,開成中(公元838年左右)爲永州刺史,與當時著名詩人、詩論家司空圖同院,圖“見而奇之”,拊其背曰:“當爲一代風騷主”。及冠,應進士舉,凡十六年不第。僖宗廣明元年(880)黃巢入長安,谷奔西蜀。光啓三年(887)登進士第。昭宗景福二年(893)授京兆鄠縣尉。遷右拾遺補闕。乾寧四年,(897)爲都官郎中,詩家因稱鄭都官。又曾經寫過鷓鴣詩,廣爲流傳,很出名,因此被人稱爲“鄭鷓鴣”。官至都官郎中。天覆三年(903)左右,歸隱宜春仰山書屋。卒於北巖別墅。死後安葬在宜春城北7裏的江北嶺。北宋時期,袁州太守祖無擇曾主持修繕其墓,如今已無跡可尋。今宜春市區東風大街南段,民國時期曾名鷓鴣路,以紀念鄭谷而名。

鄭谷詩清婉明白,不俚而切,爲薛能、李頻所賞。與許棠、任濤、張嬪。李棲遠、張喬、喻坦之、周繇、溫憲、李昌符唱答往還,號“芳林十哲”。後谷嘗從僖宗登三峯,朝謁之暇,寓於雲陽道舍,編所作爲雲臺編三卷。歸,編宜陽集三卷,及撰國風正訣一卷。《全唐詩》收錄鄭谷詩327首。

鄭谷,字守愚,宜春(今袁州區)人,生於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死於五代十國時的梁太祖開平三年(公元909年),享年61歲。鄭谷的父親鄭史曾考中進士,在柳州當官時,與唐代著名文學家司空圖爲同僚。鄭谷七歲時,司空圖見到他的詩賦習作,曾一時歎爲觀止,親切地拍着他的肩背說,好小子,你將來當成爲“一代風騷主”啊!從這段情節,再聯繫到他晚年回宜春後先築屋於化成巖下,後建草堂於仰山之麓來看,他應該是出生在柳州父親的任所,並在那裏讀書長大;到他晚年回宜春時,老家已經沒有了房子和親人。但深入骨髓的故土情結,卻還是使他在將老之年,選擇了落葉歸根。

鄭谷雖然自小才華橫溢,但是科舉、仕途卻頗爲不順。鄭谷21歲首次參加科舉考試就名落孫山。此後又連考10回,直至40歲才中了進士,又因時局動盪,至45歲才授爲京兆鄠縣縣尉,不久提拔爲右拾遺,50歲時再升遷爲尚書都官郎中(約相當於現代司局級京官),因此被稱爲“鄭都官”。

唐哀帝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朱全忠逼帝遷居洛陽,燒燬長安宮,鄭谷眼見李家王朝氣數已盡,在宜春籍和尚虛中的提示下,棄官返回了宜春,先在化成巖下建房,後又在仰山建造讀書堂隱居,至公元909年去世;死後安葬在宜春城北7裏的江北嶺。北宋時期,袁州太守祖無擇曾主持修繕其墓;如今已無跡可尋。

鄭谷在政治上建功立業的夢想雖然慘遭破滅,但詩歌創作卻成就卓著。《全唐詩》收錄他的詩有325首,鄭谷本人輯錄於詩歌自選集《雲臺編》、《宜陽集》中的,共計有1000多首,可惜版本均已失傳。因此,鄭谷和當時的著名詩人許棠、任濤、張擯、李棲遠、張喬、喻坦之、周繇、溫憲、李昌符同被號稱爲“芳林十哲”,(又稱“鹹通十哲”)。有人甚至稱鄭谷爲晚唐詩壇巨擘。

最後,詩人終於在這種想超脫而又超脫不了的矛盾心境中,走完了悲哀而又卓越的一生。

和李白、杜甫一樣,鄭谷也是政治仕途上的失敗者,然而,仕途上的挫折,偏偏成就了他們的創作,從而也就成就了他們千古流芳的詩名。正所謂“失之東隅,得之桑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古賢哲們的奇麗人生,確實值得人們永世深思。這恐怕也正是鄭谷讀書堂能夠成爲千古勝蹟的原因之一吧?

可惜的是隨着晚清朝廷的腐朽,國家的衰敗,鄭谷讀書堂也淪落毀圯,繼而沒入了柴叢。近百年來,已是無人踏足了。

可喜的是近年來,隨着旅遊經濟意識的加強,人們已經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了文化古蹟的多方面價值。因此,鄭谷讀書堂和近旁的棲隱寺,都已被僧俗各界提上了籌備重建的議程。預期在不久的將來,這所古樸的草堂,將帶着一名久遠的讀書人的詩書風采,重現在人們的眼前。

棲隱寺位於今宜春市袁州區洪江鄉東南村後的仰山棲隱寺旁,有一道山樑名爲書堂山。在書堂山中部,離棲隱寺大約一箭之遙的地方,有一塊古宅遺址。那就是著名的鄭谷讀書堂遺址。書堂山的得名,即源於此。

鄭谷讀書堂曾是宜春歷代名勝,尤爲歷代騷人墨客所景仰。宋朝的范成大、辛棄疾、朱熹等都曾到這裏憑弔。

鄭谷讀書堂之所以值得瞻仰憑弔,是因爲鄭谷的歷史聲譽高,詩品、人品均堪稱典範。

鄭谷是宜春縣(現袁州區)歷史上第一個在全國詩壇獲得重要地位和廣泛影響的著名詩人,也是唐代江西詩人中成就最大的一位。直到今天,鄭谷仍然是宜春乃至江西人民的驕傲。

鄭谷一生作詩不下千首;因曾“寓居雲臺道舍”,故稱詩集爲《雲臺編》,一名《宜陽集》,又叫《鄭守愚文集》,共分上、中、下三卷。另著有《宜陽外編》、《國風正誤》等書籍,有的著作已失傳。《全唐詩》收入鄭谷的詩歌共有三百多首。

鄭谷的仕途順利,詩大多是詠物和表現士大夫的清高閒適,缺少社會內容,流傳下來的經典不多.

鄭谷的詩講究煉字煉句,但清婉明白,通俗易曉。其絕句風神綿邈、詞意婉約。《全唐詩補編》補詞三首。

Tags:鄭谷 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