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學習教育 > 

正月十五躲燈習俗的由來

欄目: 學習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1.28W

1、“躲燈”最初是滿族的習俗,也就是忌看孃家燈。最初,當年娶的媳婦不可在孃家住,可以在婆家住,後來演變成不能看孃家的燈,也不能看婆家的燈,要躲到親戚家去住,後來這一習俗也流傳到漢族。現在,這個習俗演變爲小夫妻從家裏出來,在外面住,這也是一種年輕人比較喜歡的方式。中國的民俗都帶有一種意識性,含有人類對自然和文化的認知。

正月十五躲燈習俗的由來

2、躲燈,元宵節風俗之一,新媳婦過門第一年,孃家要給女家舉行盛大的送燈活動,俗稱“追燈”。追燈的隆重規模和燈的質量高低,要視其貧富程度定。富貴人家送玻璃宮燈一對,有楠木架子水泥磨花的,有珠玉寶石鑲邊的,也有一般的。除主燈一對外,還加帶一個小花燈,俗稱“引燈”,是引導新婚媳婦早生貴子的意思;婆家接收追燈後,新婦即隨孃家人到孃家去“躲燈”(一般正月十四日去十六日歸)。

3、黑龍江一帶有新婦頭三年要“躲燈”的習俗。婚後三年內正月十五這天晚上,新媳婦要到姑姑或姨姨家去住,既不許看婆家燈,也不許看孃家燈。據說,看了婆家燈,死親爹;看了孃家燈,死公公。河南一帶也有“躲燈”的習俗。民間所說的“閨女看了孃家的燈,孃家窮得釘打釘”,“正月十五不躲燈,先死老公公”等一類俗話,正是說明躲燈的禁忌原因的,顯然這確屬無稽之談。新媳婦在當天必須回孃家或到鄰家去,俗稱“躲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