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金融知識 > 

3種方法來計算可變成本|如何計算可變成本

欄目: 金融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65W
目錄方法1:計算可變成本1、將成本區分爲固定成本或可變成本。2、將給定期間的所有可變成本相加。3、用總可變成本除以產量。方法2:使用高低點法1、理解混合成本。2、衡量活動和成本。3、計算可變成本率。4、確定可變成本。方法3:利用可變成本資訊1、判斷可變成本趨勢。2、使用可變成本比例來評估風險。3、比較同行業的公司。4、進行盈虧平衡分析。與企業經營相關的成本可以大致分爲兩類,分別是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可變成本會隨產量而波動,固定成本則保持不變。要管理成本並提高企業的效率,首先要學會如何區分這兩種成本。知道如何計算可變成本有助於降低每單位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方法1:計算可變成本

如何計算可變成本 3種方法來計算可變成本

1、將成本區分爲固定成本或可變成本。固定成本是在產量發生改變時,仍然保持不變的成本。租金和管理人員工資都屬於固定成本。無論你是生產1個單位的產品,還是10,000個單位的產品,每個月的這類成本幾乎不變。可變成本則會隨產量而變化。像原材料、包裝和運輸及工人工資等,都是可變成本。產量越高,這些成本也會越高。瞭解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之間的區別後,爲自己企業的各種成本分類。許多如上文所舉示例那樣的成本都很好分類。但還有一些成本難以界定。

有些成本難以分類,無法嚴格符合固定成本或可變成本的定義。例如,一名員工的工資可能包括固定工資,以及與銷量掛鉤的佣金。最好是將這類成本分解爲單獨的固定部分和可變部分。在以上示例中,只有員工的佣金會被視爲可變成本。

如何計算可變成本 3種方法來計算可變成本 第2張

2、將給定期間的所有可變成本相加。歸類好所有可變成本後,將給定期間內的所有該類成本加總。例如,假設一個簡單的製造過程只有3個可變成本,那就是原材料、包裝盒運輸喝工人工資。三者之和即爲總可變成本。假設最近一年產生的成本如下:原材料成本35,000元,包裝盒運輸成本20,000元,而員工工資100,000元。

因此,該年的總可變成本爲35,000+20,000+100,000{displaystyle 35,000+20,000+100,000},即155,000{displaystyle 155,000}元。這些成本與該年的產量直接相關。

如何計算可變成本 3種方法來計算可變成本 第3張

3、用總可變成本除以產量。用給定期間的總可變成本除以該期間的產量,得出每單位的可變成本。單位可變成本可使用公式v=VQ{displaystyle v={frac {V}{Q}}}進行計算,其中v爲單位可變成本,V爲總可變成本,而Q爲生產的數量。例如,如果上述企業該年度生產了500,000個產品,則單位可變成本爲155,000500,000{displaystyle {frac {155,000}{500,000}}},即0.31{displaystyle 0.31}元。單位可變成本就是生產一個單位產品所用的可變成本,也就是每多生產一個單位,會增加的額外成本。例如,如果上述企業多生產100個產品,預計會額外產生的生產成本是31元。

方法2:使用高低點法

如何計算可變成本 3種方法來計算可變成本 第4張

1、理解混合成本。有時,我們無法將成本簡單地分類爲可變成本或固定成本。這些成本可能隨產量而變化,即使在不進行生產或銷售的情況下,這類成本也會產生。它們被稱爲混合成本。混合成本可被分爲固定部分和可變部分,以便準確計算任一類型的成本。混合成本的一個例子就是由薪水加佣金構成的員工工資支出。即使沒有售出任何商品,企業仍然要付出薪水,但佣金則取決於銷量。在這個例子中,佣金是可變成本,而薪水則是固定成本。

如果工薪族每天要保證固定時長的工作時間,則其工資也屬於混合成本。其中,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是固定成本,加班工資則屬於可變成本。

此外,員工福利成本可被視爲混合成本。

公共事業費用是一個更爲複雜的例子。即使沒有進行生產,企業也要支付水、電、天然氣費用。但是,在生產時,它們的用量會增加。將這類成本分割成固定類和可變類需要用到更復雜的方法。

如何計算可變成本 3種方法來計算可變成本 第5張

2、衡量活動和成本。爲了將混合成本分爲固定部分和可變部分,你可以使用"高低點"法。要使用這種方法,需要先找出產量最高和最低的月份,然後用兩個月的差額來計算可變成本部分。首先,確定哪個月的活動水平(產量)最高,哪個月的活動水平(產量)最低。用可量度的方式記錄活動,比如機器工時,以及每個月要評估的混合成本。例如,假設在生產過程中,你的公司會用水刀來切割金屬零件。這時,水就成爲了隨產量增加而提高的可變成本。但是,爲了執行工廠,你需要提供飲用水、洗手間等設施,這也會產生水費。因此,你的用水成本是一種混合成本。

在此例中,假設在最高的一個月,你的水費是9,000元,生產的機器工時爲60,000小時。而在最低的一個月中,水費爲8,000元,生產的機器工時爲50,000。

如何計算可變成本 3種方法來計算可變成本 第6張

3、計算可變成本率。透過計算兩個月成本和產量之間的差額,算出可變成本率。可變成本率可以用公式VCR=C?cP?p{displaystyle VCR={frac {C-c}{P-p}}}計算,其中C和c分別是最高月和最低月的成本,而P和p則是它們各自的產量。本例中,可變成本率VCR=9,000?8,00060,000?50,000{displaystyle VCR={frac {9,000-8,000}{60,000-50,000}}}。然後計算可以簡化爲VCR=1,00010,000{displaystyle VCR={frac {1,000}{10,000}}},算出結果爲0.10{displaystyle 0.10}元。這意味着每個額外的生產工時成本爲0.10元。

如何計算可變成本 3種方法來計算可變成本 第7張

4、確定可變成本。現在你可以用可變成本率,確定混合成本中有多少是可變成本。用可變成本率乘以產量,即可算出結果。在這個例子中,對於較低的月份,可變成本等於0.10×50,000{displaystyle 0.10imes 50,000},即5,000{displaystyle 5,000}元。而對於最高的月份,可變成本等於0.10×60,000{displaystyle 0.10imes 60,000},即6,000{displaystyle 6,000}元。這些就是這兩個月的可變成本。你可以用當月成本減去可變成本,算出固定成本。在這兩個月中,固定成本都是3,000元。

方法3:利用可變成本資訊

如何計算可變成本 3種方法來計算可變成本 第8張

1、判斷可變成本趨勢。大部分情況下,增加產量會使額外生產的每單位產品利潤更高。這是因爲產量增加會攤薄固定成本。例如,如果一家每年生產500,000單位產品的企業,每年支出的租金是50,000元,分攤到每個單位的租金成本是0.10元。如果產量翻倍,分攤到每個單位的租金是0.05元。如此一來,每次銷售都會有更高的利潤空間。因此,已售商品的成本會隨收入增加而上升,但上升速率更慢,因爲理想情況下,每單位的可變成本保持不變,而每單位的固定成本會下降。爲了確定可變成本是否保持不變,用總可變成本除以收入。這樣就能知道有多少成本是可變成本。然後,你可以將這個數值與過去的歷史可變成本數據比較,確定每單位的可變成本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例如,如果某年的總可變成本是70,000元,次年是80,000元,而兩年的收入分別爲1,000,000元和1,150,000元,分別計算這兩年可變成本佔收入的百分比,70,000÷1,000,000{displaystyle 70,000div 1,000,000},等於百分之7{displaystyle 7},而80,000÷1,150,000{displaystyle 80,000div 1,150,000},等於百分之6.96{displaystyle 6.96},可以看出,可變成本在這兩年內是相對穩定的。

如何計算可變成本 3種方法來計算可變成本 第9張

2、使用可變成本比例來評估風險。透過比較每單位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所佔百分比,可以確定各類支出的比例。你可以用每單位可變成本除以每單位的總成本來進行計算,即使用公式vv+f{displaystyle {frac {v}{v+f}}},其中v和f分別是每單位可變成本和每單位固定成本。例如,如果每單位的固定成本是0.10元,而每單位的可變成本是0.40元,即每單位的總成本爲0.50元,則計算0.40/0.50=0.8{displaystyle 0.40/0.50=0.8}可知,單位成本的百分之八十是可變成本。如果你是一名外部投資者,可以使用這一資訊來預測潛在的利潤風險。如果一家公司的生產成本主要由可變成本構成,那麼他們的單位成本可能會更穩定。在銷售穩定的前提下,這會帶來更穩定的利潤流。像沃爾瑪和家樂福這樣的大型零售商均是如此。由於與每筆銷售相關的成本佔比很大,因此相比可變成本,其固定成本相對較低。

但是,固定成本佔比更高的公司能夠更好地受益於規模經濟。它們的產量越高,每單位的成本就越低。收入的增速大大高於支出。例如,一家計算機軟件公司的成本包括與產品開發及支援人員相關的固定成本,但在大規模銷售軟件時,它承受的可變成本不會顯著增加。

也就是說,在銷量大幅下滑時,主要成本爲可變成本的公司更容易縮減產量,並維持利潤,而主要成本爲固定成本的公司必須找到方法,處理顯著增加的每單位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高而可變成本低的公司還會有產量槓桿,放大收入帶來的利潤或損失。從本質上講,當銷量高於某個點時,利潤會更高;而低於該點時,成本會更高。

理想情況下,公司應調整其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以在風險和盈利能力之間取得平衡。

如何計算可變成本 3種方法來計算可變成本 第10張

3、比較同行業的公司。計算一家公司的每單位可變成本及總可變成本。然後,找到該公司所在行業的平均可變成本數據。你可以用這個數據作爲評估該公司的比較標準。單位可變成本更高可能意味着一家公司的效率低於其他公司,而單位可變成本較低則可能代表某種競爭優勢。每單位成本高於平均值,意味着一家公司在生產商品上花費了比其競爭者更多的金錢,或勞動力、材料、公共事業等資源。這說明它的效率更低,或資源更加昂貴。無論哪種情況,除非該公司降低支出或提高價格,否則它的利潤會低於競爭者。

另一方面,如果一家公司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生產相同的商品,那就能夠以價格打壓市場上的競爭者,實現競爭優勢。

這種成本優勢可能來自於更便宜的資源,更廉價的勞動力,或更高的生產效率。

例如,一家能夠以較低價格購得棉花的公司在生產襯衫時,它的可變成本低於競爭者,從而可以爲襯衫制定更低的價格。

上市公司會透過網站或上市的證券交易所公佈自己的財務報表。研究它們的損益表,可以找到可變成本資訊。

如何計算可變成本 3種方法來計算可變成本 第11張

4、進行盈虧平衡分析。如果知道可變成本,可以結合固定成本對新項目進行盈虧平衡分析。管理者可以放大生產的數量,並估算每個步驟中生產的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這會讓他們知道怎樣的產量水平可以得到最高的利潤。例如,如果你的公司正計劃生產一種新產品,初期需要投入100,000元,你想知道自己必須銷售多少件該產品,才能收回投資並獲得利潤。要知道問題的答案,需要在各種產量水平下用投入的資金加上其他固定成本及可變成本,再減去收入。

你可以用以下公式來計算盈虧平衡點:Q=FP?v{displaystyle Q={frac {F}{P-v}}}。其中,F和v分別是你的固定成本和每單位可變成本,P是產品的銷售價格,而Q是盈虧平衡數量。

例如,如果生產過程中除初期投入的100,000元外,其他固定成本總額爲50,000元,即總固定成本爲150,000元,而可變成本爲每單位1元,每單位產品的售價爲4元,使用公式Q=150,0004?1{displaystyle Q={frac {150,000}{4-1}}}來計算盈虧平衡點,計算結果爲50,000個單位的產品。

小提示

注意,上文舉例中的計算以其他貨幣單位表示時同樣適用。